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课文《鹬蚌相争》教案【通用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篇一
一 课堂生成“随遇”而生
“为生成而教,为生成而学,为生成而为。”“生成性”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个核心理念、一个伟大策略,一个“时代”最强音,它指引着课堂教学发展的方向,带来课堂教学的灵动和精彩。生成性课堂正是新课程理念期待下孜孜以求的“新课堂”,时代召唤着“生成性”语文课堂。可是我们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课堂生成的内容一味地认可,把它们都当做是“无法预约的精彩”,那就有可能让课堂失控,让教学失效,而这种生成不是超越预设的生成,而是随遇而安的生成。
1.课堂现象
(江苏名师周益民老师在教《鹬蚌相争》时的一个片段)“老师,我觉得课文有问题!”学生语气很兴奋,“你看,书上写鹬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在这河滩上!’你想呀,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是呀,是呀,这样想来下面也有问题。下面课文又写蚌得意洋洋地对鹬说:‘我就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而蚌正夹着鹬的嘴呢,怎么说话呀,一开口不就让鹬拔出嘴了吗?”其他同学受到启发,也有了新的发现。接下来的十几分钟时间里,学生们就此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2.观点分析及策略探讨
乍看这一教学片段,我们真的要为周老师理智对待突发的课堂生成,灵活地调整教案,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列为学习内容,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体验,让学生充满激情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的教学处理方式拍手叫好。但是,细细琢磨、回味,到底生成了什么呢?表面的热闹似乎影响预设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实现,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化,也会使教学失去中心、失去方向、泛泛而谈、浅尝辄止,最终也背离了生成的目的。学生已经“跑了题”,教师没有及时把他们拉回来,而是和他们一起跑到了“寓言之外”,去寻找寓言以外的东西了,忽略了教育的“价值引导”。这能给学生带来多少思考呢?因此这一生成是无效的,不是有效的。在课堂上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惊人之语”,出现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时教师要敏锐地把握教学契机,不能任由学生牵着鼻子走,不知从哪儿入手深入点化、引导,要去巧妙地召唤潜藏在字里行间的人文内涵。这时教师更应该通过机敏点击这些能够引发学生思考、争辩、探讨的信息,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与众不同”甚至“异想天开”引向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利用,引向对文本理解的促进和对新知识的渴求,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经历一个更为充分、更加丰富的过程,获得更多更深的体验与感受。
二 文本拓展“随意”而展
《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广大教师逐渐明确了拓展学习资源的重要性。同时,一些教师的教学拓展也开始步入另一歧途:不适时机或过度,甚至失去了方向。在阅读教学中,拓展的量度、和深度如果把握不好,反而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笔者听过特级教师窦桂梅教学《火烧圆明园》一课,被她的个人魅力和独特的教学设计构思所折服。特别是她 “超越文本,走出文本”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在她的阅读教学课堂中,笔者发现她拓展文本资源的次数相当多。以《火烧圆明园》一课为例:
1.课堂现象
教学中,窦老师首先是出示了一首课外小诗:“……荒野的风/呜咽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残留的柱/痛苦地书写着//一个国家的耻辱……”让学生谈谈感受;之后,为了让学生感受法国作家雨果对圆明园的感受,让学生阅读文章《雨果致巴特莱的信》;接着又让学生看当年曾经参与抢劫的一位记者的回忆录;随后又出示的诗等。
2.观点分析及策略探讨
窦老师在整节课中所呈现的拓展资料,让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如同 “云里雾里”一般,但对课文本身语言文字的理解倒是一知半解。试问,孩子们连课文本身都没有熟读,没有完全吃透,如何很好地理解这些文本之外的东西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把握“超越文本”的密钥就是在一个“度”字的把握上。教师在拓展的同时要注意文本的价值取向,要放得开还能收得拢。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得以发挥,“牵住”学生的同时,又把学生培养成有自己思考的有个性的个体。同时,拓展的资源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能力有机的筛选、取舍,而不是不加选择的全部拿来,再抛给学生。文本拓展是属于语文课堂的,要姓“语”;文本拓展是“文本”的拓展,必须立足文本;既要重视内容,也要关注形式;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前经验”;要能“放”得出去,也要能“收”得回来。
三 师生对话“随兴”而对
克林伯格说过:“教学本身就是形形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提倡“教学”是一种“对话过程”。在新课程改革发展的今天,“师生对话”更是摆在了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于是教师们都积极进入到了对话新时代,将对话进行到底,将对话玩得死去活来已成为时髦话题。
1.课堂现象
师:看过《三国演义》吗?你能说出这本书中出现过哪些人物?请同大家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那个人物。
生:(纷纷举手,说出刘备、张飞、关羽、诸葛亮等主要人物。)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三顾茅庐》,(话锋一转)请大家猜猜该故事发生时诸葛亮有多大年龄啦?
生1:20岁!
师:低了。
生2:48岁!
师:高了。
生15:100岁!(全班哄堂大笑)
师(脸红,但强作欢笑):太高了。
(最后总算一学生猜到了)
老师接着又让学生趁热打铁猜当时刘备的年龄。这一猜,时间过去20分钟。
2.观点分析及策略探讨
师生对话是一个永远未完成的动态生成过程。以上这段对话虽然以师生的问答组成,但却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对话,因为这样的对话徒具师生对话之形,却不具师生对话之实。显然是对话的一种误区。即对话的内容层次低,对话的对象仅是师生之间,对话的安排过于频繁。真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童言无忌,戏说歪说。所谓师生对话,指的是蕴涵教育性的相互倾听和言说,它需要师生彼此敞开的心扉,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价值的分享。因此,阅读教学中的师生对话,是师生心灵的相互沟通,它不仅表现为提问与回答,还表现为交流与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篇二
首先,“引导”要恰当。小学生的思维受年龄及生活阅历的限制,往往不会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实施恰当的引导。
1.在教学的关键之处加以引导。突出教学的重点,分散难点。例如教学正反比例概念时,引导学生找出他们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既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又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2.在抽象概括之处加以引导。小学数学中的数学概念、性质、定律等都是抽象概括的结果,而小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加以引导。如教学正比例概念时,通过两个实际例子先引导学生分析每两种量的变化情况,再比较两个例子不同的两种关联的量,在变化时有什么共同点,然后抽象、概括出成正比例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抽象、概括,用字母公式表示出成正比例关系。
3.在知识内在联系处加以引导。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新旧知识联系处加以引导,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为学生理解新知识奠好基、辅好路。如教学圆柱的体积时,依照教学圆面积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想一想怎样把转化成已学过的立体图形,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其次,在“引导”中激发“探究”。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不仅要给学生指点思维的方向,更要创设使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发”意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和浓厚兴趣。
1.设疑。就是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究兴趣。如一位教师教《鹬蚌相争》寓言故事后,要求学生讨论;“鹬、蚌被渔人捉去之后,它们会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做呢?”同学们思考后,有的说它们互相埋怨;有的说它们怎样后悔;有的说他们怎样逃走等。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很浓。
2.制错。就是根据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出示错例,让学生讨论,教师分析出错原因,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如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教师出示错例;54之后,要求学生改错,分析错误原因。
3.创难。教师在某节课或某段知识讲解前提出难题,把它做为学习目标。学生有了学习目标,就能经常保持一种学习未完成感,“探究”之积极性就很高。
4.求变。就是教师通过改变看问题的角度,改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形式,调整和组合已有的知识结构,对熟悉的知识换角度提出问题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
5.留尾。就是在一节课结束时,根据知识体系,承上启下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激发探究欲望。
第三、在“探究”中加以“引导”。在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时,教师适当加以引导,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积极探索、克服困难的科学态度,又能使他们感到明确的“探究”目的,树立成功的信心。在探究中加以引导,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学生探究前,教师最好提出目的要求,加强学生探究的目的性。
2.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适时引导,为学生“开路” 、“平坡”,力争在有限时间内获取较高的效益。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篇三
一、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提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积极、最为活跃的因素,是学生不断学习的动力。学生认为生物知识过于抽象难懂,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单一;认为学不学没有什么用,反正它只是一门副科。生物教学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激起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生物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地调动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取得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首先要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要改革教学手段,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寓教于乐,激起学生对生物的浓厚学习兴趣。如教师可采用寓生物知识教学于故事情节中的教学方法。在生物学科的发现史中有着许多动人、妙趣横生的故事。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选择与其联系较为紧密的故事给学生进行讲述。这样做既符合初中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又避免了传统教学的平白讲述和课堂的枯燥无味,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听故事中学到了知识。如学习《软体动物》中的河蚌时,我们可以为学生讲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典故,然后提出以下问题:1.蚌为什么能将鹬的嘴夹住?2.蚌靠什么呼吸?如果蚌壳长时间处于闭合状态会不会憋死?3.珍珠是如何形成的?4.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为什么把蚌也归为软体动物中?5.软体动物的经济价值。这样做能有效地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会带着问题以积极的学习心态参与到教学中来,解决心中的疑问。
二、问题情境的创设者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亚里士多德也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可见,问题是思维的开端,是探索的动力,是教学的核心。提问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手段,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新的问题的过程。学生只有主动探究才能亲身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学会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初中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特点,以巧妙的问题将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以及主动参与的激情。所以,教师要成为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者,让学生置身于问题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如教学《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这一节时,我从学生所熟知的生活现象入手,提出了以下问题:家里鱼缸如果长时间不换水,鱼缸内壁上就会长出绿膜,水也会变成绿色,这是怎么回事?这种现象学生都曾遇到过,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所创设的问题情境,拉进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使学生对生物学习产生一种亲切感,会以极大的学习热情参与到教学中来。
三、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在学生的学习与探究中,教师并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应与学生一起参与到教学中来,实现师生共同进步,教学相长。新课程标准提倡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全面提高学生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放权,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同时以指导者与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同学生一起主动构建,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是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教学中我和学生一起来设计实验方案与步骤,然后再进行动手操作。具体的操作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操作——得出结论。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参与下主动地提出问题,大胆假设,不断验证,主动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四、创造性思维的点拨者
创造性思维是指不依常规,寻求变异,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开放式思维方式,具有独创性、求异性与独创性等特点。创造性思维往往能突破常规的限制,使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看待问题,从全新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点拨者,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渗透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注重学生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联想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培养。实践表明:在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强烈的愿望,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我们要以学生的这种主观愿望为出发点,在教学中为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提供机会、创造条件,恰当评价保护学生进行创造的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篇四
1 导入新课的意义
在教学中,熟练运用导课技能,可以达到如下的教学功能:
1.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时,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利用各种手段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惊奇疑惑,造成“概念冲突”或悬念,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为活跃状态,由此引导学生思维“上路”,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充分准备。
1.2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注意是保证听好课的首要条件,新课引入的好,可以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在刚上课时,学生学习成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因为在学生动脑过程中往往有好多个兴奋中心,它们之间相互干扰,影响学习效果。运用恰当的手段或方法使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集中到对知识的学习上来,使学生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为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
1.3 承上启下。好的新课导入,应该起到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桥梁”的作用,从而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平道路,明确目标,打下基础。复习旧知识,为理解新知识作了铺垫,可自然顺畅地把新知识“植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同时也巧妙地引出了新课的知识内容,起到承上起下的作用,使新知识更易被理解。
1.4 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论文中一定要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使理论再回到实践,这样不仅可使学生培养各种思维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蒸馒头和面时,为什么加入酵母粉蒸出的馒头总是喧软多孔?天冷和面时,为什么就不容易发开?”讲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大分子不能通过后,我提出“淹姜时加入醋和白糖为何糖可进到细胞内部?做酸菜时为何要密封?种菜时为何施肥前一般要松土?”当这些问题解答后,学生不但对课本知识领悟得更深,而且对学习生物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2 新课导入的类型
2.1 置疑导入法。提出带有悬念性的问题来导入新课或问题,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在悬念中既巧妙地提出了学习任务,又创设出探索知识的良好情境。悬念的设置要适度,不悬会使学生一眼望穿,则无念可思;太悬学生则无从下手,则会无趣可激;只有在悬中寓实,才能引起学生开动脑筋,琢磨思考,兴趣盎然地去探索未知。
如在讲述“光合作用”时,这样设疑导入:同学们想一想公共汽车如果没有油会怎么样?“不能开动。”“地球上没有绿色植物会怎么样呢?”“后果不堪设想。”“那么绿色植物在自然界为什么如此重要呢?”这一设问立即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再比如我在讲到鲫鱼外部形态的鳍时,设问:如果去掉鲫鱼胸腹部的偶鳍,鲫鱼在游动时会发生什么变化?去掉背鳍又会怎样呢?倘若去掉尾鳍呢?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又如在讲到种子萌发之前,设置悬念:平常我们所吃的豆芽菜是芽还是根?教师对学生讨论不作正面回答,而要学生根据自己观察的结果作出判断(先课外布置学生进行绿豆萌发试验,自己观察并作记录)。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教学能顺利进行。
2.2 故事导入法。青少年都爱听故事,在生物学科的发现史和科学史中,充满了动人的故事。中外史实中,妙趣横生的典故更多。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讲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段,可避免平铺直叙之弊,收授教于趣之效。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积极的成分,也是学习活动中最基本的内驱力因素。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到生物课的学习乐在其中,这是生物课教学成功关键之所在。不同年龄时期的乐趣,产生于不同的感知能力和认知水平。初一学生刚从小学进入中学,从心理特征来看,多处于少儿时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具体的、直接的、新鲜的事物最敏感,而对那些抽象的、理性的事物却感到乏味、枯燥,甚至厌倦。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必须利用有利的一面,转化不利的因素,采用巧妙设计,变换形式,激发兴趣。
比如,对于“软体动物”一章中所介绍的河蚌,同学们不太了解,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也感到乏味,为了唤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一典故绘成漫画,展示给学生,由学生讲述这一故事,同学们感到非常新奇,热情高涨,争先恐后。教师因势利导,提出问题:①为什么蚌能将鸟的嘴紧紧夹住,它靠什么结构?②蚌壳长时间关闭会不会憋死,它靠什么呼吸?③珍珠是怎么形成的?④蚌壳很硬为什么称之为软体动物?⑤软体动物有何主要特征?还有哪些种类?⑥软体动物有何经济价值?同学们的兴趣一下被激发出来了,积极看书,认真思考,热烈讨论,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篇五
一、故事激疑,引出“相争”
1. 同学们,通过课前的了解,老师发现大家喜欢听故事。那好,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历史小故事。
2. (课件播放《苏代止赵伐燕》故事视频)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分裂成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各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百姓的生活非常痛苦。有一回,赵国想出兵攻打燕国,燕国的大臣苏代听说后,主动向燕王表示,愿意去见赵王,设法阻止这场战争。苏代来到赵国,见到赵惠王后,便给他讲了一个故事,赵惠王听完故事后,立刻打消了攻打燕国的念头。
3. 故事先讲到这儿。哦,我看出了你们眼中的好奇。一个故事,居然就制止了一场战争,是什么故事有这么大的力量呢?
【设计意图】借用历史典故引入新课,意在抓住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也让学生明了这则寓言的背景渊源,为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初读课文,感知“相争”
1. 苏代讲的故事,就是这个流传了数千年的寓言故事――《鹬蚌相争》。谁来读读课题?(随机正音:“蚌”和“争”都是后鼻音)
2. 都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会读书的同学会把它读成一个字?谁能?(板书:争)猜猜看,围绕这个“争”字,故事会告诉我们哪些内容呢?(为什么争?怎么争?结果?在“鹬蚌”之间依次板书:???)
3. 这个故事就藏在我们课本的139页,放声读一读吧,努力把课文读顺,字音读准。
4. 课件出示:啄肉 夹住 毫不示弱 筋疲力尽 不禁 威胁 得意洋洋 喜笑颜开
(1) 指名读词语,随机正音。
(2) (课件出示:田字格“弱”)“弱”是这一课的一个生字,“弱”的模样很特别。(左右一样)但这个双胞胎的身材一样吗?注意看老师写“弱”字:左收,小肚子不能挺出去;右放,个子高一点,小肚子鼓一点出去,这样字就漂亮了。
(3) 学生在“习字册”中描红、临写。
【设计意图】运用形象比较法感知字形,努力避免词语教学的枯燥乏味,力求达到寓教于乐,事半功倍。
5. 现在,我们再读课文,一定又有进步了。(课件出示“读书小贴士”,读一读:小组成员按自然段轮着读,互相提提建议;想一想:哪些小问号已经解开了,互相合作讨论。)学生按四人小组合作探究。
6. 大家读得很认真,你一定解开了一些小问号吧?(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擦去???)如果把它们串起来,就是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谁来试着用简洁的话,讲讲故事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中年级开始要着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这一环节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练读课文、释疑解惑、概括故事,努力做到环环相扣。
三、读演结合,体验“相争”
合作研读一:我当解说员(第1自然段:为什么争)
1. 故事发生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暖暖的阳光洒满了软软的河滩,一只河蚌慢悠悠地爬到河滩上,张开贝壳,懒洋洋地晒太阳。可谁知,它的出现竟引来了一场争斗。
2. 你们看,(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指名读)它俩争得真激烈,我们来观战,好不好?(课件出示:鹬蚌相争的视频)看到这样情景,你想说什么?
3. 无声的画面,却让我们感受到争斗的激烈,如果再配以生动的解说,那一定会更精彩!那我们就以课文第1自然段作为解说词吧。小组里先练一练,推荐读得最好的同学来当解说员。
4. 各组推荐的“解说员”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看动画观战,感受鹬蚌相争场景之激烈,并以解说的方式,诠释对文本的理解。发挥“团队效应”,采用一人参选,人人参与指导,在合作中共同提升文字感悟、朗读表达的能力。
合作研读二:我演鹬和蚌(第2自然段:怎样相争)
1. 大家想不想过把瘾,感受一下什么叫激战?那好,鹬蚌争执的话语也很精彩。(课件出示第2、3自然段)看,“读书小贴士”又来帮助我们了。(课件出示“读书小贴士”:分角色读一读鹬和蚌的话,想想提示语中红色词语的意思,并用表情朗读体现出来。)
2. 同座分角色合作朗读表演,并作展示。
3. 读鹬的话用什么语气?(板书:威胁)你有没有被别人威胁过?大家想想,故事里这只鹬鸟抓住了河蚌的什么弱点来威胁它?
4. 我们全班同学分成两组――“鹬鸟组”和“河蚌组”,来体验它们之间的互不相让。现在先请全体“鹬鸟组”威胁“河蚌组”。先派个代表来试试?大家一起来?
5. “河蚌组”,多可怕的鹬鸟啊,你们会被它吓住吗?为什么不怕?因为河蚌也知道鹬鸟的弱点。双方都表示自己很强,一点也不软弱,这就是――“毫不示弱”。(板书:毫不示弱)“河蚌组”,我们也来毫不示弱地回击一回。
6. 咱们接着看,鹬蚌的对话很有意思。(引读)鹬说:“今天 。”蚌回应说:“ 。”鹬又说:“没有了水 。”蚌说:“ 。”发现了什么?
7. 就这样,他们相持着,谁也不让谁。既然是相持着,他们只争了一次吗?那我们就争三次好不好?第一次,我们“鹬鸟组”和“河蚌组”各派个代表站着争,注意加上你们的动作和表情;第二次,我们大家一起斗,一起坐着斗;第三次,就要注意了,我们分析一下,它们争斗的声音是越来越高还是越来越低?从文章的哪个地方可以看出来?那我们第三次就筋疲力尽地趴着斗一斗。
8. 师生合作体验鹬蚌的“三争”。
第一次: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嘴来,便威胁蚌说: 河蚌毫不示弱,说: (生读)
第二次:就这样,时间过去了三个小时,他们还在烈日炎炎下相持着……(两组分角色读)
第三次:8个小时过去,他们都很累了,还在争斗着……(两组分角色体会“筋疲力尽”)
合作研读三:我评鹬和蚌(第3自然段:相争的结果)
1. 鹬和蚌这样“互不相让”,如果就这样相持下去,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这就叫――“两败俱伤”“同归于尽”。
2. 虽然结局不是如此,却戏剧性地让一位渔夫捡了个便宜。(引读)就这样,鹬和蚌相持着,谁也不让谁。正当双方精疲力尽的时候――这位幸运的渔夫会说什么?这真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啊!(板书:得利)故事读到这儿,你觉得鹬和蚌傻不傻呀?傻在哪儿?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创设了一个个活动场境,借助于角色担当,读演结合,体会鹬的“威胁”和蚌的“毫不示弱”, 并将鹬蚌之“争”设计成站、坐、趴三个层次的朗读,让学生进入“争”的情感体验之中,真切地体验情感。这样逐层深入,学生很好地理解内化了语言,对故事蕴含道理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回归典故,领悟“相争”
1. 当年,苏代就是给赵王讲了这个《鹬蚌相争》的故事,如果你是赵王,听了这个故事,你会怎样想呢?
2. 最后,老师给大家留了一道作业,续编故事:鹬和蚌被关进渔篓后,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设计意图】把故事和寓言背景链接起来,“如果你是赵王,听了这个故事,你会怎样想呢?”这一问题给学生一个把手,突破了理解寓意这个难点,帮助学生通过“赵王之口”理解了寓言的本意而又避免了空讲大道理的弊病。
(作者单位:南通市如东县洋口镇光荣小学)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课文《鹬蚌相争》教案【通用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