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经济运行调查报告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1篇】市民营经济运行状况的调查报告
为了全面掌握全市民营经济运行情况,确保全年任务目标的圆满完成和认真谋划好明年工作,20xx年11月9日至20日,我局有关领导和各业务处长,分四片对24个县(市)区的民营经济发展运行情况进行了督导和调研。通过调研,对全市民营经济运行状况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对当前民营经济存在的一些问题看得更准,对明年全市民营经济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和把握。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民营经济运行状况及其特点
1、全市民营经济呈良好发展态势。预计到年底,全市民营经济完成营业收入2400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增加值600亿元,同比增长18%,上缴税金34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00亿元,全年新安排就业人员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0万人。民营经济占全市国民经济总量达到43%,较上年增长3个百分点。各项主要指标全部完成年初预定目标。增长幅度25%以上的县(市)区有矿区、正定、裕华、平山、赵县、桥东、新乐等;增长幅度在20%—25%县(市)区有辛集、晋州、藁城、深泽、无极、元氏、高邑、赞皇等。
2、民营经济大发展、快发展的局面业已形成。省、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后,我局把贯彻落实省、市《关于进一步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各县(市)区党委、政府,把民营经济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文件和意见,尤其是在市场准入,税收减免、行政收费、土地征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奖励机制等方面,从政策和制度上进行了调整完善,激发了广大群众发展民营经济的热情。矿区在全区开展了以“不评不议抓经济、不争不论促发展”为主题的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重点消除对民营经济认识上的误区。为充分调动各级各方面的创业热情,按照“高起点定位,低门槛进入;高效率动作,低成本扩张”的原则,制定出台了具有前瞻性的政策措施,坚持私营个体一起上,一、二、三产齐发展。对执法执纪部门严格实行“零罚款”“零摊派”,搭建了发展民营经济的平台。正定县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抓发展必须抓环境”的思想观念,不断地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推行“一门受理、一次收费、一站式审批、限时办结”的一条龙运行机制,狠抓政务“提速”,提高行政效率。
3、固定资产投入稳定增长,出口创汇显著增加。20xx年,民营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12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225个。除14个投资较大的项目需跨年度外,其余160个重点项目均能在年底竣工投产。全市民营出口创汇企业在巩固原有客户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新客户,拓展出口渠道。同时,大力发展自营出口企业,今年新增民营出口企业30家,完成出口交货值90亿元,较去年增长40%。
4、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一是全面落实《乡镇企业负担监督管理办法》,严厉查处增加企业负担案件。全市共清查涉企收费项目99项,查处增加企业负担案件26起,涉案人员24人,涉及金额850万元,进一步优化了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辛集市乡镇企业局配合市纪检委、监察局、督查办开展了明察暗访活动,先后查处违纪行为10起,通报处理20人。二是市、县两级制定出台了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若干规定,成立了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对执纪执法和政府职能部门实行责任制,年终进行考核。无极、鹿泉、新乐三县(市)乡镇企业局虽改为事业局,没有了执法权,但他们顶着各种压力依法加大对执法执纪部门工作人员违反收费标准、违反收费程序等行为的责任追究,及时向纪检部门提出处理意见,直到处理为止。三是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绝大部分县(市)区对骨干利税大户实行挂牌保护,推行企业收费二证一卡制度,建立企业负担监测点。四是有80%的县(市)区民营企业主管部门建立投诉中心,公布举报电话,受理和查处一批侵权案件。市局于今年8月成立法律(投诉)服务中心,聘请2名律师当顾问,聘请500名法律义务维权监督员。
5、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建设实现了重大突破。根据省委、省径政府下达的目标要求,到2022年底我市须建立信用担保机构19家,注册资本金达到3亿元,形成15亿元的担保能力。市委、市政府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市书记吴振华、市长臧胜业多次批示,常务副市长马静、主管副市长张发旺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要求各县(市)区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年底前必须把担保机构建起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我局和各县(市)区不懈努力、多方协调,使担保机构建设实现了突破性进展。截止到11月底,市、县两级共成立担保机构31家,注册资本金总额达到31811.2万元。其中:市级担保机构7家,注册资本金11136万元,县级担保机构24家,注册资本金20675.2万元。提前一个月完成省委、省径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在全省11个市中,担保机构数名列全省第一,注册资本金总额名列全省第二。目前,24个县(市)区除井陉县、行唐县正在积极筹备外,其余县(市)区都建立了担保机构,形成了全市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网络,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奠定了良好基础。
6、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健全。今年以来,我局提出了为企业搞好银企对接、信用担保、信息服务、法律咨询、企业改制、技能培训、行业协会、人才引进等8项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措施,并将这8项服务作为全年工作的主线,贯穿到工作的始终,着力为企业做几件看得见,摸得着,能解决实际困难的实事,以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目前,担保服务、法律服务已取得重大突破,其它几项服务也收到了很好效果。一是银企对接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已有10家金融单位同180家民营企业签约金额22.6亿元,与去年相比,银企对接金额实现了几何级增长。二是劳动教育培训已全面铺开。全年定向转移培训9350人,新入厂培训2.3万人,在岗培训28.5万人,其中,市、县两级主管部门直接培训人数达到了4800人次。9月19—21日,我局组织了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综合素质培训班,共120人参加,副市长张发旺同志到会上了第一课。三是市属集体企业改制工作全面启动。尽管目前集体企业改制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但经过广泛的思想动员和耐心细致和解释工作,大部分干部职工消除了思想疑虑。目前,已有39家集体企业拿出了改制方案,已具备改制条件的企业达到8家,已批准改制企业4家。四是召开了全市中小企业行业协会经验交流会,有7个行业协会的会长介绍了他们的先进经验。会上还安排部署了明年的行业协会工作。省局发专刊推广了我市发展行业协会的经验。五是市局正在筹建中小企业网站,近期将与省中小企业局、农业部联网。明年与市委、市政府联网。
7、民营企业成为安排劳动就业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目前“三农”中有“三难”即农产品卖难、农民增收难、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难。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我局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年初制订工作目标和措施,给各县(市)区下达了任务指标。各县(市)区领导十分重视,当作中心工作来抓。辛集市乡镇企业局与该市劳动保障局密切配合,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20925人,转移安排农村劳动力10200人。晋州市2022年利用新投产民营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3900人,发展个体工商户500户,新增就业岗位1000人,安排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共计4900人。深泽县将190名县办企业下岗职工转移到民营企业工作,同时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4976人。平山县乡镇企业局利用下属单位农村劳动服务公司向外输出劳动力1500人,就业安排4500人。据初步统计,全市仅2022年就新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10万人,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二、当前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环境问题。一是个别地方的领导思想解放不够,抓民营经济发展的魄力不够,不敢触动改革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二是有些执法单位受部门利益驱动,优惠政策停留在文件上,没有真正兑现。民营企业办证难、征地难等诸多问题未能切实解决好,造成很多招商引资项目夭折和流失。
2、资金问题。尽管我市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建有31家,但由于刚刚起步,运作需要过程,暂不能完全满足民营企业资金的需求,再加上金融部门实行高门槛政策,信贷条件高,信贷总量小,申请贷款时间长,难度大,资金短缺仍困扰民营经济的发展。80%的民营企业发展资金不足,尤其缺乏积累的农民进入市场缺乏启动资金。
3、体制问题。一是上下不对口,名称职能不统一。尽管目前各县(市)区都明确了民营经济管理部门,但县级民营企业管理机构却五花八门,有的归经贸局管,有的归乡镇企业局管,有的归民营办管,有的归工商联管,有的归工商局管,工作很不方便。二是削弱了职能,工作难度大。20xx年县级机构改革后,有的县乡镇企业局改为事业单位,有的县改为二级局。改为事业单位的局没有了行政执法资格,工作很难开展。三是乡镇管理机构不健全,大部分乡镇一级没有民营经济统计员。
4、企业自身的问题。一是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规模企业、高科技外向型企业少、企业布局较松散。二是企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多数企业属于家族式企业管理,出现引聘人才不足,生产经营管理粗放等问题。三是有的企业缺乏做大做强的胆识和魄力。
5、市属集体企业改制困难大、进展慢。当前影响市属集体企业改制的最大困难是资金不足问题。因为缺乏资金下岗职工没有生活保障,造成企业改制困难。
三、明年发展民营经济的主要措施
1、始终不渝地做好优化环境工作。一是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县两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调整完善发展民营经济的相关政策,清理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规定,研究制定发展民营经济的各项配套措施,切实用足用活中央、省、市的各项政策。二是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各县(市)区20xx年都要建立健全一站式审批中心,并进一步公开办事程序、充实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措施,落实服务承诺,提高工作效率。三是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打破市场分割、区域封锁。无论国家集体还是民营经济,不论是本地投资还是外地投资者,做到市场面前人人平等,由市场当裁判、辨优劣、定生死,创造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四是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继续以治理“三乱”为重点,切实减轻民营企业负担。各县(市)区要建立和完善维权中心和举报中心以及政策法律咨询中心,并切实开展工作。
2、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构建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平台。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将过去的以行政推动为主转移到以指导和强化服务为主上来。全年着力做好四大体系服务。一是创业辅导体系建设服务。与市发改委、金融、司法及会计事务所等部门和单位联合,切实为民营企业在立项、改制、上市、融资等方面做好指导、协调与服务工作,解决好创业过程中的难题。二是信用评价体系建设服务。与市工商局、技术监督局,银行、律师事务所等部门和单位联合,建立石家庄市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委员会,评选一批诚信守法民营企业,并在新闻媒体公布,提高我市民营企业知名度,增强民营企业诚信守法意识。三是信息咨询体系建设服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石家庄市中小企业网站,增添服务内容和栏目,无偿为企业提供政策、法律及项目咨询等各项服务,畅通民营经济发展的信息通道。四是技术支持体系建设服务。加强与省、市科技管理部门以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积极支持民营企业采取先进技术提升企业水平,及时发布一批实用的科技动向及新产品、新材料、新能源等信息。
3、切实抓好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入。全年新上5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不低于200个,重点项目投入达到60亿元,全年固定资产投入总量达到120亿元。同时,认真组织开展好银企对接洽谈活动,确保民营企业重点项目建设资金到位。全年举办2-3期银企对接洽谈会,组织开展3-5次招商引资活动。在项目建设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前景好,潜力大的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对能耗高、污染重、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严格卡住。各县(市)区要切实把土地问题解决好,把招来的项目留下来。国土部门要积极协调、利用旧厂房、废弃地、非耕地发展新上项目,并及时办理土地过户手续。鼓励民营企业实行“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加强与境内外知名企业和大集团的联系与合作,实现强强联合。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依托海外资源壮大企业实力。全年利用外资总量实现2022万美元。
4、下大力抓好中小企业担保工作。中小企业担保工作是一项新的工作,要积极稳妥规范地推进,以防走农民基金会的老路子。一是要积极筹措资金,扩大担保规模,最大限度鼓励民间资投入到担保领域,扩股上规模,使注册资本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二是搞好与银行的合作。三是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内部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充分发挥担保资金的作用。四是严格审批程序,加强运营管理。在开展信用担保业务上下工夫,扩大信用担保业务量,确保在发挥其效益的基础上,安全稳健运行。担保公司是独立法人,自负盈亏,坚决杜绝长官意志,任何领导不得批条打招呼。各县(市)区要注意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5、加强行业协会和企业家队伍建设。一是加强行业协会的领导和自身队伍建设。各县(市)区主管部门要主动承担起对行业协会的管理指导作用,要倾听企业的呼声,为企业当好红娘。要明确一名局长负责协会工作,要选聘一些年青的人才专职抓协会工作。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和帮助落实行业协会的各项职能。认真清理不适应行业协会发展的政策规定,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将一些属于行业协会的职能移交给行业协会,将适宜行业协会承担的行业管理职能委托给行业协会。二是要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党中央提出了人才强国的战略措施,说明了人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企业家是难得的人才,有一支良好的企业家队伍,就会造就一批优良的企业。我们一定要把培养和建设企业家队伍同发展民营企业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相辅相长。
6、进一步做好市属集体企业改制和提质增效工作。加强对市属集体企业改制工作的跟踪与督导,对已经批准改制方案的集体企业,建立和完善董事会、监事会,健全章程,并总结好经验,及时推广。对已拟定改制方案的集体企业要进一步指导完善方案,在上半年完成改制。对尚未制定改制方案的集体企业要在第一季度拿出初步方案,确保全年所有市属集体企业全部改制。同时,指导市属集体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上一批能够提高企业效益和优化产品结构的项目,提升市集体企业产品档次和质量。加强售销队伍建设,进一步挖潜增效,全年市属集体企业减亏要有较大幅度增长。
四、几点建议
1、尽快理顺管理体制。目前,仍有行唐、井陉等县、区民营经济工作由工商局或工商联管理,上下不对口,工作开展困难。还有元氏县个体私办管理乡镇民营企业,县经贸局管理县直民营企业,统计数字两张皮,工作被动。建议市政府明确规定民营经济领导工作由县经贸局或乡镇企业局统一管理,工商局、工商联作为辅助部门抓民营经济工作。同时,要求各县(市)区承担民营经济行政管理职能的部门统一加挂中小企业局牌子,一套人马两个牌子,与市中小企业局对应起来。目前矿区经贸局、灵寿民营局加挂了中小企业局牌子,实践证明,工作开展较为顺畅。
2、加大对集体企业的改制补贴。我市国有企业改制,市政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对安排下岗职工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我市集体企业长期以来也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建议市政府参照国有企业改制政策给予市属集体企业改制资金支持,帮助集体企业加快改制步伐。
3、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投入力度。20xx年市政府确定了87家重点扶优扶强的民营企业,但是这些民营企业至今没有得到任何优惠,企业感到失望,影响了积极性。在宣传方面,我市宣传投入力度不够,省、市扶持民营经济的优惠政策报社宣传版面少,没有形成浓厚的气氛。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4、严格考核,兑现奖惩。按照市委石办字[20xx]95号文件的要求,制订详细的考核规则,年终对各县(市)区进行严格考核。于明年4月中旬,召开全市民营经济表彰大会,请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兑现奖励,表彰先进,安排部署全年工作,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进一步营造发展民营经济的舆论氛围。
【第2篇】2022年十三五规划关于经济运行情况调查报告范文
十三五规划将对经济增长率作重大调整变硬性增长指标为弹性指标,用预测值代替目标值
一、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委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年初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主线,大力实施“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战略,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计划、预算执行情况良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主要指标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945.63亿元,增长7%。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2%。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 695.30亿元,同比增长5%。35个工业行业中23个实现增长,其中以通用设备、汽车为主的装备制造业表现较好,增加值增长8.4%。上半年服务业发展良好,实现增加值839.89亿元,同比增长7.9%,高于gdp增速0.9个百分点,占比达到43.2%。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0.69亿元,增长14.8%,其中工业投资增长5.3%。全市完成外贸出口142.8亿元,增长10%。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3.13亿元,增长12.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9%。6月末,全市存、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6%和7.9%。上半年全市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9.56亿元,同比增长 9.5%;市级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1.94亿元,同比增长6.5%。对照年初人代会确定的年度目标,除生产总值外,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2、结构调整步伐加快。1-6月,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3%、9.1%和8.4%,增幅高于面上平均值。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增长21.7%,快于工业总产值增长18.2个百分点,占比达到29.4%。深入推进“四换三名”工程,完成技改投入436.3亿元,同比增长17.7%,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 76.9%。全市规上用能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5%,降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增势强劲,增长26.8%,高于工业投资21.5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43.2%。电子商务快速发展,1-6月,我市网络零售额68.52亿元,同比增长82.72%,增速居全省第三。旅游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实现旅游总收入315.1亿元,增长12.4%。
3、民生保障不断改善。上半年,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27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0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22元,同比分别增长10.1%、9.7%、10.8%。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涨幅与一季度持平。新增城镇就业6.6万人,落实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3.8%,其中民生支出增长16.7%,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6.7%。
4、各项改革扎实推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加快梳理权力清单,行政审批事项“归零清理”411项,减少49%,向各区(县、市)下发市级权限15项。调整完善市与xx区和市直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积极推进“营改增”试点,为企业减负8.6亿元。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上半年,全市社会融资规模661.52亿元,其中直接融资额186.62亿元,居全省首位。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虽然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经济下行压力未见缓解,困难挑战有增无减。要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特别需要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1、高度关注发展动力不足对稳增长带来的压力。一是实体经济发展依然艰难。一方面,行业、企业分化现象明显,工业结构升级滞后所带来的问题日益显现,工业面临的“去产能化”任务十分艰巨,占工业比重70%左右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履维艰,而新兴产业目前整体规模较小,尚不足以支撑我市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受市场、产能、成本、价格等多重因素的困扰,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企业亏损面增大,盈利能力下降,不少企业仍处于无利甚至亏损状态。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幅低于去年同期1.3个百分点,其中纺织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利润分别下降6.1%和11.1%。二是投资整体乏力。从调查情况看,一方面大项目、优质项目缺乏,另一方面,即使有一些大项目、好项目,也因受制于土地、能耗要求高等要素制约而难以落地。上半年,全市实施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数量较去年同期减少75只,完成投资额同比减少20.6%。市级各区块投资增速普遍偏慢,其中xx区、高新区、袍江开发区投资均出现负增长,分别同比下降 4.3%、3.9%和10.4%。三是企业家发展信心仍然不足。企业家对行业前景心存观望,信心普遍不足。一些企业表示,当前能维持正常运行已属不易,面对投资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投资回报率较低的预期,对后期生产经营持谨慎态度,近期不会考虑追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而对转型升级大都感到难度大,心有余而力不足,认为转什么、怎么转,方向不明、路子没有,意愿不强、热情不高。
2、高度关注多重风险叠加对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带来的影响。一是企业担保链风险。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现象依然存在,实体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资金尤其是流转资金紧张局面未得到有效改变。我市企业担保类贷款约占全部银行贷款的40%左右,随着出险企业的增多及银行追偿力度的加大,担保链内企业资金链、担保链断裂的风险在不断累积。二是金融风险。据金融部门反映,逃废债现象时有发生,银行不良贷款率达2.53%,同比上升1.11个百分点,不良率和增幅分列全省第二、第一。企业关注类贷款余额 269亿元,比年初增加94.26亿元。在不良贷款持续上升情况下,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不信任感加剧,辖内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出现授信审批权限上收的情况,金融信用环境受损,对区域经济金融影响较大。三是房地产风险。前几年,我市制造业企业将主业作为融资平台,涉足房地产业的不在少数。当前,受房地产市场疲软的拖累和实体经济不景气的影响,这些企业经营举步维艰。如下半年房地产市场行情进一步走低甚至大幅波动,对这类涉房企业带来的传导影响将会是雪上加霜,甚至是灭顶之灾。与此同时,由于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还款中土地出让收入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房地产风险导致土地市场转冷,还将对政府融资平台还款带来巨大压力,
3、高度关注日益凸显的财政收支矛盾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带来的难度。从收入看,实体经济无明显复苏,房地产交易持续走弱,新的经济增长点又尚未形成,带来相关税收的增长乏力。而清费减税政策的进一步施行和“营改增”改革的不断深化,使收入增长的空间进一步压缩。虽然上半年财政收入完成情况良好,但增长部分来自于跨年度入库因素拉动,因而下半年组织收入的难度和压力不小。从支出看,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保障改善民生,都需要坚实的财力支撑和保障。而推动“五水共治”,加强创新驱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等又形成了新的刚性支出,财政收支矛盾日益凸显,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第3篇】工业经济运行及发展趋势调查工作情况报告
今年上半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持续向好,增速逐月攀升。为进一步研究和把握下半年工业发展趋势,省统计局利用大中型工业企业联网直报系统,开展“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全年趋势判断”专项调查。此次调查的大中型企业有2414家,占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53.9%,涉及全省21个市,覆盖除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和其他采矿业外的36个工业大类行业。
一、当前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总体状况良好,企业对全年生产经营较为乐观
1、绝大多数企业今年生产经营情况处于正常或良好状态。在全部被调查企业中,有34.1%的企业认为今年上半年生产经营总体状况“良好”;57.0%的企业认为“基本正常”;只有8.9%的企业认为总体状况“较差”。
分行业情况看,各行业情况差异明显。有色金属矿采选、食品饮料和森工造纸行业生产经营状况明显好于其他行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被调查企业选择回答总体状况“良好”的比例达到75.0%,居各行业前列。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和造纸及纸制品业等五个行业分别有52.3%、50.0%、50.0%、46.15%和41.38%的企业认为生产经营形势“良好”,明显高于全部被调查企业的平均水平;受欧美反倾销和宏观调控影响,纺织服装、家具制造和建筑材料行业生产经营状况较差。纺织业、家具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的企业选择“良好”的比例最低,分别为22.6%、18.0%、5.26%和0.0%。
2、企业对生产经营全年走势判断较为乐观。全部被调查企业中,38.3%的企业预计生产经营状况比要好,比一季度调查结果提高5.6个百分点;45.9%的企业预计与基本相当;只有15.8%的企业预计比要差。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多数企业预计生产经营情况比要好,这些行业被调查企业选择回答“比情况好”的比例分别高达84.6%、75.0%、56.8%、56.4%和54.6%;非金属矿采选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被调查企业选择回答“比差”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行业。
二、当前企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好发挥,预计全年能力利用率会有所提高
在全部被调查企业中,78.5%的企业生产能力实际利用率较高,其中:43.7%的企业实际利用率达到80%以上,34.8%的企业达到70-80%;少数企业实际利用率不足,4.3%的企业实际利用率在50-60%之间,2.3%的企业在50%以下。综合计算后,当前企业综合生产能力实际利用率为76.3%,这说明当前企业综合生产能力总体上得到了较好发挥。
分行业看,综合生产能力利用率前五位的行业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饮料制造业,利用率分别为80.0%、79.6%、79.5%、79.4%和79.1%;综合生产能力利用率排名后五名的行业是家具制造业、塑料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烟草制品业和非金属矿采选业。
预计全年生产能力利用率会有所提高。47.3%的企业认为全年能力利用率可达到80%以上较好的水平,比当前该选项的比例高3.6个百分点;预计全年能力利用率为70-80%、60-70%、50-60%和50%以下的比例分别为36.6%、11.2%、3.4%、1.5%。据此综合计算预计企业全年生产能力综合利用率可达到77.5%,比当前生产能力利用率提高1.2个百分点。
三、企业能源、原材料供应充足,价格有所上升
上半年,在使用煤炭的企业中,98.5%的企业煤炭供应正常,只有1.5%的企业煤炭供应严重不足,主要是陶瓷、水泥行业中的少数企业;在需要电力供应的企业中,96.1%的企业电力供应正常,严重不足的企业只占3.9%。
企业主要原材料供应良好,认为“充足”和“一般”的企业分别达到29.0%和59.0%。与一季度相比,68.5%的被调查企业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53.1%的企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有所上涨”,15.4%的企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明显上涨”,只有1.2%的企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有所下降”。
四、企业出口、订货总体形势良好,汇率变动对产品出口有所影响
有产品出口的企业中,21.5%的企业今年以来出口形势“很好”,69.8%的企业出口正常,只有8.7%的企业出口形势较差。出口形势较好的行业主要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与去年同期相比,23.2%的企业出口订货“充足”, 59.1%的企业出口订货情况“一般”,13.0%的企业出口订货“不足”, 4.7%的企业出口订货“明显不足”。分行业看,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造纸及纸制品制造业订单较为充足。
50.7%的企业认为,汇率变动对企业产品出口有一定影响。其中认为“已产生一定影响”和“有明显影响”的企业比例分别占41.9%和8.8%。其余企业则认为目前汇率变动很小,对企业出口基本没有影响。
五、企业盈利水平保持稳定,预计全年仍将呈稳步增长势头
被调查企业中,有23.7%的企业实现利润比上年同期明显增加,50.9%的企业实现利润与上年同期持平,25.4%的企业利润比上年同期明显减少。
从利润增长趋势看,预计全年利润比有大幅度增加(20%以上)的企业占6.6%;有较明显增加(10-20%)的企业占15.1%;利润有所增加(10%以内)的企业占44.6%。预计全年利润比减少的企业占33.8%,其中预计减少10%以上的企业占13.1%。
六、企业库存及应收帐款总体情况基本正常
被调查企业中,81.1%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库存处于正常水平,只有3.4%和1.8%的企业认为库存超正常水平10-20%和20%以上;81.9%的企业认为应收帐款处于合理水平,3.2%和2.2%的企业应收帐款超正常水平10%-20%和20%以上,这表明大多数企业重视库存和应收帐款的控制,两项资金占用总体水平基本正常。
七、企业设备技术水平先进,新产品开发相对迟缓
调查结果显示,在全部被调查企业中,现有设备综合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占69.6%;国内一般水平占30.9%;国内落后水平只占0.5%。在过去一年中,83.0%的被调查企业对现有设备进行了更新,其中新增设备的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占60.3%,国内一般水平的占22.4%,国内落后水平的只占0.1%。
与企业设备技术水平形成对照的是新产品的开发推广较为迟缓。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上半年43.3%的被调查企业没有新品推出;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比重有所增加的占28.3%;基本不变或有所减少的占47.4%。
八、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价格下降是当前制约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突出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48.7%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是当前企业生产经营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其次是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不断下降,占被调查企业的17.3%。在原材料购进价格有所上涨的企业中,74.8%的企业表示基本上无法用提价的方式消化,只有4.1%的企业表示可通过提价完全消化。
生产能力不足、运输紧张的矛盾已得到全面缓解。全部被调查企业中只有2.2%和0.35%的企业认为生产能力不足和运输紧张仍是制约企业当前生产经营的最突出问题。
注:1、此次企业调查范围为大中型工业企业,所反映的有关情况和问题有一定局限性,与小企业的情况可能不尽相同。
2、生产能力利用情况为企业主观判断,与实际情况可能不尽相同。
【第4篇】经济运行形势状况分析调查报告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刺激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累积效应下,全市经济下滑势头有所趋缓,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工业生产仍处于调整中,市场需求不足状况仍在进一步发展,财政收入形势不容乐观。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农业生产开局较好,畜牧、水产生产稳步增长。
(二)工业经济低位运行,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部分行业生产有所回升。一季度,全市36个行业有28个行业完成产值较上年同期增长,20个行业完成产值增幅达两位数(不考虑价格因素),一些主要行业增速仍然较低。
从工业目前存在问题看,我市工业生产形势仍然较严峻,主要表现为:
一是支柱产业生产降幅过大,经济恢复任务仍然艰巨。一季度我市石油加工炼焦业下降32.7%、电力生产供应业下降9.12%。另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仍处于低速增长。由于我市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生产下滑或低速增长,直接导致我市工业经济总量大幅缩水,给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增加了较大难度。
四是工业品出厂价格连续回落,市场需求仍显不足。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延续降势,3月份下降9.32%,降幅比上月扩大0.77个百分点。一季度平均下降8.7%(去年同期为上涨6.19%),比全省低1.9个百分点。价格的持续下降,反映出相关产品需求仍然相对不足,前期产能过剩矛盾一时还难以彻底解决,工业生产增长明显受到外需下降的抑制。
(三)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房地产投资出现下降。
一是在建投资项目增多。今年13月份,全市城乡50万元以上在建投资项目1004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47个。
二是三次产业投资全面增长。从投资产业构成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65亿元,同比增长54.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7.01亿元,同比增长39.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3.15亿元,同比增长17.1%,占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为:3.6:50.8:45.6。
四是房地产投资下降。从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情况看,今年
投资存在主要问题是新开工大项目少。今年13月新开工项目355个,均为亿元以下项目。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完成投资分别为47.56亿元、18.48亿元,与去年同期比分别增长6.7%、31.7%。
(四)物价继续走低,消费市场增势逐步减缓。
分地区看,农村消费市场回落快于城市。3月份,县及县以下市场实现零售额为3.85亿元和6.25亿元,分别增长8.8%和14.0%,分别比上月回落8.1和4.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与上月相比,零售业增幅回落4.1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增幅回落9.1个百分点。从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增势初显减缓迹象。
(五)地方财政收入持续减少,居民收入、在岗职工工资增势趋缓。
受企业效益下滑影响,职工工资增幅放缓,加之部分企业裁员,影响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0.66元,同比增长8.14%,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8.78个百分点,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减少7.64%。一季度,全市在岗职工人均工资为5460元,同比增长14.6%。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1.8个百分点。
(六)外贸出口严重受阻,外商直接投资下降。
相关数据表明,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仍在继续恶化,全国经济尚未出现明显转暖迹象。从我市一季度主要指标数据看,尽管中央和地方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很大,但市场需求不足状况仍在发展。
二、几点建议
当前,_____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机遇与困难并存,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如何在危机中抢抓机遇,在发展中寻求突破,努力实现经济跨越发展,需要全市上下共同奋斗和不懈努力。我们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一)扩大投资保增长。把握国家宏观政策,继续把投资拉动作为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举措。一是积极争取中央预算投资项目。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大投资的机遇,积极争取符合国家政策的项目进笼子,争取更多的国家项目资金对我市的支持。二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牢固树立项目立市的理念,依托基础产业引进大项目,积极引进省内外知名企业集团,突出抓好一批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对地方经济发展有重大拉动作用的产业项目,招大商、引巨资,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三是要加大民间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对民间投资的引导,拓宽民间投资融资渠道,促进民间投资加快发展。四是优化投资结构。在扩大投资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优化调整投资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扶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大项目资源,促进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提高项目投资水平,以大项目建设带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跨越式发展,推进经济快速增长。五是确保房地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加大对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的投入,以起到维持房地产投资增长和改善低收入者生活条件、扩大消费的目的。在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和投入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引导房地产价格向合理水平过渡,缓解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困难,推动房地产市场持续活跃,促进房地产业走上平稳、健康、良性发展轨道。
(二)抢抓工业稳大局。要继续把发展工业作为振兴_____的核心任务,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一是做大做强支柱产业。立足现有基础,突出发展石油加工、精细化工、汽车配件、建材、医药、纺织服装、造船、食品等支柱产业,快速壮大其规模和竞争力,着力构筑支撑新型工业化的支柱产业体系。二是不断壮大规模经济,加快扩张优势企业,按照优势优先、扶优扶强的原则,从化工、食品加工、医药化工、建材、纺织服装、造船等行业进行评估和筛选,积极培育拥有自主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采取企业上市、合资合作、兼并重组、协作配套、产品延伸等多种手段,实现企业规模扩张,形成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大企业、大公司,增强核心企业对全市工业的支撑带动作用。三是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为民营企业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活力,提高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保障全市经济的健康发展。四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积极发展创业投资,整合各类创新资源,联动政府、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构建创新载体和创新平台,增强创新能力。着力从企业内部挖潜增效,加强成本控制,提高内部效益,提高企业自主生产能力。五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要切实落实好国家支持企业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进一步改进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抓住央行两率下调,银根松动的机遇,充分发挥商业银行获准新增信贷额度的解困和扶持作用,加大对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
(三)提振需求增活力。要积极引导和扩大消费需求,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奠定基础。一是提高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要尽快完善社保,加大财政补贴,增加就业机会,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完善和用好消费政策,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二是完善消费设施,提升消费市场。要在合理规划城市商业网点,改造提升大型综合商场,积极发展连锁、超市、大卖场等新型流通业态的基础上,活跃城乡流通,培育和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切实抓好家电下乡及配套措施的完善。重点抓住国家大幅度增加对三农投入的机遇,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村经济的造血功能。三是提高消费层次,培育消费热点。要鼓励中高收入阶层扩大消费,用政策合理引导住房、汽车、通信等消费,全面拓展信息、教育、文化、旅游、健身休闲等消费领域。
(四)稳定出口促发展。虽然_____市外贸依存度不高,但对经济的直接拉动作用和间接带动作用不可低估。我们应抓住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世界经济大调整和产业大转移以及国家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机遇,稳定和扩大外贸出口。一是培育壮大进出口企业主体。继续抓好企业数量的扩张,逐步提升企业的经营素质,加大培训和扶持力度,尽快提高经营水平和效益,帮助中小出口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二是在保住现有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新兴市场,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精心组织好各种展会活动的贸易促销,增加在手合同,扩大贸易量;鼓励企业积极走出去主动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出口促销;大力推广电子商务,扩大网上贸易。
(五)统筹城乡促和谐。近年来,我市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可喜变化,一些经济发展基础相对较弱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速度和效益均所提升。同时,城区经济有了明显的提升,城区的发展不断加快,今后一段时期,有可能是我市城区高速发展期,目前县域和城区经济的发展势头强劲,形成了竟相发展、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对保持全市经济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积极发挥县域和城区两个增长极作用,不仅有利于克服金融危机带来影响,也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发展全局,保持各县(市)区加快发展的激情。注重引导各县(市)区既注重经济的总量规模和增长速度,更注重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从而更好更快地促进县域和城区经济发展。
【第5篇】2022十三五规划关于经济运行情况的调查报告
xx规划将对经济增长率作重大调整变硬性增长指标为弹性指标,用预测值代替目标值
一、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委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年初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主线,大力实施“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战略,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计划、预算执行情况良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主要指标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945.63亿元,增长7%。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2%。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 695.30亿元,同比增长5%。35个工业行业中23个实现增长,其中以通用设备、汽车为主的装备制造业表现较好,增加值增长8.4%。上半年服务业发展良好,实现增加值839.89亿元,同比增长7.9%,高于gdp增速0.9个百分点,占比达到43.2%。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0.69亿元,增长14.8%,其中工业投资增长5.3%。全市完成外贸出口142.8亿元,增长10%。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3.13亿元,增长12.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9%。6月末,全市存、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6%和7.9%。上半年全市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9.56亿元,同比增长 9.5%;市级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1.94亿元,同比增长6.5%。对照年初人代会确定的年度目标,除生产总值外,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2、结构调整步伐加快。1-6月,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3%、9.1%和8.4%,增幅高于面上平均值。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增长21.7%,快于工业总产值增长18.2个百分点,占比达到29.4%。深入推进“四换三名”工程,完成技改投入436.3亿元,同比增长17.7%,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 76.9%。全市规上用能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5%,降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增势强劲,增长26.8%,高于工业投资21.5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43.2%。电子商务快速发展,1-6月,我市网络零售额68.52亿元,同比增长82.72%,增速居全省第三。旅游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实现旅游总收入315.1亿元,增长12.4%。
3、民生保障不断改善。上半年,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27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0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22元,同比分别增长10.1%、9.7%、10.8%。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涨幅与一季度持平。新增城镇就业6.6万人,落实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3.8%,其中民生支出增长16.7%,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6.7%。
4、各项改革扎实推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加快梳理权力清单,行政审批事项“归零清理”411项,减少49%,向各区(县、市)下发市级权限15项。调整完善市与xx区和市直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积极推进“营改增”试点,为企业减负8.6亿元。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上半年,全市社会融资规模661.52亿元,其中直接融资额186.62亿元,居全省首位。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虽然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经济下行压力未见缓解,困难挑战有增无减。要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特别需要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1、高度关注发展动力不足对稳增长带来的压力。一是实体经济发展依然艰难。一方面,行业、企业分化现象明显,工业结构升级滞后所带来的问题日益显现,工业面临的“去产能化”任务十分艰巨,占工业比重70%左右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履维艰,而新兴产业目前整体规模较小,尚不足以支撑我市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受市场、产能、成本、价格等多重因素的困扰,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企业亏损面增大,盈利能力下降,不少企业仍处于无利甚至亏损状态。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幅低于去年同期1.3个百分点,其中纺织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利润分别下降6.1%和11.1%。二是投资整体乏力。从调查情况看,一方面大项目、优质项目缺乏,另一方面,即使有一些大项目、好项目,也因受制于土地、能耗要求高等要素制约而难以落地。上半年,全市实施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数量较去年同期减少75只,完成投资额同比减少20.6%。市级各区块投资增速普遍偏慢,其中xx区、高新区、袍江开发区投资均出现负增长,分别同比下降 4.3%、3.9%和10.4%。三是企业家发展信心仍然不足。企业家对行业前景心存观望,信心普遍不足。一些企业表示,当前能维持正常运行已属不易,面对投资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投资回报率较低的预期,对后期生产经营持谨慎态度,近期不会考虑追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而对转型升级大都感到难度大,心有余而力不足,认为转什么、怎么转,方向不明、路子没有,意愿不强、热情不高。
2、高度关注多重风险叠加对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带来的影响。一是企业担保链风险。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现象依然存在,实体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资金尤其是流转资金紧张局面未得到有效改变。我市企业担保类贷款约占全部银行贷款的40%左右,随着出险企业的增多及银行追偿力度的加大,担保链内企业资金链、担保链断裂的风险在不断累积。二是金融风险。据金融部门反映,逃废债现象时有发生,银行不良贷款率达2.53%,同比上升1.11个百分点,不良率和增幅分列全省第二、第一。企业关注类贷款余额 269亿元,比年初增加94.26亿元。在不良贷款持续上升情况下,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不信任感加剧,辖内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出现授信审批权限上收的情况,金融信用环境受损,对区域经济金融影响较大。三是房地产风险。前几年,我市制造业企业将主业作为融资平台,涉足房地产业的不在少数。当前,受房地产市场疲软的拖累和实体经济不景气的影响,这些企业经营举步维艰。如下半年房地产市场行情进一步走低甚至大幅波动,对这类涉房企业带来的传导影响将会是雪上加霜,甚至是灭顶之灾。与此同时,由于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还款来源中土地出让收入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房地产风险导致土地市场转冷,还将对政府融资平台还款带来巨大压力,
3、高度关注日益凸显的财政收支矛盾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带来的难度。从收入看,实体经济无明显复苏,房地产交易持续走弱,新的经济增长点又尚未形成,带来相关税收的增长乏力。而清费减税政策的进一步施行和“营改增”改革的不断深化,使收入增长的空间进一步压缩。虽然上半年财政收入完成情况良好,但增长部分来自于跨年度入库因素拉动,因而下半年组织收入的难度和压力不小。从支出看,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保障改善民生,都需要坚实的财力支撑和保障。而推动“五水共治”,加强创新驱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等又形成了新的刚性支出,财政收支矛盾日益凸显,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三、下半年工作建议
面对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和国内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所带来的困难和风险,靠“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来短期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显然已经不够。必须以改革的勇气和智慧,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依靠“制度变革、要素升级和结构优化”这三大发动机,坚定不移地坚持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方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努力夯实产业基础,不断提高我市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
1、全力以赴稳增长。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集中精力抓实体经济发展。当前要强化企业服务,对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进行面上的帮扶,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一对一的帮扶,提振企业家的发展信心。要进一步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在资金、用地、用能上向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倾斜,对已出台的经济扶持激励政策要及时落实兑现。继续做好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对接央企和推进越商回归工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并购重组。扎实开展金融支持经济“百日服务”和企业减负“阳光行动”等服务活动,落实好八月五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积极推进融资模式、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缓解企业融资难、贵问题,保证资金直接流向实体经济,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发展。要重抓有效投资和项目推进,加快重大项目特别是产业类项目的审批、落地、开工、投产,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加快建立民间投资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持之以恒调结构。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向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和信息化要经济发展和成长的空间,向结构调整要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增长点。继续抓好农业“两区” 建设,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以现代装备制造、生命健康、通用航空等新兴产业为重点,着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大技改投入力度,深入实施“四换三名”工程,积极培育十大产品和产业链,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加大企业产品出口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培育品牌、拓展市场,促进外贸转型升级。充分发挥服务业对稳定增长和吸纳就业的巨大作用,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和民生需求为导向,加快生产制造与信息技术服务的融合,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研发设计、物流、服务外包、生命健康、养老、休闲旅游等服务业,建立起符合我市生产、生活实际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的服务业新格局,打造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
3、坚定不移抓改革。全面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完善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排序评价体系,探索推进排污、用能等要素市场化交易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三张清单一张网”,继续加大对各区(市、县)和市直开发区的放权力度,激发各区块的发展活力。尤其要突出开发区“创新发展‘孵化器’、招商引资主战场、税源培育主平台”作用,充分发挥产业平台的集约集聚功能,积极谋划、实施一批对绍兴经济具有长远发展意义的产业项目,并在要素保障、政策激励上予以倾斜、支持,不断完善开发区基础配套设施,充分发挥“国字号”开发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切实做强产业平台。进一步理顺区划调整后的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深化各项改革,加强资源、人才的合理配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越城、柯桥、上虞等区块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综合效益,推动市区经济加快发展。
4、多措并举化风险。建立和完善政银企三方协作联动机制,构建银企“同进共退”机制,做好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化解防控工作。切实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定期排查,有效加强风险预警和防范。对风险企业要“一厂一策”,通过融资支持、应急转贷、整合重组、破产清算等多种方式,分类处置化解,努力降低担保链传导风险。推进地方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建立完善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坚决打击逃废债行为,抓好舆情环境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金融信用环境。加强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管理,结合我市财政收入增长情况,合理控制融资总量,有效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第6篇】石家庄市民营经济运行状况的调查报告
一、全市民营经济运行状况及其特点
2、民营经济大发展、快发展的局面业已形成。省、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后,我局把贯彻落实省、市《关于进一步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各县(市)区党委、政府,把民营经济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文件和意见,尤其是在市场准入,税收减免、行政收费、土地征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奖励机制等方面,从政策和制度上进行了调整完善,激发了广大群众发展民营经济的热情。矿区在全区开展了以不评不议抓经济、不争不论促发展为主题的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重点消除对民营经济认识上的误区。为充分调动各级各方面的创业热情,按照高起点定位,低门槛进入;高效率动作,低成本扩张的原则,制定出台了具有前瞻性的政策措施,坚持私营个体一起上,一、二、三产齐发展。对执法执纪部门严格实行零罚款零摊派,搭建了发展民营经济的平台。正定县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抓发展必须抓环境的思想观念,不断地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推行一门受理、一次收费、一站式审批、限时办结的一条龙运行机制,狠抓政务提速,提高行政效率。
二、当前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环境问题。一是个别地方的领导思想解放不够,抓民营经济发展的魄力不够,不敢触动改革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二是有些执法单位受部门利益驱动,优惠政策停留在文件上,没有真正兑现。民营企业办证难、征地难等诸多问题未能切实解决好,造成很多招商引资项目夭折和流失。
2、资金问题。尽管我市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建有31家,但由于刚刚起步,运作需要过程,暂不能完全满足民营企业资金的需求,再加上金融部门实行高门槛政策,信贷条件高,信贷总量小,申请贷款时间长,难度大,资金短缺仍困扰民营经济的发展。80%的民营企业发展资金不足,尤其缺乏积累的农民进入市场缺乏启动资金。
3、体制问题。一是上下不对口,名称职能不统一。尽管目前各县(市)区都明确了民营经济管理部门,但县级民营企业管理机构却五花八门,有的归经贸局管,有的归乡镇企业局管,有的归民营办管,有的归工商联管,有的归工商局管,工作很不方便。二是削弱了职能,工作难度大。20xx年县级机构改革后,有的县乡镇企业局改为事业单位,有的县改为二级局。改为事业单位的局没有了行政执法资格,工作很难开展。三是乡镇管理机构不健全,大部分乡镇一级没有民营经济统计员。
4、企业自身的问题。一是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规模企业、高科技外向型企业少、企业布局较松散。二是企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多数企业属于家族式企业管理,出现引聘人才不足,生产经营管理粗放等问题。三是有的企业缺乏做大做强的胆识和魄力。
5、市属集体企业改制困难大、进展慢。当前影响市属集体企业改制的最大困难是资金不足问题。因为缺乏资金下岗职工没有生活保障,造成企业改制困难。
三、明年发展民营经济的主要措施
2、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构建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平台。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将过去的以行政推动为主转移到以指导和强化服务为主上来。全年着力做好四大体系服务。一是创业辅导体系建设服务。与市发改委、金融、司法及会计事务所等部门和单位联合,切实为民营企业在立项、改制、上市、融资等方面做好指导、协调与服务工作,解决好创业过程中的难题。二是信用评价体系建设服务。与市工商局、技术监督局,银行、律师事务所等部门和单位联合,建立石家庄市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委员会,评选一批诚信守法民营企业,并在新闻媒体公布,提高我市民营企业知名度,增强民营企业诚信守法意识。三是信息咨询体系建设服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石家庄市中小企业网站,增添服务内容和栏目,无偿为企业提供政策、法律及项目咨询等各项服务,畅通民营经济发展的信息通道。四是技术支持体系建设服务。加强与省、市科技管理部门以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积极支持民营企业采取先进技术提升企业水平,及时发布一批实用的科技动向及新产品、新材料、新能源等信息。
4、下大力抓好中小企业担保工作。中小企业担保工作是一项新的工作,要积极稳妥规范地推进,以防走农民基金会的老路子。一是要积极筹措资金,扩大担保规模,最大限度鼓励民间资投入到担保领域,扩股上规模,使注册资本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二是搞好与银行的合作。三是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内部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充分发挥担保资金的作用。四是严格审批程序,加强运营管理。在开展信用担保业务上下工夫,扩大信用担保业务量,确保在发挥其效益的基础上,安全稳健运行。担保公司是独立法人,自负盈亏,坚决杜绝长官意志,任何领导不得批条打招呼。各县(市)区要注意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5、加强行业协会和企业家队伍建设。一是加强行业协会的领导和自身队伍建设。各县(市)区主管部门要主动承担起对行业协会的管理指导作用,要倾听企业的呼声,为企业当好红娘。要明确一名局长负责协会工作,要选聘一些年青的人才专职抓协会工作。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和帮助落实行业协会的各项职能。认真清理不适应行业协会发展的政策规定,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将一些属于行业协会的职能移交给行业协会,将适宜行业协会承担的行业管理职能委托给行业协会。二是要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党中央提出了人才强国的战略措施,说明了人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企业家是难得的人才,有一支良好的企业家队伍,就会造就一批优良的企业。我们一定要把培养和建设企业家队伍同发展民营企业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相辅相长。
6、进一步做好市属集体企业改制和提质增效工作。加强对市属集体企业改制工作的跟踪与督导,对已经批准改制方案的集体企业,建立和完善董事会、监事会,健全章程,并总结好经验,及时推广。对已拟定改制方案的集体企业要进一步指导完善方案,在上半年完成改制。对尚未制定改制方案的集体企业要在第一季度拿出初步方案,确保全年所有市属集体企业全部改制。同时,指导市属集体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上一批能够提高企业效益和优化产品结构的项目,提升市集体企业产品档次和质量。加强售销队伍建设,进一步挖潜增效,全年市属集体企业减亏要有较大幅度增长。
四、几点建议
1、尽快理顺管理体制。目前,仍有行唐、井陉等县、区民营经济工作由工商局或工商联管理,上下不对口,工作开展困难。还有元氏县个体私办管理乡镇民营企业,县经贸局管理县直民营企业,统计数字两张皮,工作被动。建议市政府明确规定民营经济领导工作由县经贸局或乡镇企业局统一管理,工商局、工商联作为辅助部门抓民营经济工作。同时,要求各县(市)区承担民营经济行政管理职能的部门统一加挂中小企业局牌子,一套人马两个牌子,与市中小企业局对应起来。目前矿区经贸局、灵寿民营局加挂了中小企业局牌子,实践证明,工作开展较为顺畅。
2、加大对集体企业的改制补贴。我市国有企业改制,市政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对安排下岗职工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我市集体企业长期以来也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建议市政府参照国有企业改制政策给予市属集体企业改制资金支持,帮助集体企业加快改制步伐。
3、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投入力度。20xx年市政府确定了87家重点扶优扶强的民营企业,但是这些民营企业至今没有得到任何优惠,企业感到失望,影响了积极性。在宣传方面,我市宣传投入力度不够,省、市扶持民营经济的优惠政策报社宣传版面少,没有形成浓厚的气氛。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4、严格考核,兑现奖惩。按照市委石办字[20xx]95号文件的要求,制订详细的考核规则,年终对各县(市)区进行严格考核。于明年4月中旬,召开全市民营经济表彰大会,请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兑现奖励,表彰先进,安排部署全年工作,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进一步营造发展民营经济的舆论氛围。
【第7篇】民营经济运行状况调查报告
民营经济运行状况调查报告
为了全面掌握全市民营经济运行情况,确保全年任务目标的圆满完成和认真谋划好明年工作,20xx年11月9日至20日,我局有关领导和各业务处长,分四片对24个县(市)区的民营经济发展运行情况进行了督导和调研。通过调研,对全市民营经济运行状况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对当前民营经济存在的一些问题看得更准,对明年全市民营经济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和把握。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民营经济运行状况及其特点
1、全市民营经济呈良好发展态势。预计到年底,全市民营经济完成营业收入2400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增加值600亿元,同比增长18%,上缴税金34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00亿元,全年新安排就业人员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0万人。民营经济占全市国民经济总量达到43%,较上年增长3个百分点。各项主要指标全部完成年初预定目标。增长幅度25%以上的县(市)区有矿区、正定、裕华、平山、赵县、桥东、新乐等;增长幅度在20%—25%县(市)区有辛集、晋州、藁城、深泽、无极、元氏、高邑、赞皇等。
2、民营经济大发展、快发展的局面业已形成。省、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后,我局把贯彻落实省、市《关于进一步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各县(市)区党委、政府,把民营经济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文件和意见,尤其是在市场准入,税收减免、行政收费、土地征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奖励机制等方面,从政策和制度上进行了调整完善,激发了广大群众发展民营经济的热情。矿区在全区开展了以“不评不议抓经济、不争不论促发展”为主题的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重点消除对民营经济认识上的误区。为充分调动各级各方面的创业热情,按照“高起点定位,低门槛进入;高效率动作,低成本扩张”的原则,制定出台了具有前瞻性的政策措施,坚持私营个体一起上,一、二、三产齐发展。对执法执纪部门严格实行“零罚款”“零摊派”,搭建了发展民营经济的平台。正定县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抓发展必须抓环境”的思想观念,不断地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推行“一门受理、一次收费、一站式审批、办结”的一条龙运行机制,狠抓政务“提速”,提高行政效率。
3、固定资产投入稳定增长,出口创汇显著增加。20xx年,民营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12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225个。除14个投资较大的项目需跨年度外,其余160个重点项目均能在年底竣工投产。全市民营出口创汇企业在巩固原有客户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新客户,拓展出口渠道。同时,大力发展自营出口企业,今年新增民营出口企业30家,完成出口交货值90亿元,较去年增长40%。
4、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一是全面落实《乡镇企业负担监督管理办法》,严厉查处增加企业负担案件。全市共清查涉企收费项目99项,查处增加企业负担案件26起,涉案人员24人,涉及金额850万元,进一步优化了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辛集市乡镇企业局配合市纪检委、监察局、督查办开展了明察暗访活动,先后查处违纪行为10起,通报处理20人。二是市、县两级制定出台了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若干规定,成立了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对执纪执法和政府职能部门实行责任制,年终进行考核。无极、鹿泉、新乐三县(市)乡镇企业局虽改为事业局,没有了执法权,但他们顶着各种压力依法加大对执法执纪部门工作人员违反收费标准、违反收费程序等行为的责任追究,及时向纪检部门提出处理意见,直到处理为止。三是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绝大部分县(市)区对骨干利税大户实行挂牌保护,推行企业收费二证一卡制度,建立企业负担监测点。四是有80%的县(市)区民营企业主管部门建立投诉中心,公布举报电话,受理和查处一批侵权案件。市局于今年8月成立法律(投诉)服务中心,聘请2名律师当顾问,聘请500名法律义务维权监督员。
5、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建设实现了重大突破。根据省委、省级政府下达的目标要求,到2022年底我市须建立信用担保机构19家,注册资本金达到3亿元,形成15亿元的担保能力。市委、市政府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市书记吴振华、市长臧胜业多次批示,常务副市长马静、主管副市长张发旺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要求各县(市)区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年底前必须把担保机构建起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我局和各县(市)区不懈努力、多方协调,使担保机构建设实现了突破性进展。截止到11月底,市、县两级共成立担保机构31家,注册资本金总额达到31811.2万元。其中:市级担保机构7家,注册资本金11136万元,县级担保机构24家,注册资本金20675.2万元。提前一个月完成省委、省级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在全省11个市中,担保机构数名列全省第一,注册资本金总额名列全省第二。目前,24个县(市)区除井陉县、行唐县正在积极筹备外,其余县(市)区都建立了担保机构,形成了全市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网络,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奠定了良好基础。
6、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健全。今年以来,我局提出了为企业搞好银企对接、信用担保、信息服务、法律咨询、企业改制、技能培训、行业协会、人才引进等8项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措施,并将这8项服务作为全年工作的主线,贯穿到工作的始终,着力为企业做几件看得见,摸得着,能解决实际困难的实事,以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目前,担保服务、法律服务已取得重大突破,其它几项服务也收到了很好效果。一是银企对接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已有10家金融单位同180家民营企业签约金额22.6亿元,与去年相比,银企对接金额实现了几何级增长。二是劳动教育培训已全面铺开。全年定向转移培训9350人,新入厂培训2.3万人,在岗培训28.5万人,其中,市、县两级主管部门直接培训人数达到了4800人次。9月19—21日,我局组织了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综合素质培训班,共120人参加,副市长张发旺同志到会上了第一课。三是市属集体企业改制工作全面启动。尽管目前集体企业改制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但经过广泛的思想动员和耐心细致和解释工作,大部分干部职工消除了思想疑虑。目前,已有39家集体企业拿出了改制方案,已具备改制条件的企业达到8家,已批准改制企业4家。四是召开了全市中小企业行业协会经验交流会,有7个行业协会的会长介绍了他们的先进经验。会上还安排部署了明年的行业协会工作。省局发专刊推广了我市发展行业协会的经验。五是市局正在筹建中小企业网站,近期将与省中小企业局、农业部联网。明年与市委、市政府联网。
7、民营企业成为安排劳动就业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目前“三农”中有“三难”即农产品卖难、农民增收难、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难。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我局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年初制订工作目标和措施,给各县(市)区下达了任务指标。各县(市)区领导十分重视,当作中心工作来抓。辛集市乡镇企业局与该市劳动保障局密切配合,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20925人,转移安排农村劳动力10200人。晋州市2022年利用新投产民营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3900人,发展个体工商户500户,新增就业岗位1000人,安排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共计4900人。深泽县将190名县办企业下岗职工转移到民营企业工作,同时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4976人。平山县乡镇企业局利用下属单位农村劳动服务公司向外输出劳动力1500人,就业安排4500人。据初步统计,全市仅2022年就新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10万人,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二、当前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环境问题。一是个别地方的领导思想解放不够,抓民营经济发展的魄力不够,不敢触动改革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二是有些执法单位受部门利益驱动,优惠政策停留在文件上,没有真正兑现。民营企业*难、征地难等诸多问题未能切实解决好,造成很多招商引资项目夭折和流失。
2、资金问题。尽管我市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建有31家,但由于刚刚起步,运作需要过程,暂不能完全满足民营企业资金的需求,再加上金融部门实行高门槛政策,信贷条件高,信贷总量小,申请贷款时间长,难度大,资金短缺仍困扰民营经济的发展。80%的民营企业发展资金不足,尤其缺乏积累的农民进入市场缺乏启动资金。
3、体制问题。一是上下不对口,名称职能不统一。尽管目前各县(市)区都明确了民营经济管理部门,但县级民营企业管理机构却五花八门,有的归经贸局管,有的归乡镇企业局管,有的归民营办管,有的归工商联管,有的归工商局管,工作很不方便。二是削弱了职能,工作难度大。20xx年县级机构改革后,有的县乡镇企业局改为事业单位,有的县改为二级局。改为事业单位的局没有了行政执法资格,工作很难开展。三是乡镇管理机构不健全,大部分乡镇一级没有民营经济统计员。
4、企业自身的问题。一是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规模企业、高科技外向型企业少、企业布局较松散。二是企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多数企业属于家族式企业管理,出现引聘人才不足,生产经营管理粗放等问题。三是有的企业缺乏做大做强的胆识和魄力。
5、市属集体企业改制困难大、进展慢。当前影响市属集体企业改制的困难是资金不足问题。因为缺乏资金下岗职工没有生活保障,造成企业改制困难。
三、明年发展民营经济的主要措施
1、始终不渝地做好优化环境工作。一是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县两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调整完善发展民营经济的相关政策,清理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规定,研究制定发展民营经济的各项配套措施,切实用足用活中央、省、市的各项政策。二是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各县(市)区20xx年都要建立健全一站式审批中心,并进一步公开办事程序、充实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措施,落实服务,提高工作效率。三是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打破市场分割、区域封锁。无论国家集体还是民营经济,不论是本地投资还是外地投资者,做到市场面前人人平等,由市场当裁判、辨优劣、定生死,创造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四是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继续以治理“三乱”为重点,切实减轻民营企业负担。各县(市)区要建立和完善维权中心和举报中心以及政策法律咨询中心,并切实开展工作。
2、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构建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平台。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将过去的以行政推动为主转移到以指导和强化服务为主上来。全年着力做好四大体系服务。一是创业辅导体系建设服务。与市发改委、金融、司法及会计事务所等部门和单位联合,切实为民营企业在立项、改制、上市、融资等方面做好指导、协调与服务工作,解决好创业过程中的难题。二是信用评价体系建设服务。与市工商局、技术监督局,银行、律师事务所等部门和单位联合,建立石家庄市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委员会,评选一批诚信守法民营企业,并在新闻媒体公布,提高我市民营企业知名度,增强民营企业诚信守法意识。三是信息咨询体系建设服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石家庄市中小企业网站,增添服务内容和栏目,无偿为企业提供政策、法律及项目咨询等各项服务,畅通民营经济发展的信息通道。四是技术支持体系建设服务。加强与省、市科技管理部门以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积极支持民营企业采取先进技术提升企业水平,及时发布一批实用的科技动向及新产品、新材料、新能源等信息。
3、切实抓好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入。全年新上5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不低于200个,重点项目投入达到60亿元,全年固定资产投入总量达到120亿元。同时,认真组织开展好银企对接洽谈活动,确保民营企业重点项目建设资金到位。全年举办2-3期银企对接洽谈会,组织开展3-5次招商引资活动。在项目建设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前景好,潜力大的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对能耗高、污染重、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严格卡住。各县(市)区要切实把土地问题解决好,把招来的项目留下来。国土部门要积极协调、利用旧厂房、废弃地、非耕地发展新上项目,并及时办理土地过户手续。鼓励民营企业实行“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加强与境内外知名企业和大集团的联系与合作,实现强强联合。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依托海外资源壮大企业实力。全年利用外资总量实现2022万美元。
4、下大力抓好中小企业担保工作。中小企业担保工作是一项新的工作,要积极稳妥规范地推进,以防走农民基金会的老路子。一是要积极筹措资金,扩大担保规模,限度鼓励民间资投入到担保领域,扩股上规模,使注册资本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二是搞好与银行的合作。三是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内部管理机制,限度地规避风险,充分发挥担保资金的作用。四是严格审批程序,加强运营管理。在开展信用担保业务上下工夫,扩大信用担保业务量,确保在发挥其效益的基础上,安全稳健运行。担保公司是独立法人,自负盈亏,坚决杜绝长官意志,任何领导不得批条打招呼。各县(市)区要注意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5、加强行业协会和企业家队伍建设。一是加强行业协会的领导和自身队伍建设。各县(市)区主管部门要主动承担起对行业协会的管理指导作用,要倾听企业的呼声,为企业当好红娘。要明确一名局长负责协会工作,要选聘一些年青的人才专职抓协会工作。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和帮助落实行业协会的各项职能。认真清理不适应行业协会发展的政策规定,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将一些属于行业协会的职能移交给行业协会,将适宜行业协会承担的行业管理职能委托给行业协会。二是要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党中央提出了人才强国的战略措施,说明了人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企业家是难得的人才,有一支良好的企业家队伍,就会造就一批优良的企业。我们一定要把培养和建设企业家队伍同发展民营企业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相辅相长。
6、进一步做好市属集体企业改制和提质增效工作。加强对市属集体企业改制工作的跟踪与督导,对已经批准改制方案的集体企业,建立和完善董事会、监事会,健全章程,并总结好经验,及时推广。对已拟定改制方案的集体企业要进一步指导完善方案,在上半年完成改制。对尚未制定改制方案的集体企业要在第一季度拿出初步方案,确保全年所有市属集体企业全部改制。同时,指导市属集体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上一批能够提高企业效益和优化产品结构的项目,提升市集体企业产品档次和质量。加强售销队伍建设,进一步挖潜增效,全年市属集体企业减亏要有较大幅度增长。
四、几点建议
1、尽快理顺管理体制。目前,仍有行唐、井陉等县、区民营经济工作由工商局或工商联管理,上下不对口,工作开展困难。还有元氏县个体私办管理乡镇民营企业,县经贸局管理县直民营企业,统计数字两张皮,工作被动。建议市政府明确规定民营经济领导工作由县经贸局或乡镇企业局统一管理,工商局、工商联作为辅助部门抓民营经济工作。同时,要求各县(市)区承担民营经济行政管理职能的部门统一加挂中小企业局牌子,一套人马两个牌子,与市中小企业局对应起来。目前矿区经贸局、灵寿民营局加挂了中小企业局牌子,实践证明,工作开展较为顺畅。
2、加大对集体企业的改制补贴。我市国有企业改制,市政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对安排下岗职工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我市集体企业长期以来也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建议市政府参照国有企业改制政策给予市属集体企业改制资金支持,帮助集体企业加快改制步伐。
3、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投入力度。20xx年市政府确定了87家重点扶优扶强的民营企业,但是这些民营企业至今没有得到任何优惠,企业感到失望,影响了积极性。在宣传方面,我市宣传投入力度不够,省、市扶持民营经济的优惠政策报社宣传版面少,没有形成浓厚的气氛。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4、严格考核,兑现奖惩。按照市委石办字[20xx]95号文件的要求,制订详细的考核规则,年终对各县(市)区进行严格考核。于明年4月中旬,召开全市民营经济表彰大会,请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兑现奖励,表彰先进,安排部署全年工作,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进一步营造发展民营经济的舆论氛围。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经济运行调查报告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