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常教学管理与教学运行
认真执行“三查”制度,即期初、期中、期末的教学检查与督查,以学校、学院的规章制度及各级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一年来,化工各年级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安排有序进行,完成情况良好。教学任务的安排综合考虑各教师的专业擅长、工作实际及工作量相对平衡等原则进行,教师基本都能积极承担所分配的各类教学任务,并努力保质保量完成,各教学环节的教学文件基本齐全、存档材料基本完整。
化工的分专业模块教学从学生的报名组织,方向模块班的编班,专业方向限选课的开设等环节组织有序,教学运行严格按照培养方案进行。
二、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
积极组织申报第五届教学成果奖,评审排名位于前列,为争取推荐申报更高级别教学成果奖的资格打下坚实的基础。校级课程建设项目“化工原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立项建设。
配合省级重大教改项目《案例库建设》,编写完成的系列化工仿真教学案例指导书在化工仿真教学与仿真实训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提高了仿真教学的实效。以校企“定制班”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载体,通过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入课堂授课,贴近业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较好的实施企业的案例教学,形成了PPT形式的系列教学案例。
随着新购典型单元操作设备安装验收投入使用,化工原理实验设备完成升级,新设备的投入使用,促进了化工原理实验教学内容的提升,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内容设计及实现得以较好的保证,其中化工流体过程综合实验、吸收与解吸、精馏及传热等四个实验项目参照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的要求进行整合,较好的与大赛进行衔接与对接。
三、校企协同育人与创新人才培养
与地方龙头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校企合作育人“定制班”开展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联合培养,包括过程管理、企业教师授课和学生的实习实训等环节。在前期充分沟通和准备的基础上下,“定制班”同学采取企业真题真做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采用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的“双导师”指导制度,使得毕业设计(论文)的工程应用性大大提高,较好的促进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一年一度的校园科技节各类活动,在化工人手相对紧张、教学任务重的实际条件下,相关教师以极大的热情和牺牲暑假休息时间的奉献精神组织了4组共20位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四个参赛组均成功提交作品,获成功参赛证,其中获华南赛区一等奖和全国二等奖各一项;组织一组学生3人(赛制规则所限)参加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获中南赛区选拔赛二等奖。化工学生的考研积极性明显提高,2020届化工毕业生考研共有7人被录取到相应的高校继续深造。
四、教师培养与教师业务能力
化工系教师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关系和谐。采取不定期的灵活形式,就教师教学和自身成长所关注的问题进行探讨,内容涉及课程教学、实践教学指导、论文撰写、在职学位提升、与学生沟通技巧等教师成长过程中关心的方方面面问题。在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针对化工专业教师博士比例低,通过系内的工作协调,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初见成效(3位教师在读,1位教师顺利取得博士录取资格)。1位教师通过校内选拔参加第五届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自然科学应用学科组二等奖。
五、不足与努力方向
教学管理和教学监控需要进一步加强,尤其是要巩固审核评估保留下来的规范教学要求,要强化“教书育人”是从事教师工作的天职的理念,而不是只停留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层面上。围绕专业内涵建设,组织与申报各类教学建设和教改课题的积极性与力度要进一步提高,认清努力争取未必一定有成果,但不努力争取必定没有成果的“时不我待”形势。
随着学院转型发展和强化工科建设整体布局的推进,由于实验室总体布局的调整等种种原因,化工专业的实验室建设急需得到改善与推进,以扭转化工专业目前由于实验场所明显不足,化工原理实验室和化工专业实验室混用,专业实验设备无法定位等尴尬的情况。
由于年轻教师的进修读博等原因,近期内化工系教师人手紧张,教学工作与专业建设任务重的矛盾将更加凸显,平衡教师进修读博与教学工作的短期冲突,加大引进化工博士教师的工作力度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