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为学生撑起一片和谐的天空
班主任也许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但是肩负的责任却是非常重大的。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的言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通过多年来做班主任的经验来看,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呢?这就是让所有班主任头疼得问题,只有自己不断地创新班级管理,和学生的思维同步才能做好班级工作。
当前世界教育的总体趋势是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然而现实中我们似乎更习惯于整齐划一的教育。在班级管理中:老师天天过问,处理各种班级事务,学生被当作单一的被管理者。这种管理模式下,高年级学生往往喜欢和老师“对着干”。它的弊端在于既浪费老师大量的工作时间,又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积极性,忽视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君子日三省乎己”,就更是道出了自我管理思想的真谛。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我在班级管理中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了培养。
一、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1、我们要对“小太阳”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我在朝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2、我们要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那么究竟该如何调动积极性呢?基本的途径是给予正面强化。例如我实行了每周两天的“无批评日”制度,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
二、在班级活动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1、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个成功的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是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班干部整体性的好坏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我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班干部上任采取竞争上岗,通过自荐、推荐、民主评议产生,让学生民主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因为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班主任应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规范班级制度,放手学生管理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该用什么手段呢?这个问题我进行了思考,决定制定详细的班规,进行量化考核,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虽然在制定班规时花费不少心思,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班规定下之后,我的工作十分轻松。当然班规的制定是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首先,对班干部进行集体培训,培养其管理能力,提高自制力,树立正确的思想。其次,在班级制造声势,让学生明确班主任的重视程度和考核的作用。对学生讲明,考核成绩跟期末三好学生和单项先进的评选挂钩。评优就是按照考核分数高低排列,人人有机会,人人平等。最后,付诸实践,我也大力监督。在实践中师生不断完善班规,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3、在活动、比赛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比赛就成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搞活动,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使其长期发挥效力。我的班队活动和班会课都是学生一手操办的,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商量,但必须班干部先开会解决,再找我商量。关于参加比赛,我的原则是自愿。一个学生如果这方面非常出色,但他自己又不愿参加,我绝不勉强。我宁愿把锻炼的机会让给其他同学,也许取得的成绩比不上那位同学。但至少他自己争取了一次机会。比赛过程中,我也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个观众,当然这个观众并不是把自己置身事外,而是欣赏完学生的作品、成果之后,提出意见,我本身并不参与学生整个比赛的准备过程。我觉得比赛过程还是最重要的,学生经历了整个过程,就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我管理的意识,培养了自我管理的能力。
4、加强规范教育,养成良好习惯
其实,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平时的习惯也是应该重视的。习惯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教育,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去教育学生,随时随地指出学生的不良习惯和行为,让学生随时地改正。我这个学期加强了对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教育。当然这不能仅仅靠教师口头的教育。我采取的是未交作业登记制度,如果有学生未交作业,我就叫他登记,按照表格的内容,填写时间、作业内容、未交的原因和今后的打算。包括由于各种原因未拿到学校而没有交的学生,我觉得这也是培养学生做事细心、认真的习惯。一个学期下来,我个人觉得效果是明显的,几个以前作业长期未完成的“专业户”也按时交了,令我省心不少。
三、以评价为核心,构建自我管理的评价体系
学生的自我管理活动评价体系以“三个为主”来体现其发展性。一是以自我评价为主,学生会感到大家对他有一种信任感,这样有利于增强他的自信心。与此同时,参与对学生活动评价的人还有小组同学、班主任、生活指导老师、科任教师、父母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写上寄语。二是以正面评价为主,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鼓励学生和失败作斗争的勇气,鼓励学生积极寻找办法克服自己的缺点。三是以过程评价为主,我们注重过程,尤其是奋斗过程中那些精彩的瞬间。
只有教会学生管理,学生才会自主管理;只有进行自主教育,才能培养自主型、创造型人格,素质教育才有了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真正内涵。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自我管理,为学生撑起一片和谐的天空
——《班主任工作全书》读后感
班主任也许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但是肩负的责任却是非常重大的。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的言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通过多年来做班主任的经验来看,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呢?这就是让所有班主任头疼得问题,只有自己不断地创新班级管理,和学生的思维同步才能做好班级工作。
当前世界教育的总体趋势是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然而现实中我们似乎更习惯于整齐划一的教育。在班级管理中:老师天天过问,处理各种班级事务,学生被当作单一的被管理者。这种管理模式下,高年级学生往往喜欢和老师“对着干”。它的弊端在于既浪费老师大量的工作时间,又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积极性,忽视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君子日三省乎己”,就更是道出了自我管理思想的真谛。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我在班级管理中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了培养。
一、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1、我们要对“小太阳”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我在朝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2、我们要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那么究竟该如何调动积极性呢?基本的途径是给予正面强化。例如我实行了每周两天的“无批评日”制度,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
二、在班级活动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1、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个成功的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是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班干部整体性的好坏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我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班干部上任采取竞争上岗,通过自荐、推荐、民主评议产生,让学生民主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因为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班主任应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规范班级制度,放手学生管理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该用什么手段呢?这个问题我进行了思考,决定制定详细的班规,进行量化考核,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虽然在制定班规时花费不少心思,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班规定下之后,我的工作十分轻松。当然班规的制定是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首先,对班干部进行集体培训,培养其管理能力,提高自制力,树立正确的思想。其次,在班级制造声势,让学生明确班主任的重视程度和考核的作用。对学生讲明,考核成绩跟期末三好学生和单项先进的评选挂钩。评优就是按照考核分数高低排列,人人有机会,人人平等。最后,付诸实践,我也大力监督。在实践中师生不断完善班规,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3、在活动、比赛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比赛就成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搞活动,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使其长期发挥效力。我的班队活动和班会课都是学生一手操办的,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商量,但必须班干部先开会解决,再找我商量。关于参加比赛,我的原则是自愿。一个学生如果这方面非常出色,但他自己又不愿参加,我绝不勉强。我宁愿把锻炼的机会让给其他同学,也许取得的成绩比不上那位同学。但至少他自己争取了一次机会。比赛过程中,我也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个观众,当然这个观众并不是把自己置身事外,而是欣赏完学生的作品、成果之后,提出意见,我本身并不参与学生整个比赛的准备过程。我觉得比赛过程还是最重要的,学生经历了整个过程,就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我管理的意识,培养了自我管理的能力。
4、加强规范教育,养成良好习惯
其实,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平时的习惯也是应该重视的。习惯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教育,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去教育学生,随时随地指出学生的不良习惯和行为,让学生随时地改正。我这个学期加强了对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教育。当然这不能仅仅靠教师口头的教育。我采取的是未交作业登记制度,如果有学生未交作业,我就叫他登记,按照表格的内容,填写时间、作业内容、未交的原因和今后的打算。包括由于各种原因未拿到学校而没有交的学生,我觉得这也是培养学生做事细心、认真的习惯。一个学期下来,我个人觉得效果是明显的,几个以前作业长期未完成的“专业户”也按时交了,令我省心不少。
三、以评价为核心,构建自我管理的评价体系
学生的自我管理活动评价体系以“三个为主”来体现其发展性。一是以自我评价为主,学生会感到大家对他有一种信任感,这样有利于增强他的自信心。与此同时,参与对学生活动评价的人还有小组同学、班主任、生活指导老师、科任教师、父母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写上寄语。二是以正面评价为主,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鼓励学生和失败作斗争的勇气,鼓励学生积极寻找办法克服自己的缺点。三是以过程评价为主,我们注重过程,尤其是奋斗过程中那些精彩的瞬间。
只有教会学生管理,学生才会自主管理;只有进行自主教育,才能培养自主型、创造型人格,素质教育才有了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真正内涵。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
自我管理,为学生撑起一片和谐的天空
——《班主任工作全书》读后感
班主任也许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但是肩负的责任却是非常重大的。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的言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通过多年来做班主任的经验来看,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呢?这就是让所有班主任头疼得问题,只有自己不断地创新班级管理,和学生的思维同步才能做好班级工作。
当前世界教育的总体趋势是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然而现实中我们似乎更习惯于整齐划一的教育。在班级管理中:老师天天过问,处理各种班级事务,学生被当作单一的被管理者。这种管理模式下,高年级学生往往喜欢和老师“对着干”。它的弊端在于既浪费老师大量的工作时间,又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积极性,忽视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君子日三省乎己”,就更是道出了自我管理思想的真谛。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我在班级管理中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了培养。
一、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1、我们要对“小太阳”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我在朝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2、我们要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那么究竟该如何调动积极性呢?基本的途径是给予正面强化。例如我实行了每周两天的“无批评日”制度,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
二、在班级活动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1、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个成功的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是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班干部整体性的好坏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我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班干部上任采取竞争上岗,通过自荐、推荐、民主评议产生,让学生民主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因为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班主任应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规范班级制度,放手学生管理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该用什么手段呢?这个问题我进行了思考,决定制定详细的班规,进行量化考核,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虽然在制定班规时花费不少心思,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班规定下之后,我的工作十分轻松。当然班规的制定是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首先,对班干部进行集体培训,培养其管理能力,提高自制力,树立正确的思想。其次,在班级制造声势,让学生明确班主任的重视程度和考核的作用。对学生讲明,考核成绩跟期末三好学生和单项先进的评选挂钩。评优就是按照考核分数高低排列,人人有机会,人人平等。最后,付诸实践,我也大力监督。在实践中师生不断完善班规,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3、在活动、比赛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比赛就成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搞活动,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使其长期发挥效力。我的班队活动和班会课都是学生一手操办的,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商量,但必须班干部先开会解决,再找我商量。关于参加比赛,我的原则是自愿。一个学生如果这方面非常出色,但他自己又不愿参加,我绝不勉强。我宁愿把锻炼的机会让给其他同学,也许取得的成绩比不上那位同学。但至少他自己争取了一次机会。比赛过程中,我也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个观众,当然这个观众并不是把自己置身事外,而是欣赏完学生的作品、成果之后,提出意见,我本身并不参与学生整个比赛的准备过程。我觉得比赛过程还是最重要的,学生经历了整个过程,就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我管理的意识,培养了自我管理的能力。
4、加强规范教育,养成良好习惯
其实,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平时的习惯也是应该重视的。习惯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教育,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去教育学生,随时随地指出学生的不良习惯和行为,让学生随时地改正。我这个学期加强了对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教育。当然这不能仅仅靠教师口头的教育。我采取的是未交作业登记制度,如果有学生未交作业,我就叫他登记,按照表格的内容,填写时间、作业内容、未交的原因和今后的打算。包括由于各种原因未拿到学校而没有交的学生,我觉得这也是培养学生做事细心、认真的习惯。一个学期下来,我个人觉得效果是明显的,几个以前作业长期未完成的“专业户”也按时交了,令我省心不少。
三、以评价为核心,构建自我管理的评价体系
学生的自我管理活动评价体系以“三个为主”来体现其发展性。一是以自我评价为主,学生会感到大家对他有一种信任感,这样有利于增强他的自信心。与此同时,参与对学生活动评价的人还有小组同学、班主任、生活指导老师、科任教师、父母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写上寄语。二是以正面评价为主,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鼓励学生和失败作斗争的勇气,鼓励学生积极寻找办法克服自己的缺点。三是以过程评价为主,我们注重过程,尤其是奋斗过程中那些精彩的瞬间。
只有教会学生管理,学生才会自主管理;只有进行自主教育,才能培养自主型、创造型人格,素质教育才有了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真正内涵。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自我管理,为学生撑起一片和谐的天空
——《班主任工作全书》读后感
班主任也许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但是肩负的责任却是非常重大的。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的言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通过多年来做班主任的经验来看,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呢?这就是让所有班主任头疼得问题,只有自己不断地创新班级管理,和学生的思维同步才能做好班级工作。
当前世界教育的总体趋势是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然而现实中我们似乎更习惯于整齐划一的教育。在班级管理中:老师天天过问,处理各种班级事务,学生被当作单一的被管理者。这种管理模式下,高年级学生往往喜欢和老师“对着干”。它的弊端在于既浪费老师大量的工作时间,又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积极性,忽视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君子日三省乎己”,就更是道出了自我管理思想的真谛。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我在班级管理中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了培养。
一、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1、我们要对“小太阳”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我在朝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2、我们要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那么究竟该如何调动积极性呢?基本的途径是给予正面强化。例如我实行了每周两天的“无批评日”制度,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
二、在班级活动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1、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个成功的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是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班干部整体性的好坏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我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班干部上任采取竞争上岗,通过自荐、推荐、民主评议产生,让学生民主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因为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班主任应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规范班级制度,放手学生管理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该用什么手段呢?这个问题我进行了思考,决定制定详细的班规,进行量化考核,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虽然在制定班规时花费不少心思,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班规定下之后,我的工作十分轻松。当然班规的制定是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首先,对班干部进行集体培训,培养其管理能力,提高自制力,树立正确的思想。其次,在班级制造声势,让学生明确班主任的重视程度和考核的作用。对学生讲明,考核成绩跟期末三好学生和单项先进的评选挂钩。评优就是按照考核分数高低排列,人人有机会,人人平等。最后,付诸实践,我也大力监督。在实践中师生不断完善班规,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3、在活动、比赛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比赛就成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搞活动,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使其长期发挥效力。我的班队活动和班会课都是学生一手操办的,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商量,但必须班干部先开会解决,再找我商量。关于参加比赛,我的原则是自愿。一个学生如果这方面非常出色,但他自己又不愿参加,我绝不勉强。我宁愿把锻炼的机会让给其他同学,也许取得的成绩比不上那位同学。但至少他自己争取了一次机会。比赛过程中,我也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个观众,当然这个观众并不是把自己置身事外,而是欣赏完学生的作品、成果之后,提出意见,我本身并不参与学生整个比赛的准备过程。我觉得比赛过程还是最重要的,学生经历了整个过程,就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我管理的意识,培养了自我管理的能力。
4、加强规范教育,养成良好习惯
其实,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平时的习惯也是应该重视的。习惯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教育,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去教育学生,随时随地指出学生的不良习惯和行为,让学生随时地改正。我这个学期加强了对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教育。当然这不能仅仅靠教师口头的教育。我采取的是未交作业登记制度,如果有学生未交作业,我就叫他登记,按照表格的内容,填写时间、作业内容、未交的原因和今后的打算。包括由于各种原因未拿到学校而没有交的学生,我觉得这也是培养学生做事细心、认真的习惯。一个学期下来,我个人觉得效果是明显的,几个以前作业长期未完成的“专业户”也按时交了,令我省心不少。
三、以评价为核心,构建自我管理的评价体系
学生的自我管理活动评价体系以“三个为主”来体现其发展性。一是以自我评价为主,学生会感到大家对他有一种信任感,这样有利于增强他的自信心。与此同时,参与对学生活动评价的人还有小组同学、班主任、生活指导老师、科任教师、父母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写上寄语。二是以正面评价为主,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鼓励学生和失败作斗争的勇气,鼓励学生积极寻找办法克服自己的缺点。三是以过程评价为主,我们注重过程,尤其是奋斗过程中那些精彩的瞬间。
只有教会学生管理,学生才会自主管理;只有进行自主教育,才能培养自主型、创造型人格,素质教育才有了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真正内涵。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自我管理,为学生撑起一片和谐的天空
——《班主任工作全书》读后感
班主任也许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但是肩负的责任却是非常重大的。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的言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通过多年来做班主任的经验来看,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呢?这就是让所有班主任头疼得问题,只有自己不断地创新班级管理,和学生的思维同步才能做好班级工作。
当前世界教育的总体趋势是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然而现实中我们似乎更习惯于整齐划一的教育。在班级管理中:老师天天过问,处理各种班级事务,学生被当作单一的被管理者。这种管理模式下,高年级学生往往喜欢和老师“对着干”。它的弊端在于既浪费老师大量的工作时间,又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积极性,忽视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君子日三省乎己”,就更是道出了自我管理思想的真谛。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我在班级管理中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了培养。
一、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1、我们要对“小太阳”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我在朝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2、我们要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那么究竟该如何调动积极性呢?基本的途径是给予正面强化。例如我实行了每周两天的“无批评日”制度,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
二、在班级活动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1、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个成功的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是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班干部整体性的好坏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我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班干部上任采取竞争上岗,通过自荐、推荐、民主评议产生,让学生民主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因为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班主任应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规范班级制度,放手学生管理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该用什么手段呢?这个问题我进行了思考,决定制定详细的班规,进行量化考核,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虽然在制定班规时花费不少心思,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班规定下之后,我的工作十分轻松。当然班规的制定是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首先,对班干部进行集体培训,培养其管理能力,提高自制力,树立正确的思想。其次,在班级制造声势,让学生明确班主任的重视程度和考核的作用。对学生讲明,考核成绩跟期末三好学生和单项先进的评选挂钩。评优就是按照考核分数高低排列,人人有机会,人人平等。最后,付诸实践,我也大力监督。在实践中师生不断完善班规,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3、在活动、比赛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比赛就成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搞活动,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使其长期发挥效力。我的班队活动和班会课都是学生一手操办的,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商量,但必须班干部先开会解决,再找我商量。关于参加比赛,我的原则是自愿。一个学生如果这方面非常出色,但他自己又不愿参加,我绝不勉强。我宁愿把锻炼的机会让给其他同学,也许取得的成绩比不上那位同学。但至少他自己争取了一次机会。比赛过程中,我也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个观众,当然这个观众并不是把自己置身事外,而是欣赏完学生的作品、成果之后,提出意见,我本身并不参与学生整个比赛的准备过程。我觉得比赛过程还是最重要的,学生经历了整个过程,就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我管理的意识,培养了自我管理的能力。
4、加强规范教育,养成良好习惯
其实,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平时的习惯也是应该重视的。习惯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教育,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去教育学生,随时随地指出学生的不良习惯和行为,让学生随时地改正。我这个学期加强了对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教育。当然这不能仅仅靠教师口头的教育。我采取的是未交作业登记制度,如果有学生未交作业,我就叫他登记,按照表格的内容,填写时间、作业内容、未交的原因和今后的打算。包括由于各种原因未拿到学校而没有交的学生,我觉得这也是培养学生做事细心、认真的习惯。一个学期下来,我个人觉得效果是明显的,几个以前作业长期未完成的“专业户”也按时交了,令我省心不少。
三、以评价为核心,构建自我管理的评价体系
学生的自我管理活动评价体系以“三个为主”来体现其发展性。一是以自我评价为主,学生会感到大家对他有一种信任感,这样有利于增强他的自信心。与此同时,参与对学生活动评价的人还有小组同学、班主任、生活指导老师、科任教师、父母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写上寄语。二是以正面评价为主,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鼓励学生和失败作斗争的勇气,鼓励学生积极寻找办法克服自己的缺点。三是以过程评价为主,我们注重过程,尤其是奋斗过程中那些精彩的瞬间。
只有教会学生管理,学生才会自主管理;只有进行自主教育,才能培养自主型、创造型人格,素质教育才有了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真正内涵。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
自我管理,为学生撑起一片和谐的天空
——《班主任工作全书》读后感
班主任也许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但是肩负的责任却是非常重大的。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的言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通过多年来做班主任的经验来看,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呢?这就是让所有班主任头疼得问题,只有自己不断地创新班级管理,和学生的思维同步才能做好班级工作。
当前世界教育的总体趋势是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然而现实中我们似乎更习惯于整齐划一的教育。在班级管理中:老师天天过问,处理各种班级事务,学生被当作单一的被管理者。这种管理模式下,高年级学生往往喜欢和老师“对着干”。它的弊端在于既浪费老师大量的工作时间,又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积极性,忽视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君子日三省乎己”,就更是道出了自我管理思想的真谛。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我在班级管理中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了培养。
一、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1、我们要对“小太阳”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我在朝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2、我们要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那么究竟该如何调动积极性呢?基本的途径是给予正面强化。例如我实行了每周两天的“无批评日”制度,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
二、在班级活动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1、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个成功的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是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班干部整体性的好坏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我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班干部上任采取竞争上岗,通过自荐、推荐、民主评议产生,让学生民主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因为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班主任应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规范班级制度,放手学生管理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该用什么手段呢?这个问题我进行了思考,决定制定详细的班规,进行量化考核,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虽然在制定班规时花费不少心思,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班规定下之后,我的工作十分轻松。当然班规的制定是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首先,对班干部进行集体培训,培养其管理能力,提高自制力,树立正确的思想。其次,在班级制造声势,让学生明确班主任的重视程度和考核的作用。对学生讲明,考核成绩跟期末三好学生和单项先进的评选挂钩。评优就是按照考核分数高低排列,人人有机会,人人平等。最后,付诸实践,我也大力监督。在实践中师生不断完善班规,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3、在活动、比赛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比赛就成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搞活动,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使其长期发挥效力。我的班队活动和班会课都是学生一手操办的,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商量,但必须班干部先开会解决,再找我商量。关于参加比赛,我的原则是自愿。一个学生如果这方面非常出色,但他自己又不愿参加,我绝不勉强。我宁愿把锻炼的机会让给其他同学,也许取得的成绩比不上那位同学。但至少他自己争取了一次机会。比赛过程中,我也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个观众,当然这个观众并不是把自己置身事外,而是欣赏完学生的作品、成果之后,提出意见,我本身并不参与学生整个比赛的准备过程。我觉得比赛过程还是最重要的,学生经历了整个过程,就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我管理的意识,培养了自我管理的能力。
4、加强规范教育,养成良好习惯
其实,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平时的习惯也是应该重视的。习惯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教育,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去教育学生,随时随地指出学生的不良习惯和行为,让学生随时地改正。我这个学期加强了对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教育。当然这不能仅仅靠教师口头的教育。我采取的是未交作业登记制度,如果有学生未交作业,我就叫他登记,按照表格的内容,填写时间、作业内容、未交的原因和今后的打算。包括由于各种原因未拿到学校而没有交的学生,我觉得这也是培养学生做事细心、认真的习惯。一个学期下来,我个人觉得效果是明显的,几个以前作业长期未完成的“专业户”也按时交了,令我省心不少。
三、以评价为核心,构建自我管理的评价体系
学生的自我管理活动评价体系以“三个为主”来体现其发展性。一是以自我评价为主,学生会感到大家对他有一种信任感,这样有利于增强他的自信心。与此同时,参与对学生活动评价的人还有小组同学、班主任、生活指导老师、科任教师、父母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写上寄语。二是以正面评价为主,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鼓励学生和失败作斗争的勇气,鼓励学生积极寻找办法克服自己的缺点。三是以过程评价为主,我们注重过程,尤其是奋斗过程中那些精彩的瞬间。
只有教会学生管理,学生才会自主管理;只有进行自主教育,才能培养自主型、创造型人格,素质教育才有了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真正内涵。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自我管理,为学生撑起一片和谐的天空
——《班主任工作全书》读后感
班主任也许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但是肩负的责任却是非常重大的。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的言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通过多年来做班主任的经验来看,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呢?这就是让所有班主任头疼得问题,只有自己不断地创新班级管理,和学生的思维同步才能做好班级工作。
当前世界教育的总体趋势是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然而现实中我们似乎更习惯于整齐划一的教育。在班级管理中:老师天天过问,处理各种班级事务,学生被当作单一的被管理者。这种管理模式下,高年级学生往往喜欢和老师“对着干”。它的弊端在于既浪费老师大量的工作时间,又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积极性,忽视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君子日三省乎己”,就更是道出了自我管理思想的真谛。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我在班级管理中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了培养。
一、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1、我们要对“小太阳”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我在朝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2、我们要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那么究竟该如何调动积极性呢?基本的途径是给予正面强化。例如我实行了每周两天的“无批评日”制度,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
二、在班级活动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1、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个成功的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是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班干部整体性的好坏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我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班干部上任采取竞争上岗,通过自荐、推荐、民主评议产生,让学生民主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因为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班主任应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规范班级制度,放手学生管理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该用什么手段呢?这个问题我进行了思考,决定制定详细的班规,进行量化考核,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虽然在制定班规时花费不少心思,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班规定下之后,我的工作十分轻松。当然班规的制定是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首先,对班干部进行集体培训,培养其管理能力,提高自制力,树立正确的思想。其次,在班级制造声势,让学生明确班主任的重视程度和考核的作用。对学生讲明,考核成绩跟期末三好学生和单项先进的评选挂钩。评优就是按照考核分数高低排列,人人有机会,人人平等。最后,付诸实践,我也大力监督。在实践中师生不断完善班规,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3、在活动、比赛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比赛就成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搞活动,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使其长期发挥效力。我的班队活动和班会课都是学生一手操办的,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商量,但必须班干部先开会解决,再找我商量。关于参加比赛,我的原则是自愿。一个学生如果这方面非常出色,但他自己又不愿参加,我绝不勉强。我宁愿把锻炼的机会让给其他同学,也许取得的成绩比不上那位同学。但至少他自己争取了一次机会。比赛过程中,我也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个观众,当然这个观众并不是把自己置身事外,而是欣赏完学生的作品、成果之后,提出意见,我本身并不参与学生整个比赛的准备过程。我觉得比赛过程还是最重要的,学生经历了整个过程,就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我管理的意识,培养了自我管理的能力。
4、加强规范教育,养成良好习惯
其实,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平时的习惯也是应该重视的。习惯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教育,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去教育学生,随时随地指出学生的不良习惯和行为,让学生随时地改正。我这个学期加强了对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教育。当然这不能仅仅靠教师口头的教育。我采取的是未交作业登记制度,如果有学生未交作业,我就叫他登记,按照表格的内容,填写时间、作业内容、未交的原因和今后的打算。包括由于各种原因未拿到学校而没有交的学生,我觉得这也是培养学生做事细心、认真的习惯。一个学期下来,我个人觉得效果是明显的,几个以前作业长期未完成的“专业户”也按时交了,令我省心不少。
三、以评价为核心,构建自我管理的评价体系
学生的自我管理活动评价体系以“三个为主”来体现其发展性。一是以自我评价为主,学生会感到大家对他有一种信任感,这样有利于增强他的自信心。与此同时,参与对学生活动评价的人还有小组同学、班主任、生活指导老师、科任教师、父母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写上寄语。二是以正面评价为主,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鼓励学生和失败作斗争的勇气,鼓励学生积极寻找办法克服自己的缺点。三是以过程评价为主,我们注重过程,尤其是奋斗过程中那些精彩的瞬间。
只有教会学生管理,学生才会自主管理;只有进行自主教育,才能培养自主型、创造型人格,素质教育才有了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真正内涵。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自我管理,为学生撑起一片和谐的天空
——《班主任工作全书》读后感
班主任也许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但是肩负的责任却是非常重大的。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的言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通过多年来做班主任的经验来看,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呢?这就是让所有班主任头疼得问题,只有自己不断地创新班级管理,和学生的思维同步才能做好班级工作。
当前世界教育的总体趋势是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然而现实中我们似乎更习惯于整齐划一的教育。在班级管理中:老师天天过问,处理各种班级事务,学生被当作单一的被管理者。这种管理模式下,高年级学生往往喜欢和老师“对着干”。它的弊端在于既浪费老师大量的工作时间,又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积极性,忽视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君子日三省乎己”,就更是道出了自我管理思想的真谛。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我在班级管理中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了培养。
一、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1、我们要对“小太阳”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我在朝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2、我们要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那么究竟该如何调动积极性呢?基本的途径是给予正面强化。例如我实行了每周两天的“无批评日”制度,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
二、在班级活动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1、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个成功的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是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班干部整体性的好坏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我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班干部上任采取竞争上岗,通过自荐、推荐、民主评议产生,让学生民主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因为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班主任应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规范班级制度,放手学生管理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该用什么手段呢?这个问题我进行了思考,决定制定详细的班规,进行量化考核,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虽然在制定班规时花费不少心思,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班规定下之后,我的工作十分轻松。当然班规的制定是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首先,对班干部进行集体培训,培养其管理能力,提高自制力,树立正确的思想。其次,在班级制造声势,让学生明确班主任的重视程度和考核的作用。对学生讲明,考核成绩跟期末三好学生和单项先进的评选挂钩。评优就是按照考核分数高低排列,人人有机会,人人平等。最后,付诸实践,我也大力监督。在实践中师生不断完善班规,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3、在活动、比赛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比赛就成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搞活动,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使其长期发挥效力。我的班队活动和班会课都是学生一手操办的,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商量,但必须班干部先开会解决,再找我商量。关于参加比赛,我的原则是自愿。一个学生如果这方面非常出色,但他自己又不愿参加,我绝不勉强。我宁愿把锻炼的机会让给其他同学,也许取得的成绩比不上那位同学。但至少他自己争取了一次机会。比赛过程中,我也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个观众,当然这个观众并不是把自己置身事外,而是欣赏完学生的作品、成果之后,提出意见,我本身并不参与学生整个比赛的准备过程。我觉得比赛过程还是最重要的,学生经历了整个过程,就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我管理的意识,培养了自我管理的能力。
4、加强规范教育,养成良好习惯
其实,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平时的习惯也是应该重视的。习惯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教育,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去教育学生,随时随地指出学生的不良习惯和行为,让学生随时地改正。我这个学期加强了对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教育。当然这不能仅仅靠教师口头的教育。我采取的是未交作业登记制度,如果有学生未交作业,我就叫他登记,按照表格的内容,填写时间、作业内容、未交的原因和今后的打算。包括由于各种原因未拿到学校而没有交的学生,我觉得这也是培养学生做事细心、认真的习惯。一个学期下来,我个人觉得效果是明显的,几个以前作业长期未完成的“专业户”也按时交了,令我省心不少。
三、以评价为核心,构建自我管理的评价体系
学生的自我管理活动评价体系以“三个为主”来体现其发展性。一是以自我评价为主,学生会感到大家对他有一种信任感,这样有利于增强他的自信心。与此同时,参与对学生活动评价的人还有小组同学、班主任、生活指导老师、科任教师、父母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写上寄语。二是以正面评价为主,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鼓励学生和失败作斗争的勇气,鼓励学生积极寻找办法克服自己的缺点。三是以过程评价为主,我们注重过程,尤其是奋斗过程中那些精彩的瞬间。
只有教会学生管理,学生才会自主管理;只有进行自主教育,才能培养自主型、创造型人格,素质教育才有了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真正内涵。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自我管理,为学生撑起一片和谐的天空
——《班主任工作全书》读后感
班主任也许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但是肩负的责任却是非常重大的。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的言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通过多年来做班主任的经验来看,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呢?这就是让所有班主任头疼得问题,只有自己不断地创新班级管理,和学生的思维同步才能做好班级工作。
当前世界教育的总体趋势是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然而现实中我们似乎更习惯于整齐划一的教育。在班级管理中:老师天天过问,处理各种班级事务,学生被当作单一的被管理者。这种管理模式下,高年级学生往往喜欢和老师“对着干”。它的弊端在于既浪费老师大量的工作时间,又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积极性,忽视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君子日三省乎己”,就更是道出了自我管理思想的真谛。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我在班级管理中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了培养。
一、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1、我们要对“小太阳”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我在朝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2、我们要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那么究竟该如何调动积极性呢?基本的途径是给予正面强化。例如我实行了每周两天的“无批评日”制度,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
二、在班级活动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1、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个成功的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是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班干部整体性的好坏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我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班干部上任采取竞争上岗,通过自荐、推荐、民主评议产生,让学生民主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因为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班主任应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规范班级制度,放手学生管理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该用什么手段呢?这个问题我进行了思考,决定制定详细的班规,进行量化考核,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虽然在制定班规时花费不少心思,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班规定下之后,我的工作十分轻松。当然班规的制定是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首先,对班干部进行集体培训,培养其管理能力,提高自制力,树立正确的思想。其次,在班级制造声势,让学生明确班主任的重视程度和考核的作用。对学生讲明,考核成绩跟期末三好学生和单项先进的评选挂钩。评优就是按照考核分数高低排列,人人有机会,人人平等。最后,付诸实践,我也大力监督。在实践中师生不断完善班规,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3、在活动、比赛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比赛就成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搞活动,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使其长期发挥效力。我的班队活动和班会课都是学生一手操办的,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商量,但必须班干部先开会解决,再找我商量。关于参加比赛,我的原则是自愿。一个学生如果这方面非常出色,但他自己又不愿参加,我绝不勉强。我宁愿把锻炼的机会让给其他同学,也许取得的成绩比不上那位同学。但至少他自己争取了一次机会。比赛过程中,我也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个观众,当然这个观众并不是把自己置身事外,而是欣赏完学生的作品、成果之后,提出意见,我本身并不参与学生整个比赛的准备过程。我觉得比赛过程还是最重要的,学生经历了整个过程,就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我管理的意识,培养了自我管理的能力。
4、加强规范教育,养成良好习惯
其实,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平时的习惯也是应该重视的。习惯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教育,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去教育学生,随时随地指出学生的不良习惯和行为,让学生随时地改正。我这个学期加强了对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教育。当然这不能仅仅靠教师口头的教育。我采取的是未交作业登记制度,如果有学生未交作业,我就叫他登记,按照表格的内容,填写时间、作业内容、未交的原因和今后的打算。包括由于各种原因未拿到学校而没有交的学生,我觉得这也是培养学生做事细心、认真的习惯。一个学期下来,我个人觉得效果是明显的,几个以前作业长期未完成的“专业户”也按时交了,令我省心不少。
三、以评价为核心,构建自我管理的评价体系
学生的自我管理活动评价体系以“三个为主”来体现其发展性。一是以自我评价为主,学生会感到大家对他有一种信任感,这样有利于增强他的自信心。与此同时,参与对学生活动评价的人还有小组同学、班主任、生活指导老师、科任教师、父母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写上寄语。二是以正面评价为主,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鼓励学生和失败作斗争的勇气,鼓励学生积极寻找办法克服自己的缺点。三是以过程评价为主,我们注重过程,尤其是奋斗过程中那些精彩的瞬间。
只有教会学生管理,学生才会自主管理;只有进行自主教育,才能培养自主型、创造型人格,素质教育才有了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真正内涵。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自我管理,为学生撑起一片和谐的天空
——《班主任工作全书》读后感
班主任也许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但是肩负的责任却是非常重大的。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的言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通过多年来做班主任的经验来看,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呢?这就是让所有班主任头疼得问题,只有自己不断地创新班级管理,和学生的思维同步才能做好班级工作。
当前世界教育的总体趋势是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然而现实中我们似乎更习惯于整齐划一的教育。在班级管理中:老师天天过问,处理各种班级事务,学生被当作单一的被管理者。这种管理模式下,高年级学生往往喜欢和老师“对着干”。它的弊端在于既浪费老师大量的工作时间,又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积极性,忽视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君子日三省乎己”,就更是道出了自我管理思想的真谛。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我在班级管理中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了培养。
一、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1、我们要对“小太阳”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我在朝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2、我们要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那么究竟该如何调动积极性呢?基本的途径是给予正面强化。例如我实行了每周两天的“无批评日”制度,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
二、在班级活动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1、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个成功的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是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班干部整体性的好坏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我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班干部上任采取竞争上岗,通过自荐、推荐、民主评议产生,让学生民主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因为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班主任应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规范班级制度,放手学生管理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该用什么手段呢?这个问题我进行了思考,决定制定详细的班规,进行量化考核,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虽然在制定班规时花费不少心思,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班规定下之后,我的工作十分轻松。当然班规的制定是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首先,对班干部进行集体培训,培养其管理能力,提高自制力,树立正确的思想。其次,在班级制造声势,让学生明确班主任的重视程度和考核的作用。对学生讲明,考核成绩跟期末三好学生和单项先进的评选挂钩。评优就是按照考核分数高低排列,人人有机会,人人平等。最后,付诸实践,我也大力监督。在实践中师生不断完善班规,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3、在活动、比赛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比赛就成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搞活动,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使其长期发挥效力。我的班队活动和班会课都是学生一手操办的,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商量,但必须班干部先开会解决,再找我商量。关于参加比赛,我的原则是自愿。一个学生如果这方面非常出色,但他自己又不愿参加,我绝不勉强。我宁愿把锻炼的机会让给其他同学,也许取得的成绩比不上那位同学。但至少他自己争取了一次机会。比赛过程中,我也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个观众,当然这个观众并不是把自己置身事外,而是欣赏完学生的作品、成果之后,提出意见,我本身并不参与学生整个比赛的准备过程。我觉得比赛过程还是最重要的,学生经历了整个过程,就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我管理的意识,培养了自我管理的能力。
4、加强规范教育,养成良好习惯
其实,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平时的习惯也是应该重视的。习惯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教育,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去教育学生,随时随地指出学生的不良习惯和行为,让学生随时地改正。我这个学期加强了对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教育。当然这不能仅仅靠教师口头的教育。我采取的是未交作业登记制度,如果有学生未交作业,我就叫他登记,按照表格的内容,填写时间、作业内容、未交的原因和今后的打算。包括由于各种原因未拿到学校而没有交的学生,我觉得这也是培养学生做事细心、认真的习惯。一个学期下来,我个人觉得效果是明显的,几个以前作业长期未完成的“专业户”也按时交了,令我省心不少。
三、以评价为核心,构建自我管理的评价体系
学生的自我管理活动评价体系以“三个为主”来体现其发展性。一是以自我评价为主,学生会感到大家对他有一种信任感,这样有利于增强他的自信心。与此同时,参与对学生活动评价的人还有小组同学、班主任、生活指导老师、科任教师、父母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写上寄语。二是以正面评价为主,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鼓励学生和失败作斗争的勇气,鼓励学生积极寻找办法克服自己的缺点。三是以过程评价为主,我们注重过程,尤其是奋斗过程中那些精彩的瞬间。
只有教会学生管理,学生才会自主管理;只有进行自主教育,才能培养自主型、创造型人格,素质教育才有了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真正内涵。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
自我管理,为学生撑起一片和谐的天空
——《班主任工作全书》读后感
班主任也许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但是肩负的责任却是非常重大的。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的言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通过多年来做班主任的经验来看,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呢?这就是让所有班主任头疼得问题,只有自己不断地创新班级管理,和学生的思维同步才能做好班级工作。
当前世界教育的总体趋势是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然而现实中我们似乎更习惯于整齐划一的教育。在班级管理中:老师天天过问,处理各种班级事务,学生被当作单一的被管理者。这种管理模式下,高年级学生往往喜欢和老师“对着干”。它的弊端在于既浪费老师大量的工作时间,又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积极性,忽视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君子日三省乎己”,就更是道出了自我管理思想的真谛。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我在班级管理中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了培养。
一、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1、我们要对“小太阳”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我在朝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2、我们要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那么究竟该如何调动积极性呢?基本的途径是给予正面强化。例如我实行了每周两天的“无批评日”制度,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
二、在班级活动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1、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个成功的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是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班干部整体性的好坏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我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班干部上任采取竞争上岗,通过自荐、推荐、民主评议产生,让学生民主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因为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班主任应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规范班级制度,放手学生管理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该用什么手段呢?这个问题我进行了思考,决定制定详细的班规,进行量化考核,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虽然在制定班规时花费不少心思,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班规定下之后,我的工作十分轻松。当然班规的制定是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首先,对班干部进行集体培训,培养其管理能力,提高自制力,树立正确的思想。其次,在班级制造声势,让学生明确班主任的重视程度和考核的作用。对学生讲明,考核成绩跟期末三好学生和单项先进的评选挂钩。评优就是按照考核分数高低排列,人人有机会,人人平等。最后,付诸实践,我也大力监督。在实践中师生不断完善班规,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3、在活动、比赛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比赛就成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搞活动,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使其长期发挥效力。我的班队活动和班会课都是学生一手操办的,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商量,但必须班干部先开会解决,再找我商量。关于参加比赛,我的原则是自愿。一个学生如果这方面非常出色,但他自己又不愿参加,我绝不勉强。我宁愿把锻炼的机会让给其他同学,也许取得的成绩比不上那位同学。但至少他自己争取了一次机会。比赛过程中,我也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个观众,当然这个观众并不是把自己置身事外,而是欣赏完学生的作品、成果之后,提出意见,我本身并不参与学生整个比赛的准备过程。我觉得比赛过程还是最重要的,学生经历了整个过程,就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我管理的意识,培养了自我管理的能力。
4、加强规范教育,养成良好习惯
其实,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平时的习惯也是应该重视的。习惯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教育,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去教育学生,随时随地指出学生的不良习惯和行为,让学生随时地改正。我这个学期加强了对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教育。当然这不能仅仅靠教师口头的教育。我采取的是未交作业登记制度,如果有学生未交作业,我就叫他登记,按照表格的内容,填写时间、作业内容、未交的原因和今后的打算。包括由于各种原因未拿到学校而没有交的学生,我觉得这也是培养学生做事细心、认真的习惯。一个学期下来,我个人觉得效果是明显的,几个以前作业长期未完成的“专业户”也按时交了,令我省心不少。
三、以评价为核心,构建自我管理的评价体系
学生的自我管理活动评价体系以“三个为主”来体现其发展性。一是以自我评价为主,学生会感到大家对他有一种信任感,这样有利于增强他的自信心。与此同时,参与对学生活动评价的人还有小组同学、班主任、生活指导老师、科任教师、父母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写上寄语。二是以正面评价为主,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鼓励学生和失败作斗争的勇气,鼓励学生积极寻找办法克服自己的缺点。三是以过程评价为主,我们注重过程,尤其是奋斗过程中那些精彩的瞬间。
只有教会学生管理,学生才会自主管理;只有进行自主教育,才能培养自主型、创造型人格,素质教育才有了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真正内涵。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自我管理,为学生撑起一片和谐的天空
——《班主任工作全书》读后感
班主任也许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但是肩负的责任却是非常重大的。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的言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通过多年来做班主任的经验来看,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呢?这就是让所有班主任头疼得问题,只有自己不断地创新班级管理,和学生的思维同步才能做好班级工作。
当前世界教育的总体趋势是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然而现实中我们似乎更习惯于整齐划一的教育。在班级管理中:老师天天过问,处理各种班级事务,学生被当作单一的被管理者。这种管理模式下,高年级学生往往喜欢和老师“对着干”。它的弊端在于既浪费老师大量的工作时间,又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积极性,忽视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君子日三省乎己”,就更是道出了自我管理思想的真谛。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我在班级管理中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了培养。
一、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1、我们要对“小太阳”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我在朝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2、我们要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那么究竟该如何调动积极性呢?基本的途径是给予正面强化。例如我实行了每周两天的“无批评日”制度,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
二、在班级活动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1、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个成功的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是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班干部整体性的好坏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我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班干部上任采取竞争上岗,通过自荐、推荐、民主评议产生,让学生民主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因为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班主任应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规范班级制度,放手学生管理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该用什么手段呢?这个问题我进行了思考,决定制定详细的班规,进行量化考核,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虽然在制定班规时花费不少心思,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班规定下之后,我的工作十分轻松。当然班规的制定是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首先,对班干部进行集体培训,培养其管理能力,提高自制力,树立正确的思想。其次,在班级制造声势,让学生明确班主任的重视程度和考核的作用。对学生讲明,考核成绩跟期末三好学生和单项先进的评选挂钩。评优就是按照考核分数高低排列,人人有机会,人人平等。最后,付诸实践,我也大力监督。在实践中师生不断完善班规,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3、在活动、比赛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比赛就成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搞活动,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使其长期发挥效力。我的班队活动和班会课都是学生一手操办的,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商量,但必须班干部先开会解决,再找我商量。关于参加比赛,我的原则是自愿。一个学生如果这方面非常出色,但他自己又不愿参加,我绝不勉强。我宁愿把锻炼的机会让给其他同学,也许取得的成绩比不上那位同学。但至少他自己争取了一次机会。比赛过程中,我也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个观众,当然这个观众并不是把自己置身事外,而是欣赏完学生的作品、成果之后,提出意见,我本身并不参与学生整个比赛的准备过程。我觉得比赛过程还是最重要的,学生经历了整个过程,就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我管理的意识,培养了自我管理的能力。
4、加强规范教育,养成良好习惯
其实,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平时的习惯也是应该重视的。习惯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教育,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去教育学生,随时随地指出学生的不良习惯和行为,让学生随时地改正。我这个学期加强了对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教育。当然这不能仅仅靠教师口头的教育。我采取的是未交作业登记制度,如果有学生未交作业,我就叫他登记,按照表格的内容,填写时间、作业内容、未交的原因和今后的打算。包括由于各种原因未拿到学校而没有交的学生,我觉得这也是培养学生做事细心、认真的习惯。一个学期下来,我个人觉得效果是明显的,几个以前作业长期未完成的“专业户”也按时交了,令我省心不少。
三、以评价为核心,构建自我管理的评价体系
学生的自我管理活动评价体系以“三个为主”来体现其发展性。一是以自我评价为主,学生会感到大家对他有一种信任感,这样有利于增强他的自信心。与此同时,参与对学生活动评价的人还有小组同学、班主任、生活指导老师、科任教师、父母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写上寄语。二是以正面评价为主,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鼓励学生和失败作斗争的勇气,鼓励学生积极寻找办法克服自己的缺点。三是以过程评价为主,我们注重过程,尤其是奋斗过程中那些精彩的瞬间。
只有教会学生管理,学生才会自主管理;只有进行自主教育,才能培养自主型、创造型人格,素质教育才有了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真正内涵。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自我管理,为学生撑起一片和谐的天空
——《班主任工作全书》读后感
班主任也许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但是肩负的责任却是非常重大的。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的言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通过多年来做班主任的经验来看,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呢?这就是让所有班主任头疼得问题,只有自己不断地创新班级管理,和学生的思维同步才能做好班级工作。
当前世界教育的总体趋势是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然而现实中我们似乎更习惯于整齐划一的教育。在班级管理中:老师天天过问,处理各种班级事务,学生被当作单一的被管理者。这种管理模式下,高年级学生往往喜欢和老师“对着干”。它的弊端在于既浪费老师大量的工作时间,又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积极性,忽视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君子日三省乎己”,就更是道出了自我管理思想的真谛。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我在班级管理中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了培养。
一、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1、我们要对“小太阳”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我在朝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2、我们要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那么究竟该如何调动积极性呢?基本的途径是给予正面强化。例如我实行了每周两天的“无批评日”制度,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
二、在班级活动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1、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个成功的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是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班干部整体性的好坏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我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班干部上任采取竞争上岗,通过自荐、推荐、民主评议产生,让学生民主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因为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班主任应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规范班级制度,放手学生管理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该用什么手段呢?这个问题我进行了思考,决定制定详细的班规,进行量化考核,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虽然在制定班规时花费不少心思,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班规定下之后,我的工作十分轻松。当然班规的制定是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首先,对班干部进行集体培训,培养其管理能力,提高自制力,树立正确的思想。其次,在班级制造声势,让学生明确班主任的重视程度和考核的作用。对学生讲明,考核成绩跟期末三好学生和单项先进的评选挂钩。评优就是按照考核分数高低排列,人人有机会,人人平等。最后,付诸实践,我也大力监督。在实践中师生不断完善班规,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3、在活动、比赛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比赛就成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搞活动,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使其长期发挥效力。我的班队活动和班会课都是学生一手操办的,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商量,但必须班干部先开会解决,再找我商量。关于参加比赛,我的原则是自愿。一个学生如果这方面非常出色,但他自己又不愿参加,我绝不勉强。我宁愿把锻炼的机会让给其他同学,也许取得的成绩比不上那位同学。但至少他自己争取了一次机会。比赛过程中,我也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个观众,当然这个观众并不是把自己置身事外,而是欣赏完学生的作品、成果之后,提出意见,我本身并不参与学生整个比赛的准备过程。我觉得比赛过程还是最重要的,学生经历了整个过程,就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我管理的意识,培养了自我管理的能力。
4、加强规范教育,养成良好习惯
其实,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平时的习惯也是应该重视的。习惯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教育,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去教育学生,随时随地指出学生的不良习惯和行为,让学生随时地改正。我这个学期加强了对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教育。当然这不能仅仅靠教师口头的教育。我采取的是未交作业登记制度,如果有学生未交作业,我就叫他登记,按照表格的内容,填写时间、作业内容、未交的原因和今后的打算。包括由于各种原因未拿到学校而没有交的学生,我觉得这也是培养学生做事细心、认真的习惯。一个学期下来,我个人觉得效果是明显的,几个以前作业长期未完成的“专业户”也按时交了,令我省心不少。
三、以评价为核心,构建自我管理的评价体系
学生的自我管理活动评价体系以“三个为主”来体现其发展性。一是以自我评价为主,学生会感到大家对他有一种信任感,这样有利于增强他的自信心。与此同时,参与对学生活动评价的人还有小组同学、班主任、生活指导老师、科任教师、父母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写上寄语。二是以正面评价为主,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鼓励学生和失败作斗争的勇气,鼓励学生积极寻找办法克服自己的缺点。三是以过程评价为主,我们注重过程,尤其是奋斗过程中那些精彩的瞬间。
只有教会学生管理,学生才会自主管理;只有进行自主教育,才能培养自主型、创造型人格,素质教育才有了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真正内涵。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自我管理,为学生撑起一片和谐的天空
——《班主任工作全书》读后感
班主任也许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但是肩负的责任却是非常重大的。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的言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通过多年来做班主任的经验来看,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呢?这就是让所有班主任头疼得问题,只有自己不断地创新班级管理,和学生的思维同步才能做好班级工作。
当前世界教育的总体趋势是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然而现实中我们似乎更习惯于整齐划一的教育。在班级管理中:老师天天过问,处理各种班级事务,学生被当作单一的被管理者。这种管理模式下,高年级学生往往喜欢和老师“对着干”。它的弊端在于既浪费老师大量的工作时间,又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积极性,忽视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君子日三省乎己”,就更是道出了自我管理思想的真谛。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我在班级管理中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了培养。
一、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1、我们要对“小太阳”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我在朝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2、我们要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那么究竟该如何调动积极性呢?基本的途径是给予正面强化。例如我实行了每周两天的“无批评日”制度,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
二、在班级活动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1、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个成功的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是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班干部整体性的好坏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我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班干部上任采取竞争上岗,通过自荐、推荐、民主评议产生,让学生民主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因为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班主任应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规范班级制度,放手学生管理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该用什么手段呢?这个问题我进行了思考,决定制定详细的班规,进行量化考核,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虽然在制定班规时花费不少心思,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班规定下之后,我的工作十分轻松。当然班规的制定是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首先,对班干部进行集体培训,培养其管理能力,提高自制力,树立正确的思想。其次,在班级制造声势,让学生明确班主任的重视程度和考核的作用。对学生讲明,考核成绩跟期末三好学生和单项先进的评选挂钩。评优就是按照考核分数高低排列,人人有机会,人人平等。最后,付诸实践,我也大力监督。在实践中师生不断完善班规,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3、在活动、比赛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比赛就成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搞活动,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使其长期发挥效力。我的班队活动和班会课都是学生一手操办的,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商量,但必须班干部先开会解决,再找我商量。关于参加比赛,我的原则是自愿。一个学生如果这方面非常出色,但他自己又不愿参加,我绝不勉强。我宁愿把锻炼的机会让给其他同学,也许取得的成绩比不上那位同学。但至少他自己争取了一次机会。比赛过程中,我也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个观众,当然这个观众并不是把自己置身事外,而是欣赏完学生的作品、成果之后,提出意见,我本身并不参与学生整个比赛的准备过程。我觉得比赛过程还是最重要的,学生经历了整个过程,就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我管理的意识,培养了自我管理的能力。
4、加强规范教育,养成良好习惯
其实,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平时的习惯也是应该重视的。习惯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教育,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去教育学生,随时随地指出学生的不良习惯和行为,让学生随时地改正。我这个学期加强了对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教育。当然这不能仅仅靠教师口头的教育。我采取的是未交作业登记制度,如果有学生未交作业,我就叫他登记,按照表格的内容,填写时间、作业内容、未交的原因和今后的打算。包括由于各种原因未拿到学校而没有交的学生,我觉得这也是培养学生做事细心、认真的习惯。一个学期下来,我个人觉得效果是明显的,几个以前作业长期未完成的“专业户”也按时交了,令我省心不少。
三、以评价为核心,构建自我管理的评价体系
学生的自我管理活动评价体系以“三个为主”来体现其发展性。一是以自我评价为主,学生会感到大家对他有一种信任感,这样有利于增强他的自信心。与此同时,参与对学生活动评价的人还有小组同学、班主任、生活指导老师、科任教师、父母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写上寄语。二是以正面评价为主,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鼓励学生和失败作斗争的勇气,鼓励学生积极寻找办法克服自己的缺点。三是以过程评价为主,我们注重过程,尤其是奋斗过程中那些精彩的瞬间。
只有教会学生管理,学生才会自主管理;只有进行自主教育,才能培养自主型、创造型人格,素质教育才有了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真正内涵。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自我管理,为学生撑起一片和谐的天空
——《班主任工作全书》读后感
班主任也许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但是肩负的责任却是非常重大的。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的言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通过多年来做班主任的经验来看,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呢?这就是让所有班主任头疼得问题,只有自己不断地创新班级管理,和学生的思维同步才能做好班级工作。
当前世界教育的总体趋势是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然而现实中我们似乎更习惯于整齐划一的教育。在班级管理中:老师天天过问,处理各种班级事务,学生被当作单一的被管理者。这种管理模式下,高年级学生往往喜欢和老师“对着干”。它的弊端在于既浪费老师大量的工作时间,又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积极性,忽视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君子日三省乎己”,就更是道出了自我管理思想的真谛。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我在班级管理中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了培养。
一、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1、我们要对“小太阳”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我在朝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2、我们要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那么究竟该如何调动积极性呢?基本的途径是给予正面强化。例如我实行了每周两天的“无批评日”制度,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
二、在班级活动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1、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个成功的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是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班干部整体性的好坏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我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班干部上任采取竞争上岗,通过自荐、推荐、民主评议产生,让学生民主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因为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班主任应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规范班级制度,放手学生管理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该用什么手段呢?这个问题我进行了思考,决定制定详细的班规,进行量化考核,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虽然在制定班规时花费不少心思,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班规定下之后,我的工作十分轻松。当然班规的制定是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首先,对班干部进行集体培训,培养其管理能力,提高自制力,树立正确的思想。其次,在班级制造声势,让学生明确班主任的重视程度和考核的作用。对学生讲明,考核成绩跟期末三好学生和单项先进的评选挂钩。评优就是按照考核分数高低排列,人人有机会,人人平等。最后,付诸实践,我也大力监督。在实践中师生不断完善班规,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3、在活动、比赛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比赛就成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搞活动,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使其长期发挥效力。我的班队活动和班会课都是学生一手操办的,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商量,但必须班干部先开会解决,再找我商量。关于参加比赛,我的原则是自愿。一个学生如果这方面非常出色,但他自己又不愿参加,我绝不勉强。我宁愿把锻炼的机会让给其他同学,也许取得的成绩比不上那位同学。但至少他自己争取了一次机会。比赛过程中,我也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个观众,当然这个观众并不是把自己置身事外,而是欣赏完学生的作品、成果之后,提出意见,我本身并不参与学生整个比赛的准备过程。我觉得比赛过程还是最重要的,学生经历了整个过程,就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我管理的意识,培养了自我管理的能力。
4、加强规范教育,养成良好习惯
其实,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平时的习惯也是应该重视的。习惯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教育,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去教育学生,随时随地指出学生的不良习惯和行为,让学生随时地改正。我这个学期加强了对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教育。当然这不能仅仅靠教师口头的教育。我采取的是未交作业登记制度,如果有学生未交作业,我就叫他登记,按照表格的内容,填写时间、作业内容、未交的原因和今后的打算。包括由于各种原因未拿到学校而没有交的学生,我觉得这也是培养学生做事细心、认真的习惯。一个学期下来,我个人觉得效果是明显的,几个以前作业长期未完成的“专业户”也按时交了,令我省心不少。
三、以评价为核心,构建自我管理的评价体系
学生的自我管理活动评价体系以“三个为主”来体现其发展性。一是以自我评价为主,学生会感到大家对他有一种信任感,这样有利于增强他的自信心。与此同时,参与对学生活动评价的人还有小组同学、班主任、生活指导老师、科任教师、父母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写上寄语。二是以正面评价为主,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鼓励学生和失败作斗争的勇气,鼓励学生积极寻找办法克服自己的缺点。三是以过程评价为主,我们注重过程,尤其是奋斗过程中那些精彩的瞬间。
只有教会学生管理,学生才会自主管理;只有进行自主教育,才能培养自主型、创造型人格,素质教育才有了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真正内涵。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自我管理,为学生撑起一片和谐的天空
——《班主任工作全书》读后感
班主任也许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但是肩负的责任却是非常重大的。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的言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通过多年来做班主任的经验来看,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呢?这就是让所有班主任头疼得问题,只有自己不断地创新班级管理,和学生的思维同步才能做好班级工作。
当前世界教育的总体趋势是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然而现实中我们似乎更习惯于整齐划一的教育。在班级管理中:老师天天过问,处理各种班级事务,学生被当作单一的被管理者。这种管理模式下,高年级学生往往喜欢和老师“对着干”。它的弊端在于既浪费老师大量的工作时间,又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积极性,忽视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君子日三省乎己”,就更是道出了自我管理思想的真谛。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我在班级管理中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了培养。
一、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1、我们要对“小太阳”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我在朝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2、我们要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那么究竟该如何调动积极性呢?基本的途径是给予正面强化。例如我实行了每周两天的“无批评日”制度,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
二、在班级活动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1、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个成功的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是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班干部整体性的好坏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我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班干部上任采取竞争上岗,通过自荐、推荐、民主评议产生,让学生民主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因为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班主任应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规范班级制度,放手学生管理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该用什么手段呢?这个问题我进行了思考,决定制定详细的班规,进行量化考核,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虽然在制定班规时花费不少心思,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班规定下之后,我的工作十分轻松。当然班规的制定是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首先,对班干部进行集体培训,培养其管理能力,提高自制力,树立正确的思想。其次,在班级制造声势,让学生明确班主任的重视程度和考核的作用。对学生讲明,考核成绩跟期末三好学生和单项先进的评选挂钩。评优就是按照考核分数高低排列,人人有机会,人人平等。最后,付诸实践,我也大力监督。在实践中师生不断完善班规,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3、在活动、比赛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比赛就成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搞活动,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使其长期发挥效力。我的班队活动和班会课都是学生一手操办的,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商量,但必须班干部先开会解决,再找我商量。关于参加比赛,我的原则是自愿。一个学生如果这方面非常出色,但他自己又不愿参加,我绝不勉强。我宁愿把锻炼的机会让给其他同学,也许取得的成绩比不上那位同学。但至少他自己争取了一次机会。比赛过程中,我也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个观众,当然这个观众并不是把自己置身事外,而是欣赏完学生的作品、成果之后,提出意见,我本身并不参与学生整个比赛的准备过程。我觉得比赛过程还是最重要的,学生经历了整个过程,就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我管理的意识,培养了自我管理的能力。
4、加强规范教育,养成良好习惯
其实,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平时的习惯也是应该重视的。习惯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教育,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去教育学生,随时随地指出学生的不良习惯和行为,让学生随时地改正。我这个学期加强了对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教育。当然这不能仅仅靠教师口头的教育。我采取的是未交作业登记制度,如果有学生未交作业,我就叫他登记,按照表格的内容,填写时间、作业内容、未交的原因和今后的打算。包括由于各种原因未拿到学校而没有交的学生,我觉得这也是培养学生做事细心、认真的习惯。一个学期下来,我个人觉得效果是明显的,几个以前作业长期未完成的“专业户”也按时交了,令我省心不少。
三、以评价为核心,构建自我管理的评价体系
学生的自我管理活动评价体系以“三个为主”来体现其发展性。一是以自我评价为主,学生会感到大家对他有一种信任感,这样有利于增强他的自信心。与此同时,参与对学生活动评价的人还有小组同学、班主任、生活指导老师、科任教师、父母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写上寄语。二是以正面评价为主,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鼓励学生和失败作斗争的勇气,鼓励学生积极寻找办法克服自己的缺点。三是以过程评价为主,我们注重过程,尤其是奋斗过程中那些精彩的瞬间。
只有教会学生管理,学生才会自主管理;只有进行自主教育,才能培养自主型、创造型人格,素质教育才有了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真正内涵。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自我管理,为学生撑起一片和谐的天空
——《班主任工作全书》读后感
班主任也许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但是肩负的责任却是非常重大的。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的言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通过多年来做班主任的经验来看,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呢?这就是让所有班主任头疼得问题,只有自己不断地创新班级管理,和学生的思维同步才能做好班级工作。
当前世界教育的总体趋势是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然而现实中我们似乎更习惯于整齐划一的教育。在班级管理中:老师天天过问,处理各种班级事务,学生被当作单一的被管理者。这种管理模式下,高年级学生往往喜欢和老师“对着干”。它的弊端在于既浪费老师大量的工作时间,又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积极性,忽视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君子日三省乎己”,就更是道出了自我管理思想的真谛。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我在班级管理中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了培养。
一、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1、我们要对“小太阳”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我在朝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2、我们要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那么究竟该如何调动积极性呢?基本的途径是给予正面强化。例如我实行了每周两天的“无批评日”制度,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
二、在班级活动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1、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个成功的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是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班干部整体性的好坏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我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班干部上任采取竞争上岗,通过自荐、推荐、民主评议产生,让学生民主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因为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班主任应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规范班级制度,放手学生管理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该用什么手段呢?这个问题我进行了思考,决定制定详细的班规,进行量化考核,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虽然在制定班规时花费不少心思,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班规定下之后,我的工作十分轻松。当然班规的制定是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首先,对班干部进行集体培训,培养其管理能力,提高自制力,树立正确的思想。其次,在班级制造声势,让学生明确班主任的重视程度和考核的作用。对学生讲明,考核成绩跟期末三好学生和单项先进的评选挂钩。评优就是按照考核分数高低排列,人人有机会,人人平等。最后,付诸实践,我也大力监督。在实践中师生不断完善班规,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3、在活动、比赛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比赛就成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搞活动,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使其长期发挥效力。我的班队活动和班会课都是学生一手操办的,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商量,但必须班干部先开会解决,再找我商量。关于参加比赛,我的原则是自愿。一个学生如果这方面非常出色,但他自己又不愿参加,我绝不勉强。我宁愿把锻炼的机会让给其他同学,也许取得的成绩比不上那位同学。但至少他自己争取了一次机会。比赛过程中,我也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个观众,当然这个观众并不是把自己置身事外,而是欣赏完学生的作品、成果之后,提出意见,我本身并不参与学生整个比赛的准备过程。我觉得比赛过程还是最重要的,学生经历了整个过程,就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我管理的意识,培养了自我管理的能力。
4、加强规范教育,养成良好习惯
其实,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平时的习惯也是应该重视的。习惯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教育,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去教育学生,随时随地指出学生的不良习惯和行为,让学生随时地改正。我这个学期加强了对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教育。当然这不能仅仅靠教师口头的教育。我采取的是未交作业登记制度,如果有学生未交作业,我就叫他登记,按照表格的内容,填写时间、作业内容、未交的原因和今后的打算。包括由于各种原因未拿到学校而没有交的学生,我觉得这也是培养学生做事细心、认真的习惯。一个学期下来,我个人觉得效果是明显的,几个以前作业长期未完成的“专业户”也按时交了,令我省心不少。
三、以评价为核心,构建自我管理的评价体系
学生的自我管理活动评价体系以“三个为主”来体现其发展性。一是以自我评价为主,学生会感到大家对他有一种信任感,这样有利于增强他的自信心。与此同时,参与对学生活动评价的人还有小组同学、班主任、生活指导老师、科任教师、父母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写上寄语。二是以正面评价为主,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鼓励学生和失败作斗争的勇气,鼓励学生积极寻找办法克服自己的缺点。三是以过程评价为主,我们注重过程,尤其是奋斗过程中那些精彩的瞬间。
只有教会学生管理,学生才会自主管理;只有进行自主教育,才能培养自主型、创造型人格,素质教育才有了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真正内涵。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
自我管理,为学生撑起一片和谐的天空
——《班主任工作全书》读后感
班主任也许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但是肩负的责任却是非常重大的。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的言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通过多年来做班主任的经验来看,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呢?这就是让所有班主任头疼得问题,只有自己不断地创新班级管理,和学生的思维同步才能做好班级工作。
当前世界教育的总体趋势是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然而现实中我们似乎更习惯于整齐划一的教育。在班级管理中:老师天天过问,处理各种班级事务,学生被当作单一的被管理者。这种管理模式下,高年级学生往往喜欢和老师“对着干”。它的弊端在于既浪费老师大量的工作时间,又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积极性,忽视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君子日三省乎己”,就更是道出了自我管理思想的真谛。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我在班级管理中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了培养。
一、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1、我们要对“小太阳”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我在朝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2、我们要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那么究竟该如何调动积极性呢?基本的途径是给予正面强化。例如我实行了每周两天的“无批评日”制度,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
二、在班级活动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1、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个成功的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是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班干部整体性的好坏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我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班干部上任采取竞争上岗,通过自荐、推荐、民主评议产生,让学生民主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因为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班主任应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规范班级制度,放手学生管理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该用什么手段呢?这个问题我进行了思考,决定制定详细的班规,进行量化考核,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虽然在制定班规时花费不少心思,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班规定下之后,我的工作十分轻松。当然班规的制定是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首先,对班干部进行集体培训,培养其管理能力,提高自制力,树立正确的思想。其次,在班级制造声势,让学生明确班主任的重视程度和考核的作用。对学生讲明,考核成绩跟期末三好学生和单项先进的评选挂钩。评优就是按照考核分数高低排列,人人有机会,人人平等。最后,付诸实践,我也大力监督。在实践中师生不断完善班规,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3、在活动、比赛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比赛就成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搞活动,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使其长期发挥效力。我的班队活动和班会课都是学生一手操办的,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商量,但必须班干部先开会解决,再找我商量。关于参加比赛,我的原则是自愿。一个学生如果这方面非常出色,但他自己又不愿参加,我绝不勉强。我宁愿把锻炼的机会让给其他同学,也许取得的成绩比不上那位同学。但至少他自己争取了一次机会。比赛过程中,我也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个观众,当然这个观众并不是把自己置身事外,而是欣赏完学生的作品、成果之后,提出意见,我本身并不参与学生整个比赛的准备过程。我觉得比赛过程还是最重要的,学生经历了整个过程,就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我管理的意识,培养了自我管理的能力。
4、加强规范教育,养成良好习惯
其实,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平时的习惯也是应该重视的。习惯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教育,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去教育学生,随时随地指出学生的不良习惯和行为,让学生随时地改正。我这个学期加强了对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教育。当然这不能仅仅靠教师口头的教育。我采取的是未交作业登记制度,如果有学生未交作业,我就叫他登记,按照表格的内容,填写时间、作业内容、未交的原因和今后的打算。包括由于各种原因未拿到学校而没有交的学生,我觉得这也是培养学生做事细心、认真的习惯。一个学期下来,我个人觉得效果是明显的,几个以前作业长期未完成的“专业户”也按时交了,令我省心不少。
三、以评价为核心,构建自我管理的评价体系
学生的自我管理活动评价体系以“三个为主”来体现其发展性。一是以自我评价为主,学生会感到大家对他有一种信任感,这样有利于增强他的自信心。与此同时,参与对学生活动评价的人还有小组同学、班主任、生活指导老师、科任教师、父母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写上寄语。二是以正面评价为主,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鼓励学生和失败作斗争的勇气,鼓励学生积极寻找办法克服自己的缺点。三是以过程评价为主,我们注重过程,尤其是奋斗过程中那些精彩的瞬间。
只有教会学生管理,学生才会自主管理;只有进行自主教育,才能培养自主型、创造型人格,素质教育才有了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真正内涵。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自我管理,为学生撑起一片和谐的天空
——《班主任工作全书》读后感
班主任也许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但是肩负的责任却是非常重大的。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的言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通过多年来做班主任的经验来看,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呢?这就是让所有班主任头疼得问题,只有自己不断地创新班级管理,和学生的思维同步才能做好班级工作。
当前世界教育的总体趋势是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然而现实中我们似乎更习惯于整齐划一的教育。在班级管理中:老师天天过问,处理各种班级事务,学生被当作单一的被管理者。这种管理模式下,高年级学生往往喜欢和老师“对着干”。它的弊端在于既浪费老师大量的工作时间,又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积极性,忽视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君子日三省乎己”,就更是道出了自我管理思想的真谛。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我在班级管理中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了培养。
一、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1、我们要对“小太阳”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我在朝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2、我们要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那么究竟该如何调动积极性呢?基本的途径是给予正面强化。例如我实行了每周两天的“无批评日”制度,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
二、在班级活动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1、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个成功的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是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班干部整体性的好坏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我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班干部上任采取竞争上岗,通过自荐、推荐、民主评议产生,让学生民主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因为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班主任应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规范班级制度,放手学生管理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该用什么手段呢?这个问题我进行了思考,决定制定详细的班规,进行量化考核,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虽然在制定班规时花费不少心思,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班规定下之后,我的工作十分轻松。当然班规的制定是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首先,对班干部进行集体培训,培养其管理能力,提高自制力,树立正确的思想。其次,在班级制造声势,让学生明确班主任的重视程度和考核的作用。对学生讲明,考核成绩跟期末三好学生和单项先进的评选挂钩。评优就是按照考核分数高低排列,人人有机会,人人平等。最后,付诸实践,我也大力监督。在实践中师生不断完善班规,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3、在活动、比赛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比赛就成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搞活动,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使其长期发挥效力。我的班队活动和班会课都是学生一手操办的,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商量,但必须班干部先开会解决,再找我商量。关于参加比赛,我的原则是自愿。一个学生如果这方面非常出色,但他自己又不愿参加,我绝不勉强。我宁愿把锻炼的机会让给其他同学,也许取得的成绩比不上那位同学。但至少他自己争取了一次机会。比赛过程中,我也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个观众,当然这个观众并不是把自己置身事外,而是欣赏完学生的作品、成果之后,提出意见,我本身并不参与学生整个比赛的准备过程。我觉得比赛过程还是最重要的,学生经历了整个过程,就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我管理的意识,培养了自我管理的能力。
4、加强规范教育,养成良好习惯
其实,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平时的习惯也是应该重视的。习惯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教育,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去教育学生,随时随地指出学生的不良习惯和行为,让学生随时地改正。我这个学期加强了对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教育。当然这不能仅仅靠教师口头的教育。我采取的是未交作业登记制度,如果有学生未交作业,我就叫他登记,按照表格的内容,填写时间、作业内容、未交的原因和今后的打算。包括由于各种原因未拿到学校而没有交的学生,我觉得这也是培养学生做事细心、认真的习惯。一个学期下来,我个人觉得效果是明显的,几个以前作业长期未完成的“专业户”也按时交了,令我省心不少。
三、以评价为核心,构建自我管理的评价体系
学生的自我管理活动评价体系以“三个为主”来体现其发展性。一是以自我评价为主,学生会感到大家对他有一种信任感,这样有利于增强他的自信心。与此同时,参与对学生活动评价的人还有小组同学、班主任、生活指导老师、科任教师、父母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写上寄语。二是以正面评价为主,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鼓励学生和失败作斗争的勇气,鼓励学生积极寻找办法克服自己的缺点。三是以过程评价为主,我们注重过程,尤其是奋斗过程中那些精彩的瞬间。
只有教会学生管理,学生才会自主管理;只有进行自主教育,才能培养自主型、创造型人格,素质教育才有了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真正内涵。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自我管理,为学生撑起一片和谐的天空
——《班主任工作全书》读后感
班主任也许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但是肩负的责任却是非常重大的。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的言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通过多年来做班主任的经验来看,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呢?这就是让所有班主任头疼得问题,只有自己不断地创新班级管理,和学生的思维同步才能做好班级工作。
当前世界教育的总体趋势是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然而现实中我们似乎更习惯于整齐划一的教育。在班级管理中:老师天天过问,处理各种班级事务,学生被当作单一的被管理者。这种管理模式下,高年级学生往往喜欢和老师“对着干”。它的弊端在于既浪费老师大量的工作时间,又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积极性,忽视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君子日三省乎己”,就更是道出了自我管理思想的真谛。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我在班级管理中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了培养。
一、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1、我们要对“小太阳”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我在朝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2、我们要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那么究竟该如何调动积极性呢?基本的途径是给予正面强化。例如我实行了每周两天的“无批评日”制度,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
二、在班级活动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1、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个成功的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是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班干部整体性的好坏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我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班干部上任采取竞争上岗,通过自荐、推荐、民主评议产生,让学生民主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因为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班主任应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规范班级制度,放手学生管理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该用什么手段呢?这个问题我进行了思考,决定制定详细的班规,进行量化考核,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虽然在制定班规时花费不少心思,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班规定下之后,我的工作十分轻松。当然班规的制定是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首先,对班干部进行集体培训,培养其管理能力,提高自制力,树立正确的思想。其次,在班级制造声势,让学生明确班主任的重视程度和考核的作用。对学生讲明,考核成绩跟期末三好学生和单项先进的评选挂钩。评优就是按照考核分数高低排列,人人有机会,人人平等。最后,付诸实践,我也大力监督。在实践中师生不断完善班规,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3、在活动、比赛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比赛就成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搞活动,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使其长期发挥效力。我的班队活动和班会课都是学生一手操办的,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商量,但必须班干部先开会解决,再找我商量。关于参加比赛,我的原则是自愿。一个学生如果这方面非常出色,但他自己又不愿参加,我绝不勉强。我宁愿把锻炼的机会让给其他同学,也许取得的成绩比不上那位同学。但至少他自己争取了一次机会。比赛过程中,我也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个观众,当然这个观众并不是把自己置身事外,而是欣赏完学生的作品、成果之后,提出意见,我本身并不参与学生整个比赛的准备过程。我觉得比赛过程还是最重要的,学生经历了整个过程,就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我管理的意识,培养了自我管理的能力。
4、加强规范教育,养成良好习惯
其实,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平时的习惯也是应该重视的。习惯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教育,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去教育学生,随时随地指出学生的不良习惯和行为,让学生随时地改正。我这个学期加强了对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教育。当然这不能仅仅靠教师口头的教育。我采取的是未交作业登记制度,如果有学生未交作业,我就叫他登记,按照表格的内容,填写时间、作业内容、未交的原因和今后的打算。包括由于各种原因未拿到学校而没有交的学生,我觉得这也是培养学生做事细心、认真的习惯。一个学期下来,我个人觉得效果是明显的,几个以前作业长期未完成的“专业户”也按时交了,令我省心不少。
三、以评价为核心,构建自我管理的评价体系
学生的自我管理活动评价体系以“三个为主”来体现其发展性。一是以自我评价为主,学生会感到大家对他有一种信任感,这样有利于增强他的自信心。与此同时,参与对学生活动评价的人还有小组同学、班主任、生活指导老师、科任教师、父母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写上寄语。二是以正面评价为主,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鼓励学生和失败作斗争的勇气,鼓励学生积极寻找办法克服自己的缺点。三是以过程评价为主,我们注重过程,尤其是奋斗过程中那些精彩的瞬间。
只有教会学生管理,学生才会自主管理;只有进行自主教育,才能培养自主型、创造型人格,素质教育才有了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真正内涵。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自我管理,为学生撑起一片和谐的天空
——《班主任工作全书》读后感
班主任也许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但是肩负的责任却是非常重大的。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的言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通过多年来做班主任的经验来看,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呢?这就是让所有班主任头疼得问题,只有自己不断地创新班级管理,和学生的思维同步才能做好班级工作。
当前世界教育的总体趋势是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然而现实中我们似乎更习惯于整齐划一的教育。在班级管理中:老师天天过问,处理各种班级事务,学生被当作单一的被管理者。这种管理模式下,高年级学生往往喜欢和老师“对着干”。它的弊端在于既浪费老师大量的工作时间,又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积极性,忽视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君子日三省乎己”,就更是道出了自我管理思想的真谛。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我在班级管理中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了培养。
一、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1、我们要对“小太阳”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我在朝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2、我们要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那么究竟该如何调动积极性呢?基本的途径是给予正面强化。例如我实行了每周两天的“无批评日”制度,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
二、在班级活动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1、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个成功的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是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班干部整体性的好坏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我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班干部上任采取竞争上岗,通过自荐、推荐、民主评议产生,让学生民主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因为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班主任应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规范班级制度,放手学生管理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该用什么手段呢?这个问题我进行了思考,决定制定详细的班规,进行量化考核,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虽然在制定班规时花费不少心思,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班规定下之后,我的工作十分轻松。当然班规的制定是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首先,对班干部进行集体培训,培养其管理能力,提高自制力,树立正确的思想。其次,在班级制造声势,让学生明确班主任的重视程度和考核的作用。对学生讲明,考核成绩跟期末三好学生和单项先进的评选挂钩。评优就是按照考核分数高低排列,人人有机会,人人平等。最后,付诸实践,我也大力监督。在实践中师生不断完善班规,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3、在活动、比赛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比赛就成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搞活动,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使其长期发挥效力。我的班队活动和班会课都是学生一手操办的,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商量,但必须班干部先开会解决,再找我商量。关于参加比赛,我的原则是自愿。一个学生如果这方面非常出色,但他自己又不愿参加,我绝不勉强。我宁愿把锻炼的机会让给其他同学,也许取得的成绩比不上那位同学。但至少他自己争取了一次机会。比赛过程中,我也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个观众,当然这个观众并不是把自己置身事外,而是欣赏完学生的作品、成果之后,提出意见,我本身并不参与学生整个比赛的准备过程。我觉得比赛过程还是最重要的,学生经历了整个过程,就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我管理的意识,培养了自我管理的能力。
4、加强规范教育,养成良好习惯
其实,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平时的习惯也是应该重视的。习惯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教育,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去教育学生,随时随地指出学生的不良习惯和行为,让学生随时地改正。我这个学期加强了对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教育。当然这不能仅仅靠教师口头的教育。我采取的是未交作业登记制度,如果有学生未交作业,我就叫他登记,按照表格的内容,填写时间、作业内容、未交的原因和今后的打算。包括由于各种原因未拿到学校而没有交的学生,我觉得这也是培养学生做事细心、认真的习惯。一个学期下来,我个人觉得效果是明显的,几个以前作业长期未完成的“专业户”也按时交了,令我省心不少。
三、以评价为核心,构建自我管理的评价体系
学生的自我管理活动评价体系以“三个为主”来体现其发展性。一是以自我评价为主,学生会感到大家对他有一种信任感,这样有利于增强他的自信心。与此同时,参与对学生活动评价的人还有小组同学、班主任、生活指导老师、科任教师、父母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写上寄语。二是以正面评价为主,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鼓励学生和失败作斗争的勇气,鼓励学生积极寻找办法克服自己的缺点。三是以过程评价为主,我们注重过程,尤其是奋斗过程中那些精彩的瞬间。
只有教会学生管理,学生才会自主管理;只有进行自主教育,才能培养自主型、创造型人格,素质教育才有了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真正内涵。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自我管理,为学生撑起一片和谐的天空
——《班主任工作全书》读后感
班主任也许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但是肩负的责任却是非常重大的。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的言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通过多年来做班主任的经验来看,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呢?这就是让所有班主任头疼得问题,只有自己不断地创新班级管理,和学生的思维同步才能做好班级工作。
当前世界教育的总体趋势是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然而现实中我们似乎更习惯于整齐划一的教育。在班级管理中:老师天天过问,处理各种班级事务,学生被当作单一的被管理者。这种管理模式下,高年级学生往往喜欢和老师“对着干”。它的弊端在于既浪费老师大量的工作时间,又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积极性,忽视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君子日三省乎己”,就更是道出了自我管理思想的真谛。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我在班级管理中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了培养。
一、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1、我们要对“小太阳”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我在朝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2、我们要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那么究竟该如何调动积极性呢?基本的途径是给予正面强化。例如我实行了每周两天的“无批评日”制度,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
二、在班级活动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1、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个成功的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是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班干部整体性的好坏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我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班干部上任采取竞争上岗,通过自荐、推荐、民主评议产生,让学生民主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因为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班主任应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规范班级制度,放手学生管理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该用什么手段呢?这个问题我进行了思考,决定制定详细的班规,进行量化考核,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虽然在制定班规时花费不少心思,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班规定下之后,我的工作十分轻松。当然班规的制定是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首先,对班干部进行集体培训,培养其管理能力,提高自制力,树立正确的思想。其次,在班级制造声势,让学生明确班主任的重视程度和考核的作用。对学生讲明,考核成绩跟期末三好学生和单项先进的评选挂钩。评优就是按照考核分数高低排列,人人有机会,人人平等。最后,付诸实践,我也大力监督。在实践中师生不断完善班规,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3、在活动、比赛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比赛就成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搞活动,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使其长期发挥效力。我的班队活动和班会课都是学生一手操办的,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商量,但必须班干部先开会解决,再找我商量。关于参加比赛,我的原则是自愿。一个学生如果这方面非常出色,但他自己又不愿参加,我绝不勉强。我宁愿把锻炼的机会让给其他同学,也许取得的成绩比不上那位同学。但至少他自己争取了一次机会。比赛过程中,我也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个观众,当然这个观众并不是把自己置身事外,而是欣赏完学生的作品、成果之后,提出意见,我本身并不参与学生整个比赛的准备过程。我觉得比赛过程还是最重要的,学生经历了整个过程,就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我管理的意识,培养了自我管理的能力。
4、加强规范教育,养成良好习惯
其实,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平时的习惯也是应该重视的。习惯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教育,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去教育学生,随时随地指出学生的不良习惯和行为,让学生随时地改正。我这个学期加强了对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教育。当然这不能仅仅靠教师口头的教育。我采取的是未交作业登记制度,如果有学生未交作业,我就叫他登记,按照表格的内容,填写时间、作业内容、未交的原因和今后的打算。包括由于各种原因未拿到学校而没有交的学生,我觉得这也是培养学生做事细心、认真的习惯。一个学期下来,我个人觉得效果是明显的,几个以前作业长期未完成的“专业户”也按时交了,令我省心不少。
三、以评价为核心,构建自我管理的评价体系
学生的自我管理活动评价体系以“三个为主”来体现其发展性。一是以自我评价为主,学生会感到大家对他有一种信任感,这样有利于增强他的自信心。与此同时,参与对学生活动评价的人还有小组同学、班主任、生活指导老师、科任教师、父母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写上寄语。二是以正面评价为主,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鼓励学生和失败作斗争的勇气,鼓励学生积极寻找办法克服自己的缺点。三是以过程评价为主,我们注重过程,尤其是奋斗过程中那些精彩的瞬间。
只有教会学生管理,学生才会自主管理;只有进行自主教育,才能培养自主型、创造型人格,素质教育才有了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真正内涵。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