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策略
蔚县一中高三历史组
张薇薇
2023年高考是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第一年,高三复习,如何让学生花费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功效,是老师必须要研究的内容,让学生的努力有价值,方向要找对,如何把握方向,就要研究高考到底考什么。所以一中高三历史备课组的一轮复习策略重中之重是找到高考方向,作出应对,上好一轮复习课。
一、从高考内容——看高考分值分布表决定复习用时
纵观全国卷和近两年河北省高考卷,其他各省高考试题,中国史依然是重头戏,占到了67分左右,其中中国古代史所占比值最大;中国近代史紧随其后差距只有一两分,中国现代史是古代史的二分之一左右。世界史分值占33分左右,世界古代史新教材新加内容在山东卷和全国卷中就是一道3分选择题;世界近代史18分左右;世界现代史12分左右。在复习中应根据所占比值合理分配复习时间。所以我们从22年五月下旬开始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中国史部分11月上旬结束,去掉暑假35天,用时将近5个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预计12月末结束,中间穿插大部分选必内容,选必的重难点还需要一个月时间梳理。
二、研究全国卷、海南卷和山东卷、河北卷特点,找到共识,突出个性。
1. 共识:想要研究全国卷和各地方卷达成的共识,实际上就是研究高考为什么会这样考,所依托的是什么?新高考命题的根本依据是课程标准,是历史学科学业质量水平,所以在教学中充分研究其层级区分、关键要点和五个核心素养的相关性,进而设置课堂问题深度,指导教学、指导备考。另外需要深刻领悟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六个下功夫,新时代的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应是有正确的政治站位,敏锐的时代意识,明确的育人目标。
那么就需要我们研究《新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方向;研究《历史课程标准》明晰内容要求;研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落地;研究高考试题明确考查方式。探索复习课堂,至少要具备以下几点
1、寻找统摄一节课的“主题”
2、筛选构建一节课的“资源”
3、渗透相关联的核心素养
4、整合贯通一节课的“流程”
5、精选落实一节课的“问题”
6、领悟一节课的“哲理”
在当下的一轮复习中,建议在吃透纲要的基础上,重视选择性必修。纲要是主干框架,选必是不断细化的知识点,在一轮复习中尽可能把选必融进纲要通史中进行是比较好的方式,在阶段特征之下,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2.个性:探索地方卷的个性,就是注重各地不同的乡土历史的植入考察。针对近两年河北卷的高考试题,在平时的复习中,就需要注重我们本省的乡土历史,例如:
(1)古代文化:正定古城、定州古城、广府古城、蔚州古城
(2)古国文化:孤竹国、中山国、赵国、燕国、后赵
(3)古代地域特征:文明的中心地区之一,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的交界地带
(4)教材里的河北:董仲舒、郭守敬、祖冲之
地方史高考题基本上就是河北卷大题的最后一道,难度系数中档,属于相对拿分的题,平时复习中必须给与高度关注。
最后,每年的历史试题有不少题网上争议都很大,通过观察选项,可以发现几乎不存在绝对性选项,每个选项似乎都“有理有据”。针对这种情况,想把所学知识颗粒归仓,做题答卷应当侧重一下几点:
1、训练阅读理解能力,把握中心思想,每道题只有一个立意,一个中心思想。核心依然是情境性材料,近两年材料的学术性、专业性明显增强,看懂材料、看清问题,把握中心思想,构建清晰的逻辑链条尤为重要,包括材料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关系是怎样的,其共同指向什么主题,是必须要弄清楚的,审题一旦出错,解题毫无意义。
2、知识——理解——历史品质,近两年全国卷,山东卷选择题绝大部分,如百家争鸣、西汉强盛、宋代经济、明代官员管理、西学东渐、洋务新政、清末新政、抗日战争、新中国外交、经济体制改革、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重点必备知识,应该很少出现失误。快速做对选择题建立在对知识点高度理解和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而往往学生初级错误在知识点,次级错误在已知知识点,但缺乏对知识点的理解,高级错误是进入到2选一,但排除不掉错误选项,往往没有树立起历史思维,没有达到学科素养要求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大单元教学的必要性,高考指导教学,以前教知识点,现在要结构化大单元教学,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整体设计,环环相扣,大主题、大任务、大情境、大活动,才能指向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新高考是考察学生,在陌生的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教育部明确指出要实现高考由“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突出对关键能力的考察,让善于独立思考、认知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关键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应渗透到每一堂课中,学生走进考场,才会有意识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