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查目的
近年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出现了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的问题,这个问题给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带来了较大影响,希望通过分析能够提出对策针对大学生这一巨大的人力资源得到更科学的、更合理的配置,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二、调查内容
小组成员通过在网上搜寻资料的方式调查到了一定的内容,具体如下:
1、疫情对大学生的就业冲击
其一是就业总量供给减少,企业运营面临的压力,直接导致企业用工减缩,同时,由于疫情影响,更多企业对未来经济前景预期趋向负面,投资也会缩减,导致面向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招聘需求大幅度下滑;其二是就业结构受到冲击,受疫情影响,很多第三产业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短期内无法实现充分就业,其中一小部分会转移到第二、第一产业中去就业;其三是就业薪酬下滑,面对供应链中断、市场放缓等冲击,多数企业倾向于缩减开支成本,其中最直接的决策是对员工降低薪资,其中也必然包括会降低新招员工预期薪资的预算;最后是大学生自我发展规划迷茫,学生自身独立意识不强,对自我价值的定位和未来职业开展规划还没有明确清晰的认识。不考虑自身情况,被动地承受家人的建议而就业等现象,从而出现盲目随大流,人云亦云等不良现象,错失就业良机。
2、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因此参加考研的学生越来越多,期盼通过考研来提升学历,为自己在就业市场上增加优势。而学生们对国家政策也不熟悉,作为就业政策受益对象的大学毕业生群体对就业政策的关注和了解并不多,且自我发展规划迷茫,自身独立意识不强,对自我价值的定位和末来较为模糊。
3、职位供不应求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仍然是供不应求的。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结构、职场、经验准入要求等市场需求因素发生的变化与大学生适应这一变化所需的知识结构、专业素质、职场经验,就业观念、信息占有、高校分布和专业人数分布不匹配,引发了职位空缺和失业并存现象。所以,出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并不是真正大学生太多了,而是结构性过剩,也就是劳动力供求结构不一致,导致大学生结构性失业,如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学生素质和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大学生旧业观念滞后,区域结构性矛盾等。
4、造成就业困难的三个层面
学校方面,用人单位只是盯着那些名牌的高校而忽略了普通高校的学生。用人单位的院校岐视使重点院校的学生成为“受宠儿”而备受青睐,而普通院校的学生则备遭冷落。社会层面,网上流传着“男硕士相当于女博士〞,它如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就业形势,由于女学生毕业后年纪略大,又涉及到家庭等多方面问题,所以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注明只要男性。而大学生自身层面上,由于大多数用人单位都表明学历本科以上要是高校则标明只要博士,只有一些紧缺专业才会注明硕士,这让许多有能力但学历达不到要求的人望而止步不敢求职。
三、总结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从大的方向上说,这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发展;从小的方面说,它关乎着我们的切身利益,也是当下和不久的将来我们会面临的严峻的问题,因而全社会需要不断地探讨和关注这个问题,并为解决它作出不懈努力,而我们自己也需要树立正确的态度和培养自我内在的素质,为不久后迎接激烈的竞争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