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班上,因此,对班上每位同学的情况都比较熟知,然而不足之处是,碍于班主任这个身份,有些同学不会吐露心理话;而心理老师的角色恰恰和班主任相反,他们是学生们的“知心大姐姐”,弊端是进班少,很多学校,1名心理老师要面对全校学生,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那么,两者强强联手,有效地发挥各自优势,“连哄带骗”地引导学生在积极的班风氛围中进行备考,实现共同进步。
一、添油加醋“吹捧”科任老师,点燃备考激情
在进入高三之前,学校对高三教师、文科班学生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安排,此时我们组建了一个陌生、全新的师生团队。文科平行班的学生,难免有些小看自己,因此,在开学第一天我隆重地介绍了我们强大的老师团队,哄骗他们我深知作为“文科女班主任”的尴尬和困难,所以在确定科任老师前,我多次向领导争取给我配备强有力的搭档,从而使学生从心理上先接受我们的老师并产生仰慕和崇拜之情,虽然有的老师还不认识,但他们期待着第二天正式开学上课。在晚上进行的课代表竞选中,好几位竞争选手的理由都类似是“××老师特别负责任,我想为老师分担点工作”、“曾经一次机会,××老师在我心目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孩子们对我的自编的说法深信不疑,对同学们的口碑认证更是很感兴趣,所以他们在一两天内便建立起对所有老师的强烈好感和信任,对老师赞不绝口,他们感受到老师们是他们高三阶段强有力的支持。单纯的孩子们甚至忍不住想要把自己的幸福分享给其他班上的朋友,这点点显摆、这点点嘚瑟差点引起了班级之间的误会,也差点暴露了我的哄骗。我想,在走进高三的起点上,点燃了孩子们的备考激情,能让我们班孩子的第一步迈得更大点。
二、设置提问记录卡,备考热情持续高涨
高三第一个星期我发现有几位学生特别突出,趁着老师还没认全同学时,他们先到老师面前“打卡混个脸熟”,他们选择的方式是:课后提问题。没多久老师们对几位学生的评价非常高,夸奖他们是勤学好问的典范。我迅速将老师们的评价传达到班,鼓励大家与老师进行学科问题交流,爱提问题的孩子在大家眼中就是“学霸”的形象。班上提问的热情越来越高涨,老师在交谈时经常聊起这个“幸福的困扰”:下课了却还脱不了身。学生们也在感叹,学习之余还要增强体育锻炼,不然课后跑步冲刺速度慢了点提问题可能还得排上长队。
我还张贴了一张提问次数记录卡,每周上传到家校群。这一次对孩子们我又没说实话,哄着告诉他们,上传是让家长知晓他们在学校里刻苦、勤奋的学习状态,让家长更自觉做好后勤工作。而实际上通过告知家长,我间接地让家长来监管,例如:上周和这周比较,我的孩子的次数是不是明显减少了?我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比较是不是次数差距太大了?这样无需我多言,学生总能非常热情地及时地找老师解决疑难问题。
三、精准表扬,让备考热情引领辐射
高三的孩子在经历了两年多的高中校园生活之后,在纪律、学习态度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观,所以进入高三后,我决定对孩子们不吝啬夸赞,不怕他们骄傲,凡是有好的学习细节我一定及时对他具体的行为表示肯定,凡是全班学生的亮点我坚持在当天小班会时间表扬。
一段时间之后很多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幅提高,我想这些孩子也终于重拾信心,逐渐享受学习的过程;孩子们对班集体也越来越有信心,他们都明白这个整体的荣誉、集体的提升离不开每一个人的贡献。我把自己对班级的爱心传递给我的孩子们,他们也开始热爱这个集体,“大家庭”是他们喜欢对这个团队的称呼。
四、巧妙约法,让备考激情理性闪光
对于班级管理和日常学习生活中,我允许学生提出合理的建议或要求,让学生在班级中有参与感,可以勇敢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有集体荣誉感。
当然我绝不会轻易满足他们的要求,让他们感受民主,也还要约法三章。他们在提心愿之前先给出能说服我的理由,并做出承诺,即为此我可以在哪些方面努力做到更好,只要他们坚持有切实的行动,我就爽快答应。他们发现了老师并不是不近人情,在平时严厉的背后还能如此亲切,也就更乐于在集体中帮老师树立好形象了。而这实际上是我引导他们自觉规范纪律、努力学习的计划,实现了他们愿望的同时也达成了我德育工作的目的,这不是最实惠的“收买”吗。
我想作为班主任,面对这群我们朝夕相处的高三的学生,我们需要给与更多的关爱;但同时他们还是偶尔贪玩的孩子,我们也要用善意的方式哄他们,让他们在轻松健康的氛围中复习备考。以上是我不太成熟的想法和做法,请各位前辈批评指正。最后愿咱们的学生都能在2017年的高考中发挥自己的最优水平,实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