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语文教学理念依据,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有效贯彻实践相关思想理念。以学科说明为导向,把握语文教学动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保证方向性的正确。以语文课本为主要参考,精讲课内经典文章,以课外阅读为辅,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在语文教学工作中体现大语文的理念,体现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能。
二、学情分析。
思想状况。学生对中学生活充满希望,他们期待有一个美好的中学生活,也希望在中学学到更多的知识。一部分学生思想积极,学习态度端正。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成绩极差,抱着随大流混天过的思想。
能力状况,大部分学生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语文能力也较差。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很大力度的监督。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尤其贫乏,知识面窄。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重在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基本精神,认真落实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素养”双线组织的单元结构。
四、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中有关的重要作家、作品,熟记课文中重要的生字词。
2、把握课文描写方法、抒情方式、选材技巧等写法。
3、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文章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悟能力,掌握精读和略读方法,并运用课文写法进行写作,做到文从字顺、语言简明、选材恰当,抒情得体等。
4、背诵并默写课本内的古诗文。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运用听写、背诵、写段等方法来促进学生对字词、古诗文的掌握。
2、教读课文精心细讲,并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感悟文本;自读课文大胆放给学生,让学生读出自己独特感受和见解。
3、注重整体阅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和写法。
4、读写结合。让学生在读中把握写法,在写作中运用课文写法,理解作者写法。每单元写一篇作文。
5、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阅读量,扩大学生视野。
6、体现大语文理念。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开设综合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7、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翻转课堂注重学生的课前自学和课堂展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积极讨论探究创新。让学生在自主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掌握学习的收获。
8、继续推广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不断改进,不断提升其效率。
9、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多样的教学手段可以吸引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0、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11、实行双体互促”课堂教学,培养合作精神,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12、实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写的作文教学,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13、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4、实行培优辅差,面向全体学生。利用竞赛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5、让优生帮差生,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
进 度 安 排 | 周次 | 教学内容 | 课时 |
1 | 1.春 2.济南的春天 | 5 | |
2 | 1.作文(一) 2.雨的四季 | 5 | |
3 | 1.古代诗歌四首 2.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 5 | |
4 | 1.作文(二) 2.秋天的怀念3.散步 | 5 | |
5 | 1.散文诗两首2世说新语两则 | 5 | |
6 | 国庆中秋休假 | ||
7 | 1.作文(三) 2.学会记事3.有朋自远方来 | 5 | |
8 |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再塑生命的人 | 5 | |
9 | 1.论语十二章 2.作文(四) 3.写人要抓住特点 | 5 | |
10 | 1.名著导读2.中考复习及试题讲评 | ||
11 | 1.纪念白求恩 2.植树牧羊人 3.作文(五) | 5 | |
12 | 1.走一步,再走一步 2.诫子书 3.少年正是读书时 | 5 | |
13 | 1.作文(六) 2.猫 3.狼 | 5 | |
14 | 1.动物笑谈 2.如何突出中心3.皇帝的新装 | 5 | |
15 | 1.作文(七) 2.天上的街市3.女娲造人 | 5 | |
16 | 1.寓言四则2综合性学习3发挥想象和联想 | 5 | |
17 | 1.作文(八) 2.名著导读 西游记3.秋词 | 5 | |
18 | 1.夜雨寄北 2.杞人忧天 3.课外古诗词 | 5 | |
19 | 期末复习 | 5 | |
20 | 期末考试 | ||
21 | |||
审批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