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调研报告 >

教材调研报告多篇

发布时间:2023-06-14 07:56:04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寄语]教材调研报告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教材调研报告多篇

【第1篇】2022年新课标教材小学数学教学情况调研报告

一、调研问题的提出

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xx年版)为依据的新编小学数学教材,于xx年秋季在我区起始年级使用。为了解新课标教材一、二年级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落实与实施、课堂的教与学、教师的问题策略与困惑、教学评价、校本教研等情况,总结交流课堂教学经验,探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黄教科研函【xx】82号通知要求,我们于xx年10月中旬开展了一次新课标教材小学数学情况调研活动。

二、活动的基本概况

这次调研组由区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员和市、区小学数学中心组成员组成,历时四天,对1所城区小学,2所中心学校和2个教学点,即岩寺小学、岩寺镇中心学校、富溪乡中心学校及该中心学校的两个村小教学点长坞小学、呈阳小学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随堂听课、查阅教师教学笔记和学生作业、一对一交流、座谈等形式,对学校新课标教材的使用情况作了全面的了解,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现场指导。

三、教与学的现状

(一)值得肯定的方面

1.教师进入了新课程角色,在课堂教学中,教态自然,语言亲切,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民主、活跃、和谐。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大部分教师能够在理解和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用好教材、执行教材,甚至有的教师还能跟据学情在用活教材上进行深入思考,在不违背教材编写意图的前提下适当做了一些调整、取舍和二度开发。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重视数学活动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重视联系生活实际,让书本知识回归生活。

3.符合学段年龄特点,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在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教学挂图、自制教具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有效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4.新课标提出的“四基”目标在课堂教学上有所体现。在抓好以往强调的“双基”的同时,对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教学中重视了符号、分类、推理、一一对应、数形结合等数学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的渗透,重视了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5.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多数班级课堂秩序井然,尤其是几个一年级班级,虽然步入小学学习只有一个多月时间,但绝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令人欣喜,在老师的呵护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专心听讲、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认真操作、同伴交流等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正在逐渐养成。

6.课堂教学评价意识增强,评价能力有所提升。课堂上,教师极少采用负面评价,更多的是鼓励和赞赏,且由滥、露、简的课堂评价向入情、入理、入心转变,引导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7.作业批阅观念转变。学生作业书写认真、工整,本面整洁,教师批阅及时细致认真,多数采用定量评价和描述性评价相结合,有的老师增加一些激励性评语,也有的老师采用“五角星、小红花、笑脸”等儿童喜欢的激励方式,感觉非常温馨。

(二)存在不足

1.少数教师理解教材不够透彻。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教材为什么这样编排?都不是很清楚。

2.少数教师在课堂容量的把握上出现偏差。有的把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过多,甚至把两节课的内容用一节来完成;有的一堂课中练习占用的时间太多,甚至到了打下课铃还在布置课外作业。

3.少数教师重、难点抓不住。表现在:课堂提出的问题总是落不在点位上;教学节奏偏快,在关键点上该慢时却慢不下来;课堂上出现好的生成却不能有效利用。

4.个别大班额班级的教师缺乏教学机智和应变能力,组织教学欠严谨,课堂纪律松懈,难以关注学生个性差异,难以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

5.农村教学点,由于教学具配备出了问题,课堂上数学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少。

6.一些教师课堂练习基本照搬课本练习题,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有针对性练习的不多;在课堂上对学生不良作业习惯未能及时纠。如:错误的握笔方法,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四、实施中的问题与建议

1.有些学校领导总习惯以“就高不就低”的思路来配备任课教师,以致形成低年级数学教师整体实力相对薄弱的局面。建议:提高对低年级教学地位认识,调整思路,适当倾斜,甚至可以考虑让年富力强的数学骨干教师挑起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担。

2.有的教学点的教师手里仅有一本教科书,缺新版课标、缺教学用书和教学挂图、还缺必需的教具和学具,严重影响正常的数学课堂教学。建议各乡镇中心学校领导引起重视,增强服务意识,如果了解到有类似情况,应作出快速反应,及时解决。

3.这次调研的几所学校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上岗培训率是80%左右,未达到上级提出的“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培训安排在暑期,开学人事发生变动是主要缘故,但后续补救工作要跟上。建议学校对没有参加培训的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可以上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进行补课。

4.新课标教材一、二年级小学数学校本教研是一个软肋,目前各校都只停留在学习、听课、评课这些最基本的教研活动层面上,对教师适应新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成长帮助不大。建议学校校本研究重心下移,拓宽思路,丰富教研活动形式。在确定教研主题的基础上,开展专题讲座、经验交流、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等研讨活动。

五、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困惑一:面对零起点的一年级新生,如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思考:从小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直接关系到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赋予每一位小学教师的职责,一年级是学生学习的起步阶段,学习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一定要纳入日常教学之中,要有计划和目标、还要有方法和策略,新生入学第一周应该做些什么?平时上课怎样实施?如何与其他任课教师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如何用自己高善的素养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如果你想得细,做得实、持之以恒,一定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困惑二: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学习“位置”的知识有一定困难,在课堂教学中感觉非常吃力。是否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思考:“位置”主要是认识“上下、前后、左右”,为后续学习序数等内容做准备。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已经降低教学难度,删去了“左右的相对性”的内容,老师要领会新编教材把“位置”内容调整到前面来学习的意图,从整体上去认识、理解教材的用意,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师不可操之过急,指望一节课解决,要心中有数,从长计议,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经常注重渗透和运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认知水平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对这方面的知识掌握会水到渠成的。

困惑三:现在发行的教学挂图版面偏小,视觉效果不佳,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观察和思考。

思考:教学挂图作为教材的辅助材料,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学挂图涵盖了各章节所有插图内容,信息量大,使用方便,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对于这个问题,一方面教研部门应该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使版面设计更适用于教学,另一方面老师在使用时要多动脑筋,尽可能使效果达到最佳,还可以动手制作一些实用性强的教具配合使用。

困惑四:学生学习“小括号”的效果不好,计算错误率高,教师教学颇感费力。

思考:“认识小括号”内容,原教材在二年级下册,新教材中将其移至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安排在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之后。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知道了一般算式的计算顺序,学习这一内容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小括号的出现还可以增加试题的变化,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一年级学生理解小括号的意义,离不开情境的支撑。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结合情境明确解题思路;其次,造成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感受引入新的符号的必要性。这时,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符号,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意识,并通过交流、比较,理解小括号的意义;最后,加强对比练习。这是帮助学生澄清认识,提高计算能力的有效途径。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明确分别应先算什么,突出小括号的作用,巩固运算顺序。

困惑五:有教师反映,在“解决问题”教学中让学生经历“你解答正确吗?”的过程后,感觉反而打乱了学生基本思路,效果很不理想,是否可以淡化这一环节?

思考:对于“解决问题”,义教教材太强调技巧,而课标实验教材太强调情境创设,都没有把落脚点放在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上。新版教材的编排思路: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通过循序渐进地解决一些不同类型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学习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这是新编教材的一大特点,可能有些教师还不适应。“你解答正确吗?”实际上是反思、检验的过程。问题解决后,对解答过程进行检查,对结果进行检验,不仅能保证解答过程及结果的正确性,而且对培养思维严谨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有很大帮助。如何进行检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环节不但不能淡化,还应在教学中引起重视和加强,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困惑六:教师普遍反映,去年一年级数学期中、期末检测试卷的命题有些偏难、偏怪,感觉试题要求高于教材,影响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

思考:考试是评价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的指挥棒。在当前时期的命题,应该体现《课程标准》(xx版)的理念,考查学生应该达到的“四基”能力;了解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水平,以及数学素养的形成情况;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承担命题的教师和教研员要努力把好关。

【第2篇】农村小学录像教材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验证本次拍摄的小学美术录像教材在缺少美术师资的农村学校使用的有效性,获取实际应用的第一手资料,总结经验和不足,为下一阶段拍摄做好准备,经研究选择大通区xx小学进行实地调研。XX年4月2日下午,市电教馆xx馆长、市教研室xx老师、谢区四小xx老师、淮师附xx老师、九一小xx老师我们一行六人,在大通区电教馆xx馆长的陪同下来到xx小学。原定听2节课的,但因车辆半途抛锚,耽误了近一小时时间,结果就听了一节课。

xx小学是一所规模不大的村小,共有8位教师,80名学生,实行包班上课,学校每个班级均已安装交互式多媒体设备,但教室未通互联网。学校安排了一年级的学生给我们使用,全班20人,在包班的张老师的操作下。应该说,张老师素质很高,利用光盘资源上课的方法和技巧掌握的很好,虽然事先并没有看过光盘,不了解授课内容,但她根据光盘播放内容,主动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组织,适时播放、暂停,对学生进行提示和提醒。近40分钟光盘播放完成时,全班学生基本都绘出了手型画,有的学生甚至画了3张,录像课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效果较好。

课后我们参与的老师进行了座谈,大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着重对存在的问题和可以改进的地方进行了探讨。

总的来说,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要让学生觉得是在电视里的老师是在为他们上课,他们不是在被动的观看。

刚开始播放录像片时,学生完全没有进入角色,都在静静的观看录像,后来在张老师的提醒下,学生们才开始伸出小手,拿出画笔,跟着电视上老师模仿。

这说明录像教材没有和学生建立有效的直接关联,在第三方张老师的介入下,学生们才意识到自己要跟着做。

2.教学中所用例子脱离农村学生实际

教学中所用的例子除了大公鸡,其他的如水母、热带鱼等都不是农村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出现这样的名词时,没有具体的形象辅助,造成认知上的障碍,没有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拓展不了学生思维。

结果学生作业模仿较多,大部分都画的大公鸡,因为大公鸡他们最熟悉;创意较少,用色也很单一。

3.未能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录像片中,没有设置电视机前的小朋友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内容,学生们被动观看电视里小朋友回答问题,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学生无法理解教学内容,领会不了教师授课意图,造成学习目标模糊。

4.节奏太快,学生缺少思考空间

虽然拍摄时已注意到这个问题,但实际使用时还是觉得教学环节进行太快,缺少“留白”时间,学生无暇思考,或所有问题录像片中的小朋友都已回答,他们根本不用思考。

学生无法思考,不知怎样思考,自然无法产生有创意、个性化的作品。

5.电视机前的学生作业如何评价

一节课完成时,老师对录像内的小朋友的作品进行了简单的评价,但电视机前的学生作业该如何评价?不能一节课上完了,学习目标有没有达到,学生自己不知道。

6.时间过长

实践证明,如果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场组织教学的教师有必要进行停顿甚至重复播放;录像片中学生做作品的时间太长,音乐和现场声对电视机前学生完成作品是一种干扰。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认为可以从教师备课和拍摄制作两个角度来进行。

对于授课教师,在备课和上课时要注意:

1.开头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片的开头,要引起学生注意,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清晰知道本节课要做什么,需要哪些工具材料。

2.例子要符合农村孩子特点

所举例子应接近农村孩子生活实际,为他们所熟知的事物,不能离他们生活太远。在举出事物例子时,课件应同时展现实物,让学生能进行对比认知。

3.引导电视机前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设置教学活动时,明确告诉他们要做什么,并给他们留出时间思考,形成虚拟的交互,再通过电视里小朋友的回答让电视机前的学生做对比,以加深理解。

4.要始终明确,本教学片拍摄目的是教会电视机前的学生,而不是拍摄现场的学生。

拍摄现场的学生实质是录像教学用的教具,他们在镜头前展现的每一个画面、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是传递的有用的教学信息,是帮助电视前的学生完成学习的资源。

因此,录像片中的现场,生成性内容不是必需的,一切必须是授课教师可控的,甚至是预设的。

5.给出评价量规

要给出精简的、容易操作的评价量规,让现场组织教学的老师能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或学生能根据评价量规自我评价。

对于拍摄和编辑,要做到:

1.录像课各个环节要清晰

要和授课教师做好沟通,根据美术课程的特点,明确教学过程的环节框架,在每个环节开始和结束时,要有明确的语音和字幕提示。

这样便于录像片使用时教师组织教学。

2.画面要展现有效信息

以电视机前的学生角度,设计屏幕上应该出现的信息。多用特写、课件内容,完整展现教师示范和学生示范过程。

【第3篇】小学各学科教材使用情况调研报告

一、调研主题

学科的教学与整合

二、调研对象

本校的全体教师和1---5部分学生

三、调研结果

1、各科新教材的优势

从各学科的教学看,大多的教师更喜欢现有的各科教材,具有的以下明显优势:

(一)各科新教材学科知识性、导向性强,呈现方式多样,丰富有趣,

(二)各科新教材都尊重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教学内容。

(三)各科新教材的编写注重纵向与横向的设计,使教学知识过于集中进行了分散式教学,适合不同学龄段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四)各科新教材都注重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改变了旧教材的只重知识不重时间的现象。

(五)各科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真正体现了学科的整合。

(六)各科新教材的设计开放灵活,给老师、学生留有较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从学生的学习情况看,新教材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使用新教材的学生学习热情高,兴趣浓,善于发言、质疑,思维敏捷,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探究活动多,学生喜欢做,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强。

2、各科新教材的感受

作为一种新教材,教师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有其优势的一面,但也有觉得不太适应的地方,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教材好看不好教。

新教材突出了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但只见教材情景,不见教学内容。尤其是数学、品社、和科学教材中特别明显,让人感觉内容华而不实,把教材的知识味冲淡了。

建议:以图为主,但要图文并茂,这样即使学生课上没掌握好的,也可通过看图、读文意理解知识点。

(二)教学内容设计太分散,不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

新教材(如数学)的知识点多而分散,每一册都安排一些,有的同一个知识体系在一册课本上要分成多个单元上,看起来好象在纵向、横向上是连贯的,但由于知识点的分散,学生往往学下一单元前面的知识忘了,学下一册上一册的知识不记得了,再学习时又要重新整理一遍。如:统计与可能性,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在不同难度上设置了这些知识,知识点分散,且每学期的内容相近,占课时太多,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体系的掌握。

建议: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情况下,尽量把相关的知识点放在同一个单元,使知识系统化,便于学生系统掌握。

(三)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下降。

小学数学教材:强化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培养,忽略基本计算的重点教学,基本计算练习题目设计较少,学生很难达到计算的熟练程度,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相对较差,两极分化现象明显

建议: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设置多种形式的计算技能培养练习,加大计算练习内容量,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四)小学科目偏多

小学三级课程共计10多门科目,占课时数多,而且有的科目内容设置是相通的,如语文与传统的教学,品德社会与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的教学,数学与实践活动等。他们可以。

建议:整合这些相应的科目,让他们互相补充、互相链接。

(五)教学用书要有其参考的价值。

我们现在的教学用书,对单元知识体系做了详细的介绍,对课时教学做了引导,但没有参考性结论、定义。尤其是一些难解问题没有讲解说明。

建议:在教学用书上应当添加上重点内容结论、定义和疑难问题的讲解说明,供教师阅读参考。

【第4篇】新课标教材小学数学教学情况调研报告

2018年新课标教材小学数学教学情况调研报告

一、调研问题的提出

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xx年版)为依据的新编小学数学教材,于xx年秋季在我区起始年级使用。为了解新课标教材一、二年级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落实与实施、课堂的教与学、教师的问题策略与困惑、教学评价、校本教研等情况,总结交流课堂教学经验,探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黄教科研函xx82号通知要求,我们于xx年10月中旬开展了一次新课标教材小学数学情况调研活动。

二、活动的基本概况

这次调研组由区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员和市、区小学数学中心组成员组成,历时四天,对1所城区小学,2所中心学校和2个教学点,即岩寺小学、岩寺镇中心学校、富溪乡中心学校及该中心学校的两个村小教学点长坞小学、呈阳小学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随堂听课、查阅教师教学笔记和学生作业、一对一交流、座谈等形式,对学校新课标教材的使用情况作了全面的了解,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现场指导。

三、教与学的现状

(一)值得肯定的方面

1.教师进入了新课程角色,在课堂教学中,教态自然,语言亲切,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民主、活跃、和谐。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大部分教师能够在理解和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用好教材、执行教材,甚至有的教师还能跟据学情在用活教材上进行深入思考,在不违背教材编写意图的前提下适当做了一些调整、取舍和二度开发。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重视数学活动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重视联系生活实际,让书本知识回归生活。

3.符合学段年龄特点,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在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教学挂图、自制教具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有效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4.新课标提出的“四基”目标在课堂教学上有所体现。在抓好以往强调的“双基”的同时,对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教学中重视了符号、分类、推理、一一对应、数形结合等数学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的渗透,重视了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5.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多数班级课堂秩序井然,尤其是几个一年级班级,虽然步入小学学习只有一个多月时间,但绝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令人欣喜,在老师的呵护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专心听讲、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认真操作、同伴交流等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正在逐渐养成。

6.课堂教学评价意识增强,评价能力有所提升。课堂上,教师极少采用负面评价,更多的是鼓励和赞赏,且由滥、露、简的课堂评价向入情、入理、入心转变,引导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7.作业批阅观念转变。学生作业书写认真、工整,本面整洁,教师批阅及时细致认真,多数采用定量评价和描述性评价相结合,有的老师增加一些激励性评语,也有的`老师采用“五角星、小红花、笑脸”等儿童喜欢的激励方式,感觉非常温馨。

(二)存在不足

1.少数教师理解教材不够透彻。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教材为什么这样编排?都不是很清楚。

2.少数教师在课堂容量的把握上出现偏差。有的把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过多,甚至把两节课的内容用一节来完成;有的一堂课中练习占用的时间太多,甚至到了打下课铃还在布置课外作业。

3.少数教师重、难点抓不住。表现在:课堂提出的问题总是落不在点位上;教学节奏偏快,在关键点上该慢时却慢不下来;课堂上出现好的生成却不能有效利用。

4.个别大班额班级的教师缺乏教学机智和应变能力,组织教学欠严谨,课堂纪律松懈,难以关注学生个性差异,难以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

5.农村教学点,由于教学具配备出了问题,课堂上数学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少。

6.一些教师课堂练习基本照搬课本练习题,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有针对性练习的不多;在课堂上对学生不良作业习惯未能及时纠。如:错误的握笔方法,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四、实施中的问题与建议

1.有些学校领导总习惯以“就高不就低”的思路来配备任课教师,以致形成低年级数学教师整体实力相对薄弱的局面。建议:提高对低年级教学地位认识,调整思路,适当倾斜,甚至可以考虑让年富力强的数学骨干教师挑起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担。

2.有的教学点的教师手里仅有一本教科书,缺新版课标、缺教学用书和教学挂图、还缺必需的教具和学具,严重影响正常的数学课堂教学。建议各乡镇中心学校领导引起重视,增强服务意识,如果了解到有类似情况,应作出快速反应,及时解决。

3.这次调研的几所学校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上岗培训率是80%左右,未达到上级提出的“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培训安排在暑期,开学人事发生变动是主要缘故,但后续补救工作要跟上。建议学校对没有参加培训的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可以上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进行补课。

4.新课标教材一、二年级小学数学校本教研是一个软肋,目前各校都只停留在学习、听课、评课这些最基本的教研活动层面上,对教师适应新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成长帮助不大。建议学校校本研究重心下移,拓宽思路,丰富教研活动形式。在确定教研主题的基础上,开展专题讲座、经验交流、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等研讨活动。

五、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困惑一:面对零起点的一年级新生,如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思考:从小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直接关系到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赋予每一位小学教师的职责,一年级是学生学习的起步阶段,学习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一定要纳入日常教学之中,要有计划和目标、还要有方法和策略,新生入学第一周应该做些什么?平时上课怎样实施?如何与其他任课教师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如何用自己高善的素养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如果你想得细,做得实、持之以恒,一定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困惑二: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学习“位置”的知识有一定困难,在课堂教学中感觉非常吃力。是否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思考:“位置”主要是认识“上下、前后、左右”,为后续学习序数等内容做准备。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已经降低教学难度,删去了“左右的相对性”的内容,老师要领会新编教材把“位置”内容调整到前面来学习的意图,从整体上去认识、理解教材的用意,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师不可操之过急,指望一节课解决,要心中有数,从长计议,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经常注重渗透和运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认知水平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对这方面的知识掌握会水到渠成的。

困惑三:现在发行的教学挂图版面偏小,视觉效果不佳,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观察和思考。

思考:教学挂图作为教材的辅助材料,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学挂图涵盖了各章节所有插图内容,信息量大,使用方便,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对于这个问题,一方面教研部门应该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使版面设计更适用于教学,另一方面老师在使用时要多动脑筋,尽可能使效果达到最佳,还可以动手制作一些实用性强的教具配合使用。

困惑四:学生学习“小括号”的效果不好,计算错误率高,教师教学颇感费力。

思考:“认识小括号”内容,原教材在二年级下册,新教材中将其移至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安排在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之后。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知道了一般算式的计算顺序,学习这一内容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小括号的出现还可以增加试题的变化,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一年级学生理解小括号的意义,离不开情境的支撑。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结合情境明确解题思路;其次,造成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感受引入新的符号的必要性。这时,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符号,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意识,并通过交流、比较,理解小括号的意义;最后,加强对比练习。这是帮助学生澄清认识,提高计算能力的有效途径。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明确分别应先算什么,突出小括号的作用,巩固运算顺序。

困惑五:有教师反映,在“解决问题”教学中让学生经历“你解答正确吗?”的过程后,感觉反而打乱了学生基本思路,效果很不理想,是否可以淡化这一环节?

思考:对于“解决问题”,义教教材太强调技巧,而课标实验教材太强调情境创设,都没有把落脚点放在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上。新版教材的编排思路: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通过循序渐进地解决一些不同类型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学习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这是新编教材的一大特点,可能有些教师还不适应。“你解答正确吗?”实际上是反思、检验的过程。问题解决后,对解答过程进行检查,对结果进行检验,不仅能保证解答过程及结果的正确性,而且对培养思维严谨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有很大帮助。如何进行检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环节不但不能淡化,还应在教学中引起重视和加强,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困惑六:教师普遍反映,去年一年级数学期中、期末检测试卷的命题有些偏难、偏怪,感觉试题要求高于教材,影响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

思考:考试是评价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的指挥棒。在当前时期的命题,应该体现《课程标准》(xx版)的理念,考查学生应该达到的“四基”能力;了解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水平,以及数学素养的形成情况;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承担命题的教师和教研员要努力把好关。

【第5篇】教材市场调研报告

教材市场调研报告

职业学校以“能力为本位”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与普通教育有所区别。相应地,职业学校所使用的教材,也必然有其自身的特点,必然需要适应它自身的要求。随着职业学校教学方法与模式改革的深入,任务驱动、案例教学以及项目教学法等等,成为了职业学校常规教学的手段。那么,教材如何适应教学方法与模式的这种转变,以更好地切合当前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需要;作为体现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的教材,怎样才能适应当前教学过程上的变化,是我们希望了解和作出努力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调查背景

2、调查目的和内容

了解学生专业学习意向 了解现有教材的使用情况 了解学生对学校自编教材的需求

2、调查方式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

3、调查范围及对象

本调查主要面向建筑工程各专业的的学生。

二、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一)课程的学习或教材的目标

对《施工组织与项目实务》课程的学习的目标的了解程度的问题通过调研绝对多数的同学,对该课程的学习和其教材的使用目标是基本了解和明确的。

(二)教学内容

本调查专门在教材的内容方面设置了一些问题:

1、教材的内容覆盖面是否足够是否满足学生需要的问题

超过60%的同学认为,当前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是不够的,约三成的学生认为刚好够用,显然认为内容足够多的学生只占10%。可见,我们目前使用的《施工组织与项目实务》教材,

在内容的充实程度上,显得单薄和不足,不足于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2、教材内容的深度和难度

大多数学生认为,现有教材在深度和难度上不够或者刚好合适,只有约20%的同学认为难度和深度太大。可见,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中,感觉现有教材,不能满足学生学习更多更深入的知识。

(三)教学材料组织形式和体现的教学方法

1、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和编排顺序

超过半数的同学觉得现有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比较合理。但有41.7%的同学不满意现有教材在内容上的编排和组织,认为不适合于课堂教授,自我阅读学习起来有困难,对学习效率没有帮助,有待改进。

2、对反映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理论和实例项目的比例方面

对于这个问题,学生的看法比较平均,甚至明显相互矛盾。这里从侧面反应了两个问题,一是反映了不同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与学习倾向上有很大的不同,提示我们在个别化教学上应做更多的工作;二是反映了在教材中兼顾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模式上的努力仍然是一个问题,也是一个难点所在。提示我们应注意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现代的教学模式,才能取得更高的教学效率。

3、现有教材中的项目或实例,是否切合我们的实际

对于这个问题,多数学生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在项目的内容选取和难度深度选取上,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比较适合于学生的学习水平。

4、对于教材中作业与练习的量

调查结果显示,同学们对本问题的认知表现出较大的差别,对问题的回答有矛盾之处。但是,仍然可以看出,多数学生同意当前教材设置的作业和练习量比较合适,不需要改变。

(四)教材使用和学习的效果

对教材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的调查,结果如下:

可见,大多数学生“一般情况不看课本,遇到问题时才看,在理论课上或者上机课上,有时不需要课本。觉得老师的讲授和演示是主要的,可以离开课本。”但并不完全代表教材完全不可用,而往往跟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关。

在教材的使用效果上,绝大多数的同学认为,现有教材“基本合用,可在原来基础上改进”;认为“不合用,需要一个全新的教材”的同学占占少数,而认为现有教材很合用,不需要新教材的同学只有很少的数量。这里提示我们,在现有教材上充实改进,或新编教材,有一定的依据。

(五)对教材使用的建议或意向

最后,绝大多数同学们认为在目前教材市场上能够或者基本能够找到适合我们需要的教材,显然,同学们给我们在教材上的建议是:选择现有合适和最好的,并由教师进行处理、充实或者改编。

三、结论或建议

从调查的整体情况看,学生基本上根据自己的实际对调研问题进行了回答,调查的结果符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所观察到的情况。综合起来,这次对《施工组织与项目实务》教材的使用现状的调查,在以下方面给我们一些提示。

(一) 绝大多数学生对《施工组织与项目实务》课程的学习和flash教材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和明确的。

(二) 学生认为现有flash教材在内容的量和覆盖面上,存在不足,不够充实,不足于实现flash课程所有达到的学习目标。

但在内容的深度和难度上,学生们对现有flash教材作出了比较肯定的回答,大多数学生认为,现有教材在深度和难度上是合适的,而认为过深过难和过浅过易的,两者相若。

(三) 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和编排顺序上,不能令人满意。认为现有教材在内容上的编排和组织,认为不适合于课堂教授,自我阅读学习起来有困难,对学习效率没有帮助,有待改进。

(四) 教材在体现教学方法和模式上面,调查结果反映出比较矛盾和复杂的情况,这个问题上没有一个明显和单一的倾向。它反映了鱼与熊掌如何可以兼得的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取向。事实上,在职业教育的教材编写和选择上,如何处理理论和实践性操作技能环节,如何兼顾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方法,仍然是一个难点和一个争议的问题,也是我们在编制校本教材的时候,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五) 对教材在实例项目,以及作业与练习的量的问题上也做了比较肯定的回答,认为它们在量上是合适的。同时认为,这些实例、项目、作业与练习比较切合实际需要。

(六)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多数学生对教材和课本本身并不太重视,学生更重视的是教师在教学上对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处理,实际上反映的是学生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使用。对于操作技能为特点的flash课程,认为多数情况下并不需要课本,认为老师的讲授和演示是主要的。

(七) 最后,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现有教材是否合用”的问题,都做了肯定的回答,认为现有教材基本上可以使用,只要在现有基础上做一些改进。同时,认为在目前教材市场上能够或者基本能够找到适合我们需要的教材。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认为,现有教材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深度难度、实例项目和作业与练习的设置等方面都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而在教学内容的容量和广度、内容的组织编排、所体现的教学方法、以及理论和实践性环节的兼顾方面存在不足,需要改进。调查结果的事实,建议我们可以选择现有教材市场上最好和合适的,并做一些针对我们自身实际的处理、充实和改进。

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以技能操作为特点的flash课程,在目前情况下编撰校本教材,有一定的依据,但是没有完全的必要性。至于充分条件,建议有兴趣的同志,后续可以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比如,过往编制的校本教材的在使用后的评估反馈情况,教师教材编撰的业务能力是否能够达到要求,教师时间精力方面的条件是否具备,编制得到的教材预计是否能切实符合我们的教学实际,在教材质量上是否达到或超过现有教材市场上的教材质量水平等,这些问题的调查显然是有价值的。

虽然,调查结果没有显示出编制校本教材的完全必要性,也没有迹象显示编制的条件是充分的,但是,编制校本教材的可行性却是存在的。现有教材毕竟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学生在调查中的回答,显示了现有教材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未来校本教材的编制,即可以根据本次调查的结论,围绕那些欠缺的问题,也参考其优秀之处,进行设计和编制。相信通过根据充分调查和论证之后,所编撰形成校本教材,一定能充分保证其质量。

【第6篇】教材使用情况调研报告

教材使用情况调研报告1

一、调研主题

学科的教学与整合

二、调研对象

本校的全体教师和1---5部分学生

三、调研结果

1、各科新教材的优势

从各学科的教学看,大多的教师更喜欢现有的各科教材,具有的以下明显优势:

(一)各科新教材学科知识性、导向性强,呈现方式多样,丰富有趣,

(二)各科新教材都尊重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教学内容。

(三)各科新教材的编写注重纵向与横向的设计,使教学知识过于集中进行了分散式教学,适合不同学龄段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四)各科新教材都注重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改变了旧教材的只重知识不重时间的现象。

(五)各科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真正体现了学科的整合。

(六)各科新教材的设计开放灵活,给老师、学生留有较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从学生的学习情况看,新教材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使用新教材的学生学习热情高,兴趣浓,善于发言、质疑,思维敏捷,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探究活动多,学生喜欢做,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强。

2、各科新教材的感受

作为一种新教材,教师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有其优势的一面,但也有觉得不太适应的地方,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教材好看不好教。

新教材突出了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但只见教材情景,不见教学内容。尤其是数学、品社、和科学教材中特别明显,让人感觉内容华而不实,把教材的知识味冲淡了。

建议:以图为主,但要图文并茂,这样即使学生课上没掌握好的,也可通过看图、读文意理解知识点。

(二)教学内容设计太分散,不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

新教材(如数学)的知识点多而分散,每一册都安排一些,有的同一个知识体系在一册课本上要分成多个单元上,看起来好象在纵向、横向上是连贯的,但由于知识点的分散,学生往往学下一单元前面的知识忘了,学下一册上一册的知识不记得了,再学习时又要重新整理一遍。如:统计与可能性,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在不同难度上设置了这些知识,知识点分散,且每学期的内容相近,占课时太多,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体系的掌握。

建议: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情况下,尽量把相关的知识点放在同一个单元,使知识系统化,便于学生系统掌握。

(三)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下降。

小学数学教材:强化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培养,忽略基本计算的重点教学,基本计算练习题目设计较少,学生很难达到计算的熟练程度,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相对较差,两极分化现象明显

建议: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设置多种形式的计算技能培养练习,加大计算练习内容量,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四)小学科目偏多

小学三级课程共计10多门科目,占课时数多,而且有的科目内容设置是相通的,如语文与传统的教学,品德社会与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的教学,数学与实践活动等。他们可以。

建议:整合这些相应的科目,让他们互相补充、互相链接。

(五)教学用书要有其参考的价值。

我们现在的教学用书,对单元知识体系做了详细的介绍,对课时教学做了引导,但没有参考性结论、定义。尤其是一些难解问题没有讲解说明。

建议:在教学用书上应当添加上重点内容结论、定义和疑难问题的讲解说明,供教师阅读参考。

教材使用情况调研报告2

为了验证本次拍摄的小学美术录像教材在缺少美术师资的农村学校使用的有效性,获取实际应用的第一手资料,总结经验和不足,为下一阶段拍摄做好准备,经研究选择大通区xx小学进行实地调研。20xx年4月2日下午,市电教馆xx馆长、市教研室xx老师、谢区四小xx老师、淮师附xx老师、九一小xx老师我们一行六人,在大通区电教馆xx馆长的陪同下来到xx小学。原定听2节课的,但因车辆半途抛锚,耽误了近一小时时间,结果就听了一节课。

xx小学是一所规模不大的村小,共有8位教师,80名学生,实行包班上课,学校每个班级均已安装交互式多媒体设备,但教室未通互联网。学校安排了一年级的学生给我们使用,全班20人,在包班的张老师的操作下。应该说,张老师素质很高,利用光盘资源上课的方法和技巧掌握的很好,虽然事先并没有看过光盘,不了解授课内容,但她根据光盘播放内容,主动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组织,适时播放、暂停,对学生进行提示和提醒。近40分钟光盘播放完成时,全班学生基本都绘出了手型画,有的学生甚至画了3张,录像课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效果较好。

课后我们参与的老师进行了座谈,大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着重对存在的问题和可以改进的地方进行了探讨。

总的来说,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要让学生觉得是在电视里的`老师是在为他们上课,他们不是在被动的观看。

刚开始播放录像片时,学生完全没有进入角色,都在静静的观看录像,后来在张老师的提醒下,学生们才开始伸出小手,拿出画笔,跟着电视上老师模仿。

这说明录像教材没有和学生建立有效的直接关联,在第三方张老师的介入下,学生们才意识到自己要跟着做。

2、教学中所用例子脱离农村学生实际

教学中所用的例子除了大公鸡,其他的如水母、热带鱼等都不是农村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出现这样的名词时,没有具体的形象辅助,造成认知上的障碍,没有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拓展不了学生思维。

结果学生作业模仿较多,大部分都画的大公鸡,因为大公鸡他们最熟悉;创意较少,用色也很单一。

3、未能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录像片中,没有设置电视机前的小朋友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内容,学生们被动观看电视里小朋友回答问题,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学生无法理解教学内容,领会不了教师授课意图,造成学习目标模糊。

4、节奏太快,学生缺少思考空间

虽然拍摄时已注意到这个问题,但实际使用时还是觉得教学环节进行太快,缺少“留白”时间,学生无暇思考,或所有问题录像片中的小朋友都已回答,他们根本不用思考。

学生无法思考,不知怎样思考,自然无法产生有创意、个性化的作品。

5、电视机前的学生作业如何评价

一节课完成时,老师对录像内的小朋友的作品进行了简单的评价,但电视机前的学生作业该如何评价?不能一节课上完了,学习目标有没有达到,学生自己不知道。

6、时间过长

实践证明,如果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场组织教学的教师有必要进行停顿甚至重复播放;录像片中学生做作品的时间太长,音乐和现场声对电视机前学生完成作品是一种干扰。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认为可以从教师备课和拍摄制作两个角度来进行。

对于授课教师,在备课和上课时要注意:

1、开头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片的开头,要引起学生注意,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清晰知道本节课要做什么,需要哪些工具材料。

2、例子要符合农村孩子特点

所举例子应接近农村孩子生活实际,为他们所熟知的事物,不能离他们生活太远。在举出事物例子时,课件应同时展现实物,让学生能进行对比认知。

3、引导电视机前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设置教学活动时,明确告诉他们要做什么,并给他们留出时间思考,形成虚拟的交互,再通过电视里小朋友的回答让电视机前的学生做对比,以加深理解。

4、要始终明确,本教学片拍摄目的是教会电视机前的学生,而不是拍摄现场的学生。

拍摄现场的学生实质是录像教学用的教具,他们在镜头前展现的每一个画面、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是传递的有用的教学信息,是帮助电视前的学生完成学习的资源。

因此,录像片中的现场,生成性内容不是必需的,一切必须是授课教师可控的,甚至是预设的。

5、给出评价量规

要给出精简的、容易操作的评价量规,让现场组织教学的老师能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或学生能根据评价量规自我评价。

对于拍摄和编辑,要做到:

1、录像课各个环节要清晰

要和授课教师做好沟通,根据美术课程的特点,明确教学过程的环节框架,在每个环节开始和结束时,要有明确的语音和字幕提示。

这样便于录像片使用时教师组织教学。

2、画面要展现有效信息

以电视机前的学生角度,设计屏幕上应该出现的信息。多用特写、课件内容,完整展现教师示范和学生示范过程。

【第7篇】农村录像教材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村录像教材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验证本次拍摄的小学美术录像教材在缺少美术师资的农村学校使用的有效性,获取实际应用的第一手资料,总结经验和不足,为下一阶段拍摄做好准备,经研究选择大通区xx小学进行实地调研。2013年4月2日下午,市电教馆xx馆长、市教研室xx老师、谢区四小xx老师、淮师附xx老师、九一小xx老师我们一行六人,在大通区电教馆xx馆长的陪同下来到xx小学。原定听2节课的,但因车辆半途抛锚,耽误了近一小时时间,结果就听了一节课。

xx小学是一所规模不大的村小,共有8位教师,80名学生,实行包班上课,学校每个班级均已安装交互式多媒体设备,但教室未通互联网。学校安排了一年级的学生给我们使用,全班20人,在包班的张老师的操作下。应该说,张老师素质很高,利用光盘资源上课的方法和技巧掌握的很好,虽然事先并没有看过光盘,不了解授课内容,但她根据光盘播放内容,主动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组织,适时播放、暂停,对学生进行提示和提醒。近40分钟光盘播放完成时,全班学生基本都绘出了手型画,有的.学生甚至画了3张,录像课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效果较好。

课后我们参与的老师进行了座谈,大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着重对存在的问题和可以改进的地方进行了探讨。

总的来说,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要让学生觉得是在电视里的老师是在为他们上课,他们不是在被动的观看。

刚开始播放录像片时,学生完全没有进入角色,都在静静的观看录像,后来在张老师的提醒下,学生们才开始伸出小手,拿出画笔,跟着电视上老师模仿。

这说明录像教材没有和学生建立有效的直接关联,在第三方张老师的介入下,学生们才意识到自己要跟着做。

2、教学中所用例子脱离农村学生实际

教学中所用的例子除了大公鸡,其他的如水母、热带鱼等都不是农村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出现这样的名词时,没有具体的形象辅助,造成认知上的障碍,没有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拓展不了学生思维。

结果学生作业模仿较多,大部分都画的大公鸡,因为大公鸡他们最熟悉;创意较少,用色也很单一。

3、未能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录像片中,没有设置电视机前的小朋友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内容,学生们被动观看电视里小朋友回答问题,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学生无法理解教学内容,领会不了教师授课意图,造成学习目标模糊。

4、节奏太快,学生缺少思考空间

虽然拍摄时已注意到这个问题,但实际使用时还是觉得教学环节进行太快,缺少“留白”时间,学生无暇思考,或所有问题录像片中的小朋友都已回答,他们根本不用思考。

学生无法思考,不知怎样思考,自然无法产生有创意、个性化的作品。

5、电视机前的学生作业如何评价

一节课完成时,老师对录像内的小朋友的作品进行了简单的评价,但电视机前的学生作业该如何评价?不能一节课上完了,学习目标有没有达到,学生自己不知道。

6、时间过长

实践证明,如果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场组织教学的教师有必要进行停顿甚至重复播放;录像片中学生做作品的时间太长,音乐和现场声对电视机前学生完成作品是一种干扰。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认为可以从教师备课和拍摄制作两个角度来进行。

对于授课教师,在备课和上课时要注意:

1、开头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片的开头,要引起学生注意,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清晰知道本节课要做什么,需要哪些工具材料。

2、例子要符合农村孩子特点

所举例子应接近农村孩子生活实际,为他们所熟知的事物,不能离他们生活太远。在举出事物例子时,课件应同时展现实物,让学生能进行对比认知。

3、引导电视机前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设置教学活动时,明确告诉他们要做什么,并给他们留出时间思考,形成虚拟的交互,再通过电视里小朋友的回答让电视机前的学生做对比,以加深理解。

4、要始终明确,本教学片拍摄目的是教会电视机前的学生,而不是拍摄现场的学生。

拍摄现场的学生实质是录像教学用的教具,他们在镜头前展现的每一个画面、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是传递的有用的教学信息,是帮助电视前的学生完成学习的资源。

因此,录像片中的现场,生成性内容不是必需的,一切必须是授课教师可控的,甚至是预设的。

5、给出评价量规

要给出精简的、容易操作的评价量规,让现场组织教学的老师能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或学生能根据评价量规自我评价。

对于拍摄和编辑,要做到:

1、录像课各个环节要清晰

要和授课教师做好沟通,根据美术课程的特点,明确教学过程的环节框架,在每个环节开始和结束时,要有明确的语音和字幕提示。

这样便于录像片使用时教师组织教学。

2、画面要展现有效信息

以电视机前的学生角度,设计屏幕上应该出现的信息。多用特写、课件内容,完整展现教师示范和学生示范过程。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教材调研报告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教材调研报告多篇范文,共有18964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教材调研报告多篇下载
教材调研报告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