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新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一
一、教学内容:
角的画法P43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并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
2、通过学习,使学生经历画角和练习的全过程,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
难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
课件、量角器、活动角、尺或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说出下面的角各是哪一种角。(大屏出示)
2.我们已经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会进行角的分类,怎样画角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画角。板书教学内容:画角
(二)探索发现
1.教学角的画法
问:量角的工具是什么?(说明要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也要用量角器来画。)
出示例题:画一个60°的角
(1)请同学自学角的画法,书P43,例3
(2)试一试
让学生拿出量角器、铅笔、练习本,按书上的步骤一步一步地画一画。
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学生一边说,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最后教师讲解说明。
总结画角步骤:
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在量角器60°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2.练习分别画出75°、105°的角
学生说出这两个角的名称。
学生自己进行画角,同桌用量角器互相订正。
(三)巩固发散
1、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下列各角,并说说它们分别是哪一种角。
10°45°60°90°105°120°
2、用一副三角尺,分别画出15°、150°165°的角。
(指名汇报方法)
3、P43做一做2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角的`画法
(1)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60°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3)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六、教学后记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篇二
第一课时: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介绍定向运动及其发展:播放短片
播放后提问:
(1)短片中介绍了一项什么运动?
(2)通过短片介绍,你对定向运动有了哪些了解?
(3)看来参加定向运动还需要具备一些本领,你知道是什么本领吗?(看地图,识别方向)
(4)如果让你来参加这项运动,你会用什么工具来确定方向?
二、自主探究、了解公园定向运动图(出示公园定向运动图)。
从这张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探索1号点的位置。
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得到大致方向。
A、训练加方向标的意识:加个方向标有什么好处?
B、突出以起点为观测点:为什么把方向标画在起点?小组讨论、质疑:
(1)、知道1号点在起点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出发了吗?
(2)、如果这时就出发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
(3)沿什么方向走就能保证更准确、更快的找到目的地。
研究时,可以用上你手头的工具。
3、练一练:你说我摆,为小动物安家。
(课前剪好小图片,课上动手操作。)
例:我把熊猫的家安在 偏
,的方向上。
例:我把熊猫的家安在西偏北30度的方向上,熊猫摆在哪?
讨论:为什么猴子的家在西偏南30度,而小兔家在南偏西30度的方向?(现在有两种不同的说法,通常我们要从角度比较小的这个方向说。)
4、解决问题,寻找得出距离的方法。如果你来参加这项运动,以每分钟行进200米,你要走几分钟能到达1号地?
图上没有直接标距离,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它呢?
仔细观察地图,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试一试解决。
三、巩固练习:
1、以雷达站为观测点,填一填。
护卫舰的位置是
偏
度,距离雷达站
千米。
巡洋舰的位置是
偏
度,距离雷达站
千米。
鱼雷艇的位置是
偏
度,距离雷达站
千米。
2、以电视塔为观测点,按要求填空。
文化广场在电视塔西偏南45度的方向;体育场在电视塔东偏南30度的方向;博物馆在电视塔东偏南60度的方向;动物园在电视塔北偏西40度的方向。
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与同学们一起来分离你的收获?
五、课后延伸:
游乐场要新建两个游乐项目:一个在观览车西偏北40o方向上,约200米处新添一个“登月舱”,另一个“天外来客”在观览车南偏东20o方向上,约150米处。请你在平面图上标出这个新项目的位置。
第二课时: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绘出物体的位置
教学目标:、能绘制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2、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点:会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绘制示意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通过看图回答问题,复习、巩固有关图上方向、角度、距离等知识,为下面自己绘制平面图作准备。(1)停车场在广场的
方向,距离大约是
米。小红家在广场的 偏
方向,距离大约是
米。
(2)地铁站在广场东偏南45度方向,距离广场100米。你能在图上标出地铁站的位置吗?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二、自主探究新知
、出示学校的录相或图片
问:学校中有哪些建筑?现在有一些数据,能根据这些数据将这些建筑物在平面图上标出来吗?
出示数据:教学楼在校门的正北方向150米处。图书馆在校门的北偏东35度方向150米处。体育馆在校门的。西偏北40度方向200米处。活动角在校门的东偏北15度方向50米处。
2、小组讨论:你们打算怎么完成任务?有什么问题要解决吗?
3、小组汇报完成平面图绘制的计划,教师进行梳理:
(1)绘制平面图的方法:
先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再确定各建筑物的距离。如果学生没有说到,老师可以进行引导:你们打算怎样在图上表示出150米,200米和50米?从而帮助学生确定比例尺,和图上距离。
(2)小组合作完成,可以怎样分工,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务。
4、小组活动,绘制平面图。
5、展示各组绘制的平面图,集体进行评议。
(1)评价绘制的正确性,如果平面图有问题,说一说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确定位置。
订正后交流:你们组认为在确定这点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
教师小结:绘制平面图时,一般先确定角度,再确定图上的距离。
(2)比较各个平面图,为什么有的图大,有的图小?
小结:1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图的大小也不同。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上习题21页3、4题并订正。
2、在纸上设计小区,并说明各个建建筑的位置。
老师提供给学生一些建筑物的图片:如医院、学校、商店、银行、邮局、药店等
四、课堂小结:
学习了这个内容后,你觉得还有什么困难?
第三课时: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
2、在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3、“做一做”呈现了两名学生合作判断对方所在方向的活动情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重点:为什么在描述两个城市位置关系的时候会有两种方式。
教学难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观察书上插图
小组讨论:
(1)用自己已有的方位知识说一说这些城市的位置关系。
(2)讨论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在班内汇报。
2、汇报讨论结果
(1)首先找到北京和上海在地图上的位置。
(2)确定以谁为观测点。
(3)用语言描述北京和上海的具体位置。
(以北京为观测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度的方向上。以上海为观测点,北
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
3、质疑解难
刚才大家确定的同样是上海和北京这两个地点,描述它们位置的时候为什么有那么大 的差别?一个是南偏东约30度,一个是北偏西30度?
二、复习巩固
、完成做一做:
教师可以在教室地面上画一些长方形,并连接对角线,量出各条线段的长度,标出度数,让学生分别站在不同的顶点上进行练习。
(1)组织学生做游戏(可两人一组也可四人一组)
(2)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人人开口说一说。
书中的做一做中的角度是45度,比较特殊,可以说成是你在我的东偏南45度,也可说南偏东45度,或你在我的西偏北45度,也可以说是北偏西45度,还可以说成是“东南方向”。
三、复习反馈、完成练习第1、2两题
2、当堂汇报
(北京在哈尔滨的南偏西的方向上,哈尔滨在北京的北偏东的方向上。)
(学校在我家的南偏西的方向上,距离约是900米。)
(你家在学校的北偏西的方向上。)(小芳)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第四课时: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目标:、能用语言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在合作交流中能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3、体会路线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体会定向运动行走过程中的观测点在不断变化。
教学难点:根据观测点的变化来重新确定方向标观察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每个(小组)学生一个越野路线图,每人一张白纸(绘图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山地越野:描述行走路线
小组讨论:
(1)、作为越野队员我们将怎样确定越野路线?
(2)、我们是怎样确定方向和路程的?
2、继续描述行走路线
讨论:为什么要到达一个目标就重新画出方向标?
3、这个越野车队,四个赛段的时间分别是15分钟、5分钟、35分钟、5分钟,他们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0千米
4、观察行走路线后回答讨论:
为什么第一赛段的路程与第三赛段路程长短差不多,时间却相差一倍多?车坏了、路是上坡、路上障碍物多、路上休息了一些时间……
5、打开书本P23,观察书上的校园定向运动路线图,根据上面的路线图,说一说每一赛段所走的方向和路程。
二、沙漠驱车越野:绘制简单路线图
根据所给信息画出越野路线、在起点的东偏北40°方向距离350千米的地方是点1
2、在点1的西偏北25°方向距离200千米的地方是点2
3、终点在点2的西偏南20°方向距离它300千米的地方
绘图后回答:(1)点1的西北方是
,终点在起点的 方向,点2在起点的 方向。
(2)说出具体路线:
从起点出发,先向
偏
度方向走
km到点1,再向
偏
度方向走
km到点2,最后向
偏度方向走
km到终点。
三、巩固练习、做一做,根据同伴的描述,画出路线示意图。
注意:绘图前,先定下出发时的位置。
2、第26页第5题,根据描述把电车行驶的路线图画完整。
在练习的过程中,多注意交流、展示,最好能够用到实物投影仪,把学生绘制出的图进行展示,有利于比较、改进。
四、开放题:小小动物园的参观路线。
学生自行设计,设计后并写出如何走,对一些绘制较好的图进行展示、评比、加分。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估计、实验、推算、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培养学生数感,并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受到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一亿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学生准备:计算器、作业纸、数学书;
教师准备:
大米(100粒5份)、1千克大米一份、天平、卷尺、第三张表格图及下面的算式、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引导学生经历估计——验证的过程,借助时间体验一亿有多大。
师:这是作业本,老师数一数1、2、3、4、5、6、7、8……照这样的速度数一亿本作业本,你估计要多长时间?(学生估计3小时、5小时、24小时……,师板书)
师:同学们估计得怎么样呢?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议一议:怎样能够得到数一亿本作业本的时间呢?
小组讨论。(数100本、50本、20本……作业本的时间,再推算数一亿本作业本的时间)
实验:每组推选一名代表数本子,数50本,老师记时。
数50本作业本大概是40~50秒,学生得出数100本作业本大概需要80秒~100秒的时间,从中取一个中间值大概90秒。
师:下面咱们就一起来推算一下数一亿本作业本所需要的时间。
(课件出示下表)本数时间(秒)90师生共同讨论,完成上表。
师:通过推算我们知道了数一亿本作业本的时间是90000000秒,这段时间长不长?这么长的时间用秒作单位来表示,显然不合适,你认为应该采用哪个时间单位?(年)怎样把9千万秒换算成多少年呢?(先把秒换算成分,再换算成时,最后换算成年)出示书上的算式: ( )÷60=( )分 ( )÷60=( )时 ( )÷24≈( )天 ( )÷365≈( )年(学计算,并保留整数。)
师:看了这个结果你有什么想法?(学生交流)
小结:
数一亿本作业本,有的同学估计要……,而实际结果却将近要3年的时间。在这三年里,我们有没有去掉吃饭时间,有没有去掉睡觉时间,也就是说不吃不喝不睡不停的数下去要3年哪,同学们,看了这个漫长的时间,你有什么感受?(一亿实在是太大了、数一亿本作业本的时间太长了……)
三、再次经历估计
验证的过程,借助长度体验一亿的大小。
师:课间老师经常发现同学们喜欢手拉手一起玩,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会有多长呢?(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不必回答)
师:凭空想象有一定的难度,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头道羊岔吧,从学校到头道羊岔的公路长不长,老师告诉你,这条公路全长大概是1千米。想一想,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有没有从学校到头道羊岔的公路那么长呢?估计一下,大概有多少个这样的长度?(学生估计2个、4个、3000个……师板书)
小组讨论:怎样能得到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呢?(测量5个、10个、100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推算出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实验,测量10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各组组长上来,每三个人一组负责测量,注意方法正确。
其他同学在走廊上手拉手站成一行,站得要又快又安静。
(实验收集数据。实验时注意,从第一个同学的手指尖量到第10个同学的手指尖,并推算出十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大概12米。)
师:刚才我们测量出10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大概是12米,下面我们就可以进行推算了。
(出示表格,师生一起推算)
人数10100100010000100000……100000000长度(米)12120再算一算,这个长度有几个从学校到头道羊岔的公路长?
出示算式,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120000000÷1000=120000 (个)回过头来比较学生估计的数据与实际数据,再次感受一亿的大小。
四、总结方法,指导学法。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什么方法知道了一亿是一个很大的数?(通过数一数、量一量的方法,先估计再推算,最后比较,了解了一亿有多大。)
师:你们会用这样的方法再次体验一亿的大小吗?五、拓展研究大数的方法,放手让学生借助重量体验一亿的大小。
师:观察一下你们的桌面,看一看我们还可以借助什么的研究来了解、感受一亿的大小?(用天平称100粒大米的重量,推算一亿粒大米的重量)学生说说怎样用上面学到的方法进行实验。
分组实验:
学生用天平称100粒大米的重量,得出大概是2.5克。小组合作推算出一亿粒大米的重量,并用千克作单位,与刚才的估计进行比较,进一。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四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复习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
2.进一步复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比较大小,省略亿、万后面的数。
3.结合练习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进一步复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省略亿、万后面的数。
教学关键:以练习的方式来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数位顺序表
1.让学生回忆一下亿以内数的数位,并指名同学背诵。
2.在黑板上挂数位顺序表,问:你们还记得如何分级吗?
生:从个位到千位为个级,万位到千万位为万级。
3.师:个级表示有几个什么?万级表示有几个什么?亿级表示有几个什么?
4.师:我们还知道每两个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5.讲评练习有关这方面的练习。
二、复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亿以内数的读法,那么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
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
生:第一步要分级,用逗号或虚线隔开,从高位往低位读起。
2.亿级、万级和个级的读法有什么不同。
如:4005 2136(四千零五万二千一百三十六)
1084 3005 (一千零八十四亿三千零五万两千零一十九)
师:亿级多了一个亿字,万级多了一个万字。
3.复习中间和末尾有零的读法。
①每一级的末尾有零。
如:789 0000 读作:七百八十九万
45 0000 0000 读作:四十五亿
师:每一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②中间和末尾有零的情况。
如:4005 2136 读作:四千零五万二千一百三十六
1435 0871 0532 一千四百三十五亿零八百七十一万零五百三十二
师:零放在什么位置要读?
生:每一级前面和中间的零都要读。
师:中间两个零或多个零要怎样读呢?
生:都只读一个零。
4.请同学把读法的法则在总结一遍,然后全班读一遍加深印象。
三、复习亿以内数的写法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亿以内数和亿以上数的写法,那么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
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
生:第一步要判断位是那一位,从位写到最低位。
七千万零五百(7000 0500)
2.师:每一级的末尾没有单位时该怎么办?谁举一个例子。
生:每一级的末尾没有单位时应该用零占位。如:五百二十一万(521 0000)
3.师:是不是读零的地方都写一个零?七千万零五十。(7000 0050)
生:要对准数位一位一位往下写,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如:六百万八千(600 8000)
4.请同学总结写法,个别请,这里比较简单,可以请中等的学生回答。
四、比较大小
师:在比较大小的时候,我门应该怎么做?第一步?有几种情况?
生:第一步分级。
师:如果数位相同和不同怎么办?
看题目:20 8090>20 0809
生:数位相同时,要从位比较,如果位相同,就一步一步的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生肯定,如果学生回答不完整,可以请同学补充。
如:1900<2万
师:如果碰到这样的数时,应该怎么办?
生:可以先把2万化成阿拉伯数字。
师:然后在按照比较的方法。
如:3458<123456
生:数位不同,只要看数位多的数,那个数就大。
五、省略“亿”“万”后面的尾数
1.整亿整万的数。
如:470 0000=470万 127 0000 0000=127亿
师:这样的数要怎样省略?
生:整万的数要省略四个零,后面加一个万字,整亿的数要省略亿后面的八个零,加一个亿字。
2.求近似数
如:1292 4800≈1292万 2 7200 0000≈3亿 35 0720 0000≈35亿
师:求近似数要怎么求?
生: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然后省略后面的数,加一个万字。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然后省略后面的数,加一个亿字。
在这里要重点强调整数和近似数是不同的,要注意符号。
六、总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回去好好复习。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新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