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范文网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7篇《关于历史教学的论文》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到更多与《关于历史教学的论文》相关的范文。
篇1: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专题论文
摘要:
本人主持的甘肃省“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历史新课程德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已进入结题阶段,通过对我校高一、高二两个年级文科学生的调查研究,课题组对高中历史课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做了讨论和分析,参见拙文《管窥高中历史课德育现状》,发表于《新课程》杂志20xx年第四期。对历史课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此不再赘述,本文旨在探讨应对的举措。
关键词:
高中历史;德育现状
德育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是中学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当今中学德育和历史课程德育的现状和困难,笔者也思考如下。
一、提高学生的品质境界
在时代的影响下,当今学生“对人不感激,对物不珍惜”,与物的距离拉近了,与人的距离拉远了,在他们身上缺失中华美德。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知识在于教育”,对学生进行“境界”教育正是历史课和历史教师的责任。在高中历史课中穿插典型的历史人物事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可培养学生的品质境界。爱是道德的'基础,仁爱是中华美德的象征,是普遍的道德标准,讲仁爱有利于家庭稳定、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孝悌是仁爱的表现,是做人做事的根本。诸子百家思想是国学精华,孔子讲“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子言:“兼爱非攻”……古人认为“百善孝为先”,孝为首德,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等等不胜枚举,这些都是培养学生仁爱孝悌品德的良好素材。我国向以礼义之邦著称于世,而“重义轻利”则是传统精神中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舍生取义”、“见得思义”、“多行不义必自毙”等名言警语,几千年来一直被用以褒贬劝诫。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尚“礼”的传统,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建筑、科技……不论从哪一方面都可以看出中国人的这种谦和礼让之气,翻开史书,此类的言论更是无处不在。《大学》中有句话叫“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春秋时孔子就提倡“周礼”,倡导“仁”,中国的这种“仁”和“让”就是中国特有的气质。六尺巷的故事等等,长时流传。“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讲究的是“退”、“让”二字,它告诫人们处世时要“宽”,要与人为善。所谓“诚实”,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弄虚作假,不隐瞒欺骗,不自欺欺人,表里如一。所谓“守信”,就是要“讲信用”、“守诺言”,也就是要“言而有信”、“诚实不欺”等等。“诚实守信”是人和人之间正常交往、社会生活能够稳定、经济秩序得以保持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立人、立业、立国的基石。
二、拓宽学生的胸襟眼界
当今学生“对事不关心”,缺乏放眼天下,为国为民的理想和志向,对学生进行“眼界”教育同样是历史课和历史教师的责任。孟子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正是对学生进行爱国爱民教育的生动例子。以老一辈革命家为例,谭嗣同先烈为变法以死抗争;孙中山先生为革命一生持之以恒;李大钊先驱“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历史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胸怀天下,放眼未来,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唤回中国读书人的胸襟和眼界。
三、丰富学生的气质内涵
受时代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当今学生的知识容量严重不足,言行举止很不得体。没有足够的知识充实自我,学生普遍缺乏内涵,看上去很肤浅。很多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浮躁的情绪和华而不实的外观。具体表现为缺乏同情心,心灵不纯洁,很多学生目无师长,也不关心他人和社会;在言谈举止上很轻浮,坐立没有最基本的规范姿势,缺乏传统文人追求的那种儒雅气质。儒家的理想人物以孔子、董仲舒、诸葛亮、韩愈、范仲淹、文天祥、程颢、程颐、朱熹等为代表,他们充满智慧,博学多才,文武兼备,运筹帷幄,挥洒自如……满身洋溢着儒雅风范,是教育学生的榜样。诗经、唐诗、宋词、元曲、古典小说等文字意境;中国书法作品、文人画的志趣意境;古代玉器、瓷器的审美情趣,也是对学生进行气质教育的素材。我们要培养学生必要的儒雅体态,文明的语言谈吐,雍容大度,落落大方。
四、锻炼学生的意志毅力
当代学生缺乏毅力,缺乏必要的意志品质,做事往往草率了事或半途而废。司马迁对远古传闻逐一做了实地采访考证,终成史家之绝唱《史记》;祖冲之经过繁琐枯燥的计算,凭着难以想象的毅力,终于精确计算出圆周率;李时珍历时27年,走遍大江南北不惧路途险恶,长途奔波,不畏艰险攀登绝壁,不畏严寒酷暑,不顾自己身体安危,亲自观察、辨别和尝食药材,著成东方医药巨典《本草纲目》;曹雪芹呕心沥血著《红楼梦》不下10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写《资本论》前后历时40年;贝尔发明电话从理论到实践几乎是从零开始从想象开始的……这些事例都说明成大事贵在坚持,我们历史课就是要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在具体教学中要注重锻炼他们的毅力意志,为将来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历史课的德育功能不容忽视,它关系到学生的成才;关系着国家的振兴;关系着民族的兴旺。我们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肩负起一个历史教师的育人职责,培育好一点新人。
篇2:历史教学的相关论文
一、通过史学阅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不断提升研究能力
教学研究能力是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而阅读是提高教学研究能力的重要一步,历史教师的阅读是另一种备课方式。
历史专业教学杂志对最新史学研究动态进行介绍,以及对教学改革成果的关注,并对课堂教学每一个细节进行探讨,几乎可以说是历史教师获得视野和判断力的“捷径”。
从备课、上课到教学研究,正是这种视野和判断力一步步助推了教师的成长。
2。不断提升教学能力
由于教师年龄的增长,历史教师普遍出现专业知识日益陈旧、知识面日益狭窄、知识量储备不足等现象。
如果一位教师具备了追踪历史学科学术动态发展的能力,具备了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和能力。
那么他所储备的知识必定兼具了现实性和专业性,他的教学设计也将具有创造性。
史学阅读将会给原本的教学设计注入活力、开拓视野,使得教师的设计更显思路清晰、逻辑严密;也将激发学生的兴趣。
而独特的设计将更有助于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能力。
二、借助史学阅读材料,完善课堂教学设计
1。史学阅读为备课提供思路和素材
课堂实践发现,初中生掌握的历史知识有限,所知史料甚少,对史料的解读能力也有待提高。
课堂讨论因无法呈现有力的史料证据而显得局促,教师对历史材料的运用还主要局限于课本材料和常规材料。
史学阅读将会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和新鲜血液。
如在讲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时,通过阅读大量专业论文和历史书籍,对微课“甲午海战失败的原因”的'设计有了新的发现和思路
有这样一段材料十分有趣:相比清朝政府对舆论宣传的漠视和放任,日本则是全面操纵了现代化传媒工具,在新闻通讯全球化初见端倪的时候,日本政府充分利用了木版与铜版印制手段、传统的素描、海报宣传画,以及刚刚在媒体中运用的摄影术等手段,全方位控制了舆论。
反复的传播影响了社会公众和国际舆论,在这个战场上,他们占尽优势,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清军的败局。
这段材料来自于万国报馆编著的《甲午:120年前的西方媒体观察》一书,原来在一百多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中,舆论战已经是影响战争结局的重要因素,思维的火花闪现,备课思路一下子开阔了,原来一直强调清政府的腐坏是战败的原因,事实上是不全面的。
通过历史阅读,教师可以看到较全面的史料,进而有助于教师本人对历史的认识,有助于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
2。史料设计推进和生成课堂教学
在史料方面,教师首先要完成“丰富历史细节”这个任务,储备更真实、更丰富、更多元的史料,然后再选择一些史料进入课堂,引导学生使史料意义化、理性化和内省化,实践“求真”的教学观念。
只有在对学科内容进行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谈论教学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才具有意义。
历史教师只有通过历史阅读,才能真正实现“用教材教”。
三、选择史学阅读材料,提升学生历史素养
1。提升学生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一定的思维训练,而史料是训练思维的最好抓手。
以微课“甲午海战失败的原因”为例,如何让学生认识到清政府战败是体制落后造成的,需要充分而鲜活的史料,因为体制本身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对初中生而言,如何把体制落后这个概念具体化、生动化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认真考虑的。
例如可以从中日海军机构对比入手看中国体制落后,使学生明白国家机器的运转,尤其是军队机构的运转是战争胜败的关键,机构的多元化必然带来战时指挥的混乱不清。
清政府军事体制的落后是甲午海战失败的重要原因,引发学生思考。
2。提升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将看到的史料变成学生练习的题目,这是史学阅读利用的一种方式,它注重的是一种创造性学习,是在别人搭好平台的基础上,结合了自己思考的拓展性学习。
通过持续性的训练,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也得到了快速提高。
史学阅读贯穿于教师的备课活动、教学设计、新课教授和习题训练等各个环节,是历史教师终身学习的方式和方向,也是历史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
如何利用史学阅读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可以说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在探索中不断前行。
篇3:历史教学的相关论文
一、历史微课资源一般包含的要素
一是教学需求分析。
教学需求分析是可以单独的或嵌入视频的文本形式,用于帮助学生了解微课资源的历史背景与要解决的历史教学问题。
它包括学习者起点水平分析、学习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分析等等。
二是教学视频。
教学视频是微课资源的核心。
根据具体的历史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视频教学内容一般有以下教学步骤:第一,学习导入,通过提出问题、设置疑问等方式导入即将学习的知识点,并带领学生回顾有关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二,阐述与解释,引入核心概念或新知识点,围绕新知识点进行讲解阐述或操作示范。
第三,归纳提升,注重对规律的总结和提升,侧重于历史学科思维的培养。
三是练习与测试。
练习与测试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微课资源中的知识点的重要环节。
一般是围绕微课资源知识点设置相关检测题,以单独的或嵌入视频的文本形式呈现。
四是相关学习资源。
围绕微课知识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其他相关的资源,包括视频素材、多媒体课件和网页等。
与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相比,使用微课资源的历史课堂教学具有短小精致、化繁为简、简便实用、易于学会、随时随地、形式多样等优点,它带来了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翻转———把“先教后学”的传统顺序翻转为“先学后教”,非常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当然,微课资源用于历史学科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历史微课资源的局限性
一是微课资源比较适合知识的讲解,不太适合历史学科的实践课程、研究性学习等。
学生能“理解什么”不等于他们“能够做什么”,更不等于他们“能够做好什么”,所以,微视频在历史学科教学实践中不利于学生自己的问题生成与创新。
二是微课资源难以呈现或取代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交流与碰撞、互动与分享等,而这些正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最精彩、最有价值的部分。
三是微课资源比较适合历史学科低阶层次历史思维的培养,难以满足高阶层次历史思维的培养。
学生使用微课资源,能够知道和理解教学内容,在课堂中他们能开展学习,学会应用,这仅仅涉及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中认知领域的前三个低阶层次,即知道、理解和运用,并没有涉及后三个高阶层次,即分析、综合和评价。
过分注重低阶层次思维的培养,忽视高阶层次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历史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提升。
四是微课资源准备对历史教师要求较高。
微视频制作包括选题、设计、方案、预录和评审等步骤,期间真正用于拍摄的时间并不长,而前期准备非常耗时,要求非常高。
五是微课资源应用对学生要求高。
学生务必事先自觉观看和理解微视频,否则将会影响后续的课堂练习和应用。
如果学生一天需要观看几门课程的微课资源,将会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六是学生长期与电子屏为伴,用眼过多,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不可否认,微课资源的确能翻转教与学的顺序。
但是历史教师不能机械地盲目追赶所谓的微课教**流。
微课资源绝不只是一课教学的简单微缩化,历史学科课堂教学中哪些内容最适合采用微课资源,这需要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理性思考微课资源的教学价值。
三、历史微课资源的有效运用策略
一是历史微课资源应该更适合于一些难于理解、需要梳理、有待点拨的历史教学内容,诸如史学理论、历史概念、专题复习、解题指导等内容,更能体现微课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魅力。
二是历史微课资源目前主要用于教学内容的讲解,类型比较单一,应该进一步制作成问答类、讨论类、探究类、实验类等多种形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三是历史微课资源制作应该从注重低阶层次思维的培养转变为低阶层次思维和高阶层次思维的培养并重。
四是历史微课资源应该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
当然,只有通过具体的历史课堂教学实践,才能对上述问题做一个客观公正的回答,才能客观评价微课资源在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篇4:历史学科教学的论文
试论历史教学的学科渗透
摘要:历史教学的基础功能是通过描述基本的历史史实,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历史概念,而历史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历史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多项联系。
因此历史教学中注重和其它学科的渗透,能更好地完成历史课堂教学的任务。
关键词:历史教学 学科渗透 人文内涵
历史是一门内容相当丰富的综合性人文学科,它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活动密切相关,具有“以史鉴今”、“使人明智”、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
中学历史教学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历史教学,要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从历史角度去关注人生,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中吸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历史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与其它学科的多项联系,因此教学中既要重视指导学生感悟历史、积累历史和掌握历史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又要加强历史教学和其它学科的沟通与渗透。
一、历史与政治的渗透
爱国主义是历史教育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历史教育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要适时把握历史知识和时事政治的关联。
今天的政治热点往往蕴涵着复杂的历史因素,或是历史的延续,或是历史对今天的影响,可巧妙地利用或借助时事热点追本溯源,加深对热点问题或历史知识的正确认识。
如“围绕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这一热点,让学生思考:历史上香港问题的由来?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历史的耻辱?新中国又是如何着手解决的?经过梳理这一历史线索,学生就能认识到:香港的被侵占是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
香港的顺利回归,充分体现了“一国两制”政策的正确、改革开放的成功和新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也进一步印证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要使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就必须不断发展我们的综合国力,提高全国族的综合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另外,无论评价历史人物还是历史事件,我们都要力图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引导学生,充分体现唯物主义的辩证法思想。
如对秦始皇的评价,可以因为他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所以他是伟人;出可以因为他确立皇帝制度,建立君主的强权统治,以及穷奢极欲、统治暴虐,所以他是暴君。
另外,对屈原之死的评价,有学生说他的跳江正是他高风亮节的体现,也有学生说他是胆小鬼,都像他这样逃避现实选择死亡,谁来继续革命呢?
二、历史的地理的渗透
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学习历史方式的突破,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这就要求在历史教学中有意识地启发学生以史鉴、以古为训,
力求让学生既具备古往今来的时间思维方式,又具有上下四方的空间想像能力,逐步增强学生联想思维及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当学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时,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角度谈开辟的有利条件。
学生通过讨论认为:井冈山位于罗霄山脉的中段,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四周各县都是产粮区,农产品丰富,便于筹粮筹款;这里的群众基础较好,
大革命时期湘赣边境曾建立过党的组织和农协会;它位于湘赣两省之间的山区,距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的统治力量较弱。
再如,学习南宋经济发展时,除分析“苏湖熟,天下足”的历史原因外,我们还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地理知识来分析,江南地势辽阔,气温较高,雨量充沛,
江河湖泊多,适俣水稻等农作物生长,再加上江南内河航运发达,沿海港湾多,也有利于江南经济的发展。
由于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强化了学生对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自然条件的关系的认识。
至于课本上的地图,具有文字的内容所不可代替的作用,与地理的联系就更为密切了。
如在学习“赤壁之战”时联系作战地图,就是将地理知识自然的溶入历中事件中,此战中诸葛亮借东风又联系到气象知识。
这种知识的横向联系,有利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迁移,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历史与数学的渗透
电视剧《DN》师中讲,21世纪的战争不仅是高科技的战争,更是数学战争。
为了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我们有意把自然科学的相关知识运用于历史教学中。
如在讲授“20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时,向学生说明,这场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不仅是一次政治斗争,而且是一场数学战争,
数学的许多分支在其中都发挥了不少作用,如在导弹的瞄准系统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的控制理论,多国部队用来处理雷达及卫星信号的编码理论,
多国部队用来通信联络及破译对方密码的密码技术,以及用来指挥战争的计算机系统,无一不显示出科技的潜在威力,显示当代战争不仅是综合国力的战争,
更是高科技的较量,也增强对数学实用性的了解。
四、历史与语文的渗透
新课改已经走入我们历史教学中,适应新的教育理念,我们进行了“多维互动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改,其中有一个环节就是教师将一些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及历史书籍推荐给学生,指出重点、难点,让学生结合教材进行新课预习,学生就教材领悟知识点,这个过程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
另外,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历史现象都是通过特定的文学来反映的。
如《包身工》,生动地再现了中国无产阶级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
其中有“美国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人的尸体,那么,我也这样联想,日本纱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灵魂!同时,在这千万被压榨的包身工中,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人道。
这儿有的是20世纪的技术、机械、体制和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通过这些富有哲理性的语言,让学生体验出文学语言所带来的生动形象的历史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五、历史与艺术的渗透
历史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它与音乐美术等的联系和交叉。
如让学生结合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工艺术风格,说出这幅画的意境,学生不仅得到艺术的熏陶,而且提高了艺术鉴赏力和审美力。
总之,历史知识是全面丰富的,教学中,教师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合理的学科知识交叉和渗透,扩展知识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精神,增强学生学科渗透联系能力。
篇5:历史学科教学的论文
浅谈历史学科如何进行创新教学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要用创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学习兴趣;创新意识;设疑;创造性学习;讨论话题
21世纪已经进入高速创新的时代,因此可以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原动力,是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标志,是一个国家在世界竞争中的力量源泉。
新世纪对人们的创造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极其迫切的要求。
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创新心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
因此根据历史学科特点和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把创新教育融入到历史学科教学之中,这也是适应时代需要,下面就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一些经验和看法。
一、用浓厚的学习兴趣,唤起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是指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愿望与态度。
它决定人们愿不愿创新、敢不敢创新的欲望与倾向性,是创新能力品质的基础和动力。
教育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历史是一门基础的社会科学学科,它包罗万象,涉及各个领域。
教师应该根据中学生感情丰富、好动、好奇的心理特征,努力用生动诱人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历史课堂趣味横生,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轻松自如地汲取历史知识。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因为主动性的提问是对所学内容感兴趣的标志,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表现。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内含的创新素材,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换角度思考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巧妙设疑,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巧妙设疑,把学生引入教学过程,教师的讲解不过是学生思路的指引与开拓,对于学生的发言,切忌越俎代庖,以避免学生依赖教师,从而束缚学生思维的翅膀。
历史教材的书写是对历史事件的高度概括,很多吸引人的情节都被省略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要想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巧妙设疑,使学生感到新奇,从而诱发他们的思维,这样带着疑问学习历史基础知识,效果更佳。
同时,要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发展求异思维。
勇于质疑才能谈得上敢于创新,只有对现有资料的观点、结论善于怀疑才有可能创新。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不断给学生创造思维的机会,促进学生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对书本、教师的迷信,培养学生善于从已知中发现未知,使学生懂得,学习不在于知识的本身而在于把知识作为创新的阶梯。
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巧妙设疑、质疑问难,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可以激发学生广开思路,使课堂上处处闪烁着创新的火花。
三、设置讨论话题,营造创新氛围
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
它往往能突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观点总是富有新的创意。
因此,师生共同讨论是激励求异思维和集中思维的有效途径,思维活动可以经过不断的评价和引导而螺旋上升,从而把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推向较高水平。
讨论可以在课堂举行,也可以在课堂外。
首先,教师要做许多细致的准备工作,最重要的是准备可供讨论的题目。
让学生要通过观察、分析、总结才能解决这些题目。
准备的讨论题目要精选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又具有启迪他们对现实问题思考的内容,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能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师在讨论过程中要善于引导。
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言行,认真分析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视角的转变、能力的迁移,指导学生正确地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所想的问题,引导他们从“学会”到“会学”过渡。
对学生的创见要及时给予鼓励、支持,诱导学生大胆思考,勇于探索。
努力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因循守旧,能够敏锐地发现事物间可能存在的新关系,提出新颖独特的见解,具有超常、超群、超前判断力。
四、努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
”从爱因斯坦的这段表述中,可以看出离开积极的丰富的想象,既难以理解教材的内容,又难以有发展历史学科的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要丰富学生的表象,奠定想象的基础。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用书、教学图片、历史遗址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当积累丰富的表象后,想象力就会得到提升。
五、打破思维定式,培养思维灵活性
思维定式是妨碍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最大障碍。
因此,在历史学科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聚合思维、直觉思维、想象思维并用。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同类型的问题,以达到培养思维灵活性的目的。
例如在历史教学中,将教材中的因果关系颠倒,变果为因,引导学生由果溯因,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根据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理解历史事件。
例如中国近代史有三条基本线索:一条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华史,一条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一条是中国人民的探索史。
在复习时,引导学生同时探索这三条线索,培养学生多方位、多角度思考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已经熟知的历史事件,教师可以作一些假设,改变历史事件的某些条件,启发学生从反面进行分析推理,找出历史事件的正反面,训练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对同一历史事件进行思考,进一步弄清历史事件间的因果关系。
六、从生活实践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不能脱离生活和实践。
“鉴古而知今”,人类总是从过去了解今天,进而开拓未来。
篇6:高中教学中历史教学论文
一、简析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
2.1全面革新高中历史教学理念。新课程要求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必须实现创新改革,该项工作的实施会对我国教育部分及相关教育工作人员造成巨大冲击,使其面临严峻挑战,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教学理念已经难以充分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为此有必要完成高中历史教育观念的全面革新,立足于素质教育构建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先进教育改革理念。唯有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方能实现新型教育评价机制的真正构建,形成科学合理教学管理模式,则整个社会才能认可接受针对高中历史教学实施的改革工作,进而营造和谐历史教学氛围。在教学活动实施进程当中,教师作为直接参与者,其可谓是革新教学观念的关键要点,为此,需转变高中历史教师教育理念,强化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强教师业务技能培训,使其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心理辅导教育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在日常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完善提高自身素养水平。
2.2以新课程标准指导高中历史教学活动开展。高中历史课程教学需将课程资源作为主要对象,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贴近社会,将学生放在首要位置,使得历史课堂焕发生命力;高中历史教学进程需遵循感悟体验、和谐平等、开放互助的相关理念,教师应积极投入课程改革活动浪潮中,真正做到,摒弃传统意义上的原有老旧教学模式,释放学生天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独立完成历史知识学习,养成创造性思维;在新课程改革中,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在于认真培养学生积极的价值观及情感态度,使得课程教育目标内涵得以有效扩展,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能够养成良好的品质,具备较强的民族使命感及社会责任心,民族精神得以弘扬,帮助学生树立可为人类和平献出自己力量的理想观念。
2.3深化扩展高中历史教材内容。高中历史教学的首要任务在于完成教学内容的良性传递并紧密联系新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该教授什么内容是历史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此刻的作用在于结合课程标准将具体的教学内容详细确定下来。在课改背景下,教师制定相关教学内容的关键依据为《课程标准,突破传统意义上将教学大纲作为中心内容的教学形式。新课程标准针对教材跟课标之间所存在的相互关系提出新要求,即高中历史教师需参考具体的课程标准,以教材为出发点,开展多样化课堂教学,将教学主体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譬如说在进行《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课程教授的时候,教师可以使用幻灯片的多幅图片将经济危机时期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工人失业的困境直接反映出来,并对比2008年金融危机,使得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二十世纪的历史。
2.4在高中历史课堂中采用有效教学措施。第一,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活动可谓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内容,要求由原来的将教师跟授课教材作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将学生主动学习作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开展,实现以教促学、以学定教,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及兴趣,使其能够在过程方法以及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多方面获得全面和谐的良性发展。第二,为充分实现高中历史有效教学,实施多样化教学评价可谓是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在教学工作进行过程中运用的教学评价可获得良好的改善调节成效。传统意义上的以教论教的教学评价已经难以充分满足现今有效教学理念,为此,高中历史教师需优化完善有效教学,针对学生实施的教学评价必须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运用多样化教学评价模式。第三,完成课堂教学之后教师需及时做好课后反思工作,确保高中历史有效教学可实现持续发展。教学反思主要指的是教师针对自身教学理念以及教学实践活动所具备的科学合理性进行评判,与此同时认真思考选择针对性较强的策略强化提升教学活动科学合理性。
二、结语
综上可以知道,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的高中历史教学必须革新教学理念,教师需运用教育学以及历史学、心理学等多方技能,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有效教学措施,将学生放在首要位置,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自主学习,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篇7:高中教学中历史教学论文
一、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情景,营造自主学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灵活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使每个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能力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充分发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智力、心理、性格等差异,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完全由教师包办代替、无须思索的现象,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老师每天要面带微笑走进课堂,多观察,多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针对性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
二、重视课本知识、史料的阅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应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技巧,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史料、历史地图等对学生进行指导,给学生明确的学习思路,精心设计出难易适中、针对性强、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兴趣。
三、问题驱动学生全面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进行富有个性、创造性地学习。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不断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主动探究问题,使每个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从“学会”过渡到“会学”。如何完成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过渡?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训练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成为“会学习”的人,如作业布置,历史知识竞赛,课堂问题的提问、讨论,知识的抢答,学习与探究等。
四、形式多样的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传统历史教学中,作业形式基本上是选择题和问答题,这些形式对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巩固知识的能力有一定作用但不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作业布置上要多下功夫,力求作业形式灵活多样。我在设计作业时主要采取了以下形式:一是撰写历史小论文。这种形式的学习具有开放性、拓展性,对问题的探究比较深入,学生的收获会比较大,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二是编写历史小报。学生通过对资料、图片的处理,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三是组织社会调查。四是表格式作业。学生自我设计表格,将相关内容填入表格,完成相应作业。五是阅读材料解答问题。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使学生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结合教材中学习与探究的教学内容开展辩论,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师总结:在经济全球化的惊涛骇浪中行驶的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趋利避害,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加快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在课堂上,正反双方唇枪舌剑,难分胜负。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不但使学生学到了探究问题的方法,也使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平时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会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