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总结
中北大学理学院成立于xx年12月,现有教师277人,学生1937人,共分为44个班级,有11名班主任。自成立之初起,理学院就秉承“太行精神”,努力饯行“致知于行”的校训。经过近一年的发展,理学院逐步形成了勤奋刻苦、严谨务实的优良学风,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理学院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独具特色的学风建设活动,形成了勤奋刻苦、严谨务实的优良学风。理学院从成立以来,非常重视学院的学风建设,开展了班级学习“一帮一”工程、宿舍文化设计大赛、记录班级日志、出版班报等活动,提升了学风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我院高度重视数理基础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年举办全校性的数学建模比赛,同时积极组织全校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取得了优异成绩。近年来,获得国际数学建模二等奖2项,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2项,全国“挑战杯”三等奖1项。积极开展学科竞赛,每年组织全校性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学科竞赛,总共参与人次达6000人次。我院学生的四、六级通过率一直名列全校前茅。xx、xx年考研率均名列全校第一。
2、大胆试行本科生导师制,培养创新人才。在学生科研创新素质的培养方面,理学院实行科研导师制,一名副高以上的教师指导一名学生。学院成立了数学建模、物理、化学三个大学生创新实践教育基地,同时在各个年级间开展学术报告。截止目前,理学院学生已经成功申报国家专利4项,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5篇被sci收录。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刘权兴同学是最突出的一个,该生从大二开始就参加了靳祯教授课题组的科研活动,在大三发表了中北大学第一篇被sci和ei双收录的学生论文(cellularautomatamodelingofseirs);期间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和国际数学建模比赛,多次获得国际和国内奖;今年又在著名的国际期刊phys.rev.e发表了论文,同时另一篇论文荣获全国“挑战杯”自然科学类论文三等奖;目前,该生已发表sci收录论文4篇,考取了靳祯教授的研究生。
3、强化社会实践,提升综合素质。理学院一直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曾获得“山西省优秀社会实践队”荣誉称号。xx年暑期,我院“红色太行”社会实践服务队秉承“太行精神”,奔赴革命老区黎城县黄崖洞镇,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校领导也高度重视,刘校长亲自前往慰问。社会媒体也给予了高度关注,纷纷予以报道。《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山西日报》等国内主流媒体以《中北大学献计老区》等为题刊发了文章,并配发了相关图片。
4、加强人文关怀,设立爱心基金。理学院高度重视贫困生工作,除了积极挖掘相应的勤工助学岗位外,在学院内部成立“理学院爱心基金”,通过教师自发捐款,为我院贫困生解决实际困难。截止目前,“爱心基金”总额已经达到5000元,救助了56名特困生。
第二篇:建设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总结
建设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总结
——2014.1~2014.12
一年来,我院校园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工作大局,结合当代青年学生特点,积极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开展了许多内涵丰富,品味高尚的校园文化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教育青年团员,全力构筑全校团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平台。
我们始终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加强我院共青团思想建设的灵魂,积极在团学内部开展党章学习小组,协办党章学习班、开设党课,发展了大批入党积极分子,充分显示了团学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全院各级团组织通过团日活动、座谈会、讨论会等形式展开学习。
在07年7、8月的暑期社会实践中我们把实践“三个代表”作为活动主题,组织实践队、号召团员青年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工厂,在实践中受教育、做贡献、长才干。
在学校促建迎评之际,我院响应学校的号召,开展各项活动,主要有:
●2014年3月,组建了促建迎评志愿服务队。4月26日晚,我院团委召开了我院志愿服务队第一次全体大会,王琳书记发表讲话,为志愿者们讲解了评建工作的意义,希望每个志愿者都以主人翁的心态服务于同学们。大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我院志愿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取得好的成绩拉开了帷幕。
●2014年4月~5月,我院各基层团支部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如06给排(1)班开展的“贯彻环境教育,宣传环境咨询”的活动;06测绘(1)班开展的“i show what i can do”活动;05级路桥(1)的“调查本校生对评估促建创优工作了解”活动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些都大大活跃了我院基层团的工作。其中,我院3个特色团支部活动获得“青春献评建,创优我先行”团建促评建系列活动立项,4个团支部的在“青春献评建,创优我先行”主题团日活动中分获一、二、三等奖。
●2014年4月,积极参与响应校团委到我院团委工作调研座谈会,会上汇报了我院团学工作,增进了与校级的沟通联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014年11月,12月,我院团委内部以及在各基层团支部广泛开展了以“永远跟党走,争做新一代” 为主题的大型团日活动。
第一,12月9日,我院团委组织两支队伍分赴黄埔军校,广州烈士陵园参观学习。在提高团委成员爱国情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二,12月9日晚,我院团委组织观看爱国教育系列电影《太行山上》。陶冶同学们的爱国情操。
第三,在各团支部广泛开展征文比赛,书法比赛以及十七大知识竞赛。
第四,11月份到12月份期间,我院各团支部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共88个团支部组织了以“永远跟党走,争做新一代” 为主题的团日活动。这些都大大活跃了基层团的工作。
同时,以义工服务、红会为代表的青年志愿者服务也通过多种形式对全院青年团员发挥教育作用。如开展义务清洗活动、定期对瀛洲长者乐苑的老人进行了慰问、开展无偿献血等。 加强团学队伍自身建设,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也是我院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2014年9月,我院团委、学生会、义工队和红会陆续完成了招新、整合的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干部素质,特别是让新的学生干部尽快熟悉环境、把握工作
思路,我院由团委牵头,明确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团学干部培训活动,主要有三级组成:学院团学组织全体培训大会(由团委书记牵头)、各团学组织自行开展的集体培训(由各组织的负责老师和学生负责人牵头)、团学组织内部的部门培训(由各部门部长牵头),以期既照顾全面,又能各具特色,符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为了推动基层团支部工作的发展,学院团委设置了《团委干部联络基层团支部制度》。在基层组织中,我院团委通过对各班团支部的指导,保证各团支部的组织生活质量。
同时,我院学团学非常重视院刊《建设者》的宣传作用以及建筑学者协会《筑觉》刊物的编辑发行,2014年6月《建设者》出版第六期,2014年4月《筑觉》创办第4期,得到了有关领导、广大同学的高度评价和喜爱。
在坚持海报和横幅的传统宣传方式的基础上,我院团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努力建设共青团的信息网络系统。我院还在网页上开设了“团学天地”论坛,并建立了一支信息队伍,至今不断发展完善,对学院、学校的重大活动进行网上讨论;传达学校、学院的相关通知。论坛为我院广大团员青年搭建了一个信息化交流、参与团学工作的平台。
(二)广泛团结和联系青年团员和青年学生,以“科技含量、专业特色、文化底蕴”为宗旨,打造校园文化科技品牌项目,营造浓厚的文化科技氛围。
在校团委的领导下,我院团学一直注重发挥其组织优势,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一年中,主要是以高质量完成了07年的学术科技节和文化艺术节,并完成了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立项中期检查工作。
●07年3月至5月的学术科技节中,我院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活动:
1、第七届力学架构大赛。2014年5月份,我院在图书馆东广场成功举办了第七届力学架构模型设计大赛,共有80多支队伍参加。本次大赛以塔吊模型为设计对象,活动分两天进行。第一天为现场制作并对部分作品进行加载,同时进行加载表演;第二天为作品加载,在教学区校道进行。此次大赛同以往相比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第一,同学们参赛热情空前高涨,参赛面进一步扩大,有的班级的参赛人数达到了二分之一,许多班级必须通过抽签来确定人选;第二,水平高。作品承载力超出了预期设想;第三,新秀异军突起。本次比赛的大一班级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第四,非土木专业的队伍竞争力增强。如工程管理、给水排水、建筑学等专业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比赛得到了学校领导、有关部门、学校党政领导及专业老师等的大力支持和热切关心。调动了广大同学勇于思考、勤于钻研、积极参与学术活动的积极性,也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体合作能力。同时,南方电视台专程到访我校,为我院力学架构大赛作专访及专题报道。
2、“汉森筑觉”杯第三届广东省大学生建筑设计比赛。2014年5月,我院团委和建筑学者协会一起承办此项比赛。这是由我院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牵头的一项大赛,为华南地区一项极具影响力的专业赛事,作品收取范围涉及全国。
3、三校快题设计竞赛。这是一个由广东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共同发起的给三校建筑学及城市规划学生同台竞技的一个六至八小时建筑设计竞赛。三校快题设计竞赛成为广州地区同行关注的热点之一,并在三校建筑类学生和老师中有相当影响力,其影响力已深入到其他学校。
4、第四届环保(材料)建模设计大赛。2014年4月,我院与环境学院共同举办了第四届环保建模设计大赛。本次比赛采取自由组合,团体参赛(可跨专业、学院)的方式,要求参赛者使用废旧材料和物品,创作各种具有环保概念、创新、外形美观的模型(包括建筑类、应用类、艺术类等)。自3月中旬开始面向全校宣传和接受报名,经过两次大规模宣传活动、历届作品展示会,历时两个多月。截至比赛评奖前共收到58份参赛作品,作品创意、质量
水平也较以前有了明显提高。
5、第一届建筑设计城市雕塑展览。2014年5月,举办了第一届建筑设计城市雕塑展览,展览地点为学生生活区,引来了众多在校学生前往观看,为我院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提升自我专业水平的机会,并创建了一个交流平台。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同。
6、学生学术科技活动总结和学生学术科技先进个人的评比。学院团委对近三年来我院学生学术科技活动进行了梳理,并制作了展板,制定了实物展览清单;组织了对优秀指导老师、学生科技之星的评比。
学术科技节我院的特点主要有:1、高度重视,广泛动员;竞赛类规模大,参与度高,影响力广,组织难度高;3、群策群力,活动顺利,效果良好;4、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
在此中,我院获得2014学术科技节“优秀组织奖”,力学架构大赛获得“精品项目”称号。
●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工作。在今年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立项中期检查工作中,我院做好了指导与服务工作,大力营造学生课外学术科研气氛。
●在07年10月至12月的文化艺术节,我院主要活动有:
1、“梦想五环由我创”奥运五环手工艺品制作大赛。本次大赛共有61支参赛队伍(每小组2-5人),要求每支队伍凭自己对奥运五环的理解和感悟,以手工品的形式制作出来,参赛者以小组为单位,在一个星期之内制作出心目中的奥运五环。11月9日,在学生生活区东九楼下进行了作品展览及作品解说评比。现场气氛热闹,吸引了众多同学前往观看,现场参赛人员与观众们进行了沟通交流。很好地诠释了各队同学心中的奥运五环,在奥运到来之际,营造了浓浓的奥运氛围,并加深了同学们对奥运知识的了解。据统计直接参加人数300多人,间接参与人数达到800多人。
2、“唱响青春旋律,展我建院风采”大合唱比赛。2014年11月,我院团委决定组织一次动员广大师生参与的大合唱比赛。依靠基层团班干的大力支持与充分动员,调动了各年级同学们的积极性,激发了基层团支部组织生活的活力,参赛数量大大超过预计。2014年11月16日,36支队伍,1310人在一号大教室进行了激烈的初赛选拔。并选出12支优秀队伍参加决赛。2014年12月15日晚,在一号大教室举办了我院首届大合唱比赛决赛。比赛以参赛历程ppt展示结合合唱表演进行,各支队伍先是展示自己班级的参赛历程,此计入评分标准,再进行合唱表演。这种人性化且创新的比赛方式受到了同学门的热烈欢迎,整场比赛高潮迭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此次合唱比赛为各团支部创造了一个共同参与的机会,提升了各团支部的班级凝聚力,为同学们的大学生活创建了一段美好而有意义的回忆。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活动持续时间达一个多月,此间,校园内到处荡漾着同学们美妙的歌声,营造了极为良好的文化氛围。
3、宿舍文化节以“评建创优”工作中创建优良学风为主题,我院学生会举办了宿舍文化节,进行了“学习型宿舍”的评选活动。
4、2014年迎新晚会。10月26日,我院团委学生会携手举办2014年迎新晚会。以“the heart the art”为主题,在图书馆西广场成功上演。去年的“飞扬青春,风采工大”迎新晚会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那是成功的。今天我们要超过去年的水平,时间上的难度增加了。最后,晚会吸引了众多的同学观看,节目精彩丰富,有band show,有民族舞蹈,有现代舞,有小合唱,有西藏生,新疆生表演节目,互动游戏等等。参与表演的不仅是学生,还有老师,晚会最后以一首hey jude结束,圆满成功。
● 其他文化科技艺术活动主要有:
2014年3月 学风调研调查活动
2014年3月 妇女节,女生健康活动日
2014年4月 第二届专业杯篮球赛
2014年4月 学风建设征文活动
2014年4月 院刊《建设者》编辑工作
2014年5月 院内院际辩论赛
2014年10月 成功举办女性健康知识讲座
2014年10月 成功举办“新生杯”辩论赛
2014年11月成功进行新生手册知识竞赛
2014年11月参加校女生节项目活动“百米长卷”
2014年11月举办“心灵手巧,丝丝入扣”为主题的巧手手工品活动
2014年11月进行独特的女生节活动-小洲敬老院“关爱”活动
2014年11月 成功举办我院“新生杯”篮球赛
2014年12月与华立学院土木建筑协会进行学术交流
2014年12月与艺术学院进行工作交流
(三)不断深化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内涵、广度与深度,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
●社会实践:两年来,我院青年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拓展,特别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广大同学深入社区、企业、农村,联系实际,切实服务,突出办实事、办好事,突出受教育的份量。
2014年我院院级暑期实践队在质量与数量上均取得重大突破。共组织了6支暑期社会实践队,分别为:赴佛山市顺德区“阳光工程”义工实践服务队、赴西朗污水处理厂实践服务队、赴企事业单位信息采集实践队、赴从化“传递你我爱心”支教实践服务队,赴建筑工地实践队。在实践活动中,每支实践队的队员们目的明确,认真主动地向实践单位的工作人员学习,充分利用自身掌握的科学知识、充分发挥特长,提高自身素质,得到了实践当地有关单位的好评。
我院的心曦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红会等在促使同学成长、优化院风、校风,建设校园文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心曦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工作主要有: 2014年10月3日召开2014第一次全体大会。2014年3月义卖活动。2014年11月21日为省国际旅游文化节献一份力量。2014年12月8日前往瀛洲老人院慰问。207年12月2日,在图书馆组织了“为评建献份力”活动,对图书馆尽行义务打扫。在女生节义务为女生宿舍进行清洁,献上特别礼物。
●红会的主要工作有:2014年5月8日是国际红十字日,建设学院红十字会特意策划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我院红会坚持进行医疗卫生知识的宣传:2014年9我院的红十字会组织同学们献血,每年均有一百多人次;2014年10月20日,我院红会组织进行医疗救护培训。今年,红会更组织了外访活动-社区服务。11月2日,组织了“爱眼,护眼,共同关注你的视力健康”义诊活动。11月8日晚,建设学院红会07-08学年会员宣誓暨医疗培训大会。此外,我院的红会还进行了爱滋病宣传,组织募捐等活动。同时,红会在献血、卫生保健与急救知识的宣传与培训、新生军训、运动会等各项活动中均起到突出的作用。
我院团学组织将继往开来,努力加强自身建设,在学院党委、学校团委的领导下,继续团结和带领广大团学青年以更加饱满(好范文网www.haOwORD.COM)的热情投入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建设学院团委
2014年12月29日
第三篇:华南理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总结
华南理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总结
几年来,我校学生校园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工作大局,结合当代青年学生特点,积极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开展了许多内涵丰富,品味高尚的校园文化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教育青年学生,全力构筑全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平台
我们始终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加强我校共青团思想建设的灵魂,逐步确立了“五抓”(抓学习、抓骨干、抓实践、抓契机、抓网络)的有效工作机制,探索出一些具有“华工特点”的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成功经验。 第一,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理解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深刻内涵。我们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主题征文等活动,让青年学生认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远意义,我们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宣传“三个代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我校青年学习理论、实践理论的新高潮。 其次,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时刻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实效性,发挥理工科高校的网络和技术人力资源优势来适应新情况、新趋势。我校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建立了百步梯主题教育网站,求实园党校网站,各学院学生工作网站等等,成为了我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各类门户网站。同时该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需要,丰步梯网站还建立了党的十六大学习专题网站、第八
届挑战杯比赛
第四篇:建设大学校园文化
建设大学校园文化,构筑学生精神家园
王边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图书馆,浙江 东阳322100)
摘要: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构筑学生精神家园极为重要。其中,校风、校训、校歌是重要内容,培育校园精神、规范校园行为是中心工作,培育高校学生良好心态是重要环节,实现科技知识与人文知识的综合是关键所在,。 关键词:校园文化精神家园校风校训校歌大学建设构筑
construct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and build students’ spiritual home
wang bian
(library, guangsha college of appli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ongyang322100, zhejiang)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ampus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build students’ spiritual home. among of them, campus ethos, campus motto and campus songs are important content, nurturing campus spirit, the norm of campus action are the center,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good psycholog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chiev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key words: campus culture; spiritual home; campus ethos; campus motto; campus songs;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build
广义而言,大学校园文化是指在校园内,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员工在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学习及其他各项工作和活动中所形成的共同精神。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关系到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成长。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又十分急迫,因为伴随经济全球化浪潮,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意识汹涌而至,又最先严重影响高校学生。那么,如何有效建设大学校园文化?我们从四个方面展开议论。
1发挥校风、校训、校歌的作用
校风、校训、校歌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精髓,是一所大学长期坚持的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和精神追求,也是一所大学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校园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是抓好校风、校训、校歌的征集、讨论和定稿工作。此后,则要广泛宣传,充分发挥其警示、熏陶和教育的作用。
2形成校园精神规范与行为规范
2.2.1培育校园精神
培育和发扬优良的校园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根本着力点。所谓大学校园精神,是指大学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而在长期的校园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
收稿日期:2014-11-12
作者简介:王边(1970-),女,浙江义乌人,本科,讲师。
我们重视大学校园精神问题,主要因为它作为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力量,对于学校的发展与校园内的人的发展具有三个重要功能:(1)导向功能。校园精神本质上所体现的是关于大学及生活在大学内的人“应如何”的价值观念。因此,一旦形成某种良好的校园精神,必然会对学校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导向作用,可使生存其中的人们具有某种特有的“精神特征”,形成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一个重要的个性特征。(2)激励功能。良好的校园精神作为校园内价值系统的精华,作为学校发展合目的性的一种潜在力量,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激发因素和原动力,是推动人们积极进取,育才成才,战胜困难,开拓创新的强大精神力量。特别是在学校遇到曲折或挫折时,它会给人们以信念的支撑,会成为人们追求理想、追求发展的力量源泉。(3)凝聚功能。校园精神是学校师生共创和公认的价值观念,具有无形的不可低估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认识并体验到彼此具有共同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会使生存其中的人们产生强烈的校园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从而把师生员工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跨世纪发展目标,参照当代中国的现实国情、校情和21世纪世界发展趋势,一种优良的校园精神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理想主义精神。这是指为实现理想目标而执著地追求、满怀信心地坚持、矢志不渝地为之奋斗的精神。大学校园精神的培育,应当把培养具有高尚的理想主义精神作为首要任务。(2)科学理性精神。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即有着对客观事物寻根究底、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不轻信、不盲从、不唯书、不唯上的怀疑精神,以及实证、严谨、理性的治学精神。二是追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既关注社会的发展,更关注人类的命运;既追求科学的进步,更有着“人文化成”的人文理想,让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正成为人类的福音。(3)民主、开放精神。其含义包括:崇尚人的自主、自由、平等和社会公平、公正,提倡对人的尊严的尊重,强调在真理面前、学术面前人人平等;追求大学的法治与制度创新,学会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提倡充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个性,追求创造一个民主、进步的社会。在大学日益走向国际化的背景下,还要提倡面向世界、兼容四海的胸襟和开放的国际意识。(4)道德精神。这是指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现实社会生活中各种复杂问题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一种自觉的责任意识,是立足于公民义务、职业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投入事业的敬业精神和做人品格。(5)自主创新精神。作为认识未知世界、探索发现真理、为人类解决各种问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大学理所当然地承担着培养创新人才、创造新知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光荣使命。培育和发扬自主创新精神已经成为现今大学有志之士的共识和实践。
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核心,是学校群体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积累起来的共同心理行为,是群体定势和心理特征的体现。在校园精神建设中,要根据学校自身特点、时代要求及培养目标,加强校风、班风、学风建设,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教育和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取向。同时,要不断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环境,注重校园的舆论与宣传,充分利用有线电视、校报、广播站、标语、橱窗、黑板报、班刊等,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宣传环境。此外,要狠抓教师在学生中的表率作用,让教师争当为人师表的典范。
2.2.2规范校园行为
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建立和健全校园制度,规范学生行为。校园制度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师生的作用是非常直接、具体和明确的。这些制度给师生的言行以必要的导向、约束和规范,使他们明确学校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从而促使他们养成自觉的良好行为方式。比如,提倡普通话为校园语言,要求师生尽可能使用普通话;提倡礼貌用语,不说脏话、粗话;公用文字及校园文字一律规范使用;基本杜绝不健康报刊、杂志、歌曲、图片等文化垃圾;坚持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引导与必要的行为训练,等等。为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还可借助社会信息网络的管理办法,加强学校、社会与家庭“三结合”教育和安全教育工作的落实,群策群力,发挥学校、社会、集体、家长等各方面的积极性,保障学校教育有章、教务有序、教学有效,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学生不断提高对自我的约束能力,将文明的言行上升到一种自觉的行为规范。
3实现科技知识与人文知识的紧密结合
科学教育是指以征服和改造自然、促进物质财富增长和社会发展为目的,向人们传授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启迪人的思维,开发人的智力的教育;它主要体现以社会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观。人文教育是以培养人文精神为目标,把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播、环境熏陶等方式,使其内化为受教育者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它能使人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其实质是一种人性教育,以个体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主要体现为以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整合起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已成人们共识。
实现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渗透,关键在于课程体系的改革。(1)强化文理兼容的公共基础知识教育。像美国、日本的大学,第一、二学年通常不分科,全都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加强通才教育。哈佛大学用9年时间进行教育改革,提出影响全美的5类公共基础课:文学和艺术、历史研究、社会分析与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科学、外国文化。但我国课程门类则相对贫乏,主要是思想品德教育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简称“两课”)及体育、英语、高数、计算机应用和其它少数人文方面的课程;而且这些课程中,纯政治教育类的课程所占比例较大。(2)设置跨学科课程。近年来,英国牛津大学许多课程是两种以上科目结合成的,这种结合课程占所设课程的1/3以上。日本越来越多的大学在改革课程中引进综合科目,注重将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精神渗透到学科专业之中。如筑波大学的“近代日本的社会与文化”,以明治维新为起点,从政治、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等各种角度来考察日本迅速近代化的过程,进而探索现代日本新的历史现象的结构。这类课题不仅能使学生开阔视野,拓宽思维,增强适应能力,而且能使学生从不同学科角度多方面探讨同一问题,从而培养其多种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3)开设选修课。目前,发达国家高校选修课程一般都占课程总量的1/3以上。法国大学本科的选修课总量在本科四年课程中所占的比例高达40-60%。华中理工大学也已开了100多门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通过选修课,学生可以弥补知识的缺陷,加强学科间的渗透。
大学为培养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相融合的的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为当代大学生,在掌握过硬的科技知识、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掌握一定的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人文社科知识,尤其是要掌握和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精华。
4培育高校学生的良好心态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培育大学生的良好心态,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它涉及的内容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尊重
学会尊重是一个人健全人格、享有尊严的关键。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之一就在于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尊重他人,尊重群体,尊重大自然。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个人尊严感的满足是至关重要的。据调查,在心理疾病的患病率上,大学生处于社会各阶层之首。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没有正确的自我意识,没有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人与群体的关系而造成的。因此,大学生良好心态的培养应将学会尊重放在基础的地位上认真加以对待。我们认为,首先,应教会学生学会自尊,热爱生命,热爱生命存活的每一瞬间;其次,要让大学生明白,个人生命尊严的获得是建立在对他人生命尊严的充分尊重之上的,需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将理性的精神发扬光大;第三,要让学生明白人到底是什么,将个人置于群体的发展之中,并为群体的利益而奋斗。
4.2责任心
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大学生能够成为有用之才。“有用”是一个价值词而非事实词,即对他人、对家庭、对群体、对社会来说,个人能够有所作为。可以说,在世界各国的优秀教育体系之中,对大学生责任心的培育往往是共通的。在中国古代,儒家极力倡导并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曾子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仁以为己任”的责任意识的培育,加上儒家道德将个人融入家庭、社会群体、国家之中的坚持不懈的道德实践,自能逐步培养起中国知识阶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全民责任意识。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对人的责任意识培育的成功之处。今天,当中国正在实现“科教兴国”之时,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1)培养大学生对自己负责,对个人言行负责的意识,遵纪守法,认认真真学习、做事,坦坦荡荡生活、做人,不苟且,不做作,不虚意,学会真诚,学会守信。(2)培养大学生对家庭负责的意识。大学生是相对独立的一个社会群体,他们在形式上脱离了家庭,在本质上却仍依赖家庭。因此,我们应促使他们面对现实,认真学习,努力奋进,追求成才,不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同时,培育他们自立、自强精神,强化其克服生活困难的心理素质。(3)培养大学对国家、民族负责的意识。中华传统文化自西汉以后就越来越注重培育人的“国格”意识和爱国主义传统,这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精华。这种爱国主义传统如何在大学生身上得以体现并得以传递,是需要认真研究并努力实践的。当前,尤其需要加强培育大学生的奉献意识,可使他们多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多了解一些中国现实,在直接的感受中将个人同民族国家的兴衰荣辱联系起来,最终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4.3道德感
培养学生的道德感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所谓道德感,就是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拥有并实践善的道德要求与道德命令,并由此形成相应的道德情感、道德信念与道德习惯。在世界各国的教育史上,善的教育始终与真与美的教育相联系,并居于核心位置。亚里士多德曾讲:“善是一切活动的目的。”在中国,一部中国教育史,可以说是以善为核心的教育理论及实践史。当前,对大学生道德感的培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善心、善意的培育。善心是爱人之心、容人之心和利人之心。在理性上坚守善是行为上实践道德的根本。在大学阶段,大学生不仅应该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道德,而且更应该在行动上实践善,实践道德的命令与要求。既要养成以善为乐、以善为荣的道德理念,又要将这种道德观念带入生活之中。在日常行为中,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之事做起,学会爱人,关心人,学会切实地行动,帮助人,将善心善意体现为具体的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与品德。(2)优秀公民意识的培育。所谓优秀的公民意识,是要求大学生不仅做公民而且要做好公民,要将好的道德语言、道德情感、道德信念与道德行动带到社会,影响更多的公民加入进来,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素质。在优秀公民意识的培育方面,应该以基础文明的素质养成为基本点,而非只停留在诸如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等等这些方面。同时,大学生应该对社会的正义、平等、民主、自由给予充分的关注,对于社会的进步事业及人类追求美好的愿望给予支持并积极参与。(3)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应该将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道德要求与命令推广到人与自然。在人类过去的行动中,对自然界肆无忌惮的破坏,已使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加剧,出现了粮食危机、资源危机、气候异常、土地沙化等严重威胁。对大学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教育,会将人类的危机感转化为拯救人类的实实在在的行动,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使人类今后的行为更加理性化,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性,也使人类在更大范围内能够找到终极的归属感。(4)人类的认同感。应该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中融入世界文化、人文精神的内容,使大学生对人类的共同
价值观、理想观、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更深刻的认同感。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将世界优秀的人文精神、道德观念,人类为理想而奋斗的历程传递给大学生,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他们了解世界,同时让他们将个人融入到整个人类发展的海洋之中,吸取其最优秀的部分,修身养性,并且努力实践;二要努力培养大学生“地球人”的意识,增加“成为世界中的中国人”的教育,使其既不自高自大,也不崇洋媚外,能以宽大的胸襟兼容并蓄,为人类的文明做出贡献。
4.4奋斗精神
对奋斗精神的培育,主要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培育大学生不怕困难的心理承受力。在人的一生中,要想有所作为,干成一件事,就必然会遇到困难。见困难就怕、就躲,就有很大的心理压力,这是懦弱的表现。中国文化培养人的奋斗精神,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人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意志力。人才成长的规律显现:在智力水平相当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成功更多地取决于信念、意志力、进取心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2)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的意识。要培养大学生以劳动为乐、劳动为荣的观念,促其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去学习、工作或创业。(3)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的奋斗同国家民族的奋斗相结合。在谋求实现自我价值时,超越自我,谋求国家、民族、人类永恒价值的实现,并以此作为个人一生奋斗精神之源泉。
如果说中国的希望寄托在年轻一代的身上,那么,大学生无疑是最根本的希望之所在。我们今天的努力必须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校园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他们学习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一个学校的优秀校园文化是一种历史的积累,它需要精心的培育、长期的积累,要随时代的前进不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人性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4,(9).
[2]高云伟.加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j].机械职业教育,2014,(4).
[3]陈新文.论高职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j].理论研究,2014,(9).
[4]冯晓光.高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4,(9).
[5]刘玉清.职业技术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j].职业与教育,2014,(5).
[责任编辑:郭长兴]
第五篇: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作业
现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08国贸一班 王玮 08575112
时间过得真快,当时布置作业的时候还纳闷道这样一篇小论文老师怎么还给与我们这么多时间去写,对我们来说这种作业就是从忙碌的无聊中挤出点时间用于简单的复制粘贴,网络是个好东西,还是老样子,在交作业的前两天大家才开始真正的意识到这份作业的存在性,看着大家通过各种手段应付着这些对我们来说是毫无意义的作业,我毫无紧迫感的压力毫不犹豫的将作业拖到最后一天去写,明天是最后的期限,我也是刚看了作业要求里面后才想起来这是上个学期布置的作为学科成绩的作业。
就像是每次期末考试将近的时候,大家依旧醉生梦死的忙碌着自己的各种无聊,大家早就都知道考试之前老师肯定会给出范围,范围就是不挂科的通行证,所以只要考试的前一天晚上花几个小时背熟范围就可以不挂科;就像是这样飞逝的大学时光一样,到了将要离开大学的时候才意识到那些逝去的日子,或许有些人才开始找到了自己的爱好,才计划好自己要做的事情,才开始学会清楚的认识自己,才开始明白如何去看待事情,才有了真正进入大学的状态,才找回了自己想要的大学生活,可是大学生活已过大半。
突然想起了高三毕业之后的那段时间,解脱了中学阶段苦闷的传统义务教育,奔向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的大学,可是进入大学一个月就发现,原来父母长辈眼中的那个大学时代已经过去了,那样的大学文化已经销声匿迹,我们向往长久所追求来的不是雨过天晴后的更高处,而是一下子跌入了深渊。
刚开始,每周的课程都很少,还没带电脑,空虚无聊占据了同学们的大好青春,大学开始成为游戏爱好者的天堂,成了好吃懒做者的摇篮,一些积极人士踊跃的参加学校里面的学生会和社团活动,大家开始慢慢的接触和融入这个新环境,学长们告诉你在这个大学里面可以放肆去做的一些事情,怎样聪明圆滑的在这个社交圈里游刃有余的处理问题,后来自己发现这样的环境跟他们描述的大相径庭,我们就这样或多或少的被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游戏式的恋爱观似乎让恋爱的人自导自演了一段属于自己的青春偶像剧,当然大部分都是悲剧,不得不承认很多人都很投入,很多人还躲在某个角落不可自拔的舔舐着伤口。应付式的学习观使一张毕业证书成为了大学四年的最终奋斗目标,当课堂时老师再次提问到那个很简单的问题的时候,班上依旧是鸦雀无声,只有在考试那段时间才会第一次将课本翻起,报考时花费心思精心挑选的专业不敢再用爱好来形容。官僚式的作风在学生会兴起,那些人总是形式化的为不切实际又毫无意义的事情忙碌着,再也没有力气在学习上竞争与切磋,而是爱慕虚荣的盲目攀比与炫耀,一切在大家眼中那么的虚假那么现实,当最不敢提及的理想再次成为我们的话题,“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话成了公认的现实总结,我们就是跟着这样的大学文化随波逐流着,青春年华被加工着又即将成为这个社会的牺牲品,理想渐行渐远。大家可怜的望着这个自己一手捏造的骨感世界,这时候才发现,其实我们都变了,所谓的坚持已经不起作用了,所谓的理想已经湮灭了,也只剩下可怜了,真的很可怜!
文化是大众的,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大学是这个社会的,更是我们的,文化好比一潭水,我们每个人就是潭中的每一滴水,在大家可怜的抱怨的同时是否认识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现实偏离了原先所拥有的词性,而代表着社会中不公平的一面,有很多人总是无奈的用“社会就是这么现实”来回应大学来自己的改变,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选择重于努力,当我们碰到问题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通过改变自己来解决问题?敢问同学们,你们为建设良好大学文化做出正确的选择了吗?你们的选择真的是无愧于心吗?没有走不同的路,只有想不通的人,你们又为选择做出努力
了吗?一切的努力一切的选择都源于自己,而你们又真正的认识到自己了吗?其实这些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懂得,不过你们都去做了吗?迷失的孩子们,你们找到回家的路了没有?
大学文化的建设中,校方领导者与教师工作人员站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责任也是重大的。如何去正确的引导学生端正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出高尚的思想情操应该是所有工作的重心!向校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学校领导层要摆脱官僚化的管理,大学的管理文化也是校园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既然大学是教育之地,应该让懂教育的人来管理大学!不能被现代社会的不良文化侵入!第二,将思想道德课程放在首位,在种种校园文化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逐步孕育一种民族的爱国主义的文化氛围,一种崇尚英雄献身为国的氛围,一种勤俭为民艰苦创业人民利益至上的氛围,使校园内充溢高尚的文化学术气氛,并以之去抗御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第三,在心理方面给予引导与帮助,虽然进入大学的几乎都受过成年礼,但大部分学生心理理解和抵抗能力较弱,需要正确的辅导!倘若在大学期间形成了错误的观念,在一生中是不易改变的,其影响社会也是长久的,所以在心理方面的正确塑造是刻不容缓的任务!第四,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掌握更多的生存与竞争的本领,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学生的爱好与接受知识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个人特长得以发展,扩大视野,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
大学生在这海洋中就是水手,教师们就摆着舵向,绕过暗礁,迎对风浪,领学子们走进人类文化的圣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就是教书育人的工作,教师们是责无旁贷的,故只有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目的。
我们都朝着各自的方向走着各自的路,越过前方障碍后,要记得自己所坚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