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教学资源 > 教育教学方案 >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多篇)

发布时间:2023-07-24 08:51:49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导语】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多篇)

数学一年级下教案 篇一

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教案板书教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89页

教学目标

1.经历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退1作10”的原理。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

进行笔算。

2.在观察、操作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笔算减法的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退位减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正确进行笔算退位减法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50根小棒、投影仪、投影片或多媒体计算机软件、口算卡片,学生准备5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铺垫

1.指名回答

13-9=17-8=32-5=

15一7=14-6=40—3=

2.改错并说明理由

3.指名板演:(用竖式)42-21=?

4.提问: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应注意什么?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你喜欢集邮吗?邮票上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瞧,小星和小梅就是集邮迷,他们正在欣赏自己收集到的

珍贵邮票呢。(呈现例题情境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可以怎样解决?

(1)小星和小梅一共有多少张邮票?

这个问题我们已经会解决了,怎样列算式?50+26=76(张)

(2)小星比小梅多多少张邮票?

这正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三)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

(1)提问小星比小梅多多少张邮票?你能列出算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0—26=

(2)谈话:50减26等于多少?我们可以用小棒摆一摆,或者用计数器来拨一拨。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先想

一想,然后动手试一试。

引导同学分组摆学具,讨论怎样从50根小棒中减去26根?

引导学生明确:

①50根小棒就是5捆,可以把5捆小棒中的任意一捆拆散成10个1根,接着就可以拿去2捆和6根,最后剩下2捆4根,得数

就是24。

②用计数器拨一拨。

(3)竖式的写法.

教师明确:打开的1捆小棒变成了10根,就是把1个十变成了10个一,在竖式中就是从十位里借出了1个十变成了个位上

的10个一,为了不忘记从十位上退了1,坚式计算时,要在被减数十位的上面点一个退位点.

(4)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9页例题。

2.反馈练习

完成教科书第90页“试一试”.

想一想:十位上退1后,被减数的个位要算十几减几?

引导学生得出:从十位上退1后,个位要算13减7.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然后订正得数.

3.总结法则

讨论:笔算减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三方面想:

(1)写竖式要注意什么?

(2)计算时应从哪一位减起?

(3)遇到被减数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

(四)巩固反馈

1.教科书第91页“想想做做”(做在书上)订正反馈.

2.数学医院.(教师出示错例,由学生诊断,集体订正)

一号病例:

诊断: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要先减1再减2,上面的计算中仍用4减2,造成错误.

处方:

二号病例:

诊断:个位3减7不够减,应先向十位借1再减,上面的`计算是3减7不够,就用7减3得4,造成了错误.

处方:

3.在xx里填什么数可以使它成为退位减法题?

师:请同学们任选两个数,在练习本上计算.

4.观察下面的数字墙,这里有6道减法题.从上往下看,上一层的数减去下一层的一个数,得数就是与它相邻的数,如:82-45=37,45-27=18,37-18=19,…,19-12=7。下面请你把合适的数填入数字墙。

数学一年级下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了解20以内退位减法表。

2、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学重难点:

能够把所有的有关计算题整理成减法表

教学准备:

20以内退位减法表,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我们已经学完了20以内退位减法,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复习课

板书: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

复习

1、算一算

3+9=11-6=13-7=

4+8=12-3=12-4=

5+6=15-77+6=

2+7=16-8=13-6=

指名口算,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二、练习

1、复习(1)

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3、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

出示第13页第2题

(1)竖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第一行十几减9,第二行十几减8,第三行十几减7......

你能按照这样的规律,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算式吗?

学生填表,师巡视,个别辅导,填完后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

(2)横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第一行11减2,第二行11减3,第三行11-4......

斜着看,你有发现了什么规律?

每一斜行得数都相等

得数是9的算式有哪些?得数是5,7的'算式有哪些?

(3)口算练习

师任选一道算式,要求很快报出准确结果。

4、复习(3)

同桌游戏

5、复习(4)

课件出示:

11-5={16-8={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6、复习(5)、(7)

师计时,要求学生在1分钟内完成,集体订正。

三、复习小结:

今天的复习课我们复习了这一单元的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一年级下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地掌握6、5、4、3、2加几和十几减6、5、4、3、2的计算

2、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逐步形成口算技能,提高口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困生熟练地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学具

教学过程

一、计算方法训练

1、摆摆说说

(1)请大家拿出小棒,左边摆5根,右边摆8根

(2)要求一共有多少根?怎样列式?(板书:5+8=)怎样算?说出不同的算法

(3)一共有13根小棒,去掉左边的'5根,求还剩多少根?怎样列式?(板书13-5=)怎样算?说出不同的算法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计算13-5时小朋友们可采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

二、口算练习

1、练习三第1题

示第1题,让学生观察每组的得数,引导他们从感性上懂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2、练习三第2题

同桌之间互相合作,完成口算练习,活动完成后说出所有算式,师板书,让学生读出所有的算式。

3、练习三第3题、第5题

以比赛的形式进行,交流结果。

三、解决实际问题

1、、练习三第4题

提问:第(1)题知道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第(2)题呢?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书上填写。

交流结果。

提问者两道小题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2、练习三第6题

学生观察,独立理解题意,能完整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学生独立计算解决,把结果填写在表格里。交流结果。

3、练习三第7题

摘苹果比赛。

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反馈

四、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1、小朋友,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2、完成思考题

数学一年级下教案 篇四

第1课时 十几减5、4、3、2

设计说明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多种计算方法,本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灵活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所以教学设计具有如下两个特点:

1.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出示例题以后,教师不再参与学生的活动,让他们自由选择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充分发散他们灵活的思维,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2.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口述自己的思考过程,使学生能够理清思路,熟练思考,在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水平。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

1.填空。

7+( )=12 8+( )=14

6+( )=13 9+( )=15

2.口算。

16-7= 15-6= 12-9= 17-8=

16-8= 12-7= 11-6= 13-6=

3.请学生任选一道题说说口算方法。

设计意图:学习新课之前,针对新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相应的口算练习,帮助学生回顾前面掌握的计算方法,方便学生迁移类推,顺利地掌握新知。

⊙掌握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例4。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生:我发现这些减法算式的减数都比较小,不超过5。

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例4中的题。

师:请你从这些算式中任选一道,先算出得数,再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预设

生1:12-5=7,想10-5=5,5+2=7。

生2:11-4=7,想4+7=11,所以11-4=7。

生3:12-4=8,想4+8=12,所以12-4=8。

……

(教师板书学生的计算方法)

3.观察比较,哪种方法更实用,更简便?

师:同学们在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不同的计算方法,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更实用,更简便呢?

预设

生1:我觉得“破十法”更实用,因为先算10减几比较容易。

生2:我觉得“想加算减法”更实用,因为只需要一步就能算出结果。

生3:我也喜欢用“想加算减法”,因为用一道加法算式能算出两道减法算式的得数。

生4:“想加算减法”虽然简便,但有时要很快想出另外一个加数比较困难,所以我还是比较喜欢用“破十法”。

……

师:运用什么方法计算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只要能迅速、准确地算出得数即可。

设计意图:计算十几减5、4、3、2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只需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自主体会每种算法的优越性,达到熟练计算的目的。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五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36名同学在一学期的一年级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如对数字的认识、简单的加减法运算都有一定的基础。从同学们的学习和考试检测中发现影响本班学习掌握的因素较多。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方向与位置、认识图形、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钟表,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会认读整时、几时半,会写时间,知道珍惜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进行恰当的描述、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作业分层设计。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数学一年级下教案 篇六

单元目标:

1、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单元重点:

1、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单元难点:

1、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

2、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

课时安排:

1、整十数加、减数…………………………………………………3课时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数……………………………………………4课时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数……………………………………………6课时

4、整理和复习………………………………………………………2课时

第六单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目标:1、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整十数加减计算的算理

教学难点: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你们喜欢花吗?在公园里举行花卉展,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呀?

这里有那么多美丽的花,都是工人叔叔在花园里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让我们跟着工人叔叔到花园里去看看吧。

二、探究新知:

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什么?

学生汇报,在花圃里有三种颜色的花:红花有10盆,黄花有20盆,紫花有30盆等。

整十数加整十数

看着这些花,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红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黄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

要想知道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怎样计算?(板书:10+20)

谁还有不同的算式?(20+10)

你是怎么想出来的,请同桌的`同学讨论讨论

全班交流

1、数的方法:10、20、30

2、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3、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4、想加算减:因为30—10=20,所以10+20=30

5、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10,20里面有2个10,加想来一共是3个10,也就是30

同学们想出来了这么多的流动,真了不起!那么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你们用摆真实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

学生摆小棒

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第二和第三个问题

三、整十数减整十数:

工人叔叔说,布置花坛还要紫花,我要搬走10盆,小朋友们,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还有多少盆紫花?

可以怎么列算式?(板书:30—20=10)

你是怎么知道30—10等于10的?同桌两人说一说

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再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

四、巩固练习

1、口算:3+2=4+5=6—4=

30+20=40+50=60—40=

3、练习十第1、2、3题

4、游戏:帮小狗找回家的路

五、思维练习

一个小组的同学站成一队,组长的前面有3个人,组长的后面有4个人,这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六、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就是把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相减,与10以内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表示把以十为单位的数相加、相减

板书设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例1、10+20=30

一个十加2个十等于3个十

30—10=20

用3个十减1个十是2个十

数学一年级下教案 篇七

设计说明

小括号的意义学生很难理解,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围绕情境展开,化难为易。

1.贴近学生生活,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由于一年级学生理解小括号的意义离不开情境的支撑,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充分结合学生熟知的现实生活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

2.把算理融入情境中,加深学生的理解,突破重难点。

结合情境,让学生理解算式“10-2+3”中“先加后减”的算理,从而改变学生已有的“从左往右算”的算法,使他们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感受引入小括号的必要性,并在交流、比较的过程中理解小括号的意义,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意识。

3.在对比练习中,通过具体、真实的情境进行演绎,巩固了小括号的意义。使学生对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从而掌握运算顺序,巩固新知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小圆片

教学过程

⊙铺垫孕伏

1分钟口算比赛。(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在1分钟内完成)

10-6+2=12+6-5=

18-9-9=18+9-9=

学生说出结果的同时还要着重说出运算顺序。

强调:像这样的加减混合算式,计算时要从左往右算。

设计意图:上课初始开展1分钟口算比赛,目的有二,其一是复习加减混合运算的旧知,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其二是采取比赛的方式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从无意注意有效地转移到有意注意中来,提高了学习效果。

⊙通过游戏揭示小括号的意义

1.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小括号的意义。

(1)游戏探索一:先是左边站3名同学,右边站2名同学,接着5名同学靠拢站在一起。

师:像这样的游戏过程,我们一般用什么方法计算?这时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学生说算式,老师板书:3+2=5。

预设

这个游戏情境学生完全可以理解,能够列出正确的算式,但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将“靠拢”与加法建立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引导,将“靠拢”与加法建立联系,促使学生加深对两数之和的理解,为学习一个数分别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之和做了充分的知识准备。

(2)游戏探索二:10名同学排成一队。

第一次演示:先有2名同学走出来,再有3名同学走出来。

师:这时队伍里还剩下多少名同学?

学生说算式,老师板书:10-2-3=5。

第二次演示:同样是先有2名同学走出来,再有3名同学走出来,但是走出来的同学靠拢在一起。

老师启发:这时可以看作一共有几名同学走了出来?队伍里还剩下多少名同学?

学生明白游戏活动的意义并说出可以先求两数之和后,老师概括:从10人里面分别减去2人和3人,实际上也可以看作一共减去5人,可以先算“2+3”。

老师板书“10-2+3”,并引导学生思考。

预设

通过游戏活动演示,绝大多数学生可以理解从10里面分别减去2和3,实际上也可以看作一共减去“2+3”之和的道理,但是,怎样才能改变运算顺序来先算加法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形象地演绎一个数分别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之和的抽象过程,使得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从而为解决改变运算顺序的教学难点作铺垫。

2.在交流活动中认识小括号的作用。

(1)引发思考。

师:“10-2+3”按照原来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算,然而现在要先算算式右边的加法,你能在“10-2+3”中添上适当的符号表示先算加法吗?

(2)同桌讨论。

师:你们想在“10-2+3”中添上什么符号?

教师巡视,并参与到一些学困生的讨论之中。

(3)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会出现多种情况,如有的可能在2+3的下面画线,有的可能画框,有的可能画圆,有的可能画括号等。

(4)抽象概括。

将同学们所有表示的方法都在黑板上板书。

教师在肯定大家想象力的同时,指出如果每个人一个符号,太乱了,而且不是自己说明,别人还不知道这个符号的作用,所以,数学家选定了“( )”,这个符号叫“小括号”,它的作用就是改变算式中的运算顺序。

预设

认识小括号的意义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但是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同伴的交流中得到启发,同时经过老师的抽象概括,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认识小括号的作用。

设计意图:为了突破在算式中加入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这个难点,采取老师引导,小组合作以及全班汇报交流等方式,从而在相互促进和抽象概括之中,认识小括号的作用。

3.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师:带着下面的问题阅读教材,看谁回答得最好。

(1)根据情境图说说10-2-3=5表示什么意思,10-(2+3)=5表示什么意思。

(2)10-2-3=5和10-(2+3)=5在计算时的区别是什么?不明白的同学也可以借助手中的小圆片摆一摆。(出示课堂活动卡)

(3)例题中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我们前面游戏中的思路一致吗?如果一个算式里有括号,应该怎样计算?

教师要有目的地指导一些学困生。

设计意图:阅读教材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小括号的意义,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这是“理解小括号的意义”的再次交流,不仅突出了教学重点,更重要的是体现“面向全体”的教学理念,让一些学困生在充分的交流中真正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数学一年级下教案 篇八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1、62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理解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认识求两数相差多少简单实际问题的不同方法,能正确列式解答。

2、通过练习体会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相同点,提高笔算加减法的运算能力,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积累分析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3、体会咋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进步,逐步发展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求两数相差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求两数相差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的不同方法。

教学准备:

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

59+xxxx+7062+436+237-676-5057-466-20

学生开火车口答。

揭示课题:练习九

二、练习

1、第1题:

用竖式计算:

44267457+32+53-24-51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全班交流,改正。

说说用竖式计算,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2、第3题:

出示插图:从图上读懂了什么?

问题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然后由代表说。

3、第4题:

出示插图:从图上读懂了什么?

问题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然后由代表说。

4、第5题:

出示插图:从图上读懂了什么?

问题是什么?(指名说说)

追问:问题的意思也就是什么?

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学生再在小组中说一说。

5、第6题:

30+1856-4047-20xx-320+635+24

学生独立计算后全班交流。

6、第7题:

7、(1)出示第12题,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桌子40张,椅子4把,有48人来开会。)

提问:求什么?有几个问题?是哪几个问题?(再搬几张桌子?再搬几把椅子?)

(2)学生列式计算后集体交流,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8、第9题:

出示情境图: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问题有哪些?第一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第二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说一说)

9、第10题:

出示一组算式:

99-18=81

99-27=72

99-36=63

观察这些算式:发现了什么?

你还能写出几道这样的算式吗?

三、布置作业

用竖式计算:

35+2352+3064+37+4248-1174-20xx-3529-26

数学一年级下教案 篇九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3、54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去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中条件与问题的联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实际问题里德数量关系,能正确列式解答。

2、在联系实际情境分析数量关系过程中,积累用合适的方式找实际问题里数量间联系的经验,进一步发展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3、通过求问题解决的活动,体验自己思考、探索的成果,感受学习、探索的成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解答求去掉多少即求减数的减法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看图提问题(出示图)

小猴上次从果园里采到桃之后,回家就和小伙伴们一起吃桃了!过了几天,小猴到筐子里看一看。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问的什么?

二、自主交流,探索新知

1、自主探索

怎样求出吃掉了多少个桃?把你的想法和同学说一说。

2、画图帮助

如果有的同学还想不懂,我们一齐来画图研究,题目中告诉我们什么?我们贴一张纸条,盖住的就是28个桃(板书)这28个桃吃完了吗?还剩几个?(揭去后一段纸条,露出剩下的6个桃。)

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指一指求哪一部分的'个数?(写?)

现在知道该怎样计算了吗?谁能说出算式?(板书:28—7=21(个))

4、揭题

谈话:28减7等于21中,算式中的28表示什么?7表示什么?21表示什么?谁来说一说怎样求去掉的个数?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求去掉多少的实际问题。”(板书)解决这类问题,只要从总数里去掉剩下的就可以了。

三、巩固提高(完成“想想做做”)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用三句话说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启发:原来有27只小船,划走一些后分成了哪两个部分?求划走了多少只可以怎样想?和同桌说说想法。

交流:你是怎样想的?用什么方法计算?

完成算式。

交流解法,说说各个数的意思,再说说算式表示的含义。

要求学生口头回答。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自己读题,再把问题和条件连起来说一说。

书本上填写算式。

你是怎样列算式的,得数是多少?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自己读题,再把问题和条件连起来说一说。

书本上填写算式。

你是怎样列算式的,得数是多少?

你能看着图说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吗?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指导读题,让学生填写算式和单位名称,指名板演。

交流解释算法。

四、归纳总结

谈话:通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对求去掉多少的实际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谁来说说解决这一类问题应该怎样想?

数学一年级下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8、7。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

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8、7。

教学难点:

理解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挂图,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图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从图上知道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共有15把号,拿走8把,还剩多少把?

怎样列式?

根据回答板书:

15-8=□

你想怎样计算呢?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讲述:如果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

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5-5=1010-3=7

方法二:10-8=22+5=7

方法三:8+()=158+(7)=15

这么多种算法,小朋友觉得哪一种最容易算?

试一试。

书上P5试一试中也为你们准备了两道题,请你用这种最容易的方法来计算,好吗?

学生做完后,小组内互相检查,交流算法,指导做错的学生更正。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2)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集体交流算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先看图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出题目所表示的意思。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计算,再比较。使学生加深认识“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不要求统一算法。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交流时可以根据学会的错误说说计算方法。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过独木桥”:同学们,如果你们算对了就可以过桥了,看谁先过桥。

(1)小组合作口算。

(2)比较十几减8和十几减7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回答

,板书:十几减8、7)

板书设计:十几减8、7

15-8=7方法一:15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多篇)范文,共有11316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多篇)下载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