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作风不实、思想解放不够,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不适应
1.求新就变意识还需加强。一些基层干部工作缺乏主动创新精神,口号喊得响、行动跟不上,外省一些推动高质量高战的成果措施在我省很多地方不敢、不愿实施。承德市高新区部分企业反映,省级市场监管许可证(计量生成许可证)办理周期长,一年时间才能批下来(承诺时间为6个月),同样情况,山东3-5个月就办理完成。
2.文多会多现象仍然存在。一年来,省委狠抓基层减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一些地方和部门反映仍存在文件多、会议多、报表多等情况,特别是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部门会议重叠,都要求一把手参加,基层疲于应付。邯郸、张家口、保定等地基层反映,存在及各部门“扎堆”研究现象,有些调研重形势轻内容,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给基层增加不小负担。
二、服务举措不细、政务效能不高,与先进地区相比有差距。
3.政务服务效率不够优化。由于部分政府部门平台间未实现信息共享,办理审批业务需要反复切换、重复录入、重复审批,影响办事效率;有些政务服务APP办理业务时要求步骤多、网速慢、用户体验感差。目前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河北经济户籍系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等数据共享不充分,审批系统与“信用中国”“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等监管平台尚未实现数据共享,时常出现监管延迟问题;与人社、税务、公安、自然资源业务系统虽然对接了,但子系统数据不能共享,形象业务开展;与发改、住建、消防等工程建设领域业务系统不能实现互联互通;全省系统建设统筹力度弱,老系统没打通、新系统还在建。
4.一线人员能力亟待提高。一些政务服务窗口人员和一线专业人员能力素质不强,影响服务质效。承德市有的地方审批力量薄弱,存在以劳务派遣形式弥补人员不足现象;秦皇岛市生态环境部门垂直管理后,人员数量呈倒金字塔型,一线执法人员力量不足,影响监管服务效率;保定、邢台市一些企业反映,个别执法人员业务不熟练,入企检查程序不规范、指导不到位;邯郸、秦皇岛市基层招商部门提出,外面进出口、谈判、招商引资等高素质工作人员缺乏,影响一线工作开展。
三、政府执行僵化、末端落实不力,与企业实际需求不契合
5.政策制定不严密不细致。隆化县部分企业反映,市场监管局、应急管理局发放危化品和生产许可两证互为前置,企业无所适从;承德市有的部门和企业反映,《塞罕坝森林草原防火条例》规定,林场以及周边区域不得新建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发电设施,但对“周边区域”范围具体数值没有明确规定,影响当地光伏、风电项目落地。
6.政策宣传解读不到位。走访汇总一些企业反映,涉企政策宣传手段单一、精准性差,注重实际效果不够,导致有些政策不能及时从“纸面”落实到“地面”;暗访发现,容城县所属乡镇未收到国家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及相关“放管服”文件;文安县反映不了解“1+20”稳经济政策,不清楚税收优惠减免政策。邢台、唐山市市场监管部门反映,执法队伍人员比例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政策解读宣传达不到预期效果。
四、资金人才缺乏、服务手段单一,与企业发展壮大要求不匹配
7.融资难融资贵制约发展。调研中,各市基层发改部们和企业均反映,目前融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政府部门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方式方法少、政策扶持力度小,奖补政策滞后。一些中小微企业普遍反映,一些地方退税减税降费、财政奖补、银企对接、金融信贷等扶持政策少,力度小,企业发展动力不足;廊坊市反映,小微企业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难,银行知识产权融资风控高,参与热情低。
8.科技研发人才较为缺乏。邯郸、秦皇岛等市企业谈到,人才问题,特别是科技型人才、高端人才、创新领军人才缺乏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石家庄、衡水等地基层部门和企业反映,我省人才政策与先进地区相比吸引力低,公共服务和保障水平不够,外面的人才引不来,本地的人才留不住;邯郸、张家口等地企业反映,“高精尖”人才缺乏,本地高水平科研机构少,高等院校基础薄弱,产学研融合不够,与外地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研发费用高,企业难以获得有效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