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教学资源 > 教育教学论文 >

化学教学论文(多篇)

发布时间:2023-11-28 21:20:27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引言]化学教学论文(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化学教学论文(多篇)

化学教学论文 篇一

学困生由于基础不扎实,对新学习的知识所需要的储备不足,导致对新知识理解、接受的能力受阻,以至于无法完成新知识的接受任务。针对这一问题,我采取的做法是:首先,在上新课之前,找来学困生进行谈话,给他们说明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性及对今后学习的影响;其次,加强指导,教给学困生学习的方法;再次,给学困生一个一定能学好、学会的心理暗示,并要求他们把课堂上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课下由教师帮助解决。通过以上方法,学困生都能和其他学生同步完成新知识的学习,他们感到学习的压力大大减轻,逐渐从原来的怕上化学课变成了喜欢上化学课。我在进行“元素符号”新授课的教学时,就采取了这个方法:在上新课之前,我提前把几个学困召集到一起,给他们说明了初中化学中的物质都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的,今后要写物质的名称、化学方程式都离不开元素符号,并用流利地背诵了四十多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在感觉很惊讶的同时,觉得元素符号的学习并不难。接着我又示范性地针对这节课的难点,强调了元素符号的意义、概念以及写法等注意事项。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这几个学困生对元素符号的认识达到了和其他学生一样的水平,在随堂检测中能正确熟练地写元素符号,并在全班学生面前说出了读写方法和注意事项。课后,我通过与他们交谈,也了解到他们对新知识掌握得很好。这样做,教师虽然在课前要提前准备,大大增加了工作量,但通过提前辅导,却能帮助学困生解决旧知识准备不足的问题,降低学困生探索或接受新知时的难度,从而避免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因压力过大而造成的不良影响,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实现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教学目标,使学困生自然而然地“脱困”了。

二、学习过程——同伴助学

通过观察和反思,我发现教师往往都会犯这样一个错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大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采取的方法可能只适合学习程度好的学生,而不适合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针对这个问题,我采取的方法是:安排一位学习较好、有责任感、语言表达流畅学习方法得当的学生当“小老师”,让他们站在同龄人知识层次和理解能力的立场上,给学困生讲解问题,这样学困生反而能理解和掌握,正可谓“童言相通”。这样做,对“小老师”来讲,在帮助学困生的同时,又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地进行了再学习和再认识,能使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对学困生来讲,在听“小老师”的讲解过程中,没有了面对教师的心理压力,反而听得更加专注仔细,问题解决得更快,实现了学困生和“小老师”的双赢。

三、作业处理——留有余地

作业作为巩固新知的重要手段,是每位教师在课后必须要做的工作。对于学困生来说,由于理解能力有限,做作业的速度自然很慢且准确率不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如果教师按统一的要求来收缴和批阅他们的作业,学困生情急之下自然是采取抄袭等方法应付了事。针对这种情况,我的做法是区别对待学困生和其他学生,针对学困生做错的题不立即进行处理,而是让他们积累起来,并多思考,把想法和教师、同学进行交流,从而在交流中得到有用的信息,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处,能以自己的思路说明错误的原因,并改正。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留给学困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以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四、过程评价——量化考核

有效的评价机制能让学困生树立信心,实现自己的价值。教师评价到位,学生信心就会大增。学困生渴望教师更多地关注自己,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造机会让学困生去表现,并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表扬。我的具体做法:一是上课时有意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并要求其他学生掌声鼓励,这样当学困生受到一两次来自教师和同学的肯定时,他们的注意力就会更加集中,学习的积极性也就会更高;二是只要有一点进步,就毫不吝啬地给学困生一句鼓励或表扬的话,并指出他们的优点所在及对他们未来的期望;三是通过文字交流给予评价,在作业批改中,有意识地写上简短的、有针对性的语言鼓励他们,这能使学生更加冷静地接受教师对他们学习的肯定,避免了正面冲突;四是学困生的评价不能单一地用成绩来衡量,在我的化学课上,学困生30%的成绩来自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我每接一届新生,都和学困生相互约定,课堂上每回答一个问题或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都可以获得相应的分值,当一段时间后进行学业水平评估时,就以百分比的形式把平时学困生的测试成绩和在课堂上的表现都计入到总成绩中,这样学困生的成绩和其他同学的成绩的差距就越来越小,当差距超过一定值,就适时地缩小计入的百分比,从而使他们逐步转化。

五、学习兴趣——重点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如何让学困生对化学产生学习兴趣呢?我一般都把化学实验的准备工作有意识地留在课余时间,让学困生和我一起准备化学实验,在准备实验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化学素养,解决他们对化学的好奇,久而久之,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就浓厚起来,从而在无形中完成了学困生的转化。

化学教学论文 篇二

电子设备进入课堂,使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化,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教师可用动态的方式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地传递教育信息,刺激学生感官,传播教学信息,优化教学过程。

(一)可以变抽象为具体,模拟微观世界的化学反应和现象,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便于学习者理解和掌握。

化学反应机理、化学概念是反映化学过程中最本质的特征,它们具有逻辑性、概括性和抽象性,学生需要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大多数学生理解起来感到很吃力。教师单靠语言和文字的描述很难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化解这一难点,可通过多媒体技术,运用动画,生动、形象、直观地模拟进行解释。同时用多媒体技术所做的多媒体课件在呈现客观事物的时间顺序、空间结构和运动特征时比传统教学的优势更加明显。

(二)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利用多媒体的人机对话、超文本、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信息贮存量大等功能,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辅之以必要的反馈练习,及时肯定或解答,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查找学习障碍,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提高课堂效率、增大课堂容量、进行全面即时性辅导、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方面的效率,是其他教学媒体所难以相比的。

(三)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引入可以增强教学过程的交互性,使单向的教学活动变为双向的或多向的教学活动。计算机存储量大,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加深学生的认识程度,使得学生思维不仅横向发展,更向着纵向发展。计算机网络可以缩短时空距离,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形成互助合作的优良素质。如电子图书馆和网络的服务,允许用户把信息(电子邮件)传给本系统的其他用户,更可以通过一些学校或企业创设的网校进行交流与学习。

二、化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时机

(一)微观粒子的变化、运动、结构。

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直观具体地描述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的结构,原子轨道的形状和空间伸展方向,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等,从不同角度观察共价键和晶体等的形成过程,以有效延长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以C60结构为例,课本上仅为平面结构,用现代信息技术制成三维立体图像可以让学生选中一个碳原子,然后叠加成C60,使学生形象地了解C60实际物质结构与空间距离、键角等的关系,有利于理解碳的空间结构。

(二)元素化合物的实际用途或现代化科研设备与化工生产设备及工艺流程的演示。

对现代科研设备与工艺流水线,教师可以把一些较为复杂的设备与工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成图片,模拟反应原理,使学生清楚明白地看清原料的加入、气体的流向、产品的流出等过程,让学生不出校门即可取得实地参观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教学效果。

(三)有毒,有害,以及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的实验。

如一氧化碳、砷化氢等毒性实验,铁的生锈,煤和石油的形成等,常规教学只能教师口述,而多媒体课件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三、信息化环境中教师的作用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借助计算机,师生在教学中可以交互显现信息,整个教学组织过程教学信息的流通不再是一个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流动过程,而变成一个师生之间能够实现信息互动的双向反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利用计算机网络和虚拟现实教学技术,学生的学习将不再是单纯的演绎或归纳过程,而是一个建立在逻辑思维体系基础上的全方位认知发展过程。

这种互动性不但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活动情况,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与调整教学内容,不断激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而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需要及时提供指导信息,学生也可以主动向教师咨询请教,实现个别化学习,促进个性的形成,调动非智力因素,培养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将出现新的变化:教师将不再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而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

除了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实验操作、必备的教育理论外,教师应注意搜集与整理教与学所需的各种信息,把各种教学资料存储到电脑中,以便编制CAI课件。为了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在化学课堂上适当的应用,教师还可以自己进行脚本设计,使得多媒体课件更加形象生动,更有说服力,与化学教学活动联系得更加紧密。

四、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化学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不能替代教师,而是辅助教师进行教学,教师应该将多媒体课件作为课堂教学点睛之笔。现代技术手段与常规教学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多媒体课件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工具,凡是能够用普通媒体如模型、挂图等实现的就无须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粉笔和黑板仍应是教师的主要教学工具,教师也需要精辟的讲解配合有条理的板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是不能变的。

板书是教师用以传达教学信息的一种媒介,在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中,板书可以揭示教学内容的要点和逻辑层次,体现知识脉络和体系,将教学信息的结构及其内在联系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便于联想记忆。沙塔洛夫“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的产生就源于板书的启示。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化学知识具有层次性、阶段性,没有板书或者仅仅只是展示一下板书,知识的全面性或者层次性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否则一堂课下来,学生只是对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声音、动画有较强的记忆,而他们所记忆的知识点是零散的、不完整的、不系统的。

多媒体教学可以把教学内容的密度加大,节约课堂时间。但是在课堂时间里,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是有限的。知识过多,学生只能跟着课件大致浏览一遍,往往课上听得明白,课下却用得糊涂。因此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改良和重新组织。

现代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尽管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它不是万能的,它并不能完全取代和否定其他的教学手段,只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完全补充、完善和发展。今天的化学教育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在未来的社会中的生存能力,因此无论是哪一种完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探究式学习都不可能培养出良好科学素养的实践者。

参考文献:

[1]刘爱兰。运用多媒体与网络资源提高化学教学质量[J].鄂州大学学报,2007,(05).

[2]赵立芳,房喻。大学化学。2004.2,VOL19,第1期。

[3]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中国电化教育,2002.1.

[4]杜丹冰,龙飞。网络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2).

[5]季相林。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学生主体性。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3,VOL16,No.1.

化学教学论文 篇三

实验教学是化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学生的实验能力也是学生综合化学素养的一种直观体现.透过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同样是一种很值得采取的教学模式.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直观地观察到一些有代表性的化学现象,在自己进行实验操作时也能够体会到一些物质变化以及转化的规律.这些都是学生化学知识的重要构成,透过这些有效的实验过程,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化其化学基本观念.例如,在讲“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时,教师可以进行如下实验演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让学生留心观察产生的实验现象.然后提出疑问:两者发生化学反应了吗?学生对无现象产生的实验,往往认为两者没有反应,如何证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呢?教师可以进一步展开对于学生的引导.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实验仪器和药品,让学生讨论相关的实验方案来验证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学生因为上节课学习了酸碱指示剂的用法,所以讨论结果多种多样:有的用紫色石蕊溶液,有的用pH试纸,有的用无色酚酞溶液,等等.教师首先应当肯定学生的各种合理的思维方法,然后引导学生确定基本实验方案,让学生分组完成实验.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学生也认识到无现象绝不是没有反应的说明.这一基本化学观念,对于学生今后的化学学习将会很有帮助.

二、增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基本化学观念的另一个途径在于增强课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的联系,这也是深化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与体会的一种良好模式.教师要尽量找到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并且尽可能地用生动形象的案例来让学生领会到课本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不仅能够引发学生对于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让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与认知,并且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一些基本的化学观念.例如,在讲“化学与材料研制”时,教师可以结合上海世博会的信息,展示上海世博会的各国场馆建筑照片和建筑材料.日本馆在世界上首次采用“发电膜”技术,外墙表面应用了一种高透明的发电膜,在发电的同时也能最大程度透光.同时,日本馆还是一个会“呼吸”的建筑,在展馆弧形表面上有三个凹进去的“鼻孔”和三个向外凸伸的“触角”,被称为“循环呼吸柱”,能够吸收阳光、存储雨水、吸取自然空气.炎炎夏日,还会以喷雾降温、制造清凉舒适的室内环境,这项技术也是全世界范围内首次尝试.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范例,其中有很多化学材料的研发与应用的例子.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素材,这不仅能够增进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与体会,也是帮助学生形成基本化学观念的教学范例.

三、总结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非常重要,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化学课程学习.首先,教师要深化概念教学,要让学生形成更加牢固的知识体系.同时,教师应当有意识地透过实验教学来丰富学生的知识范畴,这也是深化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培养的教学方式.此外,教师要增强课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的联系,帮助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与认知,并且培养学生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

化学教学论文 篇四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强调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任何知识只有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巩固,才能找到差距,才有利于激发进一步探索的信心和勇气。化学知识的科学应用能力是实施科学素质教育的结果,有了这方面的意识,能力自然可以得到提高。因为,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来看,这种对科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远远超过对具体科学概念的掌握,不论这些概念有多么重要。笔者认为,科学能力应是获取科学知识和探索科学新知识的能力,自然科学方法论是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依据,科学能力的形成过程是在科学知识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的,教师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组织学生学习各种科学知识,训练学生的科学能力。科学能力是一个属于能力范畴的概念,其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如有观察、思维、想象、实际操作和创造能力等,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着重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培养。观察与实验能力是科学能力的基本要素,是一种全面的综合能力,包含相当高的独立探索能力和创造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把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具体化,让学生独立地完成观察与实验,使学生学会如何记录、分析、观察和实验所得的资料及数据,导出正确合理的结论并进行报告。思维能力包含的范围很广,化学学科知识的特点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也非常有利于培养他们对事物进行对比、类比、逻辑推理的能力。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利用有关化学知识的特点,进行相关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结合新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实施化学教学方法改革,通过做大量与素质教育联系密切的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进一步丰富课外学习生活。改革传统教学方法,要改进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传统的说教性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意识到科学发展与生活实践结合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学好化学知识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工作、生活和前途,同时让学生明白化学课程的学习,并不是学会书本知识,会做考试题就成功地完成了这门功课的学习,必须在思想认识和灵魂深处真正理解和体会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用高尚的品质提高自身修养的意识。新时期,加强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特别要以学生为中心,采取以课堂内外结合的方式进行多种形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正确引导,强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和学生能力培养是极其重要的,教师应考虑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智力发展水平,结合素质教育和化学教学的重点,配合化学教学改革,把化学教学与有创新的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促进化学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

三、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科学应用意识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要逐步形成科学应用意识。化学课程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可以促使学生逐渐树立起应用科学知识改变世界的意识,树立相信科学与应用科学的思维习惯,树立为科学发展而勤奋学习的信心,通过化学教学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热情,促使学生形成化学科学的科学实践与应用意识,这也是化学教学与素质教育结合的一个重点。化学教学需要与素质教育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应用意识,一个受过中学化学教育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化学问题时,先要求他们能说出问题的原因,应知道这些化学现象中蕴含的基本的化学科学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强化对生活中化学知识的敏感程度,比如,看到开发区排放二氧化硫造成环境污染,看到大街上汽车排出的尾气,应该应用化学知识,思考探索如何使这些排放的气体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通过与实践探索的结合,让学生更加明确化学知识的重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化学科学意识,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拓展课堂教学的范围,理论联系实际,把书本知识学活学好。可以采取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亲身经历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化学问题,让学生深刻体验和认识到化学知识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些反面的事例,比如某地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由于乱开发和盲目上项目,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共同探索救治的方法,同时要告诉学生发展中如果不合理地利用科技成果,必然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影响,所以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样,在同学们心目中逐步形成强烈的科学应用意识,有利于化学教学效果的优化。

四、结束语

化学教学论文 篇五

在传统的教育思想影响下,教学中往往只注意知识的应用,而忽视知识的获得的过程,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又只重视对知识的理解,忽视了获得知识所运用的科学方法的理解,教学中教师为使学生以较快的速度获得知识,以取挤出更多的时间进行总复习,将获取知识的过程高度浓缩,科学方法教育便抛在一边,教学中为了把知识顺利的灌输给学生,老师只要求学生被动地顺着设计的思路前进,学生不必进行积极的思维,更不必独立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索,把生动活泼地思维过程,提炼得干巴巴的,而测试只从知识理解和运用角度命题,学生掌握科学方法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结果导致了教学中对科学方法的忽视,对人才素质要求的降低,这样的教学方法必须进行彻底改革。

在中学阶段了解、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不但对学好化学知识有利,而且对学生毕业后的学习和创造性的工作也是非常有誉的,在化学教学中,应从初中开始就应注意科学方法的教育,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它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探索的科学学习方法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培养学生认真阅读化学教材,掌握科学的自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是学生不断更新自己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在

充分了解学生阅读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他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逐步学会阅读化学教材。其一,以明确,具体,带启发性的阅读提纲为依据进行指导。教师在分析教学大纲、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认识水平等基础上,制定出阅读提纲,学生从中可以了解到阅读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问题的指向引导阅读,容易抓住关键性知识。讲授新课前要求学生依照提纲,

有针对性地阅读有关内容,找出答案,辩证正误,同时学会旁注和摘录重点内容以备复习和重点学习之用,记下阅读中发现的难点和疑点,促使学生带着问题积极思维,认真听课。其二、通过阅读,要求学生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并运用化学术语和化学用语条理清楚地复述、归纳、概括出课文的大意和中心思想。掌握好通读与精读的关系,重点内容要精读,一般内容可通读,教材要精读,课外参考书可通读。其三、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指导学生选用相应的阅读方法,阅读基本概念、原理、公式时,应结合丰富的化学想象,反复思考这些概念、原理、公式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搞清其中的关键字、词和它们的应用范围;阅读元素化合物知识时要联系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己有的感性经验,系统的比较各种物质的异同,掌握变化的规律以及结构、性质、用途、存在、制法之间的内在关系。容易混淆的知识要指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找出差异;内容相关的知识,要前后串联阅读,力求做到在复习旧知识中引出新知识,在学习新知识中巩固和加深原由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获取知识技能,这样既使学生掌握了化学双基知识,又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看书习惯和掌握了科学的自学方法。

二、强化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用科学方法处理化学问题。

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还有助于培养事实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在实验教学中要坚持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必须交给他们掌握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实验的方法,使学生逐步学会从宏观现象出发,经过分析、想象达到得出微观抽象结论。如给学生形成“分子”概念,老师先演示两个实验让学生观察:(1)、碘的升华:(2)、品红的扩散。从这两个宏观想象提出问题:为什么发生这样的想象?如何解释呢?老师要引导学生着重分析碘的固体状态,碘受热发生的变化,变成深紫色的气体,冷却后再回到碘的固体状态。重点引导分析,想象得出物质的微粒性。紧紧抓住微粒性,并指出这种很小的微粒就是分子,再引导学生分析品红扩散的想象,从而得出分子的一些性质:(1)、分子是一种很小的粒子:(2)、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着:(3)、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等。以抽象出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通过实验,将外表的宏观想象跟内在的微粒运动联系起来,从而认识物质化学运动的本质。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必须把加强双基教学和传授科学方法两者结合起来,使学生懂得做化学实验是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认识大自然和改造大自然的重要科学方法。

三、培养学生全面深入,准确地分析事物的科学方法。

使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基本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中

要尽可能通过观察、实践或对物质的变化现象分析,经过抽象概括形成概念。例如:给学生讲“溶解度”。概念时。其定义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要求学生理解这个概念,必须引导学生分析掌握四个要点:(1)、一定温度;(2)、100克溶剂:(3)、溶液达到饱和状态;(4)、单位是克。判断某物质溶解度大小,及进行有关溶解度的计算。上述四个条件都必须具备,缺一不可。让学生从这四个方面来分析溶解度定义,紧扣定义中四个要素。长此下去,养成分析事物的方法,从而准确全面地深入理解,认识事物。应用知识和技能是学生认识活动的更高阶段,它起着加深理解和发挥创造思维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提出一些进一步让学生思考的问题。这样,在运用知识中,更加深对要领的理解,开阔学生探索科学的思路,培养分析事物,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四、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和演绎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经常地引导学生自己掌握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去获得知识和技能。例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概念时,教师可先提出问题,“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的总和跟反应生成各物质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化学教学论文 篇六

基于中国计量学院材料化学专业的教育实践,在分析目前及今后本专业的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对材料类专业学生素质、能力等人才规格要求的基础上,对照政府和社会加快教学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迫切希望,我们充分认识到实践和创新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决定共同搭建分院专业培养学习能力的课程教学与培养实践能力的生产实验(校内综合性实验、自主创新型实验、模拟实验及校外实习等)两大平台,作为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载体。通过这两个平台的搭建,把材料专业学生培养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

2教学平台建设及管理体制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学院以“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的指导思想,遵循认知规律,遵照由提高动手能力到培养创新思维的宗旨,对原有教学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除课堂正常教学外,搭建专业教学课程平台,实现教学课程资源网络化,促进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提高。通过BB平台的课程建设,实现专业教学课程资源网络化。现在中国计量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推出了多门重点建设课程,例如《应用电化学》《材料表面处理》等,教师在充分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大多数同学,课上按教学大纲讲授基本要求范围内的内容;对于能够进行更深度学习、对课程某方面需要进行知识面扩展的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呈现更多的学习资料、相关文献、实验视频、应用软件、学习网站等,方便他们自主学习、加深知识理解;最终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现分层次教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及知识的巩固。教学网络平台的所有课程,将对本专业所有学生公开,方便他们对教学资源的获取及问题反馈。

3实验平台建设及优化

大学本科教育中,实践科研反哺理论教学是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学生只有通过充分的实验及实践,才能更有效率地促进理论知识学习,提高教学改革效果。目前,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实验平台的搭建及完善。

3.1实验内容的改革

首先,改变传统专业实验课程设置依附于理论课体系的横向模式,超越单门课程的范围,建立实验课程之间的系统联系,在原有实验课程的基础上设立相对独立的纵向联系的课程,形成纵横交叉的网状专业实验课课程体系,实现专业实验课程之间的纵向联系和贯通。其次,改变实验教学由单一课程和学生班级为单位的组织形式,形成交叉型的教学指导团队和兴趣型的学生学习团队。最后,根据实验教学内容,重新确定了基础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研究型实验4个层次结构。\www.haoword.com\重点开发了几个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以及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现论和方法的实验。在实验教学内容改革中,减少了验证性、分析性实验项目,增加了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

3.2依据功能实验室条件,实现资源共享

高校科研平台往往拥有大量贵重实验设备,根据仪器属性,可巧妙设计实验教学内容,综合利用仪器,充分发挥仪器能效。部分科研设备课充当实验教学过程的资源。学生通过学会仪器操作,能掌握仪器基本原理和简单维护知识,进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以后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大部分从事教学科研的老师,课余时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对于学生感兴趣的实验,学生可以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甚至仪器设备熟练操作后,独立自主完成其中的一个实验环节,培养其科研的缜密思维及细致耐心、精确的实验操作能力等。目前,不少大三及大四的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承担了省级、校级、院级等科研项目,在综合利用实验室资源的条件下,获得了有效的实验成果,并在SCI收录的国际杂志及国内核心杂志发表数篇论文。

3.3实验管理网络实时化

实验管理过程中,可通过网络平台管理,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实验前、后的部分互动。对于学生来说,可在网上自主选择时段并预约感兴趣的实验项目,通过实验网络平成预习、学习、复习、提问等各项学习任务;对于教师而言,可以对实验教学的全过程实时监控,实现诸如学生网上分组、网上考勤、数据整理及分析、网上答疑等功能,从而使学生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效开展。

3.4建设产学研基地,促进学生社会实践综合能力培养

中国计量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化学专业,主要以高性能磁功能材料与器件、先进炭材料、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化学电源等为研究对象,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及生产中存在的各种关键性难题,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达到科研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目的。我院与企业共建校内产学研平台3个、校外产学研基地21个,建立了材料类基础实验教学、专业实验教学、工程技术实践教学以及课外创新实验教学等课外实践教学平台。近期我院又与绍兴康健精密不锈钢有限公司全面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建“中国计量学院——绍兴康健精密不锈钢有限公司磁性材料研发中心”,在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平台搭建、奖学金资助等全方位的合作,支持和激励大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在生产科研基地,要加强专业实践环节的组织和团队指导,让学生参与到协作单位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在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承担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和管理,让学生接触技术的核心,使学生通过实战锻炼掌握工艺创新技能。

4结语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且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材料人才是推进材料领域发展的关键。通过认真研究国内外高校相关专业特点,探索并执行“两平台双能力”材料化学专业教学—实践体系的构建,制定并落实材料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必定能够促使专业教学课程体系不断的完善,促进学生在实验实践创新平台培养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化学教学论文 篇七

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对教学效果影响很大。如要检验氧气,不直接介绍氧气的检验方法,而是先做这样一组演示实验:取三只盖着玻璃片的集气瓶,告诉学生瓶中依次分别装有空气、二氧化碳气和氧气,然后用燃着的木条先后插入其中,现象明显不同,燃着的木条,插入盛空气的瓶中看不出变化;插入盛二氧化碳气的瓶中火立刻熄灭;插入成氧气的瓶中火烧得更旺。这些现象不但激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而且轻松地掌握了氧气的检验方法。

2.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景

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学生学起来会感到枯燥乏味,如果巧妙地运用实验创设一种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就会化难为易,达到掌握概念的目的。例如在讲燃烧、自燃等概念时,可以演示这样的实验:用扇子对着浸过白磷二硫化碳溶液的滤纸轻轻扇风,滤纸突然燃起火苗。学生感到非常奇怪,不用火点,仅用扇子扇怎么就能使滤纸燃烧起来呢?学生急于寻找谜底,教师不必直接回答,可引导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课本去解决。

3.通过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规律

为了提高化学教学的效果,让学生掌握知识规律,可以在实验中提供机会。比如在讲盐与某些金属反应的规律时,可以为学生提供几种金属与几种盐溶液,让学生通过实验,自己总结出盐与金属反应的一般规律。然后再提醒他们将自己得出的规律与课本中的叙述作比较,看看自己总结的规律是否有不完善、不确切的地方。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又可让学生品味自己获得知识的喜悦。

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安全规范操作的习惯

为了养成这种习惯,有时可以故意设计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如将一小铁块投入竖直夹持的玻璃试管中而将试管底击穿,让学生懂得要向玻璃试管中投放固体物时,必须使试管倾斜,让固体慢慢滑下。又如将浓硫酸有意滴在一块布片上,让学生看到布片被严重腐蚀的情况,从而在学生心中形成一种深刻的印象:使用酸、碱溶液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规范操作都会产生不良后果,从中懂得安全规范操作的必要性。于是,良好的合乎要求的实验习惯也就自然会形成。

化学教学论文 篇八

情境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很多学校为了适应新的教学要求,都对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创新,实现了对情境教学的广泛应用。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情境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的课程标准中,对教学要求作出了改变,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创造力的挖掘,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学要求自己进行不断的探究和实践。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问题分析和处理能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可以促进学生不断地深入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2.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高中化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并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一定的化学知识和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基本技能,而是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了解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密切关系,把已经掌握的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化到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而情境教学模式,用特定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氛围让学生亲身经历、感受到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能实现教学目标。

二、高中化学教学对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

1.情境教学的创设原则。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学习的课程教材中包括了很多的化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情境素材主要是来源于实际的生活、科技知识、化学实验、社会问题和历史知识等。在创设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坚持一定的创设原则,是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需要。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情境对学生学习内容的认知和理解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时候,一定要以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和化学经验作为基础;明确教学目的,以学生的化学学习目标作为导向;保证创设情境的启发性特点,让学生具有真实的情感体验;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2.情境教学的应用方法。应用情境教学模式具有很多不同的情境创设方法,教师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创设情境的原则,采取有效的方法实现对情境教学模式的创建。(1)运用图片和文字等教学材料。化学学科是一门知识性比较强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会感觉到比较枯燥和乏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可以应用大量的图片和文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物质的分类》的时候,除了要对不同的物质进行讲解,还可以收集这些物质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说明,让学生对这些不同的化学物质有一个比较清晰和明确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掌握不同化学物质的特点,实现对这些化学物质的分类。教师可以让学生对O2、H2O、干冰、Al(OH)3、MgO这些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在讲解了这些化学物质的特性之后,还可以让学生观看这些物质相关的图片,然后根据不同化学物质的特点进行分类。(2)组织学生做化学实验,进行课堂讨论。高中化学实施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可以运用已经学过的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应该多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过氧化钠的性质》的时候,就可以实现对情境教学的创设。首先,教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告诉学生要在课堂上用水点火,然后在提前准备好的包有Na2O2的脱脂棉上滴入水滴,可以发现脱脂棉立即燃烧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地调动,开始关注教师提问并且互相讨论。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水滴可以让脱脂棉燃烧?然后,组织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猜想判断燃烧的条件和原因。最后经过讨论,得出结果之后进行分析,教师公布正确的答案,并且进行详细讲解。(3)应用多媒体技术,进入实际生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寻找实际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让学生进行化学知识学习和化学技能训练。例如,教师组织学生观看我国制碱工艺的发展,向学生讲解碱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比如,洗衣粉的制作和糕点发酵剂中的化学物质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的重要性,提起学习兴趣,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和化学技能。

化学教学论文 篇九

关键词:重视;非智力因素; 化学教学;重要环节

学习的成功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智力因素包括智力、知识和能力,属于心理结构系统。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属于心理动力系统。知识技能的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要提高学习成效,不仅需要学生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还需要学生有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独立自主性格,这样培养起来才能大有前途。所以,初中化学教育要注重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上具有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相互作用。如兴趣能直接转化为一个人的动力,进而产生积极性以满足学习上求知欲望。学生爱不爱学习化学,能不能学好化学,在学习态度上能不能专心致志,一丝不苟,一定程度上与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诸因素密切相关。

化学学习动机是指在某种需要的基础上指向化学的一种学习意向。它对化学学习具有激活、指向及强化功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化学学习的态度、策略和成绩。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重视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化学学习动机,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热情,实现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例如课堂上我们可以故意错误引发认知冲突,一个“差错”带给学生的撞击远远超过教师空白的说教。如老师先是不动声色、一本正经地把学生中很容易犯的一种错误解法当作正确解法在黑板上给出。教师装着要继续往下讲课,直到有学生提出质疑。我们在教学预设时考虑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并进行分析,并找到解决与处理的方法,在教学中有意呈现出来再由学生纠正错误,这样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更强,知识点留给他们的印象更深。

用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的发展对于刚接触到化学知识的学生来说,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激发兴趣和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关键。在教学中首先上好四个起始课:绪言课、第一堂知识课、第一堂作业评讲课和第一堂学生实验课。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和四个不同类型课的特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动机和浓厚的兴趣。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样做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劲头,教学上获得了很大成功。解决了“学习化学有没有用?化学课好学不好学?怎样才能学好化学?上实验时老师能不能让我们试一试?”等心理先兆,是学生今后搞好学习的潜在巨大推动力。这种动力的稳定对知识要求会越来越多,必将坚定学生的信心,促进智力的发展。其次开展第二课堂,建立外活动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趣味活动。如举行“一些简单化学发展史”专题讲座,开展一些与书本知识有关的实验游戏“水中花园” 、“煽风点火” 、“魔棒点灯”等;另外在化学课堂上,教师要以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生动有趣。例如用文学来赞美化学式:因为有了你,以字母和数字的神奇组合,为化学世界打开了一扇窗,铺通了一条路,架起了一座桥,让一切都变得,那么简单、明了,美哉!化学式!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扩大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的智力和才干,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老师的能力和知识水平,因为教师的榜样作用能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等。教师只有有了雄厚的知识基础,才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发掘学生的聪明才智。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具有广泛的基础知识,不仅掌握本学科的发展史,还应懂得一些边缘学科的知识,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改革的发展方向。如初中化学中有很多知识点需要物理和生物学科的理论来加以解释,比如:在化学学科中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就与物理学中的压强有关,二氧化碳与氧气的相互转化与生物中的碳氧循环有关。如果教师的知识贫乏,讲课乏味,不能吸引学生,教学任务就很难完成。所以教师的知识面宽窄和能力强弱使得教学效果显著不同。

一位具有渊博知识的教师,教学时能融会贯通、旁征博引,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将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使学生终生受益。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讲《能源的综合利用》一节时,我给学生讲了我国的石油工业的过去、现在发展概况以及今后美好的前景和可能出现的战略危机,让学生懂得节约能源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性。在讲到纯碱na2c03时,我及时向学生介绍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制碱新技术“候氏制碱法”,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并把制碱技术向前推进了一步。这样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荣誉感,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一个教师单纯地传授知识,不去挖掘知识中的智力因素,不仅使学生的智力受到限制,而且非智力因素也得不到培养。怎样挖掘知识中的智力因素呢?首先要明确知识中的智力因素在哪里,一般说来,智力因素隐蔽在知识的继承、传递和知识“再生”之中;其次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问题。实践证明,挖掘的智力因素能被学生接受,非智力因素才能保持相对稳定。如在讲h2s04时,我就提出质疑: = 1 \* gb2⑴稀硫酸和铜在加热时反应不反应?(不反应)(2)放出什么气体?(水蒸气)(3)此气体遇白色硫酸铜粉末有何现象?(生成蓝色晶体)(4)随着加热进行,稀硫酸变浓,这时和铜是否反应?(反应)这一连串的问题,使学生的心理活动进入了高度集中的境界,把学生引入到积极求知的欲望之中。当学生众说不一时,我就用预先准备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做,用实验去说明。因为化学学科离开了物质性、客观性和实践性,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性格诸多非智力因素就得不到发展。这样让学生亲自动手,在实践中不仅发展了智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培养了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而且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毅力和独立思考的品质,并且在非智力因素形成的基础上探索知识。

首先、通过老师实验的演示和引导,激发学生探究心理。通过老师实验的误区设置,引发学生的理性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在此,要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必须提高学生的对实验的注意力和观察力,而对于可能性的实验,设置实验误区却是更能够引导学生的思考、促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加强学生对实验的感悟,避免学生

自己实验不必要的麻烦。例如 “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这一实验中,可由数个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掌握一定的实验技巧后,先在全班学生面前展示溶液配制过程,操作过程中动作适当放慢,这期间必然会出现错误的实验操作,由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实验过程,指出实验中错误操作,并根据实验原理推断错误操作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如何变化。最后由学生吸取演示学生的教训动手改进实验操作配制溶液。通过错误教学,从而达到深刻领会实验要点的目的。

其次、通过化学实验的模拟,诱发学生解读生活、创造生活的好奇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回归生活”,“贴近生活”的教学越来越显得重要。生活是课堂的外延,寻找生活与化学的契合点,通过化学实验拓展学生的生活体验,促使学生关注生活、了解生活并创造生活,这是新课改对化学教学的又一指导原则。例如:炒菜时加碘食盐要最晚放,是为了防止其中的碘的挥发;瓶胆水垢的去除也是碳酸钙与醋酸的复分解反应等;

总之,“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教学和实验中,关注意志、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不但对造就人才有利,而且能够在化学教学中使更多的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并能掌握终身学习的本领。

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的发展,智力又能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这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互动性,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既要发展学生智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只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化学教学论文 篇十

1.发现问题。

反思性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学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发现问题是一切的起点,如果没有发现问题,那么何谈解决问题呢?所以在这一个环节中,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没有对反思有正确的认识,那么就不会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们学习存在的问题。如果一个负责任的教师,他必然会注意学生们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例如化学教学中,有些学生对于公式的记忆非常困惑,他们很容易把一些公式弄混。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把公式部分讲详细一点,把几种化学反应的机理进行详细解释,并且举例教学生们去记忆这部分内容。

2.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就是指教师通过在课下和学生们进行沟通,或者是在课堂中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发现学生们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存在的具体的内容后,有的放矢地进行分析。意见的反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得到,主要形式就是通过和学生沟通以及课上灵敏的观察能力。在和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我们会学到很多东西,尤其可以掌握学生们当前的学习情况。例如,化学反应中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这两种反应的关系,很多学生都弄不清楚。对于一个反应公式,有的学生认为是置换反应,而有的学生确认为是氧化还原反应。前者和后者有着一定的交集,这就是学生们弄混淆的根源。例如,铁置换铜的反应。将铁丝放到硫酸铜溶液中,铁丝会由原来的颜色变成红色,这是因为它的表面覆盖了一层铜。这是溶液中的铜离子被铁单质置换出来的结果。但是在这个反应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不仅仅是置换反应,还是氧化还原反应。

3.解决问题。

发现问题之后,通过收集反馈信息,我们可以很好地掌握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在这个前提下,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例如,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一个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而只有少部分学生他们还是迷惑。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在不影响授课进度的情况下,在课下给这些学生单独解释这一类问题。如果我们没有得到反馈的意见,就不会掌握学生们学习的实际情况,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很多时间可能浪费在了学生们已经掌握的问题上,这样的课堂效率就会非常低。所以,得到反馈意见以后针对学生们学习的实际情况,把化学教材内容分块讲解,把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述,一些非重点或者是学生们掌握较好的内容,就可以放在课下时间去解决。这样不仅仅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还节约了教学时间,给学生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去发展。

二、反思性教学的设计

反思性教学的主体、目的、教学对象已经工具都是相互作用的,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环节都是有着密切关系的,例如备课、授课、课下辅导已经批改作业等,这些在反思教学中同样存在。这里,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设计,首先就是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和收集信息;其次是教师方面的反思。

1.信息的收集工作。

信息的收集工作就是指教师在授课中以及和学生交流过程中,通过和学生们进行交流,收集到的有效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从而指导教师进行授课活动。化学课程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因为它的内容的特殊性,导致我们必须要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作及时的反馈工作。否则不仅仅影响学习的进度,还有可能会影响到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一些大城市的学校,教师的责任感不强,所以在课上和课下与学生们之间的交流非常少,这就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例如,教师在课堂上,不了解学生们的实际情况。一些学生提出了问题,教师认为这部分已经讲解过,所以不愿意给学生们进行再次的讲解工作。所以,学生们在这里不仅仅没有学到知识,还有可能会对其身心发展有不好的影响。有些学生会认为教师看不起他,这样下去他会自暴自弃。而对于一些学习好的学生而言,教师的不关心可能会导致他们厌学。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比较重,他们喜欢一个老师,才有可能会喜欢上这门学科,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例如,我们班一个学生,他开始对所有的学科都非常有兴趣,而且他的成绩也是非常好的。但是,后来因为换班,他到了别的班级,所有的教师都换了。他开始出现厌学的现象,尤其是体现在化学方面。化学不同于别的学科,只要几天不学习,成绩就会有明显的下降。后来与他沟通才发现,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不喜欢那个班的化学教师。他认为教师对他不够关注,所以他不想学习这门课程。这就是一类学生,可见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很重要的。另外就是一些教学设备的引入工作,在近几年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普及到了每一所学校。所以对于化学而言,也是不可避免的。多媒体教学因为具有丰富的内容,所以受到了教师的普遍青睐。但是这种教学工具到底有多受欢迎,到底受不受欢迎,我们如果不调查,肯定不知道。我们作为教师不能因为自己觉得好,或者是自己觉得这样对学生好就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多媒体技术的引入,有些学生有兴趣,有些学生很反感。所以,我们只有通过收集学生们的反馈一年才能够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

2.教师的反思与反馈。

教师在反思教学中起到的作用就是一个信息处理工具,教师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之后再做出一个比较合理的教学方案,从而更明确的指导学生去学习。例如,在化学教材中很多内容的难易程度都是呈梯度的,所以我们针对这些内容可以科学地分布。把这些内容进行一个总结,然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完成这些工作。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一些规律,那就是哪些题目更加适合哪个阶层的学生。学生们到底学习到什么水平了,他们到底掌握了多少化学知识。例如,教材中的内容。我们所谓的难易不能代表每一个学生,更不能代表一个单纯的群体。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反馈。可能我们认为很简单的一个题型,学生们可能大部分都不明白;也可能我们认为比较难的一个题目,学生们大都清楚。所以,我们不能按照大纲里所谓的难易程度对教材内容进行划分。而是应该针对我们所教的群体,通过对他们的教学工作和课下交流,我们会发现教材中的内容难易程度是另外一种情况。所以,针对自己所教的群体,把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一个重新的划分,这样就更加有针对性。另一个方面讲,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他们对于一个内容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例如,我们在课堂中发现一些学生对于一个题目有不同的感受。这就告诉我们,应该实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思维动态。还有另外一个情况,那就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的时候的诚实度。为什么这么讲?因为中学生有一个特别的情况,那就是他们的群体都是按照成绩分的。好学生和好学生一起玩,成绩差的学生一起玩。所以一些学生碍于面子,在回答教师的问题的时候,总是表现出自己会了的状态。例如,我们在讲完一道题目的时候,总是会问同学们“会了吗?会的请举手”。这个时候会出现两种情况,那就是一种学生不会,但是碍于面子而都喊会了。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这样会误导教师,让教师教学的时候没有方向感。一问都会了,可是考试又不行。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也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问题。而还有极少部分内向的学生,他们无论会不会都不会举手。所以,有时候老师会说“:会了的请举手。”这些学生不举手,老师如果说“:不会的请举手。”这些学生还是不举手。这些都会给教师迷惑,让教学失去方向。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化学教学论文(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化学教学论文(多篇)范文,共有21020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化学教学论文(多篇)下载
化学教学论文(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