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改中的听课心得
多数教师参加了新课程的培训,通过学校的精心组织和广大教师共同努力,相对于全县来说取得了极大的成绩,但是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相差甚远,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观念还没有彻底更新,认识上亟待提高。以下几点是我近年来在学校工作中的一些总结和思考。
一、新课程标准把握还不是不准,认识还不是不清,理念急需进一步提升
我校在两年的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加强教师的培训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组织的新课程培训,主动地聘请专家到校讲课,观看光盘,内部教师经验交流,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组织部分教师到开封求实中学,安丘四中,江苏洋思中学参观学习。教师思想认识有所提高,在创建学习型学校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还有一部分教师还不太清楚新课程标准,不太清楚国家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新课程实施的目的是什么?教学评价方法与原来的评价方法有何变化,这就造成我们现在课堂教学目的不明、方向不清,大部分教师还在利用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方法讲授新的课程。这样继续下去势必会影响学校的教学成绩和社会声誉。所以希望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并领会其精神实质,转变旧教学观念,牢固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坚决摒弃一切落后的教学方法,改变不适于提高教育水平的传统作法;对自己所教学学科的内容予以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创造性的运用先进的教学思想,让学生走向自主创新的学习之路,这样才能创新教育,发展教育。让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共同提高。
二、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仍占据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仍是教师说了算,问题的提出,结论的得出,都是教师作出的;什么时间让学生活动,以什么形式活动,活动多长时间,哪个学生回答,都是教师的刻意安排。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教师是课堂的主要活动者,学生的学习缺少自主性。
2、教师不能准确把握教材,理解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师是用教材来教学生,而不是教教材。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是在把教材上的知识明确无误、完整全部的教给学生,不是让学生在会学上下功夫,仍在延续着教知识的老路子,学生学的是死知识。教材是要学生通过活动得出,本该学生得出的结论,教师却直接给予,人为的缩小学生思维的空间,缩短学生的思维过程,扼杀了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态度和学习兴趣。
3、教师不能以课标要求完成教学任务
新课改后,由于实行“一标多本”,课程标准只为教材编写提供基本材料和要求,只要求掌握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目标下限。教师还习惯于每节课讲什么?让学生记什么?把握不住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能明确章节的教学目标。
4、课堂教学评价形式化
正确的教学评价是形成积极教学过程的基础。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评价指向不明确,课堂上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一部分教师用了“很好”等鼓励话语来评价,只重视对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评价、思维品质评价,对教学结果的评价分不清,给其他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带来干扰。教师的评价即要抓住学生回答中的正确点加以肯定,对不足之处也要指出并加以引导,错误的结论要帮助分析加以指点。否则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就会发生偏移。再者教师的评价还只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不是用来改善教师的教学,造成有时成绩不理想就埋怨学生,没有去改变教学方法适应学生。
5、解决新课改问题的思考
做好新课程改革,理念是先导。教师应认真学习有关课改的文章,把理念吃透,理念指导教学,教学体现理念。在研究教材,设计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时,要时时体现新理念,教学行为与新理念的有机结合是深化新课改的必由之路。正确理解课标、教学实际及教材的关系。课前要认真研究课标,把握课标“保底不封顶”的要求,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的学习。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思维思考问题的素养,提高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技能,积极探索研究性学习方法,让学生读一些教师提供的材料,引发一些问题,参与课堂讨论,得出一些结论,获得一些启示,掌握学习的技巧,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基础。
三、新课程标准下要处理好师生关系
我们的课堂还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方面的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是“主宰者”。另一方面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这一观念根深蒂固,它源于我国封建教育中的师法与家法,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我们分两批组织八十几位教师到江苏洋思中学参观学习他们的先教后学的教学方式,回来后部分教师对这种方法也进行了尝试,但效果很不理想,原因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极差,教师不能完成当堂教学计划,还不如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现象是长期的传统教育方法造成的,我们一时半会儿很难扭转,要扭转这种局面,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兴趣,对学生要不断地引导和激励,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科特点适当的渗透学习方法教育,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让其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教师的学习与提高
几年来我校十分重视教师的学习和培训,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当今在全县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多数教师的学习还处于被动的状态,还缺乏主动性,对所学知识还缺乏反思与实践,一部分教师对学校组织的学习寻找各种理由予以回避,还有少数同志在下面说风凉话,对学习有抵触情绪,认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抓好教学,是抓好升学率。岂不知任何一位校长都不会放弃教学这项中心工作,如果放弃了教学这项中心工作就是一位无知无能的校长,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是在围绕教学这项中心工作,教师的能力提升带动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样也带动学校升学率的提高。恕我直言,就目前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来看,许多老师教育观念、思想落后,跟不上形势,对前沿的教育教学成果、经验了解不够,汲取、接纳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不强,素质不高;个人文化素质底蕴不足,对与新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相匹配的学科间的渗透把握能力差;教师基本并不尽人意,譬如:有的英语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差、政治教师对时势的敏感性把握能力差、数学教师的运算能力差、语文教师写作水平不高,理化教师不能完整地利用学科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甚至有的教师的板书都没有学生书写工整等等。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他们仍然是“旧瓶装新酒、换汤不换药”,严重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效果,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教学理念的更新,是时代的要求,迫在眉睫。谁不改变就要落伍。传统的教学理念早已经落伍,时代在发展,教师的角色在转变,由教变导,由灌输知识到引导学生发现真理,真可谓是180度的打转弯。教师原有的一套教育教学管理办法该进历史博物馆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必须迅速被教师接受并应用到教学中去,学校才可能有比较大的变化。
洋思六千多人的学校,课间操整齐化一,动作一致优美,真有点传奇的味道。吃饭同时分别进入三个餐厅,路上队伍整齐,没有人掉队乱跑,到达餐厅后迅速就餐也没有其他现象发生,使许多参观的人折服。洋思中学对学生的管理效果是非常好的。这里边我看到了他们的制度规范,同时也看到了人的因素,时时处处事事都有管理者出现,管理者切切实实起到了管理的作用。
凡是有学生活动的地方,凡是有学生出现的地方都应该设岗定人,负责专职管理。管理全方位,不留死角。现在学生思维活跃,思想先进,各级管理人员都应该学好学生心理学和教育教学心理学。对学生的认识要上一个层次。要真正树立起“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信念。现代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特别是初中属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阶段,更应该深刻认识这个问题。作为普九阶段的学生,受教育是学生的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学生的学习权利。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无权开除学生。今后仍要坚信学生是学校的希望,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学生是教师服务的对象,学生就是上帝。学校,教师有权让学生享受最好的教育。在洋思中学只看到各个岗位上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没有看到学生干部在指手划脚。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在集体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是最大的作用。一切检查评比活动的评委应该是教师们而不是学生干部。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检查,严格考核评比及时表扬批评,让学生树立起“我自信,我成功,我拼搏,我成功”的信念,用“xxxx”来陶冶学生的情操。
生活也是课程,时时处处渗透德育。洋思中学的文化长廊建设得最好,一进入长廊,前后左右到处都是文化氛围,古诗古词,英语短句,相映成趣,让人收益匪浅。校园内醒目处都是标语或警句,学生无论到什么地方都会自觉遵守纪律,严守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习惯,构建和谐的校园。洋思经验就是充分尊重未成年人的主体地位,怎样好就怎样管,让学生抬起头走路。不在治人,而在治心。好校长是圣园的魂。
学校每天都安排有公开课。公开课是展示学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平台,所有参观人员都为洋思的公开课喝彩。利用多媒体教师上公开课,要移植到我们斌英中学,开始的时候可定出每周五下午第二第三两节课为公开课的时间。讲课人员先由教导处安排,等到都争着上公开课的时候每天都可以安排两节。通过上公开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们听课时间多数可以在公开课教室听,也便于管理。这并不是难事,功到自然成。
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是较好每一个学生的必由之路。所谓清是指教师要把该教给学生的方法,知识都教给学生,学生该学会的都学会。我们面对的学生素质较差,底子不是太好。但是应该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那就应该多在“清”字上做文章。把这部分学生教好,更显出英雄本色。
学校办好的重要因素是教师。教师应该以“校兴我荣,校衰我耻“作为座右铭。教师无论思考什么问题,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对得起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称号,严以律己,都要以学校兴旺发达为出发点,只要对学校发展有利的就认真作好。对学校发展不利的坚决不做。说话讨论也必须站在这个立场上,有利于学校发展的话多说,不利于学校发展的饿话不说。要关心学校的一切,要注意树立学校的形象。每个人都给学校增添光彩,学校必然会灿烂辉煌。
第二篇:搭配中的学问 听课心得
最近,听了胡敬芹老师执教的《搭配中的学问》一课,让我感触颇深,胡老师的课值得我去好好学习。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因此,在本节课中,胡老师向学生提供了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景:穿衣服搭配问题、早餐搭配问题、路线选择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在教学过程中胡老师采用提问题---引导参与,探究方法---优化思维,实践应用---解决问题,层次清晰,步步深入,使学生在活动中轻松愉快地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联系实际,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胡老师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情景串,以小红想打扮得漂亮些出去游玩的活动为线索,巧妙地设计了帮小红搭配衣服、吃早餐、选择路线等几个情景,以学生喜爱的生活情境融入整节课的教学,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中,胡老师将认识服饰搭配、配餐、路线等环节大胆地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时刻感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想一想、议一议、摆一摆、连一连、画一画等活动中积极地思考、大胆地操作、方法多样,且争先抢后地上台展现自己,从而充分领悟到:搭配要遵循有序、合理,而且要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初步建立有序、合理的搭配观念等。
三、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 。
衣服的搭配、早餐的搭配等是学生身边经常接触到的,通过这几个活动,不
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总之,作为数学老师,处理好“数学和生活”的关系,构建师生和谐发展
的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将继续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为之不断探索。
第三篇:教改心得
教改心得
新课堂要求我们老师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并非老师不讲学生就学不会,同样,并非老师讲了学生更就一定能学会,学生也有学不会的权利。学生有选择的权利,如果她没有兴趣,我们下再大的力气,学生也不一定能学会。所以,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务之急,不是教会学生知识,而是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只要有兴趣,有热情,任何知识都能学会,不一定非得有老师教。“0+45”的课堂模式,便强制要求老师应把学生能做的事情让学生自己去做,一切学生还不能做的事情教会学生自己去做。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求知,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其实只要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活起来了、动起来了,那么他们便会由原的厌学变为现在的乐学。说起来很简单,便是让学生由原来的动学习变为现在的主动学习,这样学习的形式一变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便被调动起来了。这样做的关键是我们应该相信学生,充分调动和保护学生自我探索、求知的欲望和热情,有了这样的欲望和热情,没有学生做不到的事情。
通过近几年的课改,我豁然开朗,原来以往我们把语文训练视为一种单纯的技术训练,语文成了一种单纯的应用工具。上课时把整片的文章分割得支离破碎,死记硬背,分析语法等一些单纯的知识性问题成为了课堂的主旋律,一节课下来把学生搞得晕头转向,学生们产生厌学的情绪便成为了一种正常的事情。
学生之所以没有兴趣,是因为我们的老师没有用心的去设计课堂问题.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1)文章中出现了几个人物,分别找出与之有关的语言、动作、心里、外貌、神态描写,并用自己的语言去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及其成因;(2)找出文中运用对比手法的语句并分析;(3)同时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问题:a、写出你心情不同时你眼中的景物是怎样的;b以“金钱”与“亲情”为话题进行写作;c、在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对待弱者;d、如果于勒成为百万富翁菲利普夫妇会有怎样的言行等问题。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去交流,这样一改变教学方式,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以前唯唯诺诺语言枯竭的学生,现在竟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妙语佳句层出不穷。学生以课本为依据联系生活,体味社会,关注人生,他们的感悟、体会写的情真意浓催人泪下。在新的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的潜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不断发展。这样的课堂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和个性、人格的关怀,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全面发展。
王雪梅
教改心得
随着社会的发展,任何人、任何团体都无法离开他人,如果离开他人你就无法生存,无
法发展。新课标中明确地提出了合作学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不仅要求学生有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整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以前的教学模式太过陈旧,他只给社会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的尖子生,另外还有很大一部
分学生照顾不到,成绩很差。为了改变这种不良的局面,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我们改变了传统的排位方式,具体做法是:全班同学按人数平均分成几个小组,一个小组
内成绩好的,中游的,差得都有,让学生作为小组的一员与别的小组竞争。每组组长由学习好的又有责任心的同学担任,让他对其他组员进行管理。
这样的排位方式,学生活动的空间增大,同学们围坐在一起,有利于它们之间的平等交流。
实行组长责任制,展开“兵帮兵”“兵教兵”“兵强兵”工程,月考时只排小组在班内的名次。这样,受激励的面扩大,学生之间便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学生作为小组内的一员与别的小组竞争,这样每个学生不仅要完成自己的任务,还要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共同提高本组的成绩。这种方式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最大限度的调动了起来,学习效率也提高了许多。
这种排位方式,竞争的模式有利于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诱发它们之间的互帮行为,每个小组内,成绩好的同学帮助成绩差的,给他讲解不懂的地方,
并且要检查他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督促待转化生学习、共同努力、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
王雪梅
教改心得
现在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没有受过苦,没有受过家长的训斥,是家中
的“小皇帝”。但是,到了学校,面对学习的压力,同学间的比较,自己的不足便会暴露出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如何面对学生的不足呢?
当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出现失误后,如果我们说:“某某同学错了,谁能再回答一
次?” 我相信这个同学的心里一定有一种失落感,他的学习激情会受到抑制,如果换种方式说:“某某同学敢于回答问题,并且声音洪亮,那位同学能再回答一次?”这样,这位同学的心中一定非常喜悦,当它他听到其他同学的正确答案时,也一定能进行自我纠正,因为用心学
习的同学都能在其他同学的展示时认真聆听,并与自己的见解进行比较,进行一种自我修复。
我们必须承认每个学生都有长处,但这种长处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如果想把这种潜在
的可能性变为必然性,就需要老师用赞扬去激发它。
课堂模式开始施行时,课堂上学生主动发言,往往造成一片混乱。他们自己说自己的,互
相争抢,最终谁的也听不清。这 时候 老师一生气,那么课堂气氛便会冷清下来,谁也不回答了,学生的积极性荡然无存。如果换种方式呢?表扬他们争问抢答的积极性,但要求他们应讲规则,如果有学生回答了,那么自己就应等下一次,学会互相谦让,做到活而不乱。这样几堂课训练下来,学生回答问题便会积极主动,而又井然有序。
“赞扬可以克服短处,道人之长,越道越长;指人之短,越指越短。”教育应以赞扬为主,
这样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克服甚至避免自己的短处。正如开始让学生主动回答问题时,学生都觉得很新鲜,课堂上回答问题的积极主动性也很高。但初次这样回答,在答案的组织上就会出现很多漏洞,如果老师立进行纠正,学生的积极性就小了。发现这种现象后,我便让几个同学回答同一个问题,互相比较,看谁的答案组织的比较好。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在相互比较中,是有错误的同学得到纠正,培养了自我学习的能力。
以上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心得,我相信只要用心还会有更多的收获,自己的课堂会比
以前更加精彩!
王雪梅
第四篇:教改心得
教改心得
走进新课程以来,我们学校最近安排的这一项教学研究活动很有意义,全校师生都积极参与,在寒冷的冬季掀起一股火热的教改浪潮,听了很多老师的课,我有很大的收获。
老师们进行了大胆的探究和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来诠释自己对课改的理解, 大家都在积极地实践着新的教育思想,无论是教学材料组织上,还是目标拟定上,或是教学方法运用上,大家都在追求一个“新”字,尝试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感觉到课改势在必行, 我国的经济实力迅速发展,但是我国的农村教育并没有随着进步,而且与城市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农村孩子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而且很多是留守生,孩子在生活中缺少的就是交流和合作精神,而新的课改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课堂把时间交给学生,这种改革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宰,它的价值在于激活每一个学生,使他们成为课堂的“积极存在”,自主的、主动的、创造性地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开发,智力、品德、体力得到全面发展,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成功。成功强化了自信,自信激活了快乐;快乐将更加自信,自信将更加成功。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学生拥有了自信并快乐地学习着,其意义不只在于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更在于有效地促进了性格的发展,进而形成良好的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六(二)班的一个苏姓男生,我对他比较了解,家庭特殊,性格内向,原来在小学五年级前还有点调皮,这次在喻老师数学课上上台给同学们讲了一道数学题,下课时我看到了他脸上自信真诚的光芒,这让人我震撼,这就是新课堂给孩子带来的动力。
世上本没有路,在这场教育改革中每位老师都有发言权,都有义务去探索适合现代都育的新的路子来。下面就我所想谈谈自己的看法。我们的教改不要仅在形式上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更要抛砖引玉,带动更深的改进,改进必须是一系列的,全方位的。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更要学习先进的理论,了解孩子,能调动孩子
的兴趣;
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老师下再大的力气,他们也不一定能学会。所以,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务之急,不是教会学生知识,而是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只要有兴趣,有热情,任何知识都能学会,其实只要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活起来了、动起来了,那么他们便会由原的厌学变为现在的乐学。说起来很简单,便是让学生由原来的动学习变为现在的主动学习。这样做的关键是学生有兴趣,我们应该相信学生,充分调动和保护学生自我探索、求知的欲望和热情,有了这样的欲望和热情,没有学生做不到的事情。
这就要求老师们要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能力。
老师要重新审视当今社会中的孩子们,不要以老眼光去看他们,要去了解他们的喜好,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孩子们所做的事,去理解他们,赞美他们,鼓励他们,给他们信心。
并且老师更要设计好课堂问题,这些问题能充分体现教学重点,更要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二)要求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必须能调控整个课堂,了解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新课标中明确地提出了合作学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不仅要求学生有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整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以前的教学模式太过陈旧,两级分化严重,给社会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的尖子生,另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照顾不到,成绩很差。
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的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教学。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整体把握方向,能很好的调控课堂。
这个环节要注意学生的分组搭配,每一个小组内要有成绩好的,中游的,差一点的,每组组长由学习好的又有责任心的同学担任,让他对其他组员进行管理,可以让学生作为小组的一员与别的小组竞争,同学们围坐在一起,有利于它们之间的平等交流。竞争的模式有利于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诱发它们之间的互帮行为,每个小组内,成绩好的同学帮助成绩差的,给他讲解不懂的地方,并且要检查他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督促待转化生学习、共同努力、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环节的辅导,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了解教学目标后,教师提出自学要求,即自学内容、时间、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同时还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师通过巡视、个别询问,特别是通过板演、练习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对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进行分析,以练习的形式像考试那样,让学生独立地、快节奏地按时完成,教师不作辅导,只注意检查纠正学生练习过程中的错误、不良习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求教师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科学知识,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基础,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整体提高。要求课教师树立新型的师生观,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实行教育民主化,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能力的主动建构者,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体。
教改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好的事情,需要长时间不断地进行,,我想我们每一位老师应该在这次教改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对新课程有一颗炽热的心和积极行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断参加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实验研究,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进一步改进自己教学中的不足。
就算我们没有做得最好,但至少一定能做到明天更比今天好。
第五篇:化学教改中的一点体会
化学教改中的一点体会
资福中学 钟建扬
为了全面了解初中化学教学、掌握初中化学的教学规律,一年来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些收获,现谈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加强课前预习
1.精心设计课前预习提纲,及时检查完成情况。
通过预习,促使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圈点勾画,找出重点。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这样,学生就能有的放矢地听讲,提高听课效率。预习提纲不宜过难,多结合学生的实际编写。
2.上课以前,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的大部分,以此进行自我检查,暴露问题。 实践证明,这样做能使学生充分动手动脑动口,通过独立思考,掌握的知识是牢固的,同时由于不强求一律(不会做的可不做,放在课后完成),抄袭作业的现象减少了。
3.预习的最后一个任务是提出问题。
个别和非重点问题,上课及时解答,关键性问题不进行回答,在课上通过讲座加以解决。
二、向每堂课要质量
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后,就会充满信心地走进课堂。这种情况下,如何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各有所得,并通过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这就取决于教师是否能抓住重点精心设计。教师要善于在学生面前提出问题,摆出矛盾,这是思维活动的起点。我们课堂教学的程序一般是以实验为中心,以答疑、设问、讲座为主线进行的。把多数课堂演示实验让给学生做,教师只有必要时,给予指导。这样做既满足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要求,同时也检查了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有时还能得到意外的收获。比如,在讲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收集完毕时应“导管出水再撤灯”,但学生由于不理解常常记反,致使造成错误操作,但却取得了牢固的记忆。在让学生做每一个实验前,先复述自学所记录的实验目的、注意事项及现象和结论等,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以加深印象。
预习效果如何,不仅表现在完成预习和课后练习的正确率高低,更重要的是在提出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上。所以必然引导、鼓励学生提问,这样既可巩固深化知识,又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若遇到一些难度稍大的问题,可放手让学生互相讨论,即使课堂纪律“乱”一些也是很有益的。如讲原子结构时,学生相继提出:“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原于核作怎样的运动呢?”“核外为什么有很大的空间,而不是电子被吸在核上呢?”“有没有比质子、中于、电子更小的微粒?”等等。学生提出这类问题,反映了他们自学时已经钻了进去,已经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于超越大纲的部分问题,则可利用课余时间解答或介绍杂志和有关书籍以扩大学生阅读范围。学生的积极性又进一步促使教师必须认真备课,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进入这种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轨道后,教学质量会大幅度地提高。
三、加强练习和辅导,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的最后一步是通过作练习题,全面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练习是培
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消化和巩固知识的必要手段。练习方法多种多样,除在课堂上提问、填写预习提纲中的问题外,我们还坚持有计划地布置定量的课外作业加强练习,每课后留2--3个习题。对书本上的习题通过不同方式处理、每节课到少批改一次作业,作业中有代表性的问题和有关双基方面的知识缺陷摘录下来,进行综合分析后,个别的问题个别解答,普遍性问题就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辅导课。根据学生练习中的问题,通常上好三种类型的辅导课:示范问题课、习题答疑题和考核讲评课。在这些辅导课中,指导他们学会如何分析题意、考虑解题思路、确定解题格式、方法和步骤等,并注意逐步培养深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加强辅导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对好中差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尽量照顾到,尤其对差生更要多加关心。差生一般都有严重的自卑心理,但是甘(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首页Www.haoWOrD.Com)心落后的人是没有的,他们很需要“师爱”的温暖。因此,我们注意从后进生身上发现“闪光点”。一旦发现他们有微小的进步就及时鼓励,使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对他们缺点的批评要注意态度和方法,要注意尊重他们的人格,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越学越自信心,越学越有劲头。
四、摸清底子,指导方法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面了解学生实际是搞好因材施教的基础。初三学生的实际是什么?我们开始所接触的教学对象,大都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无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各科学习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对所学知识多数不求甚解,死记硬背,学习效率不高。当他们初次接触化学这门新课时先是好奇,有兴趣,但是学习一般时间后,感到化学概念多、符号多、不好学、记不住等,丧失了学好这门课的信心。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课内课外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一方面加强对每个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另一方面加强对每个学生情况的研究,了解他们家庭学习环境、对学化学课的态度、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方法等。给每个学生建立学习卡片,每个单元练习后,对他们就进行一次分析,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学好化学课。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有许多学生的学习潜力还是很大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去引导他们,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如对记忆的,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便于记忆的条件。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几道歌诀,如化合价歌、溶解性歌和物质鉴别歌等,起到了加深记忆、减轻学生记忆负担的作用,提高了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