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教学资源 > 教育教学方案 >

最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品多篇】

发布时间:2023-08-22 16:40:02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概述]最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最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品多篇】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学与问》 篇一

记得孟子早就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朱熹也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学与问》同样和“学问”有关。

这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它明确地告诉我们这样的观点: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为此,作者选取了两件典型的事例作为佐证。

其一、要多问。波兰的哥白尼很小就对世界充满好奇,满脑子都是为什么?正是这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让哥白尼成为一名科学的痴迷者和探索者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天文学家。他提出的“日心说”是对当时占有统治地位的“地心说”的极其有力的批判。哥白尼的结论和《圣经》上的说法完全相反,如果承认日心说,就等于宣布《圣经》传播的是谎言。假如没有这种“怀疑一切”的精神和勇气,没有小时候的“为什么”,是不可能产生“日心说”这一划时代的科学发现的。

接着,作者联系我们自己说体会。“五彩缤纷”“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从数量和速度上展示了现代社会变化的“多”和“快”。已经远超哥白尼的时代。“日心说”也早就被推翻,宇宙的中心仍然需要我们继续去寻找探索。这些就更需要新时代的少年,从小养成“多问”的好习惯。这里主要讲的是“多问”的重要性。那么问谁呢?作者以为,应该去问“能者”。“三人行,必有我师。”“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

其二、要善思。不可否认有这样一类孩子,上课他的手举得比谁都高,问的问题比谁都多。可是,当他提完问题后,根本不在乎别人的解答,或者又急着去寻找另外的问题了。这其实算不上是在“提问”,而更像是一种“自我表现”,是为了吸引别人关注的目光。目的不在问题,而是自己。因此,多问还不够,还要善思。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国古代的科学家沈括。他晚年所著的《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文章选取的一个事例很小,但是很能说明问题。沈括面对疑问,去问妈妈,妈妈的解答并没有解决他的疑惑,“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后来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从中也告诉读者,“问”还要“思”。这个事例是在第一个事例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进行了阐述。

文章的最后是再次重申作者的观点:“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学问结合,勤学好问,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通观全文,虽然都是说理,但是不感到“枯燥”和“空洞”。为什么?原因在于作者的语言十分的生动,观点鲜明,结构清晰,事例恰当,语言生动,巧用比喻……很好的把道理寓于精彩的故事之中,让孩子们不知不觉中收获了知识,明白了道理。这一点是我们需要好好学习的。

最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二

教学内容:

P7“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学生逐步掌握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养成对所学知识分阶段进行整理的习惯。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关方程的解法,体会到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加深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解,激发学生进一步信息方程、应用方程的兴趣。

教学资源: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将这些知识进行整理一下。

二、回顾与整理

1、出示小组讨论题:

(1)像3.4x+1.8=8.6、5x-x=24这样的方程各应怎样解?

(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怎样找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举例说明。

2、让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独立思考。

3、把各自思考的情况在小小组内进行交流。

4、全班交流。

讨论题(1) 可以让学生说说首先要将这样的方程作怎样的变形,并提醒学生解方程时要养成检验的习惯。

讨论题(2)可以引导学生举例说说本单元学会了用方程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并结合所举例子说明解决每一类问题的基本思路。

三、练习与应用

1、解方程

180+6x=330 27x+31x=145 x-0.8x=10

2.2x-1=10 15x÷2=60 4x+x=3.15

(1)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集体交流时要关注学生解这些方程的准确率,并及时引导学生总结解每一类方程的基本方法,反思解这些方程时可能遇到的问题。

2、解决实际问题

(1)南京长江大桥的铁路桥长6772米,公路桥长4589米。它的铁路桥比武汉长江大桥铁路桥的5倍多197米,公路桥比武汉长江大桥公路桥的3倍少421米。

① 武汉长江大桥铁路桥长多少米?

② 武汉长江大桥公路桥长多少米?

** 让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后找出相关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说一说。师随机板书:

武汉长江大桥铁路桥的长度×5+197=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的长度

武汉长江大桥公路桥的长度×3-421=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的长度

** 问:在列方程时应该怎样表示题中的两个未知数量?

(2)练习与应用第3题

** 先让学生看图后说说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 问:这棵树苗从80厘米长到104厘米,经过了几个月?你怎么知道的?

** 问:你能说说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吗?

(学生如有困难,教师可以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清数量关系)

随机板书:

小树原有的高度+6个月长的高度=小树现在的高度

(3)学校印制画册一共用去1740元,其中制版费300元,其余的是印刷费。每本画册的印刷费是3.6元,学校印制了多少本画册?

** 学生读题后,教师先结合图书的印刷过程向学生介绍“制版费”和“每册印刷费”的含义,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印制画册用去的总钱数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制版费,另一部分是印刷费,也就是每本印刷费与本数的乘积。

** 再让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 交流时让学生结合所列的方程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三、总结:通过今天的整理与练习,你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四、作业: P7“练习与应用”第2、3题。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学与问》 篇三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字的意思,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重点:理解“多问”与“勤学”的关系。

教学难点 :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具准备:光盘、挂图、录音机。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激发兴趣,设疑

1、讲述哥白尼小时候的故事,导入  新课。

2、揭示课题:18 学与问

3、提问:学与问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词语。

钥匙、芳菲、翱翔、强健、哥白尼、五彩缤纷、

殿堂、好奇、瞬息万变、相辅相成、日新月异

(2)大致交流词义。

(3)指名读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第1自然段:“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

第2自然段:哥白尼从小喜欢“问”,导致他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小学生有问题邀请叫别人,拜能者为师。

第4自然段: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第5自然段: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四、写字指导

1、指导要点:钥缤瞬辅翱

2、学生在书上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钥匙 疑团 殿堂 日新月异 好奇 强健 探求 瞬息万变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1、2自然段。

(1)学生自己读,思考:哥白尼是怎样走上科学探究之路的?

(2) 理解“不懈追求”。

(3) 简介哥白尼及其地动说。

(4) 结合科学家哥白尼的事例,启发学生谈谈“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的含义。

2、学习第3自然段。

(1)知名朗读。

(2)结合上下文,理解“五彩缤纷”、“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3)提问:我们新一代的小学生面对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应该怎么办?

(4)问:向谁问?

(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能者为师”的理解。

(6)引读第3自然段。

3、学习第4自然段。

(1)过渡: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联系起来,在这方面,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小时候是怎么做的呢?

(2)自己读第4自然段。

(3)沈括小时候对什么产生疑问?

理解古诗意思,知道身阔的疑问:为什么同是套话,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

(4)沈括问妈妈,妈妈是怎么回答的?

(5)后来沈括是怎样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6)从这个事例中,你明白了什么?

4、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讨论:学与问是什么关系?怎样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朗读课文,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指名读课问。

2、指名说说主要内容。

3、说一说自己搜集的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写下来。

板书:18 学与问

勤学 问思结合 养成习惯

好问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字的意思,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重点:理解“多问”与“勤学”的关系。

教学难点 :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具准备:光盘、挂图、录音机。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激发兴趣,设疑

1、讲述哥白尼小时候的故事,导入  新课。

2、揭示课题:18 学与问

3、提问:学与问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词语。

钥匙、芳菲、翱翔、强健、哥白尼、五彩缤纷、

殿堂、好奇、瞬息万变、相辅相成、日新月异

(2)大致交流词义。

(3)指名读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第1自然段:“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

第2自然段:哥白尼从小喜欢“问”,导致他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小学生有问题邀请叫别人,拜能者为师。

第4自然段: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第5自然段: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四、写字指导

1、指导要点:钥缤瞬辅翱

2、学生在书上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钥匙 疑团 殿堂 日新月异 好奇 强健 探求 瞬息万变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1、2自然段。

(1)学生自己读,思考:哥白尼是怎样走上科学探究之路的?

(2) 理解“不懈追求”。

(3) 简介哥白尼及其地动说。

(4) 结合科学家哥白尼的事例,启发学生谈谈“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的含义。

2、学习第3自然段。

(1)知名朗读。

(2)结合上下文,理解“五彩缤纷”、“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3)提问:我们新一代的小学生面对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应该怎么办?

(4)问:向谁问?

(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能者为师”的理解。

(6)引读第3自然段。

3、学习第4自然段。

(1)过渡: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联系起来,在这方面,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小时候是怎么做的呢?

(2)自己读第4自然段。

(3)沈括小时候对什么产生疑问?

理解古诗意思,知道身阔的疑问:为什么同是套话,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

(4)沈括问妈妈,妈妈是怎么回答的?

(5)后来沈括是怎样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6)从这个事例中,你明白了什么?

4、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讨论:学与问是什么关系?怎样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朗读课文,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指名读课问。

2、指名说说主要内容。

3、说一说自己搜集的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写下来。

板书:18 学与问

勤学 问思结合 养成习惯

好问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字的意思,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重点:理解“多问”与“勤学”的关系。

教学难点 :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具准备:光盘、挂图、录音机。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激发兴趣,设疑

1、讲述哥白尼小时候的故事,导入  新课。

2、揭示课题:18 学与问

3、提问:学与问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词语。

钥匙、芳菲、翱翔、强健、哥白尼、五彩缤纷、

殿堂、好奇、瞬息万变、相辅相成、日新月异

(2)大致交流词义。

(3)指名读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第1自然段:“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

第2自然段:哥白尼从小喜欢“问”,导致他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小学生有问题邀请叫别人,拜能者为师。

第4自然段: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第5自然段: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四、写字指导

1、指导要点:钥缤瞬辅翱

2、学生在书上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钥匙 疑团 殿堂 日新月异 好奇 强健 探求 瞬息万变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1、2自然段。

(1)学生自己读,思考:哥白尼是怎样走上科学探究之路的?

(2) 理解“不懈追求”。

(3) 简介哥白尼及其地动说。

(4) 结合科学家哥白尼的事例,启发学生谈谈“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的含义。

2、学习第3自然段。

(1)知名朗读。

(2)结合上下文,理解“五彩缤纷”、“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3)提问:我们新一代的小学生面对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应该怎么办?

(4)问:向谁问?

(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能者为师”的理解。

(6)引读第3自然段。

3、学习第4自然段。

(1)过渡: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联系起来,在这方面,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小时候是怎么做的呢?

(2)自己读第4自然段。

(3)沈括小时候对什么产生疑问?

理解古诗意思,知道身阔的疑问:为什么同是套话,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

(4)沈括问妈妈,妈妈是怎么回答的?

(5)后来沈括是怎样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6)从这个事例中,你明白了什么?

4、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讨论:学与问是什么关系?怎样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朗读课文,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指名读课问。

2、指名说说主要内容。

3、说一说自己搜集的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写下来。

板书:18 学与问

勤学 问思结合 养成习惯

好问

最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教材第32页例2、例3,练一练和试一试练习六第6-11题,练习六后的思考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解比例的意义,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比和比例的意义,进一步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做第32页复习题。

让学生先思考可以怎样想。根据思考的方法在括号里填上数。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下面的比改写成积相等的式子。(日答)

4:3=2:1.5X:4=1:2

3、引入新课

在上面两题里,第1题是求比例里的未知项。从第2题可以看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里另外一个未知数,这种求比例里的未知项,就叫做解比例。

现在,我们就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提问:你能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求出未知项X吗?自己先想一想,有没有办法做,再试着做做看。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教学例3

出示例题,让学生用比例形式读一读。

让学生解答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指名口答解比例过程,老师板书。

3、教学试一试

出示例3,提问已知数都是怎样的数。

让学生自己解答。

4、小结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

指名四人板演。

2、做练习六第8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指名口答。

3、做练习六第10题。

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4、做练习六第11题。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看能写出多少个比例。

四、讲解思考题。

提问:根据题意,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你想到什么?

两个外项的积已知是1,你能求另一个内项吗?

五、课堂小结

这堂课学习的什么内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怎样解比例?

六、课堂作业。

练习六第6题(1)-(4)题,第7题。

家庭作业:练习六第6题(5)、(6)题,第9题和思考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明白分数乘以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

3.通过学生全面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迁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意义,掌握法则。

教学难点

推导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算式的意义。

(二)导入新课

通过分数乘以整数意义的学习,使我们看到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而且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基础上发展的。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

1.教师逐次出示投影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正确列出算式,说出算式的意义。

投影:

的3倍是多少。)(板书)

投影:

一半。)

其中的一份。)

师:结合题说一说,把谁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1份?(把一瓶桔汁平均分成2份,取1份。)

少。)(板书)

投影:

先观察图,然后列式,结合图说出算式意义。(小组讨论)

汇报讨论结果,并板书。

(3)不出示投影图,你自己还想知道多少瓶的重量呀?

分别列式,说意义。

列式?算式的意义是什么?

(5)观察概括:观察(2)、(3)、(4)几题的列式,乘数是什么数?(分数)(板书)被乘数是什么数?(分数、小数、整数)我们统一叫做一个数。(板书:一个数)

论)

汇报讨论结果,并板书:

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6)练习:说说算式意义。

2.推导法则。

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那么一个数乘以分数应该怎样计算呢?

耕地多少公顷?

(把一公顷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一份,是1小时耕的。)

拿出发的纸,说明:这张纸表示1公顷,你能折出一小时耕的公顷数吗?并用红斜线表示出来。(把结果贴在黑板上)

①再贴出一张折叠后的结果。

这1份占1公顷的几分之几?怎样理解?(把1公顷平均分成(25)份,取其中1份,边说边用虚线延长5等分的线。)

论,后订正,板书)

分数有什么关系?(原式两分数的分母相乘。)

并计算出结果。

汇报、订正并板书。

贴出在折纸上表示的结果。

观察:原式和结果分子、分母有什么关系?概括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讨论、订正)

(分数乘以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练一练

投影订正三种做法:

比较哪种方法对?哪种方法好?注意:先约分再乘。(板书)

(四)巩固练习

(做本上或投影片上)

1.计算例2中算式的结果。

投影反馈时,强调先约分。

3.第7页,第1题,看图填空。(做书上)

4.先说过程,再说结果:

5.第7页,第4题,列式计算。

6.判断: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意义是什么?法则是什么?应注意什么?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切忌结论式的教学,充分利用这节课的内容,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各种能力。教案设计重视学生全面参与教学过程,如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意义;用动手折叠、画,讨论等形式推导法则。使学生加深理解。教案中注意扶放结合,如例3第一问,是老师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分析思路,而第二问则是放开让学生依照第一题的解题思路学生自己列式、画图、说意义、推算结果。总结意义和法则的结论时,都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使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加减运算,能正确地列出8的加减算式。

2、尝试用三个数字在符号板上摆出不同的加减算式,初步感受加法交换律和减法的互换关系。

3、积极地动脑思考,主动探索数字在算式中的不同位置。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学过7以内各数加减法及8的组成。

2、物质准备:

——教具:符号底板(底板分成四格,两格上写有加号和等号,另外两格写有减号和等号,符号中间有空间便于写数字),8、3、5三个数字各一张,笔一支。

——学具:《幼儿用书》(P14、15、16),幼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奇怪的门卡

——教师:爸爸带花花到其他城市去游玩,他们住饭店时,服务员给他们出了一道题,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教师(出示符号底板和8、3、5三个数字):服务员说,当他们用这三个数字在门卡上摆出四道力口减算式,才能顺利地拿到门卡进房间。你们愿意来试试吗?

——幼儿思考。请个别幼儿来演示,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算式,集体检查。鼓励幼儿用三个数摆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

2、幼儿操作活动。

——看房子特征列算式。观察8座小房子,根据房子的颜色,在加减符号旁边填写数字,列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

——观察左边的数字,请你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观察三组蔬菜,想一想:哪两组蔬菜力口起来和下面的数字相同,请画线连起来。

——带领幼儿分别打开第15、16页引导幼儿练习8的第二组、第三组和第四组加减运算。(也可以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本;舌动只完成一页练习,其它练习放在曰常或区域中进行。)

3、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操作活动。

——引导幼儿观察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发现两道加法算式的数字都相同,但加号两边的'数字位置不同;两道减法算式是等号两边的数字位置交换了。

——请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结果,看看有没有同样的发现。表扬正确列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的幼儿,然后结束教学活动。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最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最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品多篇】范文,共有9067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最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品多篇】下载
最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品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