授人以渔 重于泰山——教会学生质疑势在必行
过去,人们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强调和重视教师的教法,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法与吸收能力。现在“已经成为教学理论界的共识,正如培根所说:关于方法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我国也有这样一句老话“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为此,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地学习,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积极探索新编数学教材的教法、学法是当前每个教师应具备的。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著名科学家李政道也说:“学问,学问,要学习提问。”可见,让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也是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重要标志。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逐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养成多思善问的习惯,有了疑问,就能提出问题。
一、创设问提情境,让学生质疑
质疑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催化剂”。没有问提,也就难以诱发求知欲望,就感觉不到问提的存在,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因此,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要来自于充满疑问的问题情境,教师要善于巧妙地把数学教学内容转换成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情境,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创设情境,引起矛盾冲突,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发现问题,从而产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激情。如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有一位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多媒体出示)森林公园要举行一次隆重的联欢会,小动物们都忙着做准备工作,小猪也高兴地接到了一个任务,去算一算给客人的饮料够不够,可是到那里小猪却哇哇大哭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再出示来了33个客人,每人一瓶够吗?图显示,桌上放着9瓶矿泉水。先让学生质疑,再引导学生进行解答,若一箱是12瓶装的矿泉水,就不够分;若一箱是24瓶装的矿泉水,就够分,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心理研究表明:构建适合学习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心理,有利于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
教师可以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在学生的心理上制造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兴趣、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如在教学“分数化成小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时,首先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这里面是有秘密的,老师已经掌握了这个秘密,不信可以出一些分数来考考老师,老师有很快地判断出每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并请学生用计算器进行验证,使学生明白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和确是有秘密,从而产生有什么秘密、秘密在什么地方的“悬念”。这样设置悬念,进行导疑,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望。
三、创设民主氛围,让学生质疑
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轻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善于用微笑、鼓励性语言,注重情感沟通,使学生觉得教师和蔼可亲,从而融洽师生关系,同时还要注意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这样才能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使其大胆质疑。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提供自由思考的探究时空,鼓励学生装进行质疑,从而促进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逐步养成多思善问的习惯。
总之,提倡学生质疑,提倡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探究去体味、领悟,并不等于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方法、思维方法上加以引导,体现在教师选择恰当的点拔时机,使用恰当的点拔方法。就我的体会而言,质疑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质疑势在必行,正所谓“授人以渔,重于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