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什么?
不久前,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杨元元携母求学,因校方拒绝为其母安排住宿在宿舍自杀;今年4月份,17岁男孩因与其母发生口头争执跳桥自杀。生活中一例例动辄以生命为代价的惨痛悲剧,不由让人对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什么再次思考。(8月12日 光明时评)
教育,强国之本,立国之魂!但,何为教育?
美国的杜威说:“教育即生活。”
鲁迅先生说:“教育是要立人。”
我国的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每一个年龄阶段的人都有各自不一样的经历,远的不说,70后以前是在田间地头上度过的,80后是在日新月异的改革开放大潮中度过的,90后是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浪潮中度过的,00后是在中国的快速崛起中度过的......我们每一个人的小学阶段都是不一样的,但无一例外,对我们个人来讲都是弥足珍贵的。既然每一代人的小学都是如此的难忘、如此的宝贵,那么行至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究竟什么是最应该培养孩子的东西呢?
于父母而言,应侧重教育其“为生之道”。父母给与了孩子生命,就要承担起抚养、教育他成人的责任,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幼年时期的影响是巨大的。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父母最忠实的崇拜者,家庭环境里,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根深蒂固的启蒙作用,会影响其一生。其实,长大后的我们都在心里默默的做着盘算,“如果当时父母能像他家一样教育我,我不会是现在的我,我会更加的优秀”,我相信很多人都像我一样这样思考过。那如今面对自己的孩子,我们更要从换位思考开始,从家庭生活的一点一滴开始,把宝贝打造成我们心目中最完美的样子,不留遗憾。
于老师而言,应侧重教育其“为学之道”。教师是一个平凡的岗位,但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一个孩子来讲,一个好的老师可以给与他一座一生都用之不尽、采之不竭的“矿山”,陪伴孩子长大成人,直至其亦为人父、人母时,仍念念不忘。我相信,我们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位老师,每次念起,仍旧感谢师恩。老师对于孩子的学习思维、自省思维、自律习惯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孩子的自我品格构建中,无异于一座“灯塔”。
于社会而言,应侧重教育其“为人之道”。每一个孩子离开家、离开校园,也是社会里种种角色当中的一份子,都说一个人真正的成长是从他步入社会开始的,社会对一个人的教育无疑是巨大的。生活中不乏“熊孩子”的存在,依仗于年龄的幼小,“横行于世,无法无天”,在父母、老师良好的教育缺失下,社会这门大课堂,应该补上这一课。因为在孩子各方面都不成熟的时候,补上一课,孩子会懂得如何尊重他人、如何遵循秩序、如何处世为人,如果社会一再放纵,等孩子长大成人后,面临的惩罚会是无比残酷的。此时的严厉,只是为了孩子更好的将来。
一个孩子的长大成人,需要父母、老师、社会多方面的共同教育,良好的小学教育不应该是以“上了多少早教课”、“学了多少特长班”为基准,而应该是学会了如何“为生”、“为学”、“为人”。祝愿祖国的花朵都能在朝阳的照耀下朵朵盛开,亦能在风雨中傲然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