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特色总结
我校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自2012年成立以来,秉承“为了每一位新教师发展”的理念,注重把好教师入口起步关,高起点引领教师职初发展,发挥基地教育研究、教师教育、专业服务三个方面的功能与优势,提供针对性学习条件支持,开展多样化培训模式实践,为见习教师的师德修养、学科教学、班级管理、教学研究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升创设平台,并与学校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培养项目相整合,激发教师对职业理想的追求和发展的内驱力,形成政治素养高、专业水平精的教师教育人才队伍。
基地连续八年被评为“优秀”,为本校和区兄弟学校共培养了五十多名见习教师,涵盖了不同的基础学科和专业学科。目前,他们有的现已成为了学校的青年骨干,在“新苗杯”第三年教龄教师基本功比赛、上海市教师教学法比赛,青教赛、信息化教学大赛、“精彩一刻”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全国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以及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等项目上屡屡获奖。
基地针对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职业感悟与师德修养、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班级工作与德育体验、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四大方面18个要求,开展以课程为主线、团队合作式培训,提升学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知识素养、教学技能素养、班团队管理能力等。
1. 以学员需求为根本,加强规范化管理
制定了《学校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规范管理见习教师的考勤、导师的考评、学员的考核等,保障培训工作有效实施。实施每周两天的集中培训和影子带教,组织见习教师开展课程培训、参加导师讲座、名师工作室活动、观摩导师示范课、参加教研组活动和跨学科研修活动。
2. 以“双横双纵”为棋盘,丰富课程化资源
“双横”是培训的两大课程。一是特级教师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培训+德育班主任培训,以及校园网“见习教师培训平台资源”的常态培训课程;二是基于导师团队开发的动态培训课程。 “双纵”是培训的两条路径。一是学科、班主任导师对学员的定向指导,实现传、帮、带的师徒职责,营造相互合作、共同教研、携手前行的工作氛围,促使见习教师职业认同;二是学员自主研习与实践,以及内化之后的展示与交流,将个人专业发展向纵深化及长远化推进。
3.以导师示范为标杆,增强浸润化带教
学科带教导师基本为本学科组的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或教研组长,班主任带教导师都是有丰富教育管理经验的中年教师,队伍精良,专业能力强,素质过硬,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导师通过身教、言教、现场教、手把手教,为学员示范。如班主任的早操、班会课、班级活动;学科的教研活动、课堂教学、带队比赛等活动,师徒都共同参与,如影随形。浸润式的培养让这批刚刚走上教育教学岗位的见习教师们获得最直观的“临床”体验,打好基本功,提升带教精准性。
4.以新型教研为核心,赋能团队化指导
导师团队协力教研团队、备课组团队共同带教学员,参加教研组的说课、观课、评课等活动。教研组每学期进行主题教研活动,学校每月一次的“青蓝工程朝阳团队”专题研讨活动都促进见习教师专业成长。
5.以科研能力为导向,建设学习共同体
学员坚持每月阅读一本书,写一篇读书笔记,做一次分享,营造出了基地“超越个体,协同成长”的学习共同体氛围。学员们赴吉祥航空进行航空专业的调研,赴张江的博雅酒店进行酒店专业的调研,了解企业对培养人才的需求和专业建设要求;赴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参观听课以了解贯通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学员撰写调研报告并做交流,还撰写培训或教学案例,通过深入的自我剖析与同伴互评,再反思成败与改进措施,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6.以教师素养为纲要,助推多维化成长
基地组织见习教师书法比赛、说课比赛、演讲比赛等,提供展示的舞台。第一学期推优考核之际,基地成立由校长领头的工作组并召开会议,发动导师指导学员赛课,并聘请市名师以及区资深教研员指导、搭脉、把关,提供教学思路,拓宽学科视野,使学员的教学能力快速提高。学员通过互相听课评课,锻炼胆量,并学习借鉴他人的优势,取长补短,共同成长; 通过自我观课和导师与专家团队的点评找到改进的方向、撰写反思、制定改进的措施。
实践证明,我校见习基地的规范化管理、课程化培训、浸润化带教、团队化引领、多维化平台对见习教师的职初成长、职业规划与后续发展均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