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教学资源 > 教育教学论文 >

职业教育的论文(精品多篇)

发布时间:2023-07-05 10:11:22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概述]职业教育的论文(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职业教育的论文(精品多篇)

中职教育如何实施工匠精神论文 篇一

自2015年起,根据《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的相关要求,七年制中医学专业的学制改为八年。这次改革在规范化的同时使中医学生的求学之路变得漫长,这就需要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要懂得沉得住、静下心,创造性地去传承中医药文化。新时期“工匠精神”中所蕴含的精神理念和文化内涵与这做好中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谋而合。

一、“工匠精神”丰富的含义

“工匠精神”代表着对完美的无限追求,就是指无论何时,都要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消费者至上的服务精神。对于有着八年学制的中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传承“工匠精神”需要他们在求学过程中更加精益求精,追求严谨与科学。

二、培养中医学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1、培养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医学文化。《大医精诚》中阐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要素,即“精”和“诚”。每一种药物的发现、中医药理论的创新都离不开每一代中医药传承人的“工匠精神”。他们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取其精华、祛其糟粕是他们对中医药传承发扬的基本态度,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基本态度。

2、培养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有利于传承名老中医身上的优秀品质。具有工匠精神的中医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时刻保持踏实务实的美好品质,对照名老中医的医德医风,补己所短,更好地挖掘整理祖国的医药宝库。

3、培养中医学专业学生匠精神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们通过实践“工匠精神”能够更好地发挥医者仁心的优势,为改善医患关系做出自己的努力。

三、培养中医学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

1、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工匠精神”教育,一方面不断强化中医学专业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学习进行良好的定位,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不断培植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提升学生大医精诚的医学素养。校园积极开展的多元化的文化活动可以使“工匠精神”在勤奋学习、诚实守信中体现,锻炼学生的敬业意识,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优秀品质,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

2、在实践经验的累积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我们可以将“工匠精神”的教育与中医专业的临床实践教学相结合,得中医学专业教学和大学生职业规划,鼓励学生在前期实习和后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积极接触工作岗位,在实践中培育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良好风范,不断通过细节来践行“工匠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3、在专业知识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离不开中医各家经典著作。然而,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对于刚接触中医文化的学生来说是晦涩难懂的。所以在平时的各种理论学习的同时,应配合“工匠精神”的教育,让更多的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勤学古训、发挥名老中医的刻苦钻研的精神。

4、“工匠精神”中那些踏实做事、淡泊名利的特质对于大学生都是最好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加强培养学生党员的“工匠精神”,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更好地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学生党员在加强继承并发扬中医文化的使命感的同时,影响更多优秀的同学志愿加入到党组织中来。

5、以樹立优秀典型引导大学生培养“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形成和弘扬不是自发性的,“口传心授”是工匠们传授手艺的方法。名老中医在传授医学技艺的同时,也传递了细心、专一、坚持的精神。因此,建设一支具有“工匠精神”的职工队伍尤为重要。

中职教育如何实施工匠精神论文 篇二

关键词:工匠精神;中职学校;人才培养

工匠精神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精神理念,也是一种追求卓越的专业精神和理想信仰。中职学校要加强研究,创新思维,用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涵养和锻造学生的工匠精神,切实完成好这一新的历史使命。

一、准确把握中职教育语境下的工匠精神涵义

1、从时代价值上理解把握工匠精神总理提出工匠精神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时代价值。目前,我国经济处在新旧动能转换期,发展方式需要转型,产业结构需要调整,供给侧改革中的诸多困难需要一一破除。工匠精神的适时提出,为解决这些问题指出了一条可行路径。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为中职教育指明了价值导向和培养方向,对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有重要指导和推动作用,必然成为中职教育中极其重要的内容。

2、从教育意义上理解把握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深厚的时代价值,就是对中职教育强烈的时代要求。通过在中职教育中传承和培养工匠精神,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大量的大国工匠,做好技术人才的保障和支撑,成为中职教育义不容辞的历史任务。中职教育要将工匠精神作为内涵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教育教学内容深度融合,在教育教学方式上创新改革,逐步建立形成有中职教育独特形式、独特灵魂的工匠精神培养和传承体系。

3、从品格特征上理解把握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体现在劳动者工作精神、劳动态度、质量意识、服务观念和职业道德等诸多方面。在现代工业文明之中,工匠精神表现在质量和服务的持续提升,既不断改进制造工艺和产品性能,又不断创新管理服务和改善用户体验;表现在对品牌和声誉的始终坚守,保持对高品质的执著追求。在中职教育中,既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更要注重群体工匠精神的培养;既要考虑某一方面的技能和品格养成,更要综合考虑这些特征,避免单纯化、片面化。

二、明确工匠精神培养的基本原则和重点要求

1、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基本原则工匠精神是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的伟大结晶,要用富含特色的中职教育,把中职学校建设成工匠精神的培养基地。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二是要坚持“三全”育人原则,要做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三是要坚持“三个贴近”的原则。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状况、理解能力、兴趣爱好等具体情况,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工匠精神教育,拓展教育途径,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教育的实际成效。

2、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点要求中职学校在培养工匠精神过程中既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又要满足以下重点要求:一是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二是要切实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三是要注意体现中职学校特色。

三、统筹优化工匠精神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1、切实抓好学生工匠精神教育的统筹规划中职学校根据相关意见和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工匠精神的培养内容、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抓好总体布局,科学合理地制定工匠精神教育教学规划。

(1)统筹建立工匠精神培育体系。在课程教学、实训实习、党团社团工作等教学环节和工作层面上,形成共同培养的局面。

(2)统筹组织校园活动。中职学校要紧扣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和开展工匠精神专题活动。

(3)统筹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要面向未来加强工匠精神的指导,发挥工匠精神培养的长效作用,促进学生树立终身的工匠精神意识,提高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2、建立健全工匠精神培养的教育管理机制中职学校不仅要从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方面深化工匠精神的传承、培养,还要不断改革和完善相关的教育工作管理机制。

(1)健全领导机制。要建立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两个一把手”亲自抓工匠精神培养的工作格局,不断充实领导力量,层层压实责任,实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2)建立与高职院校的沟通机制。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都承担着传承和培养工匠精神的历史重任。从中职学生的成长角度讲,中职学校要考虑向高职学校输送人才的工匠精神的后续培养问题。因此,各中职学校要根据历年毕业生升学去向,有重点地探索建立与对口高职的联系渠道,形成工匠精神培育的贯通机制。

(3)要健全培育工作联络体系。以学校为主,强化校企合作和家校联系,建立家庭配合、社会支持、行业企业合作的工匠精神培养体系,并充分发挥党组织、共青团作用,动员各方面力量加强工匠精神培养工作。

3、建立完善工匠精神培养的考评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把工匠精神的培养工作纳入对中职学校的评价、评估和考核内容,定期开展检查,建立奖惩机制,发挥好“指挥棒”作用。中职学校也要建立相应的考评体系,完善考评指标,科学组织考评,用好考评结果。要建立面向全体教职工的考核制度,并针对德育工作者、班主任等重点岗位加大考核力度,对先进典型要予以表彰,对工作不力的要问责、追责。要把工匠精神的养成情况作为对学生考核的重要内容,要注意定期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注重过程管理,增强考核评价的及时性、常态化。

4、强化工匠精神培养的教育教学队伍建设若要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学生,就要有一支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教学队伍。要引导教师带头塑造工匠精神,发挥示范作用,努力提高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要强化专业教师的育人职责,搭好名师成长平台,打造富有工匠精神的名师,让身边的榜样感召、引领学生。要加强对工匠精神的研究,设立专门研究课题,挖掘工匠精神的核心本质和长远价值,探索培养工匠精神的理论原理和长效机制。

四、全面系统地实施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培养

1、用丰富的校园文化涵养工匠精神中职学校要把工匠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和制高点,充分利用橱窗、校园广播、网络及模拟工作场景的宣传作用和校徽、校歌、校训、校报、校刊、校史等的激励作用,用文化软实力推送工匠精神的价值和意义;要充分利用包含工匠精神的标语、名言、画像、雕塑、碑铭等,使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涵养工匠精神;要充分利用各种节庆、典礼、运动会、军训集体活动,开展工匠精神的宣传教育,发挥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2、用多彩的主题活动渗透工匠精神组织开展主题活动是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手段。中职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演讲比赛、征文、歌咏比赛等形式,传播工匠精神。可以通过组织诵读活动,学习我国和外国能工巧匠的故事、事迹,让学生感受工匠精神。可以通过邀请劳动模范和技能大师来校园开展指导、报告、宣讲等活动,让学生受到直接、生动的工匠精神教育。中职学校要指导成立有关工匠精神的学生社团,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使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交流中养育工匠精神。学校还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接待日、家校联谊会等活动,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营造共同培育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

3、用细致的行为训练传导工匠精神要让学生形成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思想态度和行为习惯,就要从“细”抓起,加强引导和传导。无论是德育教师、学科教师还是实践教师,都要学会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像一次卫生扫除、一次上机操作,都要做到一丝不苟,专心致志。专注是工匠精神的良好开端,教师要细致、耐心,加强指导,从严要求,通过一次次的行为训练,让习惯成为自然。教师本身要做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从一言一行、一事一节上体现工匠精神,让每堂课都成为展现和传导工匠精神的舞台。

4、用扎实的实习实践锻造工匠精神实习和实践是中职学校培养工匠精神的必由之路,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实习教学和实践锻炼,让学生真正具备工匠精神。实习指导教师要在实操环节上尽可能地展现精湛技艺和追求卓越的意志品质,贴近学生,言传身教,发挥工匠精神的感召力。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学校要建立“一岗双责”责任制,安排专人同时负责教学实习和德育管理,始终密切注意学生的工匠精神养成情况,切实加强技术和思想方面的指导。中职学校要注重与企业联合制订定岗实习方案,明确工匠精神培育内容和方式,并注意进行联合考评,实现共同促进。在学生就业或升学后,学校要注意保持联系,做好后续服务,帮助学生不断在工匠精神的培养中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进。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培育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7)。

[2]苗圩。弘扬工匠精神打造中国制造新名片[J]。中国经贸导刊,2016(28)。

[3]卢敏月。新时期中职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发挥与培育[J]。职业,2017(4)。

[4]张捷树。中职学校培育工匠精神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职业教育,2017(1)。

[5]陶文辉,马桂香。基于工匠精神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践研究[J]。职教论坛,2017(2)。

职业教育的论文 篇三

摘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三个要素。陕西省通过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搭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职业学校办学质量与水平;加强管理、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等方面促进现代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从而构建了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陕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策

从当前陕西省职业教育体系发展情况来看,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陕西省迫切需要对职业教育体系进行改革,因此,优化陕西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提高陕西省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突破口。

一、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搭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立交桥”

(一)巩固中职教育,发展高职教育,推进中高职教育衔接

统筹安排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的招生工作,做好职教和普教协调发展。组织实施好“三校生”单招考试录取工作,增加高职和本科的招生计划,吸引考生选择中职教育。规范中职学校的建设,强化职业教育的地位,加强人才培养的质量。改进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结构,注重理论和实践的同步教学。积极组织开发与陕西产业结构和职业教育专业布局相适应的特色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通过多种途径,发展继续教育,搭建终身教育

“立交桥”结合当地特色整合教育资源,加大继续教育的发展力度,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让更多的劳动者能够接受到专业的职教培训。充分发挥职教平台的作用,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企业定向培训、“三农”培训等。同时根据陕西省农业发展现状,积极推进职业农民的培育工程,加强农业相关专业的建设及课程教材建设等,争取创建农学结合的新模式,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职业学校办学质量与水平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实行总量控制、适当调整的方式给予职业院校一定的自主权,建立健全职业院校教师管理的标准。健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评聘办法,适当增加中职特级教师评选比例。校企联合定期组织活动,企业管理者与学校领导、技术骨干与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岗位互换。充分利用社会优势资源,创造教师继续学习的机会,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职业教师到国内外著名企业或知名院校去进修学习。

(二)坚持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不断提升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提高办学质量。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招生,学生入校后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育人模式。鼓励职业院校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办学,互派教师、互换学生交流,满足各方需要。企业要直接参与到合作院校教学计划的实施中来,达到专业与行业的无缝隙对接,从而实现企业和学校之间的深度合作。

三、加强政府统筹管理,鼓励

企业积极参与,共同促进现代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一)建立分级管理机制

建立适合当地特色、社会积极参与的政府统筹管理目标责任制度。通过行政手段加大对现代职业教育统筹管理、分类指导。各级部门要制订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实施方案,分级管理、明确责任。统一规划辖区内职业院校的布局和专业设置,推进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同时要普及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二)通过多种渠道鼓励企业积极参与

争取通过各种渠道吸引企业对职业教育投资,鼓励发展民办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要充分鼓励并发挥企业的实践引导作用,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建实践基地、科技创新基地等。同时也要加强民办职业教育的监督管理,杜绝各种非法集资的行为。积极探索职业教育集团的管理办法,创建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

(三)强化督导评估,进行第三方质量评价

完善现代职业教育的督导评估体系,落实督导报告公布制度。专门针对职业院校制定符合现代职业院校特点的指标评估体系,交由社会第三方进行评估,施行管、办、评分离制度,逐步形成政府监管学校,学校自主办学,企业参与办学、第三方监督评价的格局。

参考文献:

[1]徐晔。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xx(06):52-86.

[2]屈文斌。陕西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探索[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03):61-63.

职业教育的论文 篇四

摘要:就如何结合互联网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中国一流的高职院校与用人企业的衔接平台展开研究,以期实现职业院校学生学生毕业即就业,为广大用人企业量身培养各类熟练的技术工人为目标,从而解决我国结构性失业难题,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助力经济转型腾飞,努力让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关键词:职业教育;互联网+;校企合作;就业

一、课题背景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连续多年作为中央文件主要内容,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制定和颁布,明确了我国今后十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通过对这四项任务的明确,直接为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从“纲要”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在生源保障还是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国家对职业教育可谓倾力支持。而如何有效实现生源、学校、企业三者的有效交流与无缝衔接,是全面贯彻落实“纲要”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依托社会现有培训机构和企业,在已有培训经验和人力资源构建的基础上,借助互联网这一有效媒介,下游通过吸收广大职业院校确定性生源客户群,建立包括其健康状况、兴趣爱好、求职取向、理论技术水平以及实行情况的数据库;上游通过行业趋势分析以及企业选人用人需求建立企业客户数据库。以有效沟通和满意服务为内容,构建并做大做强校企合作这一大型平台,促进我国职业发展并为社会提供多层次,全方位技能型、实用型人才。

总之,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公民自立于社会,实现体面的劳动、有尊严的生活提供了可能。随着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发酵和深化,世界已然进入了大调整、大变革的关键时期。同时,我国的改革发展进入到深水区即全面攻坚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升级产业结构,已成为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当前转型时期,职业教育所承担的责任,远远不止于塑造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更重要的是它还承担了推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任,直接关乎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正基于此,以互联网+思维为重要催化因子,尽快开辟并逐步完善富有中国特色校企合作模式,实现高技能人才的不断涌现,实现产业升级换代,并通过有效沟通和衔接,最终建成实现求学求职生源、职业院校、用人企业三者之间良性互动的综合平台,助力经济腾飞不仅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更是当前时代和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

二、互联网+思维的应用途径

互联网思维应用非常广泛,现行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通过互联网构建国家、省、学校三级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国家级资源主要面向专业布点多、学生数量大、行业企业需求迫切的专业领域;省级资源根据本地发展需要和职业教育基础,与国家级资源错位规划建设;校级资源根据院校自身条件补充建设,突出校本特色。研制资源建设指南和监测评价体系,在保证公共服务基础上鼓励围绕应用成效展开竞争。探索建立高效率低成本的资源可持续开发、应用、共享、交易服务模式和运作机制。第二,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促进泛在、移动、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在现场实习安排困难或危险性高的专业领域,开发替代性虚拟仿真实训系统;针对教学中难以理解的复杂结构复杂运动等,开发仿真教学软件,推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第三,推进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相关标准;加快职业教育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消除信息孤岛;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办好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依托互联网建立快捷有效的沟通渠道,譬如以创建微信公众平台、建立QQ群★WWW.BAIHUAWEN.CN★、职业教育博客等方式重点从择业就业、子女教育、大学生发展等发面撰写相关文章,提供专业就择业就业服务等多种途径吸引用户关注,发展个人会员。初高中、大学校园为主要推广地点。广大学生及家长为受众群体,确保生源保障。本机构负责对会员提供兴趣职业匹配测试,择业就业义务咨询,大学生心理及发展规划指导,确保广大家长和考生学有所长、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以广大个人会员为资源为基础,根据会员不同的性格和职业倾向分类建设数据库,同时借助相关企业界资深人士大力发展企业会员,建设企业会员数据库。逐步实现求学、求职者数据库与用人企业数据库的无缝衔接,通过与各类会员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以及签署人才定制培养协议,结合企业发展需要,量身定制所需人才标准和具体人数,订单式委托培养。企业为会员院校提供实训基地及相关专业理论指导和技能培训。专业机构负责保障寒暑期实训基地和学员双向保障,并提供个人会员相关资质证书考录培训和报考服务,确保会员百分百取证、如期毕业。以生源保障和就业保障双向保障逐步与各大职业院校接触和合作,发展职业院校会员,和会员院校展开合作,以相关会员企业人才订单为基础,定向委培学生。职业院校专门开设相关专业和班级对入学学生专业化、系统化培养,让学生实现以兴趣求学、以专业化定向培养推学,以毕业即就业促学,真正做到术业有专攻,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三、讨论

借力互联网平台和社会商业力量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国民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是一个长远的课题,可以说,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首先,如何建立互联网平台仅仅停留在概念上,内容和形式都需要摸索和完善。单纯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模式应用到职业教育中可以说既缺乏市场吸引力又没有成熟的技术模式,如何丰富互联网平台内容,以内容吸引受众,以服务创造价值,如何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建立起学生、学校、用人企业的联系,从而在职业教育领域建立并使用互联网平台是要面临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其次,职业技术教育方面重视程度和全民认同感较低,如何把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科教强国的必要举措这一理念深入人心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尽管国家把职业教育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但是政策的具体落实需要很长的时间,以中招和高考两次考试为例来说明,尽管政策提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实行分流制度,现实中能够主动实施的地方寥寥无几,教育部门、高校、学生家长依然把高考作为一切工作的指挥棒,如何让职业技术教育深入人心,让广大群众认同技术人才是一个亟须解决的课题之一。

再次,中、高等职业院校数量不够,质量参差不齐。一方面,按照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要求,职业院校学生和高等院校的学生比例逐渐要接近1∶1,现实的情况是高校数以万计,而且年年扩招和新建,职业院校本就寥寥无几,部分职业院校仍然把升级进本作为努力的方向和前进的目标。可以说如果严格执行中招和高考招生政策,分流的广大学生将无处求学。另一方面,现有的职业技术院校教师队伍严重不足,很多职业院校通过外聘临时工作人员虽可缓解人手不足,但师资水平尤其专业水平与用人企业和社会需求相去甚远。如何大力发展职业院校规模,提升职业技术院校师资力量和专业水平同样不可忽视。

最后,始终要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仅仅只是一个媒介、一个催化因子,吸引学生前来求学的最有吸引力的核心是就业。一是如何对接用人企业,依托企业发展目标和制定和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性人才是职业院校的重要使命,能够吸引企业加盟甚至投入的绝非仅仅是互联网和一些可有可无的数据。二是实实在在的人才储备,依托互联网助力拓展招生规模,建立学生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学习成绩以及求职意向供企业参考是必要的,但如何立足院校自我力量借助企业相关的实训基地和专业技能培训指导在学制内尽可能多的培育合格的人才依然是职业院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技术推动发展、质量决定生命不仅仅适用于企业发展,同样适用于职业技术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顾珺。五年制高职教育的问题及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xx.

[2]李歆。关于高职教育教学创新的对策建议[J]。职业教育研究,20xx(04)。

[3]王宇东。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xx.

[4]殷英。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20xx.

[5]潘利群。关于推进高职院校与企业战略合作的探索和思考[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xx(04)。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职业教育的论文(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职业教育的论文(精品多篇)范文,共有9967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职业教育的论文(精品多篇)下载
职业教育的论文(精品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