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家电商广告词这样说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做,就做最好的老师!”不仅对自己,也是我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
“做最好的老师!”这是发自内心深处,经常回响耳畔的一句话。而我,为此而努力工作。相信你能成功,你就能成功。成功并取得一定成绩,这是每个人的毕生目标和追求。
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一年,第一次踏上三尺讲台,面对渴望获取知识食粮的学生的时候,才知道自己不再是一个学生,而是一个教师。角色的改变,对于我来说多少有些惶恐和不安,我是一个“传道授业”的教师。秉烛备课的时候,还不断遭受蚊虫的叮咬,以至于第二天上课,学生笑说我又长了一些青春痘。踏踏实实上好每一节课,仔仔细细的批改每一位同学的作业。对于学生所提的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能够认真的给予解答。到现在还记得,班里有一个叫申赛彪的同学,问我:“物理能不能学会?和人能不能长生不老”我给他讲了由清代学者彭端淑所写故事《穷和尚和富和尚》(《难与易》)"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难者亦难矣。个他讲了爱婴斯坦《相对论》的相关知识,并鼓励他努力学习,要多和自己比。制定一个学期目标,果然他还真的做到了。之后还真的踏踏实实的学习,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者的任务不在于交给下一代一个完整的世界,而在于引导并帮助他们用智慧和力量去创造新的世界。”的确,在开始我成了课堂的主宰,一切由我来驾驭。结果是学生兴趣荡然无存。到后来,我把课堂还给了学生,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记过反复实践,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大幅度提高。
给学生一个个人发展和成长的计划。“每天做些什么?”;“如何去做?”;“收到什么样的效果?”。当我仔细研究里的每一位学生时,越是深入研究,越是发现大多学生都患有“借口症”的疾病。你就会发现,一个各方面都表现出色的同学,那么他越是不去找借口;而那些表现平平的同学,没有明确的目标和一个可行的计划。总是有一大堆理由和借口去解释他干不了这也干不了那。针对这种情况,对于好的老师,一定会对症下药;并不是下猛药,不能只想着药到病除,要循序渐进,因为是药三分毒。
对学生来说,不要低估了自己的能力,也不要高估了别人的能力。其实一个人的想法要比智力更重要。如果你想上大学,你总会克服林林总总的困难和障碍。勇往直前,做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于每一个问题,都认真去学习,不要让自己的良心感到一丝的不安。要剖析自己,认清自己,了解自己的缺点。计划本身不会带来成功,只有将计划付诸于行动时,才会带来价值。
一个人不可能不遭遇逆境和面对失败,要利用失败来推动自己不断取得成功,让失败为成功铺平道路,遭受打击是有价值的,前提是我们能从中得到教训。给学生以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