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旅融合发展现状
(一)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马边围绕“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的总体思路,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聚焦重点产业、聚集资源要素,逐渐形成了以“茶叶、青梅、竹笋”为主体,其他农产品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全县现有茶园面积约23万亩,鲜叶总产量5.2万吨,年产值8.5亿元;青梅种植总面积5万多亩,产量约3000吨,年产值1500万元;竹林总面积149万亩,除大熊猫主食竹44万亩,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包含笋用竹89万亩和用材竹16万亩,合计105万亩,年产值6000万元。
茶叶作为马边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先后建成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县、国家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四川省精品农业(有机茶)标准化示范区、四川省现代农业(茶叶)产业基地强县,截止目前,全县春茶鲜叶产量2.03万吨,产值7.93亿元,预计全年优质茶鲜叶总产量4.6万吨、茶叶产值12亿元。“马边绿茶”作为2020年推出的首支四川精准扶贫农产品公益广告,已在央视14个电视频道以及中国之声、经济之声等滚动播放,“马边绿茶”区域品牌价值达14.54亿元,已成为全县8万茶农的“绿色银行”。同时,全县大力推进以丰产村为核心基地的人工白竹基地建设,全县竹笋基地面积达到100万亩;“马边猕猴桃”获得国家地理保护标志认证,年产值5040万元,实现果农户均年收入3万元,马边“金红1号”获得第二届全国猕猴桃品鉴会金奖;面对非洲猪瘟等动物重大疫情的严峻形势,2020年实现出栏生猪17万头、羊11万只、禽57万只,在袁家溪乡建成全市最大冷水鱼繁育基地,年产冷水鱼苗30万尾。
(二)农旅融合发展现状
脱贫攻坚以来,在中纪委的定点帮扶和协调下,引进中国旅游集团并与其共同出资5000万元,围绕核心区规划建设茶文化体验区、彝文化体验区、加工展示区、精品民宿区等打造的“福来美丽乡村产业扶贫项目”已于2019年12月开工建设并即将于今年投入运营,届时将形成产业发展见实效、农旅融合促增收、园村一体相融合的发展新态势。
此外,脱贫政策带动及部分农业产业经营主体积极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在农业基础较好、农业产业优势突出、旅游开发前景较大的乡村如劳动镇福来村、柏林村,雪口山镇永兴村,不断创新探索“旅游+农业”模式,打造了各具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农事体验、餐饮住宿等功能的特色“农旅融合”项目,如福来村高山茶叶手工制茶体验馆、柏林村“柏林山居”农家乐、永兴村水果采摘园等,为马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二、存在的问题
沐马高速开通使马边跃入“高速时代”,在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累计接待旅游8.8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23%,实现旅游总收入4863.09万元,比2019年同期提高15%。农旅项目的兴起和大量游客涌入表明我县农旅融合发展势头较好,前景乐观,但也仍处于起步、初创阶段,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马边地处山区,山高坡陡、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多、建设成本高,部分茶区产业路、园区路、排灌等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难度大,生产资料和基地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农业产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滞后,制约农旅发展。
(二)园区产业融合程度不深。产业主体间合作不够、融合不深,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农旅融合度不深,文化研究不够系统,宣传与开发停留在表面,没有挖掘到其核心价值,导致农业旅游深度开发不够,旅游项目及产品没有核心吸引力。
(三)主导产品发展水平不够。茶产业作为马边农业主导产业,但加工企业规模较小,加工产品单一,生产水平不高,先进加工设备和技术应用较少,研发和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产品附加值不高,综合利用率低,进而市场竞争力差,只能成为名优茶叶的初级原料基地,导致农业产业链条短,可供旅游开发挖掘的空间有限。
(四)农业产业品牌知名度不足,旅游附加值低。通过多年的努力,培育“马边绿茶”“马边猕猴桃”“马边青梅”已有一定的知名度,由县级财政投入在打造和宣传,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有限,其知名度和美誉度还停留在局部范围内,农产品及其精加工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限制了马边农产品知名度的提升。由于茶叶、猕猴桃、青梅等农业产业存在季节性特点,农旅融合出现“潮汐”现象,即短时间内游客的进入,但主要以观光为主,产业链条短,创造的旅游带动价值有限。农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不足,旅游对农业的带动能力有限。
(五)旅游规划思路不明晰,旅游产品低端。个别地区或经营业主、农户等发展农业产业旅游的热情较高,但是缺乏前期规划和整体设计,盲目发展不适宜的农业产业,反而破坏了生态的旅游项目,导致一、三产业的双重损失。我县主要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的农家乐,仍然是休闲农业的主要类型,形式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经营主体自身管理能力、资本投入等条件的限制,项目景点打造往往是满足中低端消费市场的低层次、重复性建设,导致精品项目缺位。
(六)旅游要素保障乏力,旅游人才支撑不足。马边旅游发展主要靠政府投资,缺乏上级配套支持。县本级财政收入乏力,旅游招商引资难、融资渠道少,旅游开发的要素保障乏力。同时本土旅游高端策划、经营管理、旅游规划、旅游行政管理等专业人才或复合型人才匮乏,人才引进的吸引力不足,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服务和标准意识不足等成为限制马边文旅事业发展的瓶颈。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农业产业发展投入。利用近年来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优势,着力解决产业基础薄弱问题,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各类主导产业基地标准化水平。重点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完善建设园区产业路、水利设施、休闲亭、参观走廊的基础设施,打造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园区。
(二)创新农旅融合发展的市场运作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工具和新模式,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道路、旅游接待、旅游服务等建设水平;充分引入县域外产业巨头或资本进驻,或是做大做强星农公司等农业产业龙头,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创新旅游产品开发,完善旅游路线,建设农耕文化主题项目,加强传统生产技艺体验等项目。例如,围绕“中国彝茶之乡”充分挖掘马边彝茶文化和人文资源,深入整理马边茶文化,讲好马边茶故事,兴建茶文化休闲园、茶生态旅游公园、马边茶叶历史博物馆等各种茶文化主题设施,积极打造“彝茶”特色乡村旅游项目等。
(三)积极培育壮大主导产品。以实施乡村振兴为动力,按照“生产地即观光地、产业园即体验园、农产品即纪念品”思路,瞄准茶叶、竹笋、青梅、猕猴桃、优质畜禽、冷水鱼等名优特农业产业发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扩规提档。以“住农家、吃农饭、赏农景”为主题,推进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农产品精深加工园等五大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培育一批生态有机农副文旅土特产企业,推动林茶畜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打造亦农亦旅的休闲观光农业、家庭农业等生态农业模式,因地制宜建设马边茶文化观光体验博览园、青梅产业园、水蜜桃产业园等农产品采摘体验园,打造“农业旅游廊道经济”,构筑乡村农旅融合格局。
(四)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注重地理保护标志和原产地标志申报,加大绿色生态食品和农创产品研发,推进“小凉山”区域品牌商标注册和“马边有机”“马边绿茶”品牌识别,延伸彝族泡水酒、彝族酸菜等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开发一批具有马边本土特色的农副旅游商品,丰富“卖点”,常态化举办好“采茶节”及“中国农民丰收节”,吸引更多游客慕名前来游览体验。
(五)围绕脱贫攻坚做好规划。坚持把发展全域旅游深度融入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大视野,积极融入“十四五”规划,围绕打造川西南民族风情生态旅游目的地,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和彝家新寨建设,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加大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力度,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着力打造“烟雨高峰”等一批特色小镇和“世外梅林”“云上苗岭”等主题乡村旅游,做大“小凉山火把节”旅游品牌。利用“云上福来”景点入选“乐山文旅新十景”的契机,加快推进福来美丽乡村产业扶贫项目完工运营,扩大宣传造势;科学规划,充分准备,力争近几年将“永乐光辉风情小镇”建成“彝汉人文共融、景镇空间一体、山水环境相依”的民族风情示范小镇。
(六)强化人才保障。充实旅游行政管理队伍,培养本土旅游干部队伍的“企业家”精神和主人翁意识,积极“走出去”开拓眼界,加强地区旅游发展的优秀做法经验的交流;加强与知名旅游企业、行业协会、旅游大专院校合作,推动建立全域旅游人才库;创新转变人才观念,合作引进旅游高端策划、经营管理等专业人才,不断优化“彝乡归雁”人才引进工程,吸引本土人才回流参与家乡建设;各类人才培训资金向旅游人才培训倾斜,加快培养文旅产业发展的紧缺型实用人才,提升旅游从业者的素质;加大东西部协作旅游专业人才的交流;建立业务及服务培训机制,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开展对乡村旅游发展带头人、经营户、非遗文化“能工巧匠”传承人和服务人员的技能培训,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着力提高从业者在经营服务、食品卫生安全、消防安全、接待礼仪、餐饮和客房服务、乡土文化讲解等方面的素质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