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教学资源 > 学校管理公文 >

学校学生论文(精品多篇)

发布时间:2024-01-29 05:00:27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导读】学校学生论文(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学校学生论文(精品多篇)

学校学生论文范文 篇一

1.管理主体不清晰。目前,各高校的网络舆情均分化在学生工作部、校园网络管理中心、宣传部、团委、保卫处等不同部门管理,并没有清晰的界定。很显然对于校园网络舆情的管理主体,究竟应该是由谁来承担,对于管理主体的认识都不明确,呈现出诸多部门牵头、诸多部门彼此各司其职的现状,必然导致校园网络舆情管理的真空地带出现,对网络舆情突发性事件不能及时有效引导。

2.管理机制不完善。当前高校学生都是在匿名的状态下参与网络事件的评论,学校在校园网的注册、信息、审核监控、错误言论的处置等方面都没有相应的约束及管理制度,致使学生在极度缺乏监管的情况下,不能认识到自己错误言论的危害性和严重性,导致网络舆情危机的出现。

3.管理手段不先进。传统的网络舆情管理——人盯人战术,已经无法及时把控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舆论倾向,学生可以随时收集和看到网络上传播的不良信息和反动言论,一些不满情绪和不实信息也可以在匿名情况下随心所欲地发表。为此,传统的管理手段难以奏效,必须创新学生网络舆情管理手段。

4.管理时效不突显。高校学生仍习惯于由辅导员通知、班长通知、学校网站、校园宣传栏与海报、网上话题讨论(班级QQ群、BBS论坛等)等形式,主要依托辅导员与班委进行日常校园网络舆情监管,通过他们发现、排查网络舆情危机的苗头。但面对紧急突发事件,引发不可预控的网络舆情危机时辅导员与班委的力量就显得极为有限,管理总是比网络舆情速度慢一拍,错过有利时机,增加解决网络舆情危机的难度。

二、高校对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存在的问题

1.重视不足,投入有待增加。部分高校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不够重视,技术、人员、资金等投入少,网络舆情管理的软硬件投入不足,既没有自动化的网络舆情管理软件,也没有专门的网络舆情管理队伍,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网络舆情监测需要,难以屏蔽和删除不当言论。

2.方式被动,限制有待弱化。高校对网络舆论事件的处理总是从为避免事态扩大、增添麻烦、影响学校的声誉出发,采取回避、封堵、删帖等冷处理,呈现拖、压、被动的处理方式,致使学生的负面情绪不能发泄,激化矛盾,事与愿违。传统的呆板、乏味的引导手段缺乏巧妙性、艺术性。

3.组织欠缺,队伍有待加强。很多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机构、机制不健全,管理工作都是由学生兼职参与,缺乏经验丰富和专业人员的核心工作团队和工作体系,各相关工作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合作协调,在了解捕捉舆情信息,启动和掌控能力较弱,错失网络舆论引导的良机。

4.网络道德规范建设有待完善。在虚拟网络世界的网络行为只能运用网络道德规范来约束,法律法规的运用很难奏效,而高校的网络道德规范建设较为薄弱,在校园网络社区的大学生的价值判断标准还非常凌乱,偏激的观点大行其道,增加了学生的风险,迫切需要大力加强网络道德规范建设。

5.教师网络舆情监控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目前,高校教师对于网络信息化意识淡薄、信息敏感度低,对大学生网络言论还没有养成网络舆情监控的意识,对不良网络舆情仍停留在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缺乏科学有效的引导途径,无法充当学生的“舆论导师”的角色。

三、建立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与处置机制

1.建立工作领导机制,加强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的制度性。通过建立组织机构、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工作研究等制度建设,完成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与处置的顶层设计。建立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由宣传部或网管中心牵头开展日常工作,建立校新闻职能部门规范网络舆情引导程序,保证常态协调运转,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可以在国家法律的框架下建立网络管理规章制度,以及新闻发言人、日常值班等制度,形成有效的预防和处置机制。还可以通过对以指导实践工作为原则的实证研究,研究高校网络舆情的对象、内容、特点、成因、对策,积极探索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新思路,提升高校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

2.建立队伍保障机制,提高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长效性。发挥在网络舆情管理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好引导评论员工作队伍、网络新闻发言人队伍、网络舆情引导队伍三支队伍的建设,人员构成均应具备高政治素质、强专业能力、经验丰富的较强综合素质。

3.建立教育引领机制,增强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预见性。高校要发挥新媒体优势,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加强网站建设以正确的网络舆论引导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高尚的人文精神塑造人。同时对学生主体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从而形成良好的校园网络舆情氛围。

4.建立干预引导机制,增强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可控性。发挥网络舆情管理三支队伍的作用,影响和引导舆论走向。对于正确的网络舆论给予肯定支持,对于错误的网络舆论给予真诚、客观公正的解释;对于恶意造谣、攻击国家制度的信息坚决给予回应,主动阐明正确的观点,可以删帖。并要在事后做好充分的思想工作,从思想源头上解决问题。在发生网络突发事件后积极采取措施,掌控发展态势。高校应以情动人、平等协商、感同身受,消解对抗情绪,通过建立温和、人性化的柔性引导方式,化解和平息事件发展。

5.建立预警机制,提高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预防性。对于高校的网络舆情引导要建立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要充分发挥基层单位和组织在舆情信息收集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借助学生骨干、辅导员以及学生社团、学生宿舍、二级学院的职能管理实现对师生运用网络媒体的信息采集、并作出发展趋势预判。同时要在网络舆情发生前制定出有效的监测机制,并进行正确的引导。

6.建立应急和处置机制,提高网络舆情引导的实效性。各高校应成立突发事件指挥中心,制订应急处理预案,及时通报有关信息情况,确保信息畅通等应急和处置机制。通过突发事件指挥中心的建立大大提高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能力,一旦爆发网络舆情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指挥中心就能够形成快速响应、部门联动、集中资源、正面引导、有效化解的制度保障和机制体系。通过制订应急预案,高校在网络突发事件和敏感时期就能迅速制订出包括总体要求、职责分工、处理方法、实施步骤等内容的详尽可行的应急处理预案,加强网络管理引导。各高校要转变观念,及时通报有关信息情况,确保信息畅通,对自身利益相关问题及热点事件,要加强学校与师生的互动,维护师生的知情权,防止简单、粗暴封堵致使事态恶化。

学生论文 篇二

1.明确德育对象,分层次制定德育目标

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完善人格的形成是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他律到自律的渐进过程。因此,德育工作必须注重其层次性问题,把握好阶段性、渐进性和对象的自主性等特点。不同学生因个体差异会表现出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为优秀学生,包括三好生、党员干部等品学兼优的骨干学生;第二层次为一般学生,即品学中等的学生;第三层次为学习或生活有困难、有心理问题、家庭有特殊问题等情况的学生。

我校是一所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我校提出德育分层次分年级目标:

一年级上学期以公民素质教育贯穿,目标是做“合格”(行为规范)的发展者。实现从依从型到遵从型自塑的教育转化。高职学生进入一年级,他们要对新的学习生活确定一个全新的观念,同时也要重新确立人生的发展目标。因此,德育以形势政治、法律知识、公德意识及党团基本知识教育为主,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院系组织的各类集体活动。

一年级下学期以学习观念及生活习惯教育贯穿,在“合格”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一时期,学生与学校的磨合已基本完成,也确立了新的人生发展目标。在这一阶段,我们注重学生生活习惯的养成,以宿舍为阵地,将德育融入宿舍文化,通过各项评比,引入竞争机制,在比较中形成良好的氛围。

二年级上学期,以民族精神教育贯穿,目标是做“优秀”的发展者,实现从服从型到自控型自塑的教育转化。进入二年级后,学生完成了角色的转化,主要任务是要学习专业知识。这期间,形势政治学习必须结合学习目的、学风教育,加强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以及党团知识的宣传,发展成熟的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鼓励学生在学习之余,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并能组织开展活动。同时对学生要加强恋爱观教育。

二年级下学期,以生命教育及职业教育贯穿,目标是做“卓越”发展者,实现从习惯型到乐为型的自主教育转化。此时,学生在各方面都比较成熟,他们面临着就业的难题,在德育方面需要侧重对形势政治(就业形势)的分析,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就业方针、政策、原则教育,党团员的模范作用教育等。

三年级,主要开展学生实习跟踪调查与指导。这一时期,学生走出学校,全面接触社会,必然存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尽快适应社会,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就业心理疏导,使学生在融入社会的同时展现自我。

在德育内容的实施过程中,要有重点、有步骤、分阶段进行,每一学年有不同层次的内容要求,并且做到有序衔接、循序渐进,形成良性循环。

2.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融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发展于日常学习生活中

校园文化是校园的灵魂。以文化为依托,以活动为依托,更有利于学生的德育及实践。在我校的德育实践中,我们提出学生自主德育实践应为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发展。首先,融校园文化建设于分级德育目标之中,按活动细化相应德育目标和效果。将目标、应达到的效果、意义、方式等与学生沟通,将相应主题班会宣讲、活动等任务交给学生,让他们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喜好,选择自己愿意接受的内容开展活动设计,进行自我教育。任何一个制度的建设最终都要落实到评价机制的建立上。我们组织学生对照目标检查自己的进步情况,并根据自查结果,发现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及时调整目标。

3.重视学生德育评价,以评价推动德育实践

在学校德育中,开展学生的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自己与学校要求的差距,做出恰当的学习决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德育评价实践中,我们将学生评价也交付于学生自己。为此,我校推出了“学生德育发展记录”这一个人评价体系,其方案分为“本人承诺”“基础部分”和“拓展部分”。一名大学生应该在遵守纪律的前提下,努力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更应该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环境,积极投身于各项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能力。同时,对于积极参与活动或组织活动的大学生给予积分奖励,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

“德育发展记录”由“自觉自设”、“自律自评”与“他律监督”三部分组成。自觉、自强融入自设、自律之中。

“自觉自设”以“自我设计”为导引。先以“自觉”代“自设”,即在自我教育觉醒下,个人逐步确定自己的目标;继以“自动”带“互动”,即通过个人演讲或文本展示的方式,在彼此交流中资源共享,滋养共补,互利互惠,互动共进;通过存档、与阶段性的对查督促,逐步由外(口头与笔头)入内(思想心灵),形成旗帜般与动力性的恒久心理暗示和行为激励。

4.形成拉动机制,实施评价调控案例化

自主德育效果的体现在班级成员的成长之中,从自主教育伊始,便为不同层面的大学生建起了动态成长个案,从学生成长的轨迹中反窥自主教育的影响及其调控方向。

在进行学生自主德育实践和德育评价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在学生整体素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的各项品质在各类活动中均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政治追求及对未来的设想则与学生的家庭环境紧密联系。因此,在具体的实践中,必须将学生家庭环境列入学生德育评价的重要背景,对学生进行分类标注,并对不同情况学生的相关德育指标提出相应建议。如对特殊家庭或个别存在身体缺陷的学生将更多关注其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并将其参加学院各类活动及同学对本人的评价作为其德育学分的重要参考;关注学生情感动向,特别是对性格内向学生,并通过各类心理讲座,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情感;针对个别家庭困难的学生,跟踪了解其消费情况和勤工助学动向,并适时予以鼓励、帮助和支持。因此,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必须细化相应的德育指标、学分基数及目标绩点,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相应的目标。

二、自主德育的含义

德育是塑造人类论文灵魂的工程,更应从多角度、多方位注重人的发展。《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学校德育仍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德育评价仍然是困扰德育工作的一个难题。当前,市场化、功利化思想日益盛行,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受到巨大冲击。而对大学生的评价,智育讲得多,德育讲得少。德育评价中也是定性评价多,定量评价少,致使德育在高校中被漠视和弱化。笔者认为,德育评价必须与德育过程相结合,以学生为本,在学生自主德育的基础上,创设情境,以在专门情境中学生的认知表现和行动来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价,不失为一个有效的举措。

自主德育的核心就是要求教育者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以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道德素质为培养目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主体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活动,使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自主选择和积极实践来培养自主德育意识,掌握自主德育方法,养成自主德育习惯,提高自主德育能力,逐步形成主体的现代道德素质。

三、自主德育活动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增强德育互动,整合学校德育资源优势

所谓互动,指从德育系统的整体效果出发,着力形成德育系统的各要素内部之间、各要素相互之间及德育系统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实现德育过程整体功能的优化。

一是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德育工作是教育者与学生双向作用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单向塑造过程。教育者必须通过营造良好的互动环境,使师生在共同的德育活动中产生心灵的交流互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德育过程,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言行。

二是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学生德育是学校所有教育者共同的任务,要着力形成全员、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德育活动需要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活动相互交叉渗透,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相互促进的育入网络;德育的第一课堂必须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德育教师与辅导员、班主任两支队伍必须相互配合,有机结合。

三是学生间的互动关系。在学生群体中,学生之间的来往交流、帮助合作和心理互动,对学生个体的道德认识、行为方式甚至价值取向有着很大影响。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骨干在德育中的榜样力量、带头作用和桥梁作用,形成学生群体间的良好互动关系,使学校德育工作的臂膀得以延伸。

四是学校、家庭、社会的互动。德育系统是动态的、开放的,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的。学生德育应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互动配合中才能达到其有效性。所以,学校应力求建立与家长间的互动关系,使德育工作协调一致,配合行动。同时,还要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形成学校和社会的互动合力。

2.学校辅助实施,实现三个转换,抓好四个依托

在评价的过程中,作为直接辅助者班主任,首先要完成三个转换。一是管理角色转换,将学生由被动的受教育者转为自主教育的主人,班主任由前台的执行官转为幕后的指导员,即由管理型转为辅助型。二是工作重心转换,由重管束到重帮扶,由重表现到重心灵,由重学业到重全面素养,由重眼前到重长远,由重说教到重垂范。三是引领方式转换,由过去专注于情感投入,寻求感化学生,到情理并重,在精神文化的更高层面上发展学生。对大学生尤其要注重以冷静的理性思考,引领他们正确地思维,科学地分析,合理地判断,高远地思想,培育他们先进的世界观、美好的人生观和高尚的价值取向,帮助他们科学地规划与发展,成为他们精神的领路人,发展的设计师。

其次是抓好四个依托,即建立一支自主管理的强力高效的学生干部队伍;用好“德育发展记录”这个实施平台;经营好主题班会,寻得一个影响带动的抓手;培育好班级文化,营造潜移默化育人的环境。

当然,要深入开展自主德育工作,并建立起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从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常项经费投入等方面予以保障。尤其是在落实学分和学时方面,涉及德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育内容的安排、课程设置、学分设定、德育在其他各育中所占权重比例等,都需要从制度上加以保证。

参考文献:

[1]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实验报告集[G].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研究论文集[G].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刘畅.自主德育——学校德育的有效形式[J].北京教育,2006(11).

学生论文 篇三

(一)学生缺乏论文写作经验

由于成人教育学生大多从事第一线的实务性工作,缺乏论文写作的实践机会,据我院对09级毕业班学生的调查,其中只有45%的学生在大专毕业时独立完成过字数为5000字左右的论文,还有55%的学生在大专毕业时未独立完成过毕业论文。在课程论文方面,在15门专业中,仅有3门课程采用课程论文的方式考核。在学生对课程论文的态度方面,87%的学生认为课程论文考核要比卷面考试容易,完成的压力小。近70%的学生表示自己完成课程论文的态度不够认真。在完成工作报告方面,仅有5.2%的学生在过去的三年时间中独立或参与过字数在10000字以上的工作报告的撰写,其余学生均未独立完成或参与。在论文和工作报告写作程序和要求的了解方面,近53%的学生表示对此方面知识十分缺乏,35%的学生表示略有了解,10%的学生表示有较多了解,2%的学生放弃表态。从上述数据可见,成人教育学生缺乏论文写作经历,对论文写作的要求程序方法都知之甚少,需要指导老师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更为有效的方法加以指导。

(二)论文写作能力未能在课程教学中得以充分培养

论文体现了学生对某一具体问题的深入和全面的剖析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需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但目前的教学在对实践问题进行剖析时,往往侧重于解决方案的优缺点阐述以及如何选择方案,而缺少对问题本源及其演变过程的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倾向于得到实用的结论,对于如何得出结论则关注不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三点:一是对于问题本源的解释和阐述,需引用大量理论知识,因成人教育学生理论基础不够夯实,为减少学生学习难度,很多教师简化教学过程放弃对问题本源的阐述。二是实用主义急功近利的风气影响教学过程,将成人教育重应用性的理念演变成实用性,将高等教育演变成只教授学生“怎么做”,不阐述“为什么这么做”的短期职业培训。三是教师在对实践问题深入剖析时学生参与度很低。2012届金融专业学生课堂讨论,学习报告、课程论文等形式的作业准时提交率只有35%,远远低于普通题目形式作业的提交率。学生的低参与率阻碍了教学过程对学生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

(三)论文选题趋同化、热点化

为培养学生对实践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论文写作兴趣,毕业论文选题采用“学生自行选题,指导老师提修改建议”的方式。2012届毕业班学生中有近62%未从事金融业工作,对金融业的实践问题缺乏直观认识和兴趣,因此在选题时主要参考网络上的热点信息,出现论文选题趋同化、热点化的特征,而部分的热点问题带有很强的时效性和政策性,深入研究的价值不大,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有失恰当。

(四)论文写作“搜索化”

我校图书馆数据库学科种类齐全资料丰富,为学生的论文写作提供强大的资料支持。但学生论文写作出现“搜索化”,资料堆砌成文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学生选取某些具有时效性和政策性的热点问题作为选题。对于这类选题,学生受专业水平限制很难对其本源性进行探讨,而对政策方向的把握能力又不够。出于写作成绩的保险性考虑,学生往往只能资料剪接堆砌成文。二是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已形成对网络信息和资料的依赖,独立思考能力下降,论文写作过程中极度依赖网络资料,由于资料分析删选重组的能力有限,难免用资料堆砌成文。三是部分学生因学习动力和精力有限,或者指导老师疏于对论文选题、成文的过程控制,导致部分学生出现抄袭网络资料现象。据我院2011届金融专业毕业生论文来看,抄袭率达到11%,都被判为不及格,以致影响正常毕业。

二、金融专业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改进措施

(一)“循序渐进”式指导

我院金融专业专升本专业学制为三年,毕业论文工作一般被安排最后一学期,论文写作过程为期五个月。而全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来提高论文质量不能仅仅局限于这五个月,而应贯穿于整个三年教学过程,采用循序渐进指导方式。首先,在新生开学教育时,老师应强调毕业论文的意义,它是综合检验学生三年学习状况的重要环节,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工作任务的阐述解释能力。其次,开设学术修养培养课程,采用讲座方式,每学期循环开设,学生必须在论文开题前选修完成。讲座围绕选题方法、数据库使用与资料搜集、数据统计基本方法、论文写作格式、问题讨论交流方法五个主题展开。第三,从第二学年开始每学期至少有两门专业课需采用课程论文考试方式,课程论文要求从易至难,依据学习笔记———综述———问题阐述———完整论文,逐步提高要求。第四,配备辅导老师专业回复学生有关课程论文、工作报告写作方面的问题。通过上述改进方法,使学生在开题之前具备基本论文写作素养,减小不同背景和基础学生之间在写作知识掌握度上的差异,从而为最后一学期的论文写作做好准备。

(二)主导师与导师委员会相结合

2012届前,学生毕业论文采用导师负责制,每位导师指导10名学生,全程负责学生论文的指导,此种模式在实践中出现以下弊端:首先,指导老师受自身学术专业的限制,无法给学生提供最为专业的指导。其次,指导老师精力有限,同时指导10名学生的论文写作,质量控制受限。基于此,从2013届开始,金融专业开始采用主导师和导师委员会相结合的论文指导模式,该模式有如下特点:选题及开题报告答辩由导师委员会共同负责,导师委员会的三名导师对学生选题的口径、内容及可驾驭性共同做出评判;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任何写作问题,除了可向主导师寻求帮助之外,还可与导师委员会中任何一位导师进行学术探讨。

三、结论

通过上述改进措施,金融专业毕业论文的论文抄袭率从2011届的11%下降至6%,论文不及格率从2011届的13.2%下降至7.1%,学生对指导老师的好评率上升至97.3%,网络交流平台的登陆频次为平均每日231人次,即每日每位同学登陆1.54次。学生与导师间的交流频次更高方式更多质量更好,有助于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更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能力。

学生论文范文 篇四

我们应该重视汉语言本科专业的本科教育的根本性质。汉语言专业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承担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的责任。所以,汉语言本科专业教育与我们的汉语国际教育还有一些区别,即它更应该具有大学本科教育的系统性以及育人性。崔永华老师在其论文中非常有见地地提出了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美育教育和德育教育,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文章认清了留学生汉语言本科教育与单纯的汉语国际教育即汉语教学的区别。对留学生进行美育和德育教育是我国大学教育的要求,而中国古代文学中优秀的文学篇目可以给学生这样一种熏陶和培养。“在古代文学中学习中国语言之美,学习中国文人忧国忧民,淡泊致远的精神操守,这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触及中国文化的灵魂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

二、对比国外高校的中文专业看中国古代文学课的重要性

在国内大学中文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体系中,中国古代文学课或者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是一门专业必修课,是中文专业的重中之重。该课程一般有两学年的教学任务量,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中文专业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国外大学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在欧洲,开展汉学研究较早的大学里,教授很重视对中国古典文献的研究,甚至很重视培养学生对古文原典的解读学习。在近邻韩国,中国文学课在很多高校的中国语系都占有一定的地位。韩国大学里开设中文本科专业的学校现在超过了一百所,各大学的专业名称不尽相同,有的称作中国语言文化专业,有的称作中国语专业,还有的是在中文系下面设立不同的专业方向,比如中国通商、中国语言文化等。这里谈的主要是中国语言文化方向的中文专业的情况。笔者 2012 年曾在韩国庆南大学中国学部讲授一年汉语,了解了庆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在大二和大三两个学年中,学部为中国语言文化专业的学生分别开设了中国古诗选读、中国古代散文、中国古代小说和中国古代文论四门课程,学时与其他专业基础课等同,均为每周 3学时。通过对这四门课程的学习,中国语言文化专业的学生比较系统分项地学习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知识,阅读了经典的原典,同时对中国文学的特质以及主要的文学类型的发展有了大致的了解。学生们学习的文本是繁体汉字,这样可以一边学习古代文学一边实现认知繁体汉字的目的,这对于中国语言文化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韩国的其他高校也很重视古代文学课程。韩国学者文大一在其文章中列举对比了首尔大学和成均馆大学的中文课程。其中首尔大学在一年级开设中国古典文学探索,二年级开设中国历代诗歌讲读,三年级开设中国文学史课程,文学类课程占总课程的 47%。成均馆大学二年级开设中国文学史,三年级开设中国名诗鉴赏、中国小说概论、中国诗曲的理解等课程,文学类课程占总课程的 26%。有的学校在专业学习的初级阶段概括介绍中国的文学概况,随着学生汉语学习的不断深入,在三四年级开设文学、诗歌等文献阅读课程,此阶段倡导学生阅读中国文学原著,切身感受中国文学的魅力。朱锦岚老师提到韩国加图立国立大学自 20 世纪 80 年代末,取消了毕业论文,代之以 5 门课的毕业考试,而这 5 门课中,有 3 门是必选课,包括中国文学史、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2007 年毕业考由 5 门减少为 3门,即中国语、汉字和中国文学史。可见,在对中文专业毕业生的学科知识要求方面,中国文学史的内容绝对不可缺少,是在课程体系中占有很大比重的专业课程。同时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言专业与中国学生学习外语语言文学专业相类似,都是以学习母语以外的其他语种的语言文化为基准的四年制本科学习。从国内外语专业的名称来看,我们的外语专业的名称都是语言与文学并重,如: 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等,专业的名称就体现出了学习的内容,即要学习该门语种的语言也要学习用该语种成就的文学。例如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课程就一定要开设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或英美文学史这类课程。学生们通过对这类课程的学习,可以学习到经典英语作品,真正掌握该语言在文学方面的体现和运用,进一步增强其对语言的领悟。因此,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言专业中,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中国古代文学是留学生探寻中国文化内核的一把金钥匙

语言是工具,是载体,文学以语言为工具,展现丰富的人性以及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中国古代文学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一种映现。它对提升人的精神世界,增加人的文化底蕴有重要意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失去文化精华土壤的语言是苍白的,也是没有深度的。季羡林老先生曾写道: “离开了内容,离开了语言的内涵,根本谈不上什么语言。不涉及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风习等等,语言是学不好的。这是学习语言的基本原理。凡是学习外国语言者,都必须把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结合起来。”中国文化的内核追求平和、含蓄、中庸,中国文人高洁的品性,忧国忧民的情怀,谦逊重义的处事准则都体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这些承载着中国宝贵文化的文字都传承着中国文化的血脉。“文学语句中包含着汉语本身的文化内涵及中国人的审美心理。中国古代文学以生动具体的方式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及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古代文学作品中深深地蕴含着中国的精神和中国的脊梁。外国学生学习中国文化,一方面体现在中国的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等方方面面,更多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精髓中。中国古代文学课就是这样一门让学生体会文化精髓的课程,它承担了审美鉴赏与性情熏陶的美育任务。黄爱华老师认为“古代文学课是为了培养学生们讲授、阐释、鉴赏和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进而借助文学这一载体传播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专业基础课,它是通过对语言艺术的审美鉴赏进而吸收和理解中国文化,在传授文化知识之外,通过文学作品的内容辐射出中华优良传统的精神内核,通过作家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集德育、智育、美育等多重功能于一身,具有独特价值的课程。透过语言的外衣深入到一个民族的精神,这才是文化重要性所在。”诚哉斯言! 通过朗读并学习陶渊明的田园诗歌可以让学生在平淡醇美的自然风光中见诗人心情的恬静,淡泊名利,在率真的白描中透显深远的精神境界,让学生体会中国文人的精神情怀; 在白居易的现实主义诗歌中与诗人一同体会平民百姓的艰难生活,从而也培养学生对劳苦大众的深切的同情心和情操;在易安词作中领悟含蓄蕴藉,词的委婉曲折并留有无限想象,好似中国水墨画般悠长。这些都是属于中国的文化经典,是中国文化的骄傲。

四、从中国古代文学的世界性意义

学生毕业论文 篇五

关键词:高职路桥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一、传统高职路桥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方案的弊端

在我院路桥专业的学生,使用的是2+1的人才培养模式,学制为三年,然而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在前两年,后一年需要在相关企事业单位完成顶岗实习操作,对工作环境和生活进行适应,方便后续毕业之后有效的与相关岗位相融合。在两年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一门专业技术进行掌握,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一般而言在教学内容设置的过程中对一些重要课程和关键学科需要进行先理论后实训的操作,对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点的情况进行巩固,然而如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检验是非常重要的。很多院校的方法是在完成课程之后让学生出去顶岗实习前要求学生完成一个毕业综合设计,毕业综合设计的时间为2~3个月,通过这种毕业设计等方式对学生是否能够有效的进行学习来作出判断,所以毕业设计的内容设定是非常关键的,需要进行探讨和分析。对于路桥专业的学生,在毕业综合实训过程中的内容主要是完成一套勘测设计方案,耗时为一个月左右(如图1)。这样的操作方式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对路桥的结构以及构造情况进行清晰的掌握,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各专业课的内容进行综合,让学生能够独立进行工程量计算、构造识图等,轻松的掌握相关的规范和知识,进一步深化道路勘探设计课程,然而出现的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在毕业之后可能不会从事对口的工作,很多高职高专学生在毕业之后无法进行设计的工作。另外,也不能对学生其他课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在进行路桥勘测设计这门学科的过程中有专门的实训内容,而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与实训内容大体相似。这种毕业设计的作法是沿袭大学本科传统模式进行的,无法符合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职业教育的理念,所以一定要进行改革。

二、对毕业综合实训方案进行创新的方法和效果分析

通过深入对相关企业进行调研,对企业的需求进行了解,在此过程中,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理念相融合,对专业教学目标进行整合可以发现,企业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所以需要依照实际情况合理的对路桥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进行改革,使其符合企业实际用工的需要。

(一)依照方向不同制定能力型的毕业设计任务,突破原有的禁锢

在进行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运用,这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检验的一种重要手段,所以需要有针对性、整体性、导向性地进行毕业设计内容的设置,对于毕业设计的特性,相关任课教师阅读了很多社会调查和参考资料,并且制定了符合能力要求的毕业设计内容。在进行毕业设计内容的过程中,指导老师提出了4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设计模块、资料模块、造价模块和现场施工模块,各个模块所包含的专业知识各不相同,具有一定的侧重点,在最后一个学期开学之后,每个模块的毕业设计任务书未通过网络向学生下发,学生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合理对毕业设计方向进行选择,并且能够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进行磨炼,让学生真正做到懂设计、精施工、会管理。

(二)毕业设计的运行及成绩评定的具体方法

通过行为导向教学法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比如说可以对一些已完工或者在建的施工图纸进行部分截取,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内容,主要可以涵盖桥梁、路面、排水、防护等工程内容,让学生进行模拟操作,将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以施工模块为例,指导老师可以提出相应的要求,将任务抛给学生,依照自身的情况寻找相关的方法,将路桥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解决,可以在图书馆查找资料也可以上网,通过搜索引擎进行搜索,也可以与同学之间进行相互讨论,获得相应的解决方案,指导老师不要求学生准时到教室完成设计任务,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依照教师的要求将教学任务完成。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从给定的图纸资料当中审核工程量,能够看懂图纸,另外还可以通过相关的施工组织知识进行控制,了解施工的进度,掌握相关的网络图和横道图,并且对关键工序和总工期进行查找,及时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在成绩评定的过程中,由于标准答案不统一,每份成果都具有唯一性,所以,需要增设一个答辩环节对学生的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进行考查,判断是否抄袭他人成果,并且与学生的平时表现相结合,给学生定出最后的成绩。

(三)改革后获得的效果分析

在进行改革之后,这种方式获得了学生和教师的肯定,很多学生认为这种方式充满了挑战,可以有效的对大学当中学习的内容进行整合,虽然比较辛苦,但是也较为充实,收获了很多的内容。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毕业设计往往是指导老师要求学生依照指导老师的相关要求进行操作,完全由教师主导,学生循规蹈矩的进行操作,无法突破教师的要求,也不能进行创新。传统的方式主要是讲学而并不是教学,所以主要是教师手把手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授,相比而言在毕业设计改革之后可以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充分的激发出来,让他们在进行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更具有积极性。

三、总结和展望

在改革过程中风险和机遇是并存的,所以教学改革的时候,收获利益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在进行改革之后,毕业设计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进行分析和解决。首先学生在实训分组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仔细的考量,在进行实践摸索的过程中发现最初的四人一组逐步转变为两人一组,最后一人一组将任务完成,在此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潜力是可以不断挖掘的,几人一组可以对学生的团队精神进行培养,但是也会出现一些滥竽充数,偷懒的学生而单独进行操作,又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其次需要注意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很多学生往往是抱着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希望能够对别人的成果进行分享。在答辩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控制学生相互抄袭等问题,然而这并非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在进行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很多内容具有一定独立、局限性,毕业设计无法将所有专业知识融会贯通,比如说在施工模块当中没有加入工程检验的相关内容,这也是后续需要进行考虑的地方,如何对学生的实训成果进行合理的评价,也是非常关键的,毕业设计,尽管制定了相应的标准评定体系,然而在评定的过程中指导老师的自主空间较大,在评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加强标准的量化和细化,做到公平公正。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需要依照改革之后毕业设计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完善和总结,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毕业质量,让毕业设计能够真正成为培养学生,为学生提供就业实践的一个工作前的模拟平台。

【参考文献】

[1]王贵珍,李红立,游普元。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高专毕业设计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12(4):37-38.

[2]易灵芝,伍衡山,杨建明,等。以提升就业质量为导向的路桥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探索[J].求知导刊,2014(5):143-144.

学生论文 篇六

关键词:翻译教学;大学英语教学;能力培养

一、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现状分析

1999年出版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学生“译”的能力提出了要求,但不够明确具体,而且要求偏低。2002年起在全国实行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并对“译”的能力分三个层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然而,目前大学生的翻译能力离这个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现行大学英语教材体系对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缺乏重视。尽管各大出版社已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精神,相继推出了以交际教学法为主的教法体系和以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目的的新型教材,但主要体现在听、说、写的能力培养方面,几乎所有的大学英语教材都根本不提翻译,课本中少量的翻译练习仅是针对课文所学字词或语法结构的造句式训练,而不是为语言应用服务的。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人们对交际能力的理解不够具体。“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针对Chomsky的“语言能力”提出来的。在Hymes看来,语言能力恰恰是一种处事的能力,即使用语言的能力,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对潜在的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运用。Hymes关于“交际能力”的理论,大大拓宽了人们语言研究的视野,尤其在外语教学界,受他的交际能力理论的鼓舞和启发,外语教学研究者结合英国功能语言学派的语言理论,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外语交际教学法趋势,各种以交际能力为理论基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也应运而生。遗憾的是,人们对交际能力的具体标准的认识还停留在一个最低要求的水平上,即“达意”(gettingmeamngacross)的水平上,在讨论交际能力时往往将重点放在口头表达方面,而忽略了书面语交际能力的研究,忽视了理解能力的研究[1]。现行大学英语教材普遍缺乏对学生翻译能力的重视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是师资短缺是制约高校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主要因素。由于高校扩招,绝大多数学校还存在师资短缺的问题,除了保证基础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正常运行之外,无法或很难抽出老师对学生的翻译能力进行训练。针对此种情况,蔡基刚教授提出压缩大学英语必修基础课、增设后续课程的建议,其中当然包括翻译课程。国内已经有一些院校开始探索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院校已经把传统的四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单一模式改为1+3模式、2+2模式和3+1等三种模式[2]。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基础,在第一、二或三学期修完大学英语基础课程,积累一定的英语基础,在后面几个学期中选修包括“实用翻译”在内的后续课程。但这也只是局限于少数生源素质好、教师数量相对富裕的重点院校,绝大多数学校仍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也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

由于这些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没有受过专门的翻译训练,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或是由于缺乏英汉语言对比方面的基础知识,在翻译过程中常常不知道如何转化句子结构,往往按照原文的词序与结构,把单词一个个填上去;或是在理解原文的意思后,不知道如何运用恰当的翻译技巧,只能小心翼翼地按照原文的结构一成不变地进行翻译;要不就是对中西文化差异缺乏系统学习,翻译时谬误百出[3]。这样的译文可读性肯定不强。下面的译例足以成为现在的学生翻译能力水平的佐证。

原文:TheuniversityhasbeennamedtheUK’smostinnovativeuniversit,intheLaunch-It2001competition,whichaimedtOdiscoverwhichBritisluniversityhasdemonstratedthegreatestachievementsininnovationan(enterpriseacrossthebroadestrangeOfactivity.InthenationalTeachingQualityAssessmentexercisesfor2000,Oxfordwasawardedtopmarksinsixoutoftensubjectsassessed.(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发行的《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第2册第1单元PassageA)

学生译文1:牛津大学在2001竞赛中被认为是英国最富有创新能力的学校。这项竞赛在于了解哪所大学最具有创新能力和进取精神。这就要求各所大学参加一系列的活动来证明自己的才能。在2000年的教学质量评估中,牛津大学十分之六的学科被授予最高奖。

学生译文2:这所大学被称为最具创新性的大学。在2001年举行创新杯大赛,目的在于发现哪所英国大学被显示在创新中具有最大成就并具有进取,举行广泛的一系列活动,在2000年全国教育评估中,牛津在十个方面中有6个得优。

不难看出,学生没能正确分析原文的句子结构,也缺乏对相应的术语的了解。

参考译文如下:在2001年度的“创新杯”竞赛中,牛津大学被授予英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大学称号。该竞赛旨在发现哪一所英国大学在最广泛的领域内取得了改革创新和不断进取的最大成就。在2000年全英“教学质量评估”中,牛津在所评估的10个学科中有6个得分高居榜首。

大学生翻译能力的实际水平确实让人担忧。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非常重视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这一环节,这不仅是因为现代社会生活对翻译能力有着更为迫切和现实的需要,而且还因为翻译能力在本质和方式上与其他交际能力有着重要的差异。我们应该把它当做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加以研究。二、大学英语教学与翻译教学的结合

社会需要大量有翻译能力的大学毕业生,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工程应该把重点放在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语言能力包括翻译能力的提高上。然而传统翻译教学仅仅局限在外语专业这个狭小的圈子里,非外语专业被排除在外。翻译是一门需要多方面知识的综合学科,也是一种需要多方面知识的技能,不是外语学到一定水平就可以自然掌握的。西方相当一部分翻译系都要求翻译专业的学生在主修翻译的同时,学习某一专业领域里的一组基本课程,以达到既懂专业又会翻译的目标;或者强烈建议学生同时选修或补修经济、商贸、人文等社科与自然科学领域内与翻译内容密切相关的课程[4]。非外语专业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某一专业的基础知识,若把翻译教学纳入英语教学范畴,让他们有机会学习翻译,无疑会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的能力。为此,本人不揣冒昧,提出以下建议:

1.充分发挥对比翻译法的优势,强化学生双语语言文化基础知识的教学

长期以来,对比翻译法在翻译教学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应用对比方法和差异教学,可增强学生对两种语言的感性认识,从比较中找差异,从差异中悟出翻译的道理。光靠词典是做不了翻译的,一个词的生命不在词典里,而在活的语言中。

翻译教学属于分析性活动,必须建立在双语对比研究的语言学基础上,使学习者熟知两种语言在语法层面、修辞层面及语意层面诸体系上的异同,掌握其转换规律,对原语的表达形式和表达信息能透彻的理解,也能用译入语尽可能确切地表达此种理解,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内容和形式。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工作者要重视英语教教学中的翻译技能训练环节,注意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在讲授语言代码转换的知识包括对不同语言间文化差异和文化沟通的认识的同时,传授传统的口、笔译的各种翻译技巧,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2.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翻译训练更多的是被当成提高外语水平的一种方式,被当做提高外语技能的手段,教师更重视学生对语音、语法、语义、语用等方面的理解和把握,强调语言结构本身的规范性。21世纪的翻译更是一种语言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活动,其目的不只是为了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更是为了给社会提供一种服务。因此,这个时期的翻译教学要更加注重社会性和实践性,在教学中应努力拉近课堂教学和实际翻译操作之间的距离,努力做到把社会实践带入课堂,把课堂推向社会实践。现行大学英语教材有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即选择的语言材料体现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的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吸收大量与语言相关的社会、文化等知识,同时也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轻松、活泼的语言学习氛围。具体在课堂教学中,可在语篇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语篇重构活动,也就是以课文为依托,让学习者运用课文所提供的语言材料,按照课文语篇模式重新组织或加以发展。两者的结合将会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同时,通过大量的操练得到锻炼并积累经验,以达到专业水准的要求。

仔细分析“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阶段各个层次学生英语能力的各项要求,都统统属于语言基础范畴。该“课程要求”明确提到,我们的教学应“既能使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要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重视翻译教学这一环节,以增强大学英语这门课程的实用性,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91.

[2]蔡基刚.压缩大学基础英语,提高语言学习效率[J].外语界,2002(5):16

[3]朱庆.培养与提高非外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谈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与可行性[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1):37~40

[4]柯平.世界各地高校的口笔译专业与翻译研究机构[J].中国翻译,2002(6):51.

[5]史冰岩.近代翻译法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技巧[J].中国翻译,2000(5).

[6]卢思源,吴启金.展望21世纪的翻译教学与研究[J].中国翻译,2000(1).

学生论文 篇七

心理学表明:当新奇事物出现时引起人们的注意,进而接近,了解事物,尝试解释“这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这时探索、发现、发明和创造的行为就可能相继发生。

初三化学是学生的一门启蒙学科,这里蕴含着趣味无穷、千变万化的科学知识,对刚接触这门学科的初三学生来说,他们肯定会有强烈的好奇心。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没有实验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课前预习,那么学生在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或自己动手做实验之前,就已经“认识”了实验仪器,“看懂”了实验过程,“明白了”实验操作,“知道了”实验结果,“明确了”要讨论和分析的问题,因而体现不出化学实验的作用。长此以往,实验在学生的心目中仅仅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过程,他们自然会对实验产生冷漠态度。另外在实验教学中,为了学生的安全,教师往往会对化学实验的危险性做过分的强调,结果造成一些学生对做化学实验产生了畏惧的心理,失去了好奇心,对实验的情感也就难以建立。

要发展学生好奇心,孕育丰富的实验情感,首先在实验过程中尽可能把验证性实验改为具有探索性、研究性、设计性的实验,以发展学生好奇心。例如“中和反应”的实验,教科书上的设计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再边滴加稀盐酸边搅拌至红色恰好变成无色,再蒸发溶液判断该物质是否是氢氧化钠。我将教学过程重新设计为:提出课题,然后出示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溶液,提出问题:它们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你有没有方法来判断它们是否发生了反应?如果有,请设计方案。接着我让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后学生交流设计成果,汇总如下:

方案1: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液体呈现红色,再向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如果红色退去,说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反应。

方案2: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液体呈现蓝色,再向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如果蓝色变成紫色,说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反应。

方案3:向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液体呈现无色,再向试管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如果无色变成红色,说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反应。

方案4:向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液体呈现红色,再向试管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如果红色变成紫色,说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反应。

然后请学生分组实验,实验结束各组派代表交流,并由学生对这几个方案进行比较,哪个较好?哪个不能达到目的?为什么?通过实验、交流、比较,问题便迎刃而解。教师只有在实验教学中充分挖掘实验的功能,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好奇心才会得到发展。

其次要消除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畏惧心理,在教学上除了对安全性方面的教育,注意方法、方式外,还要在实验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方法上加以改进,增加学生对做化学实验的安全感。教师在实验教育中可以穿插介绍一些科学家是怎样获得实验成果的,让学生明确一定要增加自己动手实验的机会,只有在亲自设计和实验操作中才能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才能形成深邃的实验情感。

2利用实验探究功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1落实学生基本操作的能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化学实验的基石,要求学生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学科要求的基本技能。因此必须实实在在抓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重视教材中第一单元的课题3《走进实验室》和附录I《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药品的取用规则》,决不能把它当作可有可无的“学生实验”。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使学生真正走进实验室。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酒精灯的使用、托盘天平的使用、量筒的使用、加热液体、加热固体、溶解、过滤等基本操作进行反复训练,直到能规范操作。在训练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每一个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重视每一步操作的技巧,能发现操作中常见的错误。对化学常用仪器了解其规格、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懂得何时用,怎么用,为什么这样用。

2.2让学生操作演示实验:新教材把学生动手实验活动融入了学习内容中,取消了单独编排学生实验的做法,淡化了学生实验和老师演示实验之间的界限。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只要学生能够完成的实验,我总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我采取的措施是:(1)让学生参与到演示实验中来,要学生课前做适当的准备,课中上台演示实验,以此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2)激励学生对演示实验进行改进,以提高应变能力。(3)鼓励学生在课下自行设计实验,以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例如,在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在课前我创设了问题情景: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增加、减少还是不变?如此激发学生猜想和假设,形成探究欲望。上课时,提供实验仪器、药品:锥形瓶、托盘天平、带玻璃管的橡皮塞、小气球、酒精灯、烧杯、细沙、白磷等。学生分组讨论,自主设计方案和实验操作步骤,并派代表到讲台上演示本组设计的实验方案,验证猜想。结果有很多小组没有按课本的实验步骤完成实验,而是自己改进实验设计,关于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就出现了三种方案:(1)用玻璃棒引燃白磷;(2)用玻璃管系一个气球引燃白磷;(3)把锥形瓶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引燃白磷。实验探究后,学生评价不同实验设计的优缺点,最终所有学生享受了最佳方案。

学生在课堂中的成功演示,也使他们产生了无比的自豪感,学习化学的兴趣更浓了。观看实验的学生受到了同龄人的感染,争取做好实验的情绪更加强烈了。这样的实验既避免了演示实验的一家之演和瞬间之作,又拓展了演示实验的教育时空,同时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了一种自主活动的内驱力。

2.3充分利用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化学学科本身就与生活、生产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境切入教学,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

新教材中安排了蛋壳与醋酸的反应、自制净水器、石墨导电、制作叶脉书签等9个饶有趣味的家庭小实验。这些小实验用品及药品在家中就可以找到,简单易行、现象明显、生动有趣、说服力强,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欲望。例如“检验鸡蛋壳的成分”实验,我让学生带些家里的水垢和鸡蛋壳,并让学生自己设计证明它们的成分中有碳酸钙,然后提供实验药品及仪器让学生完成实验。当学生看到鸡蛋壳与醋酸反应生成的气体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时,都很兴奋。又如“自制净水器”的实验中,我安排了学生产品推销展示会,有许多同学制作的净水器很精美,在产品推销展示会上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通过这些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验,使学生体会到了知识源于生活,并且能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学生动手、探究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更高了,开展探究实验的气氛更浓了。

3适当增加实验,提高探究能力

由于教科书限于篇幅,不能编排太多的实验,因此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补充一些实验,增加学生动手机会,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碱溶液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教学中,可补充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实验。先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按要求闻气味,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按要求闻气味,比较实验前后气味的不同。通过实验,使学生更牢固掌握碱溶液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和盐的规律,又可以加强环保教育,强化环保意识。又如,酸碱溶液与指示剂反应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从家中带来各式各样的新鲜植物的花瓣,经过洗涤、晾干捣碎,加入适量的95%的酒精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将浸出液过滤,向所得溶液中加入1/3体积的水,制出各种各样的指示剂。许多同学表示喜欢这样的探究,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实验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

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增加一些实验,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深刻化,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贯彻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和重要手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的人格全面发展、个性充分发展、可持续发展。

我相信在广大同仁的努力下,学生的探究能力会不断得到提高,素质教育会不断结出丰硕的果实。参考文献

[1]常汝吉。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郑长龙。化学实验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摘要】领会新课标新立意,利用实验探究功能,孕育学生丰富的实验

情感,确立学生的动手意识,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掌握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和重要手段。

学校学生论文范文 篇八

(一)学生管理的内涵

学生管理是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通过各种手段,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行为进行管理和规范,旨在维护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学生的生活秩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根据2005年9月1日起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校学生管理包括学籍管理、校园秩序、课外活动、奖励、处分。其中,学籍管理包括入学与注册、考核与成绩记载、转专业与转学、休学与复学、退学与毕业、结业和肄业;校园秩序包括学生行为规范、寝室管理、环境卫生维护及其他规章制度;课外活动包括各类社团活动、勤工助学及社会实践等;奖励主要指对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科技创造、体育文娱及社会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的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或表彰;处分是针对违反学习和生活纪律的学生实施的惩罚,包括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此外,随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不断创新,高等院校也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的服务,绿色通道、就业服务、心理辅导等工作也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校园文化对学生管理的重要意义

校园文化与学生管理具有密切的关联性。第一,二者目标一致。校园文化与学生管理都以育人为目的,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为目标。第二,二者主体一致。校园文化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者与受益者。学生管理同样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中心。鉴于校园文化与学生管理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上的一致性,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定可以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完善和创新。学生思想和行为内容不断延展,新时期的学生管理离不开“学生本位”的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以及校园文化的建设大有裨益。因此,“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尊重人格,保护天性”等先进的教育理念必须被广大学生管理工作者所接受和运用。“以人为本”的育人环境和氛围离不开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性文化,通过长期的沉淀与升华,形成了人们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和崇高追求。而校园文化所具备的导向、陶冶等功能,潜移暗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学生在特定的人文环境的熏陶下成长,形成健康的人生信念和价值追求。

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基本途径

(一)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提升服务学生能力

校园环境文化可称为校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对。它是校园文化中的基础系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是精神文化的有效载体和实现途径,也是校园文化的直观体现第一,重视校园“硬环境”的建设。所谓“硬环境”又称物质环境,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校园景观、教学设施、体育文娱设施及周边环境等,这些能看得到、摸得着的实体无不反映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精神风貌,物质环境是开展育人活动不可或缺的基础和物质保障。因此,这就要求学校加大对“硬环境”的投入力度,尽可能地完善校园基础设施,为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文娱活动提供重要的载体,使师生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打造校园“硬环境”的过程中,各类建筑和设施应达到美感教育的标准和功能丰富化的要求。如校园建筑,包括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体育馆等,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应具备实用与艺术的双重功能,愉悦学生的身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和启迪。同样,校园景观建设也应达到使用与观赏功能的统一。校园的园、林、水、路、石等人文景观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激发学生进取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成长,有助于激发其爱校热情,有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施。第二,重视校园“软环境”建设。“软环境”是相对“硬环境”的一个概念,也是一种精神环境,主要包括校园内的人际氛围、舆论氛围等。人际氛围主要指校园内的各类人际关系,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领导与教师之间多层次的人际关系。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高校学生所有的学习和娱乐活动都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实现的,大学是个小社会,社会交往是大学生社会化的根本途径。学生通过社交建立起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网对学生的一言一行和身心发展影响重大。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维护校园秩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因此,教师在学生人际关系形成的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避免学生发生孤僻、嫉妒、自卑等社会交往问题,正确引导学生坚持平等、相容、理解、信用等交往原则,远离习惯不良、思想扭曲的人,选择道德高尚、心地善良、积极进取的人交往。此外,教师作为学生间的裁判员,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化解学生间的矛盾,解除学生间的误会,做到不偏私、不歧视、不主观。

(二)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第一,重视传统教育。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可见,传统文化对于公民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理想信念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决议中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血脉,也是大学生身心成长的指路明灯。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坚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等原则,通过各类教学和文化活动,如实践教学、演讲比赛、征文大赛、文艺汇演等活动形式,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包括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等。同时,深刻挖掘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统,讲清楚学校的历史和文化,使学生感受到学校的魅力所在,从而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以及爱国、爱校情怀。学生管理工作者只有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融入先进的教育理念,方能不断深化校园精神文化。在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成长下的学生,更易于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高尚的品格,这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相一致。第二,加强校风建设。校风即学校的风气,是一所学校鲜明的个性特征,它体现在全体师生的精神风貌上。校风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动态系统结构,涵盖教风、学风、作风、班风、舍风等各类校园风气。良好的校风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的形成。因此,校风建设是育人的关键环节。教师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风。良好的教风对学生汲取知识、培养能力意义重大。班级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素养的主要场所。和谐、向上的班集体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良好学风的形成有着促进作用。为加强班风建设,首先要对班级日常管理进行严格要求,用制度来约束学生言行;再者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通过互帮互助、嘉奖优秀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群体的典范。此外,宿舍是学生生活起居的唯一场所。良好的舍风有利于学生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如早起早睡、勤奋上进、锻炼身体、读书看报等。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学生进入社会、成家立业有着长远、深刻的影响。为加强舍风建设,需要严格宿舍制度,对于不遵守宿舍制度的学生加以管教和约束。还要发挥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榜样作用,带动普通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三)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建立完善规章体系

学生论文 篇九

关键词:语感生活化教学文化背景直接思维

所谓语感(senseoflanguage)就是学习者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它包括对语言的感觉,领悟和直觉的把握。英语的语感就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生成能力,还包括对上下文提及的判断能力。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要学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良好的语感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获得充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增强英语交际能力,而且又能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增强应试能力,并促使英语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的最高体现就是学生的语言直觉和语言习惯,而不是逻辑的训练。“直觉是对情况的一种突如其来的顿悟或理解”。当学生在每说一句话时,都习惯用母语来思考,然后再翻译成英语说出来时,这个过程已经违背了语言的本质。而我国学生接触英语的时间较晚,规范语言的积累比较少,并且由于语言环境的因素,经常受到汉语甚至地方言、俗语以及中文思维习惯的影响和干扰,所以,在英语表达过程中或多或少有一个中文英文的翻译的过程,让人感到有一种中国味,缺乏英语语感。

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过的:“至于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感之所以“最要紧”,是因为有了较强的语感,也就有了较强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有了这个基本功,也就有了日常交际的能力了。语感对于语言学习者的重要性正如诗感之于诗人、乐感之于作曲家一样,对促进英语学习听、说、读、写基本技巧的提高和发展,起着神奇的推动作用。没有良好的语感,任何一种语言都是难以学会、学好、学精的。一般认为,语感在整个语言能力结构中,处于一个基础的核心的地位。综合论者诸说,这种认识主要是基于下述基本认识:首先,语感是言语活动的必备前提条件。我们进行任何一种言语活动(包括语言学习)都必须以具有一定的语感能力为先决条件,否则根本无法参与任何一种言语活动。由此可见,语感是语言能力的基础。其次,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言能力的高低。最后,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言审美能力的雅俗。审美教育要通过形成良好语感来完成,言语活动中的审美对象的感受、审美情感的诱发、审美能力的形成都必须基于语感。语言能力最高境界——语言审美能力的形成要以良好语感的形成为标志

学生对英语的感知能力是有很大差别的,这是因为实践与练习机会不等,语感的深度与广度不同。正如乔姆斯基所说:“后天经验是决定语感的变量。”那么,在英语语感教学中,这个变量又由哪些因素决定呢?我们又如何才能在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呢?

1.强化朗读背诵

语言大师钱钟书得益于强闻博记,少年时期代父替人作序,竟未被外人识破,足见其语言功底之深厚。著名教授许国璋先生学贯中西,也得益于求学时的英汉背诵。翻译家张培其教授至今感到“有必要强调学生老老实实打基础,包括朗读背诵英文名篇,而不能只引导学生如何打勾或画圈。学习外语要树立勤学苦练的学风,不要追求时髦。”名家的精辟论述在我们今天看来仍有强烈的指导意义。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红楼梦里有一段黛玉教紫菱作诗,她只是给了紫菱一本诗集,让她熟读里面的诗,也就能自己做诗了。也有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朗读背诵的好处。对外语学习者来说,反复朗读背诵单词、词组、句式和名篇名段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如表达“我想我们以前从未见过面”,许多学生能脱口而出:“Idon''''tthinkwe''''vemeteachotherbefore.”虽然英汉的否定词位置不同,但读背多了,也能用英语正确表达出来。朗读背诵对语言学习者起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应该利用教材让学生多读、多背。初学英语的学生往往认为花那么长时间背课文、对话是浪费时间,惟有记单词、做语法练习才是真正地学英语,不知不觉中走入英语学习的误区,到头来不但英语成绩上不来,反而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英语教材中所选的课文篇目语言知识丰富,实用性强,让学生读透背熟,真正消化成为自己的东西,这对培养学生英语语感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朗读、背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要求学生朗读、背诵前,应强调语音、语调,使学生发音正确、音调标准,尤其是文中的生词要反复校正。

2、在训练时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章。

3、可经常进行一些朗读、背诵比赛,同时播放录音看谁的语音、语调更正确,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又能培养较好的语感。

4、可充分利用对话这一形式,让学生分组表演或做pairwork。对于课文则要求他们尽可能地复述,这样可避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情况,使他们知道自己读的是什么,也提高了他们的参与的积极性。

2.拓展听说实践

力主学英语要培养语感的朱光潜先生说:“学生从第一节课开始,走进教室,就不说一句中国语,借助眼神、手势、音调、动作、图片等等作辅助,专心听,然后学着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学英语从一开始就要重视语音、语调、重读、爆破、连读、停顿等基本功的训练。在英语课内创设语言交际氛围,设置真实语境,开展生动活泼的交际活动。同时作为英语老师,走进教室就应讲英语,借助于自己的气势、眼神、音调、动作等辅助手段,让学生专心地听,学着去说。泰戈尔说:教师的语言是表现情绪与情感的语言。通过教师生动的引入,富有情感的范读,创造一种情境,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利用语言的变化,把喜怒哀乐直接传递给学生,引起相应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并借助一定的体语以及教学媒体,加强英语的信息输入量,以尽量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思维习惯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促进学生良好口语语感的有效形成。其次,尽量利用英语释义,而不用母语作为中介的翻译,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并尽量在大量呈现后再鼓励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这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内含和外延。因为用一种语言去解释另一种语言不一定都能做到一一对应完全准确,反而易产生语义上的偏差和表达上的歧义。因此,我们要尽量避免让学生从“中文英文”的翻译过程中获取信息或语言知识,这样,会妨碍良好英语口语语感的生成,而要鼓励学生从英文英文的直接英语思维中提取语言信息,并在一定语境中通过强化、运用形成良好的语感。如在教单词“mother”时可用“Mum”一词解释,教“father”可用“Dad”来解释,教“Allright”可借助“Yes”等词表示,教“seeyou”可借助“Goodbye”一词来释义。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耳朵就会越来越活,嘴巴就会越来越顺,相应地,学生的语感也得到加强了。

另外教师可充分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师生双边活动,运用录音机、投影仪、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创设英语听说情景。幽默地道的原声录音带、生动有趣的画面,特别是多媒体教室的动态画面,调动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他们的听说欲望。上课时还可通过英语值日生汇报、看图说话、复述课文、讨论问题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大胆开口的习惯,提高口语能力。同时我们的听力绝不应该仅仅只是放磁带,然后老师再核对答案。而是应在听之前就所听材料展开讨论以提高学生听的欲望。听完之后可以通过下列方式检查听听结果。1.TrueofFalse练习,2.推测要发生的事,3.要求学生总结所听内容的关键性词语等。

但是想学好英语,短短45分钟是不够的,课堂时间毕竟太有限了,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开展英语课外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能力。如在课外时间,放一些学生喜欢的英文歌曲,让学生去听、去唱。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英文水平提高很快。另外教师可利用周末进行每一单元的“英语角”活动,用以复习巩固本周内容,有自由会话、趣味游戏、英语讲座、英语聚会、观看录像等,甚至还可自编一些英语小剧如:找失主、问路、买东西等。通过这样一些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真实的语言交际情景,使学生更大胆地开口说英语,也就增强了语感。

3.精读泛读结合

阅读应有精泛之分。"精"的学习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语言规律,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泛"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规律,也可以增加学生对未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语言规律的学习和掌握奠定基础。这样既能提高语言的复现率,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又为他们体验领悟语言创造机会。幼儿学会母语的事实能充分说明"泛"的重要作用。在"泛"的语言实践中,学生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要通过"泛"与"精"相结合的实践让学生去发现和认识错误,逐渐改正错误,以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当然,"泛"不等于"滥",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泛"的实践尽量在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范围之内。

良好的语感来自地地道道的英语。所谓地道英语就是英语特有的表达方式。在给学生提供阅读材料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一些内容丰富、表达地道,易学易用的文章。如在读《ARoomofHisOwn》一文前,先让学生感受一下海伦凯勒的句子:Thebest-educatedhumanbeingistheonewhounderstandsmostaboutthelifeinwhichheisplaced.(只有最理解自己生活的人才是最有学问的人。)之后,学生很容易进入语言学习的氛围。这样无疑为语感的培养打下的坚实的基础。我们英语教材的内容编排一般都是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且选题广泛、语言地道,不失为精读的好材料。当然仅囿于书本要学好英语是远远不够的。另外选择趣味性、故事性强的英文名著简写本作泛读辅助材料如:《格利佛游记》、《雾都孤儿》、《爱丽丝温游奇境记》、《双城记》、《金银岛》以及英文报刊杂志ChinaDaily、21stCentury,theWorldofEnglish等不仅能增加词汇量,增进语感,提高语言水平,而且可以增长英文国家文化风俗及社会、历史、政治见识,开拓视野。有的学生之所以语感差,就是阅读面狭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少的缘故。

4.勤翻英文词典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英语词典是学好英语必不可缺的工具书,是学习过程中无声的老师。学生学外语都应该要求他们准备一本英汉词典在手头,以便随时翻查,这样可以使他们受益无穷。通过使用词典,可以得知单词的准确读音、拼写和词性词义,所构成的词组、固定搭配特别是典型的例句和同义词辨析用法。例如SEFCBook1BUnit19Jobs学到pretend,查阅《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有以下两个例子。TheChildrenpretendedtoeatthemudpies.Shepretended(that)shewasnotathomewhenwerangthebell。学习者可获知动词pretend后面接不定式todo或that从句,其用法一查即知。北外英语教授胡文仲说:“要多用词典。如果读词典读得津津有味,就说明学英语已经上路了。”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多查英语字典,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的能力。

5.培养勤写习惯

多读和多听有助于语感的发生和发展,这种发展是潜意识的。而多说,特别是多写则有助于语感的表现和成型,由潜意识进入意识,由内在的潜能转化为外在的行动,使语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英语的写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机械的写,如默写和听写;另一个是创造性的写,如写日记书信,写短文、演讲稿等。要坚持天天写,每天把所见所闻、所感到的事物情景有则多,无则少地写下来,这样日积月累,便能逐步获得英语思维的能力。事实上,语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写作是对读、听、说的最好反馈。语言是文章的载体。写好文章的基本条件要有好的语言。写作对提高语言感悟的作用是很大的。一篇好的文章,往往力求语言准确、简洁、生动。为了准确传达思想,你就会在选择句式调整语序,安排语段上认真思考了,而在这种思索中,你对语言的连贯感和文气的畅通感便会得到增强。为了使文章的语言鲜明生动富有较强的感染力,写作时,你就会选用形象生动,色彩鲜明的词语来表达。这样不知不觉中你对语言的感受力就会增强。

总之,语感是一种难以明状,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着的非常有用的对语言的感觉。语感在外语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要想真正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并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就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教师不能忽视学生语感的培养,搞好英语课本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英语语感的必要前提,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在符合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有效措施,多管齐下,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

参考文献

1李维鼎。语文言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皮特·科德。应用语言学导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3蒋利。英语词块教学与语感培养。武汉工业大学学报,2000(2).

4张普。关于语感与流通度的思考。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3).

学生论文范文 篇十

语文教师,无论是课内作文还是课外作文,都要对学生有严格的要求。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在作文教学中,特别重视课外作文对学生的写作影响。当然,在课堂内要求学生写作文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在课上,在有限的时间内,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熟悉高考作文的写作要求。而对于课外作文,教师不应该有太多的限制,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情感体验,给予他们足够的写作自由。课内作文和课外作文都有其优点,因此,将两者结合有着显著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课外写作文目的就是让学生多观察和积累日常生活经验以及国内外热门话题,注重生活细节,挖掘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心理所想表达出来,使文章赋有感情,让读者产生共鸣。由于时间和空间有限,学生在课内写作文无法像在课外那样发挥出应有的写作水平,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外多看、多想和多写,养成随笔的好习惯。因此,课内作文与课外作文相结合的作文教学模式应被广泛使用,综合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多向对话与单向传授相结合

要想使学生能够具备很好的写作文采,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中经常让学生参与对写作话题、情感表述等方面的讨论,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在作文课上,不能只是教师一个人站在讲台上“填鸭式”般地教学,这样课堂气氛非常地沉闷,学生与老师之间也基本无交流,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写作没有任何帮助。教师应在写作课堂上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与老师和学生交流。比如教师可以拿出某位学生写的作文,写这篇文章的同学可以首先说出自己这样写的理由,其他的同学对其进行评论、赏析。而教师在这个时候更多的是扮演一个参与者或者讨论者的角色,与学生平等对话,无论学生说得是否准确,教师都要提出肯定和赞赏,而不是一味的把教师的“威严”显示出来,让学生有话也不敢讲。与此同时,讨论的话题也要鲜明、有特点,要跳出写作要求的条条框框,让学生把生活体验带到讨论中,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文教学中融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多方面对话有利于提高课堂参与度,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同时让彼此之间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三、让学生大胆倾吐心中的体验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学校学生论文(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学校学生论文(精品多篇)范文,共有31363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学校学生论文(精品多篇)下载
学校学生论文(精品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