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村委会隶属于砚山县盘龙彝族乡,位于盘龙彝族乡东北部,东与者腊乡布那村委会相连,南与本乡腻姐村委会相邻,西与砚山江那镇子马社区接壤,北与江那镇听湖村委会连接,距县政府所在地10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13公里,全村有12个自然村20个小组,共有1663户6690人,贫困发生率为0%,居住着彝、壮、苗、瑶、等4种少数民族,其中少数民族454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68%,全村国土面积43.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926亩,人均有耕地1.34亩,林地面积40817.6亩,属半山区,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人均纯收入10312元,有民政对象170户508人,持证残疾对象204人,全村下设9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58人。
明德村委会工作队进入时间为2018年元月,全村自2018年动态管理后,有建档立卡户220户952人,因病致贫29户128人,占比13.4%;因残致贫35户127人,占比13.3%,缺资金19户92人,占比9.6%,缺技术53户286人,占比29.95%;缺劳力37户141人,占比14.76%,因学3户17人,占1.79%,自身发展动力不足43户164人,占比17.17%。2019年动态管理以后原有建档立卡户220户952人,其中一户独人独户死亡,现有219户955人,全村有民政对象170户508人,其中低保户158户496人,五保户12户12人,享受低保的卡户有92户283人,占比卡户的42%。
一、脱贫退出情况:贫困人口退出现状,2014—2018已脱贫198户874人,其中﹕2014年脱贫退出5户23人,2015年脱贫退出10户35人,2017年脱贫退出28户147人,,218年脱贫退出154户 669 人,2019年脱贫22户81人。
二、产业扶贫:全村主要是以种养业为主,每年乡上都会组织农业培训,明德乡2020年种植烤烟3200亩,辣子2000亩,花生1000亩,养牛1560头,养猪2100头,养羊1200只,鸡4800只,劳务输出126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富裕劳动力劳务输出248人),帮助建档立卡落实发展种养业申请贷款31户180.1万元,实现建档立卡户,养牛217头,猪296头,鸡800余只,羊162只,辣子650余亩,烤烟62亩,四季椿400亩,花椒400亩,李子2000余亩。
三、就业扶贫:219户卡户中,有劳动力的实现1人以上就业的有190户,贫困户在家有劳动力的至少有1人参加务工技能培训,乡村公共服务岗位45个,全部安置给不能外出务工、收入较低的贫困户,就业扶持政策宣传到户,符合条件的全面落实到位。
四、住房保障:1、建档立户219,建好219户,入住219户。2、三类人员69户235人,建好69户,入住69户。3、非四类对象253户1008人,自建87户,建好87户,加固166户,全村均实现安全稳固住房,无人畜混居和家庭成员居住原危旧房情况,卡户中寝室未隔离的有十户,按政策全部动员已全部完成整改。不予纳入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支持的非建档立卡户有73户,每户的举证材料都已经落实完善。2020年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政策,建新房原危房旧房全部拆除。
五、健康扶贫:积极宣传《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实施方案》。近年以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保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全额补贴,参保率达100%。县域内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家庭医生签约达100%。明德村已经建成1所标准化卫生室,并配备有几十种常用药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药。
六、教育扶贫:做好控辍保学工作,落实到位,建立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失学学生台账,做好复学工作,确保贫困群众子女100%入学。宣传好国家“两免一补”、“营养改善计划”等教育惠民政策。
七、饮水安全:全村安全饮水有保障,有自来水的村5个,小水窖保障的7个。2020年新增加万龙科、弯冲村小组自来水,确保每个水窖长期有水、够用、安全,定期对饮用水抽样、消毒。
八、兜底保障:每年落实做好低保动态管理,按照低保动态管理实施流程进行评议,召集相关人员及贫困对象参加会议,向群众公布动态管理情况,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让群众自己进行比一比、评一评,做到“因纳尽纳”“因退尽退”。全村完成残疾人登记,对于重残重病人员进行登记管理,落实好签约医生服务,符合条件的重残重病人员享受低保和护理补贴政策。对于边缘户和监测户建立台账,针对性的采取帮扶措施,提高他们的收入,避免他们出现返贫情况。全村建档立卡户219户955人中符合交养老保险条件的100%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养老保险有保障。
九、人居环境:将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建立日常保洁制度,组建党员突击队,发动村民,每月集中开展环境整治,对垃圾死角进行清理,并对村内公厕进行消毒处理。对于群众家里要求物件摆放整齐。
十、补短板工作落实情况:依据四项编制原则,围绕建设内容,通过进村入户开展调查统计,结合各户情况,摸清短板弱项,积极做好县与县之间交叉迎检工作,全村脱贫攻坚巩固提升补短板资金预算总投资7.245万元。其中县级补助3.545万元,农户自筹3.7万元。
十一、今年以来按要求,我村集中开展了脱贫攻坚“四季攻势”行动并制定了相关行动方案。结合“重、补、促”专项整改行动开展了“春季攻势”、结合“大走访、大排查、补短板”开展了“夏季攻势”。通过政策的宣传,以及大排查和自查自验工作发现的问题的整改,进一步提高了实施项目的精准度和群众满意度。
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文化素质偏低,生活方式落后,生产效率低下,难以适应现代化大生产,自我发展能力弱;且受原始平均主义观念和自我封闭意识影响,依赖思想严重、观念陈旧,群众存在着“等、靠、要”思想,自我发展意识不足,“造血”功能不强,脱贫致富动力和后劲不足。
二、由于尚未形成优势新型产业,贫困户传统种养殖产业劳动力需求大、风险高、经济效益低,且农村获取技能渠道较少,接受培训能力较差,仅依靠农户自身发展,规模小、经营粗放,难以形成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发展格局,导致种植、养殖等产业扶贫的落实程度较差。
三、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全村全村12个自然村,通水泥路到村的5个,仍有7个村组道路未硬化改造,相对薄弱的基础设施严重制约了贫困户的发展,是我村脱贫攻坚的阻力之一。
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对扶贫思想观念宣传力度。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和“航标”,只有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才能让贫困户从“等、靠、要”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眼界才会更宽阔。
二、加大基础教育力度。做好基础教育工作为将来发展提供长久的智力支持,提高群众的自身发展能力,增加就业途径,开拓新的经济收入渠道。
三、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同时也要充分重视民族文化发展。一方面,要充分尊重民族文化传统和独特的生活习俗,在扶贫过程中不能以大众化的思维认识民族文化,要充分考虑民俗文化的特点,尊重群众的发展意愿,要让他们充分参与到扶贫过程中。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创建活动,以重点治理垃圾乱倒、脏水乱泼、柴草乱堆、粪土乱放、禽畜乱跑等不文明现象,遏制封建迷信活动,引导群众移风易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