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个人文档 > 实习报告 >

天文实习报告多篇

发布时间:2023-06-15 08:37:04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概述:天文实习报告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天文实习报告多篇

【第1篇】大学生天文台实习报告

到了凤凰山天文台,感觉果然和北京很不一样,那里的气候很湿润,地方也很宽敞,到处都郁郁葱葱的,很清新。29号那天,我们去了石林玩,那神奇的喀斯特地貌很是特别,再一次让我领会到了大自然的奇妙。

随后的两天,云台的老师为我们精心准备了8个讲座,每一场作讲座的都是那里的精英,我对其中的几个报告印象尤其深刻。首先是云南天文台的台长李焱先生为我们介绍那里的一些基本基本情况。云南天文台是1972年经国家计委批准正式成立的,直属中国科学院,是首批进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综合性研究所,也是我国南方最大的天文实测基地。具有天体物理、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两个专业的硕士授权点、博士授权点和一个天文学博士后流动站。现在云台主要分为3个观测站点,其中,凤凰山是天文台的研究中心,丽江的高美古天文台还在紧张建设中,澄江的抚仙湖太阳观测站建成后也将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太阳观测站。凤凰山上集中了许多的观测设备,主要有:1米光学望远镜,1.2米激光测距望远镜,10米太阳射电望远镜,2.8米镀膜机,以及一些光电子学实验室。那里的工作人员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恒星天体物理,星系与活动星系核,太阳物理和太阳结构,以及一些天文台选址、仪器、技术方面的工作。云台还积极加强国际合作,与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美国国立天文台、德国马普学会、日本国立天文台等许多国内外著名天文研究机构,在天文学观测与研究、望远镜及其终端设备研制、天文新技术与方法等方面有广泛合作,包括合作研究、共同运行望远镜、共同研制和开发新型终端设备等。

钱声帮先生为我们做的报告是《用1 米望远镜进行密近双星的观测和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米望远镜简介、密近双星的研究以及较差测光的观测。刘忠副台长的报告是《天文光学设备的新纪元》,他讲得很生动,我从中了解到了最近天文学应用的新技术,计划中的大型望远镜更是让人期待,从他的报告中我们感受的到未来天文的魅力。李可军研究员的《太阳活动及太阳活动周的研究》为我们介绍了云台的主要太阳观测仪器以及参加国际合作的一些研究课题。毕绍兰女士则就《日震学和太阳模型》为我们展开了相关讲解。关于激光测距的报告则由于我们专业知识欠缺听的不太明白。

云台首席科学家韩占文研究员的报告非常精彩,我在来实习之前就已经久仰他的大名,这次能听到他的报告更是觉得激动。他讲的题目是《恒星演化及其应用》,主要探讨了椭圆星系的紫外反转问题、星族合成、b型亚矮星的一些研究、以及关于演化星族合成的初步结论,其中提出了不少值得研究的问题,加深了我们对天文研究的兴趣。

我们参观了天文台的1米光学望远镜、10米射电望远镜和太阳望远镜,1.2米的激光测距望远镜还正在建设。我们还参观了研究人员的实验室,他们都在忙碌着。在其中一个实验室我们看到了一些望远镜的小模型,很有趣。

在云台,我们和那里的研究生接触不多,只是简单了解了一下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感受的到,他们的生活和娱乐气息很浓,那里的学生很多,有一些专门从事仪器制作。我想,要是能和他们有一些更多的接触和了解就更好了。

在云南实习的这几天,我觉得过得很充实,两天的报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云南天文台还有许多正在建设中的项目,为我国的天文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力量。身为未来天文事业的建设者,我通过这次云南之行增加了对天文的兴趣和信心,我相信,通过这么多人的努力,我国未来的天文事业一定会蒸蒸日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第2篇】天文台实习报告

实习报 告

天文系0 1级 王燕平

xx年8月26日到9月3日,我们去云南天文台实习,除去坐火车的时间,我们在昆明待了5天,那5天是短暂而又美好的,而我对这次的昆明之行也是感触很多。

到了凤凰山天文台,感觉果然和北京很不一样,那里的气候很湿润,地方也很宽敞,到处都郁郁葱葱的,很清新。29号那天,我们去了石林玩,那神奇的喀斯特地貌很是特别,再一次让我领会到了大自然的奇妙。

随后的两天,云台的老师为我们精心准备了8个讲座,每一场作讲座的都是那里的精英,我对其中的几个报告印象尤其深刻。首先是云南天文台的台长李焱先生为我们介绍那里的一些基本基本情况。云南天文台是1972年经国家计委批准正式成立的,直属中国科学院,是首批进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综合性研究所,也是我国南方最大的天文实测基地。具有天体物理、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两个专业的硕士授权点、博士授权点和一个天文学博士后流动站。现在云台主要分为3个观测站点,其中,凤凰山是天文台的研究中心,丽江的高美古天文台还在紧张建设中,澄江的抚仙湖太阳观测站建成后也将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太阳观测站。凤凰山上集中了许多的观测设备,主要有:1米光学望远镜,1.2米激光测距望远镜,10米太阳射电望远镜,2.8米镀膜机,以及一些光电子学实验室。那里的工作人员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恒星天体物理,星系与活动星系核,太阳物理和太阳结构,以及一些天文台选址、仪器、技术方面的工作。云台还积极加强国际合作,与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美国国立天文台、德国马普学会、日本国立天文台等许多国内外著名天文研究机构,在天文学观测与研究、望远镜及其终端设备研制、天文新技术与方法等方面有广泛合作,包括合作研究、共同运行望远镜、共同研制和开发新型终端设备等。

钱声帮先生为我们做的报告是《用1 米望远镜进行密近双星的观测和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米望远镜简介、密近双星的研究以及较差测光的观测。刘忠副台长的报告是《天文光学设备的新纪元》,他讲得很生动,我从中了解到了最近天文学应用的新技术,计划中的大型望远镜更是让人期待,从他的报告中我们感受的到未来天文的魅力。李可军研究员的《太阳活动及太阳活动周的研究》为我们介绍了云台的主要太阳观测仪器以及参加国际合作的一些研究课题。毕绍兰女士则就《日震学和太阳模型》为我们展开了相关讲解。关于激光测距的报告则由于我们专业知识欠缺听的不太明白。

云台首席科学家韩占文研究员的报告非常精彩,我在来实习之前就已经久仰他的大名,这次能听到他的报告更是觉得激动。他讲的题目是《恒星演化及其应用》,主要探讨了椭圆星系的紫外反转问题、星族合成、b型亚矮星的一些研究、以及关于演化星族合成的初步结论,其中提出了不少值得研究的问题,加深了我们对天文研究的兴趣。

9月1号,我们参观了天文台的1米光学望远镜、10米射电望远镜和太阳望远镜,1.2米的激光测距望远镜还正在建设。我们还参观了研究人员的实验室,他们都在忙碌着。在其中一个实验室我们看到了一些望远镜的小模型,很有趣。

在云台,我们和那里的研究生接触不多,只是简单了解了一下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感受的到,他们的生活和娱乐气息很浓,那里的学生很多,有一些专门从事仪器制作。我想,要是能和他们有一些更多的接触和了解就更好了。

在云南实习的这几天,我觉得过得很充实,两天的报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云南天文台还有许多正在建设中的项目,为我国的天文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力量。身为未来天文事业的建设者,我通过这次云南之行增加了对天文的兴趣和信心,我相信,通过这么多人的努力,我国未来的天文事业一定会蒸蒸日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xx年9月23日

【第3篇】天文学的实习报告

天文学实习报告1

实习已经过去几天了,但我今天才静下来写这篇总结。主要是前几天始终忙于一些无谓的小事,还觉得非常必要。今天才感觉到,其实丝毫不必要,还不如写写日志。

上次写日志已经是快一个月以前,我其实并不是真的懒到了如此地步,而是真的因为始终在做那些看上去很必要其实很不必要的小事。

也不记得我到底是为何这样强烈地想去兴隆天文基地。以我的天文水平和物理水平我至多不过能打打酱油。大概是真的无法忍受继续浪费暑假的生活,无法忍受平淡 的每一天。虽说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去,我还是毅然地上路了,兑现了我当年“一定会回来”的诺言。多少算能够体会一下真正的研究生活,也算是为以后做研究做预 演吧,我这么想着。

天文台的生活情况我就不多说了,住得那是比学校舒服得多,可惜不能长住。由于我们必须错开国庆训练的时间,所以上台的前几天始终在关注天气情况(天气预报 那是相当让人绝望)。到了台上之后,天气并非如想象中的那么差,最终有3个晚上获得了观测机会,还有机会进入lamost(这名字金山喜欢 吧,la+most)一窥究竟。其余不观测的时候窝着打牌看科幻,倒也过得轻松自在。

观测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公共天文台用肉眼和简单的望远镜观测,相当没有门槛和技术含量的行为,但似乎对于那些有着疯狂热情的人更具有吸引力。我不过是拿着 psp对照上面的星图软件识别天上的星座,相当相当没有门槛和技术含量,获得的成就感也趋于0——不过是星星和星云,再美丽再壮观也是一成不变的那种样 子,实在是太缺乏吸引力了。不过,由于另一种观测条件所限,我们只要花很多时间在这种意义不大的观测(这能叫“观测”么,“观察”吧我觉得)上。

另一种是重头戏,用天文台上真正的天文望远镜和ccd成像系统观测,并处理数据,得出光变曲线之类的东西。虽说远远没达到“研究”的级别,但至少属于“实验”的范畴了。当然,台上观测任务也很重,最终分了一个晚上给我们观测,我们已经受宠若惊了。

我们使用的是60cm天文望远镜(光学的,兴隆基地似乎都是光学望远镜,但如果觉得光学望远镜一定不如射电望远镜,那可就是误区了。lamost也是光学 望远镜哦!),观测一颗天鹅座变星。观测的过程相当自动化,具体的我这门外汉也不懂,反正锁定了星星之后望远镜就开始追踪观测了。我们大概使用的是v波段 (即绿光波段,为什么要叫v波段我也不知道)滤光片,这样就可以只拍摄这一波长下光强的变化了,去除其余波段的干扰,意义很明显。在结束了对那颗变星的观 测后,大牛恩平同学又对太阳系的其它几颗行星进行了观测拍照,相当值得赞啊。拍摄完后走出圆顶,已经是快五点了,天已放亮,让人感觉相当的爽。

由于观测的过程我插不进手,所以我很想在图象处理时多看看多学学。对于这次的观测,必然不会有什么重大成果,如果需要什么收获的话,必然就是那处理的过程。假如错过了,或许就什么也得不到,真的白跑了一趟了。

令我意外的是,恩平大牛居然准备回去直接就开始处理图象,而不休息了。这时我很想跟去囗观,但是我的体力实在有些支撑不住。在激烈的精神斗争之后,我终于 向体力屈服,夹起尾巴回宿舍睡觉了。当天中午起床时,得知大牛已经把数据处理完了,我实在是感觉很不爽。

后来想想也觉得没什么好不爽的。确实在整个观测过程中我就没帮上什么忙,一直是囗观和打酱油。最后的数据由大牛一个人独享,也实在是理所应当。而最后他激 情十足地连续处理数据,使得我没法囗观,也完全是因为我没能拿出同等的****,拿出同等的精力来,才与这次难得的机会失之交臂。

而这也使我获得了难得的经验。如之前老庚所说,研究和别的什么工作不大一样。倘若你在研究种真的没有做什么的话,那么最后的成果也必定不会有你的份。最后 的报告上你的名字不会出现在其中——假如你为此而申辩的话,只能自取其辱。其实我确实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种情况:假如事先多看看多学学则必定会有完全不 同的结果。这也告诉我如果有未来的研究机会必须要拿出干劲来,实力不足的话就要用更多的学习来弥补。我想,以现在的资源来看,这并不是特别难的事情。尽量 让这些经验在二年级下学期的科研项目中发挥其作用。

天文学实习报告2

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天文学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天文学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天文学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天文学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天文学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天文学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天文学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天文学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尽

心尽力完成天文学岗位工作的任务。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我经常得到了同事的好评和领导的赞许。

三、转变角色,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从大学校门跨入到天文学岗位工作岗位,一开始我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认为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我就有一点失望,开始的热情有点消退,完全找不到方向。但我还是尽量保持当初的那份热情,想干有用的事的态度,不断的做好一些杂事,同时也勇于协助同事做好各项工作,慢慢的就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这就是一个热情的问题,只要我保持极大的热情,相信自己一定会得到认可,没有不会做,没有做不好,只有你愿不愿意做。转变自己的角色,从一位学生到一位工作人员的转变,不仅仅是角色的变化,更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四、发扬团队精神,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同其他同事。

在工作间能得到领导的充分信任,并在按时完成上级分配给我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能积极主动地协助其他同事处理一些内务工作。个人的能力只有融入团队,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实习期的工作,让我充分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团队的精髓是共同进步。没有共同进步,相互合作,团队如同一盘散沙。相互合作,团队就会齐心协力,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很多人经常把团队和工作团体混为一谈,其实两者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优秀的工作团体与团队一样,具有能够一起分享信息、观点和创意,共同决策以帮助每个成员能够更好地工作,同时强化个人工作标准的特点。但工作团体主要是把工作目标分解到个人,其本质上是注重个人目标和责任,工作团体目标只是个人目标的简单总和,工作团体的成员不会为超出自己义务范围的结果负责,也不会尝试那种因为多名成员共同工作而带来的增值效应。

五、存在的问题。

几个月来,我虽然努力做了一些工作,但距离领导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如理论水平、工作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天文学岗位工作岗位还不够熟悉等等,这些问题,我决心实习报告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加以改进和解决,使自己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天文学实习报告3

一.目的

了解太阳观测的特点,熟悉太阳塔的结构

二. 要求

1. 解定天镜系统的作用

2. 了解光谱仪的工作特点

3.了解太阳磁场观测的原理

三. 背景知识

1.塔式太阳望远镜

太阳为我们提供了光明、能量,甚至地球上的生命也来自太阳的恩赐,同时太阳上各种爆发活动以及太阳风又是地球的空间环境变化的源泉,对通讯、航天、电网、石油管道等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另一方面太阳又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她为我们研究数以亿计的恒星提供了范本。

对地面观测而言,太阳光线进入望远镜之前要经历地球大气的随机运动,太阳在焦平面上成的像也会随机闪动。白天,地面受阳光照射温度升高,地表出现强烈的对流扰动,在由于水的比热大,温度梯度小,故通常在大的湖泊附近建太阳望远镜。对陆地而言,通常在距离地面20xx围内大气存在剧烈湍动,因此其视宁度极差,从而降低望远镜的实际分辨率。为得到较好的视宁度,工作人员通常尽可能选择较好的台址,并花上数月乃至数年的时间对那里白天的视宁度进行观测。另一方面,也可避开贴近地面的位置安放望远镜以避免大气对流和扰动对光线传播的影响,然后让光线通过温度较稳定的通道(现多采用真空),望远镜的.各光学器件及分析设备置于一塔式建筑内,这就是太阳塔的原理。采用这种结构的好处还在于:望远镜的焦距可做得很长,直接聚焦所成的太阳像的直径较大;望远镜的口径也可做得较大;大型配套分析测量仪也可很方便地放于实验室内。

南京大学天文系的太阳塔建于1982年,是我国第一座太阳塔(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大约在20xx年底建成一座一米塔式太阳望远镜)。塔高19米。塔身的建筑有内外两层,外塔和内塔的结构分离,外塔对内塔起保护作用,使其内温度比较稳定。内塔顶的定天镜系统由两块直径为0.65米的平面镜组成。平面镜的支架可按特殊的要求旋转和移动以保证阳光总能够充分被反射到塔底的成像镜上。成像镜是一块形状为旋转抛物面的反射镜,直径为0.45米。它就是太阳塔的物镜,太阳光经它聚焦并再经两次反射后进入分析仪器的入口(即望远镜的焦平面)形成直径为0.21米的太阳像。

2. 二维光谱

成像观测让我们发现了太阳上发生的很多现象,但也有它的局限,如我们无法定量知道各种现象(如太阳耀斑、日珥等)对应的密度、温度、纵向速度等的分布及变化。光谱仪的利用则使之成为可能。如果将狭缝固定于空间某位置,我们便可获得狭缝对应方向上各像元处的光谱,由多条形成不同高度的谱线的多普勒位移、加宽、不对称性等我们就可以得到速度、密度、温度等物理量,这种通常称之为一维光谱;如果借助精密机械使得狭缝在其垂直方向上不断改变位置并在迅速采集、传输和存储光谱数据,我们就可以获得太阳上一个区域内各像元处的光谱,这被称为二维光谱。通过对二维光谱的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太阳上被观测区域的速度场、温度场、密度场等的分布及其变化。

3. 太阳磁场观测

根据塞曼效应,磁场中原子发生的谱线可分裂为一些分量。最简单的分裂图样是由单线系谱线得出的正常三重线。不位移线是π分量,两个位移线为σ分量。当视线垂直于磁场时(对应的叫横场),π分量是平行于场的的平面偏振,而σ分量是垂直于场的平面偏振;若视线平行于磁场时(对应的叫纵场),π分量不出现,σ分量则为方向相反的圆偏振。南京大学太阳塔利用kdp晶体将两个圆偏振依次转换为相互垂直的线偏振,并分别记录下来,从而,我们由其塞曼分裂可得出太阳表面纵向磁场的大小和方向(离开太阳为正)。

四.实习步骤

由教师带领参观太阳塔。

五. 思考题

1. 多人一组上网查找如何测量太阳表面横向磁场

2. 粗略测量太阳的较差自转

【第4篇】天文学实习报告

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天文学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天文学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天文学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天文学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天文学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天文学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天文学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天文学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尽心尽力完成天文学岗位工作的任务。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我经常得到了同事的好评和领导的赞许。

三、转变角色,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从大学校门跨入到天文学岗位工作岗位,一开始我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认为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我就有一点失望,开始的热情有点消退,完全找不到方向。但我还是尽量保持当初的那份热情,想干有用的事的态度,不断的做好一些杂事,同时也勇于协助同事做好各项工作,慢慢的就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这就是一个热情的问题,只要我保持极大的热情,相信自己一定会得到认可,没有不会做,没有做不好,只有你愿不愿意做。转变自己的角色,从一位学生到一位工作人员的转变,不仅仅是角色的变化,更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四、发扬团队精神,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同其他同事。

在工作间能得到领导的充分信任,并在按时完成上级分配给我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能积极主动地协助其他同事处理一些内务工作。个人的能力只有融入团队,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实习期的工作,让我充分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团队的精髓是共同进步。没有共同进步,相互合作,团队如同一盘散沙。相互合作,团队就会齐心协力,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很多人经常把团队和工作团体混为一谈,其实两者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优秀的工作团体与团队一样,具有能够一起分享信息、观点和创意,共同决策以帮助每个成员能够更好地工作,同时强化个人工作标准的特点。但工作团体主要是把工作目标分解到个人,其本质上是注重个人目标和责任,工作团体目标只是个人目标的简单总和,工作团体的成员不会为超出自己义务范围的结果负责,也不会尝试那种因为多名成员共同工作而带来的增值效应。

五、存在的问题。

几个月来,我虽然努力做了一些工作,但距离领导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如理论水平、工作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天文学岗位工作岗位还不够熟悉等等,这些问题,我决心实习报告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加以改进和解决,使自己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天文学实习报告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天文实习报告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天文实习报告多篇范文,共有9461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天文实习报告多篇下载
天文实习报告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