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设备调研报告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设备调研报告篇1
一个创新:
创新一个更贴近合作客户的收费业务系统。
在我行聚合支付的基础上,针对类似于自来水公司水费收缴、学校学费收缴和医疗机构的医费收缴开发一个更强大的一个收费业务系统。目前零散商户收单业务基本上被微信和支付占据,他们的零手续费、不受资质限制和实时到帐侵占了我们大部客户,但水公司、学校和医院等这些企业是我们各银行重点竞争客户,也是我们创造利润点优质客户,为他们量身定做一个收费系统更有利于我们和同行竞争。这个收费系统业务能够满足以下要求:一是客户端应现在主流社会媒介、最好是以微信公众号或微信小程序的方式登陆,不要另行安装其他app减少用户麻烦;二是缴费者可以查询缴费多少,选择缴费品种;三是费率方面可根据客户帐户余额多少,通过系统参数来决定(最底0扣率);四是支持微信、支付宝、云闪付、银行卡和各银行的手机银行支付;五是支持收款单位登陆系统实时查流水帐;六是t+0到帐。
两个需求:
一是升级我们的信用卡业务产品。
我们曾体会过广发银行的信用卡发行,在一个街道流动点申请,简单的填写一个表格,一张身份证拍照,30分钟后就可以绑定微信进行消费,七个工作日实体卡邮寄到户。目前我们的信用卡申办环节多,不能绑定微信,后续管理也根不上还存在较多的风险点。
建议信用卡业务的准入、额度的确定参照其他银行的审批方式,通过后台数据分析,结合我行现有的存贷情况、征信、社会公众信息通过系统进行评判,减少人为操作环节。相对现在手工资料和手工审批太落后了,系统操作又不完善(现有信审系统操作权限设置不合理),人为操作的环节过多,存在的风险点也多。
信用卡业务风险点较多,在我们的产品未能达到同行平均水准的情况下不宜大面积推广,系统管理不完善情况下也不宜大面积推广,很容易形成不良。
另外各县级行电子银行部人手不足和不专业,建议省联社统一建立信用卡客户管理中心,比如对信用卡分期、逾期提醒和应用场景搭建等方面统一管理,能够做得更专业。
二是营业间新的非现金自助设备投入使用需求
目前我们行社营业间的非现金自助设备远远落后于其他行,急需要类似于建行和工行的非现金自助设备,除现金外所有业务都可办理,这样更好的改变我们这种落后的人工为主的办公方式、更好的防控人为操作风险、更好的赢得一批高素质业务群众。
设备调研报告篇2
根据新时代安全思想的要求的要求和我县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实际,为进一步强化解决我县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面临的新老问题,逐步完善化解相关工作突出矛盾,结合我局针对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的调研相关工作情况,作如下调研工作报告:
一、我县特种设备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87家,特种设备数量1717余台件(不含气瓶),压力管道约8万余米,燃气管线3千余米。
其中在用锅炉13台,电梯318台,起重机械140台,游乐设施6台,厂场内专用车辆61台,压力容器452余台/件。
我县特种设备主要分布在我县娄、楚、燎三镇,尤以大型工业企业如煤化工,钛厂,铝厂、火电厂占绝对数量。电梯分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偏远乡镇如黄莲、九坝、狮溪等乡镇也实现零的突破。
二、基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现状
从原质监、工商、食药监整合组建市场监管以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延伸至了基层一线,监察覆盖相对加强,但是已面临相关问题:
(一)基层安全监察力量相对不足。
目前我们基层单位特种设备的人员构成,主要是由三个方面构成。一是原来在质监部门从事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人员,二是原工商从事市场监管的人员;三是原食药局从事食药安全监管的人员,原来在质监部门从事特种设备监管,有丰富的监察经验的人员是目前基层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骨干。这部分人熟悉特种设备的技术特点、技术规程和法律法规,目前都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重要岗位上,对带动基层执法队伍搞好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然而这类人群数目太少,尤其是随着特种设备数量的快速增加,目前取得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证的仅有11人,面对我县总量1800余台特种设备和每年约10%的快速增长的趋势,平均每名安全监察员至少要监管163台。一线安全监察力量严重匮乏。
(二)现场安全监察不够深入。
基层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的环节在客观上受到了两个因素的制约。其一是监察人员本身的资质问题,由于基层工作人员大多不是专业出身,对于特种设备的原理和相关领域的知识储备不够,故在开展现场监察工作时难以发现设备深层次的技术隐患。另外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特种设备的检定需要专门的检测仪器设备,而这些检测仪器设备往往都是大型的,难以带到现场,而企业又不能把特种设备拆下来进行送检。这两个因素的存在就从客观的角度上限定了现场监察工作只能局限在眼看手摸、简易检定及一些设备档案文件的检查上。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即使这种现场监察是完备的,也只是从管理的角度上最大限度地为特种设备安全提供保证。因为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是不可预知的,倘若不能时时进行调整掌握的话,安全运行不能有效保障,所以就实际效果来看,管理监察只是一种把关,对特种设备安全起直接保障作用的应该是操作人员。
(三)企业安全意识有待加强,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操作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企业由于现行市场经济影响,企业经营困难,企业负责人疏于管理,有关领导安全责任意识不强。特别是许多个体私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意识淡薄。只追求利润,不重视安全管理。有些企业为了降低费用支出,在特种设备操作上明显存在着人多证少的问题,即多人操作,但有资格证的员工却有限。无证上岗的现象时有发生。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不够全面,现场操作人员在操作上存在着随意性,只要稍微懂点操作知识,就上线操作,安全隐患较大。
(四)安全生产投入不够。
安全生产投入相对不足主要表现在监察部门和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单位。对监察部门而言,安全监察部门长期未能得到足够的经费和物质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培训学习不够,监管能力提升缓慢,安全监察工作开展成效不明显,尤其是部分偏远乡镇的基层监察部门,现场办公条件都很困难。县乡两级安全监察机构的监察经费相对不足,严重影响安全监察的有效性,对监管工作造成了很被动的局面,特种设备监察人员的相关保障相对滞后,许多同志不愿意接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不愿意主动取证。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常被称为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一项工作,风险高,责任重大,而待遇并没有改善。对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单位而言,主要体现企业经营困难,为节省成本,对安全生产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相关设备的检修维护不到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了落实不到位,各项应急保障建设相对滞后,设备运行安全风险较高,易发生安全事故。
三、工作对策
立足我县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实际,为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必须从长远着手,对基层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队伍建设,做好人力保障。
对我们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队伍来讲,队伍素质高低,战斗力的强弱比特种设备安全更重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的能力和水平的高低成为设备安全监管的有效保障。尤其是对基层市场监管部门,更是要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以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业务能力为基本目的的培训机制。通过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学习,加强基层监管部门之间的交流学习。使基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的政策、业务水平有明显提高。
(二)加大对基层的资金扶持,做好物质保障。
结合工作实际,从人员配置、设备配备、办公场所等方面应大力加强对基层的安全监察经费投入,争取财政拨款保障基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待遇。不能以罚款多少决定收入的多少,以彻底解决基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的后顾之忧,避免出现重处罚、轻整改,甚至只处罚、不整改的现象。使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从原来的“高风险、低收入”成为“高风险、高收入”的工作岗位,吸引政治可靠、技术精通、素质过硬的的人才充实到基层特种设备监察队伍中。
(三)强化企业主体意识,加强作业人员培训。
在特种设备执法上严格执法,增加企业违法成本,加强企业负责人的教育,双管齐下,“罚教并施”。全面增强企业负责人对特种设备安全的认识。要明确企业在特种设备安全培训教育中所应当承担的职责,促使其负责人重视安全培训教育工作,保证经费投入,按规定组织特种设备相关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培训教育。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统一安全指导思想,要把对特种设备从业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当作安全文化的重要内容来抓,营造安全文化的浓厚氛围,增强一线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总之,目前基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任务重、难度大,广大安全监管人员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为保一方平安,保一方稳定付出着艰辛的汗水和努力。只有针对基层的实际情况,基层的薄弱缓解,加强投入,加强硬件建设和人才建设,早准备,要预防。才能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尽到市场监管部门应尽的职责。为全面建成小康设备做好服务!
设备调研报告篇3
由分管人防法规和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吴瑞桉副主任带队、蔡文彬副调研员、工程科山雄惠、质量监督中心负责人徐政莉参加组成的调研组,在省质监站彭玉宝副站长的全程引领下到昆明的四家人防工程防护设备定点生产安装企业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向市办领导报告如下:
一、调研目的
由于丽江20xx年后才全面开始进入防空地下室的建设,对人防工程防护设备的生产安装处于初步认识阶段,本次调研主要是参观人防工程防护设备定点生产安装企业,了解防护设备生产安装的工艺、技术以及企业管理、营销、服务模式,熟悉省办对人防工程防护设备定点生产安装企业管理的基本情况,推动我市人防工程防护设备监管机制的建立。
二、基本情况
截止目前,全省共有9家定点生产企业,其中“神盾”和“鼎盾”人防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是今年三月才批准成立的。由于时间有限,我们重点调研了省办工程处和省质监站推荐的具有代表性的四家企业。
(一)云南民安人防设备有限公司
该公司原为xx市人防办的直属企业,成立于上世纪七十代初期,生产人防设备已有三十多年,20xx年改制为私营企业,也是省内唯一一家生产安装人防防护设备的本土企业。公司现址云南省xx市xx区工业园区昆明国际印刷包装城文博路1826号,属xx市政府扶持鼓励改扩迁建,公司占地30亩、厂区建筑10000平方米均为企业独立产权。公司内生产厂区、办公区以及住宿区相对独立、各为区域;厂区管理制度齐全、车间操作规范、产品堆放齐整、仓储材料齐备,生产加工的流水线严谨、有序且配备较为先进的数控机床,产品精度较高,主要生产防护设备和通用器材。公司共有员工180余人,管理人员工作严谨,技术人员全面、老练,满足国家和省关于人防工程防护设备的生产安装要求。据了解,是我省生产安装人防工程防护设备行业历年年检成绩最优、重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服务州市反映最好的单位。该企业已在我市备案获准在辖区内提供服务。
(二)云南固盾防护设备有限公司
该公司批准成立于20xx年,生产人防防护设备近十年。该公司位于云南省xx市xx区工业园区昆明国际印刷包装城文博路1682号,与民安公司同街相距不远。公司占地15亩、厂区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均为企业独立产权。公司内部情况与民安公司相似,与之相比只是生产设备缺数控机床,但员工多20余人。据了解,是我省生产安装人防工程防护设备行业历年年检成绩其次、重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服务州市反映较好的单位。该企业虽未到我市备案,但视同符合丽政办发【20xx】114号文件要求允许在辖区内提供服务。
(三)云南高长安人防设备有限公司
该公司批准成立于20xx年5月,是同期批准成立的4家企业(后述)之一,从业三年一直租用已改制的原xx市木板厂旧厂房生产,今年三月因原租用厂房突然被收回而搬到xx县工业园区内租用8000平方米建筑继续进行生产,其中生产厂区约20xx平方米,自称已在昆明辖区谈妥宗地拟建自有生产基地;现公司内生产厂区、办公区以及住宿区相对独立;操作车间基本规范,生产还算严谨、有序。据厂区负责人介绍,公司员工70余人,管理、技术人员基本满足国家和省关于人防工程防护设备的生产安装要求。是我省生产安装人防工程防护设备行业历年年检成绩居中后、从业时间不长、正在发展过程中的单位。
(四)云南神盾人防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该公司批准成立于20xx年3月,是我省刚批准成立的两家(另一家为鼎盾公司)企业之一,该公司租用位于茨坝的昆明重工机械厂厂房约8000平方米,其中生产厂区约1000平方米。目前仅有不到十个工人在进行作业。据厂区负责人介绍,公司上下只有员工30余人。今年四月省办检查为不合格单位而未取得生产经营资格,是我省生产安装人防工程防护设备行业资历最浅、员工最少、技术条件和生产实力最为薄弱、尚无生产订单的单位。
(五)其它生产企业
据省办介绍,云南“富诚”、“盛欣泰”“甲东”、“经建汇通”人防设备有限公司四家生产企业均为20xx年前后(富城为20xx年)批准成立的,其生产场所(均为租用)、技术力量、服务业绩、业内声誉、从业时间、省办年检结果等基本情况均与高长安公司类似。据悉,富诚公司已在昆明辖区受让宗地60亩正在建设自有生产基地。
三、存在问题
除民安公司和固盾公司外,其它所有企业不同程度的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缺少专业技术人员。从20xx-2013年年检通报情况看,专业技术人员完全满足要求的一家都没有。
二是总参的生产标准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三是质量保证体系不够完善,技术人员对质量控制标准把握不准确。
四是生产设备不够先进,更新换代的步伐不够快捷。
四、初步结论
综上所述,省内9家人防工程防护设备生产安装企业的生产经营时间长短不一、规模大小各异,特别是生产能力、技术力量有明显差别。从综合实力看,民安公司是全省最早生产经营人防工程防护设备及安装的企业,固盾公司承接过省内多家人防指挥工程防护设备的生产及安装;两家企业均参与了昆明地铁人防工程防护设备的生产及安装,生产能力和技术力量均属目前省内最强的人防工程防护设备生产安装企业;也是目前完全符合丽政办发【20xx】114号文件通知的准入要求(在云南备案的定点生产企业、连续五年年检无整改记录、拥有独立生产基地)的生产安装企业。
五、关于人防防护设备产品的价格问题
根据国家人防办《关于颁发〈人防工程防护设备定点生产企业管理规定〉的通知》(国人防(20xx)325号)、云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关于人防工程防护设备质量管理规定的通知》(云防办(20xx)137号)等文件精神,我省与其他省市一样,实行人防工程防护设备价格信息指导政策。这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其指导思想是加强对定点生产企业的管理、确保防护设备产品质量、规范市场秩序:
一是目前我省人防工程防护设备市场发育不完善,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还相对滞后,一些定点企业诚信意识薄弱、虚假宣传质量、虚假标注质量标识以次充好等质量失信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影响防护产品质量。
二是防护设备是平时极少使用的战备设施,不经过技术检测,其使用价值和质量高低在平时很难显现出来。因此,许多工程建设单位在选择防护设备时,更多的是关注产品价格,而忽略产品性能和质量。如不加以规范、指导,势必导致各定点生产企业大打“价格战”,这对于保证防护设备产品质量非常不利。
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是:①省人防工程标准定额质量监督站根据市场原材料价格变化情况定期发布《云南省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信息价格》,并在人防网站上公布,要求各州、市和各防护设备定点生产企业统一执行;②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允许各生产企业销售安装的产品在指导价格上下8%的范围内浮动,不得突破;③对不执行指导价、操纵市场价格、排挤竞争对手、以低于或高于浮动幅度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市场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等违法行为予以惩处:第一次发现,视情节责令改正;第二次发现,责令停业整顿三个月;第三次发现,报国家人防办依法取消《人防工程防护设备定点生产和安装企业资格认定证书》。
就我省而言,定期发布价格信息指导全省人防工程防护设备定价的政策一直延续到20xx年,20xx年后既未发布也未取消,但仍作为人防设备生产企业产品定价的基本原则和省办对企业进行年检考核的一项硬性指标遵循至今。据了解,其它省市区至今仍执行定期发布价格信息指导本地区人防工程防护设备定价的政策。
六、关于防护设备的准入管理问题
随着国家《人防工程防护设备定点生产和安装企业资格认定证书》(即行政许可)制度的取消,人防防护设备跨省区经营服务也即将成为可能,省内外的人防工程防护设备生产和安装企业也将如雨后春笋般增加。初步分析,近期省内即将新增近20家人防工程防护设备生产和安装企业,包括运用价格信息指导企业产品定价政策在内的原有的服务环境将被打破,这一行业内将不可避免的出现激烈竞争,结果必然会出现企业优胜劣汰,因此,人防工程防护设备及其安装实行终身维护的政策是否能够得到持续、长久落实将是个问题。丽政办发【20xx】114号文件关于防护设备准入管理的三条规定(在云南备案的定点生产企业、连续五年年检无整改记录、拥有独立生产基地),正是考虑到这个情况而提出的正确要求,既切合我市当前实际又着眼了我市人防工程建设的长远考虑,既维护了人防工程建设单位的权益又有利于理顺并持续人防工程防护设备产品安装验收移交后的维护管理关系,应该坚持并认真予以贯彻执行。
七、几点建议
1、由于我市20xx年后才全面启动人防工程建设,广大干部、市民特别是开发建设单位对人防工程防护设备生产、技术、安装及维护的知识了解有限,对人防工程防护设备定点生产和定价销售的政策、意义了解较少,应多加宣传说明。
2、人防部门在进行行政审批和质量监督、防护设备生产企业在服务的过程中,应对对定点生产、定价销售和备案准入等政策不清楚、不明白或者不理解的建设单位多做耐心细致的解释。
3、建议省人防办制定规范的价格信息政策、定期发布真实可靠的人防工程防护设备价格信息,建立科学的价格管控机制,既切实约束定点企业在公平、合理的价格指导下提供优质服务,避免因“价格战”导致产品和服务质量问题,又引导建设单位在公平、合理的价格指导下获得优质服务。
4、建议我市人防办尽快建立第三方质检机制。由于人防工程防护设备是由厂家生产及检测、供货、安装及检测“一条龙服务”的,质量的合格与否完全由生产厂家自行检测确定,而防护设备因其平时极少使用故不被人关注,极易导致产品以次充好、安装马虎应付等质量问题的发生,所以,引入第三方对所有入丽提供服务的人防工程防护设备定点生产企业提供的产品及安装进行抽检就显得必要。通过第三方检测达不到要求的不予通过验收、网上通报并强制退出xx市场,以维护人防部门和人防工程建设的声誉,确保辖区范围内的人防工程规范建设、防护设备质量可靠,推动辖区范围内的人防工程依法建设、有序建设、和谐建设。
设备调研报告篇4
一、调查目的
为了适应中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全面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电气技术应用协作组对常州、苏州、盐城、徐州丰县及周边地区机电装备企业进行了调研,掌握企业对人才及岗位需求的第一手数据,确定机电装备企业的典型工作岗位。
二、调研思路与内容
(一)调研思路
首先成立专业调研工作领导小组,然后确定本专业的调研流程、调研方式、调研对象、调研方法,收集相关原始资料。
通过现场观摩、员工采访、座谈会等调研形式,与部分用人单位负责人和部分毕业生进行了面对面的座谈和交流,以及非正式的交谈和电话交流。
(二)调研内容
1.企业近几年对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的需求。
2.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对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
3.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4.企业认为学生最应掌握的岗位能力。
5.毕业生、用人单位对课程设置的要求。
6.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
三、调研数据分析
(一)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在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是一个专业口径较宽的专业,与该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不仅数量多、地域分布广,而且规模、层次各异。如常州化工研究所有限公司、常州特种变压器有限公司、博世力士乐(常州)有限公司等都拥有大量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毕业生。在市场经济作用下,我国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信息化社会所孕育的高新技术大踏步进入制造领域,各企事业单位通过对工业生产线的技术改造和引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创造经济效益。这些企事业单位使用的生产设备和主要技术多采用引进与自行开发相结合。因此,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高技能人才的岗位需求量也日益扩大,这些都将促进以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企业调研情况
企业在人才需求上已由理论型转向技术型、技能型。调查显示,考虑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文凭因素的企业占22%,考虑高职高专学历文凭因素的占30%,考虑中专以下学历文凭因素的企业占48%。这说明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优先考虑应聘者的条件是技能技术能力,特别是那些适应能力强、技能水平高,并具有创新精神的毕业生特别受企业的欢迎。生产一线或岗位管理人员需要的多是实践能力强的高技能型人才。相比之下,企业对学历文凭因素的考虑逐渐淡化。
调查中还发现,目前技术性职业岗位仍处于不饱和状态。当被问及公司在什么岗位上急需人才时,技术职位占45%,其次是销售职位占22%、管理职位占22%、其他占11%。
证书是反映毕业生能力的硬件条件,也是学生心目中企业挑选人才的量度之一。从调查可知,企业特别看重各种证书的占22%,对证书比较认可的占33%,认为证书无所谓的占45%。
四、调研结论
(一)本专业人才培养中分解目标框架构建
1.能力目标
(1)具有一定的电气工程图制图和识图的能力;
(2)具有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熟练操作和使用的能力;
(3)具有自动化仪表选型、安装和维护的能力;
(4)具有电气设备安装、调试、维护、故障诊断与处理的能力;
(5)具有电气自动化设备组件调试、设备联调、故障分析和排除的能力;
(6)具有电气自动化设备技术改造能力及售后技术服务等能力;
(7)具有一定的生产组织与质量管理以及社会表现能力;
(8)具有一定的英语翻译、技术文献资料收集与查阅、继续学习的能力;
(9)具有机械制图、识图以及机械装配的基础能力;
(10)具有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知识目标
(1)掌握以电工基础和电子技术为主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2)了解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
(3)掌握电机、电力拖动和电气控制设备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基本分析方法;
(4)掌握编程控制、单片机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基本分析方法;
(5)掌握电气控制线路安装图阅读的方法;
(6)掌握自动化设备分析与性能测试、故障分析与排查、组件调试与设备联调、技术改革的方法;
(7)掌握生产组织与质量管理的方法。
3.素质目标
(1)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法制观念、文明行为习惯;
(3)养成爱岗敬业、遵守纪律、一丝不苟的优良职业道德;
(4)具有较强的人文素养,具备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创新的意识;
(6)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体魄;
(7)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流能力;
(8)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素质。
(二)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岗位实境、学做合一”的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服务于江苏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贯彻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1.优化课程设置,构建以任务驱动为载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根据企业职业岗位群,确定职业核心能力,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质培养、职业能力训练、专业技能鉴定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与“岗位实境,学做合一”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2.建立完善的一体化教学体系
(1)以工作过程为主线。
(2)以职业能力为基础。
(3)以工作实践为起点。
(4)以工学结合为抓手。
3.坚持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
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实践环节。聘请企业工程师、能工巧匠给学生授课,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并派遣教师到企业学习企业管理、专业技能。
4.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1)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建设全面适应现代化教学与实践、设施完备、设计合理先进、具有仿真职业环境的实训室,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训教学条件与环境。
(2)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坚持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使学校开设的各个专业都有校企合作项目,构建稳定的校企合作基地。把学生的学习和技能培养放到企业中进行,真正实施“做中学、做中教”;组建由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和业务骨干组成的教学团队,课程中引入企业工艺流程和工作项目,聘请企业骨干指导实践教学。
5.吸纳企业实质性参与课程建设
组织协作组内专业骨干编写课程仿真实训软件脚本,寻找优秀企业开发教学软件资源。
6.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三)课程体系的优化
根据维修电工高级工培养目标以及对职业岗位的教学分析,按照一体化教学要求将所有课程分为文化基础课模块和一体化专业教学模块。
文化基础课模块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政治(德育)、哲学、机械制图、高等数学、液压与气动、变流技术、检测技术等。
一体化专业教学模块包括:电工技能与室内线路、电子基本技能、钳工基本技能、计算机基本技能、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动机与变压器、电力拖动、机床检修、电子制作、protel99应用、直流调速、单片机、三菱plc、松下plc、电气线路设计、电子课程设计等。
设备调研报告篇5
(摘要:xx市目前防火设备单方造价x元,今后市场每年新增容量x万元,目前平均成本x元,平均售价x元,税前利润率x%。合理售价应该xx元,即提高售价x%。这样可达到税前利润率x%,企业税后净利润x%。
企业提高利润率的途径只能是增加产量,行政管理的思路是通过检测严把质量,通过公开让社会选择优质低价的厂家。)
一:从防火设备市场容量分析适宜的厂家数量
(一)xx单位平方米防火设备造价:通过典型工程分析,防火设备造价每平方米为x元。
由于数据就较少,无法从工程类型、防火设备种类对单价的影响进行分析。若把所有数据看作无明显主导因素的随机分布,则单价从x元到x元之间,离散系数为x,可见离散比较大。若保守估计,则每平方米单价为x元。
(二)每年新开工消防工程规模:通过近几年报建数据分析,我市平均每年新增防火设备容量为x万平方米。
从时间序列上分析,因为增速趋势明显,呈现二次曲线关系,不宜以平均数预测今后几年我市新增防火设备容量。鉴于数据较少不好拟合,用加权移动平均预测今后三年内我市防火设备市场容量,近三年权数分别为x,x,x,则今后三年内我市防火设备容量为:x万平方米,x万平方米,x万平方米,平均后今后每年预计新增x万平方米。
(三)防火设备总量:按照以上数据,我市以后三年新增防火设备额市场容量为1.7亿元左右。未来三年将新增防火设备市场x亿多元。
(四)预测量的定性分析:以上统计数据和预测是通过典型工程分析的来的,只具有有限的代表性,但对于宏观管理已经足够。本统计和预测数据尤其是存在以下不足:
每平方米防火设备造价应该划分防火单元,按照各个单元进行分析。
未来审批的消防工程数量应结合地上建设总量进行分项预测。
(五)适宜的厂家数量定性分析:从规模经济分析,一个中小防火设备厂家需要年销量x万元左右,最低不能少于x万元,否则就无法购置先进设备,只能进行小作坊式粗放经营,对保持稳定的防火设备质量不利。按照每厂家x万元分析,xx市场能容纳3个厂家,以x万元分析,能容纳x个厂家。x个厂家是上限,否则厂家就无力进行技术更新,有粗制滥造偷工减料的可能性。
二:从防火设备成本分析适宜的销售价格
(一)防火设备各个成本因素分析:
通过典型设备分析,防火设备造价成本因素为:
其中灰色代表变动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和计件人工工资。紫红色代表固定成本,主要包括折旧、办公费用、管理人员工资和非计件工人工资。黄色表示销售成本。天蓝色表示摊销成本、中小修理费用。
成本分析数据如下:
1、从成本分析来看,防火设备的主要成本是原材料和设备折旧。其中设备折旧占x-x%,其次原材料占x-x%左右。
2、不同厂家成本构成差异非常大。采用先进设备的,设备折旧超过x%,采用家庭作坊式作业的,折旧低于x%。
3、不同型号防火设备原材料占的比重也不相同,钢构电动门原材料占x%以上,钢构门占x%左右,混凝土门占x%左右。
4、简单平均成本为x元/樘。
(二)典型设备折旧分析:
目前防火设备厂家技术更新快的已经采用加工中心。某厂的加工中心一台价值x万元左右,目前年加工x樘防火门,按照高新设备平均5年的技术寿命折算,一樘门的机加工费用就是x元,占成本的x%。
这样一台加工中心每台班可加工x樘,一年可加工x樘。如果按照每天一班计算,每樘机加工费x元,如果有市场协作,三班计算,则没樘门机加工费用x元。
可见折旧费用高的原因是产量上不去。
(三)目前的售价分析:
目前简单平均售价x元,税前利润率x%,可见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该行业将逐渐萎缩。目前几家企业有的准备转产,有的已经转产,有的处于半停顿状态,就是低利润率的真实反映。
(四)合理售价分析:
按个个人测算,防火设备合适的利润率税前应达到x%。这x%中,其中上缴国家企业所得所税x%,付银行利息x%(按照x%资产负责率、x%贷款利率考虑),余下x%是企业净利润。这样就能达到社会平均利润率,行业可以持续发展。
按照x%的税前利率计算,合理的防火设备售价应达到x元/樘。和目前的x元相比,需要提高售价x%。
(五)提高利润率的途径:
提高利润率只有降低成本。三个主要成本要素人工费、材料费、设备折旧费中,材料费无法降低,否则只有采用劣质材料。
1、人工费:近几年呈现上涨态势,也无法降低。但是可以增加产量降低单位产品人工费。如车工目前每月工资x元,加上其他费用大约x元。目前开工率大约x%,每年生产x樘,每月x樘,则该人工成本每樘门约x元,如果开工率达到x%,则每樘门约x元。
每天加班4小时,如果加班按照国家规定付加班费,月工资费用加上加班x%,则每月人工工资为x,月工作小时x小时,月产量x樘,小时工资由x元上升到x元,每樘门由x上升到x元,可见加班不能降低人工费用。
2、设备折旧费用:如前所述,对于加工中心,目前每樘机加工费用就是x元,按照设计能力计算每樘机加工费x元,按照极限加工计算每樘门机加工费用x元。
3、经济规模分析:折旧费随产量减少,人工费用随产量先减少后增加,经济规模下成本最低,利润率最高。此经济规模何以作为xx市场按照既定个数限制厂家数量的参照。
4、最大利润的企业规模分析:按边际成本分析,各个企业有最大规模,超过最大规模企业将利润减少。此规模也可做为xx市场按照优劣排序原则限制厂家数量的参考。
三:当前xx市场防火市场情况和存在问题
(一)防火设备市场产业发展情况:我市防火设备市场发展到目前,出现了市场总量扩大、厂家持续增多、销量快速增长、利润总额快速增长、竞争激烈、利润率不断下降的现象。
(二)防火设备生产销售厂家综合实力情况:目前在我市生产销售防火设备的厂家共有11家,通过考察和比较,总体感觉这协厂家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质量、成本、规模都还处在一个水平上,但是分化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其中有的规模相比非常大,通过规模来分摊成本,增加利润。有的厂家购置先进设备,通过设备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有的坚持自主创新比,开发适应自己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但也有的设备人员少,做工比较粗糙,规模也相对较小,尚未最后脱离小作坊式生产。
总之,市场处于一个分化的前夜。
(三)各个厂家目前市场占有率情况:通过xx年7月到xx年底数据,以工程个数为依据,各个厂家市场份额如下:
按照市场份额看,防火设备厂可以分为三个梯队。其中四方、元大属于第一梯队,这两家占总市场的52%。属于第二梯队的有兴业、中昊和牧城这三家,占市场份额的35%,其余5个厂家占市场份额的13%。
(四)目前市场存在主要问题:存在厂家低价恶性竞争现象;质量发展动力不足;质量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得不到充分体现;企业科技发展投入不足;市场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分化联合,达不到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成熟市场要求。
这其中,恶性低价竞争是主因。低价竞争导致企业利润不足。利润不足导致企业发展动力不足,无法更新设备扩大规模,无法进行技术研发投入。技术研发投入少导致产品无法更新换代,导致市场一直在初期阶段运行,无法发育到专业化分工协作、厂家之间融合参股的成熟市场状态。
四:今后企业发展方向的建议
(一)、当务之急是扩大规模。走以规模促质量、促成本、促品牌的路子。只有扩大规模,才能摊薄固定资产成本和人工成本,才能降低防火设备造价。同时扩大规模还能促使质量更加稳定。
(二)、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目前全国有300多家防火设备生产厂家,竞争必然加剧,要想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靠制度开拓市场、靠制度广揽人才,要摈弃家族式管理和人治,要推广现化企业管理制度。
(三)、落实标准化管理体系。学习西方现代化标准管理技术,要落到实处。各厂家都建立了1so9000等认证体系,但是考察发现有的没落到实处,如有的企业电焊不带护目镜,企业有的内控程序无记录可查。
(四)、加快技术更新步伐。
(五)、加强销售部门。扩大销售部门编制和财力投入,进行广告宣传,扩大促销力度。
(六)、做好兼并重组的准备。将来肯定是一个全国的大市场而不是一个个分割的省内市场。所以防火设备厂家要进入兼并重组时代。通过兼并重组、买壳参股,可以快速进入当地市场,即有利于目前市场体制下的扩大规模,也有利于将来市场体制下的扩大规模。
五:今后行政机关的管理建议:
目前普遍反映十一个厂家太多,需要限制数量。但是行政许可法规定的大原则就是要开放市场、逐步取消壁垒,所以通过行政命令限制厂家数量明显不合适,而且今后还会有更多厂家进来,所以只有通过市场竞争自然淘汰来达到限制数量的目的。行政机关的管理思路就是顺应潮流,不再限制数量,而着重于促进公平竞争。具体管理思路就是通过检测促质量,通过质量保价格,通过价格限数量,通过规模出效益,同时对房地产商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干涉。
(一)、通过检测促质量。防火设备的特性之一就是在市场中无法自动做到质量和价格挂钩。因为防火设备是强制性安装,质量好坏只有在特殊时才能体现出来,所以房地产企业不关心质量,只关心价格,谁的价格低就用谁的,只要装上了工程就合格。所以这就无形中助长了企业竞相降低质量压价销售的现象。
另外,这种质量属于内在质量,不易通过肉眼识别出来,必须通过科学检测才能体现出来。所以行政机关通过检测维护一个最低质量标准就非常必要。通过检测机构对防火设备进行质量检测,其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结果,作为行政机关管理防火设备市场的依据,凡是达不到最低质量标准的,就必须退出xx市场。
今后各区市消防办应在每年财政预算中列出专项检测经费,每年组织一到两次防火设备检测,作为量化考评的重要依据,检测不合格的,不得在我市继续经营。
今后还应该严格执行每个消防工程竣工前必须进行防火设备检测的规定,把检测报告作为工程竣工验收的必备条件之一,检测经费应该由委托单位负担。
(二)通过质量保价格、限数量。设定最低质量标准,通不过的不得销售,这样粗制滥造的厂家就无法经营,低质低价的厂家也无法经营,否则在既定质量下低价销售只能赔本,无形中价格就上去了,只有有能力的厂家才能经营,无形中厂家数量也减少了。
(三)通过规模出效益。企业数量少了,每个企业的销售额也就多了,一方面销量扩大利润增加,另一方面规模扩大可以摊薄成本,两项相加,企业效益自然好了,进入了良性循环轨道,也有能力加大投入了。
(四)对房地产商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干涉。在防火设备市场中,房地产开发商是一个重要的市场主体,一定程度上指示着防火设备厂家的经营思路。所以房地产商要负社会责任,在防火设备选择中做到公平公正,质量和价格挂钩,保持最低质量底线,行政机关也进行适当引导和干涉,主要是:
1、建议房地产对防火设备进行公开招标,通过公开保证公正。
2、对合同价格进行监控。合同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的,行政机关可强制进行质量检测。
3、把防火设备质量列为竣工验收的前置条件,防火设备质量不合格的不得验收。
4、及时发布防火设备厂家质量信息,为房地产商提供防火设备质量价格服务。
5、处罚不按合同执行的防火设备厂家,尤其重罚低价签合同的“钓鱼合同”。
(五)其他管理措施和建议。
1、量化考核,优进劣出。
量化考核就是建立量化考核标准,通过考核结果分出防火设备企业的优劣,作为行政机关管理防火设备市场的依据。只有建立了量化考评机制,才能对防火设备企业分出优劣,所以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制定量化考核标准,通过考核实现对防火设备企业的科学管理。
优进和劣出是保证防火设备质量的两个不同方面的手段。优进就是从源头上把关,防止防火设备厂家一拥进入市场,良莠不分。优进要求各地消防办对进入当地市场要从严把关,只有三证齐全的,才可以进入。外地企业要进入,一般要有当地消防办的推荐函。同时企业要提出申请,提供三证、企业简介、三年内的销售情况说明,还要出具质量保证承诺函。各地消防办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查后,应组织有关人员到生产场地进行实地考查,到该企业主要销售地进行调查,要对企业的产品进行检测。只有产品质量好、市场信誉度高、售后服务好的“三好”企业,才能进入市场。凡未经批准进入市场销售的,不能办理竣工验收手续。
劣出就是对已经进入市场的防火设备生产安装企业严格进行量化考核,保证产品质量。凡量化考核达不到既定标准的,强制退出市场。
退出主要有两种形式:
永久退出。适用于情节严重的或者被吊销资质、资质过期或备案证失效的。该类企业如果要进入市场,要重新审核。
暂时退出。适用于违规情节虽然严重,但经整改可以继续在销售的。该类企业整改完毕后,即可重新进行销售。
2、建立质量基金。可以由各个厂家交纳一定资金,组成质量基金,所有权归各个厂家所有,支付权由行政机关决定,主要用来支付检测费用和有关组织和厂家对质量问题的举报。
凡有举报质量问题的,即可启动质量基金,先行支付费用进行检测。经检测无质量问题的,检测费用由质量基金支付。经检测有质量问题的,由这个厂家支付检测费用和举报奖励费用,行政机关先直接从质量基支付,并由这个厂家事后补交。同时这个厂家应该按照出质量问题的产品的销售额的10%-50%缴纳质量基金。当某个厂家的质量基金份额不足时,由这个厂家补足。拒不补足的,按照协议自动退出市场。
设立质量基金后,可以建立质量问题举报的奖励机制,使质量问题得到曝光;可以达到质量和厂家的经济效益挂钩,促使厂家提高质量;可以先期落实检测费用,使质量管理有足够经费。
六:今后的发展方向的预测
(一)兼并重组必将到来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目前全国有防火设备厂家300多家,处于分省经营的市场分割状态,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厂家,分省经营也必将被打破,防火设备企业的真正的市场竞争时代必将到来,兼并重组也必将到来。
先知觉的得先机。企业必须尽早作出安排。通过兼并是进入外地市场的最佳模式,通过重组是提高企业效益的最佳方式,同时防止对手兼并重组对自己造成的压力也需要及早应对。
(二)多种经营必将到来:
防火设备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设备生产率越来越高市场越来越小,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运用。目前加工设备都是通用的,利用现有设备进行多种经营是必由之路。目前四个厂家都是多种经营,而且防火设备有逐渐退出主营业务的趋势。这应该是大势所趋,因为防火设备市场毕竟不大,跟不上生产能力的提高。
(三)厂际合作、工序分工必将到来:
为破解生产能力利用不足,建议开展充分的厂际协作,按照比较经济的原理进行工序划分。比如某一个厂可以主要生产门轴,生产的门轴供应周边好几个厂家,厂家之间取得比较经济效益。
将来的趋势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最起码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防火门的品种将进行分化。一个成熟的市场必定是一个高度专业分工和协作、相互依赖的市场。在市场寻求最低销售价格的过程中,销售机会在各个厂家之间进行选择,只有成本最低的厂家才能赢得销售机会,竞争的结果,每个厂只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厂家应该早作准备,开展这方面的尝试。早起的鸟儿吃虫子,晚起的鸟儿吃草籽,一定不要做晚起的鸟儿。
设备调研报告篇6
一、调研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专业培养方案开发的基本理念为支撑,充分尊重行业(企业)对生产与服务一线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客观要求和职业生涯发展需要,面向现代港口业,把握行业(企业)对本专业的要求,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提出专业改革思路,形成专业改革建议。
为使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凸显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先进性,同用人单位的需求实现对接,从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入手
通过调研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对应的人才需求状况、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毕业生去向及其职业岗位,以此作为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改革专业课程结构、设置、大纲和内容的依据。
为使本次调研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组建了由专业教师组成的课题开发队伍,并由课题组成员和相关企业成员单位共同完成调研工作。
调研过程:“信息采集→信息归纳→信息分析→关键词语界定→改革建议→专题论证→信息补充→改革建议修正”;
调研方式:主要有问卷调查、走访调查、专题座谈、信息查询、专题研讨等;
调研范围: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学生就业主要地区。对象包括行业、企业、学校等。
行业调研:旨在了解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行业目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企业调研:旨在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课题组充分考虑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紧密联系,对分布在广东省的企业进行调研,企业调研的对象有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一线管理和生产者等。
被访生产者不分年龄、性别,对其调查采用问卷和座谈方式。所请的企业专家以一线工作者为主,他们在本行业和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领域均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对所从事的职业领域有较为宏观、整体、前瞻性的了解。课题组通过召开行业(企业)专家专题会,采用“头脑风暴法”,对本专业的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分析。
学校调研:旨在了解学校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的现状;了解国内外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获取最新的职教理念和课程改革思路。(要求:主要阐述人才需求调研的基本思路、方法,以及如何根据人才需求的现状、趋势与相应专业设置现状之间的矛盾进行专业改革。)
二、调研情况汇报
(一)企业名称:佛山新港码头有限公司
调研时间:20xx年09月18日
参与人员:陈志明、罗庆贵、黎法明、宋春华、关腾飞、廖洪鹏、谭延超、黄伟东
调研情况细述如下:
1.调研的目的
此次进行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的人才需求目标,能力要求以及行业的工作过程,以此来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和进行课程建设。
2.调研分析
2.1关于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
广东省水路运输发达、水运资源丰富,全省沿海海岸线长度为3368公里,约占全国大陆海岸线总长度的18.7%,居全国第一位;广东省现有内河流航道通航里程11844公里
居全国第二,基本形成了以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为主枢纽港,其他中小港口为喂给港的分层次格局,在全国规划建设的20个沿海主枢纽港中,广东省拥有5个。
广东省水路运输业发展迅猛,20xx年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为8.3亿吨,比20xx年增长17.58%,集装箱吞吐量完成3193万标箱,比20xx年增长20.72%。到20xx年,全省港口吞吐量将达12亿吨,是20xx年的1.45倍,其中,集装箱吞吐量约达到5500万标箱,是20xx年的1.72倍,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
然而目前广东省港航企业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企业内部员工的素质普遍不高,据对我院20xx年对珠三角地区部分中小港口的调查,企业员工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占企业总人数的18%左右,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占到45%左右。在对港航企业具有大专以上的人才中的调查中,真正具有该专业的人才不到40%,专业人才极为匮乏。
广东水路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旺盛的人才需求,为港口生产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我院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立足广东省港口企业定位专业发展
已经成为广东省港口行业公认的,毕业生好用、实用,毕业与就业可以实现无缝连接的人才输送基地,成为广东省港口企业名副其实的“订单式”培养“能工巧匠型的大学生”的培养基地。
2.2学生存在问题
我们的学生在毕业面对就业时普遍存在的问题:
外语水平,由于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的特殊性,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英文阅读能力,但是目前我们的学生英文水平普遍不高,这也反应出在英语教学上的问题。
动手实践能力还有提升和改善的空间,与用人单位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
盲目跟随考证,不知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
3.关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一点建议
3.1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定位
充分了解市场岗位及岗位能力需求,制定满足岗位需求培养放案。
3.2课程设置的不断更新
随着港口物流的发展,所需人才缺口不断加大, 除了高校的大量招生之外,社会的职业培训也在不断壮大,所以我们在进行课程设
置的同时也应该借鉴职业培训的课程体系,根据行业的发展不断调整课程体系。
3.3应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珠江三角洲的港口企业较多,多数港口物流企业对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人才需求较大。多数企业希望应聘人员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
(二)毕业生姓名:罗浩明、刘桂阳、梁明骢(汕头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调研时间:20xx年11月28日
参与人员:张徐鹏、黎法明、宋春华、关腾飞、廖洪鹏
调研情况细述如下:
1.调研的目的
此次进行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的人才需求目标,能力要求以及行业的工作过程,以此来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和进行课程建设。
2.调研分析
2.1关于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
广东省水路运输发达、水运资源丰富,全省沿海海岸线长度为3368公里,约占全国大陆海岸线总长度的18.7%,居全国第一位;广东省现有内河流航道通航里程11844公里,居全国第二,基本形成了以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为主枢纽港,其他中小港口为喂给港的分层次格局,在全国规划建设的20个沿海主枢纽港中。
设备调研报告篇7
设备调研规定
一、需要进行调研的设备范围:
1、公司未使用过的设备;
2、公司使用过(包括借用或租用),但未购买过的设备;
3、公司设备主管领导提出调研要求的其他贵重设备。
二、调研工作的责任主体:
1、单价在3万元以下的设备,由申购单位自行组织调研。调研报告经申购单位负责人签字批准后,方可进行设备申购。
2、单价在3万元以上(含)的设备,由申购单位在申购前提出调研申请,由公司设备主管领导指定调研人员或组织调研小组进行调研。调研报告经公司设备主管领导签字批准后,方可进行设备申购。
三、调研报告的内容要求:
设备调研一般应选取三个或三个以上不同生产厂家的设备进行比较和分析,特殊情况下不能找到三个及三个以上不同生产厂家的,应予以说明。 设备调研报告应包含如下内容:
1、对拟申购设备的基本要求(规范要求、环境要求、性能要求等);
2、拟申购设备的外形尺寸和拟安装的位置,以及对安装空间的要求(地基基础、水电等);
3、拟申购设备的技术参数,应明确提出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4、拟申购设备的性能、质量,应收集一些购买过该设备的单位对该设备的使用评价;
5、拟申购设备的溯源方式和溯源机构;
6、拟申购设备的出厂价格(含配件)和售后服务(质保期等)情况,应进行简单的经济分析;
7、应提出明确的、选择性的推荐购置设备的建议。
四、调研报告的编写、审核与审批:
1、由申购单位自行组织调研的设备调研报告,应由调研人员负责编写,由申购单位设备管理员负责审核,由申购单位负责人负责审批。
2、公司组织调研的设备调研报告,应由公司设备主管领导指定的调研人员或调研小组组长负责编写,由公司设备管理员负责审核,由公司设备主管领导负责审批。
五、调研工作的职责划分:
1、调研人员或调研小组应对调研报告的内容负责,保证报告内容的真实、全面。
2、调研报告的审核人员应对调研报告的形式负责,确认报告内容符合调研规定,并有编写人员的书面签字。
3、调研报告的审批人员应对调研工作的程序和调研报告的有效性负责,保证调研工作的进行符合公司规定,并在调研报告的审批意见中明确提出最终的选择意见。
本规定自20xx年01月01日开始实施,公司原有的关于设备调研的规定同时废止。
设备调研报告篇8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专业培养方案开发的基本理念为支撑,充分尊重行业(企业)对生产与服务一线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客观要求和职业生涯发展需要,面向现代港口业,把握行业(企业)对本专业的要求,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提出专业改革思路,形成专业改革建议。
为使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凸显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先进性,同用人单位的需求实现对接,从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入手,通过调研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对应的人才需求状况、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毕业生去向及其职业岗位,以此作为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改革专业课程结构、设置、大纲和内容的依据。
为使本次调研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组建了由专业教师组成的课题开发队伍,并由课题组成员和相关企业成员单位共同完成调研工作。
调研过程:“信息采集→信息归纳→信息分析→关键词语界定→改革建议→专题论证→信息补充→改革建议修正”;
调研方式:主要有问卷调查、走访调查、专题座谈、信息查询、专题研讨等;
调研范围: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学生就业主要地区。对象包括行业、企业、学校等。
行业调研:旨在了解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行业目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企业调研:旨在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课题组充分考虑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紧密联系,对分布在广东省的企业进行调研,企业调研的对象有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一线管理和生产者等。被访生产者不分年龄、性别,对其调查采用问卷和座谈方式。所请的企业专家以一线工作者为主,他们在本行业和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领域均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对所从事的职业领域有较为宏观、整体、前瞻性的了解。课题组通过召开行业(企业)专家专题会,采用“头脑风暴法”,对本专业的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分析。
学校调研:旨在了解学校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的现状;了解国内外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获取最新的职教理念和课程改革思路。(要求:主要阐述人才需求调研的基本思路、方法,以及如何根据人才需求的现状、趋势与相应专业设置现状之间的矛盾进行专业改革。)
调研时间:20xx年09月18日
参与人员:陈志明、罗庆贵、黎法明、宋春华、关腾飞、廖洪鹏、谭延超、黄伟东
调研情况细述如下:
此次进行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的人才需求目标,能力要求以及行业的工作过程,以此来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和进行课程建设。
2.1关于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
广东省水路运输发达、水运资源丰富,全省沿海海岸线长度为3368公里,约占全国大陆海岸线总长度的18.7%,居全国第一位;广东省现有内河流航道通航里程11844公里,居全国第二,基本形成了以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为主枢纽港,其他中小港口为喂给港的分层次格局,在全国规划建设的20个沿海主枢纽港中,广东省拥有5个。
广东省水路运输业发展迅猛,20xx年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为8.3亿吨,比20xx年增长17.58%,集装箱吞吐量完成3193万标箱,比20xx年增长20.72%。到2010年,全省港口吞吐量将达12亿吨,是20xx年的1.45倍,其中,集装箱吞吐量约达到5500万标箱,是20xx年的1.72倍,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
然而目前广东省港航企业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企业内部员工的素质普遍不高,据对我院20xx年对珠三角地区部分中小港口的调查,企业员工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占企业总人数的18%左右,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占到45%左右。在对港航企业具有大专以上的人才中的调查中,真正具有该专业的人才不到40%,专业人才极为匮乏。
广东水路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旺盛的人才需求,为港口生产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我院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立足广东省港口企业定位专业发展,已经成为广东省港口行业公认的,毕业生好用、实用,毕业与就业可以实现无缝连接的人才输送基地,成为广东省港口企业名副其实的“订单式”培养“能工巧匠型的大学生”的培养基地。
2.2学生存在问题
我们的学生在毕业面对就业时普遍存在的问题:
外语水平,由于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的特殊性,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英文阅读能力,但是目前我们的学生英文水平普遍不高,这也反应出在英语教学上的问题。
动手实践能力还有提升和改善的空间,与用人单位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
盲目跟随考证,不知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
3.1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定位
充分了解市场岗位及岗位能力需求,制定满足岗位需求培养放案。
3.2课程设置的不断更新
随着港口物流的发展,所需人才缺口不断加大, 除了高校的大量招生之外,社会的职业培训也在不断壮大,所以我们在进行课程设
置的同时也应该借鉴职业培训的课程体系,根据行业的发展不断调整课程体系。
3.3应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珠江三角洲的港口企业较多,多数港口物流企业对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人才需求较大。多数企业希望应聘人员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
调研时间:20xx年11月28日
参与人员:张徐鹏、黎法明、宋春华、关腾飞、廖洪鹏
调研情况细述如下:
此次进行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的人才需求目标,能力要求以及行业的工作过程,以此来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和进行课程建设。
2.1关于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
广东省水路运输发达、水运资源丰富,全省沿海海岸线长度为3368公里,约占全国大陆海岸线总长度的18.7%,居全国第一位;广东省现有内河流航道通航里程11844公里,居全国第二,基本形成了以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为主枢纽港,其他中小港口为喂给港的分层次格局,在全国规划建设的20个沿海主枢纽港中,广东省
为加快我市港口物流业发展,推进鲁南临港产业区建设,市政协将八届一次全委会议收到的《立足鲁南经济带,率先发展日照临港大物流》的提案列为2008年一号提案,重点督办。最近,市政协经济建设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在主席和分管副主席的带领下,对全市港口物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还先后赴烟台、大连、营口、唐山、天津等五个环渤海港口城市和连云港市学习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现代物流业特别是港口物流发展作为实施“港口立市”战略,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快速崛起的关键举措来抓,充分发挥港路和区位综合优势,努力构建国际化区域物流中心,港口物流业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20xx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23.17亿元,同比增长18.4%。其中,物流业增加值52.48亿元,同比增长1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23.5%。完成公路货运量3400万吨,增长15.3%,货运周转量21亿吨公里,增长28.9%;地方海上货运量298万吨,增长10.4%;铁路货运量5170万吨,增长8.9%。日照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31亿吨,同比增长18.7%;集装箱43.02万标箱,同比增长70.3%。
近几年来,我市加大港口建设力度,建成一批重点工程,拓展了港口功能。20万吨级和30万吨级矿石深水泊位相继投产,年通过能力达到3500万吨,二期工程完成后年通过能力可达到5000万吨;8万吨级散粮专用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700万吨,是我国沿海最大的散粮码头之一;完成了煤炭扩能系统改造,年通过能力达到4500万吨以上;集装箱专用码头设计年通过能力达到150万标箱以上;新建续建了西港区焦炭、矿石码头二期、岚山北3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等重点工程。同时,还在岚山港规划建设10万吨级和30万吨级原油码头各一个,设计年吞吐能力3000万吨。港口下放5年来,年吞吐量由20xx年的.刚过3000万吨,到20xx年超过1.3亿吨,净增1亿吨,年均增长30.5%,在全国沿海港口的排名由第14位上升到第9位。
各类物流企业通过重组转型、整合并购、结成战略联盟等方式,加速做大做强。全市现有物流企业329
家,四级以上货运企业发展到32家;道路货运车辆17978辆,142732吨位,其中集装箱运输车辆500余辆,快件和厢式货车8000余辆。日照港物流公司、中国外运日照分公司、日照中远物流有限公司、日照汽车运输总公司等物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总投资约2亿元的中纺日照粮油加工与物流中心一期工程已经完工;中铁联合物流有限公司物流基地项目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年产值将达到2亿元。日照百货大楼、凌云工贸有限公司等一批工商企业纷纷成立物流公司、物流配送中心,积极发展企业物流,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积极申请建设日照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一步改善了港口投资环境,加快了港口物流业发展。今年1-4月份,已建成使用的日照华丰仓储、岚山孚宝液体化工和日照凌海糖业三家保税仓库实际入库货物38万吨,货值超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74%和267%。安东卫国际水产物流园、日照三运物流园、日照汽车商贸城、日照南方家园物流商城、中盛集团临港物流园等一批物流项目初具规模,有力地支撑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高端物流开始启动。日照港与临沂立晨物流国际集装箱合作站已建成启用,进一步拓展了腹地货源。以电子商务为突破口,引进了山东花生电子交易市场,该市场将金融、信息技术和农产品国际贸易、仓储物流紧密结合起来,在第100个交易日即完成交易额203.67亿元,交易量206.56万吨,成为全市高端物流业的样板企业。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在已出台的有关政策中,明确将其作为先导产业加以培育发展,并作出了加大财政、金融、土地供应等方面支持力度的规定。推行“属地报关、口岸验放”通关模式和“5+2”工作制,24小时全天候服务。建设通关服务平台和鲁南(日照)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全方位深化大通关工作,促进了港口物流业的提速增效。
“港口立市”战略的实施,带动了我市港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但总体上,我市港口物流系统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制约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目前,我市还没有对物流业做出统一的发展规划,港口物流业仍处于自我发展、松散管理的起步阶段,尚未建成规模较大、档次水平较高、发展后劲较强的物流园区和国家级、省级保税物流园区,企业布局分散,不利于发挥临港优势和产业聚集效应。尤其是物流仓储区域狭小,预留空间不足,基础设施薄弱,远不能满足港口集疏运能力的需求,影响了港
口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
物流企业总数少、规模小、水平低、实力弱,全市现有的300多家物流企业中,年纳税额过百万的只有12家。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在物流方案设计、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没有形成全国性网络的物流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现代物流专业人才紧缺,尤其缺乏物流系统规划等高级管理人员。
全国货物吞吐量居前8位的港口均已建立电子口岸。我市目前尚未启动电子口岸建设,横向的公共物流平台体系和纵向的实施专业化的组合方案还没有实现,现有通关系统已经落后于先进口岸。同时,我市多数物流企业仍为粗放式经营,未采用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和电子交换技术,个别还停留在使用电话、传真上,影响了物流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近几年,虽然我市港口货物吞吐量及口岸进出口总额大幅增加,但由于青岛、连云港等相邻港口的快速发展,港口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对日照港腹地货源构成直接影响,加之我市政策环境不够优化,部分外地物流企业未在我市办理注册地税务登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市的税收收入。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市300多家各类港口物流公司中,有50多家船代货运公司只在我市经营,不在我市办理相关手续,未给我市财政带来收入。另有61家外地企业分支机构在我市注册为非法人企业,随着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这部分企业所得税将在其法人注册所在地缴纳,按20xx年基数测算,每年影响我市企业所得税收入近千万元。
为促进我市港口物流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推进鲁南临港产业区建设,在学习借鉴六市先进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
港口物流业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行业、跨地区参与的产业,必须要有坚强的组织领导、健全的机构机制作为保障。建议成立以市政府领导为组长、有关区县和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负责产业规划和政策的制定实施,引导行业协会的组建。全市各有关职能部门应尽快拿出支持港口物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列入年终绩效考核。通过不断完善市场主导、政府推动、企业运作、行业自律、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工作体制,举全市之力做大做强港口物流业,不断增强其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是立足我市区位、港口、腹地等综合优势,聘请专家对我市港口物流产业进行准确定位,将港口物流业培育发展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带动我市和鲁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二是按照城市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制订全市港口物流业发展规划,统筹全市物流园区和基础设施布局,制止盲目建设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为港口物流业发展留出充足空间。三是积极争取国家自由贸易区政策试点,促进港口物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发展港口物流业,最重要的是增强企业实力,提高效益,增加税收,壮大财政,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议成立由税务、工商、交通、港口等有关部门组成的专门机构,负责物流企业的注册登记、税费收缴等服务管理工作。对于不能提供税务登记证件和地税发票的物流公司,不予办理有关手续;对纳税信誉不好的企业,不再派发业务。同时,应将港口物流业的招商引资与“招商引税”结合起来,将优惠政策的落实与项目建成投产后实际上缴的税收挂钩,把招商引资成绩转化为财税利益。对总部设在日照的物流企业,要积极创造良好的办公环境和优美的生活环境,给予更多的财政扶持政策。税务、财政部门要用好用活财税政策,对在我市设立的分支机构,要尽量使非法人机构变为独立法人机构;对我市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要尽可能设为非法人机构,不断扩大财源、壮大财力。积极引导我市临港工业企业把物流业务从主业中分离出来 ,整合资源,建立第三方物流公司,促进产业升级,减轻企业负担,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进一步强化“港口立市”发展战略,形成全市上下人人关心支持港口物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一是全力支持港口建设发展。可学习借鉴烟台等市将引航收入的80%用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办法,市财政每年拿出一定数额的资金,作为防波堤、航道、锚地等港口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资金,并在港口用地、海域、拆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二是整合港口岸线资源。充分发挥有限岸线资源为公共服务的社会效益,将港口岸线全部作为公用预留岸线,统筹规划使用。以日照港集团公司为矿石、煤炭、油品、集装箱码头的建设主体,采取合资等方式共同建设经营,促进港口集约发展、安全发展。三是打造港口物流业发展平台。按照“政府主导、适度超前”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物流交通和信息网络平台。推动日照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加强港口内外部物流企业合作,着力构建集采购、海运、陆运、储存、分拨、配送为一体的完整供应链,加快装卸服务型港口向物流服务型港口转变步伐,从而构筑我市港口物流业发展的支撑体系。
改变对港口发展的衡量标准,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这种国际公认的先进运输方式,促进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实现由重吞吐量增长到吞吐量增长、结构优化和经济效益提高并重的转变。
加快物流园区建设步伐,整合物流信息资源,实现“物流信息发布-招标-手续办理-结算”一条龙服务,促进物流业集群发展。依托港口、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枢纽,以大宗货物和集装箱运输、仓储、配送为重点,统筹规划建设一批现代化程度高、集聚辐射功能强的产地资源型、中转集散型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并在融资、用地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根据我市物流业发展定位,规划建设大宗散货、商贸、农副产品、化工产品、水产品等不同特色物流园区,形成协调发展的格局。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对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引导物流企业进园经营,提高市场集中度。从推进传统物流企业制度创新、资源整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方面入手,规模与效益并重,加速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企业。一是重组改造一批。引导传统交通运输企业广泛采用现代物流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不断强化服务特色、健全服务网络、完善服务功能,加速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二是积极引进一批。支持和鼓励我市流通企业与外商合资合作,培育壮大一批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同时鼓励有条件的物流企业走向市外,不断扩大我市区域物流中心的聚集辐射和影响带动范围。三是发展壮大一批。鼓励企业因企制宜,依港兴企,做专、做特、做强。
有关部门应不折不扣的落实已出台的优惠政策,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拓展发展空间,优化发展环境。不断“筑巢引凤”,招引国内外物流企业来我市设立地区总部,开展经营活动,实现富民、富市、富财政的“三赢”局面。可参照外地经验,对在我市注册纳税登记的集疏港车辆进行优惠扶持,对一般性违章车辆重纠轻罚,以降低物流企业经营成本。物流管理的技术人才是港口物流业发展的关键。建议由市有关部门牵头,积极组织、引导对现有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培育市场急需的物流管理人才,特别是物流运作方案的规划设计人才。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将选派到国内外先进地区学习培训和引进高水平物流人才结合起来,加速复合型物流人才的培养,解决我市港口物流业发展的人才瓶颈。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设备调研报告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