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正文
第一篇:医药行业调研报告
医药行业在投资界拥有“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的美誉,xx年英国《金融时报》500强企业所属行业中,制药业是仅次于银行业的全球最有投资价值的行业。医药行业分为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两大组成部分,其中医药工业包括化学制药工业(包括化学原料药业和化学制剂业)、中成药工业、中药饮片工业、生物制药工业、医疗器械工业、制药机械工业、医用材料及医疗用品制造工业、其他工业八个子行业。
一、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一)医药行业的特点
1、高技术医药制造业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产业群体。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扩大了疑难病症的研究领域,为寻找医治危及人类疾病的药物和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医药产业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2、高投入医药产品的早期研究和生产过程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改造,以及最终产品上市的市场开发,都需要资本的高投入。尤其是新药研究开发(r&d)过程,耗资大、耗时长、难度不断加大。目前世界上每种药物从开发到上市平均需要花费15年的时间,耗费8-10亿美元左右。美国制药界在过去的20年间,每隔5年研究开发费用就增加1倍。xx年,世界制药业的“三巨头”——美国辉瑞公司、葛兰素史克公司和诺华制药公司的研究开发费用分别达71亿美元、46亿美元和35.5亿美元,研究开发费用占全年销售额的比例均在15~16%之间。
3、高风险从实验室研究到新药上市是一个漫长的历程,要经过合成提取、生物筛选、药理、毒理等临床前试验、制剂处方及稳定性试验、生物利用度测试和放大试验等一系列过程,还需要经历人体临床试验、注册上市和售后监督等诸多复杂环节,且各环节都有很大风险。一个大型制药公司每年会合成上万种化合物,其中只有十几、二十种化合物通过实验室测试,而最终也可能只有一种候选开发品能够通过无数次严格的检测和试验而成为真正的可用于临床的新药。目前,新药研究开发的成功率还比较低,美国为1/5000,日本为1/4000。即使新药研发成功、注册上市后,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一旦被检测到有不良反应,或发现其他国家同类产品不良反应的报告,也可能随时被中止应用。
4、高附加值药品实行专利保护,药品研究开发企业在专利期内享有市场独占权。由于药品研究开发的高额投入,制药公司一旦获得新药上市批准,其新产品的高昂售价将为其获得高额利润回报。生物工程药物的利润回报率也非常高,尤其是拥有新产品、专利产品的企业,一旦开发成功便会形成技术垄断优势,回报利润能达十倍以上。
5、相对垄断医药制造业从根本上说,是被以研究开发为基础的大制药公司所垄断,并且这种垄断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xx年,世界前10家跨国制药公司占全球药品市场的份额为43%,前20家占有率已经达到60%以上。我国制药业长期以来以仿制药物为主,自主研发实力不强,r&d投入较少,利润回报、风险性等产业特征也相应表现得不如世界发达国家制药业那样突出。但随着医药产业国际化进程加快,我国医药制造业在自主开发、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道路上,对产业特性的感受将会越来越强烈。
(3)生物制药近年来发展迅速生物制药业是我国受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推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xx年,生物制药业工业总产值194.9亿元,增加值72.3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16.3%、10.05%,其中基因和疫苗生产发展很快,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0%。xx年国家加强卫生防疫机构建设和紧急防御体系,启动了十余亿元的疫苗计划,列出了今后几年将重点发展的6类生物医药项目,这些举措将带动我国生物制药业的高速发展。
(4)医疗器械行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世界医疗器械市场主要由美国、日本、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垄断。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占世界市场的份额较低,但我国已成为全球医疗器械十大新兴市场之一,是除日本以外亚洲最大的市场。xx年医疗器械行业总产值188.7亿元,增加值72.9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5.04%、16.27%。目前我国生产的医疗器械产品主要为常规、普及型产品,高精尖产品数量少,缺少能拉动产业整体升级发展的核心产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自我保健需求的增加,医疗器械行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3、医院下游市场发展趋于完善我国医药商品的销售,以委托医药商业贸易公司和企业自销为主。目前我国已有药品批发企业7486家,药品零售企业151760家。医药物流作为医药产业中的全新领域得到了飞速发展,一批具有一定规模、较为完善的网络结构和现代管理水平的现代医药物流企业脱颖而出,一大批医药商业企业正在向着医药物流企业转变。
4、重点医药生产区域已经形成从地域效益分布程度来看,xx年医药行业效益聚集的前10省市分别占全行业销售收入总额的70.03%、实现利润的73.12%。在华北、华东、华南及四川等具有医药工业基础,有地方政府积极支持、将医药工业作为重点扶持产业发展的地区,成为医药工业产业聚集、实现效益相对集中的区域格局基本形成。xx年全国实现效益前10名省市如下表所示:排序销售收入总额前10名省市利润总额前10名省市1江苏江苏2浙江浙江3山东北京4广东河北5上海广东6河北山东7天津上海8北京天津9湖北吉林10四川四川
(四)医药行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1998年以前,我国医药产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很低,导致企业规模较小,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1998年以来,国家提高了医药产业的进入壁垒,在医药生产和流通企业中强制实施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cp(药品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ap(药材生产管理规范)等;对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经营企业分别实行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制度,对医药产品制订了药品注册制度,对中药、医疗器械等各子行业制定了不同的市场准入条件。这一系列制度的推广与实施,保障了我国医药行业的有序发展,医药行业已形成了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与医药行业有密切关系的主要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药品分类管理、gmp认证制度、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药品降价、降低出口退税率等。
1、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将促进一些国产普药生产企业的发展1998年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正式实施。对于医药制造业而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影响,更多地表现为对药品需求结构调整的引导。xx年6月,国家公布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物目录》,规定基本医疗保险的基本原则是“低水平、广覆盖”,用药范围主要确定于疗效确切、价格低廉的基本治疗用药。一些疗效好、价格低、质量可靠的普药、国产药生产企业将会扩大在医疗保险用药中的比重,扩大市场份额。
2、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将使我国非处方药发展进入黄金时期1999年,我国颁布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并正式启动了药品分类管理工作。截止到xx年底,国家已正式公布了非处方药物(otc)目录共六批。otc药物可以进行广告宣传并无需医生处方即可购买,在宣传和流通方式上有较大的优势。我国otc市场近年来发展迅猛,1990年otc销售额为19亿元,xx年达320亿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群体保健意识的不断加强,自我药疗市场发展潜力巨大,otc市场将出现发展的黄金时期。
3、gmp认证制度的实施淘汰了近千家规模小、资金实力弱的医药小企业,提高了我国医药生产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xx年,国家医药行政管理部门在医药行业推行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cp(药品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ap(药材生产管理规范)认证制度,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针对医药生产企业的gmp认证制度。gmp的中心内容是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实行全面质量保证,确保产品质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所有药品制剂和原料药生产企业必须在xx年7月1日前通过gmp认证,达不到要求的一律停止生产。据统计,截至到xx年6月31日,全国累计有3101家药品生产企业通过gmp认证,占全国药品生产企业的60%,有1970家药品生产企业和884家药品生产车间未通过认证。
4、药品降价和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的实施使强势医药生产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药品定价采取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市场调节价三种定价方式,其中: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目录的1000多种药品与医保药品目录以外具有垄断性生产、经营的药品实行政府定价和指导价;其他药品实行市场调节价。1997年以来,国家先后10多次降低中央管理药品价格,降价金额累计达160亿元,平均降价幅度在15%以上。从xx年起,国家有关部门决定扩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在全国重点城市的试行范围,要求医疗单位在采购临床上应用普遍、用量较大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药品时必须进行集中招标,以进一步降低基本药品价格。国家根据市场和医疗消费情况实施药品降价政策已成必然的发展趋势。药品降价和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有利于降低药品的“虚高”利润,促使药品利润在生产、流通、使用环节合理分配,而强势医药生产企业可以借助价格、成本、品牌上的优势,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5、降低出口退税率将使一些中小原料药生产企业面临淘汰,化学原料药生产企业的集中度将得到加强我国将从xx年1月1日起,降低出口退税率。这项政策的实施,将对化学原料药业产生了一定冲击和影响。我国是化学原料药生产和出口的大国,原料药生产企业在国内原料药生产能力过剩,销售价格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再受到降低出口退税率的影响,其盈利空间将日趋狭窄。大型原料药生产企业由于拥有规模化生产效益,产品成本较低,在降税后仍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而一些中小型原料药生产企业将被迫退出这一行业。
(五)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
在未来3-5年,我国医药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化学原料药、中药、生物制药成为发展重点,医药生产企业的结构调整将进一步加快,大批规模小、资金实力弱的小企业将在竞争中被淘汰,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公司、大集团将不断出现。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重将不断加大,成为医药生产企业中一支骨干力量。
1、《医药行业十五规划》明确了医药行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及结构调整方向重点发展领域包括:发展优势原料药业,继续发挥化学原料药方面的优胜,分层次发展化学原料药,重点突破一批大宗原料药的关键生产技术,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国内短缺的产品及具有高附加值的出口产品;充分发挥石家庄、哈尔滨、沈阳和重庆等老医药工业基地的作用,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竞争力,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高、生产规模大、国际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促进中药现代化,加快中药现代化步伐,积极推进中药材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和集约化进程,建立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标准体系,推广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加强重点中药企业技术改造;在现代生物制药方面,重点研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好产业化前景、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生物工程技术药物,加快研发关系国计民生的防治严重传染疾病的基因工程、微生物载体、核酸等新型疫苗,以及针对病毒性疾病的新型治疗性疫苗。在医药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方面,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引导企业投资方向,及时淘汰落后产品及生产工艺,严格控制新开办企业数量;仿制产品的生产审批将考虑市场供需情况和技术水平状况;制假售假、污染严重、扭亏无望、达不到gmp要求的企业,依法关闭、破产;鼓励中小企业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与大型企业进行多种形式的协作与联合,实现优势互补。
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xx年4月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制定了《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要求对其中的禁止类项目一律停止建设,对已建成的项目要坚决限期淘汰、依法关闭;对限制类项目中的拟建项目停止建设,在建项目暂停建设并进行清理整顿。其中涉及医药行业的目录如下:禁止类限制类手工胶囊填充维生素c原料项目软木塞烫腊包装药品工艺青霉素原料药项目塔式重蒸馏水器劳动保护、三废治理不能达到国家标准的原料药项目无净化设施的热风干燥箱一次性注射器、输血器、输液器项目安瓿拉丝灌封机药用丁基橡胶塞项目铅锡软膏管无新药、新技术应用的各种剂型扩大加工能力的项目(填充液体的硬胶囊除外)粉针剂包装用安瓿原料为濒危、紧缺动植物药材,且尚未规模化种植或养殖的产品生产能力扩大项目药用天然胶塞直颈安瓿项目。
3、外商投资指导政策xx年,国务院修订颁布了新的《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其中对外商投资医药制造业的指导政策如下:类别目录限制类氯霉素、青霉素g、洁霉素、庆大霉素、双氢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盐酸四环素、土霉素、麦迪霉素、柱晶白霉素、环丙氟哌酸、氟哌酸、氟嗪酸生产安乃近、扑热息痛、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生产国家计划免疫的疫苗、菌苗类及抗毒素、类毒素类(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白百破、麻疹、乙脑、流脑疫苗等)生产成瘾性*药品及精神药品原料药生产(中方控股)血液制品的生产非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及血袋生产禁止类列入国家保护资源的中药材加工(摩香、甘草、黄麻草等)传统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的应用及中成药*产品鼓励类我国专利或行政保护的原料药及需进口的化学原料药生产维生素类:烟酸生产氨基酸类:丝氨酸、色氨酸、组氨酸等生产采用新技术设备生产解热镇痛药新型抗癌药物及新型心脑血管药生产新型、高效、经济的避孕药具生产采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的新型药物生产基因工程疫苗生产(艾滋病疫苗、丙肝疫苗、避孕疫苗等)海洋药物开发与生产艾滋病及放射免疫类等诊断试剂生产药品制剂:采用缓释、控释、靶向、透皮吸收等新技术的新剂型、新产品生产新型药用佐剂的开发应用中药材、中药提取物、中成药加工及生产(中药饮片传统炮制工艺技术除外)生物医学材料及制品生产兽用抗菌原料药生产(包括抗生素、化学合成类)兽用抗菌药、驱虫药、杀虫药、抗球虫药新产品及新剂型开发与生产
(六)医药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医药工业企业集中度不高xx年,世界前20家医药公司在全球药品市场份额的占有率达60%以上。xx年,我国医药行业前20名企业(以销售收入排序)的资产总额占全行业的16.5%,销售收入占20.3%,实现利润占21.2%。前60强企业实现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占全行业的比重也只有30%-40%。我国医药工业企业过于分散,行业集中度较低。从数量上来看,xx年全国医药工业企业共有4600家左右,其中小型企业占79.1%,中型企业占13.9%,大型企业仅占7%。从效益情况看,xx年4600多家企业中微利和亏损企业占全部医药工业企业的85%以上。中小企业数量过多,不利于发挥规模效益和提高企业盈利水平,也难以适应医药行业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附加值、相对垄断的行业特性。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已成为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生产技术水平有待改善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教兴药”政策的实施,医药行业总体技术实力得到了提高,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科研开发投入不足。跨国制药公司的研究与开发投入一般都占销售总额的15%以上,而在我国不足2%。科研投入的不足使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药产品较少,产品更新慢,重复严重,化学原料药中97%的品种是“仿制”产品;二是装备水平亟待提高。我国大部分制药企业的装备还以机械化为主,距发达国已进入以计算机控制为主的自动化装备生产阶段还有较大差距;三是科技成果迅速产业化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我国医药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8%左右,真正形成产业化生产只有2-3%。
3、产品质量、性能有待提高我国是化学原料药生产大国,产量已居世界第二,但药物制剂研发水平低,多数制剂产品质量不高,稳定性差,难以进入国际市场。现阶段我国平均一种原料药只能做成三种制剂产品,而国外一种原料药能做十几甚至几十种制剂产品。国产医疗器械产品大多是附加值较低的常规中低档产品,产品返修率和停机率高,产品性能不稳定,造成临床上所需的高、精、尖医疗器械与新型实用医疗设备多数依赖进口。
4、医药流通体系不健全我国前三大医药商业企业占国内医药市场份额的比例为17%,而美国前三大医药商业企业占全美市场份额的60%,我国医药商业集中度较低。医药流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批发格局被打破以后,新的医药流通体系尚未完全形成。目前我国医药流通的批发环节以委托医药商业公司销售和企业自销为主。近年来,医药生产企业出于对产品价格加以控制和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加强了自营自销力量。
二、我行医药行业业务发展现况分析
(一)我行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1、近三年我行医药行业信贷业务发展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根据信贷管理信息系统提取的数据,截止xx年底,全行公司类医药行业客户1200户,信贷业务余额181.91亿元,较xx年底增加35.3亿元,增长24.1%,其中:贷款余额168.3亿元(含票据贴现10.21亿元),占92.5%;票据承兑余额11.57亿元,占6.4%;贸易融资业务余额1.19亿元,占0.7%;保证及信贷证明余额0.85亿元,占0.8%。医药行业贷款余额近三年增长较快,xx年底医药行业贷款余额为168.3亿元,比xx年底增加29.5亿元,增长21.2%,与同期全行公司类贷款15.2%的增长速度相比,高出6个百分点。
医药行业贷款余额占全行公司类贷款余额的比重由xx年底的1.13%上升到xx年底的1.28%。医药行业近三年发展情况如下:单位:万元信贷余额较上年增长贷款余额较上年增长贷款余额占全行公司类贷款的比重xx年底1,231,4471,191,4191.13%xx年底1,465,75219.0%1,388,38216.5%1.19%xx年底1,819,10124.1%1,683,03621.2%1.28%xx年6月末1,715,6361,585,5412、医药行业不良贷款额、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但资产质量仍不容乐观截止xx年底,我行医药行业不良贷款客户389户,占医药行业客户总数的32.42%;五级分类口径不良贷款余额29.5亿元,比xx年底减少4.2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7.55%,较xx年底下降6.8个百分点;“一逾两呆”口径不良贷款余额22.35亿元,比xx年底减少3.5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3.28%,较xx年底下降5.4个百分点;欠息户409家(其中有息无本户20家),占客户总数的34.1%,欠息额7.33亿元,比xx年底减少2.62亿元,其中催收利息7.26亿元,比xx年减少2.2亿元。从不良贷款形成时间来看,1999年以前发生的信贷业务形成的不良贷款(五级分类口径)余额为19.95亿元,占xx年底不良贷款总额的67.6%;欠息额6.3亿元,占欠息额的85.9%。受医药行业客户结构调整以及剥离因素的影响,xx年6月底,医药行业五级分类口径不良贷款额下降为12.0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7.61%;一逾两呆口径不良贷款余额10.2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6.45%。医药行业近几年资产质量情况如下:单位:万元贷款余额五级分类一逾两呆不良额不良率不良额不良率xx年底1,191,419406,87034.15%333,67028.01%xx年底1,388,382337,98024.34%259,01118.66%xx年底1,683,036295,32917.55%223,46013.28%xx年6月底1,585,541120,6447.61%102,3456.45%虽然医药行业不良贷款额及不良贷款率不断下降,但医药行业资产质量依然不容乐观。医药行业的不良客户数、欠息户比例较高,进行结构调整势在必行。xx年底、xx年6月底我行前十大不良客户贷款余额分别为16.1亿元、9亿元,占全部不良贷款的54.5%、74.5%,不良贷款客户集中度很高。
xx年底及xx年6月底五级分类口径前十位不良贷款客户名单如下:单位:万元排名xx年底xx年6月底客户名称不良额客户名称不良额1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38400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365002深圳三九药业有限公司32900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80003中原制药厂26350通化方大药业股份有限公司99504通化市金马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4550北京建昊高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56005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000沈阳金龙保健品有限公司55326包头金星药用胶囊公司4449河北圣雪葡萄糖有限责任公司34507北京瑞得合通药业有限公司4280广州大禹重离子医疗器材有限公司29838北京达因药业有限责任公司3834深圳三九药业有限公司29009河北圣雪葡萄糖有限责任公司3500吉林亚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70010广东迈特兴华药品有限公司3433中国中医研究院中汇制药公司2369小计160696899843、医药行业客户总数减少,户均信贷余额有所提高与xx年相比,xx年底医药行业客户总数有所减少,其中商业客户减少了近一半。工业客户信贷余额有所增加,占医药行业信贷业务的比重有所提高。xx年底,我行医药行业客户1200户,比xx年减少170户,其中:工业客户1095户,比xx年减少41户,信贷余额173.05亿元,比xx年增加40.78亿元,占医药行业客户信贷余额的比重由xx年的90.2%提高到95.1%;商业客户105户,比xx年减少129户,信贷余额为8.86亿元,比xx年减少5.44亿元,占医药行业客户信贷余额的比重由xx年的9.8%下降到4.9%。xx年底,我行医药行业客户户均信贷余额为1516万元,比xx年提高446万元,其中:工业客户户均余额1580万元,比xx年提高416万元;商业客户户均余额844万元,比xx年提高233万元。xx年我行医药行业信贷资产分布及资产质量情况如下:单位:亿元客户数(户)xx年底信贷余额占比其中:表内余额表外余额五级分类口径xx年xx年较上年增长不良额不良率(%)合计13701200-12.4%181.91100%178.443.4729.5417.55医药工业11361095-3.6%173.0595.1%170.422.6328.6817.85医药商业234105-55.1%8.864.9%8.020.840.84511.02截止xx年底,我行医药行业前十大客户信贷余额30.2亿元,占比为16.6%;xx年6月底,前十大客户信贷余额28.5亿元,占比为16.6%。医药行业信贷余额前十位客户情况如下:单位:万元排名xx年底xx年6月底客户名称信贷余额客户名称信贷余额1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41000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410002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38950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365003深圳三九药业有限公司32900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325004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3xx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3xx5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0300上海医药(集团)总公司300006内蒙古亿利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8218内蒙古亿利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81507太极集团有限公司27000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50008中原制药厂26350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xx09通化市金马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4550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xx010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141金花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400小计3015592845504、区域分布分析医药行业在我行地区分布广且较为分散,与医药行业自身的地域发展分布不相匹配。截止xx年底,全行有39个分行(含总行公司业务部)有医药行业信贷资产,其中上海、河北、浙江、深圳、陕西、山东、广东、四川等前八位分行信贷余额91.96亿元,占医药行业信贷资产总额的50.55%,其余约50%的信贷资产分布在全国其他的31个省、区的医药企业中。从不良资产分布来看,除宁波、厦门、海南、西藏、三峡等五家分行无不良贷款外,其余34个分行均有不良贷款,其中总行公司业务部、河南、吉林、河北、深圳前五位分行不良贷款余额合计17.51亿元,占不良贷款总额的59.30%,不良贷款分布区域较集中。从不良贷款率来看,总行公司业务部、河南、新疆、吉林、甘肃五个分行的不良率最高。
(二)我行在医药行业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客户结构不合理,客户规模偏小
截止xx年末,我行医药行业客户共1200户,其中:信贷余额1000万元及以上的403户,占医药客户总数的33.58%,不良户56家,不良率15.61%;信贷余额1000万元以下的797户,占总客户数的66.42%,不良户412家,不良率34.89%。我行对医药行业的信贷支持重点不够突出,信贷余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89户,仅占总客户数的7.41%,贷款投放多数集中在医药行业的中小客户上,而中小客户集中体现了不良户数、不良贷款率双高的特点。医药行业客户结构不尽合理,在医药行业的营销工作中,应加强对医药行业客户结构的调整,加大对国内优势医药企业和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的信贷投放,逐步退出小规模医药企业。xx年底医药行业客户结构如下:单位:万元户数占比贷款余额不良贷款额不良户数不良率1000(含)万元以上40333.58%15138472363005615.61%1000万元以下79766.42%1691895902941234.89%合计1xx00%1683036295329468
2、我行医药行业存量信贷资产的区域分布与医药行业区域发展结构不相匹配
我行医药行业信贷资产分布与医药行业地区发展结构不相匹配,在部分医药行业实力较强、发展较快的区域,我行信贷市场份额较低。单位:万元地区销售收入排名xx年底信贷余额信贷余额排名江苏省14942616浙江省21364843山东省31013576广东省4865347上海市51563191河北省61413412天津市72354623北京市8787919湖北省93906418四川省10790648
3、我行与医药行业客户关系紧密程度不高
由于历史原因,医药行业客户多在工行、农行开户,是工行、农行的传统客户,企业基本结算户主要开立在工行和农行,在我行基本户开户率较低,资金结算量较小,我行对其资金回流及信贷资金风险的控制力度较弱。我行与医药行业客户关系紧密程度不高,深层次的营销难度较大。
4、竞争产品无特色,缺乏个性化服务
医药行业是比较特殊的一个行业,呈现出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附加值的基本特征。医药行业受国家管制较严,在审批、生产、销售环节需要经过有关部门的多级审批,国家配套政策的变化对医药企业和产品有着直接的影响。此外,医药行业技术专业性强,产品分类细,种类繁多,需要对医药行业技术、产品、市场进行深入的分析。目前我行对医药行业客户提供的产品比较单一,主要以资产业务中的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贷款为主,在资产业务以外缺少与医药行业特点相配套的服务模式,不能有效满足医药行业多层次的市场需求。营销过程中缺乏对不同类型医药客户的市场细分以及需求特点的研究,针对不同类型客户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
三、医药行业客户金融服务需求分析
1、融资业务需求
(1)固定资产贷款需求。1998年后国家提高了医药产业的进入门槛,与此相关带来的固定资产贷款需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设符合gmp要求的生产厂房和生产线的资金需求;二是医药企业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行设备更新及技术改造的资金需求;三是为实现医药产业化,建设新医药生产基地和老医药工业基地技术改造的资金需求。(2)流动资金贷款需求。医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为耗用或销售而储存的各类存货、季节性物资储备等生产经营周转性或临时性的资金需要。(3)其他融资需求。一是医药企业进出口业务所产生的贸易融资需求;二是由于医疗器械行业大型设备采用租赁或分期付款方式所产生的融资租赁、买方信贷和保理业务需求;三是医药企业由于支付及结算需要所产生的法人帐户透支等临时性融资需求。
2、资金归集及电子化产品需求
(1)资金归集需求。医药工业类客户和医药商业类客户具有各地分支机构较多、资金结算量小但频繁等特点,下游客户(包括各地代理商、经销商以及医院和药店等)相对稳定但数量较多。为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对加强资金归集提出了要求,可通过网上银行、重客服务系统等为医药客户组建资金结算网络。(2)电子化结算产品需求。药品、设备招标采购网上信息平台以及医药经销商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需要银行提供相配套的移动pos、金融ic卡等电子化结算产品。
3、财务顾问等中间业务需求
医药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将推进医药流通及生产企业的重组,由此产生资产评估、财务咨询等业务需求。同时由于医药行业风险基金制度的建立和筹资的多元化,可向企业提供资产管理和投资顾问服务。随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推进,医疗及保险业与每个居民的生活紧密相连,可办理银行卡、代收费、代理保险等中间业务服务。
四、我行医药行业客户发展定位
近两年,我行在医药行业的信贷投放增长较快,信贷余额年均增长超过20%,在全行信贷余额中的占比逐年提高。同时,医药行业客户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五级分类口径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逐年降低,年均下降幅度超过25%,信贷资产质量有所好转。但是我行医药行业客户发展依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客户结构不合理、信贷资产分布与医药行业区域发展结构不匹配、优质客户不多等。针对医药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结合我行医药行业客户发展现状,确定未来3-5年内我行医药行业客户发展的思路是:优化医药行业客户地域结构,加大对医药行业重点发展地区的营销力度,提高我行在医药行业发展较好地区的市场份额;坚持有进有退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重点支持优势企业和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退出医药行业中效益及发展前景不佳的企业。
(一)优化医药行业客户地域结构,确定医药行业重点发展地区
从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来看,在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总量较大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医药行业有着良好的市场基础,发展较快、较稳定。该区域医药行业的销售收入达到全国医药行业销售收入的70%以上,已成为医药行业产业聚集、实现效益相对集中的区域,医药行业中的重点优势企业、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也集中在这些地区。根据医药行业发展的地域结构,结合我行医药行业客户发展现状,将江苏、浙江、山东、广东、上海、河北、天津、北京、吉林、四川、黑龙江和陕西等十二个省(市)作为我行医药行业发展的重点地区。
(二)坚持有进有退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医药行业客户结构
1、重点支持类客户
各分行应视本地区医药企业的发展状况,选择本地区的重点支持类客户。重点支持类客户应符合以下标准:①符合国家产业政策;②有发展潜力、市场竞争力强,财务指标在同行业中保持先进水平;③我行信用评级在aa级及以上。十二个医药行业重点发展地区所在地分行可选择1-5家医药企业作为分行重点发展的客户,其他地区的分行可选择1-2家医药行企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对象。各分行应根据企业发展状况以及与我行合作情况等,及时对重点支持类客户进行动态调整。对分行确定的重点支持类客户,应根据医药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制定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方案,通过提供授信、组建资金结算网络、提供保理、投资理财、财务顾问、个人金融服务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增加我行在医药行业优质客户市场的业务份额。
各分行在确定重点支持类客户时应注意:①企业所处的子行业。我国医药行业重点发展的子行业是化学制药业、中药业和生物制药业,其中:化学原料药业具有较大优势,预计未来3-5年内,受跨国公司“转移生产”等因素影响将保持较好的增长趋势,营销中应重点关注具规模、有成本优势的化学原料药生产企业,生产药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以及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中药行业营销中应重点关注已实现规模化生产、有传统品牌优势、拳头产品突出、拥有中药材生产基地和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销售网络畅通的大型中药生产企业;我国生物制药行业尚处于初创阶段,表现出典型的高风险、高收益特点,目前不宜进行大规模信贷投入,营销中重点关注疫苗和生物工程技术药物生产企业。②企业产品的特点。将医药企业产品列入医保目录的销售额占企业销售总额的比重作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一项指标;对仿制尚在专利保护期的国外新特药的国内生产企业应持谨慎态度;关注非处方药市场的发展,支持具有明显品牌优势、强大营销能力的非处方药生产企业;对主导产品品种相对单一的化学制剂药生产企业的支持要慎重。
2、维持类客户
对目前在我行有存量信贷业务但未列入分行重点支持类的医药企业,密切关注企业发展动向并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对其中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管理规范、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进入规模化生产、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及市场前景较好的企业,可根据企业发展状况维持现有的市场份额,但原则上不增加新的信贷投放。对维持类客户应注重产品结构的调整,努力拓展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增加存款收益、中间业务收益,减少信贷风险。
3、退出类客户
目前,中小型医药企业客户数在我行医药行业客户中占较大比重,这部分客户集中表现出客户数量多、户均余额低、不良户数及不良贷款率双高的特点。各分行应把医药行业客户结构调整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根据本地区医药企业发展状况及与我行的合作关系等,制定本地区医药行业客户退出标准和退出名单。退出类客户应包括:①未按照国家有关要求通过gmp、gsp、gcp、gap认证的医药企业;②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产品列入国家xx年《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中禁止类和限制类产品的医药企业,列入xx年《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中的禁止类和限制类产品的医药企业;③产品无特色、竞争能力不强、发展前景不明朗,年主营业务收入3000万元以下、资产总额4000万元以下的小型医药企业;④贷款余额在200万元以下的小型医药企业及在我行有不良贷款记录的医药企业。对退出类客户应制定具体的退出计划,同时注意保全我行债权,以免债权被悬空或各种逃废债行为的发生。
五、医药行业客户营销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关注国家政策的变化
医药行业是受政府管制较多的行业,医药产业结构的调整、药品降价、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药品分类管理、国家环保标准的变化以及出口退税等与医药行业相关的政策变化都会对医药企业产生较大的影响,表现为对医药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及药品供求结构的引导,国家政策最终将影响企业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因此必须积极关注医药行业相关政策的变化以及对医药企业带来的影响,在确定医药企业项目成本和收益时,也必须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二)关注市场变化
由于地方保护的普遍存在以及所有者缺位等原因使制药企业重复投资过多,整个市场呈现出过度竞争的状态,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科技含量高、企业实力雄厚的大型医药企业逐渐会形成垄断态势,那些科技含量较低,没有形成规模经营的小企业将会逐渐被淘汰。关注医药企业的市场变化,一是要关注产品的市场特征,如产品的生命周期、产品的替代性;二是产品的发展前景,产品的市场潜力及潜力的持续时间;三是关注产品价格波动对市场的影响。
(三)关注医药行业技术风险
医药行业的特点是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相对垄断,对技术要求较高,一旦技术失败,整个项目的投资将不能收回,因此技术风险是制药项目的首要风险。对于新药项目来说,技术风险包括新药是否能够研发成功、是否能够通过国家临床研究和生产上市的审批,以及取得生产批文后在工艺和技术上是否存在问题等。对于仿制药来说,主要是生产的工艺路线是否成熟和稳定。
(四)加强对客户的审查
1、针对行业特点,加强对医药客户的准入审查医药行业是一个市场准入限制极严格的行业,制药企业从取得生产资格到药品上市以及最后价格制订都受到政府监管部门的管制,如果不能获得市场准入资格,产品将不能在市场销售。在客户和项目审查中应注意:(1)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审查企业产品是否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要求。目前国家对医药行业产业政策主要有医药“十五”发展规划、xx年下发的《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xx年下发的《外商投资企业目录》;(2)根据医药行业准入要求,审查企业是否具备行业准入资格:医药工业企业应通过gmp认证,具备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生产批文、医药产品注册证等;医药商业企业是应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通过gsp认证,进口药品应具有进口药品注册证等。
2、借款人应具备较好声誉医药产品事关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对药品的药效和副作用缺乏了解,在选择药品时往往依赖以前的经验。因此制药企业以往的产品记录对于现有产品的销售成功与否至为重要。
3、关注企业规模一般来说,制药行业前期研发成本高而后期生产成本低,固定成本高而变动成本低,研发成本在生产期内摊销,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成本在相当长时间内处于下降趋势,因此医药行业呈现出较强的规模经济特征。大型医药企业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更容易降低成本。4、关注自主知识产权对医药企业的影响我国制药行业多年来一直以仿制为主,未来医药企业在药品生产上的主要做法一是继续仿制已过专利保护期而药品生命周期尚未结束的产品;二是加强创新,特别是在中草药方面的研究;三是与跨国制药公司进行合资或合作。关注企业知识产权的变化,通过衡量企业产品是否在保护期内,企业是否具有持续的研发能力等判断企业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第二篇:浙江省湖州市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相关资料
浙江省湖州市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生物医药行业的基本情况
生物医药产业是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的朝阳产业,发展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湖州生物医药产业,在经历了近30年的创业和积累,湖州生物医药产业从无到有、从单打独斗到初步形成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构架,如今正面临着提质增量的“第三跳”。
我市生物药业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到2014年底,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共有企业1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8家,完成工业产值达118亿元,同比增长21.1%,实现利税11.4亿元。
逐步向现代生物医药方向发展,从生物农(兽)药及饲料添加剂拓展到生物诊断试剂与生物芯片、基因工程药物、干细胞与细胞治疗技术等生物医药前沿技术领域,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格局。
一批优势企业也脱颖而出,其中包括生物兽药及农药业的升华拜克、生化药物业的佐力药业、化学原料业的拓普药业、生物芯片业的湖州数康、药用辅料业的展望药业和中维药业、饲料添加剂产业的东立控股等,这些企业大多位列全国同行中的“第一梯队”。据湖州市“转型升级加速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介绍,今年以来,随着一大批工业投资项目的实施和企业技术创新力度的增强,该市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复苏,正在长三角强势崛起。今年1~2月,全市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16.5亿元,增幅高达32.3%。
该市经委对全市生物医药产业的32家重点骨干企业的分析调查显示,近90%的企业产销形势明显好于去年同期。升华拜克、佐力药业等龙头骨干企业今年前两个月产销明显增长,其中浙北药业凭借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抗乙肝新药“恩替卡韦”,头两个月销售收入比去年增长近50%。
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加速科技创新,为该市生物医药产业强势崛起提供了支撑。今年以来,全市在建1000万元以上的生物医药工业投资项目共27项,计划总投资31亿元,今年1~2月完成投资额2.21亿元,同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另外,全市生物医药产业11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将有6个在年内投产。其中,豪森药业总投资8000万元、年产1200吨甲砜霉素原料药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目前厂房已经建成,正在订购设备,将于下个月投产;展望天明药业总投资8000万元、年产2014吨新型药用辅料纤维素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4900万元的浙江金诺康海狗油生产线项目等都将在近期投入生产。
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强势崛起增添了后劲。南太湖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正加快建设工程进度和招商引资力度;德清生物医药产业园目前正抓紧编制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安吉(健康)医药产业园一期工程2014亩土地已全部开发,入园企业10余家,二期工程正在开发中。
目前,湖州市生物医药招商引资项目4个,协议内资4.5亿元,今年1~2月实到内资4287万元。其中安吉(健康)医药产业园二期开工不到2个月,已有3家公司签订入驻意向。
湖州生物医药产业,在经历了近30年的创业和积累,湖州生物医药产业从无到有、从单打独斗到初步形成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构架,如今正面临着提质增量的“第三跳”。
正是如此,全球金融危机不仅没有阻碍湖州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相反却成为其逆势崛起、弯道超越的良机。今年以来,我市生物医药产业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升华拜克、豪森药业等一批生物医药企业迎难而上,迅速发展壮大。
湖州生物医药产业在逆势中实现了“三级跳”!
“朝阳产业” 百企争流
我市生物药业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到2014年底,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共有企业1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8家,完成工业产值达118亿元,同比增长21.1%,实现利税11.4亿元。
逐步向现代生物医药方向发展,从生物农(兽)药及饲料添加剂拓展到生物诊断试剂与生物芯片、基因工程药物、干细胞与细胞治疗技术等生物医药前沿技术领域,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格局。
一批优势企业也脱颖而出,其中包括生物兽药及农药业的升华拜克、生化药物业的佐力药业、化学原料业的拓普药业、生物芯片业的湖州数康、药用辅料业的展望药业和中维药业、饲料添加剂产业的东立控股等,这些企业大多位列全国同行中的“第一梯队”。
“生物医药产业是个朝阳产业,这样的产业不仅发展前景广阔,而且更能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市经委有关负责人说。
位于湖州经济开发区的协和华东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就是从事干细胞技术研发应用的企业,该公司可将脐带血干细胞储存在内部温度低达-190℃的“液氮深低温罐”中。据介绍,该公司目前已具有50万人份脐带血储存能力,是长江以南最大的标准化干细胞库。
“我们公司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实验室是国内一流实验室,‘自体存储’技
术走在国内前沿。目前,公司正在开展细胞培养基及消耗品、干细胞工程相关产品的研发、产业化等,并即将设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库。”这位负责人说。
除此之外,浙江升华拜克生物有限公司是全国生物兽药农药行业的龙头企业;湖州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生物芯片及其诊断试剂领域首屈一指;展望药业、中维药业等新型药用辅料企业则为我市赢得了“买辅料,到湖州”的美誉;浙江佐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因将乌灵菌产业化而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湖州拥有这么多生物医药企业,许多企业是其细分领域中的‘领头羊’,这不仅能推动湖州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而且可促进湖州工业经济整体转型升级。”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说。
多方合力 “弯道超越”
目前,市经委正在起草制订《湖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14-(请帮助宣传好范文 网:wwW.haOwOrd.Com)2014)》,不久将邀请省内外有关专家举行规划论证会。在此之前,市委办、市经委、市科技局等部门组成的调研组曾专门对我市生物医药产业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形成了调研报告。这一发展规划正是以调研报告为基础,描绘出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蓝图。
确定一批培大育强的生物医药重点企业,由市领导或部门负责人跟踪服务,监测企业运行状况、为企业排忧解难。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建设,加速建立生物医药产业公共服务与发展平台,在重点生物医药企业中加快建设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结合实施“南太湖精英计划”和湖州市“5155”产业英才建设工程,抓好生物医药产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
一个产业的发展既需要政策引导、政府服务等外部环境,也需要适合企业发展的各类平台,其中包括公共服务与发展平台、人才引进平台等。我市各部门正积极发挥“1+1>2”的合力优势,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在政策引导方面,我市出台了针对生物医药产业的相关扶持政策,其中涉及鼓励企业技术创新;鼓励招商引资和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创新平台的建设;保障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器、
园区和企业发展用地用房;鼓励招才引智和人才创业;加强政府的指导和服务等。
新政策规定对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新项目,其中设备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按其设备投资额的4%奖励,奖励最高限额100万元;这一奖励比例是其他工业项目的两倍。对新办的生物医药企业,经部门审定,从开办年度起当年企业所得税实缴10万元以上的企业,地方分得部分前两年给予100%的奖励,后3年给予50%的奖励等。
加大生物医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的推进力度,近期建成并做强6个平台,主要包括药物生物技术平台、工业生物技术转化平台、药物检测平台、生物医药信息平台、健康保障和营养技术平台和农业生物技术平台;中远期还将探索建立6个新平台,根据湖州产业发展实际状况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力争到2014年搭建生物芯片和诊断试剂服务平台、干细胞和基因治疗服务平台、药用辅料服务平台、生物农(兽)药平台、灵长类动物试验服务平台和药用真菌服务平台等。
按照初步规划,到2014年,我市将初步建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将成为我市支柱产业之一,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产业预期工业产值超过300亿元,并力争在2014年形成1800亿元产业规模,建成国内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产业规划是为了引导产业的发展,制定产业规划还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湖州生物医药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弯道超越?良机,我们所要做的和正在做的,就是将这一良机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有关负责人说。
湖州生物医药产业强势崛起 成转型升级的特色
今年以来,湖州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尤其是生物医药产业强势崛起,已成为该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今年上半年,全市生物医药总产值达48.7亿元,同比增长24.4%,利税增长35%。
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要求加快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改变我省工业主要处在低端产业和低附加值加工环节的状况。特别要在生物与新医药等重点行业发展上取得较大突破。生物医药产业是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的朝阳产业,发展生物医药等高新技
术产业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结合湖州实际,我们把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摆上突出位置,重点培育和扶持,以此来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湖州市委书记孙文友说。
湖州市为生物医药企业搭建起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平台,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通过引进大院大所、优化政策环境、引进领军人才、加大扶持力度和基地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聚集一大批生物医药产业群体,着力培育了一大批优势企业和产品。
湖州数康生物科技公司几年前还是一家名气很小的公司,近两年来,公司自主开发生产了国际上第一例可应用于临床诊断的蛋白芯片产品,在全国率先推出,知名度迅速上升。2014年,公司产品销售收入达2.14亿元,其中利税就达1.85亿元,产品附加值远远超过传统产业。
协和华东干细胞基因工程公司在湖州建成了50万人份的长江以南最大的模式化、标准化干细胞库;浙江佐力药业自行研制和开发出两个国家一类新药;长兴制药厂成为全国虫草品种最多和虫草原料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
湖州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产生了强大集聚效应,不少海归人员也纷至沓来创业。
国庆节刚过,一支美国的生物医药高科技团队——百密逊集团有限公司又来到湖州。经过详细考察,“百密逊”决定在湖州首期投资1亿美元,成立一个研发中心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地投产后,预计一年销售的蛋白质药物达到40亿元到50亿元。
从散兵游勇到大产业格局,从单打独斗到细分化的产业集群,从自动自发到理性的模式探索,湖州生物医药产业就像一个“三级跳”运动员,正处于“加速跑”阶段。
据统计,目前湖州生物医药企业已达104家,其产值在整个高新技术产业中的比重已接近四分之一,仅次于新材料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的崛起,有力推动了湖州经济结构的转变和升级。“湖州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向高端进军的重要‘基因’,这完全符合产业的发展趋势。这将有力促进产业群发展,并将有力引领湖州工业实现转型升级。”许多来湖州考察的生物医药领域的专家教授如是说。
据了解,今年以来,湖州已多次进行调研,并初步拟定了未来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规划:到2014年,全市将着力打造一批生物医药特色园区,努力培育和形成一批在全国乃至国际同行中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产品,全市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规模将达到280亿元以上,相当于去年的近4倍,生物医药在未来的产业群中将占据一个核心的位置。
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发展
浙江佐力药业生产的乌灵胶囊是该公司今年的主导产品,一上市就引发了抢购,1-6月完成销售收入达1.19亿元,同比增长42%,这也是今年以来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最好佐证之一。“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才使我们的产品能这么快就上市并迅速见效。”该公司负责人这样说到。
今年以来,作为我市六大重点特色产业之一的生物医药产业,产销稳步增长,投资力度明显加大,核心产品逐步形成,产业体系日益完善,正在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之一。1-6月,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6.6亿元,同比增长14.9%,完成年度推进计划的51.23%,累计完成工业性投入8.9亿元,同比增长40.32%,。正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扶持推动下,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已进入加快发展阶段。
据了解,今年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重点企业的快速成长是该产业快速成长的重要原因之一。经过市经委调研,全市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有41家,今年已完成工业总产值13.41亿元,利税1.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06%、16.1%,产业形势明显好于去年,多家重点企业实现了大步发展。产业龙头企业升华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实现了主营业务收入8.9亿元,同比增长21.9%;利税9859万元,同比增长6.37%。浙江拓普药业今年开发的新产品甲氨蝶呤是一种抗癌药物,在市场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该产品1-6月份实现销售收入4100万元,利润达280万元。
良好的发展形势也进一步刺激了产业发展的信心,大量投资开始进入生物医药产业。今年以来,我市生物医药投资项目明显增多。据统计,目前全市投资1000万元以上生物医药工业投资项目43项,总投资41.7亿元,1-6月已累计完成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32%。项目投资规模加大,全市共有5000万以上项目31项,其中亿元项目14项,项目平均投资规模9689万元,高于全市千万以上工业投资面上10个百分点。
湖州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200万片蛋白芯片、浙江优诺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年产300万支人血清蛋白与甲状旁腺激素融合蛋白冻干粉针剂生产线等项目已进入主体厂房施工中;长兴制药有限公司医药中间体、安吉豪森药业有限公司甲砜霉素、浙江天草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植物素提取等项目已投入试生产。这些都是我市生物医药产业今后的重点项目,一旦投产将极大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强,也是促进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发动机”之一。今年以来,我市生物医药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如升华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攻克了生产l-色氨酸的生物发酵工艺技术,申报的4项国家发明专利已被受理。如我武生物开发的针对尘螨过敏的舌下脱敏药“畅迪”和其相对应的诊断药物“畅点”产品,填补了我国在舌下脱敏药物及过敏原点刺检测试剂生产的空白,目前销售收入已超亿元。
目前,我市还有20个市重点生物医药技术创新项目,其中湖州展望药业有限公司绿色工艺合成聚丙烯酸树酯等8个项目完成并实现了产业化;浙江欧诗漫集团有限公司的纳米珍珠粉、银粉共混再生纤维素纤维等12个项目已基本完成。湖州赛尔迪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wcx蛋白指纹图谱仪用试剂盒等7个项目列入国家创新基金。这批项目大部分工艺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产品替代进口,项目的顺利实施,将有效地提高我市生物医药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第三篇:2014-2014年中国医药物流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调研报告
- 1 -
2014-2014年中国医药物流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调研报告
【企业网址】(点击看正文)
正文目录
第一部分 医药物流行业的相关概述
第一章医药物流综述2
第一节医药物流行业概述2
第二节当今全球医药物流的发展特点3
第二章医药物流相关概述6
第一节物流的定义与分类6
一、物流的定义6二、物流的划分9三、物流成本的核算11 第二节现代物流简介13一、现代物流的定义13二、现代物流企业具有的特点15 第三节医药物流基本概念17一、医药物流的定义17
二、医药物流的功能介绍19
三、医药物流的增值作用20
第二部分 2014年医药物流行业运行状况
第三章2014年国内医药物流行业运行状况26
第一节医药物流行业总体规模分析26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26
二、行业生产规模分析29
第二节医药物流行业产销分析32
第三节医药物流行业盈利能力分析33
第四节医药物流行业偿债能力分析34
第五节医药物流行业营运能力分析35
第六节医药物流行业重点企业简析36
第七节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37
一、在第二产业中的地位37
二、在gdp中的地位39
第四章医药行业发展状况43
第一节医药行业发展分析43
一、殴债危机形势下全球医药行业发展概况43
二、中国医药业长期稳步发展的原动力44
三、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综述46
四、我国医药行业正处在转折时期49
第二节2014年中国医药行业运行分析52
一、医药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52
- 2 -
二、医药行业生产情况54三、医药行业销售情况57四、医药行业进出口情况59
五、医药行业价格走势及景气度分析60 第三节医改对医药行业发展的影响63一、新医改方案争辩的要点63
二、医改给医药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64三、医改推进医药商业区域龙头加快重组66四、农村医改助推医药市场增长69 第四节医药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72
四、我国医药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72四、高成本对医药行业发展的影响74四、国内中小医药企业融资难77 第五节医药行业发展对策80
一、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策略80
二、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82三、我国医药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85
四、国内医药外贸出口企业应对殴债危机之策87
第五章2014年国内各地区医药物流行业运行状况91第一节2014年华南地区医药物流行业运行情况91一、华南地区医药物流行业产销分析91二、华南地区医药物流行业盈利能力分析92三、华南地区医药物流行业偿债能力分析94四、华南地区医药物流行业营运能力分析97第二节2014年华北地区医药物流行业运行情况100一、华北地区医药物流行业产销分析100二、华北地区医药物流行业盈利能力分析102三、华北地区医药物流行业偿债能力分析105四、华北地区医药物流行业营运能力分析107第三节2014年华中地区医药物流行业运行情况109一、华中地区医药物流行业产销分析109二、华中地区医药物流行业盈利能力分析111三、华中地区医药物流行业偿债能力分析112四、华中地区医药物流行业营运能力分析114第四节2014年东北地区医药物流行业运行情况118一、东北地区医药物流行业产销分析118二、东北地区医药物流行业盈利能力分析121三、东北地区医药物流行业偿债能力分析123四、东北地区医药物流行业营运能力分析124第五节2014年西北地区医药物流行业运行情况127一、西北地区医药物流行业产销分析127二、西北地区医药物流行业盈利能力分析128三、西北地区医药物流行业偿债能力分析130
四、西北地区医药物流行业营运能力分析133第六节2014年西南地区医药物流行业运行情况136一、西南地区医药物流行业产销分析136二、西南地区医药物流行业盈利能力分析138三、西南地区医药物流行业偿债能力分析141四、西南地区医药物流行业营运能力分析143第六章中国医药物流行业分析147
第一节中国医药物流总体发展概况147
一、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的重大意义147二、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的特点148三、我国医药物流业发展概述150
四、国内医药物流市场结构调整路径及规划浅析第二节中国大型医药物流中心建设综述156
一、中国医药物流建设热潮的五大原因156二、国内医药物流建设的现实意义158三、我国医药物流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161四、中国医药物流建设发展的建议163第三节中国医药冷藏物流发展概况165一、医药冷藏物流概述165
二、我国医药冷藏物流发展状况167三、我国医药冷藏物流存在的问题168
四、国内医药冷藏物流的发展趋向与对策170
第四节中国农村医药访销物流发展探究174
一、我国农村医药访销物流的战略定位174二、国内农村医药访销物流发展态势分析177三、中国农村访销物流的基本模式179四、我国农村医药访销物流的对策180第五节浙江医药物流业发展概况183一、浙江医药物流业发展概述183二、浙江发展医药物流的条件184
三、浙江医药物流业发展的总体思路186四、浙江医药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89五、浙江医药物流业的发展对策191
第六节中国医药物流发展面临的挑战193
一、中国医药物流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193二、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的主要障碍195三、中国医药物流的成本问题分析196第七节中国医药物流发展的对策199
一、中国医药物流业的发展策略199二、规范医药物流发展的两大措施200三、国内医药物流发展的对策202
四、我国医药物流企业长远发展的建议205第七章2014年国际医药物流行业运行状况210
- 3 -
153
第一节国际医药物流行业发展轨迹综述210一、国际医药物流行业发展历程210
二、国际医药物流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213三、国际医药物流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215第二节主要国家医药物流行业发展的借鉴217 第八章现代医药物流发展分析220
第一节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现代物流的探讨220
一、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现代物流的重大意义220二、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现代物流的有利因素222三、国内医药业发展现代物流的总思路225 第二节第三方医药物流发展分析228
一、第三方医药物流发展的意义228二、中国第三方医药物流的发展之路230三、我国第三方医药物流赢利转型分析233
四、第三方物流进入医药物流市场面临的挑战235五、第三方物流在现代医药物流业中的发展对策236 第三节医药物流信息平台的发展239
一、中国医药物流信息平台的典型模式简析239
二、医药物流亟需公共信息平台240
三、医药物流信息化突破对象局限的方法242 四、制约医药物流信息平台发展的几种因素245 五、我国打造高效医药物流信息化平台的对策247
第九章医药物流行业运行环境分析251第一节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251第二节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分析252第三节国内医药物流行业政策分析253一、行业具体政策253二、政策特点与影响255
第四节上、下游行业影响分析257一、上游行业影响分析257二、下游行业影响分析259 第三部分医药物流行业运行数据分析
第十章医药物流行业前十强省市比较分析264第一节前十强省市的人均指标比较264第二节前十强省市的经济指标比较一、前十强省市的盈利能力比较二、前十强省市的营运能力比较三、前十强省市的偿债能力比较第十一章医药物流行业所有制结构分析第一节行业规模实力分析273第二节行业损益情况分析274第三节营运能力对比分析275第四节盈利能力对比分析276
265 265 267 268 273
第五节偿债能力对比分析277
第十二章医药物流行业规模结构分析280第一节行业规模实力分析280第二节行业损益情况分析281第三节营运能力对比分析282第四节盈利能力对比分析283
第五节偿债能力对比分析284 第四部分医药物流行业进出口现状与预测
第十三章中国医药物流进出口现状与预测288第一节医药物流历史出口总体分析288一、医药物流出口总量历史汇总二、医药物流出口价格历史汇总第二节医药物流历史出口月度分析一、医药物流出口总量月度走势二、医药物流出口价格月度走势第三节我国医药物流出口量预测一、我国医药物流出口总量预测二、我国医药物流出口金额预测
288290294294297 300300302
第四节我国医药物流出口价格预测306 第五部分医药物流行业相关运行风险预测第十四章市场环境风险预测310第一节国内同业竞争风险310
第二节国际同业竞争风险311第三节金融市场风险312第四节技术市场风险313一、安全技术313二、效率技术315第五节人力资源风险317
第十五章医药物流行业环境风险预测320第一节宏观经济周期风险320一、产业增长弹性分析320二、宏观经济影响分析322
三、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的特点325第二节国家产业政策现状及变动影响328第三节行业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因素329第十六章医药物流行业财务风险预测332第一节行业债务风险分析332第二节行业营运风险分析333第三节经营风险分析334第四节管理风险分析335 第六部分医药物流行业竞争状况分析
第十七章国内医药物流竞争状况339第一节竞争格局分析339
第二节竞争模式分析340第三节企业竞争力分析341第四节行业结构性分析342一、行业省分布历年概况342二、行业销售集中度分析345三、行业利润集中度分析347四、行业规模集中度分析348第十八章国内医药物流重点企业分析353第一节国内医药物流重点企业a353一、公司基本情况353
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355三、公司投资情况356四、公司前景展望358
第二节国内医药物流重点企业b362一、公司基本情况362
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365三、公司投资情况367四、公司前景展望368
第三节国内医药物流重点企业c371一、公司基本情况371
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372三、公司投资情况374
四、公司前景展望377
第四节国内医药物流重点企业d380一、公司基本情况380
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382三、公司投资情况385四、公司前景展望387
第十九章2014-2014年医药物流行业发展预测及建议391第一节2014-2014年国际医药物流市场预测391第二节2014-2014年国内医药物流市场预测392一、2014-2014年医药物流产能预测392二、2014-2014年医药物流产量预测394三、2014-2014年市场需求前景397
四、2014-2014年市场价格预测399五、2014-2014年行业集中度预测400第三节相关行业建议403第二十章专家观点与研究结论405第一节报告主要研究结论405第二节博研咨询行业专家建议406更多图表:见报告正文
详细图表略…….如需了解欢迎来电索要。
本报告实时免费更新数据(季度更新)根据客户要求选择目标企业及调查内容。
附录
附录一: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 附录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附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附录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第四篇:中国医药中间体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关 键 词】医药中间体行业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2014-2014年中国医药中间体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4-2014年中国医药中间体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精细化工已经成为全球化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世界精细化学品商业化品种已超过10万种,其中,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在精细化工市场中占主导地位。据统计,2014年世界化工产品年总销售额约为3.2万亿美元,全球精细化学品的市场规模超过5000亿美元。
我国精细化工中间体行业已经崛起并将保持高速增长。我国投资成本、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和环保成本均具有显著的国际比较优势,这使得全球中间体行业向我国集中,目前我国医药、农药和染料中间体的合计年产值超过3000亿元,随着精细化工产业外包比例的进一步上升,我国中间体行业在5年内维持至少15%的年均复合增速。2014-2014年全球将有超过2014亿美元的专利药到期,从而为仿制药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仿制药的进一步发展将显著拉动对医药中间体的需求。
伴随着行业的发展,医药中间体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国内优秀的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越来越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行业发展环境和产品消费者的深入研究。也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医药中间体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医药中间体行业中的翘楚!
本报告利用前瞻资讯长期对医药中间体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市场数据,全面而准确地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从当前医药中间体行业的宏观景气状况出发,以医药中间体行业的产销状况和行业需求走向为依托,详尽地分析了中国医药中间体行业当前的市场容量、市场规模、发展速度和竞争态势。
报告主要分析了中国医药中间体行业当前的市场环境与企业竞争力;医药中间体行业的进出口市场;医药中间体行业的竞争力分析;医药中间体主要细分产品市场发展状况;医药中间体行业下游需求状况;医药中间体市场的领先企业经营状况;医药中间体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同时,佐之以全行业近5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医药中间体行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从而在竞争中赢得先机!
本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前瞻性和适时性。报告通过对大量一手市场调研数据
的前瞻性分析,深入而客观地剖析中国当前医药中间体行业的总体市场容量、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市场需求特征,并根据医药中间体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医药中间体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科研单位、销售企业、投资企业准确了解医药中间体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4-2014年中国医药中间体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第五篇:医药行业调研
医药行业在投资界拥有“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的美誉,2014年英国《金融时报》500强企业所属行业中,制药业是仅次于银行业的全球最有投资价值的行业。医药行业分为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两大组成部分,其中医药工业包括化学制药工业(包括化学原料药业和化学制剂业)、中成药工业、中药饮片工业、生物制药工业、医疗器械工业、制药机械工业、医用材料及医疗用品制造工业、其他工业八个子行业。
一、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一)医药行业的特点
1、高技术
医药制造业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产业群体。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扩大了疑难病症的研究领域,为寻找医治危及人类疾病的药物和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医药产业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2、高投入
医药产品的早期研究和生产过程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改造,以及最终产品上市的市场开发,都需要资本的高投入。尤其是新药研究开发(r&d)过程,耗资大、耗时长、难度不断加大。目前世界上每种药物从开发到上市平均需要花费15年的时间,耗费8-10亿美元左右。美国制药界在过去的20年间,每隔5年研究开发费用就增加1倍。2014年,世界制药业的“三巨头”——美国辉瑞公司、葛兰素史克公司和诺华制药公司的研究开发费用分别达71亿美元、46亿美元和35.5亿美元,研究开发费用占全年销售额的比例均在15~16%之间。
3、高风险
从实验室研究到新药上市是一个漫长的历程,要经过合成提娶生物筛癣药理、毒理等临床前试验、制剂处方及稳定性试验、生物利用度测试和放大试验等一系列过程,还需要经历人体临床试验、注册上市和售后监督等诸多复杂环节,且各环节都有很大风险。一个大型制药公司每年会合成上万种化合物,其中只有十几、二十种化合物通过实验室测试,而最终也可能只有一种候选开发品能够通过无数次严格的检测和试验而成为真正的可用于临床的新药。目前,新药研究开发的成功率还比较低,美国为1/5000,日本为1/4000。即使新药研发成功、注册上市后,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一旦被检测到有不良反应,或发现其他国家同类产品不良反应的报告,也可能随时被中止应用。
4、高附加值
药品实行专利保护,药品研究开发企业在专利期内享有市场独占权。由于药品研究开发的高额投入,制药公司一旦获得新药上市批准,其新产品的高昂售价将为其获得高额利润回报。生物工程药物的利润回报率也非常高,尤其是拥有新产品、专利产品的企业,一旦开发成功便会形成技术垄断优势,回报利润能达十倍以上。
5、相对垄断
医药制造业从根本上说,是被以研究开发为基础的大制药公司所垄断,并且这种垄断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2014年,世界前10家跨国制药公司占全球药品市场的份额为43%,前20家占有率已经达到60%以上。
我国制药业长期以来以仿制药物为主,自主研发实力不强,r&d投入较少,利润回报、风险性等产业特征也相应表现得不如世界发达国家制药业那样突出。但随着医药产业国际化进程加快,我国医药制造业在自主开发、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道路上,对产业特性的感受将会越来越强烈。
(二)医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自1997年以来,医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稳步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占全部工业总额的比重,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医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大,以资产为主的规模比重仅为2%-3%,效益指标相对高一些也仅为3%-4%,是我国实现经济效益的稳定来源产业之一,但并未进入支柱产业之列。医药行业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为人民防病治并康复保舰提高民族素质的特殊产业。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保驾护航”作用。
表1: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工业比重
1997年1998年1999年2014年2014年2014年
企业数(%)1.071.092.022.032.192.17
工业总产值(%)1.852.032.062.083.043.18
总资产(%)1.932.002.082.222.662.79
销售收入(%)1.861.971.971.972.262.30
利润(%)4.35.34.43.13.783.84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表2:2014~2014年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在工业行业中的排名
2014年2014年2014年
净资产数额131312
资产总额141313
工业总产值(不变价)111811
销售收入191818
利润总额9711
利税总额91215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其中2014年为快报数据。
(三)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是目前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制药大国,可生产化学原料药1300多种,总产量80余万吨,其中有60多个品种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化学药品制剂30多种剂型、4500余个品种;在全球已经研究成功的40余种生物工程药品中,我国已能生产18种,其中部分药品具有一定产业化规模;中成药产量60余万吨,中成药品种、规格达8000多种;可生产医疗器械近50个门类、3000多个品种、11000余个规格的产品。
1、近6年医药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值、产量稳步增长,连年创出新高
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由1998年的1712.8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3876.5亿元,年均增长17.75%;工业增加值由1998年的468.3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1133.2亿元,年均增长1
9.33%。
2014年医药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962.1亿元,在39个工业行业中排第18位;实现利润273.95亿元,在39个工业行业中排第11位。
2、重点子行业中的化学制药业成为医药工业的主要支柱,中药工业稳步发展,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我国医药工业的重点子行业主要包括化学制药、中药工业、医疗器械和生物制药业。
(1)化学制药业成为医药工业的主要支柱,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2014年,我国化学制药业共完成总产值2383.76亿元,完成增加值607.4亿元,完成的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占医药工业的50%以上。化学制药业中的化学原料药业和化学制剂业两个门类增长速度不一,化学原料药业增长势头好于化学制剂业。
我国已是全球第二大化学原料药生产国和主要化学原料药出口国,化学原料药已经成为医药工业的支柱,产值约占整个医药工业的1/3,原料药生产量约占世界化学原料药市场份额的22%,原料药产量约有50%出口。受跨国公司“转移生产”等因素影响,未来3-5年,我国化学原料药业将保持较好增长趋势,化学制剂业随着我国医药健康防疫体系的完善、医疗保险覆盖面扩大、农村医疗扩大等也将平稳增长。
(2)中药行业是医药工业的第二大支柱
中药行业包括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两大门类。2014年中药工业完成总产值800.9亿元,完成增加值294.9亿元。1998-2014年间,我国中药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54%,销售产值年均增长18.8%。从整体状况看,目前我国中药行业装备水平和工艺水平还不高,缺乏行业技术质量标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较难保证。2014年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将推动中药、生化药出口列为科技兴贸的基本战略之一,这对中药行业持续稳定增长将起到积极作用。
(3)生物制药近年来发展迅速
生物制药业是我国受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推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2014年,生物制药业工业总产值194.9亿元,增加值72.3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16.3%、10.05%,其中基因和疫苗生产发展很快,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0%。2014年国家加强卫生防疫机构建设和紧急防御体系,启动了十余亿元的疫苗计划,列出了今后几年将重点发展的6类生物医药项目,这些举措将带动我国生物制药业的高速发展。
(4)医疗器械行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世界医疗器械市场主要由美国、日本、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垄断。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占世界市场的份额较低,但我国已成为全球医疗器械十大新兴市场之一,是除日本以外亚洲最大的市常2014年医疗器械行业总产值188.7亿元,增加值72.9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5.04%、16.27%。目前我国生产的医疗器械产品主要为常规、普及型产品,高精尖产品数量少,缺少能拉动产业整体升级发展的核心产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自我保健需求的增加,医疗器械行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3、医院下游市场发展趋于完善
我国医药商品的销售,以委托医药商业贸易公司和企业自销为主。目前我国已有药品批发企业7486家,药品零售企业151760家。医药物流作为医药产业中的全新领域得到了飞速发展,一批具有一定规模、较为完善的网络结构和现代管理水平的现代医药物流企业脱颖而出,一大批医药商业企业正在向着医药物流企业转变。
4、重点医药生产区域已经形成
从地域效益分布程度来看,2014年医药行业效益聚集的前10省市分别占全行业销售收入总额的70.03%、实现利润的73.12%。在华北、华东、华南及四川等具有医药工业基础,有地方政府积极支持、将医药工业作为重点扶持产业发展的地区,成为医药工业产业聚集、实现效益相对集中的区域格局基本形成。2014年全国实现效益前10名省市如下表所示:
排序销售收入总额前10名省市利润总额前10名省市
1江苏江苏
2浙江浙江
3山东北京
4广东河北
5上海广东
6河北山东
7天津上海
8北京天津
9湖北吉林
10四川四川
(四)医药行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1998年以前,我国医药产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很低,导致企业规模较小,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1998年以来,国家提高了医药产业的进入壁垒,在医药生产和流通企业中强制实施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cp(药品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ap(药材生产管理规范)等;对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经营企业分别实行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制度,对医药产品制订了药品注册制度,对中药、医疗器械等各子行业制定了不同的市场准入条件。这一系列制度的推广与实施,保障了我国医药行业的有序发展,医药行业已形成了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与医药行业有密切关系的主要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药品分类管理、gmp认证制度、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药品降价、降低出口退税率等。
1、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将促进一些国产普药生产企业的发展
1998年底,xx发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正式实施。对于医药制造业而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影响,更多地表现为对药品需求结构调整的引导。2014年6月,国家公布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物目录》,规定基本医疗保险的基本原则是“低水平、广覆盖”,用药范围主要确定于疗效确切、价格低廉的基本治疗用药。一些疗效好、
价格低、质量可靠的普药、国产药生产企业将会扩大在医疗保险用药中的比重,扩大市场份额。
2、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将使我国非处方药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1999年,我国颁布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并正式启动了药品分类管理工作。截止到2014年底,国家已正式公布了非处方药物(otc)目录共六批。otc药物可以进行广告宣传并无需医生处方即可购买,在宣传和流通方式上有较大的优势。我国otc市场近年来发展迅猛,1990年otc销售额为19亿元,2014年达320亿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群体保健意识的不断加强,自我药疗市场发展潜力巨大,otc市场将出现发展的黄金时期。
3、gmp认证制度的实施淘汰了近千家规模孝资金实力弱的医药小企业,提高了我国医药生产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2014年,国家医药行政管理部门在医药行业推行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cp(药品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ap(药材生产管理规范)认证制度,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针对医药生产企业的gmp认证制度。gmp的中心内容是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实行全面质量保证,确保产品质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所有药品制剂和原料药生产企业必须在2014年7月1日前通过gmp认证,达不到要求的一律停止生产。据统计,截至到2014年6月31日,全国累计有3101家药品生产企业通过gmp认证,占全国药品生产企业的60%,有1970家药品生产企业和884家药品生产车间未通过认证。
4、药品降价和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的实施使强势医药生产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药品定价采取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市场调节价三种定价方式,其中: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目录的1000多种药品与医保药品目录以外具有垄断性生产、经营的药品实行政府定价和指导价;其他药品实行市场调节价。1997年以来,国家先后10多次降低中央管理药品价格,降价金额累计达160亿元,平均降价幅度在15%以上。从2014年起,国家有关部门决定扩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在全国重点城市的试行范围,要求医疗单位在采购临床上应用普遍、用量较大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药品时必须进行集中招标,以进一步降低基本药品价格。国家根据市场和医疗消费情况实施药品降价政策已成必然的发展趋势。药品降价和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有利于降低药品的“虚高”利润,促使药品利润在生产、流通、使用环节合理分配,而强势医药生产企业可以借助价格、成本、品牌上的优势,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5、降低出口退税率将使一些中小原料药生产企业面临淘汰,化学原料药生产企业的集中度将得到加强
我国将从2014年1月1日起,降低出口退税率。这项政策的实施,将对化学原料药业产生了一定冲击和影响。我国是化学原料药生产和出口的大国,原料药生产企业在国内原料药生产能力过剩,销售价格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再受到降低出口退税率的影响,其盈利空间将日趋狭窄。大型原料药生产企业由于拥有规模化生产效益,产品成本较低,在降税后仍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而一些中小型原料药生产企业将被迫退出这一行业。
(五)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
在未来3-5年,我国医药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化学原料药、中药、生物制药成为发展重点,医药生产企业的结构调整将进一步加快,大批规模孝资金实力弱的小企业将在竞争中被淘汰,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公司、大集团将不断出现。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重将不断加大,成为医药生产企业中一支骨干力量。
1、《医药行业十五规划》明确了医药行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及结构调整方向
重点发展领域包括:发展优势原料药业,继续发挥化学原料药方面的优胜,分层次发展化学原料药,重点突破一批大宗原料药的关键生产技术,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国内短缺的产品及具有高附加值的出口产品;充分发挥石家庄、哈尔滨、沈阳和重庆等老医药工业基地的作用,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竞争力,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高、生产规模大、国际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促进中药现代化,加快中药现代化步伐,积极推进中药材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和集约化进程,建立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标准体系,推广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加强重点中药企业技术改造;在现代生物制药方面,重点研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好产业化前景、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生物工程技术药物,加快研发关系国计民生的防治严重传染疾病的基因工程、微生物载体、核酸等新型疫苗,以及针对病毒性疾病的新型治疗性疫苗。
在医药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方面,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引导企业投资方向,及时淘汰落后产品及生产工艺,严格控制新开办企业数量;仿制产品的生产审批将考虑市场供需情况和技术水平状况;制假售假、污染严重、扭亏无望、达不到gmp要求的企业,依法关闭、破产;鼓励中小企业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与大型企业进行多种形式的协作与联合,实现优势互补。
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
2014年4月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制定了《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要求对其中的禁止类项目一律停止建设,对已建成的项目要坚决限期淘汰、依法关闭;对限制类项目中的拟建项目停止建设,在建项目暂停建设并进行清理整顿。其中涉及医药行业的目录如下:
禁止类限制类
手工胶囊填充维生素c原料项目
软木塞烫腊包装药品工艺青霉素原料药项目
塔式重蒸馏水器劳动保护、三废治理不能达到国家标准的原料药项目
无净化设施的热风干燥箱一次性注射器、输血器、输
液器项目
安瓿拉丝灌封机药用丁基橡胶塞项目
铅锡软膏管无新药、新技术应用的各种剂型扩大加工能力的项目(填充液体的硬胶囊除外)
粉针剂包装用安瓿原料为濒危、紧缺动植物药材,且尚未规模化种植或养殖的产品生产能力扩大项目
药用天然胶塞
直颈安瓿项目
3、外商投资指导政策
2014年,xx修订颁布了新的《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其中对外商投资医药制造业的指导政策如下:
类别目录
限制类氯霉素、青霉素g、洁霉素、庆大霉素、双氢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盐酸四环素、土霉素、麦迪霉素、柱晶白霉素、环丙氟哌酸、氟哌酸、氟嗪酸生产
安乃近、扑热息痛、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生产
国家计划免疫的疫苗、菌苗类及抗毒素、类毒素类(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白百破、麻疹、乙脑、流脑疫苗等)生产
成瘾性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原料药生产(中方控股)
血液制品的生产
非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及血袋生产
禁止类列入国家保护资源的中药材加工(摩香、甘草、黄麻草等)
传统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的应用及中成药秘方产品
鼓励类我国专利或行政保护的原料药及需进口的化学原料药生产
维生素类:烟酸生产
氨基酸类:丝氨酸、色氨酸、组氨酸等生产
采用新技术设备生产解热镇痛药
新型抗癌药物及新型心脑血管药生产
新型、高效、经济的避孕药具生产
采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的新型药物生产
基因工程疫苗生产(艾滋病疫苗、丙肝疫苗、避孕疫苗等)
海洋药物开发与生产
艾滋病及放射免疫类等诊断试剂生产
药品制剂:采用缓释、控释、靶向、透皮吸收等新技术的新剂型、新产品生产
新型药用佐剂的开发应用
中药材、中药提取物、中成药加工及生产(中药饮片传统炮制工艺技术除外)
生物医学材料及制品生产
兽用抗菌原料药生产(包括抗生素、化学合成类)
兽用抗菌药、驱虫药、杀虫药、抗球虫药新产品及新剂型开发与生产
(六)医药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医药工业企业集中度不高
2014年,世界前20家医药公司在全球药品市场份额的占有率达60%以上。2014年,我国医药行业前20名企业(以销售收入排序)的资产总额占全行业的16.5%,销售收入占20.3%,实现利润占21.2%。前60强企业实现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占全行业的比重也只有30%-40%。我国医药工业企业过于分散,行业集中度较低。从数量上来看,2014年全国医药工业企业共有4600家左右,其中小型企业占79.1%,中型企业占13.9%,大型企业仅占7%。从效益情况看,2014年4600多家企业中微利和亏损企业占全部医药工业企业的85%以上。中小企业数量过多,不利于发挥规模效益和提高企业盈利水平,也难以适应医药行业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附加值、相对垄断的行业特性。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已成为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生产技术水平有待改善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教兴药”政策的实施,医药行业总体技术实力得到了提高,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科研开发投入不足。跨国制药公司的研究与开发投入一般都占销售总额的15%以上,而在我国不足2%。科研投入的不足使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药产品较少,产品更新慢,重复严重,化学原料药中97%的品种是“仿制”产品;二是装备水平亟待提高。我国大部分制药企业的装备还以机械化为主,距发达国已进入以计算机控制为主的自动化装备生产阶段还有较大差距;三是科技成果迅速产业化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我国医药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8%左右,真正形成产业化生产只有2-3%。
3、产品质量、性能有待提高
我国是化学原料药生产大国,产量已居世界第二,但药物制剂研发水平低,多数制剂产品质量不高,稳定性差,难以进入国际市常现阶段我国平均一种原料药只能做成三种制剂产品,而国外一种原料药能做十几甚至几十种制剂产品。国产医疗器械产品大多是附加值较低的常规中低档产品,产品返修率和停机率高,产品性能不稳定,造成临床上所需的高、精、尖医疗器械与新型实用医疗设备多数依赖进口。
4、医药流通体系不健全
我国前三大医药商业企业占国内医药市场份额的比例为17%,而美国前三大医药商业企业占全美市场份额的60%,我国医药商业集中度较低。医药流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三级批发格局被打破以后,新的医药流通体系尚未完全形成。目前我国医药流通的批发环节以委托医药商业公司销售和企业自销为主。近年来,医药生产企业出于对产品价格加以控制和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加强了自营自销力量。
二、我行医药行业业务发展现况分析
(一)我行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1、近三年我行医药行业信贷业务发展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根据信贷管理信息系统提取的数据,截止2014年底,全行公司类医药行业客户1200户,信贷业务余额181.91亿元,较2014年底增加35
.3亿元,增长24.1%,其中:贷款余额168.3亿元(含票据贴现10.21亿元),占92.5%;票据承兑余额11.57亿元,占6.4%;贸易融资业务余额1.19亿元,占0.7%;保证及信贷证明余额0.85亿元,占0.8%。
医药行业贷款余额近三年增长较快,2014年底医药行业贷款余额为168.3亿元,比2014年底增加29.5亿元,增长21.2%,与同期全行公司类贷款15.2%的增长速度相比,高出6个百分点。医药行业贷款余额占全行公司类贷款余额的比重由2014年底的1.13%上升到2014年底的1.28%。医药行业近三年发展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信贷余额较上年增长贷款余额较上年增长贷款余额占全行公司类贷款的比重
2014年底1,231,4471,191,4191.13%
2014年底1,465,75219.0%1,388,38216.5%1.19%
2014年底1,819,10124.1%1,683,03621.2%1.28%
2014年6月末1,715,6361,585,541
2、医药行业不良贷款额、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但资产质量仍不容乐观
截止2014年底,我行医药行业不良贷款客户389户,占医药行业客户总数的32.42%;五级分类口径不良贷款余额29.5亿元,比2014年底减少4.2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7.55%,较2014年底下降6.8个百分点;“一逾两呆”口径不良贷款余额22.35亿元,比2014年底减少3.5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3.28%,较2014年底下降5.4个百分点;欠息户409家(其中有息无本户20家),占客户总数的34.1%,欠息额7.33亿元,比2014年底减少2.62亿元,其中催收利息7.26亿元,比2014年减少2.2亿元。从不良贷款形成时间来看,1999年以前发生的信贷业务形成的不良贷款(五级分类口径)余额为19.95亿元,占2014年底不良贷款总额的67.6%;欠息额6.3亿元,占欠息额的85.9%。
受医药行业客户结构调整以及剥离因素的影响,2014年6月底,医药行业五级分类口径不良贷款额下降为12.0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7.61%;一逾两呆口径不良贷款余额10.2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6.45%。医药行业近几年资产质量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贷款余额五级分类一逾两呆
不良额不良率不良额不良率
2014年底1,191,419406,87034.15%333,67028.01%
2014年底1,388,382337,98024.34%259,01118.66%
2014年底1,683,036295,32917.55%223,46013.28%
2014年6月底1,585,541120,6447.61%102,3456.45%
虽然医药行业不良贷款额及不良贷款率不断下降,但医药行业资产质量依然不容乐观。医药行业的不良客户数、欠息户比例较高,进行结构调整势在必行。2014年底、2014年6月底我行前十大不良客户贷款余额分别为16.1亿元、9亿元,占全部不良贷款的54.5%、74.5%,不良贷款客户集中度很高。2014年底及2014年6月底五级分类口径前十位不良贷款客户名单如下:
单位:万元
排名2014年底2014年6月底
客户名称不良额客户名称不良额
1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38400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36500
2深圳三九药业有限公司32900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8000
3中原制药厂26350通化方大药业股份有限公司9950
4通化市金马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4550北京建昊高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5600
5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000沈阳金龙保健品有限公司5532
6包头金星药用胶囊公司4449河北圣雪葡萄糖有限责任公司3450
7北京瑞得合通药业有限公司4280广州大禹重离子医疗器材有限公司2983
8北京达因药业有限责任公司3834深圳三九药业有限公司2900
9河北圣雪葡萄糖有限责任公司3500吉林亚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700
10广东迈特兴华药品有限公司3433中国中医研究院中汇制药公司2369
小计16069689984
3、医药行业客户总数减少,户均信贷余额有所提高
与2014年相比,2014年底医药行业客户总数有所减少,其中商业客户减少了近一半。工业客户信贷余额有所增加,占医药行业信贷业务的比重有所提高。2014年底,我行医药行业客户1200户,比2014年减少170户,其中:工业客户1095户,比2014年减少41户,信贷余额173.05亿元,比2014年增加40.78亿元,占医药行业客户信贷余额的比重由2014年的90.2%提高到95.1%;商业客户105户,比2014年减少129户,信贷余额为8.86亿元,比2014年减少5.44亿元,占医药行业客户信贷余额的比重由2014年的9.8%下降到4.9%。2014年底,我行医药行业客户户均信贷余额为1516万元,比2014年提高446万元,其中:工业客户户均余额1580万元,比2014年提高416万元;商业客户户均余额844万元,比2014年提高233万元。2014年我行医药行业信贷资产分布及资产质量情况如下:
单位:亿元
客户数(户)2014年底信贷余额占比其中:表内余额表外余额五级分类口径
2014年2014年较上年增长不良额不良率(%)
合计13701200-12.4%181.91100%178.443.4729.5417.55
医药工业11361095-3.6%173.0595.1%170.422.6328.6817.85
医药商业234105-55.1%8.864.9%8.020.840.84511.02
截止2014年底,我行医药行业前十大客户信贷余额30.2亿元,占比为16.6%;2014年6月底,前十大客户信贷余额28.5亿元,占比为16.6%。医药行业信贷余额前十位客户情况如下:<
br>单位:万元
排名2014年底2014年6月底
客户名称信贷余额客户名称信贷余额
1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41000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41000
2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38950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36500
3深圳三九药业有限公司32900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32500
4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32014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32014
5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0300上海医药(集团)总公司30000
6内蒙古亿利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8218内蒙古亿利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8150
7太极集团有限公司27000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5000
8中原制药厂26350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40
9通化市金马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4550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140
10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141金花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400
小计301559284550
4、区域分布分析
医药行业在我行地区分布广且较为分散,与医药行业自身的地域发展分布不相匹配。截止2014年底,全行有39个分行(含总行公司业务部)有医药行业信贷资产,其中上海、河北、浙江、深圳、陕西、山东、广东、四川等前八位分行信贷余额91.96亿元,占医药行业信贷资产总额的50.55%,其余约50%的信贷资产分布在全国其他的31个盛区的医药企业中。
从不良资产分布来看,除宁波、厦门、海南、~、三峡等五家分行无不良贷款外,其余34个分行均有不良贷款,其中总行公司业务部、河南、吉林、河北、深圳前五位分行不良贷款余额合计17.51亿元,占不良贷款总额的59.30%,不良贷款分布区域较集中。从不良贷款率来看,总行公司业务部、河南、新疆、吉林、甘肃五个分行的不良率最高。
(二)我行在医药行业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客户结构不合理,客户规模偏小
截止2014年末,我行医药行业客户共1200户,其中:信贷余额1000万元及以上的403户,占医药客户总数的33.58%,不良户56家,不良率15.61%;信贷余额1000万元以下的797户,占总客户数的66.42%,不良户412家,不良率34.89%。我行对医药行业的信贷支持重点不够突出,信贷余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89户,仅占总客户数的7.41%,贷款投放多数集中在医药行业的中小客户上,而中小客户集中体现了不良户数、不良贷款率双高的特点。医药行业客户结构不尽合理,在医药行业的营销工作中,应加强对医药行业客户结构的调整,加大对国内优势医药企业和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的信贷投放,逐步退出小规模医药企业。2014年底医药行业客户结构如下:
单位:万元
户数占比贷款余额不良贷款额不良户数不良率
1000(含)万元以上40333.58%15138472363005615.61%
1000万元以下79766.42%1691895902941234.89%
合计1201400%1683036295329468
2、我行医药行业存量信贷资产的区域分布与医药行业区域发展结构不相匹配
我行医药行业信贷资产分布与医药行业地区发展结构不相匹配,在部分医药行业实力较强、发展较快的区域,我行信贷市场份额较低。
单位:万元
地区销售收入排名2014年底信贷余额信贷余额排名
江苏省14942616
浙江省21364843
山东省31013576
广东省4865347
上海市51563191
河北省61413412
天津市72354623
北京市8787919
湖北省93906418
四川省10790648
3、我行与医药行业客户关系紧密程度不高
由于历史原因,医药行业客户多在工行、农行开户,是工行、农行的传统客户,企业基本结算户主要开立在工行和农行,在我行基本户开户率较低,资金结算量较小,我行对其资金回流及信贷资金风险的控制力度较弱。我行与医药行业客户关系紧密程度不高,深层次的营销难度较大。
4、竞争产品无特色,缺乏个性化服务
医药行业是比较特殊的一个行业,呈现出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附加值的基本特征。医药行业受国家管制较严,在审批、生产、销售环节需要经过有关部门的多级审批,国家配套政策的变化对医药企业和产品有着直接的影响。此外,医药行业技术专业性强,产品分类细,种类繁多,需要对医药行业技术、产品、市场进行深入的分析。目前我行对医药行业客户提供的产品比较单一,主要以资产业务中的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贷款为主,在资产业务以外缺少与医药行业特点相配套的服务模式,不能有效满足医药行业多层次的市场需求。营销过程中缺乏对不同类型医药客户的市场细分以及需求特点的研究,针对不同类型客户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
三、医药行业客户金融服务需求分析
1、融资业务需求
(1)固定资产贷款需求。1998年后国家提高了医药产业的进入门槛,与此相关带来的固定资产贷款需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设符合gmp要求的生产厂房和生产线的资金需求;二是医药企业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行设备更新及技术改造的资金需求;三是为实现医药产业化,建设新医药生产基地和老医药工业基地技
术改造的资金需求。
(2)流动资金贷款需求。医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为耗用或销售而储存的各类存货、季节性物资储备等生产经营周转性或临时性的资金需要。
(3)其他融资需求。一是医药企业进出口业务所产生的贸易融资需求;二是由于医疗器械行业大型设备采用租赁或分期付款方式所产生的融资租赁、买方信贷和保理业务需求;三是医药企业由于支付及结算需要所产生的法人帐户透支等临时性融资需求。
2、资金归集及电子化产品需求
(1)资金归集需求。医药工业类客户和医药商业类客户具有各地分支机构较多、资金结算量小但频繁等特点,下游客户(包括各地代理商、经销商以及医院和药店等)相对稳定但数量较多。为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对加强资金归集提出了要求,可通过网上银行、重客服务系统等为医药客户组建资金结算网络。
(2)电子化结算产品需求。药品、设备招标采购网上信息平台以及医药经销商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需要银行提供相配套的移动pos、金融ic卡等电子化结算产品。
3、财务顾问等中间业务需求
医药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将推进医药流通及生产企业的重组,由此产生资产评估、财务咨询等业务需求。同时由于医药行业风险基金制度的建立和筹资的多元化,可向企业提供资产管理和投资顾问服务。
随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推进,医疗及保险业与每个居民的生活紧密相连,可办理银行卡、代收费、代理保险等中间业务服务。
四、我行医药行业客户发展定位
近两年,我行在医药行业的信贷投放增长较快,信贷余额年均增长超过20%,在全行信贷余额中的占比逐年提高。同时,医药行业客户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五级分类口径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逐年降低,年均下降幅度超过25%,信贷资产质量有所好转。但是我行医药行业客户发展依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客户结构不合理、信贷资产分布与医药行业区域发展结构不匹配、优质客户不多等。针对医药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结合我行医药行业客户发展现状,确定未来3-5年内我行医药行业客户发展的思路是:优化医药行业客户地域结构,加大对医药行业重点发展地区的营销力度,提高我行在医药行业发展较好地区的市场份额;坚持有进有退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重点支持优势企业和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退出医药行业中效益及发展前景不佳的企业。
(一)优化医药行业客户地域结构,确定医药行业重点发展地区
从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来看,在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总量较大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医药行业有着良好的市场基础,发展较快、较稳定。该区域医药行业的销售收入达到全国医药行业销售收入的70%以上,已成为医药行业产业聚集、实现效益相对集中的区域,医药行业中的重点优势企业、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也集中在这些地区。根据医药行业发展的地域结构,结合我行医药行业客户发展现状,将江苏、浙江、山东、广东、上海、河北、天津、北京、吉林、四川、黑龙江和陕西等十二个省(市)作为我行医药行业发展的重点地区。
(二)坚持有进有退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医药行业客户结构
1、重点支持类客户
各分行应视本地区医药企业的发展状况,选择本地区的重点支持类客户。重点支持类客户应符合以下标准:①符合国家产业政策;②有发展潜力、市场竞争力强,财务指标在同行业中保持先进水平;③我行信用评级在aa级及以上。十二个医药行业重点发展地区所在地分行可选择1-5家医药企业作为分行重点发展的客户,其他地区的分行可选择1-2家医药行企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对象。各分行应根据企业发展状况以及与我行合作情况等,及时对重点支持类客户进行动态调整。对分行确定的重点支持类客户,应根据医药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制定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方案,通过提供授信、组建资金结算网络、提供保理、投资理财、财务顾问、个人金融服务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增加我行在医药行业优质客户市场的业务份额。
各分行在确定重点支持类客户时应注意:①企业所处的子行业。我国医药行业重点发展的子行业是化学制药业、中药业和生物制药业,其中:化学原料药业具有较大优势,预计未来3-5年内,受跨国公司“转移生产”等因素影响将保持较好的增长趋势,营销中应重点关注具规模、有成本优势的化学原料药生产企业,生产药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以及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中药行业营销中应重点关注已实现规模化生产、有传统品牌优势、拳头产品突出、拥有中药材生产基地和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销售网络畅通的大型中药生产企业;我国生物制药行业尚处于初创阶段,表现出典型的高风险、高收益特点,目前不宜进行大规模信贷投入,营销中重点关注疫苗和生物工程技术药物生产企业。②企业产品的特点。将医药企业产品列入医保目录的销售额占企业销售总额的比重作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一项指标;对仿制尚在专利保护期的国外新特药的国内生产企业应持谨慎态度;关注非处方药市场的发展,支持具有明显品牌优势、强大营销能力的非处方药生产企业;对主导产品品种相对单一的化学制剂药生产企业的支持要慎重。
2、维持类客户
对目前在我行有存量信贷业务但未列入分行重点支持类的医药企业,密切关注企业发展动向并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对其中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管理规范、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进入规模化生产、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及市场前景较好的企业,可根据企业发展状况维持现有的市场份额,但原则上不增加新的信贷投放。对维持类客户应注重产品结构的调整,努力拓展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增加存款收益、中间业务收益,减少信贷风险。
3、退出类客户
目前,中小
型医药企业客户数在我行医药行业客户中占较大比重,这部分客户集中表现出客户数量多、户均余额低、不良户数及不良贷款率双高的特点。各分行应把医药行业客户结构调整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根据本地区医药企业发展状况及与我行的合作关系等,制定本地区医药行业客户退出标准和退出名单。退出类客户应包括:①未按照国家有关要求通过gmp、gsp、gcp、gap认证的医药企业;②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产品列入国家2014年《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中禁止类和限制类产品的医药企业,列入2014年《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中的禁止类和限制类产品的医药企业;③产品无特色、竞争能力不强、发展前景不明朗,年主营业务收入3000万元以下、资产总额4000万元以下的小型医药企业;④贷款余额在200万元以下的小型医药企业及在我行有不良贷款记录的医药企业。对退出类客户应制定具体的退出计划,同时注意保全我行债权,以免债权被悬空或各种逃废债行为的发生。
五、医药行业客户营销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关注国家政策的变化
医药行业是受政府管制较多的行业,医药产业结构的调整、药品降价、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药品分类管理、国家环保标准的变化以及出口退税等与医药行业相关的政策变化都会对医药企业产生较大的影响,表现为对医药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及药品供求结构的引导,国家政策最终将影响企业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因此必须积极关注医药行业相关政策的变化以及对医药企业带来的影响,在确定医药企业项目成本和收益时,也必须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二)关注市场变化
由于地方保护的普遍存在以及所有者缺位等原因使制药企业重复投资过多,整个市场呈现出过度竞争的状态,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科技含量高、企业实力雄厚的大型医药企业逐渐会形成垄断态势,那些科技含量较低,没有形成规模经营的小企业将会逐渐被淘汰。关注医药企业的市场变化,一是要关注产品的市场特征,如产品的生命周期、产品的替代性;二是产品的发展前景,产品的市场潜力及潜力的持续时间;三是关注产品价格波动对市场的影响。
(三)关注医药行业技术风险
医药行业的特点是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相对垄断,对技术要求较高,一旦技术失败,整个项目的投资将不能收回,因此技术风险是制药项目的首要风险。对于新药项目来说,技术风险包括新药是否能够研发成功、是否能够通过国家临床研究和生产上市的审批,以及取得生产批文后在工艺和技术上是否存在问题等。对于仿制药来说,主要是生产的工艺路线是否成熟和稳定。
(四)加强对客户的审查
1、针对行业特点,加强对医药客户的准入审查
医药行业是一个市场准入限制极严格的行业,制药企业从取得生产资格到药品上市以及最后价格制订都受到政府监管部门的管制,如果不能获得市场准入资格,产品将不能在市场销售。在客户和项目审查中应注意:(1)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审查企业产品是否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要求。目前国家对医药行业产业政策主要有医药“十五”发展规划、2014年下发的《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2014年下发的《外商投资企业目录》;(2)根据医药行业准入要求,审查企业是否具备行业准入资格:医药工业企业应通过gmp认证,具备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生产批文、医药产品注册证等;医药商业企业是应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通过gsp认证,进口药品应具有进口药品注册证等。
2、借款人应具备较好声誉
医药产品事关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对药品的药效和副作用缺乏了解,在选择药品时往往依赖以前的经验。因此制药企业以往的产品记录对于现有产品的销售成功与否至为重要。
3、关注企业规模
一般来说,制药行业前期研发成本高而后期生产成本低,固定成本高而变动成本低,研发成本在生产期内摊销,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成本在相当长时间内处于下降趋势,因此医药行业呈现出较强的规模经济特征。大型医药企业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更容易降低成本。
4、关注自主知识产权对医药企业的影响
我国制药行业多年来一直以仿制为主,未来医药企业在药品生产上的主要做法一是继续仿制已过专利保护期而药品生命周期尚未结束的产品;二是加强创新,特别是在中草药方面的研究;三是与跨国制药公司进行合资或合作。关注企业知识产权的变化,通过衡量企业产品是否在保护期内,企业是否具有持续的研发能力等判断企业的发展前景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