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乡镇工作的调研报告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乡镇工作的调研报告篇1
乡镇党政干部队伍状况如何,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在基层贯彻执行,关系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乡镇党政干部队伍建设十分重要。__年以来,__县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乡镇党政干部队伍建设,如激发乡镇发展活力、公推直选、扩大党内民主和政务公开等,这些举措在实践中产生了积极效应,引起了中央和省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媒体的广泛关注。本文以__县为重点,系统总结了__年以来__县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加强乡镇党政干部队伍建设的经验,以及实践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和实际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__县加强乡镇党政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
__县位于__省东部、__市北部,现辖__个乡镇,__x个行政村,面积__平方公里,总人口__x万,是__省首批扩权强县试点县之一。近年来,__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开明开放、奋发向上、苦干实干、富民强县”的发展理念和实现“x东工业强县、x东现代农业示范县、x东一流中等城市、__经济文化强县”四大发展目标。为了为实现四大发展目标提供干部保障和人才支撑,__县下大力气抓乡镇党政干部队伍建设,进行了激发乡镇发展活力、创新选人用人机制、乡镇基层干部公推直选、乡镇党务政务公开和推行民主评议等一系列制度创新,创造了一整套丰富的实践经验。
(一)激发乡镇发展活力,加强乡镇党委、政府建设
__年x月和__年__月,__县先后出台了《关于充分激发乡镇发展活力的十条意见》《关于激发乡镇发展活力的补充规定》文件,坚持放权、让利、减压、明责,从体制机制入手加强乡镇党委、政府建设,不断激发乡镇发展活力。一是赋予乡镇委托执法权限。在行政许可的范围内,以授权、委托等方式,将县级部门__余项行政、经济、执法管理权限下放、下延至乡镇。同时,县级部门派驻、下伸机构其他行政事项审核或审批前须书面征得所在乡镇政府同意,有效解决了乡镇责、权、利不一致的问题。二是赋予乡镇人事管理权限。将乡镇中层干部任免权下放到乡镇党委,组织人事部门只负责审查任职资格和备案批复。对以条块管理为主的人员调动、任免、考核,必须征得所在乡镇党委的同意,年终考核权乡镇占__%、部门占__%。对直管单位派出机构,所在片区乡镇每年结合年度考核一并对机构及班子成员进行民主测评。凡乡镇站所工作人员因工作不力,乡镇党委要求县级相关部门调整的,县级部门须在半个月内作出处理。三是赋予乡镇更宽的财政管理权限。对建制镇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全额返还乡镇用于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镇新增税收县级分享部分以及社会抚养费返还乡镇比例。四是赋予乡镇更活的运转空间。足额预算乡镇工作经费,坚持公用经费乡镇预算高于县级部门,偏远乡镇预算高于城郊乡镇__%。年终,县财政对保障水平最低的十个乡镇给予适度补助。这些措施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乡镇党委政府“责大权小、干部难管、工作难做”的难题,基本厘清了体制上多年存在的“条块纷争、利益割据、相互掣肘”困惑,而且形成了“共同推进、争相发展、加快发展”的可喜势头。
(二)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
根据“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和省委“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坚持“看德才选人,凭实绩用人”的原则,__县积极探索改革乡镇党政干部选任方式,探索选人用人新机制。
在“公选公考”中选优。__年__月,__县公选了x名乡镇长拟任人选。__年x月,面向全县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公开选拔__名驻特困村副乡镇长拟任人选。__年x月,面向全市公开选拔x名乡镇长人选;__年x月,面向全县公推直选x名乡镇党委书记。
以__年x月面向全县公推直选x名乡镇党委书记为例,为了确保“公选公考”的公平、公正、透明,__县在候选人资格审查合格后,主要采取了以下步骤:
一是公开报名。采取个人自荐、群众推荐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个人自荐,凡符合资格条件的人员,可直接到县公推直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名;群众推荐,__名以上党员、群众可联名推荐,群众推荐采取书面形式,署真实姓名;组织推荐,由所在单位党组织集体研究推荐。群众推荐和组织推荐的人员须符合任职资格条件,并征得本人同意、签字确认。
二是资格审查。由县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报名者进行资格审查。征求纪检监察、计生、安全、综治等部门意见后,没有影响任用问题反映的资格审查合格人数与公推直选名额的比例不低于x:x。若低于规定比例,相应减少公推直选名额。
三是公开选拔候选人初步人选。通过集中非定向公开选拔的办法,按x:x的比例产生候选人初步人选。集中非定向公开选拔采用面试的方式,主要测试报考对象担任乡镇党委书记应具备的综合分析、逻辑思维、语言表达、领导驾驭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实行现场打分、计分、公布得分结果,并在县电视台、党政网发布公告。
四是组织考察。对候选人初步人选进行全面考察,考察工作由县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考察中民主测评优秀和称职票得票率低于__%的,或不称职票得票率超过__%的,取消参与后面环节的资格。
五是自主选择职位。考察合格的人选,再根据集中非定向公开选拔面试得分,按x:x的比例从高到低确定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候选人预备人选按面试得分从高到低自主选择具体职位,每人只能选择x次。若放弃选择,则在考察合格的人选中按面试得分从高到低依次递补。若面试得分相同,则近三年年度考核优秀票平均得票率高者优先。
六是实地调研。由县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集中调研。主要采取召开座谈会,深入到村、企业、农户走访,与乡村干部和党员群众交流沟通等形式,就该乡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等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同时,候选人预备人选撰写调研报告,提出该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党的建设等方面的规划和任期目标及主要措施。调研报告送县公推直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阅,当选后存乡镇党委并装入干部个人档案。集中调研原则上x—x天完成。
七是公开推荐候选人正式人选。在公推直选的乡镇召开公开推荐大会,由候选人预备人选围绕自己的基本情况、任职优势、任期目标、工作思路及措施演讲,并回答参会人员的提问。演讲答辩结束后,参会人员无记名投票,民主推荐产生候选人正式人选。
八是批准正式候选人。由所在乡镇党委上报公开推荐的候选人正式人选。县委常委会议按x:x的比例批准正式候选人__名(每个乡镇x名)。
九是直接选举。按照《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组织召开乡镇党员大会,对x名正式候选人进行直接选举。直选前,正式候选人党组织关系不在所选乡镇的,应将党组织关系转到该乡镇机关党支部。
十是审批。选举工作结束后,由所在乡镇党委将选举结果报县委审批。
在“基层基础”中选实。坚持干部下基层去、干部从基层来。建立基层干部提拔提任机制,要求县级部门局长原则上从乡镇党委书记产生、长期在乡镇工作的党委书记和乡镇长原则上安排进城。__年至__年,乡镇由股级干部提拔担任副科级领导干部的__x人,由副科级领导干部提拔为正科级干部的__人;全县__名乡镇领导干部交流进县级部门任职。特别是提拔重用x名在平武、什邡重灾区抗震救灾表现突出的干部。其中,x名乡镇长转任乡镇党委书记,x名乡镇副职提拔为乡镇长,x名股级干部提拔为副科级干部。
(三)大力推进乡镇党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__县为了解决长期以来乡镇领导班子决策过程中存在的“一言堂”等决策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突出问题,通过扩大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积极推行乡镇党政会议开放,开展了党员群众代表列席乡镇党政会议、乡镇重大决策实行咨询论证等一系列实践探索,使乡镇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更加符合民意,更加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
(四)坚持实行乡镇党务、政务公?
__县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践中,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积极推进乡镇(街道)党务、政务公开,明显地提高了乡镇党务、政务工作的透明度,赢得了广大党员群众的理解和信任。
(五)积极推行民主评议
真理来自基层,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举措也同样来自基层,来自实践,来自群众。__县充分发扬民主,邀请人民群众、专家学者和实际部门的同志共同参与,集思广益,科学论证,民主决策,积极推行民主评议,切实听政于民、评之于民。
二、__县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实践成效
乡镇干部是贯彻执行党在乡镇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是团结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这一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关键。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既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__县近年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坚持把乡镇党政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发展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的重要内容,以激发乡镇发展活力为突破口,进而扩展到乡镇党政领导公推直选、乡镇党委决策民主化、乡镇党务公开和实行民主评议等一系列制度创新,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进行制度配套建设,达到了较高的制度化水平,走上了循序渐进和逐步深化的发展轨道。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实现各项工作目标提供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
一是党群、干群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__县通过实行激发乡镇发展活力,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大力推进乡镇党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实行乡镇党务政务公开,积极推行民主评议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调动了基层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特别是乡镇干部在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方面十分重视民主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基础性作用,善于运用法治手段推进和保障改革,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在__,干部选任没有“潜规则”,干部是凭真本事“赛”出来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干部群众普遍反映,现在干部选任“风气正、导向好,过程公开透明,结果公平公正”,“搞勾兑”、“跑官要官”已经没有“市场”了。党在广大农村的执政基础得到了维护巩固,党在基层社会的执政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二是激发了广大党员群众关心政治、参与改革的热情,各项事业取得了明显成效。__县紧紧围绕发展民主政治的要求,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强建设服务型政府,切实让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激发广大党员群众关心政治、参与改革的热情,为实现全县“四大目标”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有力地推动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__年,实现gdp__x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__x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__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__x亿元,固定资产投资__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__x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__%、__%、__%、__%、__%、__%,比“十五”末增长__%、__x%、__x%、__x%、__x%、__x%。__年,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__x元、农民人均纯收入__元,分别比上年增长__%、__%。在经济建设取得明显成绩的同时,教育、科技、文体、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等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几年来,__县先后荣获“中国香椿第一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节水灌溉先进县”“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全国农村水电电气化达标县”“__省环境优美示范县城”“__省文明城市”“__省绿化模范县”等称号,被确定为“革命老区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县”“全国优质苎麻种植基地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试点县”。
三是规范了政府的行政行为。公共行政的有效开展,要求对公权力进行重新调整和配置,以发挥社会自治的力量、保障公众在社会事务管理中的参与权利;而这些也都依赖于行政体制发挥其基础性的作用,因为没有规范的行政行为,公共行政的有效运行只能成为空谈。__县积极引入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规律和价值理念的管理和服务手段,出台《县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建立重大决策后评估制度。灵活、高效、务实的行政体制使公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乡镇领导干部逐步学会使用民主的方式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经过几年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后,不少乡镇党委、政府,坚持和完善了村务、厂务、政务、党务的“四公开”制度,抓好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的统一,创新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让群众中的许多疑问、误解在民主机制中得到及时澄清和消除,化解了群众多年反映强烈的历史遗留问题。__县在近几年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群众信访和群体性事件却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全县和谐稳定的局面已基本形成。__至__年,连续三年荣获“__省维稳工作先进县”“__省平安建设先进县”。
四是激发了干部比学赶超氛围,队伍活力不断增强。__县一方面完善人才流动机制,进一步明确乡镇人事调配原则、调配条件、调配范围、审批权限、审批程序和调配纪律,为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奠定机制保障。另一方面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崇尚实干、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让一大批想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的乡镇干部走上领导岗位,目前基本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队伍活力不断增强。
三、__县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乡镇党委、行政监督管理制度有待加强。由于行政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一些乡镇干部不愿深入农村、深入群众,工作浮在面上;有的乡镇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的办事不公、处事不当;个别干部为政不廉,以权谋私;有些干部仍然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方式方法开展工作,工作方法过于简单,缺少主动到群众中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存在“等、拖、推”的官僚作风;有的怕失去选票,怕得罪人,争做“老好人”。这些情况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基层组织在群众中威信不高,影响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为此,乡镇党委、行政监督管理制度有待加强。
二是干部选拔、管理、监督、激励机制有待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制度体系尚未完全形成,政策的系统性、配套性和规范性还不强。对乡镇干部的推荐、考察和选拔等环节还不是很规范,而且选人渠道较窄,乡镇干部的“进”“出”口不畅,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积极性难以充分发挥,干部选拔、管理、监督、激励机制有待健全。
三是乡镇党委、行政民主评议有待提升。乡镇党务、政务公开内容不够真实,实际效果也不够理想,参会代表的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乡镇党委、行政会议仍不够开放,还需统一规范,列席代表的作用发挥也值得研究,乡镇党委、行政民主评议有待从根本上提升。
四是教育培训针对性、实用性有待商榷。干部培训缺少针对性、实用性,培训力度不够、渠道狭窄、形式单一。由于受师资、资金、地域等条件限制,干部培训只局限于一般的岗位培训,缺乏有针对性的深层次规模培训措施。乡镇干部资源配置的统筹性和计划性还不够完善,梯队培养的意识不强,培训学习和实践锻炼还存在着条块分割,导致文化基础较弱,知识更新不及时,思想观念保守陈旧,基层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五是政治生态环境有待改观。受自然环境制约,也受到管理体制的制约,现在乡镇党委政府的责任越来越大,但乡镇有调控和执法职能的机构大部分收归上级部门管理,乡镇党委政府的权力越来越小,导致干部“恋城不恋乡”现象突出,政治生态环境有待大幅改观。
(二)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乡镇是国家行政管理体系最基础的层次,肩负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艰巨使命,是国家和社会连接的枢纽,其核心是乡镇党委,关键是乡镇政府。中央__年x号文件提出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这就必然要求深化农村各项改革,迫切需要一支强有力的乡镇党政干部队伍。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必须从制度和机制建设入手,要紧紧抓住“创先争优”活动的难得机遇,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狠下功夫,着眼于“选、管、培、评、育”五个方面,花大力气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积极探索出一套“选得准、留得住、干得好”的干部教育和管理机制,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作风过硬、德才兼备、后备有序的干部队伍,在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执政能力上狠下功夫。
首先,建立乡镇党委、行政监督管理机制。一是规范乡镇干部工作制度。重点是建立健全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同时,逐步完善年度考评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审计、村组财务审计制度和个人收入申报等制度,实现农村基层干部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二是坚持和完善民主管理机制。重点是推行“阳光政务”。在乡镇要落实好政务公开、党务公开。加大组织监督管理力度,建立乡村领导干部预警教育制度。
其次,建立和创新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一是坚持正确的选人标准。要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前提下,把经济的发展程度、农民的富裕程度、群众的拥护程度作为选拔乡镇干部的重要标准。二是拓宽选人渠道。坚持把党政机关新录用的公务员放到乡镇。同时,可从农村科技示范户、专业户、企业骨干、复退军人、务工经商人员、回乡知识青年以及留村优秀青年中选拔一批乡镇干部。三是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任用的新方式。根据乡镇直接服务群众的特点,采取“三推两考一选”(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推荐,进行考试和考核,按党章和有关法规进行选举)、“两票”(民意测验票、选举票)选举、“海推直选”等办法产生乡镇领导干部。四是坚持和完善干部交流制度。探索建立党务工作岗位与经济工作岗位、综合部门与专业部门、基层与上级、机关与一线、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企业与行政机关之间的干部流动机制。五是建立健全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坚持和完善干部公选制、末位淘汰制、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度等。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再次,建立和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在乡镇,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出台前,要广纳民意,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把群众意志贯彻于决策全过程。建立和完善群众参与监督机制,积极探索群众和党代表列席党委会议,聘请群众监督员监督党委和政府重大工作等制度,使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更加科学、民主。
最后,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坚持不懈地抓培训,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全面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保障机制,把学习成效作为干部提拔使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把培训作为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的根本性和基础性措施。加强县委党校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批既有丰富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思维活跃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其五,加强乡镇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一是建立健全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坚持和健全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制度、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制度。二是努力提高乡镇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组织干部学习法律知识,积极推进乡镇党委政府工作的法制化建设,规范政府部门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收费、行政程序等公共行为,强化依法行政的监督机制。三是营造乡镇干部求真务实的良好环境。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建立和完善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制度。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农村基层干部讲实话,办实事。真正减轻乡镇干部的工作负担,让他们一心一意抓改革,谋发展。
乡镇工作的调研报告篇2
“农业,国之根基”。农业一直是国家社会经济建设的主线。近几年,随着国家在农业建设方面惠农、利农政策的不断推出,各项先进生产技术的不断应用,农业发展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粮食连年增长”、“农民持续增收”,广大农民的生活稳步提高,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一切的变化,再次证明发展现代农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必然,同时也对我们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提出了更多、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农业发展现状。
基本情况:我镇行政区域面积 87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68 公顷。其中,水田 835公顷,旱地4976公顷。全镇共有 2个村(居)委,共53个自然屯30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数 2248户5 524人。xx年全镇农民人均村收入6283元。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
(一)耕地、淡水、生物资源相对缺少。
xx镇地理位置属于经典的喀斯特地貌,多山岩石山脉,平原土地较少。土地保水能力较差,土壤肥力不够。
(二)农业基础薄弱。
xx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相对较落后一些,导致整个现代农业基础比较薄弱。
(三)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识不够强。
受传统经营习惯的影响,农民的思想根深蒂固,不愿接受外来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导致农业效益居低不下,给发展现代农业的思想阻力较大。
三、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
(一)道路畅通,交通方便。
本镇辖区内国道324纵贯南北,县道3 6横穿东西,并且在浪湾村内有着高速路出口,整个镇辖区的路组合成一个交通便利的路网结构,为人流、物流的集散创造了条件。
(二)地理位置优厚。
距离县城30公里,离xx市62公里。刚好处在两者之间一个很好的物流、人流交汇处,便于各种信息技术的传播,形成较大的辐射面。
(三)xx金穗农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现代农业的龙头企业,起到很好的带头引领作用 。
据统计,xx金穗农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香蕉基地面积从xx年的 2 50亩扩展到xx年的3.6万亩,同比增长 96.3%。公司年支付土地流转金7830万元,发放农民工工资683万元,累计培训农民工258场,创造农民工劳动就业0万人次以上,辐射带动周边香蕉种植面积0万亩。
(四)政策的支持。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国家鼓励积极探索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实践。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迫切需求,是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四、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农业现代化宣传,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提供行动先导。
要充分认识现代农业与能源化工两个同等重要,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我镇以金穗公司发展的现代农业带领定江村定点屯村民集体致富的先进事迹,走进各村屯进行宣传,充分体现出发展现代农业的惠民、富民、强民的作用。通过宣传能让更多的村民了解到现代农业是当前新时期发展农业的必然途径,提高群众的思想认识,以更高、更好的热情发展现代农业。
(二)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和创新开发机制,为发展现代农业增活力。
我镇的香蕉种植和甘蔗种植是整个镇经济收入的一块“大蛋糕”,但是每年都受到来自台风的影响,每次台风过后都给村民带来很大的损失。由此可见,我镇农业抗灾能力弱,不断改善农业的基础设施条件,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我镇在各村屯兴修水利工程,便利于民的耕种灌溉;积极发展农户建沼气池,将生产中的秸秆、稻草等进行沼气发酵,提高农作物的综合利用水平,采用沼气等农村新能源,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积极推荐以香蕉、甘蔗为主的经济作物生产的现代化。同时,鼓励农民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新型农产品加工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希”。
创新开发机制,在坚持农村土地承包基本政策不变的情况 下,建立土地流转机制。结合我镇实际情况,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有序”的原则,根据县委县镇府的指示,加强对我镇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引导和管理,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今年,我镇圆满完成县委县政府的土地流转任务,促进村民增收。
(三)进一步提升产业化和品牌化,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力支持。
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把我镇的香蕉生产做出自己的地方特色。一是选择我镇金穗公司为龙头企业,实行重点扶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反哺农业,带动农户的作用。二是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引导和规范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三是加快批发市场建设,完善信息服务网络,逐步形成批发市场为中心、各专业市场为骨干的农村品市场体系。
发展现代农业,还应坚持品牌化生产。我镇金穗公司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和“龙头企业+农户+基地”模式,按照土地流转政策将土地经营权从农民手中租赁过来,公司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技术规程、同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包装销售的方式实行土地连片开发,规模化生产。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的荣誉称号,“品”是“绿水江”牌香蕉,形成自己特色的品牌。不断引导合作社和农民群众使用农业现代化科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乡镇工作的调研报告篇3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意见》科学总结近年来各地推进乡镇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明确提出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乡镇政府建设,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遵循。
深刻领会《意见》出台的重大意义
?意见》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乡镇政府建设的高度重视和部署要求,对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是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基层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等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乡镇工作,多次深入乡镇调研,要求乡镇要把为民服务工作搞好,要以百姓满意不满意为标准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水平。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推进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
这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城乡基层的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乡镇日益成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和社会矛盾的集聚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这是加强乡镇政府自身建设的内在需要。乡镇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机关,是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落实到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执行者,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提供者,是基层治理的重要组织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政府服务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但一些乡镇政府还存在服务理念滞后、服务能力不强、服务机制不健全、服务手段落后、服务效能不高等问题。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增强乡镇政府的服务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精准有效服务。
准确把握《意见》的部署要求
?意见》明确了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我们要认真学习把握。
一是把握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总体要求。《意见》提出,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准确把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方向,以增强乡镇干部的宗旨意识为关键,以强化乡镇政府服务功能为重点,以优化服务资源配置为手段,以创新服务供给方式为途径,有效提升乡镇政府的服务水平;要坚持党的领导、保证正确方向,坚持改革创新、严格依法行政,坚持以人为本、回应民生诉求,坚持统筹兼顾、实施分类指导;到2020年,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方式更加便捷,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形成职能科学、运转有序、保障有力、服务高效、人民满意的乡镇政府服务管理体制机制。
二是要强化乡镇政府服务功能。《意见》提出,要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步伐,着力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扩大乡镇政府服务管理权限,对直接面向群众、量大面广、由乡镇服务管理更方便有效的各类事项依法下放乡镇政府;推进乡镇行政执法改革,推动行政执法重心下移,探索乡镇综合执法的有效形式,开展综合执法工作;统筹乡镇党政机构设置和站所管理体制改革,健全乡镇事业站所管理体制。
三是要优化乡镇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意见》指出,要按照区域覆盖、制度统筹、标准统一的要求,加快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进程;改进乡镇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机制,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支持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项目和社会事业发展;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合理划分县乡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建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四是要创新乡镇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意见》强调,要建立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引导多方力量参与乡镇公共服务提供;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由花钱养人向花钱办事转变;提高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构建面向公众的一体化在线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公共服务需求表达和反馈机制,强化群众对公共服务供给决策及运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五是要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保障。《意见》指出,要切实发挥乡镇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强化政治引领功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坚决贯彻落实;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符合乡镇工作特点的干部管理制度;改进乡镇政府服务绩效评价奖惩机制,建立科学化、差别化的乡镇政府服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强化乡镇政府监督管理,推进乡镇政府依法全面履行职责。
切实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
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统一领导、强化协作配合,共同抓好落实。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省(区、市)应当结合实际,及时制定实施意见或方案。地方各级党委都应当把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意见》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及时制定配套措施,强化部门协作,形成抓落实的合力。
二是要发挥乡镇政府的主体作用。乡镇政府应当深入学习领会《意见》精神,对照《意见》和上级党委政府的实施部署,从体制是否健全、机制是否完善、方式是否科学、群众是否满意等方面查找突出问题,研究提出改进措施;强化服务理念和责任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效果检验推进服务能力建设的成效。
三是要抓好学习宣传。各地各有关部门应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尤其是关于乡镇政府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部署要求上来。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意见》的宣传解读,促进有关方面全面准确理解《意见》,为《意见》实施营造良好环境。
四是要加强督促指导。各地各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工作的督促指导,推动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尊重地方和基层的首创精神,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各级民政部门要对《意见》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及时向党委政府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乡镇工作的调研报告篇4
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经济薄弱村和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找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采取新的应对举措,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根据石柱县委、县府、县扶贫办的要求,我镇派出专人3名,前往沙子镇鱼泉村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鱼泉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480户,1540人,其中建卡贫困户153户,建卡贫困人口405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104元,较全镇人均纯收入3498元少394元。全村平均受教育年限3年,贫困户中的计划生育户153户,未解决人饮安全卫生的750人,未通广播的组7个,未通电话的组3个,电话普及率60%,电视入户率50%,全村支柱收入以农业和外出务工收入为主。村内现有五保户11户(19人),镇通往村内公路全部未硬化,未通人行便道的组7个,涉及里程40余公里。农村住房砖混结构比例为4.37%,村内现有危房户420户,急需新、改建房270间10800平方米。在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人饮、基本农田、农田水利、贫困户住房、生态移民、村级组织建设、医疗卫生、文化阵地、农村通讯通电、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农技推广)和发展产业(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等)上急需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改善。
二、原因分析
鱼泉村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长期不能摆脱贫困或脱贫后又返贫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基本还处于靠天吃饭阶段,一遇灾害,常常绝产绝收。
二是农业生产长期处于传统保守的粗放经营状态,耕作粗放,广种薄收,农民科技意识不强,对科技吸纳能力差,生产力水平低下。
三是结构单一,该村经济以打工和种植业,特别是以种植玉米和洋芋等为主,尚未形成骨干支柱产业,传统的农牧业和非农产业弱小,其产品产量低,质量差,增产不增收。
四是地处偏远,交通不畅,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五是信息闭塞,与市场对接能力弱,农业生产随大流,盲目性大,农产品销路不畅,产品难以转化为商品。
六是致贫因素多,返贫比例高。因多种自然灾害、子女上学、因病就医、市场风险、工程建设、工伤事故等因素影响,常年返贫人口与脱贫人口基本相当,减贫速度缓慢。
因此,加大扶贫投入,特别是贫困村整村脱贫力度已刻不容缓。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1、农产品销售难。由于交通不便,市场信息不灵,运输成本高等多种原因,造成农产品销售难,如果大规模发展某种优质、高效产品,势必会影响农产品的价格,进而损伤农民的直接利益,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2、农业技术推广难。由于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接受农业新技术难度大,并且基层现有的极少的农技人员主要精力放在种子、农药、化肥的销售上等多种原因,致使农业技术推广难。
3、农业项目选择难。地方政府在调整产业结构的时候,一心想的是如何发展地方经济,如何为民增收,如何让农民致富,但农民认为调整产业结构除非包赚,否则很难调整,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包赚不赔的项目的确很难把握。
4、规模经营运作难。实行第二轮土地承包后,农户对土地都有自己的经营权,地方政府只能进行指导和建议,很难进行规模生产和规模经营。
四、建议
1、消除“等靠要”思想,激发贫困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精神扶贫,激活农民的潜在发展动力,帮助农民转变落后观念,转换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树立自强自立观念、自力更生观念、市场经济观念、勤劳致富观念、积累观念、科技观念等,尽早甩掉贫困落后的帽子。
2、实施劳动力转移,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充分挖掘劳动力潜力,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3、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打造地方特色产业。结合当地实际,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选择适合本地条件,有优势、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作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引导农民规模生产,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使潜在的优势尽快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创造经济效益。根据鱼泉村的实际情况,应该在白果树栽培、核桃树培育、菜牛发展、中蜂养育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力争在3年内达到白果树1000亩、核桃树1000亩、菜牛年出栏__头、中蜂3000群的规模,让农民真正有致富项目。
4、加强基础设施建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是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消除坑洼土路,修筑一些水泥路,解决农民出行难;加大水利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和完善卫生服务网络,基本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鼓励引导农民积极进行医疗投保,限度地减少因病致贫、返贫。
5、加强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贫困地区往往陷入“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中。因此,要将计划生育与扶贫开发密切联系起来,控制贫困地区人口的过快增长。同时,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对实行计划生育户给予资金、物资、技术和教育等方面的优先扶持和适当的奖励。
6、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对农民群众的科技培训,切实为农民群众搞好服务。一方面,采取各种形式对农民进行种、养等实用技术培训,同时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升学率,减少失学率,加强基础教育。
7、把握好小额贷款和扶贫资金的使用。中央、市、县为帮助农村贫困群众改变生产生活条件,落实了一部分帮扶资金,发放一定数额的小额贷款。我们要坚持以项目扶贫为载体,提供信息资源,充分尊重经济薄弱村干部群众的意见,使扶贫资金和小额贷款用在刀刃上,做到好事办好。
乡镇工作的调研报告篇5
乡镇统计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统计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是国家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统计的信息、咨询和决策服务作用日益凸现,越来越引起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乡镇统计工作是统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综合统计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乡镇统计基础薄弱、统计队伍不稳、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日趋凸现,影响了基层统计数据质量,严重阻碍了统计事业的健康发展。借助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之机,**县统计局班子成员深入王子树乡进行专题调研,以此探求加强“双基”建设、提升源头数据质量的有效措施,为促进**统计工作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乡镇统计工作现状
,**县统计局根据省、州、县人民政府的总体部署,完成了乡镇统计体制改革工作,全县9个乡镇统计站于20在各乡镇人民政府相继挂牌运行。9个乡镇统计站有编制19名,现实有统计人员11人,其中:新招录2人、调入1人、所属乡镇统计改革自然过渡8人。其中陇把镇统计站统计员用工方式为聘用。根据《统计法》规定,乡镇统计员主要负责农村基层统计工作,配合完成国家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任务。
二、乡镇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乡镇统计是政府综合统计的重要基础,乡镇经济在全县总体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积极推进乡镇统计基础建设,健全统计保障体系,对于提升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的科学性、准确性、权威性至关重要。但是,经过实施乡镇统计体制改革后形成的乡镇统计工作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一)改革不彻底,改革目标不到位
纵观省、州、县出台的乡镇统计体制改革政策所明确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基本原则都很理想,但由于各地的条件以及对统计工作理解、重视、支持的程度不一样,因此乡镇统计体制改革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就**乡镇统计体制改革的情况来看,仅仅是人的理论归属问题和统计工作的安排上有了结果,改革政策上明确的其他改革目标尚未完全实现。
(二)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不匹配,统计人员不安心工作
统计工作无论是在统计干部的切身感受上还是在社会公众的理解认识上,都是一项非常清苦、枯燥的工作,特别是处于统计最基层的乡镇统计员,为完成繁重的统计调查任务,常年抛家离子奔走于乡村之间,却由于统计工作经费的严重不足,与其他行业岗位相比,乡镇统计员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导致乡镇统计人员身心疲惫,厌烦情绪趋重。因此,乡镇统计员不安心工作形成两种倾向:一是各使奇招要求调离统计岗位;二是在工作上忽悠,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难以保证统计报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统计人员加强学习的自觉性不够,统计业务水平亟待提高
乡镇统计站人员基本是从原乡镇统计人员过渡而来,没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统计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对统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的掌握基本上处于初始状态,因此不能满足现代统计工作的要求和需要。导致乡镇统计站统计员学习不够、业务素质不高的主要因素:一是乡镇统计员在乡镇统计体制改革进入统计站时缺乏竞争性,属自然过渡,少数既没有专业知识又没有工作责任心的同志也进入了统计岗位;二是虽然在乡镇统计改革的方案中明确了人、财、物归属于县统计局管理,但由于乡镇统计基础设施建设及工作经费奇缺,加之乡镇人民政府人少事多的矛盾日趋突出的实际,乡镇统计站统计员在时间上、精力上、工作任务上更多的服从于乡镇党委政府的统筹安排,在办公及生活条件上更多的依赖于乡镇党委政府的帮助。因此乡镇统计站及统计人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其学习的自觉性在时间上没有得到保障,统计专业水平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
(四)统计经费严重不足,影响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根据州、县出台的乡镇统计体制改革政策明确:“乡镇统计站的人员工资、办公等经费全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除正常的公务经费外,每个乡镇统计站每年的工作经费不低于2万元。年每个乡镇统计站的工作经费按1万元的标准由财政支付,从开始按每个乡镇2万元的标准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安排。”但由于县财政困难,无法将政策规定的`经费标准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及时拨付。在经费难以保证的前提下,乡镇统计站的基础设施建设、日常办公条件、统计人员的培训、外出调查等因缺乏资金的支持而无法得以正常开展。
乡镇工作的调研报告篇6
党委换届是党的生活的一项重要的民主形式,改革和完善党委换届制度对于提升党内民主水平,完善党的领导干部任职制度,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具有重要意义。我县历来对党委换届工作高度重视,在乡镇党组织换届工作中,坚持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有力推动了党委换届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基本情况
全县12个乡1个镇。7个大乡,4个中等乡,2个小乡。
党委委员129人。其中,汉族42 人,民族87 人;男124 人,女5人;本科34人,大专55人,中专以下40人;30岁以下12 人,31岁—35岁的36 人,36岁—45岁的61 人,46岁—50岁的10人,51岁—55岁的8人,56岁以上的2 人,平均年龄38.4岁。
党委书记13人。其中,汉族书记9人,民族书记4人(含1名回族);男12人,女1人(民族);本科12人,大专1人;31岁—35岁的6人,36岁—45岁的7人,平均年龄36岁。
党委副书记68人。其中,汉族20人,民族48人;男67人,女1人(汉族);本科17人,大专33人,中专以下18人;30岁以下2人,31岁—35岁的20人,36岁—45岁的39人,46岁—50岁的5人,51岁—55岁的2人,平均年龄38.2岁。专职政法书记11人,纪委书记12人。
政府乡镇长13人,全部是民族男性。其中,本科17人,大专33人,中专以下18人;30岁以下1人,31岁—35岁的2人,36岁—45岁的9人,46岁—50岁的1人,平均年龄38.3岁。
目前,党委配备30岁及以下干部的班子8个,配备女干部的班子4个。
党委班子成员分工,根据“4211”工作机制要求,按照内设机构的“五室一部”要求进行人员岗位分工的。
二、基本做法
1、县委高度重视,加强换届工作的组织领导。为了确保换届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依法、有序开展,每次大规模选举前,书记办公会、县委常委会都专题进行研究部署,及时成立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抓好具体落实,同时,强调选举期间的各项纪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教育党员领导干部做好表率,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自觉服从组织安排,通过建立起完备的组织指导体系,为党内选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在具体实施中,我们认真深入调研,全面掌握了解代表的思想动态以及可能影响选举工作的各种因素,结合实际制定选举实施方案、工作细则和处置预案,为选举依法、规范进行奠定了基础。近几年乡镇党委换届中,没有发生一起重大违法违纪案件,没有出现一起重大工作失误,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上访事件。
2、认真搞好乡镇班子和干部调配工作,挑选最佳人选。在乡镇换届前县委就及时有侧重地调配乡镇干部,使一批年富力强、组织协调能力较强和经验丰富的干部充实基层,尽快进入角色,为换届选举打基础。并在地区干部考察组的带领下,抽调得力干部与地区考察成员混合编组,历时1个月左右,对乡镇班子和干部作了认真考察,较为全面地掌握了乡镇班子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的初步人选,并形成正式方案报县委常委会研究同意,使乡镇换届选举预备人选及早到位。
3、开展培训,努力提高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质量。针对一些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变动大、对换届工作认识不高、业务不熟悉的实际,积极组织开展了培训。为了提高培训效果,在培训内容上突出了三个方面:一是学习上级的精神和有关领导讲话,进一步明确搞好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学习《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吃透精神,把握好政策界限。三是学习换届工作的业务知识,熟悉掌握换届工作的每个环节和细节,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在培训方式上力求做到灵活多样,一是通过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对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和组织委员进行集中培训。二是通过举办县乡两个层次的乡镇党委换届筹备办公室工作人员培训班,讲授换届工作的业务知识。三是县委组织专门力量将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文件、方案、党委换届选举流程图、具体工作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汇编成册,发放到各乡镇党委,组织他们开展学习,并确定专人及时解答他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4、搞好宣传,积极营造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良好氛围。为了切实做好这次乡镇党代会的宣传工作,我们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三年来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一是在新闻广播媒体。我们在县乡两级广播中集中报导和宣传我县农村工作所取得巨大成就和农村乡镇党委、乡镇党员领导的先进事迹,用身边的事和身边的人教育广大农村党员和群众,进行正面引导。二是设置宣传栏(墙报和板报)、悬挂横幅和张帖标语等方式进行宣传,使广大农村党员和群众切身感到,在当地党委正确领导下,身边所发生的一些巨大变化。三是召开座谈会。为了使宣传工作深入人心,一些乡镇还通过召开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座谈会的方式,畅谈党委三年来的工作成绩和不足,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沟通思想,消除隔阂,改进不足,使他们真心承认并支持党委工作。总之,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宣传,使农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能够树立全局意识,积极参与,为开好党代会,搞好换届选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5、严格把关,选好乡镇党代表大会的代表。认真做好党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工作,是开好党代表大会、选好新一届领导班子、完成好党代表大会的各项任务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在工作中做到严格把四关:一是严把代表条件关。我们要求各乡镇党代表大会的代表要具有先进性、广泛性和代表性,必须是有选举的正式党员中的优秀分子,能够自觉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坚持党性原则,严守党的纪律,作风优良,有一定的议事能力,在三个文明建设中成绩突出;二是严把代表的构成关。按照《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结合我县实际,我们规定各乡镇党代表大会代表中,党员干部一般应占60%左右,专业技术人员一般应占20%左右,先进模范人物、“三老”人员一般应占10%左右,女党员不少于15%;三是严把代表的产生关。我们要求各乡镇党委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坚持走群众路线,严格按规定的程序选举产生代表。⑴基层党支部和广大党员经过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反复酝酿,在集中多数人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初步人选;⑵乡镇党委对初步人选逐个考察,广泛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基层党支部提出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报乡镇党委审批;⑶基层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充分酝酿后,进行差额选举,产生正式代表,差额数多于应选代表的20%。四是严把代表审查关。各乡镇党委成立了代表资格审查小组,负责对代表的产生程序和资格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代表的产生是否符合规定的程序;代表是否符合规定的条件;选举单位对群众来信来访所反映的有关代表选举工作和代表资格问题的查实情况。由于把关严格,切实保证了代表的政治素质和结构比例,为乡镇党委换届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6、履行程序,保证乡镇党委换届工作顺利进行。在换届选举过程中,我们要求各乡镇党委要严格遵守选举工作有关规定,认真履行法定程序,做到步骤不减少,标准不降低。一是认真履行会议程序。在整个换届工作中,重点会议阶段是筹备会议阶段,中心会议阶段是正式选举会议阶段。无论是筹备会议还是正式选举会议阶段,各乡镇党委都按照要求召开了大大小小多次会议,没有合并或减少一次,认真执行了选举方案和有关规定;二是认真履行选举程序。我们规定乡镇党委委员一般由9~11人组成,党员和所辖党组织数量较多的乡镇可配至11人,但最多不超过11人。召开党代会时,党委委员按照多于应选委员人数20%的比例实行差额选举,书记、副书记实行等额选举。选举时,为了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各乡镇党委在党员代表大会上,对候选人预备人选的基本情况都做了详细说明,安排了充足的时间,让代表酝酿,并对代表提出的各种质询作了负责的答复,使新一届党委班子顺利通过选举产生;三是认真履行呈报审批程序。在换届工作中,我们要求各乡镇党委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做好乡镇党代会的有关请示和批复工作,既不能简化,更不允许以其他方式取而代之,认真履行呈报审批程序,保证了选举工作的严密性。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求各乡镇党委在乡镇党的代表大会闭幕后,及时将文件材料整理归档,建立档案,对工作进行总结,上报选举结果,善始善终完成选举任务。2001年乡镇换届选举中除伯什克然木乡一名党委委员落选外,其他当选人99.4%符合上级党委的组织意图,确保了当选人100%以高票当选。
三、存在问题
目前,从换届工作实践来看,主要还存在一些问题:
1、个别乡镇党委工作标准不够高,求稳怕乱,没有把换届当作提高乡镇党委班子整体功能的有利契机,致使换届前后工作起色不大,乡镇面貌依旧;
2、基层党员参与面不够。个别乡镇由于党员队伍老化、素质低下、作用发挥不突出,外出务工党员增多,部分党员认识上存在偏差,参与党代会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够,到会人数少。尽管各级党组织做了大量工作,尽了最大努力,党员参与面也没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3、如在选举中容易对组织确定的候选人进行重点介绍,而对差额候选人的情况介绍比较简单;正式选举时,还比较强调做好代表的思想工作。
4、存在人为简化程序的现象。个别乡镇由于具体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对换届工作的程序把握不准,有人为简化的现象,导致基层党员对乡镇党委班子满意率不能达到100%。
四、对策措施
1、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乡镇党委换届工作始终。换届工作涉及面广、影响大,特别是关系到一些领导干部的进退留转,处理不好,难免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要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工作的始终。一是在换届选举前党委班子内部必须统一思想认识。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决定重大问题,充分发扬民主,真心实意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形成决议后,每个成员都要自觉地维护,切实地负起责任;二是换届选举过程中,要及时了解代表的思想状况,对代表提出的问题,要认真负责的答复和说明,进行正面引导,保证候选人当选;三是换届选举后要鼓励当选的同志放开手脚,大胆工作,对落选的同志要及时谈话,引导他们放下思想包袱,继续努力工作,要为换届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思想基础。
2、要切实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开展好乡镇党委换届工作,首先,要提高农村党员素质,壮大农村党员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党代表素质,提高党代会质量,保证换届工作达到预期目的。因此,要拓宽视野,广辟渠道,按照民主、公开、择优的原则,打破地域、身份和行业界限,有组织有计划地从政治素质好、有创新精神、群众威信高、有培养前途的致富能手、回乡青年、复员军人中发展党员,壮大党员队伍。要注重实效,加大对农村党员的培训教育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他们参与党的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要及时搞好换届前的党委班子调整。要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及时搞好乡镇党委班子调整,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任期内工作目标的实现。要积极推进干部制度改革,提高选任干部的透明度和民主化程度,杜绝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切实把那些懂经营、会管理、熟悉农村工作、政治素质好的优秀年轻干部选进乡镇党委班子、为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推动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4、改革候选人提名方式。坚持组织提名与党员提名相结合,考虑从党的代表大会、全委会、常委会中设置民主提名程序,增加党代表提名环节,组织提名的候选人要与党员提名的候选人一视同仁,多数党员不同意的坚决不能作为候选人。
5、完善差额选举制度。选举前要扩大党员的知情权,实行候选人和群众见面制度,全面了解候选人。对于组织提名的候选人要采取多种渠道扩大候选人的知名度,实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统一。同时,适当扩大差额比例,坚决杜绝变相等额选举,克服搞形式、走过场的现象。
6、扩大直接选举范围。要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的直选范围,促使支部委员会、总支委员会、基层委员会以及书记、副书记等都由党员直选产生,并使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到,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是对党员干部的考验,落选是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中的正常现象。
7、加强选举过程监督。考虑在乡镇选举中,设立有党外人士和普通党员代表参加的选举监督委员会,实行全程监督,及时通报情况,增强选举的透明度。
8、民主进程的推进,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越来越浓,对党内选举也越来越关注。这就要求党内选举必须按照规定程序严格进行,不能有任何更改和疏漏。因此,各级党委要引起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办事,认真履行乡镇党代会的各项工作程序,严禁出现有悖于组织法现象的发生,树立起党委的良好形象,维护党内选举的严肃性。
五、完善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探索和思考
改革和完善党内换届工作,是党的十六大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关键环节,对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当前,对改革和完善党内换届工作,《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已作了明确的规定。因此,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着重从以下几个问题加以深化和探索。
(一)乡镇党委班子职数及配置要求
本次乡镇党委换届对于班子人选,要统盘考虑,统筹安排,形成一个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班子配备。班子成员中,既要有熟悉党务工作和农村工作的干部,还要有懂经济和管理的干部。要注意选好配强党政一把手。对一把手的选配,其标准和要求要更高、更严于班子其他成员。要把那些真正维护群众利益,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政治上坚定成熟,思想政治水平高,领导经验丰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坚持民主集中制,善于团结同志,勤政廉洁,工作政绩突出,有驾驭局势能力的优秀干部作为一把手人选。要注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对基层素质好,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要大胆选拔进领导班子。党政领导班子中,大中专文化程度的要各占90%以上,30岁以下的至少各有2名。要加大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的力度,党政领导班子中要保证各有1名女干部。
我县13个乡镇均已实行了“4211”工作机制,在此次换届时应按“4211”工作机制要求配备好乡镇党政班子成员。通过配强干部,真正体现“4211”工作机制的效果和目的。班子领导职数应为大乡18名,中乡16名,小乡14名。乡镇党委委员职数11~13名。其中,大乡13名、中小乡11名,具体由书记、副书记(含政法副书记、纪委书记)、乡镇长、乡镇人大主席、常务副乡镇长、人武部长、组织员组成;乡镇党委副书记职数5名。乡镇长、纪委书记应担任乡镇党委副书记。
(二)改进候选人的提名方式,适当扩大差额选举比例,不断拓展党内选举的视野、提高党内选举的质量建议改进候选人的提名方式,要把组织提名与党员提名结合起来,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广泛听取党员的意见。在党代表候选人的提名中,则要严格经过民主推荐,由各级党员代表大会自下而上地民主提名,未获得足够党员提名的决不能作为党代表的候选人。
在实践中,要建立健全党员提名的有关操作规则,进一步加大党员提名的力度,保证候选人的产生更加广泛地反映党员的意见。产生方式可参照党内选举的方法进行。即选举人投票选举候选人,如果获得赞成票超过实到会人数半数的被选举人多于应选人数时,则按得票多少为序取足应选取名额;如果最后几名被选举人得票数相同,不能确定谁当选时,应就得票相同的被选举人重新进行投票,以得票多者为当选;如果获得赞成票超过实到会人数半数的被选举人少于应选人数时,不足的名额可以另行选举;如果当选人数接近应选人数,在征得半数以上选举人同意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少应选名额,不再进行选举。
要适当扩大差额选举的比例,组织部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要以比应选人数多20%左右的比例确定候选人数,并要逐步过渡到完全的差额选举;对乡镇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候选人数,应分别多于应选人数1—2人,至于多1人还是多2人,由乡镇党委从本地、本单位的实际出发提出意见报上级党委批准。适当扩大差额选举的比例,必须坚持杜绝变相等额选举,努力克服搞形式、走过场的现象。
改进候选人的提名方式,适当扩大差额选举比例,有利于不断拓展党内选举的视野、提高党内选举的质量;有利于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发扬党内民主,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和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竞争原则;有利于促使被选举人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心,坚持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 乡镇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党代表作用的建议
使党代表的作用在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得到较好地发挥。可采取一些具体的步骤和方式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党代表大会代表的常任制,发挥好党代表在代表在代表大会后的作用。可以考虑实行党代表大会“年会制”。即党代会闭会,期间,党代表每年或半年参加一次代表大会。一方面党代表可将收集到的本选举单位党员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向党的代表大会和乡镇党委反映;另一方面听取和审议党委的工作报告,并提出有关的意见和建议等。
(四)认真做好乡镇党委与县市党委换届以及县、乡人大、政府届中调整工作衔接的建议
目前,乡镇党委将改变过去3年的任期,与县市委一样执行5年任期。可以说,与过去相比,乡镇组织承上启下作用会更突出,位置更显要。乡镇党委换届选举中,乡镇党委班子的候选人也主要是上级党委考察、遴选的,几乎没有由党员或党员代表直接提名的。因此在5年的任期换届中,县市应先换届,乡镇后换届,这样做到乡镇党委与县市党委换届工作的衔接,同时促进县市要选配好乡镇班子,也有利于县乡工作的步调一致,致力于共同发展社会事务和经济。
在县、乡镇党委换届中班子调整是通盘考虑的,班子配备是党委、人大、政府一起调整配备的,按照要求,班子成员原则上应干满一届,而县、乡镇人大、政府换届是继县、乡镇党委换届后而来的,县、乡人大、政府届中调整,是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要求,达到班子的最佳配置,但届中调整要保持班子任期内的相对稳定,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党委换届与人大、政府届中调整工作相衔接。
(五)推进干部交流建议
充分利用换届的有利时机,继续加大干部交流的力度。这次换届交流的主要对象是:同一职位任职时间较长的;在本乡本土任职的;需要进行多岗位培养锻炼的年轻干部。要继续坚持从党政机关中挑选素质好,有一定工作经验、事业心强,热爱基层工作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中任职。交流面控制在班子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班子的稳定。
(六)加强乡镇党委换届工作领导和指导方面的建议
在加强组织领导方面,应层层成立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县级应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组织部长、宣传部长以及组织部副部长、财政局局长、民政局局长为成员的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工作,乡镇也应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保证县委的各项决定和措施有安排、有检查、有落实。
同时要加强指导,精心组织。在换届选举准备阶段,除及时传达党委的指示,下发有关材料外,还派出县级领导和经验丰富的同志,深入各乡镇,听取代表意见,进行思想发动,并督促检查,纠正解决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使其乡镇党委换届准备工作周密细致。在选举时,还应派出县委常委、组织部、纪委领导在现场组织指导,保证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
乡镇工作的调研报告篇7
一、当前乡镇干部队伍教育管理现状
(一)文化程度全面提高
从200_年开始,___县分配___余名大学、中专毕业生到乡镇工作,200_年以后我县又多批次在毕业大学生中招录人员,安置转业、退伍军人400余人,进入乡镇干部队伍。目前,全县1341名在职乡镇干部中,大专学历1104人,占总人数的82%。由于大量高学历人才的注入,有效改变了乡镇干部文化素质低的现状。乡镇干部也由过去的干得多,想得少,逐渐转化为“理论思考多,付诸实践少”,这也给基层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年龄结构更加合理
当前,我县乡镇领导有___人,其中45岁以下的领导___人,占乡镇领导总数的___%。45岁以下的乡镇干部(含乡镇领导)___人,占乡镇干部总数的90%,绝大多数乡镇干部年富力强,处于青壮年时期。由于年龄结构和成长环境等原因影响,当前较多的乡镇干部没有农村生活经历,或在农村生活的时间较短,往往表现出“岸上指挥多、俯下身子干事少,眼光向上多,心系群众少”,与农民和村社干部在思想沟通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工作上的认真程度不够
一些干部在乡镇工作时间较长后,往往认为自己劳苦功高,年龄偏大后,总想有朝一日换个岗位,到县级部门去轻闲一下;一些年青干部认为自己具有年龄优势,文化程度较高,在乡镇工作有点“曲才”的感觉。因此,总会导致部分乡镇干部不能正确估价自己,不能处理好工作关系,抱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昏昏沉沉混日子的态度,对待工作不热心、不尽心、不细心、不用心、不安心。乡镇干部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较少,工作方法简单,对干部群众反映的问题避重就轻,思考不够,采取的对策措施少,不能及时处置;有的干部虽然身在基层,却心在机关,到村社开展工作总是走马观花,根本不深入农户,不向农民了解实情,指导工作点子不多,汇报工作长篇大论,推进工作力度不大。
二、乡镇干部精细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乡镇干部队伍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年龄结构更加合理,待遇不断上涨的格局下,乡镇干部的教育,乡镇的管理工作却出现了更加复杂的格局。细细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观上,与某些乡镇干部学习不够、服务意识淡化、创新能力不强有关;客观上,与乡镇工作转型、乡镇干部管理弱化,乡镇领导的素质和能力不强等息息相关。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乡镇工作转型,让部分干部不会干事
一些干部普遍认为乡镇工作就是跟群众打交道,主要靠“和稀泥”,“搓汤圆”,工作没有技术含量,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根本没有认识到乡镇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因此,乡镇干部从主观和客观上放松了学习和技能提高。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乡镇主要工作内容也从七十年代指导生产;八十年代催粮催款,刮宫引产;九十年代引企业,谋发展;到如今构建和谐,讲科学发展。工作已经从管理向服务转变,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从微观向宏观转变,从“取”到“予”转变,从“硬”向“软”转变。巨大的转型让一部分乡镇干部感到“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用不成”,以致工作上找不到方向,无处下手,无从使劲。
(二)激励机制缺少,让部分干部不愿干事
由于受领导职数及干部选用体制的限制,乡镇干部发展空间极为有限。我县在乡镇建制调整时,将27个乡镇并为13个,乡镇干部领导职数大大减少,去年乡镇干部换届选举,全县仅有10多名乡镇一般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基本上是百里挑一;同时,由于“洋博士领导”和“空降兵领导”的不断增加,让一些自身素质优良的乡镇干部,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后,又时常面临年龄、学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而走上县管领导岗位的更是凤毛麟角,导致了乡镇干部政治前景变得短暂而且脆弱。政治前途的渺茫,运用经济手段推动工作的办法被取消,在“名、利”两大“利空”因素的影响下,部分乡镇年青干部干事创业热情骤减。同时由于大部分乡镇领导与一般干部之间交流少,谈心少,导致领导与一般干部之间貌合神离,根本无法做到用感情激励人、用事业吸引人、用表率感染人,让更多干部对工作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甚至放任自流的消极态度。一部分组织纪律较强,自觉性较高的同志也进入了“凭良心办事”、“凭兴趣办事”,随波逐流的状态。
乡镇工作的调研报告篇8
为充分了解____派出所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联动防范工作,发挥基层派出所的职能作用,深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这一中心任务,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热点问题,确保我所辖区社会稳定和营造社会治安依法治理的良好环境。我所对我所辖区镇、村组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党委政府重视,切实加强了社会治安整体联动防范工作的领导
按照我县召的政法综治工作会议精神和要求,镇党委、政府切实履行“党政领导负总责”,把联动防范工作始终放在首位,研究布置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方案,年内、年末有检查考评。年初成立了调防一体化服务中心,使农村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得到了充实。拟定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联动实施方案》、《平安创建实施方案》、《普法依法治理实施方案》、《对刑释解教人员帮教领导小组》、《禁毒工作领导组》、《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我辖区的社会治安整体联动防范工作基础扎实,领导重视,管理到位,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工作的积极性,取得显著成效。
二、加强政法、综治基层组织建设,增强运用法律能力
各镇始终坚持从强化基层领导入手,不断增强基层组织“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感,加强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力度,并落到实处。一是强化队伍建设,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增强了基层组织的职能作用,对19个村的调解员进行了考查,分别作了调整充实,同时加强督促完善了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激发了各调解组织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二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得到加强,镇政府按照“四五”普法的要求,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法、懂法、用法,将计划生育法,治安管理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土地管理法,劳动法,义务教育法等十三个法律法规,分别发到镇机关领导干部职工、村支书、主任、各村调解组及调解小组人手一册,同时对调整充实人员进行二次培训,让他们在基层工干作中,懂法、用法、掌握法律武器,充当发展地方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的带头人,对联动防范维护社会稳定尽心尽责,将本辖区的民间纠纷和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
三、健全社会治安联动防范机制
针对农村改革中出现的村无专人干、村无专人管、街道没有专人抓,网络不健全的问题,我们重点解决了三个问题。
1、是推行“平安协作组”。根据农村实行“一免两补”政策以后存在的农民参与治安防范难组织的实际,我们在总结“十户联防”经验的基础上,普遍推行了“平安协作组”的防范模式,根据各自然村户数,按照每组户数控制在20户以内的标准,各小组推选一名中心户长,承担组织、监督小组成员治安防范出勤情况,调解组内的矛盾纠纷,大事小情的组织互助,治安信息的传递,技防设施的管理等职责。每个小组每天由1户参与全村的治安防范巡逻工作。同时,按照每个自然村设1名治安员的标准,在各自然村配备了专兼职治安员58人。具体承担平安协作组的组织管理、出勤考核和落实村防范措施的职责。从实际运作的情况来看,农民参加值班巡逻的周期延长了,看护范围扩大了,负担减轻了,解决了十户联防轮流频繁、难于组织的问题,提高了整体的防范效果。
2、是成立村级治保会。我们将治安防范的责任做为村干部的一项主要工作职责来落实,成立了以村干部、治安员组成的治保会,有效解决了村级组织治安防范责任不清、任务不明、措施不实、效果不好的问题。采取了村干部包村的办法,把治安防范的责任落实到人头。目前,我辖区已经重新完善了19个治保会,对不能较好履行职责4个村的治保会成员进行了调整。今年,我辖区治保组织共处理涉及邻里纠纷、家庭矛盾、老人赡养等方面的问题180余个。
3、是组建业余巡逻队。2012年,适应警务体制改革的需要,对原有的治安巡控队伍进行了规范,重组改制为护村队。目前,我辖区各镇都组建了护村队伍,总人数达到120人。今年又在____社区成立了一只20人的“红袖章”义务巡逻队,护村队、“红袖章”义务巡逻队采用社区警务责任区民警管理考核的模式,由社区队长、村长任队长,具体由民警负责监督、指导和培训。通过实践看,这支队伍不仅对村、社区的防范组织和治安员起到了监督的作用,而且能够较好地将三级联防组织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有效地提高了整体的防范效果。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一个村有“平安协作组”,村有治保会,乡有保安队三位一体、互为补充的群防群治网络初步形成,农村治安防范能力显著提高。
四、调研中发现治安整体联动防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下步工作的建议
(一)存在问题
1、对基层基础工作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
2、辖区内的住镇机关配合不是很到位,有待于加强。
3、上下联动上的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 对下步工作建议
根据创建“平安____”的总体目标要求,2012年我们在抓好常规性基础工作的同时,主要做好五件事:
1、要“扩面”。在巩固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创建“平安____”的工作范围,努力实现三个100%。一是要扩大创建面。不但要开展平安单位、平安社区、平安校园的创建工作,还要延伸到平安街道、平安家庭、平安村组等各个层面,创安覆盖面要达到100%。二是要扩大普及面。在有线广播开辟“平安____”,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增强全民创安意识。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广泛开展送平安下乡村、进社区、入学校、入村组等活动,创安的知晓面要达到100%。三是要扩大参与面。充分调动综治成员单位和驻区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各司其职,履行创安义务,创安参与面达到100%。
2、要“补短”。针对以往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做好三项具体工作。一是在提高农村治安防范效果上下功夫。2012年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村防范队伍建设和三级联防机制的建立上。把社区警务队、乡镇护村队、农村联防员三支力量更加科学的整合在一起,建立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尽可能发挥好几支队伍的作用,提高防范效果。二是要加快技防措施进学校、村组、入农户的推进步伐。目前看,已经采取技防的村的发案数量和过去比明显下降,村民之间协作防范意识明显增强。
3、要“治乱”。对问题突出的区域或部位进行集中治理,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整治活动,发挥好综治成员单位作用,把行业治理和集中整治有效结合起来。同时,要行使综治工作“一票否决权”,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力度。
4、要“除恶”。组织镇司法、社区、村委会和公安等部门对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秩序的流氓、地痞、车匪、村霸等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对有迹象的重点对象实行严密监控和教育管理,防止产生新的恶势力群体。对原有的重点对象和新发的恶势力犯罪要严厉打击。
5、要“抓点”。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选择多个不同侧面,抓出一批有标准社区、村组。同时,加强对综治工作的研究和探索,全面提高平安____的创建水平。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乡镇工作的调研报告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