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教学资源 > 教育教学方案 >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精品多篇

发布时间:2023-07-06 10:30:38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寄语】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精品多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20以内数的读写,组成数序等,使学生加深对数的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2、复习20以内的加减法。

3、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知道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20以内数的组成及加减法。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审清题意。

教学难点

关键

教学资源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时间安排教师指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复习加减法的意义

二、提高计算能力的训练。

三、小结1、出示图。

师: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怎样列式计算?为什么用加法呢?

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6+4=10。

师:这帽图还可以怎样列式?

生:4+6=10。

师:在日常生活中,6+4=10这个算式还可以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例子,说说加法算式的其他内涵。

2、出示图。

(1)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2)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3)集体交流反馈,并结合图意说说每个算式表示的含义。

1、做课本97页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计算答案写在算式的下面,以便于连线和比较大小。

2、做题单中的加减混合运算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3、做课本97页的第8题。

(1)比一比谁开的花最美。

教师说明完要求后,学生独立完成,做对的你的花才能开得美。

(2)填空,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学互相订正。

4、做98页的第13题。

(1)想一想,算一算。

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找出算式的规律后,独立完成。

(2)破密码。

可以采取比赛的形式,比一比谁最快打开保险箱的门。

今天我们复习了20以内的加减法。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还要自己复习两个加法表和两个减法表。同学之间还可以互相做口算游戏。每个同学对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要算得又快又对。

学生快速口算。

讨论:指名回答。

学生做完后,问是怎样想的。

学生观察,分组讨论,说说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题单时,师巡视。作为复习课,不能只是单纯地做习题,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把所学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因此设计了这样几个有价值的问题作为复习课的主线,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分析的过程中,总结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路,归纳解决问题的办法。

20以内数的认识与计算教学设计是我们精心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教案《左右》 篇二

活动一:用“左右手”感知自身的左右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谁有信心上好这一节课?请举起你的小手。

(1)感知左右手

师:看看你举起得手是你的哪只手?再看看你的另一只手,是你的()手?

平时我们常用右手(左手)作哪些事?

师:左右手要多锻炼,特别是左手,会使我们的小脑袋越来越聪明。

(2)体验自身左与右

师:左右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们看看自己身上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

谁来说一说?

(3)游戏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左手拍左腿,右手拍右腿,左手摸

左耳,右手摸右耳

活动二:体验相对

师:我举起的是右手吗?(右手、面对面)

我们面对面的站者,因为方向相对,举起的右手就会相反。漫游魔法王国

情况分析:已有了粗浅的几何概念,这一阶段的学生能正

确地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但他们不是从这些形状的特征来认识,而是将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相对照。因此,我设计了《漫游魔术王国》的活动,让孩子在游戏探索中对图形产生兴趣,并通过观察、比较、想象、动手等,感知不同图形的不同特征。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让学生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三种几何图形。

2、通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运用多种感观来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观察力。

3、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活动方法:以游戏法为主,结合操作法和讲解演示法。

活动重点、难点:圆形和方形的认识和区分。

活动准备:

1、三种几何图形若干。

2、几何图形拼组成的图画。

3、魔术箱、魔法棒。

4、小鸭、小狗、小蜜蜂的教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带学生做手指游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魔术王国去,那里啊,会变出好多好多有趣的东西,好了,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看哪个小朋友表现得最好。”(教师做示范):“捏拢,放开;捏拢,放开;小手背起来。”

(二)、中间部分: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认识三种几何图形。

1、游戏:摸一摸“魔术箱”

师:“小朋友们,魔术王国到了,魔术王国里有一只奇妙的箱子,你们

看,就是这只魔术箱?(出示魔术箱)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的是什么秘

密吗?好了,我们来看看这只魔术箱会给小朋友们变出什么有趣的东西。

(1)、教师念儿歌:“魔术箱子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出来看看

是什么?”

摸出一本长方形的书,问:“这是什么?(书)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为什么说书是正方形的?

问: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是正方形的?(启发学生说出)

(2)、再念儿歌:“魔术箱子东西多,请某某小朋友来摸一摸。”

当学生摸到后,要求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物品?游戏反复进行。

(3)、教师总结:魔术箱里的东西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

有的是正方形的。(边说边指相应的物品)

(4)、你怎么知道它是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

(5)、老师总结:圆形:圆溜溜,没有角,滚来滚去真能跑;

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像座小山立得牢;

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方方正正本领好。

2、游戏:谁的本领大

(1)、教师用魔法棒“变”出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组成的图片,请学生找出其中的图形宝宝。

师:“小朋友们,魔术王国里还有好多有趣的东西,你们看,这是魔法棒,(出示魔法棒)它也会变出好多的东西。变!变!变!咦!魔法棒变出什么了?(边说边出示其中的一幅图画)原来是一幅漂亮的图画。现在,小朋友们来找一找,这幅图由哪些图形组成,比比哪个小朋友的本领大。

(2)、教师用魔法棒依次“变”出另外的几幅图画,请学生分别找出

各种图形。

3、游戏:小动物找家

师:“魔法棒的本领可真大,它还会边出小动物呢!变!变!变!(“变”出三种小动物)小朋友们,你们看都是谁啊?”

幼:

师:“咦!这三个小动物好像再哭,我们来问问他们怎么了。”

“小狗、小鸭子、小蜜蜂,你们怎么啦?”

(教师模拟小动物的声音)“我们找不到家,见不到妈妈了!”

“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小动物找家吧!你们愿不愿意啊?”

幼:

师:“你们看,这些都是小动物的房子,现在我们来帮小动物找找家。”(把三种几何图形的卡片发给学生)

师:“小动物说它们的房子都是有形状的,小鸭子说,它们的房子是正方形的,小朋友们看到正方形的‘房子’了吗?”让学生把正方形的卡片举起来。

师:“小朋友们做得真好,都帮小鸭子找到家了。小狗说,它们的房子是三角形的,小朋友们看到三角形的‘房子’了吗?”让学生把三角形的卡片举起来。

师:“小狗也找到家了,小蜜蜂说,它们的房子是圆形的,小朋友们看看圆形的‘房子’在哪里?”让学生把三角形的卡片举起来。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也帮小蜜蜂找到家了”。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都帮小动物们找到家了,小狗、小鸭子、小蜜蜂可高兴了,唱着歌快快乐乐地回家去了。”(把三种小动物分别“送到”相应的“房子”里)

(三)、结束部分:让学生巩固对三种几何图形的认识。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在魔术王国认识了好多的图形宝宝,小朋友们说说它们是谁啊?”(依次出示三种几何图形的卡片,让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

师:“魔术王国里还有好多好多奇妙的东西,下次老师再带你们去,好不好?我们也唱着歌回家吧!”

活动延伸:

1、让学生把小动物的‘房子’分类放到区域角中。

2、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找出其他的图形。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会写100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2.能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3.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在活动中逐步发展数感。

4.初步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5.在活动中,经历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过程。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20以内的数,会数、会读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学生在生活中,自身也积累了许多100以内数的知识,此时学生对认读100以内的数具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因此,教材在编排上,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100以内的数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了在认数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让学生在多样的活动中,能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体验数数、估数方法的多样性和数学的灵活性。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地处市区,是一所名校,校领导特别重视“课改”,多年来教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平时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一部分学生能自觉地超前学习没有教过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好,所以,不少学生已经会熟练地认、读、写100以内的数了。在这种氛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下,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课堂上敢于发言,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喜欢解决有挑战性的问题。

四、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数出规定数目的豆子,初步体验估数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微笑着走进教室,和学生轻松地进行交谈。)

师:今天我们每组的桌子上都有豆子,上数学课,豆子是干什么用的呢?

(学生小声议论说:豆子是让我们数数的;豆子是帮助我们学数学的。)

(教师认真地听着学生的谈话,并给予肯定。)

师: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在数豆子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看谁会思考、会观察。在数豆子的时候,同学之间要会合作,互相谦让;数豆子的时候要小心,千万不要让豆子掉在地上。听明白的同学点点头。

(学生微笑着点了点头,学生的情绪非常好,这节课就在这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开始了。)

(反思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不是靠说教能获得的,必须渗透在每节课每个活动中,让学生体悟怎样合作。数学教师正是在学数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做人的道理。)

2.数出30粒豆子。

(1)活动规则与学生小组活动。

①请你数出30粒豆子,你打算怎么数?

(学生七嘴八舌地说自己的想法,有的说10个10个地数;有的说5个5个地数;有的说豆子是圆的,不好数,最好2个2个地数。教师对学生说出的方法给予肯定,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出规定数目的豆子。)

②把这30粒豆子放在手中,感觉一下,然后轻轻地放在盒子的右边。

③用刚才的感觉再抓一把豆子,如果你觉得抓得多了或者是少了,可以重新抓一把,然后放在盒子的中间,看看和右边的一堆是不是差不多,再数一数是多少粒豆子。

(学生的兴致很高,每个人都在小心地抓豆子、数豆子,教师在小组内轻声地指导学生,有困难的学生有的轻轻走到教师身边,有的举手示意教师,教师耐心给学生解决问题。)

(学生兴奋地交流着自己一把抓的豆子是多少粒。有的说是32粒,有的说是27粒,教师给予积极的肯定,说他们抓得比较准确,有一位学生说我抓了45粒,教师轻声地说:“你抓得有点多了,再试一下。”学生和教师融合在一起,愉快地学习着。课堂气氛非常轻松。)

(一小组4人很投入地在工作,一位学生在手中掂量着这一把豆子,嘴里小声说着,和刚才的差不多,然后数一数是29粒豆子,高兴地欢呼了一声,同桌说你真棒,教师竖起了大拇指,向他表示祝贺。)

(另一小组其中一位学生抓了很大的一把,边抓豆子边往下掉,这时小组长提醒他说:“不能这样抓,是用刚才抓30粒豆子的感觉抓的。”这名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教师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并帮助他整理盒子里的豆子。这一小组学生估数的感觉不错,他们估计的大约在25~35粒之间,他们在数豆子时,基本上是两个两个数的,也有个别的是十个十个数的。)

……

④再用刚才的感觉再抓一把豆子,放在盒子的左边,看一看三堆是不是差不多。活动结束时,老师会发一个信号,(教师走到教室前面右面的小组前)当我在这停下时,你们马上停下。

(教师巡视了每个小组后,就站在了教室前右面的小组前,微笑着望着大家,有的学生看到了,马上就坐好了,没有看到的学生,经过其他同学的提醒,也很快就坐好了。教师向大家竖起了大拇指。)

(2)教师小评。

刚才我们大家在数豆子的时候,都数得非常开心,同学之间合作得非常愉快,而且大家还记着我们的约定,非常好。经过刚才我们的学习,我们心中有了一杆秤,像那样的抓一把豆子大约是30粒,你们可要记住了。(学生高兴地点着头。)

(反思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估数的时候有一个参照的标准,30粒豆子就是一个参照物,教师强调学生不断地体验,以加强学生的感觉和认识,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并为下面的学习埋下伏笔。同时,教师也关注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教师注意走近学生,并且用积极的语言去评价学生,学生获得的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兴趣继续下面的学习。)

(二)活动二:在师生互动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估数

1.师生互动。

师:你们数得真开心,我也想抓一把豆子(教师顺手在一个小组内抓了一把豆子),怎样知道我这一把大约抓多少粒豆子?

(教师把抓的一把豆子放在实物投影仪前面,使豆子的大小和实物一样,然后静静地看着学生。)

(学生小声地和同桌进行交流,然后全班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也参与学生的讨论和交流。)

生:可以数一数有多少粒豆子。

师:这是个办法,还有别的方法吗?你们的心中可是有一杆秤哟。

生:50多粒。因为我刚才抓那样的一把大约是30粒,老师的手比我的大,所以大约有50多粒。

师:他用了一个很好的词——大约,谁再来说一说。

生:(一名学生走到实物投影仪前,用手抓了两次,正好抓完)抓一把是30粒豆子,我正好抓了两把,我估计老师抓的这一把豆子大约是60粒。(学生有的鼓掌,有的说真棒,有的竖起了大拇指。)

(反思这是学生进行的自主的表扬,是学生之间的自主欣赏。在这个活动交流中,教师没有进行评价,这是有用意的,这只是学生对估计的一种最直接的感受。特别强调的是,数一数也是一种方法,但要引导学生借用自己的一杆秤来进行估数,这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很有必要。)

(教师给每个小组都抓了一把豆子,要求学生选用刚才的方法或者是其他的方法来进行估数。)

2.教师巡视,学生小组活动。

(一小组活动记录)

生1:我们先商量用什么方法来数,我建议十个十个地数,这样数得快。

生:(三人点头)我们同意。

生2:那我们就开始数吧。

(学生4个人,头碰在一起,其中两个人数豆子,把十个一堆的豆子放在一边,另外的两人在仔细地观察,不让漏数了豆子。)

(另一小组活动记录)

生:(两人)我们用手来测量吧。

生3:还是数一数吧。

生:(两人)我们不要争了,我们选一种方法快点做,第5小组的同学都已经数完坐好了。

生:我们用30粒的一把来测量。

(学生开始估数,很快他们就干完坐好了。)

……

(全班交流)

组1:我们是十个十个数的,一共有57粒豆子。

组2:我们是两个人合作用手测量的,大约是60粒。

组3:我们是五个五个数的,有66粒豆子。

组4:我们和第二小组的方法一样,结果也一样。

组5:我们是分成两堆,差不多一样多,数一数其中的一堆是28粒豆子,另一堆不用数了,大约是56粒豆子吧。

组6:我们的方法和第3小组一样,是64粒豆子。

3、在计数器上拨数并写数。

师:请在计数器上拨出你们小组数出的数,拨好后小组内互相看看拨得一样不一样,不一样的就调整一下,一样的就坐好了。

(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教师活动在小组中间,指导个别学生拨数。有的学生拨完数后,主动地走到老师身边,让老师看看是否对。小组内的学生也互相检查拨的数是否一样。)

(第三小组数的数是66,拨数的时候学生出现了争议。)

生1:十位上拨6,个位上不拨了,和十位上的一样。

生2:我认为你说得不对,个位、十位上都得拨6个珠子。

生:我同意生1的方法。

生:(三人)我们同意生2的方法,如果是生1那样拨,就是60,不是66了。

生2:我们看看别的小组是怎么拨的,你看他们小组拨的是61,十位上拨的是6,个位上拨的是1,我们的和他们的是一样的。

(小组内其他学生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该生的看法,教师也微笑着点了点头。)

师:怎么写这个数呢?请你试着写一写。

(学生在纸上写数,教师巡视。)

师:谁先写完了,谁就到黑板上把这个数写下来,一个小组来一个人就行了。

师:大家写的数真整齐,真好看。我们一起来看64这个数,谁来拨出这个数?

生:(边拨边说)十位上是6,就在十位上拨6个珠子,个位上是4,就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

师:谁来试着解释一下这个数?

生:6在十位上,表示6个十,就在十位上写6;4在个位上,表示4个一,就在个位上写4。

师:说得真清楚。我们再来看看66这个数,两个6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左面的6在十位上,表示10个六;右面的6在个位上,表示6个一。

生:我跟他的不一样,左面的6在十位上,表示的是6个十,不是10个六。

师:(笑着)对。66这个数,左面的6在十位上,表示的是6个十;右面的6在个位上,表示6个一。

(学生开心地笑了。)

(教师手拿计数器与学生一起拨数:60这个数,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不拨了;十位上是6,就在十位上拨6,表示的是6个十。)

师:现在回过头来,看看老师一把大约抓多少粒豆子呢?

生:不超过70粒。

生:40粒以上。

生:大约是60粒,因为你刚才抓了好几把,有57的、64的,还有大家想办法估计的数最接近60了,所以说你一把大约抓60粒豆子。

(学生点头表示同意。)

(反思学生有写数、读数的基础,在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自己从活动中感悟知识,通过“老师一把大约抓几粒豆子”这一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估数的必要,初步体会估数要有一个标准。并从教师和学生的心中都有一杆秤出发,使学生的学习有一种成就感,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融为一体,比较亲切自然。从学生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很好地掌握读数、写数的方法,学习的效果是不错的。)

三)活动三:指定物体量豆,体会估计需要有依据

(教师用积极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像变魔术一样拿出一个小桶,小桶内装满了豆子,教师微笑着望着大家,学生用好奇的眼光看着教师。教师适时地提出学习的要求。)

师:想办法猜一猜,这一小桶豆子大约有多少粒?

(学生七嘴八舌地说:肯定比老师的一把多,这是一小桶;那也不一定,要比一比才知道。学生的争议比较大,教师就引导学生想办法估计,提出了进一步学习的要求。)

1、两人一组,装满一小桶豆子。

2、看谁猜得最接近。

3、小组内交流你是怎么估计的。

(学生先商量着怎么估计,然后动手做,有的学生把这一小桶豆子平均分成了两部分,数其中的一部分,然后加起来;有的是用手量豆子。教师巡视,倾听学生的方法,并轻声加以指导。)

师:你是怎样估计的?

(学生走到实物投影仪前展示。)

生1:我们把这一小桶豆子分成一样多的两部分,数其中的一半是40粒,加上没有数的一半,大约是80粒。

生2:我们两个人是用手来量的,我这一把大约是30粒豆子,我抓了一把是30粒,我又抓了一把是30粒,一共60粒了,还有豆子不够一把了,我们数了数是20粒,所以这一小桶豆子大约是80粒。

(教师向他竖起了大拇指,其他学生也自主地鼓掌。)

(反思学生的思路很广阔。我想,只要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去想、去做,他们的创造力是无限的。)

师:我和第一小组的同学也想了一个方法,现在请我们的发言人来说一说我们的想法。

组1:我数这一层大约是10粒,我还数了数大约是7层,我就一层一层加起来,大约是70粒豆子。

(反思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巡视者,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在学生活动中,我就和学生一起合作,作为学生中的一员,把这种方法介绍给学生,开阔学生的思路,学生听得效果还不错,有的学生下课以后还在尝试这种方法。)

(此时,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学习的热情高涨,教师适时地组织课堂教学,解决新的问题。)

师:你用什么方法可以抓出大约100粒豆子?

(教师的问题提出来后,学生马上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大家积极地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一旁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深入到每个小组中去,积极参加学生的讨论活动。)

生:(欣喜状)我有一个好方法,这一小桶大约是80粒,我再数出20粒豆子,不就是差不多100粒豆子了吗?

(学生有的鼓掌,有的竖起大拇指表示祝贺,课堂气氛很好。)

生:我一把抓30粒,我再抓一把是60粒,我再抓一把是90粒,再数10粒就是100粒了。

(学生非常自信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在他的盒子里有3堆和10粒豆子,其他学生不约而同地起身参观这个学生的做法,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表示祝贺,教师兴奋地说:“这个方法真是妙极了。”)

生:我想和老师合作,(学生边说边走到前面)老师抓一把大约是60粒,我抓一把大约是30粒,再数10粒豆子,就是100粒了。

(反思这些方法太好了,这是学生积极参与,开阔思维的结果。只有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师注意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学生的学习才能锦上添花。这种课堂意境正是教师所期待的。)

师:真是棒极了,你们认识100这个数吗?

生:我会在计数器上拨出100。个位和十位上一个也没有,就不用拨珠子了,百位上是1,就在百位上拨一个珠子。

(学生边说边走到讲台前,在计数器上拨出100,其他学生也主动在自己的学具计数器上拨出100,教师走在学生中间,进行指导。)

生:我还会写100呢!

师:大家在练习纸上写一个吧,写完就坐好。

师:100是个三位数。

(教师边走边巡视。)反思我观察学生在拨数、写数的时候,没有困难,包括写100这个数,个别有困难的学生,也在同学、老师的帮助下,能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我针对学生的情况,放弃了原来由教师来讲100这个数的设计,放手让学生自己来研究100这个数。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人人争当小老师,来给大家介绍,教学效果不错。在这里交代100是个三位数,是为猜数游戏做准备。)

师:刚才豆子帮助我们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知道了我这样抓一把是30粒豆子。(学生边说边做。)

生:我知道怎样抓出100粒豆子,我了解了好几种估计的方法。

生:这节课很有趣,我过得很快乐。

师:这节课我也知道了自己的一把大约抓60粒豆子,我们大家一起学数学,非常开心。大家很用心,我很高兴,谢谢大家给我带来的欢乐。

师:刚才我们是用豆子帮助我们来估数,现在不用豆子了,你们能来猜数吗?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猜数游戏。

(反思学生的情感体验很丰富,大家谈到了各个方面,作为教师,我很欣慰,我作为他们中的一员,也参与了整个课堂的活动,我认为我的感觉对学生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就和学生进行了简单的情感交流。从学生的目光中,我感觉这种交流是成功的,在教学过程中也很有必要;同时,在学生思维充满着跳跃的时候,教师话锋一转,进入到另一阶段的学习,非常及时。)

(四)活动四:猜数游戏,激发兴趣,发展数感

1.全班一起做猜数游戏。

师:请在你的纸上悄悄写一个两位数,不要让别人看到,写完就坐好。

(教师请两名学生背对黑板,把一名学生的数写在黑板上,大家做裁判,请这两名学生猜黑板上的数。)

(黑板上的数是50。)

2.小组做猜数游戏。

要求:其中一人心中想一个两位数并写下来,其余的人猜这个数,轮流做这个游戏。

(学生有的是小组做猜数游戏;有的是同桌两人玩;有的是三人在一起猜数。学生猜数的方法很多,教师边巡视、边指导、边和学生一起做游戏。)

(反思学生的情绪很高,这出乎我的意料,当我试着让学生自己先进行猜数游戏时,我发现学生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游戏怎么进行下去的问题,能自己作出判断,很了不起。)

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课本62--63面。

教学目标:

1、加强“前后、上下、左右”的方位训练。

2、使学生能按一定顺序叙述教室的摆设。

3、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教室真漂亮,今天我们就一看、说说我们的教室。(板书:教室)

二、学习新课。

1、引导学生认读“教室”。

2、放足时间让学生观察、同桌互相说说。

3、让学生自由发言,把自己人看到的说出来。

4、师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叙述教室里的摆设。

5、先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家里的摆设,再同桌互相说说。

6、生发言说说自己家里物品的摆设。

师: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表达清楚。

三、练一练。

1、练习1。

生:自己指着文具盒说一说,再同桌互说、互评。

师:要求个别学生边指边说,其他同学评一评谁指得好、说

得好。

2、画箭头,并说一说。

师把题意告诉学生。

生:动手在书上画出路线。

生:把自己画的路线告诉大家。

师:引导画错的学生改正。

3、看图回答问题。

师:把题意告诉学生。

生:观察并说给同桌听听。

生:发言说说淘气的前、后、左、右各有什么。

其他同学评一评说得好不好。

师:引导学生帮助说错的同学再次观察。

四:。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篇五

活动准备:

3以内加法算式卡、数卡4,苹果、梨图片4张,每个幼儿4个萝卜,4朵花,蘑菇图片4张,兔妈妈、小兔头饰,布置好活动场景。

活动过程:

随《十个数字跳舞》音乐,做手指游戏。

一、复习得数是3以内的加法,复习4的组成

1、游戏“开火车”复习得数是3以内的加法。

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喜欢看动画片,《动画城》节目你们看过吗?动画城里的聪明屋有位金龟子姐姐,她呀今天邀请我们到聪明屋去做客,她呀要看一下谁是最聪明的小朋友,现在我们就到聪明屋去吧!怎么去呢?我们坐火去吧!我们的火车几点开?(出示加法题卡)嘿嘿!我们的火车几点开?我们的火车2点开……。

2、游戏“又有苹果、又有梨”复习4的组成

呜……。火车开到了聪明屋,看看,金龟子姐姐他们拿什么来招待我们呢?导出“又有苹果又有梨”的游戏,一个苹果几个梨?(3个)……。

3、游戏“对数”

刚才小朋友们对得真好,老师也来考考你们,我们来对数,举起你们的小小手,我出1,你出几?(3),1和3合起来就是4……。

二、创设情景,

在操作中尝试写出得数是4的加法算式

金龟子姐姐说:“你们都很聪明”,现在我要请你们到智力迷宫玩,去智力迷宫前,我们必须学会一种新本领才能去,学什么本领呢?

兔宝宝,我是兔妈妈,我告诉你们一件高兴事儿,我们种的萝卜丰收了,请兔宝宝跟着妈妈到地里去拔萝卜,每个宝宝拔4个萝卜,自己分一分,看有几种分法?(个别回答,老师演示)拔了这么多萝卜,我们把萝卜搬回家,搬的时候要听妈妈的指挥,看看两只手上的萝卜一共有多少根?(4根),你们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加法),怎样列出这个加法算式,请兔宝宝将它写在答题卡上,写的时候,字要写大一点,不然兔妈妈看不清楚,(兔妈妈帮助能力差的小兔讲解列式)。

我们的萝卜丰收了,你们高兴吧!我们来开个庆祝会吧!我们去采花来装饰一下,我们每个宝宝都采到了花,一共采了几朵(4朵),我们把手里的花举起来,看看两只手上的花交换位置合起来还是几朵花?(4朵),两只手上的花虽然交换了位置,但是它们的和没有变,请兔宝宝将加法算式写在答题卡上,写完之后把答题卡举起来,小兔互相检查一下你写对了吗?

今天,我们学会了新本领又可去智力迷宫玩,来,我们鼓鼓掌、嘿嘿,我真棒!

三、活动延伸

金龟子姐姐还想看看哪个小朋友最爱动脑筋,用老师提供的蘑菇图片,自己试着编加法应用题,注意编加法应用题要讲一件事,出现两个数,提一个问题,问一共有多少?合起来是多少?

编应用题又是一样新本领,会编的小朋友很能干,不会编的也不用着急,下次老师要教你们编加法应用题的新本领。

活动自评:

从活动中发现,幼儿对操作很感兴趣,幼儿有创新意识,但少数幼儿还是不会写出算式,我认为对于这些幼儿,老师日常活动中多加以个别指导,他们一定会成功。

设计思路:

根据幼儿好动,喜欢操作的特点,我为幼儿提供活动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中尝试自己列出得数是4的加法算式,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万以内加法的算理和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万以内数的加法的计算。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进行计算,并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能熟练计算万以内数的加法。

2.能准确地进行万以内数的加法的验算。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43+25=530+290=35+49=450+280=

540+360=380+430=74+9=46+24=

2、夺红旗。

365+825=627+231=455+126=

3.找朋友:把和相等的算式连起来。

275+769424+576768+657

523+902125+875356+688

4、完成练习八第3题。

学生独立连线,集体订正。

5.完成练习八第4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指名说一说它的计算方法。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如果要验算,你认为用什么方法?

二、指导练习

1、完成练习八第6题。

引导学生先将个位上的数凑整,然后估一估,再用铅笔和直尺连一连。要求将和是1000的两个数连起来,这样的“凑整”练习,既能巩固所学的笔算知识,又能为以后学习简便运算打下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感。

2.完成练习八第7题。

先在草稿纸上算出得数,再用铅笔和直尺连一连,此题包含了万以内加法的各种情况,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计算技能。

3.完成练习八第8题。

这是一道开放题,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呈现的四件商品的价格,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包括减法题,可以先独立完成第1小题,然后依照第1小题完成后两小题。

4.完成练习八第9题。

这道题的信息比较丰富,数据较多,需要学生看懂题意,根据问题选择有效的信息进行判断,小组讨论可以怎么走,哪条路近,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

三、拓展练习

思考:练习八第10题。

只用数字8组成五个数,填入方框,使等式成立。

首先要知道,既然是五个数,且相加等于1000,就意味着五个数中,最大只能是888,如果其余四个都填8,那么五个数相加得920,还差80,所以只要把其中一个8变成88即可。

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尝试填空。再全班交流并订正。

正确答案是:888+88+8+8+8=1000。

四、课堂总结

笔算万以内数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所在的左右位置。

2、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位置,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

1.用左右手引入,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1)提问:大家说说,我们常用右手做哪些事?我们常用左手做哪些事?

(2)谈话: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谁来说说?(要求学生摸着说)[评析:通过自己身体上的实例,使学生获得大量感性材料,为正确确定物体间左右位置关系奠定础。]

(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评析: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充分体验左和右。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结合具体场景,进一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

(1)出示挂图:小朋友在教室里上课的场景。谈话:小朋友,人的手、脚、眼睛、耳朵都有左之分,那么我们坐的位置有没有左右之分呢?我们一起来看,画面中坐在前面的小明(男)和小红(女)是同桌,你能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

同桌讨论,尝试说说小明与小红的位置关系。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正确说出小明坐在小红的左边,小红坐在小明的右边。

提问:有的同学说小明坐在左边,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讨论使学生明确: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提问:你还能看图说说哪些物体有左右的位置关系吗?同桌讨论后汇报。

[评析:紧密结合小朋友上课的情景,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理解和掌握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2)联系教室真实场景,强化对左右位置关系的认识。(想想做做第1题)

让每个学生说一说坐在自己左面的小朋友是谁,坐在自己右面的小朋友是谁,再同桌交流,最后指名回答。

选同桌两个小朋友,让其他小朋友说一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

选横排里的三个小朋友,请学生说说中间小朋友B所处的位置。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一会儿说B在左边,一会儿说B在右边。

讲述:我们在描述某一物体位置时,一定要说清楚,说完整,它在谁的左边或它在谁的右边,而不能光说它在左边或右边。

[评析:联系实际,在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某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而说的。]

让学生就教室里的某一人或物说一说所处的位置。

[评析:通过说说教室里的某一人或物所处的位置,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置关系的习惯和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二、巩固深化,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摆一摆。(想想做做第2题)

(1)同桌合作操作: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右边,把铅笔摆在文具盒的右边,把学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左边,把橡皮摆在学具盒的左边。

(2)让学生说一说,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从左数,文具盒是第个,从右数,文具盒是第个。数学书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3)请同桌合作,自由摆放学具,再互相说给同桌听,指名几人交流。

[评析: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把操作、观察和语言表达紧密结合。自由摆放学具的活动,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发展了思维,培养了创新意识。]

2.说一说。

(1)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丁丁和拉拉跟着妈妈去超市购物,他们来到了玩具柜台。呵!那么多玩具,挑选什么呢?妈妈规定每人只能买一样,并且不能说出它的名字,只能说出它上、下、左、右的邻居各是谁。

提问:小朋友,如果你是丁丁或拉拉,你会怎么说呢?其他小朋友能根据他的说法,猜出他想买的是什么吗?(评析:给单调的练习赋予一定的情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主动观察、猜测、推理、交流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和情境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想想做做第4题。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指名全班交流。

[评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综合运用前后、上下、左右的方位词描述物体位置,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人人参与,人人表现,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实践活动,增强应用意识

1.想一想。

谈话:老师有一个问题问大家,我跟大家面对面地站着,(举起右手)请问:老师举的是右手吗?(可能有的学生说是右手,有的说不是右手,说法不一)

请小朋友把右手举起来再判断一下,老师举的是不是右手。

(教师举起右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让学生检验自己的看法。)说明:我们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起的右手就刚好相反。

[评析:左右的相对性是本课教学难点,运用设疑的方法让学生判断老师举的是不是右手,引起学生注意,引发思考;让学生举起右手与老师对照,促使学生去体验感悟;最后教师转身验证让学生明白: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不同,左右也就不同。总之,这段教学活动融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有效地突破了难点。]

2.动脑筋。

(挂图显示学生上下楼梯的情况)让学生观察思考:上下楼梯时应该靠哪边走?谁走错了?为什么?

(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学生表演体验。)

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应把自己当成走路的人。平时我们上下楼梯时,应该靠右边有秩序地走。

[评析:看图判断左右,学生容易以自己为标准来下结论。为此,组织有效的表演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去感悟\去体验,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方向的变化过程,明白方向不同左右不同的道理,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四、总结点拨、拓展应用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玩得愉快吗?在玩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课后,到学校和家里再观察观察,找出各种物体间的左右位置关系说一说。

[评析:教师富有情趣地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知识汇报交流学习过程和掌握的学习策略,在自由的氛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本领去探索周围更广阔领域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这样的课堂总结是必要的,有价值的。]

总评

认识左、右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场景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儿童年龄特点,让他们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较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新思想。

1.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融于生动有趣的、学生感兴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体验左右的置关系及其相对性。如组织学生利用自己身体上的右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组织学生运用身边的学习品进行探索性的操作活动,创设购买玩具的情景组织学生开展猜测、推理活动,组织学生表演上下楼梯体会左右位置与判断者的关系,这些无不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践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的理念。

2.注意数学学习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充分利用书上的练习与场景,并由此延伸和挖掘大量的生活实例,无论是新课引入、范例的选择还是练习的设计、作业的布置都将学生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去感受、去发现、去比较左和右的不同,学会用辩证的观点了解其相对性,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运用数学,实践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的理念。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精品多篇范文,共有15259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精品多篇下载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精品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