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所见》教案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古诗《所见》的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有朗读古诗的兴趣,能从诗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2、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很多同学学过很多的古诗,也会背很多的古诗,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背给大家听?(指名背诵)
展示学生平时的古诗积累。
2、揭题,释题。
齐读课题。“所见”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指名说说)
小结:所见——所看见的事物(东西)
3、读课文插图。
《所见》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所看到的图上的景物。让我们也来看看图,你能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图上画了谁?他在干什么?他想干什么?
二、初读感知,了解诗歌大意
1、齐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4、学习生字。
(1)预习好了,你能把古诗中的生字读出来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自己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老师相信你们不用看拼音也能读出来。(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
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
(3)同桌对读,检查。
三、理解诗意
1、出示课文插图。
(1)师指“牛与牧童”图问:这是怎样的一个情景?(牧童骑黄牛)
(2)放录音(牧童歌唱的声音)听!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3) 齐读诗句。
(4)演示“牧童捕蝉”的动作及“蝉叫声”。说说第二句话的意思。
心里想捕捉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出示诗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齐读诗句。
(5)你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小组合作完成)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心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
(6)挑一句自己最喜欢的读一读。(指名读)
(7)多美的一首诗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四、读诗想画面
1、教师配乐朗诵(也可播放的的范读),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背诵。(引背同桌对背齐背)
3、从“林樾”、“蝉鸣”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
五、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指名说说)
2、说说你认为最好记的字是什么?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呢?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林:左边的木的捺改成点。
黄、童:中间一横要写长,其他的横要写短。
范写“黄”、“童”。
4、评价、指导
六、编故事
学完了这首诗,你觉得牧童捕到蝉了吗?小组里讨论一下,试着编一个故事。
七、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把你最喜欢的句子用自己的话写下来,或者画下来。
《所见》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牧”、“骑”、“振”、“樾”等字。
2、理解古诗意思,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字生词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瞧!夏天是山村最美的季节。天空那么蓝;远处是青青树林,池塘边,柳树上的嫩叶,象刚洗刷过似的。一幅动人的画面印入了我们的眼帘。
2、看图了解诗意:
a、谁能把你所看到的说说给大家听听?(指名说图意)
b、师概括诗意:夏季的一天,一个年少的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唱着山歌在山间小路上行进。那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忽然他听到了知了的叫声,就马上停止了歌唱,跳下牛背,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3、介绍作者:
a、这动人的画面不仅咱们看到了,一位清代的诗人也看到了,他的名字叫袁枚。
b、当他看到这动人的情景,就提笔将自己所看到的写成了一首小诗《所见》。
c、师范读全诗。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诗歌,读准生字字音。
2、采取指名读,全班通读等多种方式检查读的情况。
3、指名学生朗读全诗。
4、学生自读诗文,质疑问难:
欲:在诗中的意思是“想要”。
樾:“树阴”的意思。“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鸣:“叫”的意思。
捕:“捉”的意思。
三、精读古诗
1、读第一、二句。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放牛的孩子,骑在牛背上。他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中振荡。)
(2)指导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读全句,边读边想牧童骑牛唱歌的情景。
(3)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
2、读第三、四句。
(1)读第三、四句。牧童在干什么?(观察他的表情。)
(2)牧童怎么知道树上有知了?(学生找到“鸣”字。)
(3)读到这里,你觉得牧童是个什么样的小孩?(活泼,顽皮,机敏,愉快,可爱……)
(4)牧童捉到蝉了吗?编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3、自由读,边读边体会诗的意思。
4、大声朗读,想象诗人当时所见到的情景。
5、背诵全诗。
板书设计:
1所见
骑黄牛
牧童歌振林聪明可爱
欲捕蝉
闭口立
古诗《所见》的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识记、运用、书写生字。
【教学准备】
1、插图、录音机。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揭题
1、同学们,这是什么?
(出示知了图)
蝉(正音)
谁想给大家提个醒,读这个字应该注意什么?
2、谁听过它的叫声?能学它叫一叫吗?
3、听到它的叫声,你知道一年四季的哪个季节来了?
4、谁有过想捉蝉、捕蝴蝶、老小蝌蚪的经历或想法?
古时候,就有一位诗人叫袁枚,曾经见过一个放牛的孩子想捉树上的蝉,还把这个情景写成了一首诗,同学们想听一听吗?
(放录音)
5、出示课题:
所见
(同学们,这首诗的名字叫所见)
6、读课题:
所(正音)
理解“所见”。
(谁能告诉老师,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古诗
1、请同学们再听一次录音,边听边小声地跟着读一读。
2、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首古诗,读之前,老师想问,读的时候,假如你遇到不认识的字,这么办?
归纳方法,自由读
3、谁想来读着首诗的同学请站起来大声读。
4、现在来个比赛,看南同学读的棒还是女同学读的棒。
5、还有那位同学想读这首诗?
6、谁来评平他读的声音怎么样,字音怎么样?
7、齐读。
三、识字写字
过度:同学们读了这么多遍,古诗上的字你都会读了吗?
1、读字(指着有颜色的字):
正音。
2、真棒、假如这些字没有了拼音,离开了课文,你还会读么?
(出示小黑板)读词。
(出示字卡)自己读,开火车读。
3、同学们请看这个“黄”字,你能一口气用它来组三个词,并选一个词来说一个句子吗?
4、请同学们看黑板上这几个字,(出示四会字)假如我们要写它的话,要注意些什么?
(观察、汇报)
5、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
(指导书写)
6、同桌互相评一评,看要提醒对方那一笔写得不漂亮,那一笔写得很漂亮。
四、理解词语、诗句
同学们,这时,我看大家有点累了,老师想跟大家玩个游戏好吗?
1、玩游戏:
指图说词(黄牛、牧童、鸣蝉、林樾)。
说规则,理解“林樾”。
2、玩游戏:
说词表演动作(捕鱼、捕蝴蝶、鸣、叫、喊)。
说规则,理解“歌声震林樾──忽然闭口立”。
3、同学们,请你再读一读这首诗,看看那里还有不明白的?
质疑。
4、表演读诗。
五、指导读书
1、小朋友,注意老师在古诗上标上的符号,你能细细读一读,把古诗读得更感人吗?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引导。
2、齐读古诗。
六、背诗
过渡:同学门真棒,这回老师想考考大家,我把黑板上的一些字擦掉,看你们能不能读出来。
1、擦字(黄牛、歌声、鸣蝉、闭口立)背。
2、擦字(牧童、林樾、意欲、忽然)背。
《所见》教案 篇四
课时目标:分析、品读诗句,理解诗句含义,感受牧童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在《寻隐者不遇》中,诗人寻访隐者,有没有见到?
2、我们这节课要来学习的这首诗中,诗人很幸运,他不仅见到了,而且将见到的情景写下来,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来学习的——《所见》。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
振蝉
骑
“振、蝉”在读音上要注意什么?“骑”看到这个字,你能想到它的意思和什么有关吗?
2、交流你所搜集到的有关资料。(袁枚一生,历任溧水、沭阳、江浦、江宁知县,除了赢得贤明政声之外,留下的文学著作也很多,有《小仓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和笔记小说《子不语》等。)
三、初读诗文,了解大意
1、出示诗句,学生自由朗读。
2、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3、默读思考:在《所见》一诗当中,你见到了什么?
4、交流各自收获。
5、老师见到了两幅图,你知道是哪两幅吗?(一、歌唱图二、捕蝉图)
四、品读诗文,体会意境
1、品析“牧童歌唱图”
牧童骑黄牛, 歌唱图
歌声振林樾。
读一读前两行诗句,在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牧童如何骑着黄牛?这是怎样的歌声?(理解“振林樾”)他会唱什么歌?
在这句诗中,你看到的牧童是怎样的牧童?
指导朗读。
3、品析“牧童捕蝉图”
意欲捕鸣蝉, 捕蝉图
忽然闭口立。
读一读后两行诗句,在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和前面那幅图中相比,这里的牧童有什么变化?
他会怎样去捉这只蝉?(理解“忽然闭口立”)
在这里,你又看到一个怎样的牧童?
指导朗读。
古诗《所见》的教案 篇五
目标:
1、在欣赏与游戏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古诗的意境。
2、能用较完整的语句大胆表述图画。
准备:
相关图片,树林、蝉等背景图。
过程:
一、引导讲述
1、师:今天我班要来一个小朋友,我们一起看看是谁好哇。(出示牧童图片)
2、提问:认识吗?和我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引导幼儿从服饰、头发上辨认)。教师讲解:这是一个很久很久以前的小孩,所以和我们的穿戴都不一样。
3、(出示牧童骑牛图)提问:这个小孩在干什么?教师解释什么是牧童。并引出第一句:牧童骑黄牛。
4、他开心吗?从哪里看出来?你开心了会干什么?
5、出示第三幅图片,引出第二句:歌声振林樾。师小结:这个牧童骑着黄牛也很开心,大声的唱着歌,把树林里的小鸟也惊醒了。师念:歌声振林樾。
6、出示第四幅,师:突然,牧童看见了什么?认识蝉(播放蝉鸣的声音)。哎呀,鸣蝉唱得这么好听,你想不想去抓它?抓了它干嘛?
7、师:牧童也想去抓这只鸣蝉呢,抓住了养在家里,让它天天给牧童唱歌。引出第三句:意欲捕鸣蝉。
8、怎么去抓?你有什么办法?(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表述去要轻轻地没有声音的去抓)。让幼儿学学怎么样才是轻轻地没有声音的。引出第四句:忽然闭口立。
二、学念古诗
1、师:我们学了很多古诗,刚才的故事也是一首古诗,名字叫《所见》,听陈老师念一遍。
2、师完整念古诗,引导孩子一起念2—3次。
三、情景游戏
1、(播放鸣蝉叫声)听,我们这里也有鸣蝉,快找找在哪里?引导幼儿观察树林背景图,上面也有许多鸣蝉。
2、想不想抓住它们?要怎么抓?(引导幼儿说出轻轻的没有声音的去抓、或者捂住嘴巴等)
3、师幼一起边念古诗边把椅子当黄牛游戏,念到最后一句时下椅子站立,没有声音,轻轻地走向背景图去抓鸣蝉。分享抓住后成功的喜悦。
《所见》教案 篇六
一、看图导入,找趣。
复习背诵《寻隐者不遇》(指名背诵、齐背)
师:(板书“见”)同学们,能给这个老朋友组个词吗?
生:所见。
师:这里的“见”可以用上什么方法去“见”呢?
生:可以用上眼睛去观察。
师:对,这是“看见”。
生:可以用上耳朵去聆听。
师:说得好!引说,这是——“听见”。
(教师ppt出示课文插图。)
看这幅图,你能用上眼睛和耳朵发现什么呢?
学生观察。
生:我看到了牧童。
(教师板书“牧童”)
师:牧童是指——
生:牧童是指放牧的小孩子。
生:我看到了黄牛。
(教师板书“黄牛”)
生:我看到了牧童骑在牛背上。
(教师板书“骑”,学生书空)
生:我看到了树。
师:几棵树?
生:很多棵。
师:数得清吗?
生:数不清,是一片树林。
师:树长得怎么样?
生:是参天大树。
生:是高大挺拔的树。
生:树的枝叶很茂密,郁郁葱葱的。
师:树叶的颜色呢?
生:绿油油的。
生:树叶的颜色青翠欲滴。
师:像这样郁郁葱葱、青翠欲滴的树林我们可以成为——
生:齐答“林樾”。
师:仔细观察这个词有什么特点?
生:他们都是“木”字旁,都跟树木有关。
师:拿出你们的手指跟老师一起书空,记住字形。
师:你还有其他的所看,所听吗?
生:我看到了蝉。
师:“蝉”是什么?
生:“蝉”就是“知了”,是一种昆虫。
生:我还听到了蝉的叫声。
师:正在叫的蝉就叫——
生:齐答——“鸣蝉”。
二、初读古诗,读趣。
师:以上是同学们看见、听见的,是“我们”的“所见”。在两百多年前的清代,有位诗人叫袁枚,他是个善于观察、描摹细致的人,他也亲眼看见,亲耳听到了这画中的美景,并把这些“所见”写成了一首诗,请你们仔细读读袁枚的《所见》,看看他比我们多看见、多听见了什么?
出示《所见》一诗,并范读古诗。
师: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把这首古诗读一读吗?
生自由读诗。
师:我们一起来读吧!我先读,你们接。
教师读“牧童——”,学生接“骑黄牛”。以此类推。
师生交换读。
指名读,齐读。
三、情景感悟,品趣。
师:现在我们来找找袁枚的所见比我们的所见多了什么?
生:袁枚听到了歌声。
生:这歌声是牧童唱的。
师:这歌声怎么样?
生:这歌声很响亮。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从“振”字看出来的。牧童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
生:这歌声也可能很悠扬,悠扬的歌声也会在树林里回荡。
师:你仿佛听到了什么样的歌声?
生:我仿佛听到了嘹亮的歌声。
生:我仿佛听到了美妙的歌声。
生:我仿佛听到了欢快的歌声。
生:我仿佛听到了清脆的歌声。
师:谁能用朗读表现出牧童放声歌唱的样子?
指名读。
师:你还从诗中发现了什么?
生:小牧童忽然不唱歌了。因为诗人写到“忽然闭口立”。诗人发现小牧童的眼睛一动不动,嘴巴张大,不再唱歌,而且站立不动。
师:小牧童怎么突然不唱了呢?
生:因为他想去抓树上的知了。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诗人说“意欲捕鸣蝉”。“意欲”就是想要的意思。
师:看来诗人的确观察细致入微,能发现我们发现不了的东西。不仅如此,诗人还特别会表达。你再读诗,看能不能发现诗人抓住什么把小牧童写活了?
生再读古诗,思考。
生:诗人抓住了小牧童的动作,把他写活了。
师:你也有一双火眼金睛。你能找出描写小牧童动作的词吗?
生:“骑”、“振”、“捕”、“闭”、“立”。
师:我们比一比,看谁能把小牧童给读活了。
学生练读。比赛读。全班伴着音乐齐读。
师: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田老师,因为他能把每一首小诗都编成一个娓娓动听的故事。你能把今天的这首古诗也编成一个动人的故事吗?请你选择其中最喜欢的一句编编看。
学生编故事,写在练习本上。
交流反馈。
四、同题拓展,说趣。
师:读了这首诗,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形象呢?
生:活泼可爱。
生:他唱着动听的歌,无忧无虑。
生:他聪明机灵。
师:你还积累过哪些表现儿童生活的诗句呢?
学生背诵,如《小儿垂钓》《四时田园杂兴》《村居》《池上》
师:这里老师再给大家补充一首
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教师范读,学生自读。
师:比较这两首诗,它们有什么异同?
生:这两首诗都是写牧童的,都写出了他们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生:我觉得《村晚》里的牧童更加无拘无束,因为他不是规规矩矩地坐在牛背上,而是“横”在牛背上。
师:你猜猜他在牛背上可能是什么样的姿势?
生:可能是半躺在牛背上。
生:可能是趴在牛背上。
生:也可能是倒着坐在牛背上。
师:多么自由的小牧童呀!哪里还能看出他的自由自在?
生:他吹的曲子也是想吹什么就吹什么,想怎么吹就怎么吹的。
五、课后创作,想趣。
师:多么令人羡慕的小牧童呀!其实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快乐自由的小牧童,你心中的那个小牧童是怎样的呢?请你课后学着诗人的样子也来创作一首小诗。
《所见》教案 篇七
教学课题:《所见》
教学目的:1、学会6个生字,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诗句理解字意。
2、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主人,学习的主体。
3、理解诗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新词,指导书写。
教学难点: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运用词语。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启发讨论法、情景教学法等。
教学用具:电脑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仿佛看到了天真活泼的牧童骑着黄牛在绿树成荫的林间小路上漫步,仿佛听到他那愉快、激越的歌声。那么,谁愿意有感情地给大家读读这首诗,我们愿意跟你一同步入那美妙的境界。
生:指名朗读全诗。
师:读得太美了,真的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境界。那么谁来说说上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这首诗的意思,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牛背上,唱着山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忽然他看见树上鸣叫的知了,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着向树上望去。
师:说和真准确。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重点来学习诗中的生字。
师:(电脑出示诗)谁来读第一句诗,并且找出诗中的生字。
生:“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生字有所、振。
师:非常准确,继续找生字。
生:“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这句诗中的生字有欲、蝉、忽、闭。(学生每找到一个生字,教师操作电脑给生字加红点)
师:我们来学习第一个生字“所”,谁愿意领同学们读一读这个字?
生:请同学们跟我读suo,它是平舌音,请大家注意。
(全班跟读suo)
师:指名读。
师:你是怎样学习这个字的?
生:我是这样学习“所”这个字的。“所”户部,左右结构,共8画。
师:很好,谁愿意用“所”组词?
生①:所以
生②:所有
生③:储蓄所
生④:所长
生⑤:所向无敌
......
(屏幕出现“所”字)
师:同学们观察,写“所”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生①:写这个字头齐脚不齐。
生②:写这个字要注意第三笔横折落笔在横中线上。
生③:写这个字要注意第四笔横写在横中线上。
生④:写这个字要注意第六笔竖撇对齐第二笔写在竖中线上。
生⑤:写这个字要注意第七笔横对齐第三笔横折起笔。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细致,请大家看老师范写。
生:动笔在练习本上写一个“所”字。(小组同学交换检查,互相修改)
师:学习第二个生字“振”,谁愿意领同学读这个字?
生:请同学们跟我读zhèn,它是翘舌音,请大家注意。(同学们开火车式读)
师:“振”这个字你是怎样学习的?
生:我是这样学习这个字的。“振” 部,左右结构,共10画。
师:大家判断。
生:齐答“对”(好范文网☆www.haoword.com)。
师:大家想想,可以用什么好的方法记住它?
生:我们学过“晨”字,去掉“日”字,加上“ ”,就是“振”字。(随着学生叙述,电脑演示,一个“晨”字出现在屏幕上,只见两个小孩用手扛走“日”,又有两个少先队员用手推车推来一个“ ”倒在“辰”旁,共同组成“振”。)
师:同学们用换偏旁的方法记住了这个字。那“振”这个字在哪句诗中呢?大家齐读。
生:(齐读)歌声振林樾。
师:“振”在诗中什么意思?
生:“振”在诗中是振荡的意思。
师:谁来用“振”组词?
生①:振动
生②:振奋
生③:振兴
生④:振作
......
师:书空“振”的笔顺。
生:一笔横,二笔竖钩,三笔提,四笔横,五笔竖撇,六笔横,七笔横,八笔竖提,九笔撇,十笔捺。(屏幕出现空白田字格,学生说一笔,电脑打一笔)
师:同学们观察,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生①:写这个字要注意头不齐,左高右低,脚齐。
生②:写这个字要注意右边第二笔撇写在竖中线上。
生③:写这个字要注意第三、四笔横间距相等。
生④:写这个字要注意第五笔竖提写在竖中线上。
生⑤:我给补充,第六笔短撇在竖中线起笔,捺从中心捺出。
师:范写一个“振”字。
生:在练习本上写一个“振”字。
师:请大家互相交换修改。
师:学习第三个生字“欲”,跟我读yu。
生:一行同学开火车式读。
师:“欲”这个字你是怎样学习它的?
生:我是这样学习这个字的。“欲”谷部,左右结构,11画。
师:非常准确,这个词怎样记忆呢?
生:用学过的“歌”字去掉“哥”,换上谷部,注意谷字作偏旁,第四笔捺变点。
师:同学们看屏幕。(电脑显示“歌”字,“哥”字向左上角飞去,“谷”字从左下角飞出,飞到“欠”字左面,同时“谷”字的第四笔捺变成红色长点。)
师:“欲”字在哪句诗中?
:“欲”字在“意欲捕鸣蝉”这句诗中,是想要的意思。
师:小组讨论一下写“欲”字要注意什么?分析讨论后每位同学动笔在练习本上写一个。(写完之后,小组长一个个地指导,订正时,用实物投影打出学生写的字。互相指正、比较、修改。)
师:出示第四个生字“蝉”,蝉也就是知了,是一种昆虫,你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
生:“虫”字旁加上单位的“单”,就是蝉。(屏幕出现一只知了向“单”字爬,爬到“单”字旁边,变成虫字旁,组成蝉。)
师:这个字怎样才能写好呢?请同学们讨论之后再动笔写字。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四个生字,谁愿意领大家读字再组词。
生:请同学们跟我读。所,所有;振,振动;欲,欲望;蝉,鸣蝉。
师:让我们共同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这四个字的?首先,我们要读准字音;接下来,我们又分析了生字的偏旁、结构、笔画、记忆方法,这就是分析字形;之后,我们又到语言环境中进一步理解了字义,这是理解、运用;最后,我们动笔写字叫书写生字。(屏幕出示学习方法──⒈读准字音⒉分析字形⒊理解运用⒋书写生字)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着这四步自学后两个生字“忽”、“闭”,让它们尽快地成为你的好朋友吧!
生:小组讨论自学。
师:谁来汇报“忽”字?
生:请同学们跟我读hu。我是这样学习这个字的,心部,上下结构,8画。可以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来记忆这个字,“物”去牛部换心字底,我组的词是忽然、忽略,请大字看我写的这个字。(用实物投影出示)写这个字要注意,第三、四笔的撇不要写得太长,第四笔撇在竖中线上起笔,“心”字托住“勿”字。
师:说得真好!谁来汇报“闭”字?
生:“闭”这个字我是这样学习的,它是半包围结构,门部,共6画,可以用“门”字加“才”字来记忆,我组的词是关闭、闭路,请同学们看我写的这个字。要注意第三笔横折钩写在竖中线上,第六笔撇从中心起笔。
师:太精彩了。那么关于“闭”字,其它小组有要补充的吗?
生①:我们小组给他补充,“闭”字还可以用“闷”字来记忆。
生②:还可以用“闪”字来记忆。
生③:还可以用“问”字来记忆。
生④:“间”去“日”换上“才”就是“闭”。
(屏幕按学生所说显示)
师:六个字我们已经全部学完了,谁想领大家读读并且组词?
生:所,所有;振,振荡;欲,欲望;蝉,鸣蝉;忽,忽然;闭,关闭。
师:想想这六个生字都是哪些结构的?
生:有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
(屏幕显示六个生字和三种结构)
师:请同学们按结构分类。
生:左右结构的字有所、振、欲、蝉;上下结构的字有忽;半包围结构的字有闭。(根据学生所说,教师点击鼠标进行生字归类)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又结识了6位好朋友,
让我们做个《找朋友》的游戏来结束这堂课!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所见》教案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