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农业调研报告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农业调研报告篇1
近年来,xx县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发展是中心,增收是核心”,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特别是近两年以来,以名优花木生产科技园区建设为契机,突出做大做强花木产业,着力打造高效农业板块,全县特色农业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基本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一)发挥比较优势,突出产业特色。按照“区域调特、品种调优、规模调大、效益调高”的总体要求,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突出花木特色产业优势,不断放大特色,彰显效益。20xx年以来,xx县花木种植面积平均以每年5万亩的速度递增,目前,全县花木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2.4万亩,形成了绿化苗木、盆景盆花、草皮草毯、鲜花切花4大系列2400多个品种,拥有各级、各类花卉企业610多家,花卉从业人员18万多人,花卉经纪人8000多人,年产各类花卉18亿株(盆),花卉年产值达22亿元以上,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8%,产品行销27个省、市、自治区,成为全国最大的花木生产、销售集散地,花农年均收入达7000多元,先后被命名为“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全国重点花卉市场”、“中国花木之乡”、“中国蜡梅文化之乡”、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全省林业生态县”,成为“中国花木第一县”。
花木产业作为xx县生态农业最突出、最典型的代表,已成为富民强县的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特别是20xx年8月筹建的占地65000亩的名优花木生产科技园区,坚持走花木、生态、旅游联动发展之路,通过科学规划、土地流转、企业运作、配套设施、开展农民培训、引进项目等工作,努力打造独具xx县特色的花木园、生态园、休闲园,建成标准化生产区、集约化示范区、名优花木展示区、生态旅游观光区、新农村建设实验区。目前,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已有来自省内外的59家企业入驻,共落实花木面积36600亩,栽植花木6200万株,总投资达3.48亿元。
同时,以养殖小区建设为重点,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适度规模、联片发展”的原则,抓住关键环节,加大扶持力度,强化科技投入,畜牧业迅猛发展,规模养殖成为主流。建成各类养殖小区48个、规模养殖场20xx个,成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省“畜牧强县”、全省“现代畜牧业发展重点县”。瓜菜面积发展到18万亩,特别是三樱椒面积发展到13.8万亩。相继建成20xx亩的莲鱼共养基地,1000亩的大枣基地,20xx亩的樱桃采摘基地。
(二)加快基地建设,实施龙头带动。按照“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发挥优势”的原则,合理布局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专业村、专业户,逐步形成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的商品生产基地。目前,全县已建成50万亩花木生产基地、55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10万亩优质棉生产基地。重点培育龙头企业,搞好示范带动。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开发,形成“政府扶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格局。目前,全县已培育龙头企业6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带动农户10万户,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
(三)完善市场体系,扩大销售网络。
一是加快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加强对季节性农贸市场的规范和引导,完善基础设施,改进交易方式,促使产业、产品优势转化为商品流通优势。目前,全县已建起农产品交易市场50个,年成交额达7.5亿元。重点培育和建设了沿311国道两侧及花卉主产区内的盆景盆花交易市场、马栏棉短绒交易市场、只乐生猪交易市场、陶城旱鸭交易市场、柏梁活鸡交易市场。同时,通过举办花博会等重大花事活动,扩大了花木等农产品的销售。
二是积极鼓励、引导头脑灵活、市场意识强的农民从事农产品购销服务。目前,全县各类购销服务组织已达1500多个,农民经纪人达7000多人。
三是以县乡农技推广部门为依托,建立健全信息服务网络。目前,已建成xx县农业信息中心和花木信息交易中心,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中长期的农产品市场预测,构筑农业信息平台,为“三农”提供信息服务,帮助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和经营。四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重点发展花卉、粮食、蔬菜、棉短绒加工等经济组织,创办属于农民自已的行业协会,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信息、供销等方面的服务,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四)狠抓科技投入,实现上档增效。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与北京林大、河南农大等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广泛的协作关系。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具有本科以上文凭和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来鄢工作,很多已成长为我县农业发展的科技骨干。采取举办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开展技术咨询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使8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得到了实用技术培训。加快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花卉新品种引进培育、传统名花的商品化研究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成果。目前,北方花卉集团已被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先后承担了国家两个863计划项目,采用组培技术规模化生产名、特、优、新苗木品种30多个,其中四倍体刺槐、冬枣、樱花快繁及脱毒技术已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组织推广先进实用农业技术30多项,提高了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五)落实惠民政策,促进农民增收。认真落实种粮直补、农业税减免政策,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加大对农村科技、教育、医疗等基础投入,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做好劳务输出工作。针对市场经济对劳动力的用工需求,进一步加强了劳务信息、技能培训、劳务市场、组织协调四大体系建设,实现劳务输出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双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xx县特色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与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求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高效农业发展的诸多制约因素亟待解决。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加快发展的社会共识还不够强。个别地方发展特色农业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不够,客观上存在着“上热下冷”现象。部门间协调工作机制还未能形成,发展特色农业的合力有待于进一步增强。
二是特色种植业规模集中度还不够高。就产业的培育程度而言,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性。仍然停留在小规模多点开花的层面,设施栽培投入不足,规模集中连片不够,始终未能形成强烈的示范带动效应。
三是龙头企业的拉动作用还不够明显。现有龙头企业规模普遍不大,带动力不强;有的龙头企业产销两头在外,与本地产业发展的关联度不大,带动作用不明显。此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四是人才和技术与特色农业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目前,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劳动技能单一。同时,基层农技人员年龄老化,服务手段陈旧、设备落后,跟不上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步伐。
三、几点建议
1、进一步完善建设规划,明确发展新目标。立足全县自然条件和特色资源,突出特色,把工作重点放在耕地的高效利用上,进一步做深、做细特色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
2、进一步突出园区建设,构筑发展新平台。重点建设花卉苗木、有机农业、蔬菜立体种养和特精设施栽培等一批高效农业园区。畜禽业重点扶持养殖大户、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大力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推动土地流转,每年新增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组织努力达到20家以上,入股土地面积万亩以上。
3、进一步放大有机特色,增强发展新优势。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确保有机食品基地每年新增1万亩以上。积极争取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筹建有机食品交易市场、有机食品检测中心。同时,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在拓展现代农业功能空间上寻求突破。
4、进一步强化农业招商,增添发展新活力。一是充实农业招商专业机构。进一步整合全县农业招商的工作资源,坚持定点招商与流动招商相结合,积极探索中介招商、委托招商、代理招商、网络招商等多种途径。二是强化农业招商责任。把农业招商引资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和责任考核体系,加大专项考核力度,形成狠抓农业招商引资的强大动力和合力。三是农业招商与工业招商有机结合。
5、进一步增强龙头带动,打造发展新体系。一是培强龙头。重点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群体,力争用2—3年的时间,使每个产业都有产销过亿元的企业,全县产销过亿元的龙头企业达10家以上。同时,对申报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实行奖励等各项政策扶持,力争每年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省级及国家级1家以上。二是建立现代农业流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农民经纪人和销售大户,培育2—3个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增强对高效农业发展的拉动能力。
农业调研报告篇2
为了深入了解我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根据xx市一村一品发〔20xx〕6号文件精神及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近期,我站就全县休闲农业发展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采取采取重点调研与全面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县休闲农业经营实体(休闲农家、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及休闲农家明星村展开调研工作。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休闲农家
此次重点调研了我县樱桃沟景区的休闲农家发展情况,按30%的比例抽取了27户进行了入户走访。27户休闲农家从业人数147人,经营面积90.8亩,总收入395.3万元,其中种养业收入11.87万元占总收入的3%,服务业(餐饮、休闲)收入343.3万元占总收入的87%,其他收入占10%。年人均纯收入1.4万元。
(二)休闲农庄
1.西乡县钧鑫农场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是集生态农业,旅游观光,餐饮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场。该农庄占地面积400亩,总资产1420万元,单日最大可接待游客260人次,拥有住宿床位8张,可提供餐位26桌。该农庄从业人数49人,其中农民就业人数32人,带动农户328户,年营业收入543万元,利润162.9万元,从业人员年人均纯收入1.5万元。
2.陕西西乡一品源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葡萄生态农业休闲观光示范园。该园区包含了葡萄采摘体验及茶园观光两个项目,以休闲农庄模式开展生产经营。该农庄占地面积200亩,总资产600万元,单日最大可接待游客120人次,可提供餐位12桌。该农庄从业人数60人,其中农民就业人数50人,带动农户180户,年营业收入1800万元,利润120万元,从业人员年人均纯收入1万元。
(三)休闲农业园区
1.陕西东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西乡县沙河镇枣园村,距县城10公里。该公司是以绿茶种——产——销为一体的产业园区,园区占地面积xx亩,总资产6686万元,单日最大可接待游客50人次,可提供餐位5桌。该农庄从业人数590人,其中农民就业人数500人,带动农户4000户,年营业收入4060万元,利润230万元,从业人员年人均纯收入2.5万元。
2.西乡县峡口镇江榜村茶产业休闲农业示范园。位于西乡县峡口镇江榜村,距县城30公里。该园区以绿茶种植为主要产业,占地3500亩,总资产500万元,单日最大可接待游客40人次,可提供餐位4桌。该农庄从业人数230人,其中农民就业人数180人,带动农户3250户,年营业收入2500万元,利润100万元,从业人员年人均纯收入1.4万元。
(四)休闲农家明星村
西乡县峡口镇江榜村是此次调研的明星村,该村有休闲农家标示牌数25个,公共卫生间2个,合作社组织1个,绿茶种植是该村的主导产业。该村603户1768人,其中从事休闲农业25户125人,分别占全村户数4%、人数的7%。全村年收入2670万元,其中休闲农业经营性收入190万元,占全村总收入的7%。全村年人均村收入9090元,休闲农家从业人员年人均纯收入1.2万元,年接待游客达1.2万人。
二、休闲农业的特点及成效
(一)规模化发展迅速。西乡县在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方面,坚持在政策引导、规划设计、规范管理、强化服务上下功夫,注重规模化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以樱桃沟景区,水东河滩景观,罗镇茶园,枣园湖公园为主的四大休闲旅游农业特色区。四大区域充分利用周边优越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以果蔬采摘、生态休闲、茶园观光、水上娱乐为特色的游览项目。
(二)品牌特色突出。西乡休闲农业不仅在数量上有较快的发展,而且在品质、特色上有较大的提高,围绕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农耕文化等主题,逐步打造出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其中包含了生态农业、休闲垂钓、农村风情、历史人文、特色餐饮、林果苗木等方面。
(三)休闲农业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休闲农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餐饮、休闲等服务业,也带动了当地农村的种养业和加工、运输制造业,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
(四)休闲农业推进了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休闲农业作为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既带动了旅游休闲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我县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从事休闲农业的农户、企业都能围绕“绿色、安全、生态”这一主题,发展无公害和绿色农业。通过正确引导,农户、企业开展标准化生产,建立了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农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三、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户对休闲农业的认识不高,发展局限。一些农户在发展休闲农业时,首先对休闲农业的认识不到位,仅凭一个灶台,几张餐桌就开始搞农家乐。缺乏对休闲农业的基本认识,导致其发展规模局限,效益低下,前景渺茫。
(二)科学化、规模化管理缺失。一是当前我县的休闲农业普片存在设计单一雷同,功能欠缺,简单仿效,经营粗放等问题。二是缺乏科学的管理。经营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是一项新的事业,但多数经营者自身组织能力及管理技能不高,往往凭着自己的经验对项目的建设及经营管理做出决策,明显跟不上市场步伐。同时多数休闲农业企业的从业人员缺少必要的培训,素质和服务水平低,管理水平差。
(三)资金支持与优惠政策少。农民发展旅游农业的资金极其匮乏,发展后劲严重不足。由于相关部门缺乏联动机制和相关项目缺乏整合捆绑机制,真正能够使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经营户得到实实在在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的措施还很少见,专门针对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比较滞后。
四、对进一步推进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建议
(一)要进一步提促进社会对发展休闲农业的认识。目前社会各方面对发展休闲农业认识不足,影响了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政府部门做好对休闲农业的宣传和推介,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及社会对发展休闲农业的认识,切实把发展休闲农业放在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高度考虑,充分发挥休闲农业在统筹城乡发展、扩大内需、增加农民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确保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提升科学规划。科学规划是办事前提,在发展休闲农业的过程中,首先要从规划入手,要紧紧把握市场需求,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和地区特点,依托当地资源禀赋、文化特色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发展规划。在规划设计中,要突出功能定位与开发,要坚持突出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科教功能和载体功能上下工夫,文化功能要把重点放在文化传播和特色文化打造上,形成地方特色突出的农村和农耕文化;生态功能上要突出生态、安全特色,形成独特的生态休假平台;科技功能上,要不断打造生产、科研、休闲观赏、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技术、品种展示平台;载体功能就是通过发展休闲农业,举办各类特色节会,打造合作交流平台。
(三)创造休闲农业发展的优越环境。一是政策环境,就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重视,把这项工作放到应有的位置,加强领导和服务,规范经营发展,切实减轻农户的负担。围绕解决影响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制定扶持政策,切实解决好影响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用地、用电等各种问题,形成促进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二是社会环境,要在全社会打造产业发展的舆论氛围,发挥社会的力量支持、维护、促进产业的发展。提升西乡县休闲农业的社会知名度。
(四)完善服务体系。政府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在教育培训、信息交流、创业辅导、融资贷款、管理咨询、宣传推介、规划设计、教育培训上加大工作力度。要把服务始终贯穿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在发展初期阶段,重视创业辅导和教育培训,对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要突出在行业规范、规划设计、市场推广加强服务。
(五)创新发展体制。休闲农业不是纯粹的农业开发,也不是传统的旅游项目开发,它的发展涉及农业、环境、生态、环保、教育、经济、社会、旅游、医疗、文化等,是一个大的产业链条。发展休闲农业必须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不仅要把产业链条上的各个产业紧密联系起来,更重要的是把每个链条上的经营者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休闲农业才能走上健康的发展之路。休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是“休闲旅游农业企业(中介组织)”,而基础是“农户”,其实质是“农户”通过休闲农业企业(中介组织)把自己与市场连接在一起,通过有效的产品价值链管理,形成贸工农一体化。在发展方式上,要坚持以市场引导、政府支持、农民自愿的原则,鼓励农民和城市工商资本发展休闲农业,农民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举办农家乐等小型企业,城市工商资本可举办大型的.休闲农庄、农业观光采摘园,农业科研、企业单位要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农民可采取土地租用、入股等方式参与休闲农业的创建,并享有薪金、租金、股金等稳定、长期的收益回报,确保农民稳定就业和增收。
(六)要注重优势企业、特色产业和名牌产品的培育。提高休闲农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关键是要打造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要通过培育特色产业,打造休闲农业的产业基础,为当地农民创造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休闲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增强产业的竞争力。通过培育品牌产品,带动种养业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农业调研报告篇3
“农业,国之根基”。农业一直是国家社会经济建设的主线。近几年,随着国家在农业建设方面惠农、利农政策的不断推出,各项先进生产技术的不断应用,农业发展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粮食连年增长”、“农民持续增收”,广大农民的生活稳步提高,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一切的变化,再次证明发展现代农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必然,同时也对我们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提出了更多、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农业发展现状。
基本情况:我镇行政区域面积 87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68 公顷。其中,水田 835公顷,旱地4976公顷。全镇共有 2个村(居)委,共53个自然屯30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数 2248户5 524人。xx年全镇农民人均村收入6283元。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
(一)耕地、淡水、生物资源相对缺少。**镇地理位置属于经典的喀斯特地貌,多山岩石山脉,平原土地较少。土地保水能力较差,土壤肥力不够。
(二)农业基础薄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相对较落后一些,导致整个现代农业基础比较薄弱。
(三)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识不够强。受传统经营习惯的影响,农民的思想根深蒂固,不愿接受外来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导致农业效益居低不下,给发展现代农业的思想阻力较大。
三、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
(一)道路畅通,交通方便。本镇辖区内国道324纵贯南北,县道3 6横穿东西,并且在浪湾村内有着高速路出口,整个镇辖区的路组合成一个交通便利的路网结构,为人流、物流的集散创造了条件。
(二)地理位置优厚。距离县城30公里,离**市62公里。刚好处在两者之间一个很好的物流、人流交汇处,便于各种信息技术的传播,形成较大的辐射面。
(三)**金穗农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现代农业的龙头企业,起到很好的带头引领作用 。据统计,**金穗农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香蕉基地面积从xx年的` 2 50亩扩展到xx年的3.6万亩,同比增长 96.3%。公司年支付土地流转金7830万元,发放农民工工资68 3万元,累计培训农民工258场,创造农民工劳动就业 0万人次以上,辐射带动周边香蕉种植面积 0万亩。
(四)政策的支持。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国家鼓励积极探索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实践。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迫切需求,是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四、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农业现代化宣传,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提供行动先导。要充分认识现代农业与能源化工两个同等重要,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我镇以金穗公司发展的现代农业带领定江村定点屯村民集体致富的先进事迹,走进各村屯进行宣传,充分体现出发展现代农业的惠民、富民、强民的作用。通过宣传能让更多的村民了解到现代农业是当前新时期发展农业的必然途径,提高群众的思想认识,以更高、更好的热情发展现代农业。
(二)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和创新开发机制,为发展现代农业增活力。我镇的香蕉种植和甘蔗种植是整个镇经济收入的一块“大蛋糕”,但是每年都受到来自台风的影响,每次台风过后都给村民带来很大的损失。由此可见,我镇农业抗灾能力弱,不断改善农业的基础设施条件,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我镇在各村屯兴修水利工程,便利于民的耕种灌溉;积极发展农户建沼气池,将生产中的秸秆、稻草等进行沼气发酵,提高农作物的综合利用水平,采用沼气等农村新能源,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积极推荐以香蕉、甘蔗为主的经济作物生产的现代化。同时,鼓励农民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新型农产品加工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希”。
创新开发机制,在坚持农村土地承包基本政策不变的情况 下,建立土地流转机制。结合我镇实际情况,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有序”的原则,根据县委县镇府的指示,加强对我镇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引导和管理,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今年,我镇圆满完成县委县政府的土地流转任务,促进村民增收。
(三)进一步提升产业化和品牌化,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力支持。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把我镇的香蕉生产做出自己的地方特色。一是选择我镇金穗公司为龙头企业,实行重点扶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反哺农业,带动农户的作用。二是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引导和规范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三是加快批发市场建设,完善信息服务网络,逐步形成批发市场为中心、各专业市场为骨干的农村品市场体系。
发展现代农业,还应坚持品牌化生产。我镇金穗公司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和“龙头企业+农户+基地”模式,按照土地流转政策将土地经营权从农民手中租赁过来,公司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技术规程、同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包装销售的方式实行土地连片开发,规模化生产。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的荣誉称号,“品”是“绿水江”牌香蕉,形成自己特色的品牌。不断引导合作社和农民群众使用农业现代化科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农业调研报告篇4
6月29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以《好看的工程给谁看》为题,对安丘市20xx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报道。《焦点访谈》播出后,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30日上午,市委副书记李宁迅速作了批示,要求“从中汲取教训,举一反三,检查一下我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是否符合要求,对查出的问题要认真整改,亡羊补牢”。副市长王玉邦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要求,并安排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将市领导有关指示精神传达给各乡镇(街道)和农口部门。6月30日、7月1日,副市长王玉邦带领市委农工办、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市财政局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对20xx年以来我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行了检查。(上级市)市×××书记的批示下发后,市委办公室根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意见,7月2日上午将×××同志的批示转发到各乡镇(街道)和农口部门。根据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提供资料及检查情况,现将我市近年来农业综合开发有关情况整理如下:
一、三年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情况
20xx—20xx年,我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计划总投资15095万元,其中土地治理项目1049万元,多种经营项目14046万元。实际完成投资15095万元,其中国家、省和(上级市)市投入1500万元,我市配套192万元,自筹资金12803万元,银行贷款600万元。总的看,三年来,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能够按照国家、省、市下达的任务计划和建设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有针对性地落实开发措施,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
(一)土地治理项目。 我市20xx—20xx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涉及相州、郭家屯、林家村三处乡镇,41个行政村,总人口3.45万人。计划开发面积3.5万亩,目前开发面积全部完成。计划投资1049万元,其中国家、省、市673万元,我市财政配套89万元,乡镇自筹287万元,按计划资金足额到位。项目区开发治理总投工100.1万个,完成土石方104万方,建成高标准方田141个,基本实现了节水灌溉;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园0.3万亩;开展农业科技培训1.6万人次。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714万公斤。20xx年,项目区实现农业总产值达3.5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7.3亿元,分别比开发前增加12.9%和20.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90元,增加490元,高出非项目区232元。具体项目如下:
1、20xx—20xx年度相州镇项目区。开发面积1.6万亩,总投资458.8万元。其中,中央和省投资293.1万元,市县投资40.2万元,自筹125.5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
(1)农田水利:新打机井60眼,修复机井107眼;新建大小桥涵160座,新修整修道路57公里,铺路沿石15公里;架农电线路6公里,购喷滴灌设备93台,埋设地下管道12公里。
(2)农业措施:深翻整地1.6万亩,建方田66个,秸秆还田1.6万亩。
(3)农业科技:建科技示范园1400亩,建晒场400平方米,仓库130平方米,建良种示范基地1000亩,开展科技培训4000人次。
(4)林业开发:营造防护林1.6万亩,植树19万株,建苗木基地50亩。
(5)农业机械:购置拖拉机、收割机6台,秸秆还田机9台,植保机械30台,其他农机具7台。
2、20xx—20xx年度郭家屯镇项目区。开发面积0.9万亩,总投资286.2万元。其中,中央和省投资171.9万元,市县投资43.8万元,自筹70.5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
(1)农田水利:新打机井30眼,修复机井53眼;新建大小桥涵94座,新修整修道路34公里,铺路沿石10公里;架农电线路4.5公里,购喷滴灌设备47台,埋设地下管道8公里。
(2)农业措施:深翻整地0.9万亩,建方田38个,配方施肥0.9万亩。
(3)农业科技:建科技示范园800亩,建晒场200平方米,仓库70平方米,建良种示范基地1000亩,开展科技培训20xx人次。
(4)林业开发:营造防护林0.9万亩,植树11万株,建苗木基地150亩。
(5)农业机械:购置拖拉机、收割机7台,秸秆还田机4台,植保机械20台,其他农机具3台套。
3、20xx年度林家村镇项目区。开发面积1万亩,总投资304万元。其中,中央和省投资168万元,市县投资45万元,自筹91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
(1)农田水利:新开挖平塘2个;新建扬水站2座,铺地下管道2.5公里,新建大小桥涵59座,新修整修道路32公里,开挖排水沟64公里,修建“u”型防渗渠1.2公里。
(2)农业措施:深翻整地1万亩,建方田44个,秸秆还田和配方施肥1万亩。
(3)农业科技:开展农业科技培训5000人次,发放各类资料5000份,引进优质面包小麦、辣椒、冬枣品种4个,发展优质高产小麦基地20xx亩、冬枣面积500亩、优质辣椒20xx亩、黄烟3000亩;建优质葡萄科技示范园100亩,其中科技示范大棚15个。
(4)林业开发:新建更新农田林网1万亩,植树5.8万株。
(5)农业机械:购大中型拖拉机3台,小型6台。
(二)多种经营项目。 20xx-2002年度,共完成多种经营项目4个,即由市农业开发总公司承担的蔬菜加工、际天时公司泡菜加工、得利斯百万头生猪宰杀、绿园食品公司万吨出口蔬菜加工项目,共完成投资14046万元,其中国家、省、(上级市)市财政投资827万元,我市财政配套103万元,自筹资金12516万元,银行贷款600万元。各项配套资金足额到位,建设内容全部按计划完成。项目共扩建生产厂房3.1万平方米,建贮藏保鲜库3000吨,新购置生产加工设备223台套。开发项目目前新增利税1159万元,形成固定资产13748万元,带动生产基地5万亩,带动农户3万户。
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从检查情况看,自20xx年以来,我市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本着立足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以水利开发和龙头企业建设为重点,注重实际效果,从项目设计、开发内容到具体建设,没有弄虚作假、搞形象工程问题,切实发挥了项目开发作用。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一是项目区结构调整力度不够,没有完全达到计划要求。二是由于上级没有配套管护资金,相州、郭家屯项目区内部分毁坏的桥涵、建筑物没有得到及时修复,个别机井房门窗等设施有被毁被盗现象。三是相州、郭家屯两镇的节水喷灌面积不足,没有完成计划任务。相州镇计划发展20xx亩,完成1000亩;郭家屯镇计划发展1000亩,完成500亩。四是林家村镇泰薛路以南项目区内部分路段树木成活率较低,达不到项目开发要求。
三、下步工作措施
根据(上级市)市×××同志批示及我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意见,下步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措施,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的质量和效益。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大项目区结构调整力度。 有关项目乡镇要对照计划建设内容要求,把项目区结构调整作为一项重要措施来抓,下决心引进推广一批优质、高效的经济作物,扩大项目区经济作物面积,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有关项目乡镇近期要拿出规划,并抓好落实。
二是加大开发项目管护力度。 对项目区内毁坏的桥涵、机井房、管道等,要进一步加大管护力度,及时搞好修补,切实做到管护制度、管护人员、管护队伍和管护经费“四落实”,提高项目建设成效。对项目区内被毁、被盗的机井房门窗、电线、电缆设备等,要及时搞好修复、配齐,确保生产需要。
三是按要求完成开发建设任务。 对节水喷灌面积不足的项目,有关乡镇要多方筹措资金,抓紧时间按要求补足、补齐,并搞好配套完善。对林家村镇项目区内泰薛路以南项目区内部分路段未成活的树木,今冬明春要全部补齐,确保成活。
四是严格落实管护责任制。 由农工办、开发办、财政、审计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从7月3日开始,再次深入各项目乡镇,逐项搞好检查,把当前存在的问题明细出来,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与各项目乡镇签订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护责任书,将管护责任进一步明确,确保项目建设见到成效。
农业调研报告篇5
十三五规划首次提出,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这意味着未来五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以稳健经营为目标,找准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改进服务方式,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益,促进金融业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更为强大的动力源泉。大厂农商行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金融新常态,着力开展资金支持农业供给侧机构性改革。
一、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情况
考虑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当以战略规划为引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管理变革为支撑,以组织重塑为保障,激发我行的创新能力和经营活力,实现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再平衡。
(一)改革信贷管理模式
将个人贷款营销主体由分部改为支行,打破存贷分管考核模式,实行存贷管理一体化。将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自身发展转型有机结合,优化发展战略、管理机制和业务模式,增强金融服务能力。为提高审批效率,缩短审批链条,促进授信审批工作良性发展,我行创新推出了授信审批官制度,即根据行长授权书权限,将授信审批工作分为一人审批、审批小组审批、审批委员会审批的三级审批模式。
(二)信贷产品微创新
以双基共建农村信用工程和支持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各支行深入各村进行前期调研,为后期开展工作做了充足的准备。为有效开展双基共建农村信用工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省联社宝系列产品为载体,推出了易农贷 、安农贷、富农贷、新一贷等特色信贷产品,实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周转使用、余额控制的原则,为农民致富提供帮助,为农村发展贡献力量。
(三)加大服务创新力度
通过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增强自身竞争实力。20xx年,经过我行与土地局沟通协商,对辖内国有土地的价值由本行自行评估,以此降低客户融资成本,从实质上支持特色种养殖、蔬菜水果采摘、农牧产品加工等行业,有效满足生产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带动了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加强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
我行充分发挥点多面广、联结城乡的优势,通过召开银企座谈会,入园区、入市场等拉网式营销方式,挖掘了不少潜在优质客户。20xx年,我行共召开两次银企座谈会,并组织客户经理对夏垫工业园区、陈府农业园区和潮白河工业园区的企业进行了走访,进一步推动了我行信贷投放的稳步增长。
(五)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与当地人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信息采集平台合作力度,为个人创业者和小微企业搭建集信息咨询、创业辅导、市场开拓为一体的创业综合平台。同时,我行积极助力省联社个人征信系统上线工作,构建完整的信用体系建设,达到真正的信息共享。在支付体系建设中,我行完成了二代支付系统顺利切换上线,涉及柜面、网银、epos、支票影像等多个渠道业务。
(六)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为适应个人金融业务的高速发展,我行大力积极推进消费者金融服务创新,加快互联网、移动支付等新技术和新服务渠道的运用。开通大厂农村商业银行微信公众号,微信号为:hbdcnsh,在线为客户提供更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农业调研报告篇6
(1)涝渍地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重点对涝渍地上易发生的稻飞虱、稻螟和纹枯病、白叶枯病的发生特点进行跟踪调查,以有效排水和节水灌溉为出发点,探讨了病虫草害综合防除策略。
(2)涝渍地生态环境异化评价及生态恢复技术
湿地环境异化程度在日益加重,环境异化的根源在于人类对湿地资源的过度和不合理的利用。环境治理策略既要注重缓解环境压力,也要注意照顾当前经济发展,要做到二者的良性互动。
(3)涝渍地高效农业模式研究
湿地良好的.土壤潜在肥力和充裕的光、温、水等自然资源为本地区农业的主体产品开发和农田多熟制提供了十分难得的自然条件[5,30~32]。以“麦—瓜—稻”模式为基础,面对新的农村形势,新创了4种高效农业模式。这4种模式是系统针对本地区爽水型高产水田、旱田、农牧肥结合以及保护地栽培方式分别形成的,在生产中已得到迅速推广。
湿地农业综合开发典型模式探讨
湿地农业模式总体上可分成农田高效农业模式,农林间(混)作模式,水体养殖模式,种养加一体化模式和碟形地域梯级开发模式等5类。每一类有若干种形式的模式。主要模式可以归结为如下几种:
(1)适宜于中小水面的分层混养模式;
(2)适宜于连片池塘的鱼、猪—禽复合混养模式;
(3)适宜于大中型水面的网箱养鱼与流水围栏精养模式;
(4)野生水生植物人工种植园模式;
(5)适宜于河滩湖滩季节性淹水带的耐渍经济植物模式;
(6)低湖田鱼—稻—藕共生模式;
(7)湖区生态公园观光农业模式;
(8)适宜于大面积低湖田的一季中稻模式;
(9)适宜于典型碟形洼地的梯级开发模式;
(10)适宜于高产爽水区的多种农田高效种植模式,包括:麦—瓜—豆—稻模式;油—瓜—稻模式;菜—甜瓜—杂交棉模式;大麦=玉米+绿豆—晚稻←—→畜禽模式。
优化模式的实施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其中经济效益尤为显著。
纵观江汉平原过去几十年来的研究,湿地农业的技术研究多集中在点、区或者局部技术环节上,成绩很大但有所偏颇。今后应加强如下重大关键问题的研究。
(1)关于湿地农作区国土综合整治,即生产、泄洪和湖区水面面积的合理比例及其规划建设问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湖泊面积还在继续减少,减少的部分主要用来作渔业养殖用。与低湖农田的利用方式相比,渔业养殖兼顾了蓄水、生产和调节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功能,生态与经济效益显著,因而显示出较大的优越性。但江汉平原全域内土地面积如何在生产、泄洪和湖区水面之间分配出一个合理的比例,并通过具体地规划、布局(该布局还应该与相关的水利、农业设施相匹配),是今后湿地农业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应该学习日本“土地改良区”的做法,大范围统一规划,整体分区建设;通过立法,集中来自于国家、地方和农业经营者的有效投资;规划与建设必须遵循统一的技术规范,做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开发、保护的有机结合。
(2)关于拳头产业的选择与培育。要在减轻涝渍为害的同时,充分发挥湿地地区多水与土地肥沃的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建立相应的优质、名牌商品基地。而这一方面恰好是江汉平原湿地农业过去的薄弱环节。具体来讲,需水较多的水稻、油菜,水生动物(鱼、鸭、鹅等)养殖,水生经济植物产品是本地区农业发展的潜在优势,但一直以来未形成相应的产业和产品优势,今后应重点研究其从基地化生产到加工、包装和销售一体化的技术,形成湿地农业的特色。
(3)关于恢复优美环境与确保食物安全。江汉平原的地理特点决定了该地区各种用水可能在不同区域之间产生多次循环使用,而且人畜饮水、农业灌溉用水与生活排水之间极易相互混杂。以水作媒介,农药、化肥及有机污染物容易得到迅速传播与分布,从而导致对环境的大面积污染,进而导致对农产品的污染。在江汉平原这个传统的农业集约区和国家农产品生产基地,如何保证农村广大土地以及农产品免遭污染,改善农业从业者的生产与生活环境,将是今后湿地农业技术体系中的一个难点。
农业调研报告篇7
本年度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由xx县农业局编制。本报告包括基本情况,具体推进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等八部分。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xx年 月 日起至xx年 2月3 日止。本年度报告在网站和xx县政府信息公开查询点全文公开。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xx县农业局联系。现将xx县农业局xx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年,我局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市、县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农业中心工作。突出现代农业产业建设、农业项目建设、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等政务公开重点,运用科学管理理念,采用现代信息手段,加大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工作力度,加快电子政府信息公开建设步伐,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二、工作推进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电子政务工作,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领导、相关股室负责人参与的电子政务与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局办公室为机关电子政务及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负责工作机构,其它相关股室协助工作。
(二)强化制度建设。为认真做好信息保密工作的前提下,进一步充实完善了政务信息发布公开制度,确保了公开与保密两不误。
(三)强化信息审查。我局信息发布工作由局办公室负责,信息来源由局机关各股室、乡镇农技站提供,重点反映农业新特色、新思维、新发展,信息审核实行层层审核,严格把关。审核完成后,信息交由局办公室专人发布到政府信息公开平台。
(四)强化学习培训。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县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以及保密工作制度。全局干部职工通过学习讨论,提高了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认识,增强了上网信息保密审查意识。同时,开展保密知识宣传活动,增强干部职工保密意识,营造“人人、事事、时时、处处”讲保密的良好氛围。
三、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一)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渠道。一是通过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和xx县农业信息网发布工作动态、政府事项信息等内容;二是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政务公开栏等媒体平台对我局机构职能、总结计划、农业工作信息等进行全方位宣传和公开;三是做好便民咨询工作。
(二)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数量。xx年,我局主动向社会公开信息共 7556条,其中发送农作物良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农产品供求等手机短信 7439条,报道农业动态信息 05篇,发布农作物病虫情报 2条。
四、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xx年,我局未发生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的信息。
五、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xx年,我局未发生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六、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xx年,我局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情况
(一)存在问题。
我局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距离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信息公开形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官方网站急需改版升级;二是信息公开渠道还需进一步拓宽;三是政务公开宣传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改进措施
.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一是围绕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农民职业培育等农业重点项目建设,着重对支农资金投入情况、民生工程实施情况、建设项目进度情况及时收集报送,涉及投资规模、运作程序、责任主体、工程进度、实施效果等信息都要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开;二是围绕行政效能建设。对机关行政效能建设进展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开;三是围绕服务为民,稳定大局。妥善处置各类农业突发事件,特别是权威信息和敏感信息,要做到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全面客观介绍事件进程及工作措施。
2.进一步做好政务信息报送工作。一是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正面宣传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突出宣传在粮食安全、特色农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化改革创新等方面的举措、成效和典型事例;二是深入基层获取第一手资料。围绕“三农”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到基层,认真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材料;三是注重政务信息时效性。进一步加快信息撰写、审查、发布速度,对重大事件宣传报道不滞后。
3.提升农业信息化服务。结合农业重点工作,建设农业信息化服务网络,加大对农业技术信息化应用的宣传和指导,确保信息及时准确传递到千家万户。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农业调研报告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