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工程系总结报告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1篇】电气工程系学生会工作总结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受电气工程系第五届学生会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电气工程系第五届学生会成立于xx年年4月,是在系党总支的领导下、在系分团委的指导下的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组织,也是系领导老师及广大学生联系的纽带,学生会常务委员会是学生会的核心机构。自本届学生会创立以来,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xx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方针,以“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为宗旨,继承我系学生会以往的优良作风,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始终保持开阔的视野和清醒的头脑,站在时代的前沿,敢于创新!我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记我系系训,本着“稳、准、快;聚、拼、勤”的原则,全心全意为我系师生服务!
一年来,我们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大力加强学生会自身建设,努力塑造学生会形象,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被困难所吓倒,与同学们保持密切的联系,站在多个立场和角度来考虑问题,真正的为我系师生服务,为我系师生排忧解难。下面我就第五届学生会这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
一、 教育方面
(一)学习教育 学生进入校园,首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因此我系学生会积极开展加强学风建设的工作,使同学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使同学们尽快步入大学的学习正轨;天天坚持严查早晚自习出勤率,确保同学们的自习质量;对同学们的课堂出勤情况进行严查,以促进同学们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更有利于加强学风建设。为了给同学们提供及时、准确地考研信息,我系顺利开展了“考研交流会”,使同学们心中明确目标,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第2篇】管理工程系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今年暑假,我们管理工程系派出了三支社会实践小分队分赴蒋巷、昆山、沙家浜进行调查研究,拉开了我系暑期社会实践的序幕。
小分队之一:深入蒋巷 感受农村
隶属常熟市任阳镇的蒋巷村是全国文明村,国家级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江苏省百佳农村。其村支部书记常德胜也因为带领村民进行建设取得卓越成绩而被评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并多次前往北京参加全国人大的会议。现在的蒋巷村厂房林立,别墅成群,水泥路面四通八达,覆盖了全村。村民们各尽其职,少有所为,老有所养,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而在过去,蒋巷还是一个“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穷土恶水吸血虫盛行的苦地方,交通闭塞,地形十分偏僻。由于地势低洼,而且一年到头雨水较多,所以一年总有多半年是污水蓄积,传染病肆虐,老百姓活不下去只好背井离乡去逃难。所以这里一直人丁稀少,经济长期处于滞留状态。1965年,年仅二十出头的常德胜挑起了这份沉重的担子,当上了蒋巷村支部书记,而且一干就是三十七个年头。他针对蒋巷村的实际情况,带领村民挑土垫村,凭着一股“愚公移山”的意志和决心,硬是把全村的海拔增高了一米多,解决了地势低洼、传染病盛行的问题,改变了生活环境的质量,为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性的第一步。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常德胜以一种敏捷的洞察力仔细的分析了国内国际形势,积极地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开始了发展经济的道路。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常德胜带领全村人民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强村富民道路;坚持农村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农村种植结构调整,建立生态农业;坚持以人为本,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速村级集体工业的发展,鼓励、扶持民营经济,走上了一条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两手并抓,三业(农业、工业、商业)共养”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仅去年一年,全村的社会总产值就达到2.8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9300美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一万元(其中还不包括人均近1000元的集体福利)。
现在的蒋巷村已经实现了由原来的农业型经济向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的转化,工业已经成为蒋巷的支柱产业,村里几乎所有的村民都是企业职工,村里拥有常胜钢铁集团公司等几家大型企业,并与澳大利亚、美国共同开发生产项目,为村里创汇。同时,村里把所有的农田、水面、树林承包给几个种植和养殖大户,然后以自产自销的方式由村里出资购买这些种养植大户的主要农产品,供给村民消费。这样既保证了农业的基础性作用,也让这些农户的收入有了根本的保障。
同时,蒋巷村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了,建立了一套良好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村里为全村的每户村民免费征订报刊杂志3份,鼓励村民学习,并且设立奖金专项奖励有文章发表的村民。此外,村里还承担了全村的用电、用水等费用,村民不必出钱。村办小学免费为全村孩子提供教育的机会,而不必交学费。村民女年满55岁、男年满58岁就可以享受每月100~200元的养老金,并由村里供给全部的口粮。村里的家庭电话、有线电视、液化气灶具、卫生洁具等设施都由村集体投资建设。目前,村里已出资兴建了第一批别墅住宅区,并以最优惠的价格让村民入住等等。
蒋巷人是先富裕起来了,但他们却没有忘记周围还没有富起来的乡亲。他们多次由村里出资帮助周围的村安装自来水、修路、照顾孤寡老人等,遇到周边村遇到紧急情况,他们也不忘赶去支援。一次,附近的一个村发生火灾,烧毁民房数间,经济损失达数十万元。蒋巷村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拨出几万元资金,帮助受灾村民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问题,体现了蒋巷村淳朴善良的风气。
蒋巷村由当初那个穷乡僻壤发展成为现如今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农村,它的发展过程值得我们深入的思考: 首先,蒋巷村拥有一个良好的领导班子。有道是:“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一个好的领导班子直接决定了一个集体的发展。在以常德胜为首的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村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他们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努力生产。作为带头人,常德胜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为了村办企业的发展,他走南闯北,日夜操劳,一心想着自己的集体、自己的村民。也正是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动了村民,调动了村民们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也赢得了村民的绝对信任。蒋巷的领导班子在常德胜的带领下不断的成熟和完善。
其次,蒋巷村走出了一条“村厂合一”的农村发展新路子。由于面积小,人口少而且巷的发展绝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完的,但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要从思想上解放。”
【第3篇】食品工程系学生顶岗实习总结报告
食品工程系学生顶岗实习总结报告范文
系别:食品工程系
姓名:xxx
专业班级:09检测二班
学号:093045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20xx年6月20号
顶岗实习总结xxx食品营养与检测二班
一:实习基本情况
20xx年11月底我来到了北京,准备在北京味多美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进行实习。来到北京后我被分到了北京味多美食品有限公司北三环双安分店,安排好宿舍问题后,我们首先得去办健康证才能进行入职。20xx年12月3我去了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32号枫蓝国际b座7层北京味多美有限责任公司办理了入职手续。就这样成为了味多美的一名员工开始了我的实习生活!
实习前期期我在味多美北三环做一名前厅服务员,主要工作就是卖现烤面包和蛋糕。我在前厅的岗位有机动岗、蛋糕岗、收银岗,我们需把每个岗位都学会。每天在店里工作很累但却很充实。在三月底因经理要求去上海,但因个人原因没去,所有调到了万达广场分店。在这里经理安排我学习做饮料,成为了一名咖啡师!
二:实习单位概述
味多美公司创立于1996年是国内著名的烘焙连锁食品企业,主要经营产品包括蛋糕、面包、咖啡、中西式点心、月饼粽子等。成立至今,在中国已经创办了260多家直营连锁店,2010-20xx年相继落户天津、上海、河北、包头等地。味多美在北京、上海、包头同时拥有现代化的中央工厂,集“生产”“配送”“销售”为一体,专业的品质管理系统,保证食品安全。
味多美品牌定位于中高端消费者,以丰富的、高品质的产品,平民化的价格,亲切友善的服务,便利的连锁店铺,赢得了消费者。味多美先后通过了haccp国际食品安全体系认证,qs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iso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xx年味多美蛋糕产品荣获第三届营养产品国际展览会营养健康优质产品奖。
三: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我们能提前接触社会,提前学习到为人处事的经验,也能对以后的职业生涯有所了解。更能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锻炼我们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有利于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
顶岗实习增加我们对社会的全面了解,丰富我们社会实践的经验,提高了我们的综合素质。通过和企业的接触和社会的交流,改变了我们的就业观念,培养了我们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也培养了我们综合运用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更强化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补充和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四:实习的主要内容
在门店实习的主要工作就是记一下门店里产品的种类和价格,打扫一下门店的卫生,早上摆放一下工厂的货物以及面包师傅做出来的现烤面包。给顾客介绍一下我们产品的口味和营养成分。晚上清点一下库存,打扫一下卫生,如果当天是收银员的话,晚上还要算一下账目,写一下凭证。到万达广场分店后,学习记饮料的配比和流程,并学习做咖啡的基本知识和流程。学做饮料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需把配比记清楚并熟练的操作,并且要做的有技巧并掌握做饮料的精髓!说实话,开始我并不喜欢做咖啡,而且咖啡什么味道我都不知道,但经过一个星期之后,我渐渐地喜欢上做咖啡,而且也喜欢咖啡的味道。而且半个月之后,经过专业的咖啡师的培训,我对咖啡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且深深爱上了咖啡师这个职业,最终发现,其实做咖啡是一种享受,而且我特别喜欢做cappccino!
工作中也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顾客,对于对我们工作不满的顾客一定要有耐心和保持良好的态度,遇到蛮横无理的顾客要随机应变找到好的解决方式。在这里学到了很好的沟通技巧及能力!
这就是我实习期间所做的主要工作。
五:实习心得体会
通过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根本学不到的东西。仿佛一下子成熟了,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也懂得了学习的意义,人生的真谛。明白了人生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要学会认真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我知道工作是一项的事业,需要吃苦耐劳的品质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我觉得重要的是在这段实习的期间里,我第一次真正的融入了社会,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掌握了一些人际交往的技能,打开了自己的视野增长了知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段时间做咖啡师,不仅让我学到了咖啡的专业知识,也让我学会了做事的速度与效率及其它的重要性!期间我跟外国朋友的经常接触摸,开始只能感受他们的热情,却无法用英语跟他们交流,这使我特别的伤心,我很想跟他们说话,却说不出来!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英语的重要性,所以我后来坚持每天学英语,说英语!我很后悔上学期间没有好好学习,现在终于明白老师的一片苦心!所以,我要活到老学到老,这样才不会被社会淘汰!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让我明白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让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真是受益匪浅。我会把这次实习作为人生的起点,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不断的要求完善自己,让自己做得更好。
六:实习的意见何建议
虽然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实习到单位,但是却没有在学生实习期间对学生工作和生活问题进行关心及照顾!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不符,我认为校方应该多和实习单位和学生有更多的沟通,了解实习单位所能给我们实习生提供的岗位,以及我们实习生更想做的工作,这样对学生对企业都非常负责任,却又能提供实习生更好的岗位!学校应该对实习生进行更多的交流,这样就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小小的意见和建议了!
为期半年的实习就这样结束了,再过几天就要返校了,真是既高兴又激动,还有一点小小的迷茫。高兴的是能再次回到学校见到一起生活三年的同学了,迷茫的是这次回学校后就真正的毕业了,我对以后的人生还真有。一点小小的迷茫!不过我相信只要勇敢面对人生的每一个驿站,人生肯定会是精彩的……
我的未来,一定要加油,加油吧!美好的一切一定:会属于你!
【第4篇】管理工程系假期的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今年暑假,我们管理工程系派出了三支社会实践小分队分赴蒋巷、昆山、沙家浜进行调查研究,拉开了我系暑期社会实践的序幕。
小分队之一:深入蒋巷 感受农村
隶属常熟市任阳镇的蒋巷村是全国文明村,国家级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江苏省百佳农村。其村支部书记常德胜也因为带领村民进行建设取得卓越成绩而被评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并多次前往北京参加全国人大的会议。现在的蒋巷村厂房林立,别墅成群,水泥路面四通八达,覆盖了全村。村民们各尽其职,少有所为,老有所养,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而在过去,蒋巷还是一个“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穷土恶水吸血虫盛行的苦地方,交通闭塞,地形十分偏僻。由于地势低洼,而且一年到头雨水较多,所以一年总有多半年是污水蓄积,传染病肆虐,老百姓活不下去只好背井离乡去逃难。所以这里一直人丁稀少,经济长期处于滞留状态。1965年,年仅二十出头的常德胜挑起了这份沉重的担子,当上了蒋巷村支部书记,而且一干就是三十七个年头。他针对蒋巷村的实际情况,带领村民挑土垫村,凭着一股“愚公移山”的意志和决心,硬是把全村的海拔增高了一米多,解决了地势低洼、传染病盛行的问题,改变了生活环境的质量,为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性的第一步。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常德胜以一种敏捷的洞察力仔细的分析了国内国际形势,积极地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开始了发展经济的道路。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常德胜带领全村人民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强村富民道路;坚持农村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农村种植结构调整,建立生态农业;坚持以人为本,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速村级集体工业的发展,鼓励、扶持民营经济,走上了一条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两手并抓,三业(农业、工业、商业)共养”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仅去年一年,全村的社会总产值就达到2.8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9300美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一万元(其中还不包括人均近1000元的集体福利)。
现在的蒋巷村已经实现了由原来的农业型经济向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的转化,工业已经成为蒋巷的支柱产业,村里几乎所有的村民都是企业职工,村里拥有常胜钢铁集团公司等几家大型企业,并与澳大利亚、美国共同开发生产项目,为村里创汇。同时,村里把所有的农田、水面、树林承包给几个种植和养殖大户,然后以自产自销的方式由村里出资购买这些种养植大户的主要农产品,供给村民消费。这样既保证了农业的基础性作用,也让这些农户的收入有了根本的保障。
同时,蒋巷村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了,建立了一套良好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村里为全村的每户村民免费征订报刊杂志3份,鼓励村民学习,并且设立奖金专项奖励有文章发表的村民。此外,村里还承担了全村的用电、用水等费用,村民不必出钱。村办小学免费为全村孩子提供教育的机会,而不必交学费。村民女年满55岁、男年满58岁就可以享受每月100~200元的养老金,并由村里供给全部的口粮。村里的家庭电话、有线电视、液化气灶具、卫生洁具等设施都由村集体投资建设。目前,村里已出资兴建了第一批别墅住宅区,并以最优惠的价格让村民入住等等。
蒋巷人是先富裕起来了,但他们却没有忘记周围还没有富起来的乡亲。他们多次由村里出资帮助周围的村安装自来水、修路、照顾孤寡老人等,遇到周边村遇到紧急情况,他们也不忘赶去支援。一次,附近的一个村发生火灾,烧毁民房数间,经济损失达数十万元。蒋巷村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拨出几万元资金,帮助受灾村民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问题,体现了蒋巷村淳朴善良的风气。
蒋巷村由当初那个穷乡僻壤发展成为现如今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农村,它的发展过程值得我们深入的思考: 首先,蒋巷村拥有一个良好的领导班子。有道是:“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一个好的领导班子直接决定了一个集体的发展。在以常德胜为首的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村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他们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努力生产。作为带头人,常德胜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为了村办企业的发展,他走南闯北,日夜操劳,一心想着自己的集体、自己的村民。也正是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动了村民,调动了村民们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也赢得了村民的绝对信任。蒋巷的领导班子在常德胜的带领下不断的成熟和完善。其次,蒋巷村走出了一条“村厂合一”的农村发展新路子。由于面积小,人口少而且巷的发展绝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完的,但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要从思想上解放。” 看到蒋巷的发展态势如此喜人,我们由衷地感到高兴。同时,我们也对蒋巷的发展有了一丝忧虑。正像蒋巷人所说的那样,常书记现在已经近六十岁了,那么再过几年,会不会有这样的一位继任者能像常书记这样身得全村人民的信任,把蒋巷的事业不断地推向前进?我们相信,蒋巷人民会给自己,也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蒋巷的发展是苏南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看到这样深得民心的领导集体,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蒋巷领导集体的带领下,蒋巷村必将成为东吴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也相信,在我们国家将会有更多像蒋巷这样的现代化农村不断兴起!几乎所有的村民都是企业职工,所以蒋巷村决定只建立一个党支部,使村委会和企业处于同一个支部的领导下,这样就统一了思想,统一了领导,避免了许多因指导思想不同而带来的麻烦。由于几乎所有的村民都是企业职工,他们的职工大会也就是另一个意义上的村民大会。在“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指导下,他们立足于现实,着眼于发展,摸索出了这样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蒋巷村的经济发展。 再次,蒋巷村十分重视思想理论宣传。他们努力地深化思想宣传力度,旨在提高蒋巷村人民整体的思想文化修养。在蒋巷村,“坚持改革开放政策,齐奔富民强村道路”、“跟着共产党,建设新蒋巷”等标语随处可见。在一些重大的纪念日和中央召开重要会议之后,蒋巷村都要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并且组织全体村民学习中央的会议和重要讲话精神,对村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村民的政治敏锐感和思想觉悟。正像常德胜同志所说的那样:蒋巷的发展绝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完的,但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要从思想上解放。”
看到蒋巷的发展态势如此喜人,我们由衷地感到高兴。同时,我们也对蒋巷的发展有了一丝忧虑。正像蒋巷人所说的那样,常书记现在已经近六十岁了,那么再过几年,会不会有这样的一位继任者能像常书记这样身得全村人民的信任,把蒋巷的事业不断地推向前进?我们相信,蒋巷人民会给自己,也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蒋巷的发展是苏南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看到这样深得民心的领导集体,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蒋巷领导集体的带领下,蒋巷村必将成为东吴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也相信,在我们国家将会有更多像蒋巷这样的现代化农村不断兴起!
小分队之二:驻足昆山 目睹发展
说起昆山,其发展速度之快,实在令世人瞩目。昆山市,坐落在上海与苏州之间,占地9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万,是一座现代化的新兴城市,被誉为“上海的后花园”。 在过去,昆山就是一个“鱼米之乡”。作为江南的一个小城,昆山的发展曾经一直以农业为主,盛产稻米、水产品等。他们除了自己消费外,还有相当一大批农产品供给上海、常熟、张家港等周边地区,但俗话说“无工不富”,眼看着周围的常熟、江阴已经早早地实现了农业向工业的转化,昆山人再也无法死守着农业的摊子了。他们开始借鉴经验,着手发展工业。虽然起步晚了点,但昆山人急起直追,成就了今天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城市。
回顾昆山的发展里程,总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⑴1984年~1988年,昆山同上海搞联营,开始了“农业向工业转变”的第一步。在此期间,他们提出的口号是:“东倚上海,西接三县,内联乡镇,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到1988年,昆山的联营企业达到30多家,总产值占昆山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六十,上缴利税占昆山的百分之七十,昆山的工业已经初具雏形。⑵1988年~1995年,昆山开始实现由内资企业向外资企业的转化。在初期,昆山的对外之路也是困难重重,荆棘满地。面对经验老道的外商,昆山人没少吃苦头,交了不少学费。但昆山人就是在这样的经历中不断地成熟和精明起来。在1988到1995年间,昆山的三资企业项目从无到有,达到2400多项,合同外资也超过了120亿美元。⑶1995年到现在,昆山不断地调整自身定位,修正发展思路,开始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把重点从原来的重工业项目,即技术含量较低的项目转向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他们不断地更新投资观念,不断地加大微型电脑、手机等现代高新科技产品的投资力度。这时,他们已经开始踏上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所以他们这一阶段提出的口号是:“学张家港精神,走昆山之路”。
目前,昆山已拥有外资企业1400多家。其中,投入资金在一亿美元以上的项目已达20多项,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有1300项,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也达到了300多项。昆山最大的企业,南亚塑胶股份有限公司投入资金达25亿美元,占地1600亩。 昆山的发展取得了如此惊人的成效,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第一,依靠党的正确领导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呈现出一种万众一心求发展的景象。而这时的昆山,却并没有开始起步,他们只是守着自己农业强县的摊子,满足于衣食不愁的现状,不愿挪步。后来,眼看着周围的同级县不断地拉大与自己的距离,这时的昆山人才开始寻找自己发展的出路。他们总结经验、开拓创新,紧紧地抓住了自身的优势,依靠全体昆山人民的共同努力,后来者居上,经济得得到快速发展。在一大批领导干部、党员和先进分子的带领和示范下,他们摸索出了一条有昆山特色的改革开放之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也多次来昆山参观指导,对昆山的发展给予关心和支持,鼓励昆山有效利用地理条件、人文思想等多方面的资源和优势,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 第二,昆山发展的时机较好。在1984年的时候,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开始有了较好的基础,形成了基本的框架,深圳、珠海等开放城市搞的如火如荼。在这种情况下,昆山的发展就有先例可循了。因此,昆山的发展也就不会畏首畏尾、瞻前顾后,就不会禁锢于“文化大革命”中形成的种种保守思想,就可以放开手脚的自由发挥了!第三,昆山的地理优势是它发展如此迅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砝码。昆山的环境优势是十分诱人的。它紧贴大都市——上海,虽说它隶属苏州,可实际上,它到上海的距离更近。从昆山市政府到上海洪桥国际机场只有40分钟的汽车,还有铁路、水运等优势。这种交通的便捷,让许多商人、企业家愿意到昆山投资。同时,它也可以从上海了解到国际和国内的最新动态,全面把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信息,掌握国家最新政策、法规的出台和实施,紧跟时代潮流的发展,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昆山的发展所取得的成绩让全国人民又一次见识了苏南模式所带来的巨大成效。昆山的确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苏南小城市建设的缩影。昆山发展了,可昆山人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们放眼全国,放眼世界,给自己提出了更高层次的定位。在经济取得长足稳定发展的前提下,昆山人有理由也有权利为自己设计未来,他们针对目前状况,给自己提出了一个中长期的目标:把昆山建设成为基本现代化的中等城市。目前,他们在确保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投入大量资金,努力进行城市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美化城市。昆山人对自己的发展前景满怀希望,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一定会把昆山建设的更加美好!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工程系总结报告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