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听听那冷雨》教案设计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听听那冷雨》教学实录 篇一
《听听那冷雨》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余光中先生的散文《听听那冷雨(节选)》。大家看看,课题就叫“听雨”行吗?
生1:不好,因为这样看不出作者的情感,加一“冷”字,才能看出。
师:“冷”字传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生1:心冷,伤心。
生2:凄凉,凄楚。书上第五节就有这样的字眼。还有当时的季节特点,春寒料峭。
师:很好。那课题改成“听冷雨”不就行了吗?
生2:似乎可以。
生3:我不同意,“那”字必不可少,少了味道不够。因为,“那”是远指,表明所听之雨远在大陆,是多年前在大陆听到的雨,是留存于记忆中的雨,能表现作者对大陆的深情。
师:理性而独到的分析,同学们赞成吗?
生(异口同声):赞成。
师:如此课题为“听那冷雨”不就得了?
生4:不行,读起来仓促,不够舒缓,总之别扭。
生5:“听听”,有听了再听,听了还要听的意思,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心理。
师:太棒了,我觉得同学们的分析精当而准确,要是余老先生在场也会给你们鼓掌的。(老师板书课题,同时有意用红色粉笔书写“冷”字,设下悬念)
师:同学们,能确认听雨部分是哪几节吗?
生6:5至11节。
师:前几节写了哪些内容?
生6:第二节是“析雨”,表明汉字是世上最美的文字。第三节写“嗅雨”,第四节“观雨”。
师:那为什么不开门见山写“听雨”呢?
生7:这样行文更厚重,更耐人寻味,为听雨作铺垫、蓄势。
师:由此我们可以确认全文思路:(幻灯片)
金门街回家--说雨--嗅雨--观雨--听雨--走进厦门街公寓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研读听雨部分,先读第五节。能看出在哪听雨吗?
生8:年轻时大陆。
师:听了哪些雨呢?
生8:疏雨滴梧桐,骤雨打荷叶。
师:干脆称之为梧桐雨、荷叶雨好了。还有吗?
生8:少年听雨、中年听雨、老年听雨。
师:那就叫人生雨吧。能说说作者表达的感情吗?
生8:凄凉、凄楚、凄迷。
师:我觉得这几个词只能说明作者听雨或回味时的心境,还不是感情本身。你们看作者化用蒋捷的词何用?
生9:表达亡宋之痛。
师:跟余先生有什么关系呢?
生9:作者的国家也灭亡了,借来表达自己的亡国之痛。
师:这样说我总觉得有些刺耳,改成漂泊之痛怎样?
生9:可以。
生10:9至11节作者在日式古屋听雨,听到了黄昏雨、芭蕉雨、桥上雨、船上雨、四川雨等。
师:能说说古屋听雨的感受吗?
生11: 古屋听雨流露的是作者的乡愁。
生12:这样说太笼统了吧,我觉得是一种安慰,因为作者说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身在古屋而心归桑梓,作者借听雨来慰藉那颗愁苦的心,因此我认为不仅表现了故国之恋,而且是大陆听雨的'衬托。
师:掌声代表心声,你的这种说法“粉丝”很多,我补充一点:资料上说,日式古屋承袭了唐代寺庙的风格,日式不够准确,其实应该是唐式,而海外的同胞也大都把自己称作“唐人”, 由此看来,古屋听雨应是温馨而有感伤的梦:去不了大陆,能在这唐式的屋檐下听雨,又何尝不是一种安慰。那为什么要写公寓听雨?
生13:所谓公寓听雨其实是无雨可听,是为了跟上文对比才写的。
生14:公寓听雨恰好流露了作者对现实的失望,清一色的公寓,屋瓦没有了,回忆没有了,音乐没有了,连安慰都没有了,作者的内心是何其悲戚、伤感。
师:通过以上分析,同学们对余先生表达的乡愁应该有了很清晰的认识。乡愁是一很宽泛的情感,在大家研读的段落中,乡愁具体表现为漂泊之痛、故土之恋和现实之忧,这样作者的乡愁也就具体化了。现在能明白课题中“冷”的内涵了吧。
生:(异口同声)明白了!
师:能明白老师用红色粉笔书写“冷”字的用意吗?
生15:红色是暖色调,而作者的心情是哀愁的,所以我觉得不妥当。
师:很好,敢于质疑,不迷信老师,这是一种很可贵的精神,(老师带头鼓掌,掌声起)其他同学怎么看?
生16:我想,作者听雨的感受诚然是凄凉、凄楚的,满天飘飞的雨丝恰如作者缠绵的愁绪,但是作者的那颗心却是火热而执著的,所以才会有那么深长而真挚的乡愁,红色象征了作者火热的心。
师:我很赞同,同学们也一定深受启发。刚才我们和余先生一起在雨中聆听、在雨中感受,淅淅沥沥的雨打湿了先生那颗炽热而善感的心,也濡染了大家。只是余先生为什么要用 “梧桐雨、荷叶雨、黄梅雨、屋檐雨” 等密集的跟雨有关的意象?(学生思考)
生17:我想这些意象能烘托作者的情感。譬如“疏雨滴梧桐”,听起来总叫人感伤。
师:有同学会背李清照的《声声慢》吗?
(一生背,教师播放幻灯片)
梧桐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南宋李清照《声声慢》)
师:黄昏时分秋雨梧桐,檐雨滴滴,风飘雨萧,女词人只身飘零、孑然独处的寂寞空虚之感一定引发了余先生深藏心中的愁绪。(老师继续播放幻灯片)
黄梅雨:“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北宋贺铸《青玉案》)
芭蕉雨:“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南宋李清照《添字丑奴儿》)
师:大家齐读,(众生读)能谈谈这些词句表达的情感吗?
生18:读黄梅雨的词句有缠绵之感,芭蕉雨读来凄苦,我觉得是暗含着作者的孤寂相思之苦。
生19:再妥当不过了。我还觉得像余先生这样一位深受中华文化熏陶的学者,在写到这些跟雨有关的意象时,这些诗句一定会在他的心中复活。
师:(小结)非常赞同,自古以来,文人们对同一意象往往赋予相对稳定的相似的感情色彩,这正体现了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一面,余先生正是借以上意象来表达孤独、漂泊、相思等愁苦,也为先生的抒情提供了广阔的文化背景,提升了文章的文化品味和文化价值。如此作者所听之雨就不仅是从春寒到秋瑟的自然之雨,更是一场意象密集的中华诗雨,两场雨相互交织,不仅饱含作者的乡国之愁,更是对中华诗歌的深深眷恋。余先生不仅把雨当音乐,更是当诗歌来听的啊,同学们现在肯定明白课题中“听听”两字的深意了吧。如此,我们就可以把它看作诗化散文、文化散文来读。
师:同学们,余先生浓浓的乡思乡愁和对中华这一诗歌国度的深情眷恋与赞美,都随着冷雨流入了我们心灵深处,那就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情愫,放开所有感官,声情并茂地朗读第5至11中自己最喜欢的段落(5分钟),注意语音的轻重,语速的缓急,语调的高低,作者的情感,“冷”的味道。(配乐洞箫曲,生自读)
朗读要领:(幻灯片)
眼观其文,领略视觉美
口诵其声,领略音韵美
心惟其意,领略情感美
让学生自读。
师:请一位同学读第五节。
(生读,语速较快,声调较高昂)
师:请同桌评价一下。
生20:我觉得读得不好,语速与感情把握都不够,语速应慢一点,要读出漂泊之痛。
师:那请你来读读看如何?
(生读。读完掌声四起)
师:哪位评点一下?
生21:读得很好,语速缓慢,声音低沉,情感凄恻。
生22:尤其是“疏雨滴梧桐,骤雨打荷叶”句处理得很好,能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去品味。
生23:我注意到他在读凄凉、凄清、凄楚、凄迷时声音一个比一个低,语速一个比一个慢,这样处理感伤味更浓。
师:很赞同,那以后大家在读书时一定要用心处理一些细节,读出变化,读出情感,读出你的理解。有愿意读第10节的吗?
(生读。)
师:读得怎样?生24:还行,就是一个长句读得不理想。
师:那你把它理想地读一遍吧。
生24: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
师:断得很好,读得也很好。能说说余先生用长句的用意吗?
生25: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多个“下”的连用,有一种连续不断的感觉,这正是作者无边愁绪的象征。
生26:这种连续不断的雨的背景,不仅增强了黑白片的味道,同时渲染了作者的离愁。
生27:句子的长正好表现出雨下个不停,形象上的淅淅沥沥呼之欲出。
生28:长句和短句的交错使用,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感。
师:三位同学评点角度不同,同样精彩。这一段的朗读,我觉得还要把这一长句读出楚辞的那种声断气连的味道,同时不能像第五节那么凄凉哀伤,回忆中有沉醉,凄凉中有温馨才好。
生28:老师,这种说法太抽象,你能示范一下吗?
(师读,放洞箫曲《乡愁》,学生掌声)
师:文学大师梁实秋评价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余先生是诗坛高手,这篇散文的字里行间一样潜藏着诗歌,我已把第七节中藏着的诗找出来了,请看投影。(幻灯片)
屋瓦
浮漾湿湿流光
灰而温柔
微明幽暗
雨
由远而近
轻轻重重轻轻
敲击音滑音
密织成网
按摩耳轮
温柔的灰美人
纤手冰冰
拂弄黑键灰键
奏晌午成黄昏
(学生齐读)
师:大家选择喜欢的段落改成诗歌,用五分钟让自己成为诗人。(生笑)
师:有改好的大家欣赏一下。(投影)
四月/梅雨霏霏/朝夕不断/旬月绵延/苔藓/湿黏黏直侵心底
七月/台风台雨/热浪沸沸/掀翻太平洋/向矮屋檐重重压下
雷雨/滂滂沛沛/似电琵琶忐忐忑忑/屋瓦惊悸/腾腾欲掀起
西北雨/斜斜刷在窗玻璃上/打在阔大的芭蕉叶上/寒潮泻过/日式的庭院/秋意弥漫
(学生鼓掌,其他改作从略)
师:改得很好,意象多,音韵美,节奏美,就是余先生诗歌的味道。那么余先生干脆写成诗歌得了。
生29:不行,要淋漓尽致地表现缠绵的愁绪,还需要散文这种文体。诗歌的语言太含蓄,跳跃性大。
生30:“冷雨”中凄凄切切的诉说,乡愁难搁的苦楚,那种灰蒙蒙、淅沥沥、潮湿湿的内涵的叠加、富有张力的想象是非用散文不可的。
师:的确如此。但我们通过改诗感受了诗化散文的浓浓诗意,感受了诗人湿漓漓的思乡之魂,人生天地之间,可以不做诗人,但不能没有诗意。衷心希望同学们以后的人生充满诗意,少些漂泊之苦,少一些流离之痛。同时我们还衷心期盼美丽的宝岛,这个离散的女儿早日回归母亲的怀抱,让余老先生耄耋之年两岸成一家的夙愿早日实现。
(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高中部;210015 )
《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 篇二
当代学者熊川武教授提出“思之不缜,行而失当。故曰,反思乃个体成熟之标志”。美国学者伯莱克认为,“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如何体现“熏陶”、“感染”这一“人文性”新理念,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同时课后 作了深刻的反思。
《听听那冷雨》是一篇美文,怎样能在课堂中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存在,是我首先关注的问题。这篇文章的艺术魅力首先来自余光中先生诗歌一般的语言,以及文字背后沉淀的深沉的乡愁,还有他在文章中流露出的强烈的中国传统古典文化的情结,此外,粗读下来,文章的行文思路也并不是很清晰。这也就是说,这篇文章其实太过于厚重了,以至于在一堂四十分钟的课上,让高二的学生理解这些很有难度。那么,如何化繁就简,深文浅授,这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要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美,理清思路很显然是必要的,那么在导入之后,我首先让学生知道这篇文章的思路其实是“游转在现实与想象之间”。突破口就是文章开头的“走入霏霏也想入非非”,
接下来摒弃一般文章按照行文顺序理清思路的办法,直接进入到文章的第七节,也就是重点——“听雨”,不同地点不同心境的听雨。然后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再回到文章的前半部分,这样,就等于把课堂的重点放在“听雨”背后作者所传达的乡愁意味和“中国传统文化情结”上面,至于文章的诗歌语言和独特意境的理解,则穿插在课堂之中,采用“美读法”即教师和学生的配乐朗读和“点拨法”也就是对重点语段的品读讲解。
一堂课下来,教学中存在问题同时也显露出来。首先,对重点语段的深层次挖掘就显得不够,有些过于空泛。其实文章的第七节可以作为整个文章的突破口,在这一节,不仅提及了听雨,最重要的是文章中化用南宋蒋捷的词的一段文字,这里面,有听雨、有乡愁、有古中国的文化、有诗一样的语言、更有作者自身人生境况的慨叹。深入玩味这一段文字,也就基本涵盖了整篇文章作者意图表达的东西。遗憾的是,这里在上课的时候,并没有给学生太多的空间。
另外,鉴于文章的篇幅和思路的难以清理,在整堂课上,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学生的引导和感悟上,施教者以高于学生的姿态出现,从而使课堂显得讲解有余,互动不足,学生深层次的讨论不足。
我曾经在一篇论文中看到过这样的观点:那就是,新《语文课程标准》有这样的定位表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人文性”这个新被提及的理念,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由此看来,我觉得“熏陶”和“感染”,看起来似乎只是涉及到语文教法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关乎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的问题。“灌输”式的人文教育,其实还是反动的、倒退的。“灌输”和“熏陶”“感染”作为背道而驰的两种教学理念,它们背后所折射出来的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教学方法之争,我们应该把这个问题升格到整个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的高度。所以,不能把“熏陶”“感染”当作两个简单的动词来理解,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人文精神”的特质,涵义广阔的“人文精神”只能依靠“润物细无声”式的方法来影响学生,也惟其如此,才能使真正的人文精神默化为学生心灵世界的一部分,受用终生。这就是“熏陶”“感染”的深刻意义之所在。
以上想法其实也是我的这节课的最初的出发点,因而,体现在教学语言上,课外中国古典文化知识的延伸上等方面,我力求使学生在课堂上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让学生心有所动,有所感,有所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而使学生自主探究讨论的时间被压缩。其实取舍之间,见仁见智,一堂课,终究应该给学生留下一点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 篇三
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很难,由于他语言上的特点。很多学生全向我反映读不顺,感觉不对劲。写景散文只能靠读去感受语言的优美。结合自己几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值得记录:
1、预习至关重要,课前必须熟读课文,不然课堂上老师再精彩的讲解都有可能没有良好的效果。
2、作者的生平介绍,理解文章所写时的社会背景、历史现状才能更好的领会文章的感情基调。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充分了解作者及其一些作品。
3、文章第十自然段中“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一个男生提出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停顿,第一种是“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另一种是“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有点出乎意料,让我激动。两种停顿就是两种气势,两种画面,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这就是大师的手笔。
4、好的写景散文是连贯而一的,这里却是节选,使文章失去了应有的美感,也防碍了学生的理解。文章的开头提到了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学生对于这个意大利电影导演的风格一无所知。有点反感这种节选的形式。
这种经典的散文只有在不断的朗读、品味才能理解,才能感悟语言的美。越来越感觉学生的学习很被动,早自习时间如果不是老师督促根本就不愿开口大声朗读。学习是自觉的行为,只有怀有对知识的渴求之心,才能有所收获
《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 篇四
“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带着这样的想法,我与我校两位教师共同进行了一次“同课异构”的尝试。我们选择的是余光中先生的散文《听听那冷雨》。在确定了课题之后,我不敢怠慢,立刻着手准备。《听听那冷雨》是一篇美文,同时,这篇文章也很厚重,郁结在优美的文字中的是一个优美的意境,沉淀在意境中的是余光中先生深沉的乡愁以及强烈的中国古典文化的情结!这样的文章,要在一堂四十分钟的课堂上面让高一的学生理解这些内容是很有难度的,因此课堂势必只能取一点而无法涵盖其他,于是我就选择了让学生领悟余光中先生寄寓在“冷雨”之中的深沉的情感作为我课堂的目标。
出示余光中的《当我死时》,再一次感受余光中先生浓郁的乡愁和对中国文化的深深眷恋。
上完课后,我也去听了我们另外两位老师的课,胡春英老师的课主要是引导学生体悟《听听那冷雨》这篇文章中优美的意象以及意境,进而上升到引导学生掌握欣赏散文的意象意境的方法,对学生来说,很有指导意义。而刘燕老师则以朗读为课堂教学的手段,让学生在美读中体会文章的情感。两堂课都上得十分大气,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精神和新教材的理念。通过这次《听听那冷雨》的“同课异构”的教学,我认识到应该文本是学生体悟文章的基础,学生只有在真正吃透文本的情况下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而且我也似乎理解了新课程中倡导的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创造者这个观点,同一篇文章的课程资源可以通过不同渠道和方法加以利用。文本的研习、阅读方法的教授、阅读能力的训练、文化的感染和浸润,都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个性、活力和生机!这也许正是新课程的所追求的目标吧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听听那冷雨》教案设计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