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众创社区建设的浅显思考
0 引言
众创社区是江苏率先提出的,并将其定义为“相对独立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在一定范围内高效组合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创业要素,集成专业化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服务机构等,实现创业功能、产业功能、文化功能和社区功能有机融合的新型‘双创’空间平台”。
本文以“众创社区”为关键词在百度及《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进行了中文搜索,百度搜索排名靠前的200条结果相符的有108条,其中73条与江苏相关,占67.59%;《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搜索到相符的文献仅1篇题为《建设众创社区的思索》,文章摘要中提到“......江苏提出启动实施众创社区建设‘双百工程’......有助于共同推进并实施好江苏省的众创社区工程”。由此可见,江苏不仅仅只是率先系统提出了“众创社区”的概念并出台相关实施意见,在积极推进众创社区建设这项工作中亦是走在了前列。
虽然在推进众创社区建设中走在了前列,但毕竟起步时间还不长,众创社区也尚处于备案试点过程中,省内各地还存在基础不同、认识有别、热情高低的差异。基于此,本文通过搜集公开资料、分析典型和初步探索,试图对推进众创社区建设工作进行有益的浅显思考。
1 江苏推进众创社区的现状
江苏对众创社区这种新型“双创”空间平台建设十分重视,全省上下积极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决策部署,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两聚一高”战略任务,大力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加快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省份建设,由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全省培育建设一批众创社区。
1.1 政策层面
2016年12月21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众创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6〕150号),提出“到2020年底,在全省重点培育和打造100个左右‘创新资源富集、创业服务完善、产业特色鲜明、人居环境适宜、管理体制科学’的众创社区”。
2017年12月20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在《关于印发苏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7〕149号)中要求“培育建设一批众创社区”“2018年备案15家省级众创社区试点”。
2018年4月10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创新型省份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8〕36号),提出“加快建设创业、产业、文化和社区等功能有机融合的众创社区”;2018年8月24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8〕112号),提出要“打造一批众创社区和专业化众创空间。在全省重点培育和打造一批“创新资源富集、创业服务完善、产业特色鲜明、人居环境适宜、管理体制科学”的众创社区,......。到2020年,创建100个省级众创社区。”
1.2 实施层面
2017年3月6日,江苏省推进大众创新创业联席会议办公室于发布《关于开展首批江苏省众创社区备案试点工作的通知》(苏创新创业办发〔2017〕1号),公布开展首批江苏省众创社区备案试点工作的申报程序、申报材料、申报要求等内容;2017年11月24日,经地方推荐、会议答辩、现场考察、征求意见等环节,江苏省科技厅发布《关于公布首批江苏省众创社区备案试点名单的通知》(苏科高发〔2017〕337号),公布了20家首批江苏省众创社区备案试点名单(详见表1)。
2018年4月18日,江苏省科技厅发布《关于开展首批江苏省备案试点众创社区年度考核有关工作的通知》(苏科高发〔2018〕101号),对首批江苏省备案试点众创社区开展年度考核,重点对照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众创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6〕150号)中有关要求和各众创社区提交的建设方案中所列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和分年度推进计划,考核众创社区是否按计划进度开展建设。
2018年7月10日,江苏省科技厅发布《关于开展第二批江苏省众创社区备案试点工作的通知》(苏科高发〔2018〕186号),继续推进实施江苏省众创社区备案试点相关工作。
表1 首批江苏省众创社区备案试点名单
序号 | 众创社区名称 | 运营管理机构名称 |
1 | 南京珠江路信息服务众创社区 | 南京珠江路创业大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2 | 南京软件谷众创社区 | 中国(南京)软件谷管委会 |
3 | 新港高新园光电激光众创社区 | 南京新港高新技术工业园管理委员会 |
4 | 无锡惠山智能精密制造众创社区 | 无锡惠山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
5 | 无锡高新区物联网众创社区 | 无锡高新区科技创新促进中心 |
6 | 徐州高新区矿山安全技术众创社区 | 徐州科技创新谷铜山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
7 | 常州西太湖石墨烯众创社区 | 常州西太湖先进碳材料产业管理办公室 |
8 | 常州西夏墅智能制造工具众创社区 | 常州西夏墅工具产业创业服务中心 |
9 | 苏州工业园区云计算众创社区 | 苏州工业园区云计算产业联盟协会 |
10 | 常熟高新区先进制造众创社区 | 常熟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 |
11 | 南通智慧技术众创社区 | 南通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12 | 南通高新区数字产业众创社区 | 南通高新区科技新城管理委员会 |
13 | 连云港高新区智能制造装备众创社区 | 连云港市科技创业城管理委员会 |
14 | 淮安软件园众创社区 | 淮安软件园管理发展有限公司 |
15 | 盐南高新区大数据众创社区 | 盐城市城南科教城管理委员会 |
16 | 扬州广陵软件信息服务众创社区 | 零点信息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17 | 扬州高新区数控装备众创社区 | 扬州智谷创业服务管理有限公司 |
18 | 镇江大学科技园生命健康众创社区 | 镇江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 |
19 | 泰兴高新区节能环保众创社区 | 江苏省泰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20 | 宿迁高新区先进复合材料众创社区 | 江苏省苏北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1.3 其他层面
从表1首批江苏省众创社区备案试点名单可以看出,江苏十分注重区域分布均衡。虽然苏南、苏中、苏北存在发展差异,但首批众创社区备案试点实现了13个市的全覆盖,这对各地推进相关工作是积极的信号和良好的引导。
2017年全省科技局长会议提出“......以众创社区建设为抓手,......依托有条件的县(市、区)和省级以上高新区,整合创业资源,加强集成支持,启动20家左右省级众创社区建设试点;”2018年全省科技局长会议在总结2017年工作时候指出“......启动首批20家众创社区备案试点工作......”。
公开渠道搜索发现:南京市在推进众创社区建设中力度较大,首批江苏省众创社区备案试点名单中,南京市有3家,位列全省13个市首位。2018年2月6日,南京市为落实《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宁委发〔2018〕1号)第六条规定,制定出台《南京市关于对省级众创社区给予资助的实施办法(试行)》,对被省政府列入省级众创社区备案试点的单位,每家给予500万元建设资助。2017年6月26日,南通市政府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印发南通市推进众创社区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 》(通政办发〔2017〕93号),提出到2020年底,在全市重点培育和打造10个左右众创社区,实现各县(市)区全覆盖,并明确了各县(市)区众创社区建设的重点和启动创建时间。
2 众创社区建设若干案例
首批江苏省众创社区备案试点名单共20家,其中苏南5市10家,苏中3市5家,苏北5市5家,与区域发展较为相符。囿于获取资料手段、个人能力水平所限,本文只选取南京珠江路信息服务众创社区、常熟高新区先进制造众创社区、南通智慧技术众创社区、连云港高新区智能制造装备众创社区等4家众创社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简单的案例剖析。
2.1 南京珠江路信息服务众创社区
由南京珠江路创业大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管理。珠江路创业大街规划面积约2.6平方公里,着力打造“一轴、两翼、三中心”:“一轴”即珠江路创业大街;“两翼”为成贤街创新长廊和碑亭巷文化创意街区;“三中心”为创富、创意、创智三大中心。结合首批省众创社区备案试点建设,珠江路众创社区拟打造科创服务大数据平台、众创空间展示中心及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智能街区客厅,推进未来城B座转型升级,推进同仁西街7号创新产业入驻,新增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和创投、创服机构共4个。2017年以来,已先后引进和培育了20家众创空间,载体总面积达4.68万平方米。现有在孵团队500多个,获得融资团队160多个,融资总额超2.5亿元。
2.2 常熟高新区先进制造众创社区
于2015年启动建设,由常熟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已建成创新创业服务载体面积30.5万平方米。围绕先进制造领域,重点发展智能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方向,特色产业投资占比达80%。先后与30多家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已建成同济大学常熟科技园、上海交通大学常熟科技园等8个产学研创新载体,并引进了以色列施拉特等4个国际加速器。建有智能车测试中心、智能液晶技术研究所、北京大学分子工程苏南研究院、先进金属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所、浙大紫金光电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推进具有地方特色的飞地孵化器建设,与清控科创合作,打造“常小样创业圈”众创空间集聚区。目前,“常小样创业圈”已经入驻近20家众创空间,园区众创集聚区初具规模,已建成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6个省级众创空间。
2.3 南通智慧技术众创社区
重点围绕智慧技术产业,以高端人才、创新平台、科技金融为保障,提升、改造、服务传统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以南通产业技术研究院、南通创源科技园、南通大学、中央商务区为核心,已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南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南通创源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6家科技企业孵化器,青创E站、创源创新实验室等5家众创空间,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近千人。入驻的900多家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39家、上市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超60%。
2.4 连云港高新区智能制造装备众创社区
规划在连云港高新区核心区内,是全市科教资源最富集区域。集聚了淮海工学院、中船重工第716研究所等“九校一所”,以及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高校研究院等多个省级产学研联合创新载体,丰富的创新资源为奠定较好基础。连云港高新区已建成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各2个,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加速器5个;建立院士工作站3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34个,形成较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众创社区集聚高端资源、发展服务型经济、吸引高层次人才创业和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强力支撑,为建设的以智能制造装备为特色主导的省级众创社区提供了坚实保障。
3 推进众创社区建设的浅显思考
根据公开渠道的资料搜集和相关文献的搜索,发现各地对众创社区建设尚处在起步发展阶段,正处在建立和完善体系的过程中,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探索都还有广阔的空间。本文通过有限数据和少量案例的初步分析,对推进众创社区建设提出浅显的思考。
3.1 积极谋划推进众创社区建设
对照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众创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6〕150号)提出“到2020年底,在全省重点培育和打造100个左右众创社区”的目标,县(市)区建有1个才能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作为始终以“科技创新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为工作目标,更应该树立前瞻意识、积极谋划,结合本地区发展特色,尽早启动创建工作,力争在推进众创社区建设工作方面有所建树。
3.2 因地制宜推进众创社区建设
随着……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XXX在统一规划建设、统一土地管理、统一财政国资管理和统筹科技创新资源方面获得了更大的空间,完全符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众创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6〕150号)中提出的“土地保障、财政支持、金融扶持、简政放权”的保障措施要求。XXX科技园已集聚了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省级众创空间,产业重点正日益向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等领域聚焦,建设众创社区所需的创新创业和产业发展等基础条件已完全具备,可以借助XXX的契机,实施推进众创社区建设。
3.3 以推进众创社区建设为抓手提升创新能力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众创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6〕150号)列出众创社区的创建任务有5点:(一)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提升精准孵化能力。......在众创社区内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化众创空间......;(二)构筑完整创业孵化链条,完善科技企业孵育体系。推动众创社区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承接和延伸众创空间毕业企业的孵化服务,提供从项目孵化、企业孵化到产业孵化全链条一体化服务......;(三)培育高成长性创业企业,壮大创新型企业集群。......加大高成长性创业企业培育力度,为高新区等各类产业园区发展提供源头活水......;(四)搭建高水平支撑平台,提升创新创业服务能力。......;(五)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健全众创社区功能。......。
对照创建任务,众创社区建设将有效提升区域“宜创、宜业”的软、硬环境。软环境方面将为创新创业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扶持、改革试点、技术转移、协同创新服务等一整套、成体系的“双创”生态服务链;硬环境方面将为创新创业提供公共技术平台、基础设施、土地、厂房、居住等“双创”保障。毫无疑问,扎实有序推进众创社区建设将有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