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个人文档 > 学生作文作业 >

瞳孔小学生作文

发布时间:2020-08-18 20:06:14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第1篇:瞳孔小学生作文

瞳孔小学生作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瞳孔小学生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瞳孔随处可见,你有、我有、人人都有。但是瞳孔也像一面镜子,反映出千变万化的生活。

清晨,窗外传来叽叽喳喳的声音,这时我看见了鸟儿的瞳孔,是欢喜快乐的,好像在说:“快起床,小懒猪。”我起床刚准备洗漱,就闻到了香喷喷的饭香,等我洗漱完毕后,看见了妈妈的瞳孔,是慈爱、温馨的,好像在暗示我说:“多吃点,有力气。”我坐下来看见爸爸瞳孔里流露出:“快点吃,好上学了。”吃完饭爸爸开车送我上学,我迈向学校大门后一转眼,看到了老师的瞳孔,是亲切,和蔼的,好像对我说:“上课一定要注意听讲哦。”时间过得飞快,像流水一样,转眼间放学了,我走出了校门,乘上了公交车,我看见司机叔叔是欢迎、热心的`,好像在告诉我说:“快上来,我可以安全送你回家。”回到了家,一开门就看到皮皮在门口等着我,在它的瞳孔里看到的是开心,一天没见的想念,欢迎回家。放下了书包,我来到了卫生间洗手,在镜子里看到了自己的瞳孔,是勤奋,努力的,看到了祖国的未来。

瞳孔是心灵的窗户,是无声的交流,可以表达出人们内心深处的语言。

第2篇:瞳孔小学生作文

这是一个互助平台,为您提供大量瞳孔小学生作文范文,送一篇给你。

“瞳孔里的暗杀者”

——论顾城诗歌“非童话性”死亡意识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号:╳ ╳ ╳ 姓名:╳ ╳ ╳

指导教师:╳ ╳ ╳

摘要:在上个世纪困惑和希望并存的八十年代,中国文坛走出传统文化的泥沼,以“朦胧诗派”为先导,探寻出了新的生存契机。在新浪潮的运动中,顾城,一直以其“童话诗人”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众多读者的心里。但这实质只是顾城诗歌的表象,其诗歌所构建的精神世界,是否真的如“伊甸园”般一层不染呢?本文试从相反的角度,同样从顾城诗歌发展的四个阶段(自我到非我)入手,从黑暗的源头解读诗歌意向、诗歌表现手法、诗歌结构等,结合例证和演绎,从全新的角度解说其诗歌当中“非童话性”的死亡意识,以剖解童话外衣下死亡的纹理,为顾城之死提供一个合理的文化解析。 关键词:顾城 诗歌 死亡意识 非童话性

1.引言

“童话诗人”顾城,是七八十年代朦胧诗的代表人物,被称为当代唯灵主义浪漫诗人。他的诗大都被贴上孩童、纯真的标签,以一种纯粹不沾染世俗烟火的姿态,绽放在新诗的浪潮中。如果童话是明亮向上的,是给孩子们看的,那我更认为顾城诗歌的童话性是成人的,是冰冷的,是带着绝望与痛苦的。无论是从第一篇诗稿到最后的绝笔遗书,还是从《种子的梦想》到《最后》和《墓床》,顾城的诗歌都以童话的方式表达着“非童话性”的死亡意识,诚如在那个年代茫茫冰冷的荒原上开着的一朵脆弱野花。“它们相信/最后石块也会发芽”,或许便是顾城不愿相信现世却也不得不对世俗妥协的真实写照吧?可是这样的自我安慰终究不得长久,空留下两千多首诗歌,在向我们透露着明亮的梦境下的星星点点的孤独和抑郁,或是死亡。

顾城在1992年底接受德国《袖珍汉学》杂志采访时将自己的诗歌创作演变分为了四个阶段,分别是自然阶段(1969-1974)、文化阶段(1977-1982)、反文化阶段(1982-1986)和无我阶段(1986年以后)。①由此,很多学者将顾城的诗歌创作分成前后两个时期或者童话、反童话和海外三个时期,但无论哪种分类,大多数的学者都认为顾城早期的时候都是以一种童话的面目示人。不带任何的负面情感,是一种纯澈的、晶莹的、如同梦境一般的想象和预征。不过笔者以为,在顾城的成长经历及个人与世界的极端冲突下,顾城的诗歌从一开始便带有浓到化不开的死亡情节,这样的死亡意识一直陪伴着他,从他手指在沙滩上划下第一笔的时候起至他结束自己的生命时止,一直没有离开过。笔者将以顾城自己划分的四个阶段为切入点,分别论述顾城诗歌的“非童话性”死亡意识。

2.自然阶段的黑暗萌芽

1968年冬,顾城12岁,他开始了辍学放猪的生活,也写下了一首揭开他心灵路途的小诗——《星月的来由》。

星月的来由 树枝想去撕裂天空 却只戳了几个微笑的窟窿 它透出天外的光亮 人们把它叫做月亮和星星

12岁的顾城在1968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坐在树下,仰望星空。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童年里,对于星星月亮的好奇也有很多,但像顾城这样表达出来的可谓并不多见。为何树枝会去撕裂天空,是因为天幕厚重,遮住了所有天外的亮光,让人压抑愤懑,看不到任何的希望。“太阳”、“光明”是顾城很爱使用的意象,隐喻着他内心想要单纯想要质朴想要无忧无虑如孩童般的美好。可在他12岁的小小的心灵里,一种极端抗争的姿态在开始萌芽,既然天幕遮住了亮光,那便用树枝捅破几个洞,透出来的光亮或许是微笑的,但也只有那么几个窟窿而已。顾城童年时候的经历不仅压抑了他成长的路径,也在他的诗作中反映了出来。

15岁的顾城用手指在沙滩上写下了《生命幻想曲》,一个少年对于世界的探索,带着极具英雄主义的情结,却也掩饰不了内心的惶恐和迷茫。

生命幻想曲(节选) …… 拉紧桅绳

风吹起晨雾的帆

我开航了

……

太阳是我的纤夫

它拉着我

用强光的绳索

一步步

走完十二小时的路途

我被风推着

向东向西

太阳消失在暮色里

……

我到那里去呵

宇宙是这样的无边

……

车轮滚过

百里香和野菊的草间

蟋蟀欢迎我

抖动着琴弦

我把希望溶进花香

黑夜象山谷

白昼象峰巅

睡吧!合上双眼

世界就与我无关

他带着极其强烈的生活热忱,与那个年纪所有的少年一样,想要“拉紧桅绳/风吹起晨雾的帆/我开航了”,也希望“太阳做我的纤夫/他拉着我/用强光的绳索/一步步/走完十二小时的路途”。诚如前文所说,“太阳”在顾城的诗歌里一直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意象,用太阳指引着方向必将走向光明。但是在《生命幻想曲》里,顾城犹豫了,徘徊了,他觉得“我被风推着/向东向西/太阳消失在暮色里”,一种生命无法被自己掌控的悲哀萦绕其间。失去了太阳的指引后他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我到那里去呵/宇宙是这样的无边”。是什么让一个年仅15岁的少年有着对未来方向的迷茫和惶恐感?即便是有百里香和野菊,有蟋蟀在抖动琴弦,但是这美丽自然的童话世界也引不起任何生的兴趣,一旦“睡吧!合上双眼/世界就与我无关”。但是年少的顾城不愿意向世界屈服,他仍旧希望在马匹累了,自己还能够赤着双脚,走遍整个世界,这或许便是他一开始便展露出来的积极愿望吧,只是在他自己认为的自然阶段里,对于世界的绝望与死亡意识正在开始萌芽。

年少的顾城经历坎坷,随父亲下放至乡下的几年时间,对他的一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那本他童年时幸运翻得的《昆虫记》,也是影响他早期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让他对自然中的万物精灵深深着迷,并在诗歌的表达内容和表达方式上深深地体现这自然的痕迹。这时的他虽然对这个世界有着不信任的警惕感,却也依旧想着要积极入世走遍世界每一个角落,让全世界都印上自己的足迹。只是他内心无法承受的阴暗重量正在开始萌芽,这也是导致他未来诗歌的创作逐渐转向破坏再重新回归自然的伏笔。

3.文化阶段的压抑萌发

1974年以后,17岁的顾城回到了城里,从灵动的自然回到了喧嚣的尘世,却再也回不去童年。迫于生活的压力,顾城开始找工作,可是本不擅长与人交流的他更加的不知道该如何融入周遭的环境。现实与理想国相差万里,刚刚涌动出的改变世界的热忱在冰冷的现实面前显得那么的渺小。顾城似乎不愿意长大,不愿意拨开自己明亮内心,让丝丝负面的悲哀的情绪汹涌出来。他总是以孩子自比,通过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将自己与这个他所不理解的世界隔绝开来。诚如他在自己的诗歌中写到“我是一个悲哀的孩子/始终没有长大”(《简历》)。与此同时,顾城在他的诗歌里面,开始逐渐地显露出一些死亡的意味来。然而,在过去众多研究顾城诗歌的文章中,大多数人还是认为顾城诗歌在四个阶段中显现出的本质或者至少在“自然”和“文化”阶段,我们还是可以感受到诗中传达出的童话的无瑕。多数学者仍高举着“童话”的桂冠,为顾城摇旗呐喊。我却要说,童年的记忆表面上培养了诗人的敏感和非凡的想象力,但如果我们从艾布拉姆斯关于文学四要素的理论出发,就不难读懂在顾城“昆虫体”和“寓言体”的童话世界下,隐藏的以死求生的死亡理念。美国当代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在其著作《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了文学作为一个活动,主要由“作家——作品——读者——世界”,这四要素构成这一理论。“作家”,正如诗人雪莱所形容的:“诗人是一只夜莺,栖息在黑暗中,用美妙的歌喉来慰藉自己的寂寞,顾城就是这样一只用纯真的诗文抚慰内心孤寂的莺。文革时家中被抄,下放农村,在火道村枯燥无味又备受歧视的环境下,月光,太阳,沙滩,风起风涌,蛐蛐,蝈蝈成为了顾城表达心灵之泉快要枯竭的反向投射物,轻柔的月光,淡紫色的风,蓝色的海,动听的蝉叫,这一切实质都只是诗人内心所构建的“理想国”的幻影啊。乡村封闭,城市暴力,到处都流淌着鲜血;母爱的缺失,更是加剧了顾城心中对现世的恐惧和不安,从小便写出童话诗的顾城却是从小孤独着的。“我开始想到无限和有限,自然和社会,生的意义,开始想到,死亡——那扇神秘的大门”,不到十岁的顾城变开始沉浸在对死亡的憧憬和幻觉中,在死神面前徘徊。童年的生活,表面上孕育出了诗人的“纯洁”,实际却导致诗人走向了另一个未知的极端,诗人心中真正美好的世界却是死亡特有的宁静与安详。心灵表现说认为,艺术是心灵的表现,是作家精神世界的反映,这一点与作家中心论的观点大抵想通。诚然,顾城就是这样一个“自我”的诗人,在童年生活的影响下,顾城用大量的诗作发现死亡,感受死亡,想象死亡,歌颂死亡。“生命的美/千变万化/终将化为灰烬”、“你登上了一艘必将沉没的巨轮/他将在大海的呼吸中消失”,顾城已经开始意识到“人的本性和社会的矛盾,就是生和死的矛盾”。因此,就算是在激流岛上不学开车,不学英语,以画画和养鸡为生的顾城,也没能“把世界关在外面”,脱离了社会,又与自然不能相融,“女儿国”的梦想也破灭,外有渴望不能实现,内有压抑不能排解,于是,他想到了至高无上的死亡。“读者”,在顾城的世界里,倾听他心声的,除了妻子谢烨和情人英儿,最忠实的观众是死亡。在诗人心中,死亡是安宁的地带,包容一切,默不作声,却永伴左右。所以,在谢烨和英儿都抛弃他的时候,顾城决定投入死亡的怀抱,完成他这一生最终的追求。遁世归隐却忍受不住内心荒芜的凄凉,童真纯朴却终究抵抗不了死亡的魅力,这千般矛盾,万般纠结,像锁链一样扼住顾城生命的脉息,这时候,只有死亡,唯有死亡,才能再现心中明净的“伊甸园”。“世界”,“我的心,是一座城”,这里的世界,一方面指影响诗人作品表达的社会环境,前面我们已经论述;另一方面则是指诗人诗歌中营造出的“朦胧世界”。从西直门、火道村、再到激流岛,诗中所写的一草一木,都受到小时候遭遇,本身性格、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现实世界对作品阴暗风格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而内心幻想的世界则是导致顾城驶向毁灭深渊的加速器。诗人倾注了自己的情感,铸造了属于自己的城。虽然二十出头风华正茂,但他感到了被束缚着的痛苦,想要挣扎改变。所以一面让黑暗负面的情绪自然流露,一面又想要通过心灵的安慰来自我疏导。在诗作中他运用“坟墓”、“冥海”、“死亡”、“生命”等阴暗意象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平凡,连同自然的“小草”、“野花”、“太阳”等正面的意象一起构成了顾城心中纠结挣扎的苦闷心态。这种心态也反映了死亡意识在顾城的心灵世界里逐渐萌发生长,随同他的生活一起变得越来越不可控制。笔者截取几篇此段时间顾城的诗作,来具体分析死亡意识是如何开始萌发的。

思想之树 我在赤热的国土上行走 头上是太阳的轰响 脚下是岩浆 我没有鞋子 没有编造的麦草 投下浑圆的影子 我只有一颗心 常常想起露水的清澈 我走过许多地方 许多风蚀的废墟 为了寻找那些 值得相信的东西 我常看见波斯菊 化为尘沫,在热风中飞散 美和生命 并不意味着永恒 也许有这样一种植物习惯了火山的呼吸习惯了在绝望中生长, 使峭壁布满裂纹习惯了死亡

习惯了在死神的金字塔上 探索星空

重新用绿色的声音 来呼唤时间

于是,在梦的山谷中 我看见了它们 棕红色的巨石翻动着 枝条伸向四方 一千枚思想的果实 在夕阳中垂落 渐渐,渐渐,渐渐 吸引了痛苦的土地

这首《思想之树》,写于1980年冬天,不难看出作者的绝望和希望在对立在抗争,“我走过许多地方/许多风蚀的废墟/为了寻找那些/值得相信的东西”,原本值得相信的地方都已经成了废墟,虽然赤脚走在滚烫的国土上,却依然不放弃寻找,这也许就是顾城对待绝望的方式,纵使经历了世事艰辛,了解了人情冷暖,但依然固执的希望自己的理想国能够实现。他明白了“美和生命/并不意味着永恒”,但又希望有一种习惯了死亡的植物,能够吸引痛苦的土地,那便是思想的果实。

在《小巷》中,诗人用“我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来表现他对现实的无奈,面对这没有窗没有门的巷子,面对着唯一的又看不到头的路,他不想屈服却又找不到其他的方式改变。他的诗歌便是他的心境,虽然他从文革的浩劫中走了出来,并用着自己的诗歌来反抗着那个时代对人性的压抑,但他也逃离不了文革给他的阴影,他期望在这个世界当中能够拥有美好,拥有值得相信的东西,但这一切都被他自己用文化的方式解构了,美好的生命也并非永恒。在清醒的认识到现实之后,他开始不在压抑那份蠢动已久的死亡意识,让它更为舒展的袒露在自己的“城”里。1981年4月,顾城写下了一首昭示着自己命运的诗——《最后》,在诗的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现在我卸下/我的世界/很轻,像薄纸叠成的小船/当冥海的水波/漫上床沿/我便走了/飘香那永恒的空间”。顾城似乎倦怠了,觉得诗歌、鲜花、小朋友都在追逐着一只恐怖的蝴蝶,他似乎开始怀疑自己能够真的用一种阳光的姿态面对生活,开始怀疑自己所寻找的美好世界其实从一开始就是恐怖的蝴蝶,看似美好,实则恐怖。所以到最后,他选择了放弃,选择了随着冥海的水波随波逐流。一种无可言语的忧伤浸透了作者自己的内心,顾城也许并不知道,正是由于他的放任,这样的死亡意识在自己未来的生活里将越来越重,直至疯狂。

在文化阶段,顾城的诗歌也由以往的关注自然题材扩大都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态的变化,自然不再只是诗歌的表达内容,还成为了表达方式,一些带着清新意味但依然有着化不开的忧愁的爱情诗慢慢在他的诗歌里有了一席之地,例如《我要走啦》、《来临》、《分别的海》。朦胧诗或许最有魅力的地方便在多义,可是顾城的爱情诗并不如舒婷那般淡雅而坚定,顾城的诗带着一种天然的哀愁,不自信与点点的死亡气味穿插其中。

我要走啦(节选) 告别守夜的钟塔

谢谢,我要走啦

我要带走我全部的星星

再不为丢失担惊受怕 ……

走哇!怎么又走到你的窗前 窗口垂着相约的手帕 不!这不是我,不是

有罪的是褐色小马

它没有弄懂昨夜可怕的誓言

把我又带到了你家

《我要走啦》和在诗的开始便注定了结局的虚幻,却又因为甜蜜有着丝丝不舍。顾城在害怕着爱情,不想为丢失而担惊受怕,却又阻挡不了心中那热烈的情感,最后依然走到相约的窗前。为什么誓言是可怕的?是因为诗人心中的疑虑,美好就能够永恒吗?在《来临》中“人间是陵园/覆盖着回忆之声”也依然透露着诗人对美好的怀疑和对死亡的直视,让“爱/把鲜艳的死亡带来”。

在文化时期,顾城内心的死亡意识在萌发生长,他一直处于内心的彷徨与纠结之中。他从选择对立到抗争再到妥协也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此期间,他创作出了让世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几首诗,《一代人》、《远和近》和《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这几首诗也是他内心挣扎的极具代表的真实写照。1979年的《一代人》确立了顾城在诗坛的地位,“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也被人认作是一代人从浩劫中苏醒过后的立言,那时候的顾城或许真的在致力于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到后来《远和近》中“你看我时很远/看云时很近”,逐渐表露出诗人茫然无措的犹豫与自卑。再到后来《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里,“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但却“但不知为什么/我没有领到蜡笔/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我只有我/我的手指和创痛/只有撕碎那一张张/心爱的白纸/让它们去寻找蝴蝶/让它们从今天消失”,诗人再美好的愿望都在现实面前显得渺茫,他开始放任内心的死亡意识,不再潜藏,此后他的诗歌开始了更为彻底的转型,也常常被人称作“后童话时代”。

4.反文化阶段的破坏生长

在《剪接的自传》中,顾城写到:“我开始想到无限和有限,自然和社会、生的意义,开始想到:死亡——那扇神秘的门。” ②虽然顾城将自己这个时期称作反文化时代,但他却用了文化的方式在反文化。顾城于1982年加入北京作协,1985年加入中国作协。在这段时期的诗歌创作中,自然的方式逐渐地被摒弃,诗歌的韵律、格调都比以往受到了更多地重视。但是怪诞化、陌生化也接踵而来。在80年单位解体失去工作后,顾城一直过着漂游的生活,加之83年结婚,物质的压力,束缚着他零星点点的梦。理想世界的破灭,面对现实的无力感,让顾城心里的对于美好的憧憬越来越淡薄,只在偶尔的诗歌中还会缅怀一下曾经的日子,而他阴暗晦涩的诗风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让诗歌“非童话性”的死亡意识自在的破坏生长。

由于顾城敏感,这时他开始为自己营造一座城,像一个堡垒一样保护自己。他总是害怕时间流逝,害怕美好的东西变得不复存在,于是异常执拗的去抓住手边一切可以抓住的美好。越是得不到现实的满足他便越是沉浸在对于过去或者是对于理想国的追寻中,难以自拔。他开始将自己年少时的村庄与现如今的城市进行对比,他希望也能拥有孩童时候单纯美好的日子,可是世事变迁,这一切终究只能是回忆。更大的失望在不停地刺激着他的内心,让他癫狂。

在这几年的时间里,他写下的诗歌大都是以一种奇异而又超然的面目示人,最具代表的便是组诗《颂歌世界》。《颂歌世界》是顾城1983年10月到1985年11月创作的组诗,共48首。这一系列诗歌有着极大的差异,无论是作品风格、手法、表现手段、意象运用还是朦胧难懂的程度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段时期,顾城表面的风光自在与私底下的冷峻惶恐互相交织,这正是他“童话诗人”名头最响亮的几年,加入作协,四处巡讲,参加各式各样的诗会。却也在写着和童话没有太大关系的文字,用一种反文化的方式在对待诗歌,对待生活。下面笔者选取组诗中的几首来具体分析诗歌中死亡意识的破坏生长。

就在那个小村里 就在那个小村里 穿着银杏树的服装 有一个人,是我

眯起早晨的眼睛 白晃晃的沙地

更为细小的蝇壳没有损坏

周围潜伏着透明的山岭 泉水一样的风

你眼睛的湖水中没有海草

一个没有油漆的村子 在深绿的水底观看太阳 我们喜欢太阳的村庄 在你的爱恋中活着 很久才呼吸一次 远远的荒地上闪着水流

村子里有树叶飞舞 我们有一块空地 不去问命运知道的事情

顾城对于过去的迷恋是显而易见的,他怀念连细小蝇壳都没有损坏,连山岭流水都透明的日子。可是在爱恋中,很久才能呼吸一次。生活的压力压得他很累,他很想回到年少时的小村子,可是再也回不去了。他并不是不知道命运,而已不去过问,选择了一种逃避的方式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硬币中的女王(节选) …… 手枪响着

酒柜上的梦叮叮当当 有人当场输给了死亡

丧歌

敲着小锣迎接坟墓 吹着口笛迎接坟墓 坟墓来了 坟墓的小队伍 戴花的 一队小坟墓

从组诗的前半部到后半部,诗歌的风格产生着极其强烈的落差。《提示》虽然表达了婚姻生活的甜蜜,却也隐隐有着可能丧失的忧虑,回忆里的小村虽然回不去,却也依然在记忆中纯净着。可是越是功成名就却越是不自由,顾城离自己心中的理想国越来越远。在后半部中有《狼群》、《丧歌》、《硬币中的女王》等等诗歌的出现也绝非偶然。诗里充满了不祥的意象,而有的甚至用一种诅咒的方式呈现了出来。顾城逐渐地开始直接描写他所理解的死亡与黑暗。让本是迎接新婚的队伍用送葬的方式表现了出来,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却给人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这些看似杂乱的诗篇里都隐隐透出一个不变的主题,便是绝望。一种巨大的紧紧包裹着让人感到窒息难受的压抑情绪开始渗透在了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中,将死亡意识以一种独具破坏力的方式根植在了诗歌里,并在最后顾城出国迁往新西兰的无我阶段彻底爆发崩坍,形成了顾城“童话诗歌”的终结。

5.无我阶段的毁灭崩坍

1986年夏的新诗潮会上遇见李英,是顾城人生的另一个转折。1987年5月29日,顾城奔赴德国参加“国际诗歌节”,后于欧洲各国参加学术访问活动,并有着出色的发言演讲。同年12月接受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聘请,于1988年1月移居新西兰。这时,顾城已到而立之年,所有的生活经历随同他的诗歌一起在经历着悄然的变化。顾城曾这样总结无我时期自己的创作:我对文化和反文化都失去了兴趣,放弃了对“我”的追求,进入了无我状态。我开始做一些自然的诗歌,不再使用文字技巧,不再有恐惧。(《无目的的我》)许多学者以为,顾城所说的不再有恐惧是真的回归了自然,但依笔者愚见,并非如此。

从顾城后期诗歌的创作中确实可以看到如他早年诗歌创作的影子,但所谓“自然”也略有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因为“非童话性”的死亡意识得到了诗人的正视,他选择了不再逃避而是直面冷酷的死亡,期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构造一个理想国来与之对抗。从他的诗作中日益增多的对于死亡和黑暗的直接描写便能看出端倪。

在新西兰任教2年半之后,顾城辞去教职,转而隐居激流岛,开始正式谋划他心中的理想之地。在其后的诗歌《陶》、《活命歌》、《有天》里都能看到他积极构筑自己心中理想国的热忱。前半生的沉沉浮浮已经让他有些倦怠,而此时此刻他终于有机会可以完成自己的夙愿,几乎是拼尽了全力最后一搏。在离开故土之后,顾城的创作越来越走向玄妙化,诗歌隐约带着一些宗教的朦胧意味。特别是对于死亡的描写,逐渐成为了顾城诗歌的核心,杀人、自杀、墓地、死亡、鲜血一改往日单纯明亮的童话,充斥在诗人的诗歌里。并且这一时期顾城自己的创作逐渐变成了一种喃喃自语似的倾诉。他认为“我不是诗人,我不过是那光明投下的影子,我不会写诗。”而顾城所写下的诗歌要么是诗歌自己汹涌而出,要么是在妻子的督促下才述诸笔端。可以见得顾城此时的内心已经被种种莫名而来的死亡意识占据,它们在他的心理翻滚、破坏,期待着一个导火的引线。

我把刀给你们(节选) 我把刀给你们 你们这些杀害我的人 …… 一直等 凶手 爱

把鲜艳的死亡带来

这首名为《我把刀给你们》的诗歌,似乎便是在预示着什么,顾城在一步步经营着自己理想的城,却把自己困在城中,失去了与任何人交流的能力。他在英儿和谢烨中间徘徊,他觉得整个世界都无法理解他,而唯一与他能够沟通的情人也离他而去。他孤独他惶恐,他担心自己所构筑的不过是一座空城,到最后也无法对抗这个世界。在一种极端的绝望与厌世中,他的诗里写满了死亡。

墓床

我知道永逝的来临并不悲伤 松林中安放着我的愿望

下边有海,远看象水池

一点点跟着我的是下午的阳光

人时已尽,人世很长

我在中间应当休息

走过的人说树枝低了

走过的人说树枝在长

生死从来都是诗人绕不开的话题,对于顾城而言,死亡或许并不代表这恐惧。《墓床》当中那种面对永逝的淡然和从容似乎像是一个已经厌倦世事的老人一样,世间万物的生长,与一个不再悲伤的逝者,诠释了生与死的意义。

在生命的最后,顾城写完了自己的哲学手稿《没有目的的“我”——自然哲学纲要》,他似乎打开了心中的结,让自己与世界决裂的生活成为过去,想要过正常人的日子。可是他诗歌里的死亡意识依然在蠢蠢欲动。顾城在1993年9月3日从德国飞往美国的飞机上写下了他一生中最后一首诗:《回家》,这是顾城写给自己儿子的诗。“爱你/Sam/我要回家/你带我回家”,在绝望过后,顾城突然明白,其实自己一直对抗的世界,依然没有任何的改变,他无能为力,理想国破灭了。“Sam/你在阳光里/我也在阳光里”,顾城后期的诗歌很少有看到阳光这样的意象了,有的多是雨、风、雪花。可是当这愿望还未来得及变成现实的时候,这一切构想都变成了用完没有尾声的诗篇,顾城脆弱的心禁不起再多哪怕只是一点的打击,他认为全世界都离他而去,妻子的背叛,情人的离开,让他刚刚开始点燃希望的心又一次被绝望代替。在他最后的几封家书中,不难看出他的内心已经慌乱,情绪正在经历着极大的起伏,他以为通过自己放弃理想国的妥协便能换来的幸福,永远也盼不到,这样的情绪一直延续,直至1993年10月8日,顾城夫妇双双辞世。

6.结语

顾城的诗歌朦胧多义,不同的读者也对其诗歌有着不同的理解,笔者借以顾城自己划分的四个时期,分别论述了顾城诗歌当中“非童话性”死亡意识的萌芽、萌发、成长和崩塌。旨在证明,顾城不只是一个活在幻想妈妈保护下的任性孩子,他还有着其他多样的面孔。在一些看似童话的诗歌背后,隐藏着的是顾城脆弱而敏感的内心。他通过童话的方式来点亮自己迷途的生活,却最后也没能通过理想国来拯救自己。顾城的生命消逝了,但顾城的诗留了下来,这两千多篇长长短短的诗歌里面,是顾城一生的回顾。历史的尘埃已让悲剧沉淀,但审视的眼光并不应只看到想看的一面。“童话诗人”固然是顾城无可替代的美誉,但以一颗童心看待世界到底是一种与整个世界抗争的勇气还是懦弱逃避的借口,恐怕只有顾城自己才知道了。只是萦绕在耳边的,全是顾城带着绝望的呢喃自语,那种孤独和哀伤的感觉,像是一杯苦涩的清茶,越品却越是有味。而对于顾城诗歌童话或非童话的评论,或许正如他《雨行》中写到的那样:“有一对双星/似乎没有定轨/只是时远时近……”

注释:

① 无目的的我——顾城访谈录.顾工编《顾城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1995.P2-4 ② 他乡的悲怆(下)——十年回望:顾城的诗和死.李正光.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P18 参考文献

[1]林平乔:顾城诗歌美学风格成因初探[J],作家作品研究

[2]刘扬:出世与入世——对顾城诗歌的现代性阐释[J],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6,4 [3]许艳:顾城的死亡意识[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3,9 [4]唐晓渡:顾城之死[J],当代作家评论,2005,6 [5]李正光:他乡的悲怆(上下)——十年回顾:顾城的诗和死[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2 [6]杨丹丹:顾城之死的文化解析[J],求索,2008,8 [7]黄晚:顾城诗歌探析[J],科教文汇,2007,6 [8]黄晓娟:黑暗里的光明和光明里的黑暗(上下)——诗人朱湘与顾城的比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1 [9]杨海林:顾城诗歌的意识流手法[J],成都大学学报,2006,5 [10]朱大可,张宁:死亡的寓言[J],出版参考:新阅读,2004,12 [11]任岩岩:微笑而痛苦的灵魂——顾城的死亡[J],中华现代教育,2007,9 [12]谢冕、孙玉石、洪子诚:新诗评论二辑——顾城研究专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 [13]陆扬:死亡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 [14]顾城:顾城的诗 顾城的画[M],南京,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1 [15]顾城:顾城作品精选集,上海,长江文艺出版社[M],2009,7 [16]顾城:走了一万一千里路[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1 [17]顾城:顾城的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M],1998,3 [18]邓小芒:灵魂之旅——顾城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10 [19]亚里士多德: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7 [20]颜翔林:死亡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M],2008,8 [21]顾城:别有天地——顾城文选第一卷[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5,9 致谢: 行文至此,我的毕业论文已接近尾声。首先,我衷心地感谢我的导师李峰老师,从论文题目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定稿,她始终用严谨的治学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指导我论文工作的开展。她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与我无尽的启迪。在此谨向李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其次,我要感谢和我在一起愉快地度过了四年大学生活的室友以及各位同学。正是因为你们的帮助和扶持,我才能克服困难,顺利完成本文。

最后,感谢我的爸爸妈妈,谢谢你们在我成长道路上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不计回报的倾情付出。论文即将完成,请所有给予过我帮助的老师、同学、朋友再次接受我诚挚的谢意。谢谢你们!

word该篇DOC格式瞳孔小学生作文范文,共有11582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瞳孔小学生作文下载
瞳孔小学生作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