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小学生作文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篇一
[关键词] 灾难;生态;现当代;环境
“灾难片”( disaster film)是叙述一群人如何同心协力逃避一场人为或自然灾难的通俗剧电影类型,大部分都说明摆脱灾难的方法或者在灾难中生存的经验,体现出人类战胜或躲避灾难的智慧等。尤其是冷战结束后,西方电影的重心逐渐从对抗转向了灾难片的制作上来。这一方面是政治的反映,另一层面,也是美国当代文学界对当前生态文明的一种忧思,是世界科技与文化思潮变革的必然结果。
一、美国灾难大片的发展历程
灾难片的制作成本一般都比较高,很多壮观的场面都需要电脑特技来支持,因此电视屏幕上很少见到灾难题材的片子。美国最早的灾难片主要依存于故事情节和纪实题材。如《战舰梅因号的爆炸》(1898年)、《和平号气球遇难记》(1902年)等。但这些影片在当时反响平平,并没有收到广泛关注。二战后,外星人入侵地球之类的影片开始大行其道,这种影片的盛行,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战争的一种恐慌心理。
灾难片真正收到观众追捧的时期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代表作有《海神号遇难记》《大地震》《大白鲨》等。尤其是1975年,斯皮尔伯格拍摄的《大白鲨》一举夺得奥斯卡两个奖项,而且是电影史上第一部超过一亿美元的影片。这部电影使得斯皮尔伯格一举成名。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影片同时也是美国电影史上首次对生态提出关注的影片。
进入90年代,灾难片的浪潮再次被掀起,1993年,斯皮尔伯格又一部大片《侏罗纪公园》成为当时最卖座的影片。这部影片采用高科技的特技效果复活了恐龙,满足了观众猎奇心理的同时,对工业时代人们滥用科技手段破坏生态系统的行为也进行了批判。这部具有科幻性质的灾难片,让史蒂芬•阿伦•斯皮尔伯格囊括了奥斯卡最佳音响效果、最佳声效剪辑奖、最佳视觉效果三项大奖,而《侏罗纪公园》的票房纪录,使得这部影片至今仍处于全球票房榜前十名之内。
从《泰坦尼克号》之后,灾难片电影进入了大投资、大制作阶段。2000年之后相继出品的《地心末日》《后天》《新海神号历险记》《海啸之后》《2012》等影片动辄投资上亿美元,大制作大手笔呈现出了灾难来临时惊心动魄的画面。近些年涌现的这些灾难片,无一例外都对现代工业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提出了质疑,用夸张的艺术形式,表现出了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同时也对灾难面前所流露的人性之光进行了讴歌。
二、灾难片的常见类型
出现在银幕上的灾难片无外乎三种类型,即自然灾难,人为灾难和科幻灾难。其中反映自然灾难的影片,尽管表现的是人为不可控制的天灾人祸,如洪水、火山等,但都对人类的行为进行了影射。人为破坏的灾难,大多表现的是人类直接的破坏行为,比如对森林的砍伐,对河水的污染等。科幻方面,则主要围绕由人类滥用科技力量造成的生物的变种、动物的异化等行为。
(一)关于自然灾害的影片
从人类历史角度而言,自然灾害一直都是人类发展历程中不可避免的灾难。如猛兽般的洪水和肆虐的狂风,似乎都是无法控制和无法避免的。这类灾难片不但可以使人感受到震撼人心的画面,同时让银幕面前的观众领悟到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一切科技和手段都显得那么无力和苍白。90年代后,随着生态意识进入美国主流文化,越来越多的由人类破坏自然而受到自然报复的影片相继出品。这类影片往往利用高科技特效,或是火山、或是洪水、或是冰川……例如《后天》。
另外,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侏罗纪公园》等动物入侵人类的影片,也表现了一种不尊重生态平衡、滥用科技手段破坏生态系统而遭到动物对人类的反抗的寓意。
(二)战争引起的灾难片
除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破坏,和一些天灾人祸之外。人们蓄意而为引起的灾难也是好莱坞制片们所追逐的对象。这些影片揭露了人们内心世界的贪婪和丑陋,为了追逐利益造成了大大小小的战争,造成了对自然、对生命和生态的破坏。1976年出品的《卡桑德拉大桥》和2006年出品的《华氏911》都属于这种题材。《卡桑德拉大桥》讲述的是恐怖活动引起的鼠疫大规模散播,以及在这种环境下政府所表现出来的冷漠。《华氏911》则根据“911”事件拍摄的类似于纪录片题材的影片。片中对美国政府以及当政者进行了批判和抨击,对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进行了渲染。这些影片的诞生旨在提醒人们“人祸”大于“天灾”,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追求生态平衡已经迫在眉睫。
(三)科幻形式的灾难片
科技发展迅猛,人类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使得科学家们将触手伸到了很多人类所未知的领域。因此,具有警告性质的科幻灾难片越来越多。比如《生化危机》《天地大冲撞》等均可放入此类。病毒的变种、外星人的入侵,以及古国神秘的预警等,无不例外地提醒着人类在发展自己的同时,要时刻理智、清醒,不要对任何物种或者任何生命进行破坏。
三、灾难片的生态文学背景
在当今“媒介化社会”中,影视的视听语言将受众文化背景差异、民族界限以及地域隔阂缩小到极限,以影像传播的方式传递当前的全球生态危机并传播生态伦理观念。生态类灾难电影让观众在娱乐的同时获得电影文本传达的生态意识,从而建构受众的现代生态观。“灾难电影表达了强烈的现代生态观念和深沉的生态忧患意识,并且还凭借其广大的受众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通过观众实现着对现实生态环境的优化和改良”。灾难片用直观的影像或真切或夸张地呈现了现代工业社会中存在的生态危机,表达了对生态环境的忧思与关切,传达出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理想生态价值理念。
文学传统中生态意识的涌现,在西方是从人文主义中引出的一条支流,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这是西方人文主义的“三级跳”,也是西方文学中生态意识高涨的三次大潮,在这些波澜壮阔的思想、文艺大潮中,“返回自然”这一跃动着人文主义精神的口号一贯地成为人们崇奉的信条。美国现代文学中出现了大量的具有深刻影响、启迪作用的作品。他们的表现形式有的平和,有的激进,但大都表现为对生态被破坏的惋惜和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和作家蕾切尔•卡森于1962 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不仅被奉为世界环境文学的经典之作,而且被广泛地视为20 世纪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生态伦理学著作之一。它关注的是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生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以杀虫剂为代表的化学药物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可以说是一座丰碑,是人类生态意识觉醒的标志,是生态学新纪元的开始。尤其是“冷战”结束后,好莱坞众多的编剧、众多的美国作家,纷纷把视角从国家的对抗转移到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后的思考,转移到对人类未来的忧思上来。这个时期,以“灾难”“生态”为内容和主题的影片和书籍开始大规模问世。
四、灾难片挖掘受众心理生态意识
在全球生态环境日趋严重的情况下,生态文学应运而生。在生态文学中,美国的生态文学批评是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文学主要是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借助影视这个强大的媒介,生态文学的理念传播到了屏幕上,也传播到了大众人群之中。好莱坞灾难大片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不外乎几方面原因:
(一)视听盛宴真实呈现生态危机
飓风来袭、火山喷发、城市毁灭等任何一个事件的发生,都会导致人类文明史的灾难,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灾难。灾难片都追求视觉冲击和情绪震撼,2009年灾难片的代表《2012》在这方面可谓做到了极致。喷涌的炙热火山,翻卷的滔天巨浪,天崩地裂。这部灾难片几乎将之前人们所能想到的灭顶之灾全部加在了一个时刻爆发出来,直接让受众在心理感受到一种无法忽视的情绪——“绝望”。其中一个远镜头是正在扭曲挣扎、最终沉落海底的美国加州,听不到人群的惊呼,也看不到惊惧的表情,却把回天无力的惨烈刀割斧砍般切入观者的想象。无声中的绝望,绝望时的无助,令人心阵阵揪痛。这种痛已不是为了某个个体,而是整个人类。也许每个人都会自问,若这一幕是真实的,人类是否从此就成了永恒的过去?
正是在这种站在整个人类角度的切肤之痛,让灾难片完成了视听上的完美谢幕。
(二)灾难片引起受众对生态环境的思考和共鸣
灾难片之所以被受众接受,除了其表现出来的视听震撼,另一方面还来自于其对于未来的预言——灾难或许未来的某天就会重现。电影《2012》就来自于古老的玛雅预言:人类文明将在2012年12月21日后终结,地球将迎来一个新的纪元。来自美洲古老的玛雅人曾有过非常灿烂的文明。玛雅人的历法非常神奇,它称人类正经历一个历时五千多年的星系更新,时间从公元前3113年起到公元2012年止。其中每20年又是一个小周期,从1992年到2012年这20年是本次太阳纪的最后一个周期,又被称做“地球更新期”。其间,一切都将面临净化和更新,此后,人类进入新纪元。
当灾难来临时再反思已经于事无补,灾难片一再把末日景象呈现在人们面前,无一不在引人反思:我们现在的生态安全吗?末日到底离我们还有多远?我们该怎么避免或推迟末日的到来?
《后天》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曾经表示,比起其他威胁人类生命安全、能够引起世界范围恐慌的天灾人祸来说,全球气候变化的威胁是惟一一个大得能够迫使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人停止战争,联合起来一起拯救星球的问题。所以,在拍摄电影前,因为注意到温室效应所带来的恐怖后果,艾默里奇决心让《后天》成为全球首部完全“碳中和”(carbon-neutral)的a级制作:“拍片时大量使用的灯光、发电机和燃料,都让温室效应更加严重,我们努力让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被中和吸收掉来弥补地球。电影《后天》和伦敦的“未来森林”组织(future forests)合作,由未来森林计算拍摄这部电影将会制造的二氧化碳总量,然后在加州跟不丹种植森林!不仅如此,导演还出资购买省电灯泡到牙买加以及协助美国低收入户家庭省电计划!——生态保护已经在电影开始之前就进行了。
[参考文献]
[1] 秦俊香。影视接受心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 郭小平。灾难片的生态危机意识与生态文明的影像传播[j].今传媒,2009(01).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篇二
[关键词]“荷赛” 启示 借鉴
过去,中国观众认为荷赛的获奖作品仅为战争、灾难事故、暴力和凶杀之类的场景,照片充满血腥和恐怖,均为西方摄影师所为,题材也远离中国文明社会,不具有普遍性,属于非正常的新闻摄影,对读者和社会并不具有积极意义,甚至视为“黑镜头”。
“荷赛对战争灾难的持续关注,与其说是对题材的偏好,不如说,是它内在的价值观驱使它保持着这一姿态:永远对那些正在发生的现实问题保持直接、逼近、尖锐的反映和揭示;永远对那些备受煎熬的命运保持真实的痛感--新闻摄影,永远要对人类自身的困境发出声音。这就是荷赛作为一项国际性新闻摄影比赛的核心价值。”[1]
在荷赛历届大量的获奖作品里,有许多战争和灾难题材的作品,这些血腥、恐怖的战争和灾难现场,刺激着人的感官、震撼着人的心灵。其实,正是这些强烈的震撼力,深刻的揭示了战争的罪恶,展示了战争给当地人民带来的痛苦、艰难的生活,一些遭受战争国家的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这类战争题材的摄影报道客观上遣责战争、呼吁和平,主观上希望当地及全世界人民安居乐业。应该说,血腥、恐怖的画面,却能达到巨大的正面宣传效果。
2016年第59届荷赛突发新闻类一等奖《新生的希望》,照片拍摄的是一名男子抱着自己的孩子穿过国境边界的铁丝网。这是一帮叙利亚难民,为了躲避战争,他们多日露营在塞尔维亚边界上,利用对面边界匈牙利警察午夜巡逻离开的短暂空隙,先将小孩、老人送过边境,希望通过匈牙利进入和平、安定、富裕的欧洲核心区域,过上幸福的生活。荷赛中国评委是这样评价的:“这是一张让人难忘的照片,可以看到照片中表现出焦虑和紧张的气氛,它不是那种咄咄逼人的影像,表现出了细微而真实的情感,一个父亲正努力将自己的孩子交给他渴望生活的世界。”
是战争让当地人民失去了幸福的家园,他们不顾安危而远走他乡,逃离战乱,希望重新获得平安幸福的生活。同样,灾难性题材照片也是新闻摄影重要的组成部分,及时、准确的报道灾难事故,不但能传播新闻信息,还能为抗灾、救灾及防灾直接提供帮助,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其实,很多灾难是大自然运动的客观规律,并不受社会制度的影响,是人类所不可抗拒的。
遗憾的是,在过去改革开放之前的多年时间里,我国的新闻报道由于受到传统保守思想的影响,一部分人简单地把灾难性报道与揭露阴暗面相等同,使灾难性报道包括突发性新闻事件报道都得不到正常的发挥。上世纪七十年代唐山发生大地震,这座大型城市瞬间遭受巨大打击,灾难中24万多人丧失生命,16万多人受重伤。如此重大的新闻事件,当时我国只作了简单的文字报道,灾区被禁止摄影,更不允许摄影报道。由于封闭新闻事件、拒绝社会援助,延误了救援时机,增加了伤亡人数,客观上加大了地震给灾区人民群众带来的损失,也不利于灾区重建和科学防灾。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不但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同时实现多领域、多门类的中外文化交流。1988年,新华社记者杨绍明的作品《退下来以后的邓小平》,在第31届荷赛中获得新闻人物类组照三等奖,中国摄影师的作品首次在荷赛获奖,荷赛逐渐走近中国,并开始受到一些中国摄影师的重视,一些人学习荷赛新闻摄影现场感逼真的表现风格,模仿世界摄影大师们灵活多样、追求照片的视觉冲击力和强烈震撼力的表现手法。尤为重要的是中国媒体逐渐解放思想,放开禁锢,认识到全面、及时报道灾难性等突发新闻事件的作用和意义,按照新闻规律要求,正确处理灾难性的报道。
2015年6月1日,载有454人的“东方之星”大型游轮在长江湖北监利段江面翻沉。事故发生后,交通运输部门、、武警部队和公安干警等大批专业搜救人员赶赴救援,同时,近百名中外记者先后到达事发现场。报纸、电视和广播,微博、微信和网络,第一时间连续、全面的报道新闻。4天后,一张夕阳下“东方之星”客轮扶正起水后救援人员集结静默的照片,定格灾难事故现场的特殊瞬间,视角独到,内涵丰富,震撼人心,影响巨大。这张照片一天的点击量超过1亿人次,并被国内外几十家报纸和通讯社广泛采用,报道充分展示了我国对突发性灾难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强大的救援能力,事件发展全过程均受到全球读者的广泛关注。
同年12月,深圳光明新区发生山体滑坡安全事故。山体采石留下的巨大空缺,被作为渣土堆积场,终于不堪雨水冲刷,发生大面积滑坡事故。12月23日,近两百辆挖掘机在高度达十米的土堆上进行救援行动,现场滑坡面积38万平米,遇难者人数达到69人。一名记者使用无人机在空中航拍的照片《天灾人祸》,获得第12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简称“华赛”)自然与环境类银奖。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篇三
面对青海玉树地震这场特大自然灾害,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义无反顾地进行了一场撼天动地的抗震救灾战斗。在抗震救灾中,中华儿女不怕流血牺牲,不畏艰难险阻,团结战斗,顽强拼搏,为全世界展现了一个爱国主义、以人为本、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自强不息、不畏艰险的抗震救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体现,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彰显,是鼓舞我们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一)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各国人民都具有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崇高深厚的感情,是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贡献力量的强烈责任感和献身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财富。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感情,一种对于自己生长的国土和民族所怀有的深切的依恋之情。这种感情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千百年的凝聚,无数次的激发,最终被整个民族的社会心理所认同,升华为爱国意识,因而它又是一种道德力量,它对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玉树大地震紧紧揪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心。心系灾区是当前最大的爱国主义。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都是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的实际行动,到处都是捐款捐物奉献爱心的长长队伍。支援灾区,大大激发了爱国主义精神,大家贡献所能,奉献所爱。从中央领导到广大群众,从企业家到普通员工,从海外华侨到港澳台同胞,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天真活泼的孩子,人们纷纷慷慨解囊争相捐款,倾其所能,尽其所力,担其所责。人们时刻在心中默默为灾区群众祈福平安,在心中想着我该做点什么。一切为了灾区,为了灾区的一切,展示出全国人民全力支援灾区的民族凝聚力和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抗震救灾中彰显了中华儿女爱国爱家、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灾难,从不低头、屈服,在灾害和困难面前他们表现出的是顽强拼搏、坚不可摧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不仅要爱祖国,而且要爱人民,爱这块土地上的无数平凡生命。灾害发生后海内外中华儿女都紧急行动起来,迅速加入到抗震救灾的行列,他们不顾自己的亲人帮助救助别人,不顾个人安危志愿支援灾区救灾,感人事迹,不可胜数。为了灾区人民的生命,80名将军带领10万子弟兵冲锋在前,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拼着血肉之躯冒着危险从废墟中挽救幸存者;为了抢救受伤群众、安置灾民生活等工作,彭州市公安局民警蒋敏在惊悉近十位亲人不幸罹难时,但仍然积极坚守在救灾第一线;为了尽快抢救出更多的生命,数不清的志愿者加入到救灾的滚滚洪流。在灾害面前,不是你一个人在战斗,“我们都是玉树人!”灾区人民的背后有13亿中国人,有钱的出钱,有物的出物,有力的出力,只要万众一心、团结拼搏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我们要学习抗震救灾的英雄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中的许多人有领导干部、共产党员,有公安干警、武警战士,有普通农民群众,有人民教师,有医务人员等,为了救治受灾群众、减少灾区损失,他们以极大的爱国热情,冲破重重困难和障碍,冒着余震带来的生命危险顽强战斗在灾区。他们如此理性、坚强,如此具有爱心、如此恪尽职守;他们为了祖国和灾区人民的最高利益,默默奉献,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以其惊人的智慧和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救助一个个生命、战胜一个个艰难险阻,创造着人间奇迹。“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救灾救人催他们的坚定信念、充满力量;爱国主义是他们顽强战斗的动力,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
(二)以人为本精神
抗震救灾中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核心理念,这是科学发展观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体系具体体现。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救灾的最高目标是救人。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生命权是人的最根本权益。尊重和保障人权,首要的就是尊重和保障人的生命权,这是衡量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救灾中抢救生命的一次次拼搏,处处闪耀着尊重、珍惜、善待生命的人性光芒。气壮山河的生命大救援,迸发出世所罕见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将这段日日夜夜标注成共和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新起点。总书记、总理亲临现场,不只一次掷地有声地强调:“人民生命财产高于一切,现在还有很多人掩埋在废墟中,时间最为宝贵,时间就是生命,要争分夺秒,尽最大努力,抢救埋压在废墟下的群众的生命。”救人是重中之重,只要有一分希望,就要尽百分百的努力!在大灾面前所有人都放下了分歧,群策群力,同心同德,与灾区同胞,与抗灾官兵、民众一道,共渡难关;党中央、国务院、中央政府各部委、军队、武警,在第一时间启动最高级别的应急预案,数十万人民、武警官兵、数不清的抢险救灾队伍赶往抗震救灾第一线,灾区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灾区干部和群众、其他地区干部和群众、企业和民间组织员工自觉行动起来,用一切力所能及的方式自救、互救、互助;举国上下、男女老少纷纷捐款、献血排成长龙……这些,是中国人心底蕴藏的以人为本的民族价值力量的迸发。
地震在让全国人民揪心、泪流的同时,折射的是人性的光辉,救灾过程中时时处处体现出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感人事迹。在救灾行动中,人的个体生命跃上了至高无上的位置。为了一条幼小的生命或垂老的生命,如此不惜一切代价争分夺秒地去抢救。官兵、搜救队员、医生护士最大限度地救出一个个生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为尽快开辟突入玉树的“生命通道”,**率领的200名官兵组成的先遣队历经21个小时,徒步强行军90多公里,成为第一支到达玉树县城的救援部队;为了抢救废墟下的生命,人民和各救援单位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硬是从瓦砾中抢出一个个微弱而又顽强的生命;为了挽救那些在灾害中受伤的生命,广大医务救援人员夜以继日奋战在救援现场和手术台前;只要有一线生机,就竭尽百分之百的努力;让所有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地方住”;让学生“有学上”,病人“有治疗”。5月19日14时28分,距离玉树特大地震爆发整整七天的时刻,亿万中国人静立三分钟为上万名在青海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默哀,充分表达了对逝者的尊敬,同时也激发了亿万人民为了生者战胜灾害的信心。
抗震救灾,彰显了中国人民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以民为本”的核心理念,表现出“人的生命是至高无上”最高准则;也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是我们落实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有人民共享的实际行动。
(三)团结协作精神
天灾无情人有情,齐心协力救震灾。抗震救灾,彰显了中国人民大团结、大协作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的实质是集体主义精神,它要求在战胜特大地震灾害的斗争中,全国一盘棋,任何个人、任何集体要杜绝过分强调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部门主义、地方主义,从灾区人民切身利益出发,从抗震救灾全局出发,全面考虑国家未来和国家发展,通过个人、集体、部门、地方之间的合作,战胜面对地震灾害的严峻挑战。团结协作精神要求所有个人、团体、部门和地方共同协商和合作,一道工作、团结拼搏。所有的参与者都将尽自己的最大努力照顾灾区群众的利益。干部、战士、医护人员、志愿者等要相互配合,要真心实意对灾区人民负责,做到心理装着灾区群众,凡事想着灾区群众,一切为了灾区群众;要全心全意为灾区人民服务,情为灾民所系、利为灾民所谋,诚心诚意为灾区群众办好生产、吃住等实事,尽心竭力解决自救、重建家园等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上学、就医等生活常事;要多体察受灾群众的心理情绪,努力做好说服、引导和心理咨询服务,尽力使每项工作都做到灾区人民需要的地方、做到灾区人民心坎上。
发扬团结协作精神要求每个个人、每个群体和组织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是社会主义团结协作精神的价值基础。人类社会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有共同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并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去维护和遵守,这就要求人们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的成功都是离不开团结协作的,特大地震灾害更需要具有团结合作精神。每个人和团体把承担社会责任等作为自主的选择,旨在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自我肯定、自我完善。承担社会责任对于社会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历史经验证明,没有社会责任感,任何社会都不会长期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感是人类在对自身价值的认识、自身的发展、自身的完善和自身的需要过程中形成的,并规范、指导和约束着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大灾面前,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发动和带领群众以各种方式抗震救灾,真正成为抗震救灾的坚强指挥部。都江堰市向娥乡党委在12名乡干部被埋的生死抉择关头,先救学生、后救干部的行为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党性;玉树县映秀镇党组织在通讯中断、道路阻断、救援人员无法及时到达的危难时刻,迅速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危难之时,广大官兵挺身而出、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公而忘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抗震救灾中,中华儿女表现出的团结协作精神令人折服,令人震撼。
发扬团结协作精神还要求各级政府、广大干部、企业以及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应当对其自己的行为负责。在抗震救灾中,总理要求“危难之际,每个干部党员都面临着严峻考验,务必要站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全力以赴做好抗震救灾工作,这样群众才会放心。”灾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官兵自觉舍小家,顾大家;抛亲人,救别人;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始终站在抗震救灾斗争最前列。武警凉山州森林支队战士何健、于国亮、罗成磊、罗碧瑞,在参与都江堰市灾后搜救行动中不怕苦不怕累,冒着生命危险,奋不顾身搜救被埋群众、抢救安置伤员,而他们中间有的8位亲人遇难,有的家里房屋全部倒塌。**市天池镇年近60岁的**,志愿加入民兵队伍前往平武灾区抗震救灾,冒死冲破13道险关将“救命粮”送到灾民手中。我们看到,担负对口支援任务的21个省区市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对口支援地震灾区工作。全国一盘棋,“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处处是有力、有序、有效进行抗震救灾。
抗震救灾中表现出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中华民族大团结、大协作精神。玉树大地震带来的灾难现状是残酷的,但全国军民对灾区的火速支援,各地区、部门的相互配合,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特别是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主义团结互助精神却让灾区人民温暖、令世界人民赞叹。正是这种团结协作精神,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希望,激励人们擦干眼泪,奋勇前行,用信心、用勇气、用力量去创造美好的新家园。
(四)无私奉献精神
“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中华民族的无私奉献精神,体现的是一种“和合”思想,一种顾全大局的整体主义思想。这种“和合”思想、顾全大局的整体主义思想,既是对本民族的,也是对全人类的。当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时,当全人类面对共同的敌人时,民族奉献精神更显得无比高尚、弥足珍贵。中华民族在自身的文明发展史中,坚持正义、爱好和平,无私奉献精神,努力自觉地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受到了全世界爱好和平、坚持正义的人们的充分肯定。
抗震救灾彰显了中国人民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价值观。抗震救灾是中国人的爱心“井喷”,是中国人的奉献“爆发”。灾难来临的瞬间,多少人将生的希望让给别人;生与死的边缘,多少人将死的选择留给自己。父母张开双臂为孩子撑起生命的天空;谭千秋老师在教学楼倒塌之际,他用自己的身躯挡住死神,夺回了四个学生的生命;彭州市公安局民警蒋敏用救助更多的人来告慰失去的10位亲人。11岁女孩康洁,从六楼跳下逃生后,又带伤转身跑进教学楼里,救出好几名教师;初三学生马健一边喊着“坚持,坚持!”一边疯了似地用双手刨着水泥碎块,4个小时刨出同学向孝廉;在灾情最紧张的时刻,15名空降兵在没有地面指挥引导、没有地面标识、没有气象资料且气候恶劣的情况下,冒险从4999米高空伞降到重灾区茂县,创造了世界空降兵史上的奇迹;79岁的骨科专家卢世璧院士每天奋战十六七个小时,为的是抢救更多的生命。像这样感人的人和事数也数不清,他们都是在用生命、用无私的奉献谱写人生的辉煌,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魂。
(五)自强不息精神
中华民族饱经沧桑,历来自强不息、愈挫弥坚。面对青海省玉树7.2级大地震,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战士、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和医护人员都以顽强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精神,努力抢救每一个活着的生命,努力使灾区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总书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16个大字,更是鼓舞灾区人民群众战胜地震灾害的强大动力。中华民族的奋斗历史也告诉我们:只有自强不息才能把握命运;只有自强不息才能战胜地震灾害。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形成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从抗震救灾的处处感人细节中释放出来。抗震救灾,全社会广泛动员起来,团结一致、共同行动,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给灾区群众以无微不至的关爱,给地震地区以切实有力的帮助,做到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应对地震灾害带来的挑战,这就是任何灾害都吓不倒的民族自强精神。
总理说:“地震可以移动山,可以堵塞河流,但是动摇不了我们人民的意志。只要我们大家在灾难面前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共同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灾害。”青海特大地震灾区的人民正在从废墟上站起来,着手进行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工作。对灾区人民来说,最宝贵的是生命,而生命中最宝贵的是时间。地震灾害我们不能避免,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时间,把灾害减少到最小程度。很多受灾群众灾后重建、生产自救,在自己的农田里抢收抢种,以确保大灾之年增产增收;很多群众不等不靠、抗灾自救、恢复家园;德阳、绵阳等很多灾区大企业也陆续恢复生产。江油市大康镇星火村由党员和青年组成志愿服务队,救人救灾,帮助困难户恢复生产。这是灾区人民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诠释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对生活的憧憬,对美好的追求,对重建家园自信。
抗震救灾,激发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救人救灾中,民族团结得到检验,民族情谊充分彰显,民族力量强大凝聚,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得到更大提升。在这场大灾难面前,56个民族亲如兄弟,心与心相连,肩与肩相并,凝聚起了压不倒、摧不垮的民族精神和力量,展示了血脉相连的民族深情。
(六)不畏艰险精神
在玉树震救灾中,全国军民勇敢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灾情、困难的挑战,不怕疲劳、不怕牺牲,积极有效应对,持之以恒攻坚,不达目标、决不退缩,体现了“不畏艰险、连续奋战”的精神;“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修路抢险,奋力抗灾,展现了顽强拼博的精神。自然界的大灾大难,是对一个民族意志和品格的锤炼。我们只有咬紧牙关、鼓足勇气,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力量,才能共同战胜一切风险挑战。某红军师基层党支部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极大地鼓舞了部队的士气,官兵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用坚硬的臂膀为受灾群众顶起一片天;奋战在第一线的广大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及时准确、全面生动地报道了抗震救灾情况,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你们的身影。他们深入一线灾区,及时准确,全面生动地报道了抗震救灾情况,让广大观众和众多的读者真实地了解了灾区实际情况,对指导我国抗震救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也让世界了解了灾区真实情况;玉树县**,将失去4名亲人的巨大悲痛转化为抗震救灾的积极行动,及时果断组织全村**名幸存者从时刻面临死亡威胁的“孤岛”安全转移,并冒死在**搭建渡河溜索,使近3000人脱离了险境;绵阳市平武县南坝镇的一位残疾女孩张春玲,不顾自己重度伤残之躯三次冒死返身救同学,等等。抗震救灾中,无数英雄们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的精神,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财富。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篇四
关键词:海明威;小说悲剧;现代悲剧
中图分类号:1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12)01-0078-08
1952年,美国著名学者卡洛斯・贝克指出:“从《太阳照常升起》以来,海明威所有长篇小说都是悲剧。”同年,菲力普・扬说,《老人与海》的伟大成就是作为一种希腊模式的悲剧。他觉得作者的主人公像作者一样,在身心受到严重的创伤以后想追求得到全部。主人公在大灾难的打击后追寻妥协与和谐。这种追求与作者的悲剧设计是平衡的、息息相关的。当时许多学者表达了同样的看法:海明威是个悲剧小说的创作者。
海明威本人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表了态。1927年,他写了《华伦丁》给一些攻击他的批评家,用一句引文“可怜的小灾难,对命运洗牌作弊”来嘲笑他们。在他看来,世界是个悲剧,“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悲剧。”不久,他宣布《太阳照常升起》是一部该死的悲剧,主人公像地球一样将永存。后来,他又称《永别了,武器》中的主人公亨利和凯瑟琳是他的“罗密欧和朱丽叶”。显然,海明威是个悲剧小说家。如何界定他这个身份呢?我认为应从作品文本的分析人手来解读和探讨。
一、现代悲剧的内涵和意义
古往今来,悲剧一直是个重要的文学体裁,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许多批评家一直关注悲剧的哲学性,它最终的情感上与认识上的交流。他们认为在一部悲剧里,主人公与外部的灾难搏斗,精神上获得了胜利,最终遭到失败或毁灭,揭示了与悲剧主题不可分割的崇高思想。悲剧的意义在于它赞扬人对命运的一种精神上的胜利。悲剧主人公通过他遭受的灾难,与社会的不公正抗争,以最后失败或死亡与现实世界妥协。从亚里士多德以来,悲剧有几种不同的形式,尽管有些差异,最后总是殊途同归,形成同样的结局。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主人公“致命的缺陷”造成的,即一种行为或一种品德给他自己带来的灾难。换言之,这种悲剧是主人公自己一手造成的。他的严重行为是特别关键的。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和《奥赛罗》基本上属于这类悲剧。黑格尔的悲剧论,受到学术界广泛重视。在他看来,悲剧是两种道德上的极端或人类生存状态之间的冲突。人物或某种力量之间与其相反或对立的品德之间的冲突。如索福克勒斯的悲剧《安提戈涅》里,作为伊狄帕斯和约卡斯塔的女儿,安提戈涅蔑视叔叔克列旺,为哥哥的遗体举行了哀悼仪式。他对家庭的忠诚与叔叔对国家的忠诚发生了冲突,结果造成了可以预见的悲剧。尼采对悲剧的看法与黑格尔是一样的。他认为希腊神话表现了具有批判理性的力量与表现独创的直觉力量之间的冲突。这基本上是黑格尔式冲突的一个案例。黑格尔与亚里士多德从希腊悲剧的范例中力图从经验中引出结论。亚里士多德主要的样本是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伊狄蒲斯王》,而黑格尔的样本是同一个伟大诗人的《安提戈涅》。另一种悲剧是A.C.布列德利在论黑格尔的论文里提到的内心分裂和做出选择的悲剧。如上述所说的,女主人公安提戈涅自己可能是忠于家庭与忠于国家之间,在她内心产生冲突。她必须在这种冲突中做出悲剧性的选择。现代戏剧家阿瑟・米勒则以为悲剧性的灾难是个人反抗社会,决定打破自己不可打破的性格造成的。他的剧作《坩埚》就是他这种理论的实践。崇高的个人道德变成一种实际的、起作用的缺陷,最后成了致命的缺陷。
总的来看,一方面悲剧是命运决定的。它揭示了人在反抗命运的摆布中孤立无援,另一方面,悲剧又取决于人自身,显示了他是他自己失败或毁灭的最后作者。一部悲剧可能只体现了一种极端或另一种极端,而大部分悲剧则二者都体现。新批评派的代表克林思・布鲁克斯则持相反的观点。他说,“对悲剧英雄来说,苦难绝不是强加的,那是他自己的决定招来的。”悲剧主人公要承受巨大的灾难。这种灾难是无法逆转或补偿的。同时,承受灾难要有充分的动力,才能有力地推动他的感情采取行动对付灾难。也许他能从物质上和体力上从失败中崛起,但这种人不太多。多数是外表上失败了,但精神上取得了胜利。这种对灾难的超越可以达到更高的认知,并与现实世界或社会生活妥协。超越和妥协是那些“最崇高的悲剧”的重要因素,但不是一切悲剧不可缺少的。无法挽救的灾难则是悲剧里常见的。
现代有没有悲剧呢?当然有。有些学者认为从荷马时代至今,悲剧形式不断有变化,悲剧因素成了一种观察历史的方法。这在西方世界一直保持下来,没有多少改变,所以必须区分悲剧的不同形式,才能理解其含意和影响。
20世纪20年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的动荡时期。新旧思想交替、冲突和整合,使美国人思想有点乱。一方面是歌舞升平的爵士乐时代,另一方面是宣传个人奋斗,中小企业家崛起的时期。许多文学名著反映了这个时期的社会变化和特点。长篇小说中的悲剧性结局屡见不鲜。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斯比》(1925)的主人公盖斯比靠走私发了财,迁居长岛富人区。他想恢复旧梦,与达茜重归于好,结果死于非命,酿成悲剧。福克纳的代表作《喧嚣与骚动》(1929)如作者自己所说的,是“两个堕落的女人凯蒂和她的女儿的一出悲剧”。多斯・帕索斯的《美国》三部曲的第三部《赚大钱》写了20年代美国社会政治上的分裂、经济上的粘合和感情上的挫伤、政府不顾人民反对,处死了萨柯和万塞蒂。20年代的美国成了悲剧的时代。时代的悲剧层出不穷,发人深思。这就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悲剧,即现代悲剧。它与文学史上的悲剧传统是不同的。如德莱塞的《美国悲剧》(1925)。它成了一部典型的社会悲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思想内涵。
诚如上面所述,过去的悲剧大都以帝王将相为主人公,交织着英雄与美女的故事。由于道德上的缺陷如嫉妒、猜疑、犹豫和贪婪或命运的作弄而铸成生离死别或惨遭横祸的悲剧。这类悲剧是一面历史的镜子,可以让人们认识历史变革的过程,吸取某些难以避免的教训。但它离现代读者比较远。德莱塞笔下的主人公克莱德・格里菲斯是个普普通通的美国人。他天真地以为找个有钱的老婆,就能往上爬,成为有名有钱有势的“超人”,实现自己的“美国梦”。但他故意溺死多年的工人女友罗伯塔,最后被处以电刑。他的悲剧成了“美国梦”幻灭的悲剧。《美国悲剧》揭示了现代悲剧
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凝重的审美价值。
二、海明威小说悲剧的类型和特色
海明威的第一部作品《在我们的时代》(纽约版)悲剧并不十分明显。因为作者还没有完全将生活看成一种悲剧。这些短篇小说里的主人公大多面临着极强大的外部世界。他们承受了不可逆转的灾难,许多人达到了精神上的另一种超越。他们在密歇根、芝加哥、意大利和近东等地受到了不同的打击。所以,除了个别篇以外,大多具有悲剧色彩。有人认为这是一个作家从不明朗的自我画像走向个人高度的悲剧想象。当时海明威处于习艺阶段。此后,随着他小说创作的日益成熟,他的小说悲剧逐渐成型,并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大体可分为五种类型。
第一类是身心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伤残或亲人死亡的悲剧,如《太阳照常升起》和《永别了,武器》。
许多批评家并不认为《太阳照常升起》是一部悲剧。有的说它是个道德剧,有的以为它是一个当代“荒原”的寓言,有的把它当为萨特式的存在主义设计,等等。在一段长时间内,唯一认为《太阳照常升起》是一部悲剧的是作者自己。海明威甚至令人吃惊地将主人公的身份与地球相提并论,更引起一些人的怀疑。不过,对那些有类似悲剧经历的人来说,他们认为这是海明威悲剧想象的首次披露,值得引起重视。然而,学术界仍有不同的看法。卡洛斯・贝克早就指出:海明威所有小说都属于伟大的小说悲剧,但《太阳照常升起》是一个例外。菲力普・扬将此书当成海明威的《荒原》,看到书中一些人物的真正优点,如杰克应对他的创伤,在“被破坏的地方”坚强起来;他是海明威的原型英雄,他克服了灾难,达到了完美;他从灾难的废墟中心站起来,并取得了精神上的胜利。这就是悲剧的超越。贝克也认为杰克“不是迷惘,而是残废”;作者对杰克的描写是锐利有力的,他成了全书的核心;在小说结尾,杰克表现出处于荒芜而衰弱的背景下坚定的力量,成了小说有力的道德支撑。马克・斯皮尔卡感到这部小说具有悲剧的可能性,但它的主人公从没达到,杰克的最后结局是可悲的。约翰・基宁格估计这部作品是早期一部有力的存在主义寓言,也许可以接受为悲剧,但他不会说出来。所以,海明威的意见是正确的,坚持认为这部作品是小说悲剧或高层次的悲剧是从外观来判断的。
不过,如果说它是个悲剧,那肯定是不太规则的。作者细心地描述生活环境,但没有“大于生活”的揭示。有些人不同意主人公的悲剧身份,认为小说主人公是集体的,这是不无道理的。那些人聚集于巴黎,带着感情到潘普洛纳游览然后各自东西。外表上这与他们以前并无太大差别,但认真考虑一下,杰克还是小说的主人公和智商中心的人物,对那些人而言,他也是个悲剧英雄。他的故事贯串小说的始终。他是一次大战的幸存者,严重受伤,不能过正常人的婚姻生活。大战是人世间最大的灾难。杰克劫后余生,尽力想面对生活。在布列特走进他的生活前,他成功地留在巴黎从事报刊编辑工作;布列特第二次回到他身边,他感情上屈服了。他几乎是个受环境压制的原型英雄,他的悲剧不是他个人“致命的缺陷”造成的。杰克是战时在意大利飞行受的伤,战后他让自己爱上布列特,这带有一些浪漫情调。所以,作为一个悲剧英雄,杰克承受了灾难,既是战争对他敌视的结果,又是他自己品德所造成的。杰克与布列特在马德里聚会的场景比小说结局含意更多。它肯定了两人精神上的胜利,尤其是杰克心理上的胜利。最后,他俩一起乘的士服从了交通警察指挥棒的指挥,似乎暗示了悲剧的主题:在一个冷漠而害人的世界专制独裁下,人是孤立无援的,他只能接受无法逃脱的灾难,以保持自己的尊严。
除个别人物外,小说中次要人物如柯恩、康贝尔等也像杰克一样,都是被战争搞得失去青春、失去生活方向的悲剧人物。海明威完成了他的第一次悲剧构思。他对人不可避免地受到大千世界冷漠而充满敌意的势力所毁灭的观念后来有所发展,给予他的人物狭小的超越空间,保持一定的尊严。在往后的小说中,他给了他们更有力的回应。
作为一部小说悲剧,《永别了,武器》与《太阳照常升起》有明显不同。它不那么复杂,结构比较集中,悲剧设计比较清晰。形象比较具体严实,文字富有诗意。海明威运用了许多艺术策略,但文本里没有超越和妥协。有两个细节很引人注目:无数蚂蚁在一根营火木头上被烧死;亨利在雨中孤独地走出医院。这两个细节隐含了深刻的意义。小说的结局只能是灾难征服了一对年轻的恋人:凯瑟琳难产死了,留下一无所有的亨利在冷漠的世界上。海明威强调的中心似乎从个人超越灾难,转向接受那世界上无法逃避的灾难。小说表明没有精神上的胜利,没有超越灾难也可以成为一部有魅力的悲剧。
海明威曾称《永别了,武器》是“我的罗密欧和朱丽叶”。其实不然。如果从浪漫的爱情悲剧来看,它更像英国大诗人乔叟的诗剧《特鲁洛伊罗斯和克瑞西达》,浪漫的爱情悲剧发生在大战的后方,不是在家庭纷争之间。男女主角的接触靠的是宽厚世故的朋友,表现了怀疑主义的态度。克瑞西达是个寡妇,凯瑟琳是个处女;两人都在战争中失去了男人或男友,感情上想找个新的男人。爱情与战争的冲突造成了灾难。乔叟直接猛烈抨击命运玩弄他人物的命运,海明威则象征性地控告同样干坏事的西方世界。但两部作品的结局截然不同。在海明威笔下,女主人公凯瑟琳的死造成了男主人公亨利悲剧性的冲动,她被毁灭了,亨利虽生犹死。对他来说,没有妥协,也没有超越,那成了他最后的灾难。他第一次自己选择从美国到意大利参战,思想是迷迷糊糊,说不清为什么的,第二次受伤康复后又积极上前线,第三次选择了从战场开小差,宣布“我已忘记战争,与战争单独媾和”了。事实上与残酷的战争“单独媾和”不可能,战争仍在进行,环境依旧险恶。他还可能受到惩罚。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改变人遭受冷酷的社会造成的毁灭,这是海明威对悲剧认识的变化。
第二类是受到厄运打击的悲剧,如《过河入林》和《湾流中的岛屿》。
作为一部小说悲剧,《过河入林》与《太阳照常升起》有许多类似之处。主人公坎特威尔上校与杰克似乎都在灾难面前必须做出抉择和采取决定性的行动。坎特威尔在二次大战中是个将军,后来与上司不和被降为上校。退伍后,他患上心脏病,两次发作几乎要了他的命。他认为自己在人世间不久了。这是不可避免的,这对他是个大灾难。他找了一个意大利贵族雷娜塔,向她倾吐心声,发泄不满,以平静的心态与疾病作斗争。他也去野外打野鸭,呼吸新鲜空气,与命运搏斗。他面对死亡的来临既不害怕也不遗憾,将死亡当为必然的归宿,获得心灵上的自我安慰。他受过误解和惩罚,他泰然处之,与命运周旋,临死不惧,视死如归。在他打野鸭归来返回威尼斯的路上,第三次心脏病发作,夺去了他的性命。厄运和灾难以及他个人的缺陷铸成了他的悲剧。
《湾流中的岛屿》男主人公托马斯・哈德孙画家一生坎坷,经过两次婚变,始终仍孤身一人。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二次大战中去英国空军当兵,在一次执行飞行任务中牺牲,其他两个儿子到比美尼岛与他团聚,回去后竟发生车祸双双遇难。厄运的接连打击没有毁灭他。他振作起来,组织一些志愿人员,驾着他的游艇,在古巴北部沿海跟踪德国潜艇,顽强地与敌人周旋,最后在一次追捕
纳粹潜艇残余分子的战斗中牺牲了。临死前,他看到了在悲剧妥协中世界最后的和谐。
第三类是大萧条背景下民不聊生,铤而走险的悲剧,如《有钱人和没钱人》。
这部长篇小说与海明威早期两部长篇小说不同,更像一般的现代悲剧,有学者称它是亚里士多德式的悲剧。它比起前两部小说来说具有更多的视觉形象,同时又偶尔展示一些抽象的思想。《有钱人和没钱人》直接揭示了悲剧是主人公哈里-摩根“致命的弱点”造成的,这对海明威来说还是第一次。
哈里・摩根在为生存的斗争中是注定要失败的。他是基韦斯特一个普通工人,美国大萧条危机袭来,他失业了,家庭生活陷入困境。他的灾难包括政治的冲击和经济剥削。他受到一个商人的欺诈,又被一个政府官员欺压。这使他的悲剧具有政治色彩。摩根有条船,又有妻子和两个小孩。他靠那条船维持一家的生活。他想靠自己老老实实的劳动挣钱养家,这是他的最大愿望。可是灾难悄悄地降临到他身上,命运逼他做出错误的选择而走向灭亡。约翰孙先生粗暴地欺诈他,租用他的船十九天,然后坐飞机从哈瓦那溜走,欠了摩根825美元。这迫使他第一次作出选择:让他家人挨饿,子女失学,还是接受危险而非法的差事呢?他决定不惜一切代价维持家人的生活,维护自己的尊严,他选择了亡命之徒的职业,走上违法之路。这是他致命的选择。大萧条危机又逼使摩根不再靠捕鱼谋生,他开始走私烈酒,并不断做违法的事。故事的最后,他遭遇海岸警卫队,被打伤后躺在甲板上喘着气说,“单独一个人是搞不到血腥机会的。”他临死前才懂得了他战胜不了欺压他的势力。他的悲剧是命运与他自己的盲目自信一起造成的。
尽管批评界认为这部小说艺术上是败笔之作,但它提供了当时社会的、经济的现实直觉视野,人物真实可信,悲剧结构有力,语言节奏感强,富有活力。小说揭示了美国社会生活中贫富的悬殊和不公。这是经济危机中社会制度的不良运转造成的,它给下层平民百姓造成了个人悲剧。所以摩根的悲剧既是个个人悲剧,也是个社会悲剧。
第四种是为正义事业献身的悲剧,如《丧钟为谁而鸣》。
如果说摩根的死亡得到了精神上胜利,那是有限的,痛苦的,那么,《丧钟为谁而鸣》主人公罗伯特。乔登以坚强的意志和果敢的行动获得了精神上的胜利则是毫不含糊的,那是一种值得称赞的超越。西班牙内战是法西斯势力造成的一场大灾难,远在美国的乔登主动挑战它,与西班牙民众一道与这场灾难搏斗,最后牺牲在西班牙土地上,进步力量也失败了。乔登虽死犹生,令许多读者感动不已,称赞他的死是最幸福的。他的悲剧是一种层次最高的悲剧。
乔登对灾难的回应是积极主动的,很有力度,他经历了四次选择。第一次,作为一个大学讲师,他可以待在蒙塔那大学,继续努力教书,将来成为专家教授,功成名就,生活优裕。但他选择了投笔从戎,到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战斗。第二次,到达西班牙后,乔登接受了国际纵队司令高尔兹的命令,到山区游击队驻地,组织他们炸桥,切断敌人退路,他深知这是个危险的任务,但他高兴地接受了。第三次,乔登在游击队山洞,与西班牙少女玛丽娅热恋了三天,出现了爱情与任务的矛盾。他从没想过带着玛丽娅逃离战场,到遥远的地方过着平静而甜蜜的生活。对他一个外国人来说,当时这么做并不太难。但他选择了坚守阵地,完成炸桥任务。在执行任务中,他遇到自私的游击队长巴布洛擅自出走;他在彼拉帮助下,说服了巴布洛支持炸桥。这是他正确的判断和策略。当时法西斯势力是灾难的根源,乔登要战胜这场灾难,唯有团结全体游击队员共同对敌,才有希望。这反映了海明威对于抗击灾难求生存的新认识。第四次,炸桥后,游击队迅速撤退时遭遇了敌人,乔登的腿被打断了。他有机会在其他游击队员的帮助下安全地撤离阵地,但他选择了留在阵地,用机关枪掩护他的游击队战友们安全撤退。最后,他壮烈地牺牲了。这个选择是一种真正的无私的选择,也是一种超越爱情、超越自我的选择。有些批评家认为这部悲剧小说有些像历史上有名的“英雄悲剧”,它体现了海明威的最高艺术成就。
乔登的四次选择造就了他的英雄形象,这不是偶然的。他与亨利不同,他对西班牙内战的认识是清楚的。他的选择是他经过内心思想斗争的结果,他的超越是自觉的。诚如他所说的,“现在,我已经为我所信仰的东西战斗了一年。假如我们在这里打胜,我们一定能处处打胜。世界是个美好地方,值得为之奋斗。我多么不愿意离开这个世界啊。他对自己说,你有很多好运,度过了这么美好的一生……因为最后这几天来,你像任何人一样,过着这么美好的生活。我希望有什么办法将我学到的东西告诉后人……我很想跟卡柯夫聊聊。”乔登的内心独白成了小说主题很好的解读。海明威以炸桥为中心的严密结构集中体现了主题。他引用17世纪英国诗人堂恩的诗文成了小说最好的注脚:一个人的主要任务是尽其所能为全人类的自由和尊严贡献一切,包括生命。为了人类整体,牺牲自己是个人的义务。如果说死是个悲剧,那么乔登的悲剧是闪亮的悲剧,他的献身是个最伟大的超越。这说明海明威的悲剧意识进一步强化了,他不再单纯追求个人劫难后的余生,而是关注人类的命运,从全人类的得失来考虑个人的生死。
第五种悲剧是与大自然顽强拼搏失败的悲剧,如《老人与海》。
小说主人公圣地亚哥是个古巴老渔民。他有丰富的捕鱼知识和经验,但他一贫如洗,无依无靠,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回报,世界对他太不公平了。当他遇到意外困难,84天捕不到鱼时,周围的人怪他倒霉,连他身边的小男孩曼诺林也给父亲拉走了,他们以为老人交上厄运,不能与他为伍。他的环境对他太冷淡了。不仅如此,作为一个渔民,圣地亚哥经常会遇到狂风恶浪,风里来雨里去,小船颠簸,巨鲨出没,风险很大,比在岸上打工要危险得多。他与大自然的冲突,经常处于劣势,很难有几分胜算。但是,圣地亚哥充满了自信、乐观和必胜的观念。84天捕不到鱼并不能让他畏缩和退却。他认为“人生来不是被打败的。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他选择了再出远海,虽然孤立无援,但他信心十足,愤然前行。他主动挑战大自然,挑战社会,想超越所有的人,甚至全世界的人。他知道出海的风险和社会的冷淡,想过不该当个渔民,但他认识到他生来就是个渔民,别无选择。后来,他出了远海,果然捕到一条大马林鱼。他耐心地跟它周旋,表现了“一个人所能做的一切”,在海上顽强搏斗,第一轮钓住了大马林鱼,他胜利了,没料到第二轮被鲨鱼打败了。他精疲力竭,回到家里就躺下睡着了,梦见非洲的狮子……不难猜测,他还会再出海捕鱼。他是个打不败的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胜利。他那质朴、粗犷而顽强的高尚品格给予读者崇高的审美情趣。像乔登一样,他展示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大自然和社会造成的风险面前毫不畏缩,主动迎战。虽然他没有像乔登那样壮烈牺牲,而是遭遇了悲剧性的失败,但他选择了挑战失败,战胜失败,虽败犹胜。像乔登一样,他是个海明威式的悲剧英雄。
三、小说悲剧与海明威的悲剧意识
从上面的评述可以看出,海明威的小说悲剧写的都是现代西方社会中普通人遭遇的不幸。他的悲剧主人公杰克、布列特、亨利、凯瑟琳、摩根、乔登、圣地亚哥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海
明威以独特的艺术技巧和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他们的人生悲剧,揭示了他们的内心感受,为现代小说悲剧增添了新的一页。海明威的小说悲剧与他的悲剧意识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从他的创作来看,他的悲剧意识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思。海明威亲自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阵地上受了重伤。菲力普・扬曾以此创立了“创伤论”,认为创伤成了海明威所有作品的基调。海明威对此加以否认。但海明威说过,“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悲剧。”他寄居巴黎期间,曾被派往洛桑、热那亚、伊斯坦布尔、鲁尔等地采访,了解了欧洲许多政治、经济、外交和社会问题,尤其是希腊土耳其战争中难民逃亡的惨状、法国占领德国鲁尔区后马克贬值给民众生活带来的困境以及法西斯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崛起给欧洲和平造成的威胁。这一切混乱的局面都使他感到生活就是一场悲剧,平民百姓要生存不容易。所以,当菲茨杰拉德建议他写一部长篇小说来促销他的短篇小说时,他立即想到了采用他一次大战的经历作为小说题材。他先后写了《太阳照常升起》和《永别了,武器》两部长篇小说,迅速地从文坛崛起。
《太阳照常升起》标志着海明威悲剧意识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一群英美青年留下了身心永恒的创伤。男主人公杰克在战争中生殖器受伤,与女主人公布列特相爱而不能成家。布列特的未婚夫死于战场,她成了“寡妇”。其他青年浪迹于咖啡馆和夜总会,看斗牛或去捕鱼,失去了生活的方向。他们之间有过争吵和嫉妒,但彼此关照,似乎“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永别了,武器》男主人公亨利稀里糊涂地到意大利打仗,没料到大溃退时被疑为外国间谍,差点被打死,他急忙跳河逃走。后来,凯瑟琳难产而死,铸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亨利与战争“单独媾和”却仍无法逃避命运的惩罚。这两部小说悲剧与古典悲剧相比,气氛比较平淡、自然,没有那么紧张和暴烈,更没有发生暴力谋杀、凶杀或自杀。海明威以平静的心态描写一幅幅人生悲剧图。第一次世界大战像个无形的杀手,主宰了欧美一代青年的命运。它是一切灾难的根源,加上腐败的西方社会,更使纯真而受害的青年痛感走投无路,人生如梦。海明威以自己的经历探讨了悲剧的产生和表现,首次获得了成功。他那不动声色的冷眼旁观的态度使他的悲剧人物更有特色。
第二阶段是对大萧条现实的细察。20世纪30年代前后,海明威与第二任妻子葆琳住在基韦斯特多年,亲眼看到了当地受大萧条经济危机的影响:工厂倒闭,工人失业,走私猖獗,民众生活困苦等等。他写了长篇小说《有钱人和没钱人》,主人公哈里・摩根为维持家人生活,非法走私烈酒,帮助华人偷渡,最后被打死。海明威的悲剧意识在此有了明显的发展,他继续关注大萧条灾难带给平民百姓的痛苦。但摩根不再像亨利那样采取逃避的态度或像杰克那样无所谓,听之任之混日子,而是站起来对抗商人的剥削和官员的欺压,结果他孤立无援,被海岸警卫队开枪击毙。临死前,他终于认识到“光靠一个人不行……”这说明海明威自己已意识到不能屈服于社会灾难,屈服于命运,要敢于反抗。但摩根选择了不法之路,终于造成了悲剧。这个悲剧比第一阶段暴烈多了,既有残酷的面对面枪战,又有血淋淋的垂死场面。
第三阶段是对世界政治危机的思考。西班牙内战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进步力量与法西斯势力在西班牙进行了首次较量。作为北美报业联盟的记者,海明威四次奔赴西班牙战地采访,亲身经历了战火的磨练。1940年他发表了《丧钟为谁而鸣》,主人公乔登为西班牙人民光荣献身,成了一位光彩夺目的悲剧英雄。海明威的悲剧意识产生了质的飞跃,在他看来,正义战争值得支持,西班牙内战关系到全世界人民的自由和尊严,反法西斯斗争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斗争,必须大力给予支援,为这个斗争而献身是光荣的。所以,他以饱满的热情表现了乔登的内心感受,高尚的情操、坚定的决心和悲壮的行为,并用常青的松树象征乔登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可以说海明威的悲剧意识完全成熟,并创造了美国文学史上罕见的悲剧英雄人物乔登。
第四阶段是对战后重建时期的期待。二次大战后,战火消失,风雨犹存,世界仍不平静。不久,冷战爆发,美国国内“恐共症”盛行,麦卡锡主义横行,人民又受欺压。海明威战后寄居古巴一隅,仍心系祖国,后来移居太阳谷。1952年,他发表了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好评如潮。书中虽没有硝烟弥漫的撕杀,也没有你死我活的冲突,只写了一个年迈的老渔民圣地亚哥单独出远海捕马林鱼的悲剧性经历,但小说字里行间倡导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即在困难、危险或死亡面前一定要顽强抗争、绝不屈服的打不败精神。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篇五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一上课,我就沉重地对学生说:20世纪爆发了世界大战,不仅造成了世界性人力、物力的损耗也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残酷的以及规模大的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灾难,并且战争的伤痛至今仍在延续。
世界大战之后虽然没有再爆发世界性的战争,然而战争的危险依旧存在。战后全球性冷战的出现,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战争、海湾战争、巴以冲突等区域性的战争不断爆发,恐怖事件的此起彼伏,核武器的发展也大大增强了战争的危险性,极大的威胁着地球上的文明和人类本身。这些都使我们对战争必须保持着应有的警惕性和预防性。战争留给我们的悲痛和遗憾已经很多了,当世界大战的伤痛渐渐离我们远去的时候,我们心中的警钟却应不断敲响。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场史无前例的战争,亲自探究它爆发的原因以及它给人类所带来的灾难。
于是我用课件展示了有关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图片,让学生的情绪受到震撼,激发学生远离战争,珍爱和平的历史责任感。接着课件展示:英法美德等各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的材料。让学生分析。
曹芬说:“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时期,但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像图表中呈现的德国经济是后来居上,迅速赶上英、法等老牌强国。随着德国经济实力的提高,他迫切要求从英国手里抢夺殖民地,英国当然不会答应。于是,为了抢夺殖民地,具有相同利益的国家结成军事同盟,这就是《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我用课件展示了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及两大军事集团形成过程。接着我说:“双方为争夺殖民地,剑拔弩张,竞相扩充军备,战争一触即发。那么谁知道战争最先从哪里爆发的呢?”
李强说:“巴尔干半岛。”“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东南部,欧、亚、非三洲交汇处,战略地位显赫,欧洲列强都想控制这个地区,而争夺最激烈的就是俄国和奥匈帝国。20世纪初,巴尔干地区不断出现严重的政治危机、军事危机和局部战争,成为列强争夺霸权最敏感的地区。”
我说:“战前的巴尔干半岛就像一个充满了炸药的火药桶,只要有一点火星,就足以引起整个欧洲的大爆炸。”接着就问:“那么是什么事件点燃了这个火药桶呢?”
吴明珠说:“萨拉热窝事件点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我提出: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偶然的灾难,假如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不打死奥匈帝国皇储夫妇,一战就不会爆发。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经过热烈的讨论,学生得出结论:
胡合江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也是帝国主义国家侵略、掠夺的本性决定的。即使没有斐迪南遇刺这样的突发事件,帝国主义国家也会寻找其他发动战争的借口,或迟或晚,战争都会发生。”
二加强合作,演绎灾难
接着我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情境,演绎战争的灾难。
刘星说:“在战争中双方都使出了浑身解数,特别是利用工业文明的先进技术制造出了许多杀伤力、破坏力很强的武器。如毒气弹、坦克、飞机、远程大炮等。”
赵戊说:“由于这些新式武器的使用,战场上的伤亡达2000多万人,由战争而造成的平民伤亡也在1000万以上。战争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700亿美元,这次战争堪称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浩劫。”
钱娜说:“1916年,德国为了尽快迫使法国投降,结束西线战争,决定进攻法国的凡尔登,当时德军调集1400门大炮,猛攻法军阵地,头4天就倾泻了400万发炮弹,而且为达到目的,还出动了飞艇、飞机,并使用了毒气弹,法军拼死抵抗。这是一场真正的消耗战,战争从2月一直延续到7月,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共伤亡80万人,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接着,由侯定定,何丹丹等八名同学表演了一个小品。
第一个场景,大家欢送八位同学去当兵,鼓励他们多立战功。
第二个场景,战争在持续,何丹丹朗读远方的同学寄回的书信,信中讲述战争的艰难与伤痛,并委托同学们代替自己看望家中的父母。
第三个场景,战争结束,八位同学回来四位,两位受伤,另四位阵亡,戴着奖章的士兵一脸木然的表情。
三畅所欲言,反思战争。
以小组为单位,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一会儿,胡合江首先发言:“都是企图通过战争争夺霸权,重新瓜分世界,奴役各国人民。因此,从作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是帝国主义侵略的、掠夺的战争。”
侯定定说:“不对,塞尔维亚反抗奥匈帝国侵略,是为保卫自己和民族解放,我觉得这是正义战争。”很多同学点头,表示同意。
李强说:“尽管塞尔维亚的战争,是正义性战争,但从整个战争来看,它只有从属地位,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总的非正义的性质。”
“帝国主义国家为了自己利益,不顾本国和其他民族人民死活,发动战争简直是太可恨了!”刘星说。
我说:“帝国主义战争给世界带来这么深重灾难,所以我们应坚定地反对不义战争,我觉得这也是这场战争给我们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吧。现代战争对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伤害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将远远超过以往的常规战争,所以我们应坚定地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但是我们国家的武器装备落后,科技不发达,怎么维护世界和平呢?”。
“这就需要我们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努力赶超发达国家水平。”钱娜说。
赵戊说:“我们还要学好文化知识,塑造健全人格,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更好的建设祖国、报效祖国做准备。”
“针对现代局部战争愈演愈烈的趋势,我们应随时做好战争准备,谁敢侵略我们国家,我们就坚决消灭它。”
“对于个别局部战争,应本着平等、对话原则,寻找积极的解决途径和方法。”……
在热烈的讨论与交流中,下课铃声响了,师生共同走出了教室。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篇六
请原谅我借用了汤因比这一充满深情的书名,并在大地给我们制造了如此深重灾难的时候仍旧承认她是人类的母亲。
就在本期刊的编辑工作行将结束的时候,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大地震,数以万计的人在这次地震中遇难,而且,可以预见,将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在未来几年无法过上安定的生活,这不只是国难,而是整个人类的灾难。
地震是少数我们无法推给环境破坏的灾难之一,它提醒我们,除了自作孽之外,自然的灾难本身就是人类的宿命,这是人类和大地母亲的盟约,从最开始就是如此。人类能做的只有守望相助,并保持作为人的尊严。
但我们做得并没有那么好。美国的媒体极力赞扬了中国政府的信息透明度,但这种不合时宜的褒奖却令人齿冷;中文媒体每天都在放送救灾的进展和无数感人的故事,却鬼使神差地反复使用诸如“同胞”、“国人”这样充满民族主义的词汇,仿佛这首先是国家的灾难;当无数人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却又有数不清的人暗自衡量,谁的捐款多,谁的捐款少;而来自国际上的援助,不用说,都清晰地表明了哪个国家和中国的外交关系好,哪个国家或者地区未来将和大陆中国保持密切的贸易关系,以及哪些人将受难的人认作同胞。
这些考量不是不对,而是用错了地方。人类在国家中生活得太久了,几乎忘了大地是我们共同的母亲,我们已经不再知道该怎样面对共同的灾难了。民族主义或许在这次救灾当中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我们最好不要忘记它曾经带给我们同样巨大的灾难,比如二十世纪连续不断的战争,以及最近的事件。
大地瞬间吞噬了那么多美好的生命,但她仍旧是我们的母亲。世界上所有伟大的文明都是在接连不断的灾难中孕育而成的,比如黄河的洪水,这些灾难并不会因为文明的发展而减少,更何况,人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文明,而文明本身也并非无可指摘。而民族主义当然知道,救灾是一场没有敌人的战争,同时它也在将其他人制造成潜在的敌人。自然灾难制造了文明,人类却用它去制造更多人为的灾难。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篇七
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天起,自然灾害就与人类相伴,贪婪地吞噬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无情地毁坏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20世纪是人类发展的辉煌时期,人口从16 亿增长到60亿左右;人类仅用了90年创造的财富,超过了以往的1000年。但千灾万难时刻困扰着人类,在20世纪,战争死亡的人数为一亿多,而死于天灾的人数却是死于战乱人数的7-8倍。人类创造的劳动成果中有相当部分毁于天灾人祸。
《2004年世界灾害报告》中说,2003年共有76806人在各类自然灾害中丧生,比2002年增长了3倍,受灾总人数达2.55亿人,财产损失为560亿美元。不仅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肉体和精神创伤,它还使人类文明的一批宝贵文化遗产遭到了巨大破坏,称得上是一场文明的劫难。这不得不使我们再次重新审视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破坏。
(一)自然灾害使文化遗产遭到洗劫――古城庞贝的失落
距今一千九百多年前,在意大利罗马的东南方的坎佩尼亚地方有个叫做庞贝的城市。该城市建于史前时代维苏威火山喷出的熔岩流上。这座城市西临海水湛蓝的那不勒斯湾,北靠巍峨峻峭的维苏威火山,住着两万多居民。自古以来,就有奥斯肯人、希腊人、艾楚里亚人、塞尼阿姆人等多种民族居住于此。公元前89年,庞贝被划入罗马统治之下,因此其制度、建筑等都沿袭罗马风格。此地风光明媚,许多罗马上流人士将别墅建于此地,作为休闲场所。肥沃土地盛产葡萄和橄榄,市场中商店林立,商业活动十分兴盛。公元63年2月的大地震给它带来严重灾害。虽然不久后即进行修复,但在修复期间的公元79年8月24日,维苏威火山爆发,将历史久远的庞贝城埋没于火山灰之下。
维苏威火山喷发的结果,是在庞贝城堆积了大量的火山灰和火山砾,而毒性很强的火山气体弥漫城内,结果,火山灰和火山砾堆积了3~4公尺,掩埋了整座庞贝城。
埋没在火山灰下的庞贝城,直到16世纪末才又重见天日。1592年,意大利农民在维苏威火山西南8公里处修筑水渠时,从地下挖出了一些古罗马的钱币以及经过雕琢的大理石碎块。1748年,人们又在附近挖出一块石块,上面刻有“庞贝”的字样。1861年,费奥列尔里奉意大利国王伊曼纽二世之命,正式开始大规模的挖掘工作。经过二百多年断断续续的挖掘,这座在地下沉睡了千年的古城,已经有五分之四重见天日。现在,人们可以像当年进入庞贝城一样,漫步在宽敞平坦的大街上,领略这座古城的风光。
挖出的庞贝城由每边大约2公里的石砌城墙围绕,设有7个城门。城内最宏伟的建筑物,都集中在西南部一个长方形的公共广场四周,周围设有神庙、公共市场、市政办公厅等建筑物。这里是庞贝政治、经济和宗教的中心。广场的东南方,是庞贝城官府的所在地,广场的东北方则是商场。从挖掘出来的情况看,当时这里店铺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生意非常兴隆。所有的街道均经铺设,马路和人行道分开,每个十字路口设有公用沟渠的取水场,该市沟渠可能普及到每个家庭,现在可以发现沟渠用的铅管。另外还有公共浴池、体育馆和大小两座剧场,街市东边则有可容纳一万多名观众的圆形竞技场。
(二)黑死病让三分之一的欧洲人丧生
1347年10月,数艘意大利商船经地中海缓缓驶进西西里的码头,商船装载了中国丝绸瓷器,也带回了鼠疫。当商船靠岸时,船上的许多水手已奄奄一息。在短短几天内,城市和附近的乡村迅速受到波及。一名码头工人罗纳度说:“当人们发现商船带来了可怕的致命疾病时,立刻将船员们赶走,不过疾病已传开,才不过几天,很多人已死去。一些父亲遗弃病倒的孩子;律师也拒绝上门为垂死的病人立遗嘱;照顾病人的修士和修女很快也受到感染。死者的遗体被遗弃在人去楼空的屋子里,没人为他们办葬礼。”一名作家说:“那时,受感染的人中午时还和朋友一起吃午餐,可是到了晚餐时间,人就上了天堂去见祖先了。”到了第二年8月,连英国也受到鼠疫侵袭。人们把这可怕的传染病称为“黑死病”,因为患者身上出现黑斑。在接下来的五年中,黑死病在欧洲夺走了2500万条人命,约等于欧洲当时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鼠疫祸首:鼠蚤。鼠疫是通过鼠蚤传播的。14世纪在欧洲大规模传播之后,鼠疫在1664至1665年又在伦敦大流行,伦敦46万人口中死了7万人。1894年广州和香港爆发鼠疫,约10万人死亡,20年内蔓延全世界,死亡人数超过1000万。
(三)印尼的海啸灾难
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度洋的地震和海啸浩劫,从其涉及的地理范围来看是前所未有的,至少10个国家受灾,死亡人数超过20万人,这凸现出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远高于恐怖主义,有关方面借此呼吁各国共同制定更好的灾难应对计划。
(四)自然灾害在我国的情况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而又严重的国家,每年都有一些地区遭受干旱、洪涝、滑坡、泥石流、台风、冰雹、霜冻、病虫鼠草等灾害的袭击,地震灾害也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一般年份,全国受灾农作物面积为(播种面积)400万至4700万公顷,倒塌房屋三百万间左右。
在众多自然灾害中,对人类构成威胁最大的是地震灾害。据统计,本世纪以来全世界死于地震灾害的人数占死于各种自然灾害总人数的58%。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全球陆地上的7级以上地震,30%左右发生在中国。中国除贵州、浙江省外,各省均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其中发生过7级以上强震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就有19个。全国7级以上高烈度区的面积达3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2%。全国45%的大中城市位于烈度为7度或7度以上的高烈度区。
中国和世界震灾死亡人数对比(1700年-1980年)
(五)“非典”带给我们的思考
在人类技术进步并加大对于自然界作用的同时,自然界也在演化,并表现出新的反作用于人类的方式,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它们的力量。以人类与一些传染病的斗争为例,自从发现了细菌和疫苗,人类发动的“第一次卫生革命”曾经控制了以前被认为是绝症的天花、肺结核、鼠疫等疾病。1969年,一位美国外科大夫William Stewart在国会发言时指出:“应该合上关于传染病的书本,对抗瘟疫的战争已经结束。”然而,如今这类疾病又在复发,并且表现出更强的抗药性和生存能力,同时,新的传染病也在蠢蠢欲动。两年前的一个由结构最为简单的冠状病毒引发的“非典”,又在肆虐中国乃至全球,造成了大范围的社会恐慌和社会损失。
(六)飓风过后的思考:美国的教训
日前,一场名为“卡特里娜”的飓风横扫美国南部。在受灾最严重的南部三个州,飓风过后,残垣断壁,一片汪洋。最令人痛心疾首的是:灾难造成了空前惨重的人员损失。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官员2005年10月3日透露,卜特里娜飓风搜救工作已结束,死亡人数接近一千二百人。
此次飓风灾难,美国也应反思其在环保国际合作问题上的态度。灾难发生后,德国环境部长认为,正是全球变暖导致了此次飓风的发生。当然,飓风形成的原因非常复杂,这位部长的话也只能作为参考。但全球气候变暖会给地球造成灾难性后果却是不争的事实。而布什政府却拒绝签署旨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二氧化碳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暧的罪魁祸首,而美国正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大户。看到此次飓风灾难,很难不想起亨廷顿教授著名的文明冲突论。他认为,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最普遍的、重要的和危险的冲突不是社会阶级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或其他以经济来划分的集团之间的冲突,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后来,亨氏又把“文明冲突”的视角由国际扩展到美国国内,认为美国的“国家信条”正遭遇多元文化的严重挑战。从现实看,美国的国内外政策受到“文明冲突论”的巨大影响,很多政策甚至是“文明冲突论”的直接翻版。
还有,“文明冲突论”也塑造了美国政府“文明的自私”之作风,这使美国在世界变暖问题上一直拒绝与世界合作,拒绝通过立法来减少美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事不关己的态度看待国内外的减排呼吁――而德国环境部长认为,正是全球变暖导致了这次飓风的重大灾害。在自然的惩罚面前,没有幸免者!万国之上还有人类,地球任一角落的灾难都是人类整体不可承受之重,我们诚挚地同情受难的美国人民――但我们希望,面对飓风“卡特里娜”,深深沉浸于“文明冲突”幻想中的亨廷顿教授也应该清醒了。
人类的不合理生产活动,导致了环境的恶化,环境的恶化诱发或加重了自然灾害的发生,而自然灾害的发生又进一步破坏了环境,对人类进行了无情的报复,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为了防止或减缓这一恶性循环的发生和延续,就必须充分发挥人类社会的调控机能,遵循自然规律,在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寻求和谐的关系,改善环境,减轻灾害,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环境条件。
(七)减灾――我们共同的使命
减灾呼唤合作
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又是一部人类不断地与自然灾害的抗争史。时至今日,拯救人类生存环境、减轻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已不是一国一地的事,而是包括子孙后代在内的全人类共同的使命。人们呼唤合作,是因为合作能增强全社会、全民的防灾意识,不断提高防灾、抗灾和减灾的能力,抵御和战胜全球性或区域性的自然灾害。
减灾呼唤科技
人类在同自然灾害的斗争中,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来说是“悲喜交集的福音”――一方面它帮助人类战胜了许多灾害,另一方面它也会给人类带来新的灾害。例如,20世纪人类在利用核能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核泄漏,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人们呼唤科学技术,是因为减灾需要科学技术。人们在实践中,已经总结了防灾、减灾中“预、报、防、治、救”的宝贵经验,但由于自然灾害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自然-社会-经济”的综合系统工程,必须运用科学理论来揭示自然灾害的形成和活动的规律;必须应用现代化技术去防灾、抗灾、减灾和救灾。
减灾呼唤管理
自然灾害的管理,是指在非常状态下的特殊管理。任何自然灾害总有一个从孕育、发生、发展到终止等不同阶段。自然灾害尚未发生的前兆阶段,并不是所有的灾害都可以被人们所警觉、控制和把握的,要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自然灾害的爆发阶段,是灾害管理最紧急关头,可以在短促的时间内,把人类的生命财产破坏殆尽,要沉着冷静,采取果断措施,自救互救,随机应变;自然灾害的灾后持续阶段,灾后必将留下一系列不可磨灭的后果,除了巨大的物质损失外,还备受心理恐惧、社会**等创伤的折磨,要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重建家园;消除衍生灾难,如瘟疫、虫灾等。人们呼唤管理,是因为有效的管理,可以使我们“预则立,不预则废”;可以使我们临危不惧,井然有序;可以使我们振足精神,重建家园。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篇八
>>如何凸显新闻摄影中的人文关怀? 论新闻摄影中的人文关怀 灾难报道图片的人文关怀缺失浅议 自然性灾难事件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浅谈新闻摄影图片的人文关怀 新闻摄影记者的人文关怀理念研究 浅析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灾难报道中的人文主义关怀 人文关怀:灾难信息传播中的人性 论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缺失 浅谈灾难性新闻中的“人文关怀” 浅议民生新闻节目中的人文关怀 从灾难报道看电视新闻主持人的人文关怀 浅谈纪实摄影的人文关怀 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浅谈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论校园新闻中的人文理性关怀 论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新闻大战中失落的人文关怀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艺术 >浅议灾难新闻摄影中的人文关怀 浅议灾难新闻摄影中的人文关怀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王萌")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灾难新闻摄影不仅在灾难新闻报道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与价值,而且透过灾难的艺术展现、镜头语言背后能折射出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现实批判。要对广大的受众形成强烈的画面冲击感,还要顾全拍摄对象的人文关怀,过分的灾难展示也会破坏受众的正面认识结构,造成人们在灾难面前良知的泯灭,因此用事件镜头来关注灾难中的人,并倾斜于人文关怀应该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本能。在人文关怀的视野下解读图片事件中的人文关怀,把握好灾难新闻图片展示灾难的度,以深刻的人文关怀为主轴,传递人类进步中的重大灾难信息,激发人类良知的社会教育功能。本文从灾难摄影题材中的人文关怀关注出发,试图剖析灾难新闻摄影的价值,分析新闻属性,忠实的记录人文关怀,在社会责任意识方面,力求展示灾难新闻摄影的积极作用,通过分析,认为灾难题材摄影作品中的大爱、无私、奉献是摄影者传播的理念。对人性的张扬,对人的尊重是人类孜孜追求的永恒主题。 关键词:灾难事件;新闻;摄影;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4-0108-02
灾难新闻即给人类带来不幸的社会原生态的新闻[1]。灾难事件既包括了台风、旱涝、地震、海啸、瘟疫等自然灾害,同时也包含了战争、暴力、恐怖、传染病、车祸、矿难等人祸范畴[2]。人类文明的进程,是人与自然的抗争过程,是人类在突发事件中经历生与死的考验。新闻摄影人在危难的瞬间扮演着人类信息传递的使者,瞬间的永恒在危难中升华新生的力量。由此可见灾难新闻摄影作品有着深刻的影响力。
具有50多年历史的新闻摄影比赛――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即“荷赛”),年度最佳新闻图片奖有41次都被灾难新闻摘取,其他有世界影响力的摄影比赛有,“华赛”(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的简称)、美国普利策新闻摄影奖等,在这些比赛中灾难新闻摄影获得殊荣的比例往往都占据了很高份额。在传统的灾难新闻摄影图片中,多数新闻图片内容凸显死亡、饥饿等的内容,画面有着浓烈的悲剧感,色调多以为主充斥着悲伤痛苦。但近年来,作品在表现这一悲壮事件的图片中不乏出现了笑脸、童真、炊烟等构图,为这一凝重的主题注入了清新的元素。受世界新闻摄影主流意识的影响,我国灾难新闻摄影也开始变革,如何表现凝重主题的人文关怀、如何在镜头定格瞬间彰显社会责任意识的情怀,灾难新闻摄影的表达方式突出以歌颂生命,表现出中国摄影在报道理念上的思考,促使报道手段的发展,引导摄影者的思考与成熟。现就灾难新闻摄影中的人文关怀简要分析如下。
一、灾难新闻摄影的价值
(一)灾难事件的特点
灾难新闻摄影所呈现的图片在新闻界各种摄影比赛及新闻媒体中之所以占据重要地位,是源于灾难事件的特点,及前提性因素决定的。它的特点有:
1.瞬间突然性。突发事件的难以预料。摄影记者甚至来不及思考,只是下意识的瞬间抓拍,所以这一点对摄影者的要求极高,摄影者需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极强的抓拍能力,还要有极强的应变及自身的保护意识,在危险处境中应对各种变数,完整的保留瞬间纪实抓拍。这一瞬间的突然性成就了一副作品的永恒,这一秒的记录体现了摄影人的职业素养。
2.危险性。面对灾难事件,尤其是在战争冲突中,战地记者的及时报道真实真切,战争题材摄影图片优劣,取决于拍摄者距离战场远近,现实中战地记者每一张鲜活图片的诞生,都冒着可能威胁到生命的危险。在现场抓拍的瞬间,一手触动着快门,一手触及着死神的边缘。
3.选择个体性。面对灾难的瞬间爆发,作为新闻摄影工作者的个体,他首先是作为个体面对着血腥、伤害等。在他的镜头前是生命的逝去,是场景的悲壮。在这一刻面对悲剧中的死者或家属心存悲悯,另一方面又需要一个清醒的声音唤回职业新闻者的姿态,在新闻现场完成本职工作。正是因为灾难新闻摄影的独有特点,决定了这一题材的重要现实意义。因此也极具现实价值,也是摄影界持久的厚重题材。
(二)核心价值
灾难新闻图片的关注度极高,是因为有着前提性因素:新闻价值高;图片视觉优势;拍摄技术难度颇高。新闻价值重大体现在灾难新闻图片多数反映的是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重大题材。这是人类一切生命活动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与人文价值观的最直观的交锋。图片的视觉冲击力、摄影纪实、图文结合是传递信息的主要形式。而在纪实图片提示中,图片呈现对受众的视觉冲击力是最强烈的。拍摄的技术难度体现在灾难事件对摄影者的生命,甚至精神、情感都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充满了危害。灾难新闻摄影的核心价值体现在新闻报道。除了忠实于新闻事实之外,还应该有弘扬人类正能量的倾向,体现社会的核心价值,弘扬人类的理性与智慧,展现对人类深厚的人文关怀情感等丰富内涵。
二、新闻属性忠实的记录人文关怀
摄影作品作为一种文化媒体的传播介质,首要责任是担当人类社会文明的传递者,在作品中体现人文关怀,新闻摄影就是用图片彰显人类对幸福的渴望,对尊严的追求,特别是在灾难事件面前,通过图片纪实手法凸显人道主义精神、人文关怀深厚。在多元社会中,关注人性的光鲜,树立对生命的敬畏。吴印咸作品《白求恩大夫》,这是对战争年代最为著名的记录和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白求恩大夫不顾自身生命安危,行医者天职的形象近乎完美地永久定格。照片题材是灾难性的残酷战争,而图片首先是对白求恩大夫个人人格的真实写照与诠释,凝视照片会发现它不仅仅是此时一人一事的感动,而是对惨烈战争的强烈抗击,仁爱是全人类的力量,人文关怀不分国界及远近。无论何处,无处不在。
2010年9月第94届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作品《得梅因纪事报》女记者Marry Chincl拍摄的营救现场,画面利用双向对角线的构图形成营救中强烈的紧张感,意外事故的紧张时刻被凝结住,美国得梅因一处河道发生落水事件,此时一名建筑工人用起重机紧急地上营救着落水者,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时刻,营救者那一道长长的挂臂正是希望之手,落水者命悬一线的时刻,努力伸向上空的渴望生命之手被定格在那惊心动魄的瞬间。这瞬间让人性闪耀出灿烂的光芒,这种爱的力量迅速传递着人类的大爱。它将新闻事件和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恰到好处的结合、凝固在这一瞬间成为永恒。每一瞬间记录着人们对生死一瞬间的无限关注,记录着对生命的敬畏,升腾着对生活的希望。在一幅优秀灾难新闻摄影作品中,人们看不到悲哀、痛苦,看到的是博爱、蓬勃的生命。
→www.haoword.com←三、社会责任意识的人文关怀
在新闻事业的发展进程中,新闻摄影以镜头对准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让目光聚焦世界。作为摄影题材的重大课题,灾难事件报道,新闻图片更能够表现事件的瞬间性、突发性,突出事件的危急与重大。对世界热点是高度集中,也使得人们对许多重大事件的深刻印象都是由当时备受关注的照片留下的,从而由此引导社会关注的共鸣。新闻报道伤害其感情的采访拍摄有损于新闻工作者形象本身。伤到最痛处的表达是要将希望扩大再扩大,让受伤的心灵备受呵护,这是对生命的尊重,更是摄影人社会责任的体现。2008年5月12日在中国四川省汶川发生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的劫难。就在2009年第52届“荷赛”获奖作品中,《深圳晚报》记者的作品《四川大地震幸存者》获得一般新闻类单幅二等奖。这幅表现汶川地震废墟上升起袅袅炊烟的图片受到“荷赛”评委的亲睐,并非偶然[3]。图片刊登于2008年5月22日《深圳晚报》,画面照片拍摄于北川擂鼓镇胜利村。反映的是傍晚时分,一对中年男女在做饭,所谓厨房是残垣断壁的灶台。图片的背后是深刻的人性体现,拍摄者从小小的聚焦中展现出人类永恒的瞬间,彰显着厚重的人文关怀。这种生机的力量迅速蔓延开来,对灾难中的人们是一种振奋,对痛苦的生命逝去是一种坚毅活下去的勇敢,此刻的一张张图片流露出的信息,已超出了摄影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在此刻摄影人肩负着社会意识的责任,承担着人类生生不息的主题,一幅“炊烟”图给废墟中的汶川注入了勃勃生机,面对黑镜头的乐观内容,情感流露至情至理。灾难新闻摄影,在视觉表现艺术上,除了要遵守艺术审美原则,生动再现拍摄主体的动态、情感、心理特征、肢体语言等。还要注重人与环境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拍摄者-拍摄主体-受众三者之间情感交流与共鸣[3]。对灾难事件的新闻摄影充分尊重生命本身在事件中的尊严感受和体验[4]。
四、灾难新闻摄影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我国对灾难事件的新闻摄影争议不断,中国灾难新闻摄影正逐渐走向成熟,从单一“灰暗低沉”的片面理解走向多元化。关注灾难、歌颂生命、表现积极向上的乐观另类表达方式。
(一)避免审美“疲惫”
摄影者对灾难新闻的理解深度层面不同,如西方灾难报道太过“悲情”和“血腥”。我国则多数报道救灾过程的“领导关心”“灾民信心”等方面,面对灾难本身的发生原因、现场、责任追究报道不够。注意积极作用的呈现,逐步呈现摄影图片的客观公正化,以报道灾难内容为主,适当的表达积极正能量精神,这也能避免受众的审美“疲惫”感。
(二)缓解社会心理压力展示希望
摄影师有责任将这个世界的喜悦和悲伤真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人类与自然的斗争,经过无数次的战争洗礼、瘟疫、地震、火山等付出了生命。摄影者无疑是更为震撼的个体。拍摄者作为职业新闻人在履行职业守则时,为了坚守岗位,拍摄不朽之作,往往置自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遭受难以承受的社会心理压力,并为之付出生命。美国摄影师凯文・卡特就是无法承受社会压力,致使他在获奖后3个月举枪自杀,这种实例让人痛心。因此,对灾难摄影题材理念的研究,业界逐渐向着良性空间发展。悲壮的题材中孕育着新生的勃发,给人以尊重、关怀的人文情怀,于是,从严肃主题下,走出了微笑的小学生、坚强的男孩、震后废墟上的炊烟等等。这些都是给受众心理上的减压,优秀灾难新闻图片用自己的成绩表现了对灾难新闻的价值取向,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这样的场景也许比任何获奖都更有价值。随着新闻价值观的不断充实,摄影理念的发展日趋成熟,灾难新闻摄影作为重大题材背后凸显的人文关怀已经成为摄影者的风向标。在以大爱、无私为内容,以图片为传播形式的过程中,全球新闻界人士追求的永恒主题是如何更加积极的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社会的发展进程如何让人类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前行,让人类力求达到和谐平衡发展,将是全社会各方人士全力以赴追求的目标和方向。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篇九
一、森林的破坏
古老农业的发展,是从砍伐森林和开垦草原开始的。在近代,森林破坏依然在进行着。“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一课中,在农业发展方面,也是以“清除大片森林,疏于沼泽”来增加耕地面积的。这在一定时期内,对农业的发展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从长远来看,却会破坏生态平衡。如大片森林的砍伐,导致江河断流(如黄河)、土地荒漠化、气候恶化(如华北沙尘暴天气)、洪水灾害(中国1998年洪水灾害,影响29个省市,经济损失多达1666亿元)等。在诸多灾害面前,我们不能不认识到:保护森林已刻不容缓。
二、技术革命的影响
技术好比一把双刃剑,一刃对着自然,另一刃却对着人类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技术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与此同时,也引发了日益严峻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使人们在分享科技革命成果的同时,也品尝着环境公害的苦果。恩格斯早在100多年前就发出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恩格斯的警告,已不断得到事实的验证。人类创造了大量辉煌成就,但随之而来的是工业污染、生态破坏等负面效应。
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还在于大量工业废水的排放对水体造成的污染,这使得接近崩溃边缘的淡水危机更是雪上加霜。“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是人类的眼泪”,这并非危言耸听,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缺水。水资源甚至影响到地区局势,如巴以冲突中的水资源问题。
除森林的破坏、技术革命的影响外,战争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现代战争中,交战双方使用了生物、化学,甚至核武器,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灾难。
日本在侵华战争中使用细菌武器,使中国20多个省遭到攻击,300多万军民死亡,且细菌危害具有持续性、蔓延性,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这部分历史给予我们的切肤之痛,任何人都不应忘记。
教材四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加快结束对日作战,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各投下了一颗原子弹:在“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一课中我们提到海湾战争中的“沙漠风暴”行动;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了惨无人道的轰炸,投下贫铀弹等,这一些都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遗患千年。现代武器,特别是核武器、贫铀弹的使用,使土壤、水源严重污染。贫铀弹的放射性弹片、碎屑、粉尘和氧化物的放射性长期存在,造成的污染将持续4000~5000年。海湾战争lO年来,伊拉克国土由于受到贫铀污染,出现了许多奇怪疾病,如大量怪胎、先天缺损、白血病、儿童癌症等。战争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人们渴望和平。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世界总形势虽趋向缓和,可是战争的幽灵时常在一些地区游荡,一些大国的介入,更使地区冲突严重化、扩大化。广大发展中国家只有加强合作,反对世界霸权,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才能保住一个洁净的生存空间,才能为民族经济的振兴赢得一个和平的环境。
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已严重困扰当地经济的发展,而发达国家在治理环境方面,已先迈开了一大步。在国际市场上,很多产品均带上了环保的绿色标志,这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发展,有些国家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注意治理、保护好生态环境。在“亚洲经济的发展”一课中,我们提到两个国家:一个是印度,虽然经济有所发展,可由于人口膨胀、环境恶化等因素,严重阻碍印度经济的发展,使得印度仍然只是一个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国家;另一个国家新加坡,在获得独立后,除了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外,非常重视道德、法制、环保教育,最终由一个资源缺乏、生活水平低下的国家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花园城市国家,成为富裕的礼仪之邦。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篇十
战争会给人类带来灾难,虽然说现在的社会从整体上来看是和平的,有许多国家不会受到硝烟和战争的侵扰,但是在某一些地方还是存在着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干涉政权,然后向他们的国家发起战争,造成战争的伤亡等问题。fgc
我们现在我们国家的学生都能够坐在宽敞明亮的班级里,享用着先进和完备的教学资源,但是对于一些中东战乱国家来说,他们能够有桌椅都已经是是很幸运的事情了,他们的老师甚至没有黑板为他们讲课,我曾经看过一组照片,就是一些叙利亚的孩子在废墟中学习,他们只有一个板凳和一本破旧的书,老师就在前面为他们讲解内容。这些孩子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然而他们这些国家往往都是落后的国家,需要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所以这就会造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他们的国家不能很快的发展。
其实在和平的年代,无端的发起战争,伤害无辜的人也是有为人性的,因为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我们视每个生命为珍宝,每个生命都是需要我们去珍惜的,何况是一些刚降生的孩子,他们没有做什么错事,却不能享受我们国家这样的和平。他们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感受硝烟和炮火,感受人性的冷漠和残酷。从他们姑姑落地的那一刻起,便开始决定了他们的一生都在奔波和流亡。他们开始变得对战火和硝烟甚至包括一些武器,枪支弹药,感到非常的敏感,看到这些东西就会举起手来之前看到过一组图片就是一位摄影师想要拍摄在战争我家里面受害的小孩,那个小孩看起来才四五岁,但是当摄影师举起摄像机,那个小孩却将两手举起来,这足以看出来他在这种战乱的环境下对战争的敏感。
战争不仅会对人类造成危害,也会对环境和世界经济造成不好的影响,因为这些武器之中都是有害物质,散播到土壤里也会对土壤造成伤害,使土地变得贫瘠,而且也会摧毁房屋和建筑,给经济带来压力。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小学生作文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