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
(附学生问题课外读物清查表)
为切实做好学生课外读物的管理工作,确保学生课外读物质量,促进学生爱读书、读好书。根据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结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1.通过严格管理,使学生课外读物符合教育部《办法》要求;
2.开展校园悦读节活动,让读书成为师生的生活习惯,建设书香校园;
3.指导亲子共读,建设书香家庭:营造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
二、工作原则
1.方向性。坚持育人为本,严把政治关,严格审视课外读物价值取向,助力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2.全面性。坚持“五育”并举,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围绕核心素养,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满足中小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阅读需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3.适宜性。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满足不同学段学生学习需求和阅读兴趣。课外读物应使用绿色印刷,适应青少年儿童视力保护需求。
4.多样性。兼顾课外读物的学科、体裁、题材、国别、风格、表现形式,贯通古今中外。
5.适度性。学校和教师根据教育教学需要推荐的课外读物,要严格把关、控制数量。
三、工作措施
(一)审核到位,规范课读物推荐使用。
1.成立“审读专家库”
学校成立读物选购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由教学管理处、党员教师、学科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图书馆管理员、家长代表组成课外读物“审读专家库”。
2.加强选书环节
一是清单预审,学校选购课外读物需制定详细的清单明细,对课外读物的内容、适用年龄段、推荐指数、质量、出版社等信息进行详细的预审,对符合标准的予以推荐。
二是联合推荐制,学校课外读物需由3名以上“审读专家库”成员联合推荐方能上报选购计划。
三是确认审核制,读物选购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对推荐的课外读物进行逐一审核,全员通过方可进行采购。
(二)定时清查,防止问题书籍进入校园。
1、全面摸底清查,教务处牵头,期初、期中、期末对读物(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进行全面摸底清查。
2.设立“图书观察员”
1-2年级采用学科老师做“图书观察员”,3-6年级每班设立2名学生“图书观察员”,他们负责对班级出借、归还图书中的破损图书进行整理,就读物细节问题进行上报,
3.发放告家长书
配合学校做好学生课外读物的合理选择。明确课外读物的质量要求。营造健康向上的阅读氛围,形成家校最大的教育合力。
(三)日日书香,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
学校始终坚持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1.读书节
每一学年的四月份是学校的悦读月,开展主题式悦读节活动,通过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习惯。
2. 四叶草书单
制作一学期一份的“四叶草书单”,发挥书单的作用,正确引导学生选好书,读好书的良好悦读氛围。
3.一周约书日
建立“一周约书日”,由图书室统一策划,全校联动,全体参与,进馆阅读、整本书阅读、班级图书漂流等方式,基本确保学生的每学期阅读量不少于30本。
4.项目式阅读活动
结合红色阅读活动,学科联动,进行项目式阅读活动,体现阅读的多维效度,发挥阅读的育人功能。推荐起来,流通起来,阅读进来,吸收起来,积蓄起来,健康读物的功效就能显现出来。日积月累,师生生命的厚度、宽度和深度就自然拓展,受益终身。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保障,推进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常态化。学校成立业务校长任组长,教务处主任任副组长,语文学科组长和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小组,负责学校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切实做好教育部《办法》和学校《方案》的落实工作,使本校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征订、阅读等工作良性发展。
2、注重宣传,严格管理。各级部各班要结合学校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指导和管理,指导家长管控好学生使用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的观看内容,教育学生不浏览不健康网页和不良信息、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观看不健康视频,坚持绿色上网。使教师、学生、家长对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工作人人皆知,形成工作合力,保证工作效果。
3、严格管理,失职问责。全校教师要增强责任心,严守纪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凡因工作不力致使学生课外读物出现问题者,对当事人严肃问责。
附:学生有害读物清查表
清查 时间 | 班级 | 学生 姓名 | 问题 读物 | 处理 办法 | 清查人 | 班主任签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