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公文大全 > 其他公文 >

科学教育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4-05-08 09:33:31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科学教育实施方案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按照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部署、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成都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关于印发的《武侯区关于加强新时代科学教育的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武侯实验中学现阶段发展实际,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课程体系构建、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式变革、场所场景打造、社会力量整合、教育评价改革等方面开展实践,探索科学教育实施有效途径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形成可推广的典型经验,提升学校科学教育质量和水平,现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双减”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办适合每一个孩子教育”的办学理念,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科学技术能力的提升和科学素养培养为主要内容,突出实践导向,坚持学校、家庭、社会协调联动,培养青少年科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武侯实验中科学教育特色,推进教师、课程、管理、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转型,为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时代新人,加快建成“中西部教育核心区”做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原则

1.切合目标。推进基于探究实践的科学教育,通过拓展好奇之心、启蒙批判思维和激发探究兴趣,注重创新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四大核心素养,即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聚合资源。对接学生需求,整合学科内、跨学科课程资源;依托各级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拓宽优质的数字化科学教育资源和实践探究间;对接高校、科研院所及科普场馆,用好社会资源。

3.融合五育。用超学科思维进行顶层设计,将课程培育目标、内容结构等指向五育融合;从“融合”视角深挖教材,钻研教材中“五育”育人点;精心设计科学活动,注重体现丰富育人价值;深耕教学研究,强调多元融合的教学方式。

4.联合共育。构建完善的科学教育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在科学教育师资培养、科学教育课程设置、科学教育效能提升等方面开展校家社的高校沟通和合作,完善协同组织机制和协同评价机制。

(三)目标任务

通过3至5年努力,力争做到学校科学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科学教师队伍成长路径更加优化,科学教育教学方式更加有效,科学教育教学场景更加契合,社会各方资源利用更加合理,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健全,科学教育教学评价更加精准,师生科学素养明显提升,科学教育质量明显提高,科学教育水平达到区内领先、位于全市第一方阵,成为武侯区、成都市科学教育特色学校。

二、工作措施

(一)构建“科普-科教-科创”三位一体的科学教育体系

1.科普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一方面,在“四川省科技馆”“电子科大电子科技馆”“川大博物馆”“成飞航空主题公园教育基地”“成都师范四川STEAM科创教育科普基地”“水韵园科学美空间”“武侯区中小学航天科普教育基地”“武侯区中小学人工智能基地”等现有科普基地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周边实际,进一步开发促进与其他科技馆、博物馆、研学基地、高科技企业等的合作,将其作为学校科普教育实践基地;另一方面,进一步丰富学校“百姓讲堂”“科技节”“学科节”“综合实践活动”“邀请科学家进校园”等活动内容和形式,结合科学课程标准,设计相应的科学实践活动,组织学生体验科普活动,培养学生兴趣。

2.科教课程,重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根据国家关于加强中小学科学及相关学科(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科技/ 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课程标准及教材修订工作进度,全面加强教师专业培训,着力理、化、生、地、信息技术等科学课程国家课程及其相应选修课程资源的开发,围绕大概念理念,开展实验探究,加强实验教学,强化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思维,强调学习的过程,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

3.科创课程,重在促进学生创新、创造。在现有的古法造纸、气象观察、果树嫁接、有机肥制作、泡菜酿制、航天航空工程、现代农业、人工智能、创客、物联网、无人机、水火箭等项目式学习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优势特色、学生需求,统筹吸纳社会优质科学教育资源,深入开发科学实验、科技创作、创客活动、观测研究、科学影像、科学调查体验等以科学教育为主题的课后服务和课外探究项目,创新服务项目内容和方式,大力开发新的科创资源,让学生在面向真实世界的情境中,通过较为长期的具有创造性的设计与开发的跨学科科创项目学习,经历适合自身发展的科技创新实践,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索科学教师队伍“四步”成长路径,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1.组建科学教师领航队伍。引进科学家、科普教育专家、科幻作家、科技工作者等进入学校优质科普志愿者库,探索“共享专家驻校科普”学校试点,构建“专家进校园”的科普志愿者效益发挥机制,每年开展专题活动。

2.加强科学教师专业培训。依托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域以及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的前期建设成果,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教育教学赋能,实施教师科学素养提升计划,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国培计划”示范项目的中小学科学类培训项目,分层推进教师实验教学能力培训,开展实验教学操作技能竞赛 ,每年组织科学教师到高校、科研院所、高新科技企业、科普基地等参观学习。

3.建立校内外科学教师研修共同体。组织共同体教师、智库专家联合开展教师培训、项目合作等活动,开展大单元、跨学科、项目化以及学业评价等方面的项目研究,形成“项目研究-课堂研讨-专题研修”三位一体研修模式,通过教师教学交流、经验共享,提升科学教师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发挥科学教师示范辐射引领。通过联通网络资源、发展“互联网+”同步课堂,展开校际帮扶,拓展偏远地区科学教师、科学爱好者等群体之间的交流途径,发挥学校成果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

(三)在科学教育教学中应用数字化赋能“合作-生成—探究”教学改革成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在科学教育教学中,学校将引导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方式变革,积极应用学校现有教学改革成果——数字化赋能“合作-生成—探究”教学范式,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课中精准学、课后拓展学”一体化教学设计,规范师生在教学中的行为,着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校科学教学质量提升。具体做法如下:

1.课前自主学。在预习量总体把控范围内,教师根据实践性、体验性原则“发布学习任务、推送学习资源”,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通过听、说、读、写、做、演、讲等多种评测方式完成自主学习并上传平台,平台实现“自动批阅、自动反馈”,让师生都更清晰学习基础,为课中精准的“学习和教学准备”。

2.课中精准学。课中“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学生的深度独学、成果发布、借鉴互学、生成问题、合作共研、学习测评和教师的问题引导、资源辅助、数据采集、共评个辅、总结提炼、教育测评的有机结合,实现精准教学,并为课后的个性化帮扶提供数据支撑。

3.课后拓展学。课后作业量在总体把控范围内通过平台及时推送给学生,教师通过平台采用个别辅导和及时推送疑难问题解答微视频(自制微课作为“虚拟教师”),帮助学生自评自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学习”,以实现“习惯培养、知识和技能巩固、思想方法提升和教学改进”。

(四)完善校园科学教育学习空间,营造良好的科学教育场景

1.系统化建设科普教育专区。一是在学校图书馆设置专门的科学图书借阅区和科学阅览室,收藏丰富的科普书籍、期刊以及科研文献资料,供师生查阅和学习。二是计划在一楼风雨操场创设科学走廊,陈列科学模型、实验装置、安装交互式显示屏、科普触摸屏、科技互动体验等设施,让学生通过直观、有趣的方式了解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三是加强学生科学社团、科幻社团建设,充分用好科学走廊开展学生科普作品、科幻画作品、科幻文学作品、科幻模型作品等迭代展示。四是开展“百姓讲堂”“科技节”“学科节”“综合实践活动”“邀请科学家进校园”等科普活动,鼓励师生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思想碰撞和知识共享。

2.高标准打造科教专用教室。学校现已建成物理实验室(4间)、化学实验室(4间)、生物实验室(3间)、地理实验室(1间)、科技实验室(1间)、网络教室(4间)共13间实验室,提供了完善的实验设备和器材,基本满足学生进行各类科学实验的需求,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动手操作空间。为了进一步提升科学实践教学质量,学校将引进更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如数字科技元素,改造现有的实验室,增添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设备技术,打造沉浸式科学实验室。

3.多样化创建科创实践区。学校充分利用创想空间、K12创新教室、无人机创客教室、物联网教室、航天科创室、造纸工坊、木工坊、劳动综合实践基地等8个科创实践区,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创活动。结合学校实际,将新建“智能交通”“理想未来实验室”“生化综合实验室”等科创课程空间,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

(五)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探索校内外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机制

1.用好科学实践教育社会资源。一是将“水韵园科学美空间”“武侯区中小学航天科普教育基地”“武侯区中小学人工智能基地”“川大博物馆”等区内公益性科普基地、科学教育单位的资源纳入学校科普基地。二是联系科技企业参与学校科学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在劳动教育、现实生产生等环境中学习科学知识,体悟劳动精神、钻研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三是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联系。联系中科院、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师范学院等科研院校的科学家、专家教授等参与学校科学教育,协同组织科学夏(冬)令营等活动。

2.建立学校数字资源库。利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云、四川省智慧教育云、成都智慧教育云、武侯智汇云等平台的科学教育资源,并通过活动建设学校特色科学教育数字资源库。进一步完善学校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增加教育场景,扩充科学教育内容,丰富学生周末学习,利用物联设备、可视化平台等智能技术和网络载体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开发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科学教育校本资源库。

3.借力竞赛资源。坚持“零门槛、全覆盖”原则,参与 武侯区“小诸葛”培育工程,鼓励师生积极参与经教育部认定的全国青少年“白名单”竞赛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成都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积极参与武侯区“小诸葛青少年科技创意设计大赛”,引导学生在动手动脑中不断增加对科学的认知和兴趣,并有兴趣投入科学实践研究。

4.加强家庭科学教育指导。依托武侯区家长学校和武侯实验中学家长学校,以线上线下融合方式开发实施好“家庭科学教育指导课”;借助“乐学通”平台,面向全区开放“无人机”“古法造纸”“物联网”等科教课程。

(六)逐步形成科学有效的科学教育评价体系

1.开展科学素养的动态监测评价。运用智能诊断和学习分析技术的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生物特征识别等功能,通过对科学学习过程数据的伴随性采集、对学生学习轨迹的智能化分析,推动科学教育从“经验教学”向“精准教学”转变,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在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科学探究能力等维度的科学素养。

2.构建综合性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强化学生评价考核的素养导向,重视学生学习过程、探究实践、科技活动参与等过程性评价,注重对专业潜能、科技竞赛表现等方面的评价,形成更加科学的综合性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

3.探索个性化培养机制。通过引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比赛,逐步完善对具有科学家潜质青少年的发现和个性化培养机制,为具有科技特长的学生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提供更多科学资源支持。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学校书记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科学教育实验领导小组。聘任专家学者担任科学副校长,制定科学副校长履职任务清单。专门成立科学教育服务中心,明确责任,强化协同推进、整体谋划、统筹协调,进一步优化人员配置,以更好地承担科学教育、创新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二)加大多元投入。协同多主体多渠道筹措资金,统筹开发和利用科学教育资源,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有序推进。

(三)强化技术支持。依托学校智慧校园建设,逐步实现学校科学教育资源的集成融合、教学综合应用、数据统一管理。

(四)扩大宣传推广。综合利用各种媒体平台,推广介绍学校高质量推进学校科学教育的理念、行动、举措、经验、成效,发挥实验校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

附:近期工作推进表

近期工作推进表

序号

内容

时间

牵头部门或负责人

1

科学教育实验工作启动

2月

党政例会

2

科学教育实验基地挂牌、

成立领导机构(聘科学副校长)

3月

信息中心

发展室

3

科学教育实验方案基本成型

3月

发展室、信息中心

4

科学教育实验方案修改、出台

4月

各部门

5

科学教育实验实施

5月实践

教务处

6

武侯区科学教育实验校申报

暂定6月

教务处

发展室、信息中心

7

科学教育实验学期总结交流

7月

各部门

2024年3月27日

word该篇DOC格式科学教育实施方案范文,共有5298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科学教育实施方案下载
科学教育实施方案.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