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有幸参加了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的“助学课堂”观摩活动,聆听了特级教师、助学课堂的先行者仲广群老师的精彩讲座,收获颇丰,在我区推广学生为本,以学生学习为本的课堂背景下,如何实施有效助学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并寻求两者完美融合的关键,现将本次学习心得小结如下:
一、助学单的设计是关键。
认识了助学课堂及其课堂建构后(结构表后),我们不禁产生疑问: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助” 学习?如何“以学定教”,实现“互助”和“师助”?仲老师的团队研制出“一探二学三生疑”的预习指导策略。
“探”,一般先安排一道较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先行思考,在探而不得或是探而不明的时候,再安排看书、操作、实验或是收集资料等活动,这样可让学生的探索贯穿预习的始终。(结合幻灯片)
“学”,是在探索之后的行动,因人而异,这时的学,可能是对“探”后的进一步“确定”,也可能是“探不得”后的“充电”,总之,学生自主探究后的学,就不是索然无味的、可有可无的学,而是某种带有“揭秘”欲望的并伴随着心理预期的学习。
“生疑”,是更深层次学习的体现,是学后的反思、质疑与追问,疑问的深度,反映了预习和思考的深度。学生把疑问带到学校,又使得后续的学习变得动力强劲。
三天的学习中,与会教师最为困惑的是课堂上助学单的妙用,一张普普通通的学习单,究竟有多大的魔力,竟能演绎出如此妙不可言的课堂,这其中究竟有何奥妙呢?(出示幻灯片)
(展示六种形式的助学单)对于助学单的使用,仲广群老师还强调:一是问题的设计指向要明确。即关注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学重点、需要重点突破的难点),并重点关注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二是层次要清晰。问题的设计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便于学生拾级而上,助学题要由浅入深,层次分明,利于学生逐题讨论,更利于学生面向中心。三是内容要有弹性。研学题的设计应该是开放的,有趣的,利于学生创造的,让学生有充分发挥的空间。四是方法多样化。利于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展开探索和研究,解决研究中的问题。
二、如何让孩子在课堂上有精彩表现是核心。
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的刘婷老师认为,课前,学生对助学单的探究必须要充分,预备性学习要注重实效,对探究中出现的问题要精心提取,便于在课堂上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和谐,宽松的展示平台,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展示时要注意先小组后全班,先后进后学优,既有个体,又有整体。合作交流中应根据课型及研学题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如:中心发言式、两两配对式、叽叽喳喳式、切块拼接式等等。学生在对话中大胆提问、补充、质疑、辩论、反驳。如刘婷老师在学生提出探究时遇到的问题后,让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整理归纳,引出核心问题“天游峰的扫路人究竟是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之后,学生便借助助学单,积极组内交流自己在探究中出现的困惑,采用中心发言式,先由后进生说说自己的疑惑之处,其他组员认真倾听,接着对其进行补充、释疑、归纳、总结,集体交流时,各小组便综合本组意见,概括出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位朴素、乐观、自信、豁达开朗的人,从他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可以看出,接着,围绕文中的相关语句进行再次品读。这样一来,问题的关键便在初学、互学、集体学习这三步中迎刃而解,教师只在关键问题的表达中提醒学生注意表达的完整性,便再无多余之举。
三、学生更有效的学是落脚点。
12节课涉及语文、数学、英语多门学科,每节课均充满了笑声、掌声、辩论声,每位执教老师都注重让学生探究知识的形成,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完整性及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前,老师让孩子们做了充分的探究性学习,于是,课堂上便多了这些不同的声音:“这是我的想法,请大家与我交流”“你同意我的看法吗?”“你说的很好,我还想再做些补充”“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来做一下总结”,课堂非常充实,真正感到学生就是小侦探、小记者、小老师、小辩手;学生们改变了“被学习”的状态,变得生龙活虎、朝气蓬勃。学生会自学、会倾听、会思考、会提问、会合作、会表达了。而教师总是笑盈盈的站在讲台的一角,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问题的关键处,矛盾的节点处,总是在孩子们激烈的辩论中、思维的碰撞中逐个被击破,重难点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全程丝毫没有教师的大操大办,更是少有介入,只是适时激励孩子们去大胆表达,畅谈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充分说明,学习的本质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只有“以学定教”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精致的讲解永远无法替代学生的亲身实践,教学就应当如此,发挥助学、促进、催生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