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其他工作总结范文 >

六年级数学概念专项竞赛活动总结(共2篇)

发布时间:2020-08-12 22:24:23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第1篇:六年级数学概念专项竞赛活动总结

六年级数学概念专项竞赛活动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概念专项竞赛活动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六年级下册前半部分重点是比和比例、圆柱和圆锥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这两部分的知识点较多,学生理解和灵活运用有一定的困难,再加上受其他细节方面的干扰,学生得分并不容易。我们六年级组于4月底进行了优生竞赛活动。在突出基础能力的考查上,加强难度和强度的练习,为学生灵活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这次竞赛的题型设置主要是两个单元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是对学生本阶段学习内容的针对性的考查,题量相对较大,解答正确不仅需要学生很大的耐心和细心,还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有些习题看似简单,但要完全做对并非易事,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单位换算后才能依据思路解答,还需要计算十分的准确,因此,部分学生会感到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后面几道解决问题所设的分值较大(每题7、8分),竞赛的结果是不容乐观,各班不及格的人数不在少数。从这些学生做题情况来看,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深入理解有待加强。

从整体的情况来看,达到90分以上的同学在年级中占到了20%,低分人群仍占了不小的比例,班级之间的差距也显现了出来,这与平时教师训练的要求和学生的功夫是分不开的。

从解答情况来看,由于试题的编制是平时学生易错或是容易忽视的题目,所以在这些题目的解答上,仍有部分学生沿袭了这些错误,其他题目没有实质性的问题,主要是不能完整的做对每一个步骤,大部分学生在方法上是没问题的,但是由于不认真不细致,总之,揭示出的问题仍然较多。

第2篇:

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概念总结

整数和小数

1.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自然数是0 2.小数的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分别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3.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小数点右边是小数部分,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

4.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

5.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6.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原来的数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原来的数分别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数的整除

1.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2.约数、因数: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3.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4.按能否被2整除,自然数分成偶数和奇数两类,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5.按一个数因数的个数,非0自然数可分为1、质数、合数三类。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质数都有2个因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1~2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 1~20以内的合数有“4、6、8、9、10、12、14、15、16、18 6.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各位上数字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7.公因数、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8.一般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用短除法来求;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两数之积;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小数,最小公倍数是大数。 11.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2.两数之积等于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的积。

四则运算

1.四则运算的互逆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互逆关系式:

(1)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2)被减数-减数=差 , 差+减数=被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3)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积, 积÷另一个因数=一个因数

(4)被除数÷除数=商,商×除数 =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

2.在四则运算中,加、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3.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乘法交换律:a×b=b×a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两个数相加,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2)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结合律:(a×b)×c=a×(b×c)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3)乘法分配律:(a+b)×c=a×c+b×c

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4)减法的性质:a-b-c=a-(b+c)

除法的性质:a÷b÷c=a÷(b×c)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两个减数的和。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常用数量关系式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方程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解方程: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分数和百分数

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分数和除法的联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 分数和小数的联系:小数实际上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分数和比的联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比的前项,分数的分母相当与比的后项。 分数的分类:分数可以分为真分数和假分数。

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者等于1。 6.最简分数:分子与分母互质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7.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8.这样的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前提是这个分数要是最简分数,如果分母只含有2、5这2个质因数,这样的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9.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者百分比。

量的计量

1.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写出它们之间的进率。

面积单位有: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写出它们之间的进率。

体积(容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写出它们之间的进率。

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写出它们之间的进率。

时间单位有:世纪、年、月、日、时、分、秒,写出它们之间的进率。 2.一年中的大月有:1、3、5、7、8、10、12月,共7个,每月31天。

小月有:4、6、9、11月,共4个,每月30天。

二月:平年是28天,闰年是29天。 3.一年有4个季度,每个季度3个月。

4.平年、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例如:1900年是平年,2000年是闰年。 5.名数:把计量得到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单名数: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叫做单名数。

复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叫做复名数。

6.名数的改写:高级单位的名数化成低级单位的名数乘进率,低级单位的名数化成高级单位的名数除以进率。

比和比例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3.求比值: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4.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5.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比;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也可以求比例里的未知项,也就是解比例。注意:比和比例的区分

6.用字母表示比与除法和分数的关系。 a:b=a÷b=a/b(b≠0)

7.比例尺:我们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8.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9.求比值的方法:根据比值的意义,用前项除以后项,结果是一个数。

化简比的方法: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结果是一个最简整数比。

10.正比例关系: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式子表示:x÷y=k(一定),用图表示正比例关系是一条直线。

11.反比例关系: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式子表示:x×y=k(一定),用图表示反比例关系是一条曲线。

几何初步知识

1.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与区别:联系是三者都是直的,区别是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无限延长;直线没有端点,两端都可以无限延长。射线和直线是无限长的。

2.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就是角。

3.角的大小:角的大小看两条边张开口的大小,张开的口越大,角就越大,反之,越小。 计量角的大小的单位:度,用符号“°”表示。 4.角的分类:

大于0°,小于90°的角叫锐角; 等于90°的角叫直角;

大于90°,小于180°的角叫钝角;

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的角叫平角,平角180°; 等于360°的角叫平角。

5.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画图说明)

6.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画图说明)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都相等。

7.三角形:有三条线段首尾顺次链接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的分类:

(1)按角分: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2)按边分:一般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0.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180°。 11.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2.四边形: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四边形。

13.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叫做半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14.圆的半径、直径都有无数条。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二分之一。 15.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16.学过的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有: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

17.周长: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18.表面积:立体图形所有面的面积的和,叫做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19.长方体、正方体都有12条棱,6个面,8个顶点。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0.圆柱的三个特点:(1)上下一样粗细(2)侧面是曲面(3)两个底面是相等的圆 21.圆柱的高: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圆柱的高有无数条,这些高都平行且相等。

22.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的周长,宽相当于圆柱的高。

23.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

24.把圆等分成若干份,拼成的图形接近于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25.圆锥的高: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的高只有一条。 26.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三倍。

体积和底面积相等的圆柱和圆锥,圆柱的高是圆锥的三分之一,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

公式的整理平面图形: 1.长方形:

周长=(长+宽)×

2C长=(a+b)×2

面积=长×宽

S长=a ×b 2.正方形:

周长=边长×

4 C正=a×4 面积=边长×边长

S正=a×a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平=ah 4.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三=ah÷2 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梯=(a+b)×h÷2 6.圆的周长=直径×3.14

C圆=πd

圆的周长=半径×2×3.14

C圆=2πr

圆的面积=半径的平方×圆周率

S圆=πr 立体图形: 1.长方体

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长表=(ab+ah+bh)×2

体积=长×宽×高

V长=abh 2.正方体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正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正=a3.圆柱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体积=底面积×高

4.以上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可以统一成公式为:

表面积=底面周长×高+两个底面积

体积=底面积×高

3

2 (侧面积) 5.圆锥的体积=圆柱的体积÷

3 V锥=sh÷3

简单的统计

1.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2.条形统计图特点:

(1)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2)用直条的长短来表示数量的多少。 作用: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数量的多少,便于相互比较。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1)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2)用折线的起伏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作用: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也能看出数量的多少。

扇形统计图的特点:(1)用整个圆面积表示总数。(2)用圆内的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作用: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与总数的百分比,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3.平均数:求平均数的实质就是将几个不相等的数量,在总量(和)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变为相等。

求平均数的基本数量关系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4.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从大到小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5.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一组数据中的原始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word该篇DOC格式六年级数学概念专项竞赛活动总结(共2篇)范文,共有6222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六年级数学概念专项竞赛活动总结(共2篇)下载
六年级数学概念专项竞赛活动总结(共2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