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统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教育系统紧密围绕年度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以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引领,以全面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为主题,以抓落实、提质量、惠民生、促满意为导向,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各项重点工作,教育事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全面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20**年教育重点工作情况
(一)加快推进事业发展各项重点工作
加快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幼儿教育。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和我市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部署要求,研究制定了我市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三年、五年行动计划和《关于全面开展**市学前教育现代化乡镇(街道)创建工作的意见》,整体布局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加快推进办园体制改革,开展公办幼儿园编制标准调研,清理“公有民办”幼儿园,全市7所公有民办幼儿园依法设置为民办幼儿园。优化学前教育资源,全市投入近4亿元完成43所幼儿园的新建、改扩建任务,新增省市优质幼儿园学位1万个,超额完成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确定的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0所以上的目标。加快省、市优质园创建步伐,指导10所幼儿园申报创建省优质幼儿园和36所幼儿园申报创建市一类幼儿园。推进“幸福镇村”学前教育优质化工程,60%以上的村幼儿园建成市优质幼儿园,超额完成工作任务。全面实施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切实保障困难家庭适龄儿童免费接受幼儿教育。
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召开全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启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示范性高中建设工作,研究制定了《**市普通高中质量提升特色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普通高中优质化、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引导全市普通高中持续提升内涵水平,**中学、**高中入选清华大学优质生源基地。积极开展教育对口援疆工作,在**高中顺利开办**省首届新疆克州高中班,招生40人。
促进特殊教育提升发展。举办全市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研讨会,全面实施残疾儿童少年十五年免费教育,惠山区特殊教育学校新校舍落成启用,北塘区培智学校接受省特殊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评估验收,我市教师参加全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获得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
推进高等教育重点项目建设。召开全市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座谈会和高等教育发展重点建设项目推进工作座谈会,着力推进高等教育项目建设重点突破。**大学**学院升格为独立建制的****学院,并成为国际物流信息实验室合作建设支撑单位;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县级市2新校区建设获省发改委批复同意立项;南京工业大学与**县级市1市签约共建南工大**县级市1产业研发基地;市政府与**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启动建设**大学**医学院;**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办学效益初步显现,为全市200余家企业提供了物联网领域的技术研发和科研服务;**城市学院筹建工作进展顺利,累计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63名;成立**大学筹建工作领导小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力推进。
促进社会教育创新发展。深入推进社区教育实验。加强社区教育机构建设,全面推进社区教育市民(村民)学校标准化建设,**县级市1社区培训学院挂牌成立,4所社区教育中心完成新建、改建任务;加强社区教育课程、教材建设,新增8门精品课程、5门优秀课程;拓展社区教育服务功能,**县级市2市高塍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建立国家级农业物联网信息服务中心和产学研基地,全市12个农科教基地通过省级乡镇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复查。广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和社会生活教育,全市社区教育培训总量超过130万人次。积极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开展终身教育体系和开放大学建设调研,举办20**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展各类学习教育活动近千项,参加活动超过100万人次。
(二)深化实施教育改革创新重点项目
加快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示范区建设。研究制定了《**市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示范区建设水平评估方案》和《评估细则》,组织开展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贯标预评,深入推动创建工作。年内,全市共投入12亿元改造提升63所义务教育相对薄弱学校,圆满完成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目标项目,全市新增10所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义务教育优质资源进一步扩展。深化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轮岗交流,全市2750名专任教师(其中541名骨干教师)、120名校长参与交流,教师资源配置均衡水平进一步提高。**县级市1市入选省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提升工程首批试点,全省苏锡常区域联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阶段工作总结会将在锡召开。开展全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专项调研,正在着手制定全市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相关政策,统筹解决我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
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统筹实施“**市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和“**市创建**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县域职业教育督导和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办学专项督导,全面启动改革试点工作。加快示范院校建设,**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入选第三批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科技职业学院成为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培育建设单位,**旅游商贸高职校、**县级市2中专校入选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单位。大力实施职业教育“四项提升”工程,推荐认定第二批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定点企业30家,指导组建首批5个市级职业教育集团,评选建设市重点建设专业40个、精品课程50门,选派485名教师参加国家、省级培训,我市参加全省职业技能竞赛获41金72银90铜,参加全国职业技能竞赛获7金5银1铜好成绩。强化**职教园区功能建设,举办中国职教学会**职教园专家咨询会,亚太经合组织技能开发促进中心落户**市公共实训基地。
实施中考中招制度改革。认真组织实施《**市深化中考中招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圆满完成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完中直升、考后填报志愿、网上录取、中职注册入学等各项改革工作,增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动力,激发了学校办学活力。有序组织实施全市中考、高考工作,顺利实现了“平安中考”、“平安高考”工作目标。
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召开了全市民办教育工作会议,传达学习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出资、捐资办学,修订教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规范化建设评估标准,强化年审工作机制,推动民办教育机构依法规范办学。开展全市民办教育机构办学评优活动,举办社会教育机构“优师工程”研修班,推动培育一批高质量、有特色、规范发展的民办教育机构。
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的工作意见》,整体部署教育国际化工作。举办全市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工作交流会、20**年新加坡—**中小学校长论坛、全省职业教育国际课程研讨会、20**“海外本科直通车”项目联盟会议、提高涉外教育服务质量工作座谈会等活动,深化推进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全市共有103所学校与26个国家的374所学校结为友好学校,高中国际课程班达到15个,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增至56个。加快国际化人才培养,选派500多名英语和学科骨干教师参加境外培训,组织170名中小学、幼儿园英语教师参加暑期英语引智培训,组织近2000名学生赴境外开展修学旅行、浸润式学习活动。加强国际学校建设,**依顿国际学校获教育部批准设立,在锡境外学生和留学生达1600多人。全市具备聘请外专资格单位达到85家,聘请外籍教师超过500人。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完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合作建设并启用南长、新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创新开展三网融合跨平台多终端互动学习方式实践,开发新增信息资源超过1500分钟。大力推进“感知教育”应用工程,开展中小学电子课本进课堂和校园师生信息化管理平台试点,新增感知教育应用实验学校28所、示范项目18个。承办“全国第三届SMART杯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大奖赛”,开展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组织参加全国VCT创新教师竞赛、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提升了中小学师生信息技术素养。
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调整提高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拨付标准,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调整至小学每生每年700元、初中每生每年900元,一般校舍维修改造经费提升至12元/㎡。完善扶困助学体系,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提高至小学生每年750元、初中生每年1000元,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提高到每生每年1500元,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比例提高至6%。
(三)着力提升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成效
全面提高德育工作成效。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实施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升行动计划,成立**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专家委员会,表彰60所**市德育先进学校,评选120名德育先进工作者、300名优秀班主任和300名班主任工作能手、新秀,举办第20届全国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开展少儿文化艺术节、美德少年评选表彰、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月、十佳小公民事迹展评、优秀学生社团成果展、现代家庭教育论坛、全市中小学校园文化成果网上展评等活动,全面提升德育工作成效。精心组织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活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成功举办全市教育系统“红心向党”大型歌会和参与组织全国“童心向党”少年儿童歌咏活动,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开展“四帮一”教育活动,工作经验中央领导批示在全国推广,市教育局关工委被评为全国、全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发挥全市基础教育专家人才优势,组建成立**市基础教育专家委员会。启动高中课程基地项目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市一中、南菁高中、锡山高中、天一中学入选省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天一中学成为省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学校。我市承办全国第三届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大赛,参与举办以“创新与特色”为主题的首届**省小学教育论坛,锡山区承办全省“科学认读实验”研讨会,新区举办**省语文特级教师论坛,崇安区承办华东地区第三届课堂教学大赛,南菁高中吴梦希获我省10年来首枚国际数学奥赛金牌等,展示了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的丰硕成果。
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加强义务教育招生考试管理和学籍电子化管理,确保市区初中招生工作规范有序。开展规范办学行为“暑期百校行”专项督查,对假期违规补课“有报必查”,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格教辅资料管理,严禁通过征订教辅资料侵害学生利益。坚决制止和纠正要求对中小学生进行“智商测试”错误行为,开展专项督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加强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工作。贯彻落实《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建立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公告制度,开展全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抽测,举行全市中小学生“百灵鸟”艺术展演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区实验小学棒球队荣获全国联赛“三连冠”,崇安区、新区选送少儿舞蹈获全国青少年才艺电视展演活动金奖。大力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实现全市乡镇全覆盖,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了一批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学生校外活动阵地不断拓展。加强科技、环保、国防等专题教育,开展“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
(四)切实加强教育作风、效能、形象建设
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召开全市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推进会,向社会公开作出“创先争优、为民惠民”八项承诺,积极开展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行业”主题实践活动,广泛开展“争创凝心聚力先进组织,争当教书育人优秀党员”、“幸福进万家”、“爱生三走进”等教育惠民活动,市委教育工委被评为全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教育系统13名优秀党员受到省市表彰。积极开展教育为民惠民服务,成立**教育惠民服务中心专门机构,整合各类教育服务资源,为市民群众提供“全方位、一站式、快捷便民、高效优质”的教育服务。年内,“中心”共受理群众咨询投诉和求助服务近5000件次,服务态度、质量和工作效率受到好评。切实规范教育收费管理,召开全市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联席会议,全面梳理历年来教育收费政策文件,规范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项目,调整减少学前教育保育教育收费层级,坚决禁止择校乱收费,公布教育乱收费举报电话,开展中小学校、幼儿园收费情况专项检查,我市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受到教育部、省教育厅专项检查组充分肯定。
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研究制定了《关于实施“**市中小学教育名家培养工程”的意见》、《**市“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工作意见》和《**市功勋人民教师评选奖励办法》等文件,整体部署校长、教师培养工作。认真组织实施**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5名校长、教师入选第二批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省锡中校长唐江澎获**省第三期“333工程”突出贡献奖。加强骨干教师培训,组织500多名校长、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合作学科带头人高级研修、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培训、中小学校长任职培训等,评选第五批**市中小学教学新秀6**名。加强教师全员培训,组织全市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参加“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远程专题培训”,组织3030名教师参加远程网络培训,选派**40名教师参加省级国内培训,举办全市第十届教师技能大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全面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落实校园安全管理责任,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安全管理突击检查和安全保卫专项督查,强化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我市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成效受到国家检查组的肯定。加快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截止到20**年**月,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6.76亿元,实施校舍加固面积88.41万平方米,重建(新建)校舍**4.5万平方米,为全面完成校舍安全工程三年规划奠定了重要基础。加强教育宣传工作,召开全市教育宣传工作会议,推进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各项基础建设,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二、20**年教育重点工作思路
20**年是我市按照全省贯彻“六个注重”,实施“八大工程”,推进“两个率先”总体部署,加快实施《**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行动纲要》和《**市社会建设行动计划》,着力推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重要一年。全市教育系统将以党的十八精神和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紧密围绕率先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更加注重促进教育公平,更加注重提高内涵质量,更加注重实施创新突破,更加注重增强服务能力,更加注重改善作风形象,狠抓各项教育重点工作目标任务的落实,加快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一)围绕实现“学有优教”,加快提升事业发展水平
大力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召开全市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会议,全面实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三年、五年行动计划,全面启动**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和**市学前教育现代化乡镇(街道)创建工作,推动落实全市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各项目标任务,整体提高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确保到20**年,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办好1所达省优标准的公办中心幼儿园,所有市(县)区创建成为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扩大学前教育优质资源,加快幼儿园新建和改扩建步伐,加大省市优质幼儿园创建力度,制定学前教育园舍设施、保教服务、安全管理等规范和标准,建立幼儿园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和注册管理制度,推进实施公办幼儿园服务区制度,全面提高幼儿园办园水平。
大力推进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全面启动**市普通高中质量提升特色发展行动计划,实施高中质量提升和特色建设工程,召开高中质量提升特色发展工作会议,加强高中校园文化、学科课程、体制机制、师资队伍建设,推动高中学校内涵提升、品牌发展。积极参加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启动市课程基地项目建设,争取年内10所学校入选市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加快高中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深化星级高中创建,优化高中教育资源,提升整体办学水平。
加快提升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内涵建设,推动各地按照省特殊教育现代化学校标准优化办学条件,促进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发展,完善适合残疾儿童、学生的课程体系。加强随班就读工作研究,制定随班就读工作考核细则,完善随班就读考评机制,配齐配强专职指导教师,提高随班就读工作质量。开展特殊教育引智培训,举办**市第三届特奥活动。
加大高等教育发展工作力度。力争在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外地独立学院来锡办学等项目上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支持推进**大学**医学院建设,启动首批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专业招生。加快构建高水平大学体系,支持**大学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支持东南大学**分校、南京农业大学**渔业学院、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基地提升办学水平,支持****学院做好转设后各项工作,建设一流民办本科高校。加快提升政产学研合作水平,引导高校根据经济转型发展需要科学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支持高校争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支持高校加强科学研究,加快科研创新基地与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
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快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快构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研究出台《关于加快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指导意见》,组建市终身教育发展和学习型城市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广泛参与的协调管理机制与工作运行机制,制定**市开放大学建设方案,全面启动**开放大学建设工作。推动社区教育发展,以示范项目创建、课题项目研究、特色课程开发和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为抓手,推动加强社区培训学院、社区教育中心、市民学校、村民学校、职工学校和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建设,培育一批省级社区教育中心。优化**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引进开发终身学习课程资源,办好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规范促进老年教育发展,制订各级老年教育机构办学标准,推动各级老年老年机构标准化建设,动员鼓励行业系统和社会力量出资捐资举办老年教育机构。加强语言文字工作,启动语言文字规范化“城市创优、乡镇达标”工作,培育一批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提升语言文字科学规范运用水平。
(二)围绕增强发展活力,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水平。20**年是我市义务教育高位均衡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收尾之年。按照省、市既定工作部署,全面开展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示范区建设水平的综合评估,确保到20**年底,所有市(县)区全部创建成为市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示范区,我市成为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加快推进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全覆盖,加大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轮岗交流力度,巩固提升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水平。加快促进教育公平,制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锡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意见,切实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全面实施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市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和“**市创建**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增强职业教育的发展活力、竞争力和吸引力。统筹优化中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结构,探索中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制度改革,完善中高职衔接对口自主招生办法,探索高职院校合作培养、设置复合型双专科专业、开展应用本科教育、技能型人才专业硕士培养制度和直接升学制度。深入实施职业教育“四项提升工程”,加强职业院校专业、课程建设,评选市级重点建设专业40个、市级精品课程50门,创建一批省品牌特色专业。深化“双师型”教师培养,推进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强化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完善技能大赛全覆盖制度,组织市级职业教育创新大赛和信息化大赛。深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组建**市职业教育专家委员会,加强市级职教集团建设,完善实习实训定点企业制度。健全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制订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基础保障能力。
着力推进教育国际化、教育信息化。深化区域教育交流合作,密切与美国、加拿大、英国、丹麦等地的教育交流,办好第四届**—新加坡中小学校长论坛。加强友好学校交流,推进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与国外学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举办中美学生文艺演出活动。扩大校长、教师境外培训,开展学科骨干教师、英语教师、特殊教育教师引智培训,支持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加快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引进,鼓励办好高中国际课程班,鼓励在锡高校与境外高水平院校合作办学,引进国际通用专业证书。举行**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换届会议,加强国际学校建设,建立**外教联络网,举办第二届外国学生中文比赛,提高涉外教育服务水平。加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推动建立5所海外孔子学院(课堂),推动高职院校扩大国际学生招生规模。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制定实施《**十二五教育信息规划》,成立**数字教育资源中心,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推进“感知教育”应用示范工程,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加快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
深化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制定鼓励社会力量出资捐资办学褒奖政策,推动建立**市社会公益教育基金,启动实施市区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分级管理,做好社会教育机构“优师工程”培训项目,开展民办教育机构办学评优活动,提高民办学校规范管理、内涵建设水平。加快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出台我市教育费附加管理办法,规范教育设施代建资金征管,健全各类教育特别是非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保障机制,推动各地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优化财政教育投入结构,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推动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率先发展。
(三)围绕强化创新人才培养,深入推进实施素质教育
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主题,深入实施中小学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全面加强德育队伍、课程、阵地、品牌建设,努力提高德育工作质量。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成立“**市班主任工作讲师团”,交流推广班主任工作成功经验,举办全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技能比赛,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开展市级德育校本课程评选,初步形成优秀德育校本课程体系。加强德育阵地建设,加快推进市少年宫易地重建工作,建好一批“乡村学校少年宫”和学生实践基地,广泛开展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中小学团队工作,健全完善中小学团队建设“三纳入”工作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星级学校评选,举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竞赛和优秀案例评比,开展“好习惯伴我成长”、“文明礼仪我先行”等活动。加强德育品牌建设,召开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成果展示会,总结区域德育工作成果,推动德育工作水平整体提升。加强家庭教育,举办全市现代家庭教育论坛,评选表彰优秀家长学校,促进提升家庭教育科学化水平。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常态化建设,深化推进“四帮一”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各级教育关工委德育阵地作用。
深化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为重点,召开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加强教学科研指导,深化“有效教与学”创新实践,加强校本课程、综合课程、选修课程、实践课程、活动课程体系开发建设,着力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和美育工作。大力实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公告制度,深入开展校园阳光体育运动,举办全市中学生运动会。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举办全市中小学网上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启动评选新一轮优秀学生社团,组建全市中小学生艺术团队(中心),培育校园文化特色品牌。加强科技创新、防震减灾、国防等专题教育,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学校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深化中考中招制度改革。巩固中招改革成果,调整完善中招政策,扩大热门高中分配生指标,继续做好高中自主招生、完中直升、中职注册入学等工作。有序组织实施中考改革,坚持素质教育导向,优化学科命题导向,注重强化对学生知识面、综合分析、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中考文化考试科目由7门减少为4门,升学考试成绩总分由725分调整为530分,考试时间安排由3天缩减到2天,进一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动实施素质教育。
健全素质教育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学校依法规范办学,深化探索现代学校制度,充分发挥中小学理事会作用,推动学校科学民主管理。严格执行规范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省“五严”规定和市“六项承诺”,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控制作业量和考试难度,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加强教育规律和教育政策的宣传,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参与机制,着力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
(四)围绕提高社会满意度,大力加强教育作风形象建设
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开展“践行师德创先争优,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先进人物事迹,大力弘扬优良师风,严肃处理少数教师从事有偿家教、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违纪违规行为,坚决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引导广大教师增强职业光荣感和使命感,切实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精心组织实施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启动实施“**市中小学教育名家”、“**市名校长”培养工程,评选表彰“**市功勋人民教师”、**市名教师、名校长、第六批市学科带头人,进一步壮大骨干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强化教师继续教育和全员培训,实施学科带头人高级研修、高中专任教师岗位培训、小学初中新课程教师网络培训,努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加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围绕推进教育改革发展,进一步增强教育机关人员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发扬奋发有为、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增强把握全局、依法行政、改革创新、优质服务的履职能力,提升教育管理和服务成效,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高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力开展党员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党纪政纪条规教育、道德修养和作风教育,引导干部党员提高思想境界,树立宗旨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效率,践行廉洁勤政,不断提高引领和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水平。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围绕“科学发展,人民满意”目标和“五个好”、“五带头”标准,开展“四找四学四比”主题实践活动,努力创建凝心聚力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教书育人优秀共产党员,引导学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教师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服务广大师生方面充分发挥先锋带头作用。继续规范教育收费,严格规范教育收费程序,完善教育收费公示、监督检查、重点监控、信息通报等各项制度,强化规范收费示范校年审制度,不断巩固教育规范收费示范市工作成果。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深入推行政务公开、事务公开、校务公开,健全完善化解各类教育纠纷的机制,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强化教育为民惠民服务。积极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行业(单位)”,围绕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学有优教、强化规范管理、践行师德规范、优化教育服务等方面,强化惠民举措,开展惠民行动。努力办好**教育惠民服务中心,加强资源和载体建设,丰富涉外服务、家校联系、校企合作、培训指导、校外实践等服务功能,拓宽为人民群众和学校师生服务的渠道,不断提高主动服务水平。全面开展教育满意度评议,以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示范区评估为载体,依托专业调查机构,开展学生、家长、社区对义务教育学校满意度调查评议,评议结果向社会公布,促进学校规范办学、提高质量。
切实维护教育安全稳定。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重点加强对民办学校、幼儿园安全隐患排查,全面推进学校安全技术防范设施建设,强化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开展“平安校园”、“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全面提升学校安全管理水平,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加快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强化目标管理,加快施工进度,确保高质量完成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全力做好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涉稳工作,为绩效工资政策顺利实施提供稳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