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命题作文
作文审题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
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命题作文的题目是确定的,不可另起炉灶、改换题目,这是与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最大区别。
命题作文审题方法: 19、重点分析“题眼”。
命题作文文题中一般都有关键词,这些词就是所谓的“题眼”。 题眼:就是揭示意义,体现中心,点明重点或表现感情色彩的词语。“题眼”是题目的灵魂,是题目的核心,把握住了“题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了解了写作要避免的误区。尤其要注意题目中的修饰词语、限制词语和补充词语,因为这些词语对写作范围起着约束限制的作用,是文章特殊要求的标志。
如何抓“题眼”呢?(关键词)
句子文题 ,句子的动词往往是“题眼”,短语文题,短语中的修饰语一般来说是“题眼”,词语文题,这个词本身就是“题眼”
1、词语文题,这个词本身就是“题眼”。
如:《告别》(2014襄樊)《生日》(2014天津)
2、短语文题,短语中的修饰语一般来说是“题眼”。
(1)文题是一个偏正短语的,在短语中起修饰作用的词语,就是“题眼”。
如:《家庭琐事》中的“琐”字就告诉我们要多写家庭中所发生的细琐杂事;《充满活力的岁月》,“充满活力”是题眼;
(2)文题是一个并列短语的,有时要全部舍弃题目中已有的因素,而去寻找新的因素。
比如《成功与失败》、《父与子》、《师生之间》等等都是这样。这些题目中都有两个因素,但已有的两个因素都不是写作的重点,写作的重点在沟通两个因素的新因素上。比如写《师生之间》这个题目审题时就不会分别在“老师”和“学生”这两个因素上动脑筋了,只要写出一种新型关系就行了,老师和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等等,随便写哪—个方面都可以。找到文题蕴含的内在因素,审题任务即算完成,不必再在其他方面浪费脑细胞和时间。这样,审题的速度也就快捷了。
11.文题是一个简单句子,句中的动词往往是“题眼”。
如:《 妈妈笑了》中“笑”是题眼;
一般说来,题目是主谓句,“题眼”往往在谓语或谓语中心词上。如《我赞成这件事》,“题眼”是“赞成”,重点就要扣住“赞成”来写,文章也要围绕着“赞成”展开。
如果题目是动宾短语,“题眼”往往在动词上。如《过生日》,“题眼”是“过”,文章就要写清“生日”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或气氛中“过”的,是怎样“过”的。
如果题目是偏正短语,“题眼”往往是定语或状语。如《课余生活》,“题眼”是“课余”,要写出课堂学习生活之外还有哪些生活及这些生活带来的乐趣。
《那一幕,我难以忘怀》,“难以忘怀”也就是印象深刻,为什么印象深刻呢,你得给出充分的理由,如果写的是泛泛的人和事,比如,在街上看到一个乞丐觉得可怜,在课堂上被老师表扬有爱心,就“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了,那就没写出这个题目应有的震撼度。
《温暖的时刻》,“温暖”不仅是身体的,也应该是心灵的,而且重点应该放在后者。
《我眼中的色彩》,“色彩”不能单纯地写成“赤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如果简单地写成“我看到了红色、绿色、黑色”,那会让人笑掉大牙。你得琢磨其中的比喻意涵,比如黑色跟灾难往往联系在一起,绿色往往跟希望里联系在一起,从这个角度,可以写汶川地震,表现我们这个民族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
“色彩”是中心词,是选材和立意的关键。审题时要学会从“色彩”本义入手,探求其比喻义。常用来比喻那种思想倾向或事物的某种情调。如红色往往代表着吉祥、喜气、热烈、奔放、激情、斗志,蓝色往往与冷静、荔枝、安详、广阔有关。写作时既可写实,如家庭的装潢、校园的美化、城市的面貌等;也可以写虚,如个人美好的梦想、自信乐观的心态、宽容仁爱的修养等。
明确“色彩”这一中心词的内涵后,不要忽略题中的修饰成分——“我眼中”,他提醒考生,无论什么色彩,都是“我”的所见所感,而不是一个旁观者的客观叙述。写作时要从“我”出发,写出“我”对某一色彩或某些色彩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如《我钦佩的一个人》与《我喜欢的一个人》,二者的内容虽都侧重于写人,但“题眼”不同,就决定了选材重点不同。前者的“题眼”是“钦佩”,后者的“题眼”是“喜欢”,两篇文章的重点分别为“钦佩”、“喜欢”,两篇文章的选材也要从“钦佩”和“喜欢”入手。
如2014年山东济南中考作文题《偶然的发现》、江苏盐城中考作文题《温暖的时刻》中的修饰词“偶然”和“温暖”就是应深入挖掘的字眼。再如《一次不寻常的考试》中的“不寻常”和《最舒心的时候》中的“舒心”亦是应浓墨重彩的内容。
《她始终微笑着》,题眼是始终微笑着。文章的重点不仅可写和蔼的性格,也可写乐观的精神。 《送上我的祝福》表达我的感激之心:祝福有恩于我的人。表达我的善良的心灵:祝福那些需要祝福的人。
《生日》 《我的一天》《星期天》《班级新事》《放学路上》《母亲》《我和我最好的伙伴》《我成长中的一件事》《童年趣事》《心事》《爱心》《温暖》《美,在我们的中间》《乐在其中》
20、注意副词隐含的信息与要求。
“最”“也”“还”“再”“更”“其实”等副词出现在题目中,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往往是考生极易误入的陷阱。
如《我最好的朋友》中的“最”就规定了你笔下作为主角的朋友只能有一个;《失败也很美》中的“也”就规定了你所写的内容不能是平平常常的;《其实并不是这样》中的“其实”很重要,应写出“误认为是‘这样’”——“意识到不是‘这样’”的过程,如果缺少这层转换,文章就会偏题。
21、明确写作对象和范围。
找准对象。
所谓“对象”,就是写作时要写的内容。只有明确了写作的内容,才能把握写作的大方向。以记叙文为例,如:《我家的杜鹃花》等文题的写作对象是“物”;《一次有趣的比赛》的写作对象是“活动”;《我的书呆子爸爸》的写作对象是“人”;《愉快的寒假生活》写作对象是“事”。
《静静的夜晚》这个题目,如果从字面上理解,从正面思考,是无法下手的。夜晚静静的,万籁俱寂,有什么好写的呢?但是在这种“山穷水尽疑无路”之时,如果运用反向思维法审题,眼前立即就会变得明亮起来,就会见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其实,《静静的夜晚》这个题目要求写的是在静静的夜晚发生的不平静的事情。静静的夜晚,大地万籁俱寂,但是老师在灯下备课,种子在破土,小苗在生长,树叶在沙沙作响,河水在哗哗地奔流,小偷在蠢蠢欲动,边防战士在站岗放哨,公安战土正整装待发,党政领导在筹划方略,一个个小生命在呱呱落地??,思维的闸门一经打开,就觉得有写不完的材料。
再如写《古老的小镇》这个题目,从字面上看,是写小镇的古老,其实是要写古老小镇的新生,写它的新气象,帮风貌、新变化。《一件平凡的事》,其实是要写出事情的不平常的意义,《一个平凡的人》,其实是要写他的不平凡的事迹。掌握了反向思维审题法,一见到这类题目,能迅速穿透文题表面的障碍,把思维引向反面,很快便能审好题目。
明确范围。
“范围”是出题人给我们写文章时画的“圈”,作文写出了“圈”,就跑题了。范围有时间上的,也有空间上的。如:《一个夏天的晚上》,尽管写作的对象可以是人、物、景、事等,但写作的范围却从时间上予以限制——夏天的晚上;《听妈妈过去的事》,从时间上讲是写过去,但从人物上讲只能写“妈妈”;《一次比赛》、《一次难忘的比赛》、《我参加过的一次令人难忘的比赛》等文题限定越来越多,写作的范围也越来越小。
《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趣事》:
①这道题写作的对象是:事。
②这道题写作的范围是:一件事。
③这道题取材的范围是:身边的事。
④这道题题旨的中心是:有趣的事。
⑤这道题的文章体裁是:记叙文。
通过以上程序的思考和分析,然后再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用记叙文的形式,写一件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趣的事情。但审题还没有完结,还必须继续思考第七个更重要的问题:什么是有趣的事?所谓“有趣的事”,就是指能给人以新鲜感的事,也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事。这样的事,一般说来有点出人意料之外,情节比较曲折,甚至有点富于戏剧性。但是光有有趣还不行,还必须有意义,能给人以启迪和教育。分析到这里,审题的过程才算完成,最后的结论是:用记叙文的形式,写一件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们喜闻乐见的而又有意义的事。
22、要完全理解比喻意义。
这类比喻性题目前往往有一段精心设计的提示语,考生审题时需认真阅读这些提示语,学会由“虚”而“实”,在你熟悉的生活素材中确定与这一比喻义匹配的本体,写作时方能做到紧扣题目。
《打开心窗》审题思路
(1)揭示题目中“窗”的比喻义───心灵之窗
(2)文题重点是“打开”,要弄清三个问题:
①谁为谁打开“心窗”?——“父母”为“我”打开“心窗”。
②打开什么“心窗”?——打开“我”和“父母”间的隔阂。
③如何打开“心窗”?——用真诚的关怀打开“心窗”。
“打开”是一个过程,要写出“心窗”由关闭到开启的过程。
《我的一片天空》───采用反向思维方法揭示隐含义:父母离异,没有更多的钱买参考书,参加补课。我的天空是多么的阴暗、狭小,哪有余地供我翱翔?可我靠自己的好学精神,勤奋努力,驱散了自己天空中的乌云,打开了一片可以让自己自由飞翔的天空。
《 我心中的太阳 》:似阳光般的温暖、美丽或万丈光芒,既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
23、把握文字较长或句式复杂的题目的内在关系。
这类题目往往有着因果、条件等内在联系,审题时必须辨别清楚。如《我拥有,我快乐》,“拥有”是“快乐”的前提和原因,“快乐”是“拥有”后产生的一种心理情感反应,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有的考生忽略了这一点,因果意识不强,下笔时只写“拥有”,不见“快乐”,缺少必要的抒情议论;有的则只见“快乐”,少见“拥有”,缺少作为“快乐”支撑的叙述和描写。
24、从题目中审出详略安排方面的要求。
如2014年浙江温州中考作文题《下雨天,真好》,这是一道情景类命题作文,考生要在行文中创设“下雨天”这样的情景,而题目中的“真好”,是立意的关键,应详写。可是有些考生的记叙文中,用大半篇幅写“雨”或“下雨的情景”,写“好”一带而过,只是在文章最后用一句“下雨
天,真好”匆匆收尾,由于没有具体内容支撑,“真好”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如此安排详略显然偏离题目要求。
练习:
《妈妈,我长大了》
这个文题,其关键在于对“长大”的理解。如果认为“长大”的含义只是生理、身体的变化,或是学会了某种生活技能,能够照顾自己,胆子变大了,能对付别人的欺负等等,那么这种理解就比较肤浅。而如果能够寓理于事,从不同的角度写正处于花季年龄的初中生成长中的追求、向往、烦恼和困惑,以及对人生的初步认识,写人生中的各种各样的责任感已经在心中出现,那么,这样的思考就准确而较深刻地把握了文题的含义。
第二篇: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命题者直接给定一个词或短语或一个判断(如“童心”,这一个词;“飞翔的心”,这是一个短语;“这事我理解”,这是一个判断),并要求考生作文,这就叫命题作文。有时也会在题目之前添加一小段话,这段话也可叫引言,起到激发情感、引发思绪、提炼主题等方面的作用。阅读引言时,要产生联想想象,搜寻素材,选择素材,排好次序;然后看清要求,依要求作文。作文贵在创新、写出个性,要做到“他有我无,我有他无”。
2.半命题作文。命题者给考生一个词语或短语,但留有一部分要考生自己填写出来,一般情况,命题者会推荐选项,有时还会有提示语,这样的作文命题形式叫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题,主要有三种形式,前接式,如“_______究竟怎么了”;后接式,如“我读_______”;中接式,如“那一天,我_______了”、“用_______丈量_______”。审题时,要看清推荐选项、提示语和要求。补充完整题目时,可以选择推荐选项,但这只是低级的处理方式。我们要善于借助这些推荐选项和暗示性词语言,激活思维,想到其它。补充完整题目后,要读一读、品一品,看是否通畅,是否符合语法要求,还要想一想拟写好的作文题,是否有利于下面构思成文,否则就得重新拟题。
3.话题作文。一般情况下,话题作文是一种用一段话语作导引,启发考生思考,激发考生想象,用话题限定写作范围的作文题型,兼具开放性和限制性的特点。话题作文题材开放、文体开放,所以我们写作前一定要放飞自己的思绪,尽情联想、回忆、想象,只有这样写出的作文才能个性张扬,新颖别致。俗话说“有放有收、收放自如”,我们也应该看到话题作文的限制性,我们要善于从导引中、话题中、写作要求中找出其限制,领会命题者意图,坚决杜绝“放任自流”,据此,我们要善于从前面的“自由”中收住思绪,选择有用信息,下笔成文。
4.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就是命题者给出一则或几则文字或图画等,让考生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作文。命题者所提供的材料往往都集中表达一个主旨或围绕一个话题,决不会是杂乱无章。当然,有些材料初看可能感觉零乱,其实只要我们认真研读,就能找到其中的联系,是可以提炼出主旨或话题来的。这提炼出来的主旨或话题就可以拿来当作我们作文所要表达的主旨或话题。据此可看出,一般情况下,材料作文其实就是根据主旨或话题作文。所以,提炼主旨或话题是写好材料作文的第一步。怎样提炼呢?一看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词句;二看材料揭示的寓意;三从多角度分析、联想,选准最佳角度写作。
典例分析 >>查看更多实例
〔中考真题〕“雨露滋润禾苗壮”,植物生长离不开水分滋养,你的生命之树也离不开“雨露”的滋养,你的“雨露”也会让其他花朵绽放。请你以“雨露”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定(诗歌除外);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
(2014年兰州)
〔写作指津〕这个作文题带有多重含义,一是指本义雨水和露水,也偏指雨水。二是比喻义,比喻恩泽。三是享受恩泽。由此可看篇作文的立意可由此选择,可写的内容多。你可以选择第一含义,以“雨露”为说明对象,写成一篇说明文,也可以“雨露”为写作对象,
写成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你可以选择第二含义,写他人给你帮助、鼓励的叙事散文,也可选择第三含义,写成你给他人帮助、鼓励的叙事散文,当然你还可以根据“雨露”的比喻义,提出一个鲜明的观点,写成议论文。是不是就只能写成这些文体的文章,答曰:不是。其它的文体,也可能写。那么到底写哪种文体好呢?这要根据你平时的爱好和长度进行选择,写作时,一旦选择了这种文体,就要写成这种文体,决不要写成四不像。
要写好这篇文章,你不妨采用借鉴的方法。就是想想平时,我们读过哪些文章符合这个题目,或者稍作修改也符合这个题目。这样,我们就更好把握。其实像这样的文章很多,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我的信念》《散步》《爸爸的花儿落了》《社戏》《阿长与<山海经>》《雨说》等。
〔例文展示〕
雨露
考生袁燕彧
搬家已经九年了,我幼年的记忆都留在了那条幽深的飘着米酒香的巷子。九年了,我都没有好好的去看看了。今天,我终于能重回巷子。我刚进巷口,就闻到了那米酒独特的馨香,见到了朦胧细雨打湿了青石板小路。这小路还是那么窄,还是那么凹凸。这青石板铺成的路啊,不知留下了多少的回忆!
这小条路,爷爷陪我走得最多。因为奶奶比爷爷小十几岁,爷爷退休时,奶奶还在工作。平时都是爷爷抱着我走上走下。我记得,几乎天天爷爷都会推着我走,就在这不平坦的窄巷里子走,摇车总是“嘎吱嘎吱”地响,就像气喘吁吁的老人一样。有时,摇车坏了,爷爷就会抱下我来,修理这辆我哥哥、我姐姐坐大来的旧的不能再旧的摇车。或许是因为路不平坦吧,这摇车总是喜欢走两步响两下。
就是这样,这摇车陪我走过了四年时光。四岁那年,奶奶也退休了,在家里干点手工活,爷爷就更有时间带着我到处闲逛。有时,爷爷拿钱给我买吃的,一毛,两毛。我拿着钱就开心地跑着走了。爷爷就屁颠屁颠的跟在我身后。虽然我那时已经四岁了,会走路了,但总被那不平坦的石板路绊倒,每回爷爷总是抱起我,一边用那布满老茧的手擦着我的口水,一边说着:“不怕,爷爷把这路给拆了,就不会摔了,不痛的??”
我上学了,爷爷每天都来接我,牵着我的手,和我一遍遍的走过这不平坦的路。可是从那年秋末起,接我的人,和我一起走过这石板路的人就不再是爷爷了。奶奶替代了爷爷的工作。我很是伤心。我的爷爷走了,永远的走了。我再也没有机会和他一起在夕阳下牵着手,踏着凹凸的路回家、上学了。
爷爷那饱经沧桑的脸、银白色的头发、满口的假牙、布满老茧的双手、高而瘦小的身躯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唉,如今,我站在巷口,路还在,爷爷却不在了,我还在,昔日的欢笑却不在??然而,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奇异的景象,如火的晚霞穿过霏霏细雨,从巷子的对面照射过来,照
着这被雨露濡湿的小路,这小路还闪着星星点点的微黄中乏着微绿的光晕。这时,我仿佛看到一位老爷爷牵着一位小女孩的手在光晕里向我走来。
〔点击亮点〕这篇作文首尾呼应,前后出现的“朦胧细雨”、“霏霏细雨”、“雨露濡湿”“微黄中乏着微绿的光晕”实虚结合,塑造了一个美好的境界,不仅照应题目,更含蓄地揭示了文章主旨:爷爷对我的关心与呵护就像雨露滋润着我成长。
由此可看出,此文选择了第二、三义项写作,从爷爷的角度看,是“给他人恩泽”,从“我”的角度看,是“享受恩泽”。
全文写的都是日常小事,却浸透真挚情感,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是从心底涌出来的,“摇车总是‘嘎吱嘎吱’地响”,明写摇车,实写爷爷不辞辛劳;“用那布满老茧的手擦着我的口水”,这是细节描写,真实感人;“那饱经沧桑的脸、银白色的头发、满口的假牙、布满老茧的双手、高而瘦小的身躯”,运用了排比手法,写出爷爷去逝后,“我”脑中不断重现爷爷的形象,催人泪落。
第三篇: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
一、命题作文类型
从结构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1.词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词或者是词语。如《尝试》《肩膀》等等。
2.短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能是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等等,如《北京的符号》《留给明天》。
3.句子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我想握住你的手》《今年花胜去年红》。
从形式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两种类型:
1.完全式命题作文
只给命题与写作要求,没有其他文字材料加以说明,是纯命题作文的样式。
2.材料式命题作文
这是“材料+命题”形式的命题作文,在命题前有文字材料加以引导。如2014年江苏卷作文《人与路》:
有人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有了路。
还有人说……
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从内涵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1.观点型命题作文
命题就是我们文章要表达的观点,如《今年花胜去年红》《人生处处是考场》。
2.论题型命题作文
命题提供的是一个观点所属的范围,具体的观点需要我们对论题进行分析和切割,如北京卷的《说“安”》《谈意气》。
3.寓意型命题作文
命题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既有表面的意义,更有隐含意义,如《门》《路》《考场》。
4.关系型命题作文
命题采用两个或三个词语,中间用间隔号或“与”“和”等词连接,这几个词语或短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人与路》《树木 ·森林 ·气候》。
? 命题作文是一种最为常见的作文命题形式,以其命题的客观性和统一性,常常赢得
出题者的青睐。与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相比,命题作文既有共性的一面,又有其独特的一面,因此,要在考场中写好命题作文,除了要把握好作文的一些基本要求之外,考生还要特别注意命题作文的特点,掌握命题作文的写作策略,从而实现命题作文写作的新突破。
二、典例展示
底线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端的界限;二是指最低的条件,最低的限度。也写作“底限”。
请以“底线”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三、写作指津
(一)、追问展开,理解内涵
1、什么是底线
底线是最低的限度,不可逾越一步的界限。世间万物都有底线,越过了底线就会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60万年前的那次小行星撞击地球,一定越过了很多物种生存的底线,其后果是大量生物灭绝。稍多一点的二氧化碳气体能较好地保证大气层,可是越过了底线就会产生温室效应。人的心中也有无形的底线,时时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就道德(伦理、人格、做人)而言,底线就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的最起码的准则,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维护自尊的法宝
2、为什么要讲底线
在网球或羽毛球比赛中,对进攻者来说,通过控制底线,可以调动对手,或利用对方失误得分,或利用前场小球得分,从而增加获胜的机会。对防守者来说,底线球控制得好,可以挫伤对手的进攻积极性,在防守中寻找进攻机会,进而赢得主动权。但是,不管对于进攻者还是防守者,出了底线,那都意味着自己失分。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现实生活中,做人或做事不可逾越一定的规则或最低限度,超越或突破了,就会付出代价。
3、怎样确定底线
? 从立身处世来说,做人要有原则,要讲求职业道德,恪守法律法规,堂堂正正做人,
明明白白做事。这其中,守法是一个公民的立身和处事之本,是公民都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是道德的最后底线。一个不守法的人,必定是个不道德的人。当然我们不能仅满足于这个底线,而是要时时自觉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处处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慎独,慎微,慎行,不断升华自己的道德境界,这样做才是一个有道德情趣的人,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一个奋发向上的人,一个走向成熟的社会人。
(二)、添加语素,化虚为实
命题作文的题目一般来说,大都是“虚”的。例如“底线”这一作文命题就是“虚”的。作为考生而言应该运用化虚为实的方法,一定程度上扩大题目的内涵。就“底线”这一命题,我们就应该转化为实,扩大它的内涵。
a.添加语素,构成语境
有些命题,如词语或短语式命题,审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语素,构成语境”的办法来完成审题,即在所给定的词语前或后添加词语或短语,丰满所给的词语,来显示自己要表达的主旨。要尽可能多角度添加,以便自己有筛选的余地。
例如《尝试》:
可以在词语前面添加一定的内容:危险的尝试、成功的尝试、失败的尝试、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一次难忘的尝试、……
可以在词语后面添加一定的内容:尝试投稿、尝试游泳、尝试自立、……
再如《北京的符号》:
可以在短语前再添加内容,使命题更明确,如“留住北京的符号”“创新北京的符号”“设计北京的符号”“什么可以称为北京的符号”等;
也可以在短语后添加内容,使命题更具体,如“北京的符号是什么”“北京的符号有什么特点”等。
b、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有些命题比较具体实在,我们需要化实为虚,抽象概括;有些命题比较抽象,我们需要化虚为实,找到抓手;还有些命题可能虚实兼备,我们则需要虚实结合。例如《肩膀》: “肩膀”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属于虚实兼备的形式。
实指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语素”的办法来确定立意,在它前面添加必要的定语,如“父亲的肩膀”,写一曲亲情的颂歌。
如果“肩膀”虚指,则要理清它虚的内涵。比如:
①依靠;②承担责任(“身肩重任”“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③团结协作(“并肩作战”);
④基础(英国科学家牛顿说过“我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再如《我想握住你的手》:
命题中的“你”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
实指时,“你”就必须是一个具体的、身边的事物或人物,如“父亲”“同桌”“友人”等,来抒写动人心魄的亲情、友情乃至书写美好纯真的爱情等。虚指时,“你”就应该是一个抽象的事物,或超越时空限制的事物、人物。如由虚处着墨,写想与某位历史名人握手,想握住某部文学名著主人公的手,或是握住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甚至外星人的手;也可以想握住“节约”的手、“诚信”的手或“青春”的手等等。
思考:“底线”这个题目可以添加哪些语素?怎样化虚为实?
1、添加定语或添加动词
如心灵的底线、道德的底线、文化的底线,控制底线、坚守底线、打破底线等。
底线不只存在于比赛中,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处处有底线。工作的底线是完成任务;学习的底线是完成学业;生活的底线是解决温饱;家庭的底线是婚姻尚存……底线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那是我们一切问题的最低点。只要不出底线,一切都是那么波澜不惊,相安无事;一旦出了底线,就象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问题烦恼趋之而来。完不成工作任务,就有被辞退的危险;完不成学业,可能被留级或肄业;解决不了温饱,人们会另找出路,社会就会不安定;家庭中婚姻没有了,就会破裂拆散。底线就象建筑物之地基,很难想象没有了地基的建筑物会巍然屹立。总而言之,守好底线是我们一切活动的根基,是我们做事成功失败的关键,是我们快乐烦恼的源泉。
(三)、化大为小,确定主旨
方法:选择一个方向,尽量从小处着手。因为开口越小,主题就越明确,也就越容易贴近生活,也就越容易入笔。
具体而言,就是把确定的方向变成一个明确判断。如底线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的最起码的准则,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维护自尊的法宝 ;守住人生底线,让我们无愧于良心的审问,在道德责任义务面前做个堂堂正正的人 。
(四)、整合选材,精巧构思
命题作文由于限制过“死”,它的写作内容容易出现雷同,因此,如何在考场中选好材,是每一个考生应该重视的问题,同时在一定的考试时间内,自己的文章构思要尽量求精求巧。要选好材,可以运用整合法。考生面对题目时,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选材,综合地讲,有“时间跨越”和“空间跨越”两个角度,然后把自己所能想到的材料进行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就是“取新不取旧、取小不取大、取实不取空、取深不取浅”“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在严格选材之后,还要花心思考虑文章的构思,开头结尾、过渡照应、起承转合等等要做到心中有数,使文章的结构精巧而富有美感。
1、课本素材:文天祥在元军的威逼利诱中选择了坚强的站立,吟诵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谭嗣同在朋友劝他逃亡中选择了宁死不屈,谱写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生命华章;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从容就义,弹奏出“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青春旋律;一代文豪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描写的一位车夫形象 ,那位车夫的心中永远存在着一条分明的道德底线,它不会因为时代变换而失去光彩,反而会在那个黑暗的时代放射耀眼的光彩。
2、历史事实:叔齐伯夷推崇谦让仁爱的美德并以之为底线,皆武王之暴虐行径,义不食周粟,遂饿死寿阳山;北海的苏武,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他用行动做出了承偌,面对威胁和劝降的轰炸,用心灵道出了做人的底线;被赐金还家的李白以伸张一身正气为底线,遂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慨叹;陶渊明、朱自清、齐白石因为把握
住了做人的底线,而名垂青史;秦桧、汪精卫因为失守了做人的底线而遗臭万年。底线被冲垮的人,难免堕入罪恶的深渊 。
3、现实生活:正面的例子有那献身草原的牛玉儒,有那根植西藏血洒高原的孔繁森,有那铸就长缨锐旅、锻造导弹雄师的杨业功,坚守墓碑二十年的陈健,不畏生命受到威胁的陈晓兰、刘姝威、王选,中原浩气长存的女公安局长任长霞等;反面的例子如剽窃抄袭、官员公款赌博、庇护走私、医生销售假药、索要红包,商人偷税漏税、伪造假账,受贿1000多万元的黑龙江原政协主席韩桂枝,贪污2500多万元仓皇出逃被判死刑的贵州市原交通厅厅长卢万里 ,还有成克杰、胡长清之流,在东亚人民的唾骂声中参拜靖国神社的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造假贩假的韩国科学家黄禹锡等。
4、打破底线的例子:有时底线的价值是执著的信念。科学上,认为凡是超越这条底线的就是反科学的。但是,哥白尼却说地球绕着太阳转,希伯索斯却坚决反对平打哥拉斯的“万物皆有数(有理数)”认为无理数是存在的。结果一个遭了火刑,一个遭了沉舟身亡的惩处。面对不可撼动的科学”事实”,面对残酷的惩罚,他们并没有退缩。相反以执著的信念,以一个科学者的应有的求实,求真的态度,毫无顾忌地推翻这样的底线。他们以这样的信念寻找到了自己底线的价值。没有勇于越出底线的人社会将停滞不前,陈天桥的公司面临倒闭,众人劝他收底,可以保持亏本的底线,但是他选择了越过底线继续贷款,买断并改良“传奇”,终于跃出底线反扑过来,短短几天身价暴增数倍。我国著名运动员占旭刚,在2014年悉尼奥运会上为中国又夺得一金,说起那场比赛可谓惊心动魄,当时他只有一次试举机会,而他所选择的重量已经超过了他承受的底线,但他勇于尝试,真是惊人一举。
(五)、拟写提纲,快速构思
提纲的基本结构
文题:
文体:
主题:
开头:
主体:
结尾:
(六)、美化语言,力求出彩
考场作文很注重考查语言的功底,在很大程度上,语言表达水平直接影响到作文的评分优劣。命题作文是同题竞赛,由于内容的基本一致性,语言的差别就显得非常明显,因此,要写好命题作文,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
在文从字顺、准确流畅的基础上,考生要学会美化自己的作文语言,力求表达生动形象,亮丽出彩。如何使自己的语言精美起来呢?
第一,要在句式上下功夫。句子表达要善于变换多种句式,如长句短句结合、整句散句结合等等。
第二,要在修辞上下功夫。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这些常用的修辞手法,是增加文采、提高文章品位的重要手段。
第三,要在引用上下功夫。恰当引用一些名言警句、歌词俗语、优美诗句等,也能够增加文采,并且可以展示自己的生活和阅读积累。
? 底线
?底线是什么?它是华益慰手术刀下精湛的技术和他对患者负责的诺言;它是王
百姓时时命悬一线却又心系大众安危的精神。它是高耀洁“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的铮铮誓言;它是魏青刚三进三出巨浪后默默走出人群的背影??
?生活中人们坚守着自己为人底线,向社会展示着如玫瑰花开的绚烂。而她们都
?
?
?
?
?
?
?
? 是那铿锵玫瑰,在惊涛骇浪中奋勇争先,不仅坚持这自己的底线,也使玫瑰香味久留。 映日黄昏出彩霞铿锵玫瑰久留香她是中原大地上又一位女英雄,除暴安良、扫黑除恶,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济危救贫,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如此的爱戴,是因为她心中有着对百姓最虔诚的尊敬。任长霞坚守了她的为人底线和职业底线。她,生如夏花一样绚烂,死如秋叶一般静美;她,像一抹晚霞,消失在天际,可是留下的却是永不散去的玫瑰香味。她给为官者树立了榜样,诠释着“父母官”这三个字最深刻的内涵,她也为为官者划下了——一条怎样为官,怎样为人的底线。 绚丽奇葩出女排铿锵玫瑰香更浓曾经沸腾了一代人的热血,也在中国人的心里留下了长达20年的期待,2014年的一天,于无声处,绝地反击。是她们,让最后的希望攀登着意志的肩膀上升,直到最后的一记重扣敲开胜利的锣鼓。金牌唤回曾经的光荣,胜利开启崭新的梦想!女排精神已经成为中国体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个个都是铿锵战将,在体育竞技场上像傲然绽放朵朵玫瑰。那是因为她们坚守自己的底线,那底线上承载的太多太多——教练的期望,国人的期盼,祖国的光荣??守好底线是她们成功的关键,她们做到了。守好底线,我们需要王顺又十几年如一日的耐心;守好底线,我们需要叶笃正让外国人同我们接轨的大气;守好底线,我们需要徐本禹那扛起倾颓教室(内容来源好 范文网www.HaOworD.cOM)的执著精神??守好底线,续写自己的人生传奇;守好底线,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守好底线,
让玫瑰持久弥香。让我们坚守自己的底线吧。
?
? 评析:本文以小标题的形式,从两个方面阐释了底线的内涵。结构上采取总——分
——总的形式,使人一目了然。语言优美简练,句式灵活多变,尤其是大量排比句式运用,凸现了文章的文采。
? 例文:
? 幸福的底线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过:“如果你手上扎了一根刺,那你应当高兴才对,幸亏
不是扎在眼睛里。”原以为这只是一种幽默的调侃戏谑,后来才发现,其实这也是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智慧,且为许多贤达俊杰所服膺。
?一次,曾任美国第三十二届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家中失窃,损失惨重。
朋友写信安慰他,罗斯福回信说:“亲爱的朋友,谢谢你的安慰,我现在一切都好,也依然幸福。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 作家史铁生曾写道:“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
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不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任何灾难前面都可能再加上一个?更?字。”
?他们实际上都是在为幸福画底线,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底线也就各有不同。
?契诃夫的底线就是毕竟“刺没有扎在眼睛里”;罗斯福的底线则是,丢了东西却
没有伤人,更没有“丢人”;而长年为病痛所困的史铁生底线更低,只要活着,“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
?在外人看来,他们都是不幸的,但由于给自己画的底线很低,所以他们活得很
坦然、很洒脱,也不无幸福感。
? 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一个总是觉得很痛苦的人,往往就是把幸福的底线划得太
高的人,期望值过高,欲望太大,结果与现实产生较大差距,于是痛苦就降临了。 ?譬如说,一个把幸福底线划在得诺贝尔奖上的作家,志向固然远大可敬,但他
这一辈子都很难有幸福感,因为这种机会太渺茫了;而一个经常发表小豆腐块文章的业余作家,却常常志得意满,感觉良好,因为他的底线是:文章能发表就是幸福,不拘长短。一个把幸福底线画在富可敌国上的大款,很难心想事成,自然也就无法快乐,哪怕他已经富甲一方;反倒不如那些出大力挣小钱的民工心情愉快,了无挂碍。
?所以,腰缠万贯的富翁未必就比家境小康的农夫幸福,身居高位的显贵不见得
就比街头的小摊贩幸福,学富五车的大学教授不一定就比幼儿园阿姨幸福。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们幸福的底线不同,一个画得太高,很难实现,一个画得较低,很容易达到。
? 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里张老太太说得好:“啥叫幸福?医院里没咱的
病人,监狱里没咱的犯人,门口没有讨债的,这就是幸福!”退一步说,即便你遇到灾难和不幸,这时候,适度地降低一下幸福的底线,也有助于调整心情,渡过难关,坦然面对生活。
?总之,倘若我们能学会把幸福底线画得低一点,实在一点,离自己近一点,稍
许努力便可实现,这样,你便每天都能感到幸福,幸福就在身旁。
第四篇: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走在路上”写作指导及优秀作文
【提示】
“路”既可以是本义上的路,又可以是通往理想之路、生活之路,还可以是 相对于结果而言的过程??“走在路上”,重心在“走”,强调过程重于结果, 贵在参与,重在实践,贵在追求,贵在奋斗不息。
【立意】
1、要走,不要停。
(1)路是人走出来的,不肯走路的人永远也达不到目标,不敢走路的人永远 欣赏不到远方的风景。
(2)只要为远大的理想而奋斗不息,即使永远达不到目标,也是可贵的。
2、走在路上的态度,怎么走。
(1)不要因为有坎坷就裹足不前,不要因为取得了一点成绩就止步不前,要 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
(2)既要学会欣赏沿途的风景,又不要贪恋沿途的风景而忘记走路。
(3)不要总是低头走路,要经常抬头看路、回头看路,要经常清除掉鞋里的“沙子”。 补充
;
谁走,走哪条。
三类例子:自身经历,感动中国,鲁迅李白陶渊明。
不好:字数不够,写路不写走,走在路上想起了什么
(想的远的),知识性错误,不扣题。
走在路上
“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为自尊地生存,为自我的证明??”
当这首歌回荡在耳畔,
它如船桨一样在我的心海中激起阵阵涟漪。
透过空蒙
的海面,我看到张瑞敏的顽强,看到牛根生的执著,看到马云的从容与镇定。
走在路上,曾经我不解“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不解“水到 穷处待云起,危崖旁侧觅坦途”,不解“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那时的 我,过多地贪恋身边的“风景”,在不知不觉中滑向抛物线的减区间,直到坠地 的那一刻,我才明白自己已偏离轨迹许久。
托起疲惫的身躯我又一次走在路上,这一次与成熟携手,与坚定同行。
走在路上,真的需要坚定。
泰戈尔说:
“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
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我不需去下地狱,却要爱烈火中百炼成金,
去获得创造天堂的力量,流泪流汗,去完成一次壮阔的远航
!
而这一切,需要有
坚定的信念作翅膀,坚定的勇气做后盾。
走在路上,我一路感受坚定。
是谁在高唱“人到万难需放胆,事当两可要平心”
?
那是张大千。他告诉我:
遇到困难要有坚定的意志,
有胆量去同困难作斗争,
遇到左右为难的事情,
要静
下心来认真权衡利弊,以坚定的信念做最明智的选择。
是谁在唱“为人树起脊梁铁,把卷撑开眼海银”
?
那是谭嗣同,他告诉我:
为人处事要有原则,
以坚定的目标走自己的路,
立志做自己的主人,
不做奴才。
是谁在唱“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青松翠竹白梅兰”
?
那是方志敏。
他告诉我:做人要像松竹那样坚定有节,根深深扎入大地,渴饮甘泉,未出土时 便有节,枝摇星月,叶拍苍天,直到凌云高处,仍然虚心。
走在路上,坚定的信念在左,坚定的意志在右,坚定如种子,我走在路上手
握坚定,时时播种,时时开花
!
坚定,永恒的主题
走在路上,坚定为我开路
!
走在路上
赵莹
长路漫漫其修远,
人生
,
原本就是一场上下求索的跋涉。
既然终点是固定的,
又何必一路奔忙,辜负了一路花香?
走在路上,要学会享受过程。品一路花香馥郁,听一路婉转莺啼,只有善于
欣赏的人才能体会到生活的美丽,
才能享受生命的欢愉。
多少人的一生都在奔忙与追逐,认为人生的景致在遥远的前方,只有金钱与权势才是通行证。殊不知幸福原本就是一种感觉,路旁的一丛野花,一溪活水都可以是幸福的源泉。
走在路上,需要相互扶持。人生不是孤独地跋涉,既然别人都是自己生命中的匆匆过客,何不珍惜这短暂而珍贵的同行时光?
爱在左,同情在右,手心中生
出温暖,一路扶持,风雨相伴。一个温暖的微笑,一句真心的祝福,都会给艰苦 跋涉的人以笑着继续的勇气。
路上的好人给我们远行的坚定,
走在
人生
之路上请
相互搀扶,用爱温暖。
走在路上,
要坦然面对一路风雨。
没有一路平坦的
人生
,
当锐利的荆棘刺破
了你的双手,
当乌云的阴霾遮住了光明,
当岁月的风雨让你筋疲力尽,
要坦然面
对。
一代文豪苏轼一生辗转,
乌台下狱,
九死一生,
贬居的日子里他不但要忍受
物质上的匮乏,跟经历了精神上的抑郁
壮志难酬的苦闷,故交旧友的疏远,
人
生
路上的风雨一并袭来。
但苏子以他博大的襟怀,
坦荡的心胸将刺入生命的痛升
华成了一种晶莹。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只有品尽沧桑,才能
以俯视的姿态看待一路风雨崎岖。
因此,
走在
人生
之路的人们,
请心存一份旷达
与坦荡。
走在路上,要为后人披荆斩棘。世上本没有路,为人类的进步辟道是艰辛的,然而家国天下,苍生百姓面前,坚辛与彷徨又算得了什么?
鲁迅铸笔为剑,为开辟一条剑拔的民族振兴之路一路求索。那些以血荐轩辕的斗士留给后的是永久的心灵震撼!脚下的路来之不易,每一条路旁都埋着先驱的白骨。走在路上的人 怎能不奋起崛起! 走在路上,品一路花香,携二三好友,笑看天上云卷云舒,坦对路上凄风苦雨,去跋涉,去开辟,去品味生命,去成就人生
走在路上
宁昊
漫漫人生路途,有颠簸,有怅惘,有失落,有希望,
我们行在人生路途上。
蒲公英并非天生会飞,只是懂得借助风。
走在路上,总会有些不顺畅,为了更好地完成这段路程,抵达成功,我们要善于借助别人的力量。
一个小男孩同爸爸一起在后花园里除草,小男孩用尽各种办法也无法铲除那块顽固的石头。 这时爸爸走向他,“你已经用尽各种办法了并尽了全力,对吗?
”爸爸轻声问道,小男孩失望地点点头。这时爸爸轻松地挪走了这块石头,笑着对他说:“不,孩子,你还可以求助于我。”
第五篇: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相遇”的写作指导
【文题】人世间最难相遇。我们每天与很多人擦肩而过,但这不是相遇;我们不停地认识一些人,互相开着玩笑,这也不是相遇,只有在最初见面的时候,你突然觉得心里生出了一些异样的情愫,而且这种情愫潜藏在心里,那才是相遇;只有在初次见面后的很多天,你回忆起那一刻,心里充满了敬畏、钦佩、惆怅、感激、甜蜜等情感,那才是相遇??
请以“相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题解】从材料来看,题目中的“相遇”并不是指一般的接触,而是指令人心灵受到感染、 震动等的接触。相遇的双方可以是人与人,也可以是人与物;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想象的;可以是快乐的,也可以是忧伤的,此题宜写成回忆性散文,深情回忆曾经发生过的难忘的“相遇”,通过具体的动作、对话等
描写,表达内心的深刻感受。
【构思导引】
角度一:写自己与现实生活中选材的某个人相遇。这个人可以是你的亲人,也可以是你的老师、同学或陌生人。要选取相遇后心与心发生了碰撞,产生了美好情感的事,这样的材料才符合”相遇“的内涵。比如你只身在外,身处困境,遇上了一位好心人,他热心地帮助了你,你感激万分。这样的相遇确实值得回味。
角度二:写自己与某种物相遇。这种物可以是动物、植物或其他事物,只要你与它相遇时产生了难忘的感情就行。例如你在忧伤时独自来到野外,发现了一种很不起眼的小草,它虽小得可怜,却乐观地随风摆动。它给了你启发,让你从忧伤中振作起来。这种相遇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角度三:写自己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相遇。在阅读中认识了某个人物,被他的精神所感染,被他的遭遇所震撼,为他的行为所折服??那么就可以写与这个人物的相遇。
例如阅读
《鲁宾逊漂流记》,被鲁宾逊坚强不屈的精神深深感动,经久难忘。
【素材拉练】
名言警句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选材角度:不要排斥有意义的相遇)
2.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
(选材角度:与久盼的事物相遇最快乐)
3.疾风知劲草。——《后汉书》(选材角度:草与风相遇,方显刚劲)
4.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增广贤文》
(选材角度:与什么相遇,就有什么教益)
5.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韩愈(选材角度:相遇需要机遇)
6.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选材角度:与贤者相遇能自觉改变自己)
7.慈爱和诚实,彼此相遇。公义和平安,彼此相遇——《旧约全书》(选材角度:美好的事物总能相遇)
实例
1.钟子期与俞伯牙相遇,因一曲《高山流水》而相知,并成为知音。
2.鲁班上山采药,与芒草不期而遇,被其划破手指,受其启发,发明了锯。
3.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一度消沉,冒昧向大作家托尔斯泰倾诉。托尔斯泰回了一封长达38页的信,倾尽关爱。罗曼·罗兰读信时感动得泪流满面,终于走出低谷,后来成为世界著名作家。
4.数学家华罗庚读到陈景润的数学论文,惊喜地发现了他的才华,于是将他调到自己身边, 1
使他成功地摘取了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例文1】
相遇
问题:相遇是什么?
思考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当一个男子第一次与一个女子相遇时,他对她有了异样的好感,对她一见钟情。
虽然互不相识,可这种不经意的擦肩而过,凝聚成一种难忘的情感,这便是相遇。可见,真正的相遇是一种缘分。
思考二:在一个寒冷的早晨,公共汽车上挤满了人。一位军人穿着单薄的军装,坐在靠车门的座位上。这时,车停在一个小站,车门开了,上来一位老人,外面立刻吹进一阵刺骨的寒风。这个军人竟然没有给老人让座,车上有人小声议论起来。而这位军人好像什么都没听见。车又停在一站,车门开了,又一阵寒风吹进来,军人打了一下冷战,下车了,空出了座位。而那位老人实在经不住寒风的吹袭,远远离开了那个座位。此时人们才知道,那位军人不让座,是在为后面的人挡风。可见,真正的相遇是一种理解。
思考三:小女孩在街上玩,不小心被迎面而来的车撞了。一位陌生人路过,抱起小女孩就往医院跑。对小女孩而言,这是一个陌生的人,他们并没有什么关系,而正是这个与她无关的人救助了她,给了她第二次生命。可见,真正的相遇是一种无私的关爱。
结论:真正的相遇是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不管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相遇带给你的都是美好的记忆。
【点评】本文以“问题——思考——结论”为框架,形式新颖,也便于直接表达思想感情。开头由“相遇是什么”领起下文,引人思考。然后引出三种对“相遇”的理解,从不同角度阐明 了“相遇”的内涵,启人深思。最后以结论的形式收束全文,突出中心。
【例文2】
与青春相遇
眼看着衣服一件件变小变短,被叠放在箱子底层,成为寂寞的过客。听着嗓音一天天变粗变沉,我猛然醒悟:在不经意间我已与青春悄然相遇。
十三岁的我,笑脸盈盈,阳光灿烂,但更多的时候是装着深沉,沉默是金。原以为自己 已拥有的纯真不会失去,现在却越来越觉得我不再拥有单纯。成长的岁月将我打磨,使我不再浑然天成。不算太健全的大脑已经变得太复杂,总有想不完的问题,总有剪不断的情绪。 和青春相遇的我,似乎封锁了心灵之门。我在长高,父母却在变老。可长高的我,总喜欢用“伶牙俐齿”来让事情有个不一样的结局,从而把无奈的双亲晾在一边,自己却不管不顾地走开。一次又一次地与父母对峙,才发觉自己已经有了叛逆心理。其实我也不想把太多的伤心留给父母,让无奈染白他们的双鬓。
和青春相遇的我,总想通过战胜父母来证明自己的存在,用父母的伤痛来满足自己的虚荣。数学试卷上老师的表扬,被我视为至理明言,好想欣喜若狂地大叫一声:“我是天才!”却被理智压制住了这疯狂的举动。总是在内心隐痛时,表现在脸上的却是洒脱。满口的不在乎其实都是在乎。所谓无所谓的我,其实一丁点都输不起,因此,独自一人时,晶莹的泪滴 变成了青春豆旁的常客。在别人面前总是把笑容摆得那么巧妙,却把落寞孤寂藏在心底。
和青春相遇的我爱在别人面前带着华丽的面具,把成长的孤独和痛苦留给自己。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乘着自己的小船,和着波涛的旋律,披着青春的光芒,乘风破浪。我立下了誓言:我要上清华,我要读北大!得意洋洋的豪言壮语刚说完,却发现,小舟已被狂风恶浪卷出了轨道。一度曾想要放弃,让小舟随波逐流,任意飘荡,但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促使我抓牢双桨,为了那个誓言,为了那个愿望,我要奋力向前,冲向梦里的远方。和青春相遇的我,不再总被困难吓到。已经知道为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自立自强。或许十三岁的我,已经变得太多,可是,我相信,我的青春火炬才刚刚点亮。
【例文3】
相遇
人生不是一场雨吗?虽然你曾在其间尽情地跳跃,你曾无拘无束地驰骋,但更多的时候你却忍受这雨后的潮湿,饱尝着人生的寂寥,辉煌时段过后,你就要避退隐之,默默地奉献着,是的,这是幼稚的我曾经的想法,直到有一天,我与“它”相遇,我的想法动摇了。
那是一个慵懒的午后,我徒步在一条小道上。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一切都是毫无生机。突然,我眼睛一亮,发现了一抹绿,是的,在一丛灰褐色的枝叶间发现了一抹绿,那是怎样的绿啊,谈谈的,嫩嫩的,有呼之欲出的灵动。我仔细一看,其实是硕大的两片叶儿,两叶儿紧挨着,仿佛在说着悄悄话,好不生气,而我与这叶儿的意外相遇,真合乎“蓦然回 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那午后与叶儿的相遇,不觉滋润了那近几干涸的心灵。似乎它的出现,让我的生活也充 满了生机,于是,我每天都会驻足于这两片叶儿间,伫立端详着,不时凑上身子,弯下腰, 小心翼翼地观察一番,可是,那叶子似乎并没有生长,我开始担心,开始牵挂,它是不是生病了,是不是太阳太猛缺水了,还是,那一刻,两叶儿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于我的血液一起奔腾着。过了几天,当我再次去看那两片叶子时,它长势喜人。叶儿已完全伸展,支撑着。而渐渐地,叶儿那昔日的嫩绿已消然,枯黄取而代之,我也意外地发现在原来两叶下面已冒出了新叶。嫩嫩的,绿绿的,还是那样的灵动。而老叶为了给新叶有足够大的生长空间,它毅然
选择了离去。它把自己的身子撕成了两半,殷红的鲜血从上方缓慢流淌下来,一滴,两滴,我分明清晰地听到那撕心的裂痛,而老叶却无悔地做出了选择。“落红不时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老叶离去后,仍为自己的下一代提供养分,它
无悔,无怨??生命的价值不在长度,而在宽度;
什么的意义不在获取,而在付出;生命的辉煌不在瞬间,而在永恒;而在一切的感知,都归功于我与它―――叶儿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