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发展纲要》提出要将单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生源的应试教育转向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6技能和身体素质的素质教育,吹响素质教育号角。在这种大趋势下,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村小学的班主任如何顺应这种形势,更好地完成班主任工作?笔者认为以下以几方面尚薄弱,急待重视加强:
一、要深刻领会素质教育的内涵,加快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虽已提出多年,很多地区已经实施了,但我们地处农村小学因种种原因尚没有推广普及。作为一个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的班主任,肩负特殊教育任务,其思想水平,教育观念如何,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所以农村小学班主任更需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更新教育观念。
具体地讲,素质教育就是应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做人,学会创造。这是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现在,靠年轻时学到的知识管用一辈子的时代已经过去,要求我们知识不断更新,不断学习新知识。一个人的知识结构质量、应变能力、基础素质对其日后再学习、成才,创新就显得格外重要。这些素质从何而来?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就尤为重要,这可以说是素质教育实现的关键。
现代教育观念就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与培养创新性人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它包括:(1)人才观:只要有一技之长,能为社会所需即是人才。(2)能力观:教育应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应具备的适应变化,不断充实学习,会交往,善合作,有创新等能力。(3):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4)分数观:全方位评价学生,淡化分数,不能将其作为衡量一个人成绩的唯一标准等等。农村小学班主任只有树立现代化教育观念才能摒弃传统教育观,才能更深刻认识应试教育的弊端,自觉推进素质教育,才能使本来较薄弱的农村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而大有希望。
二、要关注学生心理,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过去,我们一直关注的是学生“智”,而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全。学龄儿童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育发展的时期,他们对迅速变化发展的周围世界充满着许多困惑和矛盾。加之一些不良因素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现在学生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有:自控力、耐挫力差,学习焦虑、自卑等。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时间较长,学生对班主任有着特殊的感情,因而班主任应当懂得心理学知识,留心观察,及时排除其心理障碍,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多年来,笔者很关注学生的心理障碍,特别是学生自卑厌学的(情绪)问题。儿童天生天真烂漫怎么后来有了自卑感?小学时期是自卑感形成主要时期。教育不当,忽视心理是主要原因。小学生好动贪玩,注意力好分散等天性以致学习懈怠或难管理,便被粗暴地称之为“笨”、“差”、“调皮”等。久之,学生自己内心也就产生了自己“笨”、“调皮”“不如人”等自卑。一旦形成自卑感,难以改变,做任何事都没信心,往往就是畏缩不前。不仅难以改进学习,甚至影响其一生成长。厌学是中小学普遍存在让教育者忧心的问题,是当前农村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笔者曾与不少自卑、厌学的学生促膝谈心或作过家访,了解症因加以心理分析;利用班会讲述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让学生知其然;多鼓励表扬赞许;即使批评了学生,事后及时找其谈心开导,让他被批评的口服心服,避免产生心理阴影;指导学生明辨是非,正确对待失败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注后进生是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重点。后进生由于种种因素(教育者、自身、家庭、周围同学)往往更被忽视,更容易引起心理障碍,自卑、厌学以致自暴自弃,终致辍学。按照现代教育理论,我们应当更新“后进生”、“差生”这种措词,改为“某某同学某方面能力不足。”因为后进生除了极少数先天智力因紫外,大都受非智力因素影响,往往学习易松懈,再加之家庭教育没跟上,而在考试时没考好,拉了某一学科的分,而被称之为“差”,这种定位涵盖了学生的全部,抹杀了其所有的优点,影响其心理。我们发现有的接受文化能力弱,但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却很强;有的文化课差,而在体育方面却很突出。班主任应利用与学生的特殊关系,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对后进生的转化,费时费力又费心,相比城镇,农村小学人数多,一些教师对差生的忽视,工作就更难。这更需要班主任下大力气关注后进生心理,正确看待全面评价他们并掌握方法,因势利导,使“后进生”全面发展。
三、要发展学生个性,做学习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
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从何而来?尊重,发展学生个性是前提。个性是指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包括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等)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学龄时期正是青少年个性发育的关键期。我们不应该希望我们学生都唯唯诺诺,千篇一律或是老实听话,照葫芦面瓢,认为那样才是好学生。从前我们一些教师总是自觉成不自觉地压抑学生的个性。素质教育要求班主任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能把发展学生个性视为己任,发挥自身榜样作用。引导学生的动机,激发学习兴趣(赞可夫说过,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进行的),努力营造民主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解放学生的时间,空间,以利其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挖掘学生个性潜能,农村小学条件简陋,教师认识不足,笔者认为开展活动要因校制宜。如以班小组进行学习,守纪劳动竞赛,出墙报、讲故事,知识游戏春游等活动培养,发展学生鲜明、独立、不盲从的个性。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能力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这也是发展个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班主任应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努力改变单纯传接知识的角色,而成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不仅仅是传授给其知识,更主要的是循序渐进地教其怎样学,教给学习知识所内涵的思维方式,事物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小学是逻辑思维方式形成的决定性时期,形成好的思维方式,其终生受用;反之,不仅阻碍日后的学习,进而影响其成长和创造。为此,班主任要给予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其去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主动性、能动性,不是消极的“容器”,我们绝不能越俎代庖。
笔者利用周会,主题班会或个别家访,辅导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易懂的学习方法,提醒学生预习的重要性,如预习的方法,预习要有目的性,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要求,预习要有所侧重;鼓励学生质疑:“老师喜欢肯发问的同学,即使你可能回答错了。但也说明你在积极思考”;指导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理解记忆,对比记忆,归类记忆等;说明认识遗忘规律,指导学生及时复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制作卡片搜集素材,解完后“再想一想”,认真检查,找一找解题规律等等。通过这些,逐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增进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