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教案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总 课 题 | 墙体 | 课时 | |||
课 题 | 砖墙细部构造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 目标 | 让学生掌握墙体的细部构造要求
| |||
能力 目标 | 通过学习墙体的细部构造要求,以及对建筑构造了解,使学生对建筑构造有一定的认知。 | ||||
德育 目标 |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结合当下热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 ||||
教学重点 | 勒脚、散水、过梁、圈梁、构造柱、变形缝的具体构造措施。 | ||||
教学难点 | 圈梁、构造柱、变形缝构造措施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 启发式 | ||||
教 学
进 程
安 排 | 新授:墙体细部构造主要有:勒脚、散水、明沟、防潮层、窗台、过梁、圈梁、构造柱、通风道、变形缝等。 一、勒脚 (1)勒脚概念:外墙外侧与室外地面接近的部位。 (2)勒脚作用: ①保护墙脚,防止各种机械性的碰撞; ②防止地面水对墙脚的侵蚀; ③美观,对建筑物立面处理产生效果。 (3)勒脚做法: ①在勒脚部位抹灰20-30mm厚,如1:2.5水泥砂浆、水刷石、斩假石等。 ②在勒脚部位镶贴块状材料。 ③在勒脚部位加厚墙体厚度,在做饰面。 ④用石材代替砖砌筑勒脚。 抹水泥砂浆或水刷石,或镶贴天然石材,其高度≥500㎜ 二、散水和明沟 1.排水沟 又称明沟,用混凝土浇筑成宽180㎜、深150㎜的沟槽≥1%坡度。 2.散水 又称排水坡、护坡。 散水宽度≥600㎜,应此屋檐挑出的宽度大150~200㎜。 散水坡度为3%~5%。 散水每隔6~12㎜设伸缩缝,伸缩缝及散水与外墙接缝,填充热沥青。 散水用混凝土、砖、块石等材料作面层。 三、墙身水平防潮层 为了隔断毛细孔,阻止毛细水进入墙内,在勒脚部位设置连续的水平阻水层,即墙身水平防潮层。 (1)防潮层作法: 1.油毡防潮层 2.防水砂浆防潮层——掺防水剂 3.细石混凝土防潮层—细石混凝土+钢筋 阻断毛细水,防止不均匀沉降 4.防水砂浆砌砖防潮层——用防水砂浆砌三皮砖防潮。 (2)防潮层位置 ①当室内地面为实铺构造时,外墙防潮层的位置应设在室外地面以上,首层室内地面混凝土垫层上下表面之间,一般在室内地面以下60㎜处。当室内地面相对标高±0.000m,防潮层标高-0.06m; ②当室内为实铺构造时,内墙两侧地面有标高差时,防潮层应分别设在两侧地面以下60㎜处,还要加设垂直防潮层(靠土一侧); ③当室内地面为实铺构造内墙两侧地面等高时,应设在地面以下60㎜处; ④采用室铺式木地面时,设在室外地面以上,木搁栅垫木之下; ⑤防潮层在墙中应该连续设置。 四、窗台 窗台是窗洞下部的排水构造。 窗台在设计与施工应注意的下列事项: 1.窗台宜出挑沿,挑出为60mm;且必须做出滴水槽或鹰嘴线。 2.外窗台面应低于内窗台面。设计窗台的标高以内窗台为准,外窗台则应降低形成不小于5%的坡面。 3.在舍友暖气槽的窗台,至少应有240mm的围护墙。 五、过梁 门窗过梁是指门窗洞口上的横梁,用于支承洞口以上的砌体自重和梁、板传来的荷载,并传给门窗间墙。 (1)砖砌平拱过梁 其跨度不大于1.8m,高度小于240㎜。灰缝呈楔形上宽下窄,其宽度:底面不小于5㎜,顶面不大于15㎜,砖为学数对称中心。 (2)钢筋砖过梁 用砖平砌,并在灰缝中加适量钢筋的过梁,其跨度在2m,在第一皮砖下的砂浆层内放置钢筋,其高度不少于5皮砖,底面砂浆层厚度不小于30㎜,钢筋数量每120㎜墙厚不少于15,伸入砌体长度不小于240㎜,端部做垂直弯钩。 (3)钢筋混凝土过梁 洞口跨度大于2m,荷载较大、有较大振动等,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 施工方式:现场浇灌、预制装配(多采用) 截面形状:矩形、L型,伸入墙内长度,不小于240㎜ 梁端伸入支座长度不小于250mm。 六、圈梁 1.概念——均匀地卧在墙体上的、闭合的带状构造措施。 2.作用—— ①加强房屋整体性和空间刚度; ②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墙体开裂等; ③增强墙体稳定性。 3.圈梁的设置——连续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形成封闭状,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应截面的附加圈梁,圈梁在窗顶可兼作过梁,纵墙承重时,每层均应设置圈梁。 4.钢筋混凝土圈梁的构造 根据材料不同,有钢筋混凝土圈梁,钢筋砖圈梁。 截面:矩形, 厚度:同墙厚≥240㎜, 高度≥120㎜ 配筋:一般情况下,240mm宽时,上下各配置2根;370mm宽时,上下各配置3根,主筋可采用8-10,箍筋6,间距250-300mm。 5.圈梁中断的补救 圈梁应连续、封闭并在一个水平面上。如遇特殊情况不得不被洞口中断时,应予以补救。 补救的方法:两端搭接的长度l视两圈梁的高差h而定,即l≥2h,且l≥1000mm。 七、构造柱 构造柱是从构造上起加固作用,但不承受竖向荷载的构件,因而不称它为结构柱,而称为构造柱。 (1)概念——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的立柱,与墙体及圈梁紧密连接。 (2)作用——从竖向加强层与层间墙体的联接,它与圈梁共同形成空间骨架,以增强房屋的整体刚度,提高墙体抵抗变形的能力,并使砖墙在受震开裂后,也能裂而不倒。 (3)截面尺寸—— ①截面不小于240×180㎜,一般为240×240㎜,纵筋为412。箍筋间距不大于250㎜,在柱上、下端适当加密。 ②设防烈度7度时,房屋超过6层,烈度8度时,房屋超过5层和设防烈度9度时,纵筋为414,箍筋间距不大于200㎜,房屋四角构造(上升)截面。 ③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宜砌成马牙搓,并应沿墙高每隔500㎜设26拉结钢筋,并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④后砌的非承重砌体隔墙沿墙高每隔500㎜配置26钢筋与承重墙或构造柱拉结,伸入墙内不小于500㎜。 八、通风道 九、变形缝 1.变形缝的作用和种类 为了防止房屋破坏,将房屋分成几个独立变形的部分,使各个部分能独立变形,互不影响,各部分之间的缝隙称为变形缝。 伸缩缝——防止因温度影响使房屋破坏的变形缝; 沉降缝——防止房屋结构的不均匀沉降而设置的变形缝; 防震缝——防止因地震作用导致房屋破坏的变形缝。 1.伸缩缝——伸缩缝从基础顶面开始,将房屋上部结构分为两个温度区段,并留有一定的宽度(基础本身不分开,基础以上部分分开)。参考表3—8、表3—9 2.沉降缝——将建筑物从基础到屋顶全部分开,当发生不同沉降时不致相互影响(基础分开,基础以上部分也分开); 沉降缝可兼作伸缩缝,其宽度一般:20~30mm 设置原则: (1)房屋的相邻部分高差较大(相差两层以及两层以上) (2)房屋的相邻部分结构类型不同(如砖混与框架) (3)房屋的相邻部分荷载差异较大 (4)房屋的长度较大或平面形状复杂 (5)房屋相邻部分一侧设有地下室 (6)房屋相邻部分建造在地基上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处 (7)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 3.防震缝——防震缝将房屋分成若干形体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基础部分不设置,基础顶面以上全部结构设置,缝两侧均应设置墙体)。 设置原则: (1)地震设防裂度6度以下地区地震时,对房屋影响轻微可不设防; (2)地震设防裂度6~9度地区,按一般规定设防,并设防震缝; (3)地震设防裂度为10度地区,建筑抗震设计应按有关专门规定执行; (4)地震设防烈度8~9度地区的多层砌体房屋,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置防震缝: ①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 ②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 ③房屋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
| ||||
教 学 反 思 | 将生活中与结构教学内容有关的情景联系起来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当老师的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多到现场学习,而不是死守课堂,紧盯着手中的那几本资料。只要我们老师将生活与课堂练习起来了,在在潜移默化下,学生自然而然也会逐步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这样的学生,就不会是一群只会读死书,而不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