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好范文网的会员“ew8888ew11”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年投资促进局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今年以来,崇川区立足区情、夯实基础、抢抓机遇、创新方法,狠抓项目招引和落地,狠抓重特大项目、高端项目攻坚,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一、2020各项任务指标情况
2020年已签约服务业重特大项目21个,工业重特大项目12个,总投资约550亿元。目前在手在谈工业重特大项目24个、服务业重特大项目29个。其中5个重特大项目有望今年一季度达成签约(名创优品、ECO光伏组件项目、苏州大可机械项目、智博汽车、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研发制造项目),48个重特大项目作为今年二季度储备项目。2020年全年完成实际使用外资2.4亿美元。全年累计完成新开工重特大项目27个,其中工业项目10个,服务业项目17个,累计完成投资额124亿元。
二、主要工作举措
(一)强化招商推介
区领导高位推动,在立足产业链招商的同时,不断拓展创新招商方式,进一步提升招商活动频次,提高活动实效。特别是两区合并以来陪同区领导或自主赴外招商12次,先后赴北京、南京、上海、苏州、广州、深圳等地开展招商考察,举办2020崇川(北京)投资促进周、5G通讯项目路演等主题活动,16个项目在投资环境推介会上签约。先后接待九州通医药、深圳云天励飞、商汤科技等近50个企业及项目,确保了招商力度不减,招商热情不断。各板块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开展小分队招商近100余次,积累项目信息近200多条,有效推动了东洲5G、荣石车创、东部智谷等项目的落地。
(二)加强多维对接
围绕我区产业发展需求,紧盯大型央企战略布局和投资动态,锁定中科院天文仪器、中建集团等潜在合作对象和名创优品、武汉理工大学等民企500强、知名高校,有针对性的开展项目对接。积极对接北京、上海非核心功能之外的产业转移和企业外迁,主动对接深圳南通商会、深圳人工智能产业协会等,获取外迁企业信息,为提前介入做好准备。
(三)推动项目扩能增效
推动制造业扩能增效。鼓励优势骨干企业通过新产品开 发、并购重组等方式扩大产能,加快日新电器等?批新开工项目转化达产。推进重点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谋链,支持通富微电集成电路产业链垂直整合,延伸拓展汽车电子产业链。支持中远海运川崎、大生集团等骨干企业建设智能车间、智慧工厂,实现数字化智慧化发展。以供应链金融为突破点,鼓励建工集团等本地建筑企业与央企合作,提升产业链整合能力,培育?批“链主”企业,打造建筑业千亿级产业地标。
(四)完善招商机制
自原崇川区和原港闸区合并以来,新崇川区始终以高标准、高要求狠抓招商引资队伍和机制建设。目前全区招商引资条线共有一线招商人员76名,按照先进产业类别有针对性的开展招商活动,提升招商效率。同时,高标准成立区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围绕项目推进,成立“重大办”“投资促进专家组”“项目落地服务组”,组建项目推进专班,发挥统筹协调指导作用。明确部门分工,理顺项目推进机制,打通项目落地堵点,协调解决各职能部门投资项目在引进、审查、谈判、落地、开工建设中涉及的相关问题,推动项目落地、开工建设、顺利投产。先后组织和参与5次重大办会议、2次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及30多次专题协调会议,研究讨论了名创优品、大地电气、微型半导体热电芯片等60余个投资项目的准入及地块、优惠政策等相关事项,协调解决了项目推进过程中的系列问题,确保投资项目有序推进。
(五)强化宣传推介
依托产业布局做好宣传推介,把招商引资与促进产业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结合,突出宣传区位优势、立体交通、产业布局和发展前景,制作、编撰了相关ppt、宣传册、宣传片。积极参加国家、省、市重大投资促进活动,紧盯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开展专场招商推介活动。
(六)优化营商环境
发布人才新政,制定产业基金管理办法,推动区属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开通全省首个区级?站式政策集成兑现平台“兴企通”,全面推行CSO(首席服务员)终身负责制,积极做好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提供周到服务,加速项目推进,始终把招引项目、服务项目落地作为中心工作,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贴身服务,全区招商引资条线干部牢固树立“马上就办、从我做起”的服务理念,苦练“服务内功”,为广大客商提供政策咨询、推介对接、统筹协调、后期服务等“保姆式”服务,积极性高、加班加点、任劳任怨。
(七)夯实基础工作
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学习培训,区全员参加多批次招商引资专题培训,分批次参与各类拜访、接待活动,不断提高招商干部的实战能力。实行每周工作例会汇报和每周学习小组交流等日常管理制度,努力提高招商专业化水平。完善内控制度,进一步规范“三重一大”事项讨论、公务考察流程、商务接待办法等,加强机关内部管理,提高行政效率。
三、2020年存在问题与不足
一是项目体量明显不足。新引进项目中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引领项目还不多,特别是投资过50亿元项目还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二是招引结构还不优,现有投资项目多数集中在做大做强传统产业、产业链延伸上,已签约的60个亿元项目中,超过半数是科技类、载体型项目,真正体量大、产出高、带动强的用地类项目偏少。三是招商人员专业化程度不够。体现在招商人员对招商政策、谈判技巧不够熟悉,对市场信息、产业知识不了解,对接洽谈进度慢、成效差。四是外资到账后劲不足。没有外资大项目支撑,真正体量大、产出高、带动强的外资项目偏少,同时,外资企业受全球疫情影响,面临巨大压力,部分存续企业今年难有外资持续到账。五是扶持政策有待优化,面上虽有一批普惠性产业政策,但对细分产业门类特别是重点目标产业领域的政策倾斜支持不够,针对性、吸引力不强。
四、2021年工作举措
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践行“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总体思路,坚持精准招引,聚焦345产业体系,发挥园区主力军作用,着力引进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投入产出水平高的高质量产业项目。
(一)聚焦资源整合。摸清现有可用土地资源、工业载体资源、办公载体资源和基金资源,打破地域界限,突出全域招商,跨片区匹配产业和空间资源,确保项目落地有空间。分析原两区现有产业现状,开展产业规划研究,明确主导产业方向,结合本区高端纺织、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优势产业,锁定精密机械、关键基础零部件、芯片及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链缺失环节,提升招商实效。以招商资源和载体资源等为基础,以招商引资应用为目标,以信息化集成和高效管理机制为手段,建立一个起点高、容量大、功能强、更新快、信息资源丰富、安全可靠、实用完善的综合招商引资信息系统。
(二)聚焦产业集聚。完善345产业体系。结合我区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进一步优化产业门类和内涵。主攻信创产业、车联网、人工智能“3”大先导性产业,发挥战略引领作用,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在万亿级蓝海市场中争得更多份额。抓牢电子信息(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新材料、绿色建筑“4”大支撑性产业,壮大产业集群,发挥压舱石作用,打造千亿级产业地标。加快发展高端商贸、现代金融、专业服务、文化旅游、生态康养“5”大功能性产业,促进各类要素资源集聚,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层次和水平,形成与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主城区定位相匹配的产业能级。紧盯“345”产业龙头企业和行业标准制定者,选取1-2家细分领域有影响力企业重点招引,同时大力招引行业内有潜力的中小型企业,快速形成产业集聚,培育产业土壤。
(三)聚焦项目落地。优化机制。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建设,坚持多措并举,形成工作合力。科学设置项目落地机制,强调效率、效果,鼓励职能部门提前介入项目,将部门专业意见会前确认、会前汇总,切实提高决策效率,确保决策效果。专班推进。凡经区重大产业项目领导小组认定的重大产业项目,加强项目跟踪,建立项目台账,实行项目跟踪责任制,安排专人负责具体项目跟进,做到责任到人、时间倒推、任务倒逼。常态督察。加大考核通报力度,定期发布签约落地项目、重点推进项目、在手在谈项目等推进情况,完善招商工作例会制度,强化工作对接。实行定期分析机制,加强全区招商引资工作整体态势分析,突出个性难点研究,有针对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四)聚焦基层基础。强化宣传推介。依托产业布局做好宣传推介,把招商引资与促进产业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结合,突出宣传区位优势、立体交通、产业布局和发展前景。积极参加国家、省、市重大投资促进活动,紧盯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开展专场招商推介活动。强化园区管理。在2020年理顺园区管理体制的基础上,严格入园项目审核,实行月度例会机制,加大日常监管和年度考核力度,推动园区经济规模、产业集聚、产出强度等达标和优化,着力系统提升园区运行管理质效。强化队伍建设。优化整合驻外招商局和专业职能部门人员力量,将分地区招引转变为分产业招引。围绕“345”目标产业,对全区招商人员开展专业培训,提升培训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