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爱的教育叙事
古人云:“师有百行,以德为首。”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的生命。“无德不成师,德高才为范。”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艺,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师德。习总书记也曾强调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我,一名工作在教育一线的班主任教师,在近几年的工作中也遇到了不少典型德育教育的案例,今天分享给大家。
一.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学生,爱教育,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但教育的爱,更需要尊重,更需要赏识,更需要宽容。
赵浩博,我班上的一名男生,脾气急躁,受不得别人一点“欺负”,“有仇必报”,因此经常打架惹事,学习上更是马马虎虎,上课不认真,不是趴着就是搞小动作,影响周围同学听课,作业不按时完成,是老师和同学们心中的“问题学生”。作为班主任的我也是一时头疼,和他打过几次交道后,我偶然发现他也有懂事的一面——见了老师会问好,会主动帮老师搬东西。我开始关注他,不管在课上还是课下,我试着去接近他,了解他,处处照顾他,让他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友善。原来,从初中开始,父母就在外地工作不在他身边,长时间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只是物质上得到了应有的满足,在习惯和学习方面得到的教育少,导致他养成比较任性,不能“吃亏”,不善于和朋友相处的性格。知道原因后,我经常约他聊天谈心,一起吃饭,告诉他怎样为人处事,并帮他补习物理功课,渐渐地,在课堂上他开始认真听课了,不懂得课下还会主动来问,成绩一次次的提高,与同学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还得到其他老师的表扬,我也赢得了他的信任,和他成为了好朋友。
心理学家认为“爱是培养好学生的前提”,用爱去关怀他,宽容他,感动他,影响他,理性的说服他,采取灵活和委婉的方法来教育和鼓励他,敦促他主动纠正错误。
二.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
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不易,其间有欢笑,有泪水,但我最大的感受,则是充实。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他不仅需要爱心、耐心与细心,也需要发现和创造。
董含莎,个子不高又特别腼腆和内向的一个女孩子,平时言语不多,就连回答问题也是不敢抬头看老师,以表情和神态来回应,就算开口说话也是很小的声音,胆小怯懦是她留给老师和同学最深的印象。在班里她几乎没有同伴,走路也总是低着头,独来独往,显得格格不入,很是落寞。从其他学生那里,我知道了董同学的情况,在她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父母离异,跟着爸爸和老人生活,爸爸白天在外面忙着工作,在生活上不能给她很方便的照顾,学习上也是帮不上忙,加上和家里人没有什么共同的话题,平日里交流很少,有心事和问题也不知道如何去表达,慢慢地她变得沉默寡言,不善交流。我想试着帮助她,课上多提问她,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鼓励她发言,课下在批改的作业上也会写上激励性的评语,在校园里碰见会主动和她打招呼,问她吃饭怎么样?缺不缺零花钱?会借电话给她多和家里人报平安。我还带动其他老师和学生多关心她。直到有次在作业本上我看到她工工整整写着“谢谢老师”四个大字,我笑了,回复了“不客气,继续加油哦!”从那以后,作业本,练习册成为我们交流的一条纽带。我还看到了她的变化,眼神里有了光亮,上课注意力集中,会跟老师互动,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也会参与小组讨论,课下也会和几个女生围在一起有说有笑。
从董同学的故事中,我明白了教育,也需要亲人般的爱,需要亲人般的关心与鼓励,带她走出阴霾的角落,进入到阳光明媚的地方,抬起头,拥有自信,感受生活中的美,创造更美更优秀的自己。
学生都是有思想、不断发展的个体,没有谁是一块天生的顽石,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块最柔软的地方,只要我们班主任的工作做到位,定能触摸到这个地方,打开学生心灵的门户。“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在我的教学工作中,深深体会到:情是心灵的钥匙,爱是教育的基础,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我会继续做好德育工作,透过唤醒、引导、鼓舞等方式来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信其道乃受其教”,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