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产业调研报告
根据厅主要领导的指示,为推进湖南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厅一级巡视员王善明带队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先后组织召开了4场调研会,广泛听取了省农业农村厅、国防科技大学、天心经开区园区管委会、省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省第二测绘院、省测绘科技研究所、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千寻位置网络公司、北云科技有限公司、酷哇人工智能等20多家企事业单位关于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及应用需求的意见建议,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于2015年8月挂牌。近年来,在我厅的大力支持下,园区紧紧抓住地理信息产业链建设,不断延链、补链,逐步完善产业规划,形成了占地35平方公里的“一带一谷一小镇”空间布局。“一带”是万家丽南路产业带,分布了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总部、湖南地理空间大数据应用中心、国家地理空间信息中心长沙产业基地等平台。“一谷”是“天心数谷”,拟将绿心工业退出片区打造成数字经济集聚区,重点发展大数据、地理信息等高技术服务业。“一小镇”是地理信息小镇,拟在暮云城铁站片区打造以导航定位与北斗应用、地理信息大数据应用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小镇。园区目前已聚集大数据、地理信息相关企业132家,2019年实现产值70亿元,综合实力排名全国15家地理信息产业园前三位(第一名浙江德清地理信息产业园、第二名成都西部地理信息产业园)。
近年来,为推动地理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园区还打造了一系列产学研平台,让产业发展落地落实。园区先后建设了天心阁大数据研究院,谋划成立湖南大数据(地理空间)交易中心,引进国家超算中心并在园区设立服务站,引入国家地理空间信息中心、九次方等资源,率先成立混合所有制大数据公司。通过一系列组合拳,从地理信息大数据技术研发、地理信息数据资源交易、地理信息数据存储运算以及地理信息产业市场运营等多个维度,奋力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地理信息特色产业园。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链不齐全,产业结构不合理。湖南大部分测绘资质单位处于产业链上游的传统测绘领域,存在劳动力密集、附加值较低、同质化竞争严重等问题;产业链中游和产业链下游的地理信息应用服务的企业数量偏少,尤其是缺少区域或全国辐射能力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整体竞争力偏弱。湖南地理信息企业90%以上是中小微企业,企业人数平均不超过50人,呈现多而不大、多而不强的现象,市场活跃度不够,产业结构不合理。全省地理信息产业总值去年约为330亿元,在全省GDP中占比不到1%,仍处于非主导地位。
(二)产业分布相对零散,聚集效应不强。虽然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但从全省角度看,除长沙高新技术区、天心经开区、岳阳临港开发区已形成较有特色的地理信息产业园区外,衡阳、株洲、湘潭、常德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市区还未设立地区产业联盟或研发中心,也侧面反映了测绘地理信息产业与当地经济不匹配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湖南产业园布局较为分散凌乱,缺乏统一的产业发展规划,未能形成良好的聚集效应。
(三)人才和技术成为产业发展短板。在人才保障方面,首先是领军人才和高端技术人才紧缺,湖南不是地理信息的教育强省,工资收入也不具备明显的竞争力,省内地理信息企业普遍存在招人难、留人难的问题。另外是人才专业结构欠合理,传统测绘地理信息专业人员过多,新兴领域专业人才和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紧缺,难以满足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随着地理信息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硬件装备制造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地理信息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综合性产业,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地理信息领域的人才,而且还需要数学、统计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同时更需要互联网等关联行业的发展支撑。但是,目前湖南互联网行业尚未形成全国范围的影响力,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人才保障不济,难以为地理信息产业的人才需求提供后援。在技术保障方面,湖南地理信息企业受制于人才的限制,技术研发能力薄弱,普遍缺乏成体系的技术积累,研发成果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转化成为市场普遍认可的成熟软件产品和应用服务,造成湖南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难以走向全国市场,产业规模难以做大做强。
(四)产业发展受数据保密政策和共享标准的制约。地理信息数据的供应问题,也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按照现行国家政策,很多高精度的地理信息数据属于涉密数据,对于很多企业而言政府部门有哪些数据企业并不清楚,对数据如何申请也不了解,导致地理信息数据在企业层面应用受限。企业在地理信息资源和政府信息资源的获取方面还存在一些限制条件。此外,地理信息成果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共享标准的影响。
(五)产业园区的发展有待进一步谋划。目前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存在几个普遍性的问题:一是对入园企业缺乏双向选择,来者不拒,影响园区的整体发展层次;二是缺乏总部型企业和研发中心型机构的入驻,引入的外省企业以办事处或分公司居多,抢市场分蛋糕的意义多于做蛋糕闯市场,产业发展限于省内自娱自乐;三是事业单位成为园区发展的主体,没有充分发挥企业单位在推动产业发展上的市场主导地位;四是配套政策和设施不完善,除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和企业办公楼外,缺乏住房保障、子女教育、人才优待、金融保障方面的全方位配套政策和措施。
五、相关建议
(一)需求牵动,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靠市场选择,要充分发挥市场需求对产业发展的牵动引领作用,将政府、企业、公众等各方面对地理信息产业和服务的需求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地理信息市场有序竞争。通过产业协会搭建平台,广泛对接地理信息企业需求,积极提供相关的数据或政策支持,逐渐培育发展壮大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市场。
(二)政府引导,提高综合监管能力。市场并不是万能的,要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既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又要强化政府引导,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环境及配套措施,搭建各种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要把握住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做到“不越位,不失位”,一方面要给市场企业相应的自由度,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测绘资质、数据提供、地图审核等方面的审批程序,提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水平,为企业发展减负,促进产业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加强监督管理,抓住市场监管的重点和关键,创新市场监管机制,着力在长效机制建设、信用约束和部门合作等方面,切实提高综合监管能力,为地理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三)数据保障,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地理信息产业是以地理信息开发利用为核心发展形成的。推动地理信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依托丰富详实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主要来自于基础测绘,基础测绘既是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的立业之基,也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要协调好基础测绘事业与地理信息产业的关系,既要通过加强基础测绘加快产业发展,也要通过产业发展提升基础测绘能力和水平。加快实施新型基础测绘,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数据资源。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新突破,不断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切实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鼓励支持企业开展高技术含量、高集成性、高附加值的深层次创新应用,支持地理信息与大数据、互联网、智能交通、现代物流等新型服务业态的融合发展。推动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不断释放产业发展活力,推动产业升级跨越发展。
(四)明确目标,优化园区发展政策。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必须牢固树立“立足湖南、辐射全国”的发展目标,地理信息企业不仅要立足湖南市场发展,更重要的是要辐射周边、走向全国,具备在全国范围内参与并赢得市场竞争的能力,只有这样湖南地理信息产业才能真正地发展壮大。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应当充分借鉴浙江德清地理小镇的发展经验,全面提升产业发展的格局、视野和高度,做到高起点规划、高层次谋划、高标准配套,进一步优化园区的发展政策。要立足长远发展,实行企业入园双向选择,择优选择技术实力强、创新发展快、成长性好的高新技术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入园,完善一揽子的税收、金融、户籍、住房、教育、人才、创新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既要招商引资,更要引才引智。要鼓励入园企业在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设立研发中心、应用中心或技术保障中心,引入高层次人才,发展高精尖技术,做到企业入园、人才入园、科技入园三位一体,不鼓励只拉业务不谋发展的办事处或分公司入园发展。
(五)扬长避短,找准产业发展方向。湖南在力量和资源都有限的情况下,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确定重点的发展方向,集中力量寻求局部突破,进而以点带面推进整体发展。根据湖南地理信息产业现状,充分考虑区域发展战略、功能定位及区域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源、地理信息资源等多种因素,建议将遥感应用作为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突破口,在全国率先创建“遥感应用示范省”,设立专项资金推动全省遥感影像统筹,推进各领域各行业的遥感深度应用,扩大遥感应用市场,吸引国内外一流企业来湘设立遥感应用研发中心,发展高新技术、汇集高端人才、吸引创投资金、培育领军企业。同时,积极争取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南方灾备中心落户湖南,从而掌握区域、全国乃至全球的遥感数据资源,以数据资源推动数据应用,以数据应用推动产业发展,争取发展主动权。通过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建设区域型遥感大数据中心和应用中心等举措,把湖南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遥感大数据存储中心、处理中心、应用中心和交易中心,树立遥感应用的湖南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