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科 目:历 史
班 级:九年级
教 师:**
时 间: 2023.8.25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紧扣部编版新审定教材,形成先进的课程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历史与其它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行综合性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七、八年级两年的历史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也掌握了一些学习历史的好方法,这为九年级的历史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但是,九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处于变化时期,面临着中考的人生抉择,学习压力大,其思想波动幅度也大,对于世界历史的学习缺少一定的心理准备。世界历史容量大,时间空间跨度大,地名人名难记,有些历史概念难以掌握。再加上九年级学生学科门类多,学业负担重,历史课开设的时间又有限(每周2、3节)。综合这些因素来看,给学生在知识记忆方面提高了要求,同时也增加了难度。
三、教材简析
九年级上册主要介绍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
世界古代史从早期人类的出现,直到公元15世纪末期,其间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但有一些民族、国家未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持续发展过程。文明出现以前,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史前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阶级分化的加剧,国家产生了。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代起,北非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欧州的爱琴海地区,诞生了多姿多彩的古代文明。
公元前800年以后,希腊各地建立了城邦国家。罗马则在公元前1世纪后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州的大帝国。希腊罗马古典文明对后来的西方文明有很大的影响。
公元5世纪以后,随著古典文明的衰落和日耳曼民族的迁徙,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形成了法兰克王国等新国家。法兰克王国信奉基督教,并发展出以庄园为基础的封建制度。罗马帝国分裂后,在东部建立了拜占庭帝国。拜占庭文化对东欧各国的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并为西方文化的复兴提供了许多素材。从14世纪起,西欧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萌发了新的生机,近代西方文明的曙光开始浮现。
公元7世纪,日本通过向中国学习,进行一系列改革,使社会政治经济获得发展。7世纪韧,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在传教和征战过程中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8世纪发展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并在保存、传播古典文明,沟通东西方文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世界近代史的起讫时间大约是从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世界各地区资本主义文明的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状态,被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所打破,人类逐渐步人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阶段,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从14世纪到17世纪,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而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掠夺,则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取得了政权,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在此期间,以牛顿、达尔文等为代表的科学巨匠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自然科学知识,为工业革命和其他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前提。从18世纪中叶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开始或完成的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学艺术空前繁荣。另一方面,工业化在带来经济大发展的同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问题已经显现。到19世纪末,随着拥有先进技术的欧美人对大洋州和太平洋岛屿的殖民侵略,世界完全联系成一个整体,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和主宰地位的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资本的残酷剥削和列强疯狂的殖民扩张,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指明了方向。
四、教学目标任务要求
通过学习:
1、了解世界古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了解世界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和总趋势;
2、了解近代世界已经形成一个息息相关的、多样性的整体,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
3、能够运用材料对历史进行论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
4、增强国际意识,以开放的心态和开阔的视野看待世界,吸纳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
5、树立热爱和平的观念和忧虑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立志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五、教学措施
历史课程的实施,必须以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力求体现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按照本标准提出的规定和要求,注重课程目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整合,并使其具体化为课时目标。教学时要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利用多种历史信息资源,突出历史教学的特点。
(一)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行科学、正确的阐释,客观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对历史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解释和评述;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力求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在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要注意坚持正确的价值引导,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
(二)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注重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结合具体、生动的史实,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活动。如创设历史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历史上出现的矛盾、纠纷,从而产生了解历史和探寻历史的愿望。
(三)注重对基本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
运用多种方式展现历史发展的志势,尤其是通过教师清晰明了的讲述,使学生知晓历史的背景、主要经过和结果,通过具体、生动的情节感知历史,清楚地了解具体的历史状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对历史进行正确的理解,对史实作出合理的判断。如通过具体讲述历史人物典型的言行事例,使学生有真切的感悟,加深理解和认识。
(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在学习时进行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五)注意历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
力图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而不是孤立、分散地讲述历史知识。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以及历史学科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落选等。如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发生,往往有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的考察。
(六)力争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自身特点,在相应的教学条件下,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师要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教学,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倒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历史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采访历史见证人,编演历史剧,观看并讨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仿制历史文物,撰写历史小论文,写家庭简史、社区筒史和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题材的板报、通讯、刊物,举办小型历史专题展览,等等。
提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在教学中要将教师的讲述、讲解、请示等与学生的观察、材料研习、讨论、问题探究等结合起来;充分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授影、录合、录像、影片、模型等手段,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
(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合作与交流提供条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提出质疑和说明自己的观点、看法,对历史进行有意义、有创建的阐释。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 日期 | 教 学 内 容 | 教时 | 备注 |
1 | 9.1 | 开学第一课 | ||
2 | 9.4-9.10 | 1. 古代埃及 2.古代两河流域 | 2 | |
3 | 9.11-9.17 | 3. 古代印度 第一单元复习检测 | 2 | |
4 | 9.18-9.24 | 4.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5.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 2 | |
5 | 9.25-9.28 | 6.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 2 | |
6 | 9.29-10.6 | 国庆节假 | ||
7 | 10.7-10.15 | 第二单元复习检测 7.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 3 | |
8 | 10.16-10.22 | 8.西欧庄园 | ||
9 | 10.23-10.29 | 9.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10.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 2 | |
10 | 10.30-11.5 | 第三单元复习检测 11.古代日本 | 2 | |
11 | 11.6-11.12 | 12.阿拉伯帝国 | 2 | |
12 | 11.13-11.19 | 期中考试 | 2 | |
13 | 11.20-11.26 | 13.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四单元复习检测 | 2 | |
14 | 11.27-12.3 | 14.文艺复兴运动 15.探寻新航路 | 2 | |
15 | 12.1-12.7 | 16.早期殖民掠夺 第五单元复习检测 | 2 | |
16 | 12.4-12.10 | 17.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18.美国的独立 | 2 | |
17 | 12.11-12.17 | 19.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20.第一次工业革命 | 2 | |
18 | 12.18-12.24 | 2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第六单元复习检测 | 2 | |
19 | 12.25-12.31 | 22.活动课:唱响国际歌 | 1 | |
20 | 1.1-1.7 | 第六单元复习检测 | 1 | 元旦假 |
21 | 1.8-1.14 | 期末总复习 | 2 | |
22 | 1.15-1.21 | 期末总复习 | 2 | |
23 | 1.22-1.28 | 期末考试 |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