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医学生实践总结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1篇】临床医学生实践总结
作为一名医学生,临床实践是我们必须经历的,而且是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阶段,因为这是我们从医学生过渡到医生的必经之路,对我们以后从事临床工作起一个引导性的作用。
实践之前,学校的老师简单地给我们讲述了实践时的注意事项。告诉我们,无论在哪个科室都要铭记以下几点:1、用眼:在实践期间要想真正地学习到基础临床知识或经验,必须把自己的眼睛擦亮,认真观察指导老师的言行,举止,并与自己的对比后加以改正。2、用手:主动帮助指导医师干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一切事务,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记录好一些好的经验笔记,以便以后的学习。3、用心:把看到、听到及记录的临床经验铭记在心里,反复琢磨推敲,转化为自己的经验。4、用嘴: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要勤问指导医师,及时化解,及时消化。另外,医学生实践很重要的一点是理论结合实践。例如遇见一个病例不能单单满足于从其临床表现作出正确诊断,我们还应该结合理论知识,深层的考虑其例如在病理、生理等方面机体所出现的变化,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样不仅可以起到对以前的基础知识查缺补漏的作用。也可以对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
临床实践分不同的科室,所以不同科室实践前,我们应该对对应科室的常见疾病有一个大致了解。进入科室后,我们会面对不同的带教医师,不同的医师有不同的性格及工作习惯,我们要学会去适应,不要一味的抱怨,那是没有用的。有时会遇到什么都不讲、什么都不叫教的医师,这时就需要你主动出击了,请他讲,请他教,凡事主动点。不同的科室也有自己不同的规章制度,实践时要稍作了解并严格遵守。例如科室要求实践生不得对病人及其家属交代与病情相关的信息,这一点我们要格外注意。因为一旦出现问题,很有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另外,我们实践生也要学会如何书写病历。病历的书写要体现以下几个部分:1、患者的一般情况。姓名,年龄,职业,籍贯,住所等等。2、主诉情况。即患者家属提供的有关患者的情况。3、患者的现病史。患者提供的有关自己的现在患病情况。4、患者的既往史。患者或家属提供的有关患者以前患病的情况。5、患者个人史。包含有顺产与否,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烟酒史,婚姻史,家族史等等。6、生命体征测表,b超、x光检查报告、化验报告等等。病历可以反映医师确诊的主体思路,换句话说就是医师的思路落实到哪一步,才能给眼前的疾病定性的问题。以这样的思路书写病历,给人以严肃,认真,科学,严谨的感觉,是值得患者信任的负责任态度。病历的严谨与否还能体现一个医院,一个医师医术水平的高低。也严重关系到确诊的准确性,直接涉及患者的就诊与治疗,干系重大。
医学生实践期间还应学习如何处理医患关系。在医院实践期间,我了解到医患关系愈演愈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医学原因。虽然现代医学发展突飞猛进,不少医学难题迎刃而解,但现阶段医学未攻克的难题还有很多。很多患者及其家属不了解医学的特殊性与无奈,一遇到不满意的事情,不考虑科学事实,就认为是医院及医生的问题。2、患者对医疗效果期望值过高。患者对于自己花很多钱但病未得到改善的情况无法接受。3、医患双方缺乏沟通。4、部分新闻媒体对医疗纠纷的过激报道。有些患者会因此对医生产生质疑心理,医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我觉得处理好医患关系不是一方的问题,而是需要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患方应该做到的是信任医生,多与医生沟通。同时,医生也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1、相信医患之间可以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患者是可以交流、沟通的。2、不以个人的价值观评判患者,要尊重患者。3、从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出发,理解患者的疾病行为和情绪反应。4、多关心患者,给患者切实的医疗帮助。5、理解医患关系的变化性,医生应根据情况调整。作为实践生,在医患关系上我们也应做到以下几点:1、待人真诚,学会微笑;2、善于沟通,对病人要细致耐心。
医德医风也是我们实践期间要学习的。它是指执业医师应具有的医学道德和风尚。属于医师执业道德的范畴。医务工作者承担着“救死扶伤、解除病痛、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使命。因此,医生必然要掌握先进医疗技术,同时更要具有爱岗敬业、廉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格。在我实践期间的观察中,每位医护人员的真诚笑容,对病人和家属的亲切问候,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医生治病救人的初衷一直都存在。要做一个好的医生,首先要有好的品德。我一定会牢记于心的。
另外,通过实践,我感觉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以下几点:第一,要注意个人形象。这个问题似乎从来都没有在入科教育中提到过,不过,大家印象中的医生都应该是玉树临风的——虽然,实际情况可能让你大跌眼镜。跨进病房那一天起,你就应该以准医生的标准要求自己。尽管医生在中国的地位并不高,但是,我们不能自己把自己给看扁了,更何况,没有病人会一开始就充分信任一个胡子拉碴、白大衣皱巴巴的医生吧。所以,请注意你的形象,从头到脚,从外到里,干净整齐,清爽精神。最最关键的,就是那一袭白衣。第二,不要迟到。没有时间观念会让人觉得你不靠谱。
【第2篇】医学生实践总结
临床医学实践后,感想诸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好长时间了,但是直到今天,实践留给我的思考还在脑子里面回想。我不知道那些感觉、那些思路要在我心里停留多长时间,也不知道这些思路留在心里面是好还是坏。自打有了那样一些经历之后,整个人都有所变化,现在仿佛还在变化着。对我来说这次实践心得作业仿佛比以往任何一次作业都要困难,犹豫了很长时间不能下笔。脑子里面的东西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多,但是难以将它们定位。如果下面说得太乱,还希望大家见谅。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王教授讲的“结合临床量表治疗强迫症患者”。在那次课中,我第一次全面接触到了如何书写患者病历。
病历的书写要体现以下几个部分:
1患者的一般情况。姓名,年龄,职业,籍贯,住所等等。
2主诉情况。即患者家属提供的有关患者的情况。
3患者的现病史。患者提供的有关自己的现在患病情况。
4患者的既往史。患者或家属提供的有关患者以前患病的情况。特别注意要确定,患者是否有器质性脑外伤,还要特别考虑患者是否有酒精依赖。
5患者个人史。包含有顺产与否,父母性格,生活环境,工作情况,学习情况,烟酒史,婚姻恋爱史,家族史等等
6精神科检查。意识障碍检查,感知觉障碍检查,思维活动障碍检查,注意力障碍检查,记忆力障碍检查,智力活动障碍检查,有无自制力检查,情绪情感活动障碍检查,意志行为活动障碍检查等等。
7量表测评,b超检验报告,x光检验报告等等。
据王健老师介绍,全部报告要在72小时内全部写完,其中任何一项没有完成,都要打回去从做,不能给患者确诊。
这部分的病历誊写要求介绍,只占全部实践教学内容的一小部分,大概只用了不到三十分钟的时间,但是我感觉它对我们医师来讲格外重要。它是医师确诊的主体思路,换句话说就是你医师的思路落实到哪一步,才能给眼前的个案定性的问题。病历的严谨与否能体现一个医院,一个医师医术水平的高低。也严重关系到确诊的准确性,直接涉及患者的就诊与治疗,干系重大。
在以往的教科书上,只是简单谈到要了解求助者的一般情况,躯体症状,心理症状,家庭支持系统结构,要辅助量表测评。但是。书本上的介绍没有王教授的介绍全面。王教授在课堂上明确强调以下几点。
1要凸现既往史。特别要注意排除器质性脑病对神经症的影响。比如肺性脑病,肝性脑病还有腮腺炎。另外不要忘记考虑酒药依赖。
2在个人史部分。(首先老师的层次划分就十分细致,比书本上的周到。另外老师特别强调)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生活部分问得要细,几乎是只要患者有挫折就要问为什么。在家族史里,要问父母两系三代内成员近亲婚配情况。
3精神检查部分要充分重视检查患者自制力有无。
还有就是病历报告上面有b超检验报告,x光检验报告。
以上几点是教科书上没有的部分或者没有强调的部分,而那些部分在临床实践中非常重要。按照老师介绍的病历誊写思路,给人以严肃,认真,科学,严谨的感觉。体现了人本的科学精神,值得患者信任的负责任态度。
在王教授结合病历请来患者进行临床教学时,病历中所记述的各点基本全面覆盖了患者的情况,甚至比患者知道的还要多(因为有患者父母的补充在病历里)这一点明显让患者感到吃惊。
据患者陈述,“在入院的时间内,感到病情有所控制,是……吃对了药了……”
这就是让我感触颇深的小小的“病历报告”。
自己对能够体现“责任”的亮点格外关注。“病历报告”有感,就是这么体验出来的,如果没有那种情绪的铺垫,我很可能就写第一堂实践课上那个患者给我的印象了,那个印象绝对鲜活。两个月后的今天我还能想象得出五十多岁的他向我们敬少先队礼的样子。可是那个教学例子不能充分体现那种不愿意漏一滴水的严谨。我总觉得,只有这种严谨,才能暗暗的渗透出科学对人的负责。这种负责,有一种难以名状的魅力。
通过实践,我感觉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个人形象。这个问题似乎从来都没有在入科教育中提到过,不过,相信很多局外人,包括医学生印象中的医生都应该是如江口洋介般玉树临风的——虽然,实际情况可能让你大跌眼镜。跨进病房那一天起,你就成了一个准医生了。尽管医生在中国的地位并不高,尽管整个病房谁都想支使你,但是,咱不能自己把自己给看扁了,更何况,没有病人会一开始就充分信任一个胡子拉碴、白大衣皱巴巴的医生,也没有mm会在第一眼就倾心于你这“披着白大衣的狼”的。
所以,请注意你的形象,从头到脚,从外到里,干净整齐,清爽精神。最最关键的,就是那一袭白衣。俺当年极其羡慕医生的衣服又挺刮又够白,每星期还能换两次。可是我无论是拿奥妙、汰渍还是白猫,洗出来的始终都差强人意。因为,医院里是统一送出去洗过浆过的。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白大褂混入其中呢?我们试过自己拿笔在白大衣上写个号码,(记住要用不褪色的笔)成功过几次,
不过后来也懒了。男生们更是常常数星期也不洗一次。
第二,请不要迟到。这是个通病,有很多人都是踩着点冲进病房的,不论是实践的,本院的,还是进修的。在心内科实践的时候,施教授曾经要求实践同学7点进病房,住院医生7点半到,主治8点到,(至于教授吗——随便你爱几点到)
不过几天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了。现在虽不要求早到,但底线是不要迟到。当然,现在根本也没有带教会管你,有很多带教也是迟到的楷模。但是,提倡向外科医生学习,养成早起的好习惯,把该量的血压量好,向床位上的病人都问候一下“昨晚睡得好吗?早饭吃的什么?”,有时还可以帮带教把早饭买好。这样,带教会很欣赏很感激你决定中午请你喝珍珠奶茶,病人也都会把你当成床位医生而把你的带教晾在一边的(这种喧宾夺主的现象在实践中发生的概率是很大的)。
第三,口袋里的东西。白大衣口袋里首先要放个小本子。那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东西,有希奇古怪的医嘱、综合症、药名和用法,有今天要请的会诊要开的化验单要写的阶段小结,还有各种各样的电话、qq号码、电邮和msn.这是你实践的见证,那上面写满了你的快乐、伤心、钦佩和怀疑。(我至今都舍不得扔)记得不要拿医院里的纸张记东西,不好看,容易丢,更重要的是,被一些老教授看到了要狠狠k一顿的,比如外科的老张教授。其次有听诊器和钢笔。再次多半有手机,建议查房的时候放到震动或者关机。否则教授查房查得正起劲的时候被你的铃声打断了思路,那还了得!轻则瞪你一眼重则叫高年给你打不及格重实践!口袋里最好再装一只固体胶水,这样可以避免popo在骨科的不幸遭遇。病房里确实是经常找不到胶水的。
第四,如果可能的话(我强调的是如果可能,因为这属于小概率事件),在进一个科前先把相关的书本内容复习一下。事实证明要这么做是相当相当困难的!但是,还是有人做得到的。在实践的时候,一个小组的同学也可以经常交流一下大家的心得体会,这不失为一个偷懒的好办法。因为一个组里一般总有个把强人的。记得在呼吸科的时候,俺们那绝顶聪明的组长就总结了一个关于咯血病人的临时医嘱的口诀。“咯血待查原因多,收治入院查清楚。三大常规血尿粪,b超胸片心电图。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黏度。结核抗体ppd,胸部ct加增强。纤支镜再加活检,实在不行开胸查。”(具体字句记不清了,比这个还精彩)组长还教我们用画图的办法学习那复杂的心电图。所以,再次体现了分组的重要性。一直心存感激能和组长共处了一年,尽管期间经常招人误会。
临床实践的几个月来,我接触了许多党员,他们之中有教授、有住院医生、有护士,他们职务虽不一样,但对工作的执着和热诚,对病人负责的态度却是一样的且持之以恒的。与他们相比,我们相差甚远。我们对工作远没他们那么执着和热诚,那么精益求精。我们刚去实践的两个月兴致高昂,什么事都抢着干,每天去得早走得晚,渐渐地,有些同学就坚持不住,开始迟到了。而我,虽然从不迟到,但也不像以前去那么早,工作热情也没以前高了。想着刚去实践那会儿,只要听说哪个病人有异常体征,不管那病人是不是我管床或是不是我病区的,我都会去看,去摸,去听。可现在,除了我管床的病人外,其他的病人我都不怎么关心了。是自己都知道,不用看了吗?应该不是。往往是自己以为知道了,其实还不知道。医学博大精深,千变万化,同样一种疾病在不同病人身上的表现往往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我们多接触病人,多思考,多总结。在与病人的接触中我们往往可以获得对疾病诊断极有帮助的临床资料。在这方面,我还做得不够,今后我应与病人多接触,对工作保持激情。
我这人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够自信。我对于自己的能力总是怀疑,不敢主动争取承担某项任务,一般只是认真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这使得我做事很被动,失去了许多提高锻炼的机会。在现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里,不善于推销自己的人常常会失掉许多很好的机会,不利于自身水平的提高。在实践阶段,有许多动手的机会都要靠自己争取,因此今后我应更加自信,更加主动。
实践已经好多天了,对医院和科室的整个运作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一边学习基本的临床操作,比如胸穿,换药,拆线等,一边向师兄师姐学习疾病的治疗和常用药物的使用。以前的诊断学和内科学是基础,不过和临床还是有些脱节。比如抗生素的使用,书本和实践真的差别非常大,而且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习惯和经验,在没有确切的病原学证据之前,都是经验用药的。药物最基本的药理机制都在大三的药理课上学过的,不过因为一直没有自己用过药所以以前花了很多时间背记的东西,现在几乎都还给老师了。不过,我想,如果经常用,应该很容易记住。呵呵,反正我对自己喋喋不休的提问从来不会觉得惭愧,师兄师姐也非常乐意给我解答。这就是实践生的优势——倚小卖小。带组的老师很忙,平时不是那么容易随时请教。这个时候,和师兄师姐搞好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帮忙加班多写个病历,晚一点回去也不要紧,反正年轻嘛,多跑跑腿就当时锻炼身体了。他们除了在临床的技能上面指导我,还教会我很多他们自己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让我少走了不少弯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第一次管床真的是没有什么经验,连输液计划都不会开,病人说他一直拉肚子,我知道该给点收敛剂了,但是具体用什么药,用法剂量都不知道,一切都得问,一点点学,一点点积累。
今天我们老总给全内科的实践生做了个小讲课。主要是教我们读ct片。以前都学过影像学的,所以听起来也不那么费力。平时科室里面经常有疑难的病案讨论,我们组里面也会搞一些小专题。读片的机会很多,不过真正病人的片子多半都没有讲课上面的那么典型。对一个几乎没有临床经验可言的实践生来说,要读好片子,真的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出来的。
实践了一段时间,我还学会了处理各种的人际关系。科室里面,医生和护士的关系,医生和医生之间的关系,医生和病人及家属的关系,下级医生和上级医生的关系……最大的体会就是低调——别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三人行,必有我师’,上级医生当然不用说,护士老师也相当棒。今天又有一个闭式引流,我去给水封瓶装生理盐水。钳子很不好使,那个金属的盖子怎么也打不开,护士老师上来几下就开了,真是帅呆了;病人也非常值得尊敬,需要我们的关心,大家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才能战胜我们共同的敌人——疾病
【第3篇】医学生实践报告总结
应学校团委的号召,我于20xx年7月26日至8月15日在家乡参加了为期二十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形式为跟师学习,在四川省仁寿县清水镇计划生育服务站见习。
我的老师是计生站的站长,马上就要退休了,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中西医皆懂。在他的建议下,我先用大约一周的时间对药物进行了解,主要是对中药的认识。我先是认识药房里每一味中药的外貌,再是口尝大部分药物,对其药性药味进行一定的了解。在认识药物的过程中总结出了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由于多数药物都是炮制过的,大多都是切片,很少有整个植被都做药用的,所以很多药物在切片上很相似。比如生地和玄参,但是在药味上却有不同,两者都是甘苦之品,玄参苦味更重,略有咸味,而生地则是甘味更重。再比如荆芥与薄荷、前胡与柴胡等等。
第二,实际尝出来的结果同中药书上介绍的药性药味存在着差异。咸味便不容易尝出来,比如青黛、玄参等。而藿香切片后的气味没有它生长在土地里的气味强烈了。
第三,由于地方差异,在吉林学的中药理论回来跟四川的实地药材相比较,略有不同。在实习的药房里甚至有些药材中药课时都没有提及到。比如川明参、蚕沙、甘松、金精、银精等。丁香有公母之分,槟榔亦有马槟榔、花槟榔之别。有些书上讲到的药物,在药房里也没有见到。毕竟中药的种类成千上万,还有地区差异。
第四,老师开方时常会用一些药物的别称。比如前仁是指车前子;茯毛是指大腹皮,即槟榔的外壳等等。因地因人制宜。
在认识中药之余,我还对西药进行了初步的了解。由于西药药理是在大三上学期才开始学习,这次了解只是为了在脑海里有个基本的印象,不做更高要求。
随后的十多天便是在老师身旁看老师给病人诊疗了,这才是实习的重点。因为是在计生站,所以来看病的`妇科儿科居多,当然外感之类的病人也到此处。因为老师在当地名声很不错,来看病的人总是很多,老师几乎没有单独给我讲解的时间。所以我只有自己记录整理消化,将望闻问切的结果记在笔记本上,再看老师开的处方,不管开的是中药还是西药都记录下来,利用晚上在家的时间整理消化。当然,重点在中药方子上,西药只做了解。在此也将我的看法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第一次临床见习,不知道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劣的,只能将很多东西暂时寄存于心,不敢先给它下个错误的定义,等到以后有答案了,是好的那它就成了经验,是坏的那它也是个教训。就比如老师的方子,我看到的几乎所有的方子里都有地榆,中药书上说地榆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的功效,主治下焦血热出血,被称为水火烫伤的要药。为什么每个方中都有少许地榆呢?后来老师跟我说,他用地榆作佐制药,因为用了许多苦寒之品,患者服后容易坏肚子,地榆具有收敛的作用,用少许在方中防止苦寒太过。第一次听到这样的用法,不能说这不是收获啊!每位医生在遣方用药的时候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我的这位老师还有许多独特的地方,在这儿就不一一举例了。第一次体会到临床与理论的不同之处,相比之下临床还更有诱惑力,不那么死板,便显得更加可爱了。只是这又在我的学习路程上多加了一道关卡,要灵活运用、妥善治疗还真得下苦功夫啊!
第二,是关于病人的思考。在见习的这段时间里我看到了很多不同的病人,老人、小孩、男人、女人、孕妇、甚至还有襁褓中的婴儿。他们中有稍微有钱的老板,还有中等水平的农民,甚至还有穷到衣衫褴褛无人抚养的孤寡老人。每个人对待疾病的看法各不相同,总的来说,人们对疾病预防这一层面认识加深了,对自己的健康的关心程度也提高了,这是我们社会的进步。但是还有好大一部分人群,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生病了也拖着,不到万不得已不来求医的。因为我在乡镇上见习,这样的患者应该比城镇里的多见。虽然现在有医保了,但是那样的保障却的确还没有到达每一个公民的手中,尤其是那些看不起病的贫苦人民。这就不光是作为医生该思考的了。
第三,是以一个“西医文盲”的角度谈的一些有关西药的见解。在见习期间,很多患者都是因为感冒来就诊的。老师的第一句话似乎永远都是“能吃青霉素吗?”如果能吃,药单的第一个药便是阿莫西林。我知道我是个初学者,不应该对一些事情或者事物产生偏见,但是为何我总是越看那个“阿莫西林”就越觉得厌烦呢?一般人都知道阿莫西林是消炎药,是抗生素类药物,常用或者用量较大都会有很多副作用。但是你听西医怎么说“不先把炎症消下去,病又怎么好呢?”我并不是讨厌西医,该消炎的时候当然是你的阿莫西林来得快,但是心里总是有些疑问,是否能够既治好病又不要留下太多副作用的天然疗法呢?就像我们对待大自然一样,是否治病也该整一“可持续发展”出来呢?这些疑问就让它留在心里吧,我想老师也不一定会解答。
第四,是浅谈对于医生治病的问题。一次跟一位退休的老伯谈及到了这个问题,以往那样神圣向往的医生这个职业的光环突然暗淡了许多,有对社会的无可奈何,更多的是对自己的无可奈何。老伯说,比如有两类医生,一类只是治标,短暂的疗效很好,抗生素药品几乎是来者必用,也不考虑患者以后的事情。一类医生是标本兼治的,但是治标的效果却是要慢一些,就像中医平调人的阴阳。可是往往患者多的却是前者,口碑好的也是前者。心里想想,有些辛酸。又想到自己以后,会不会也转变成前者了呢?因为生活的压力。好害怕,害怕变成那样,害怕自己的意志还没有磨炼得足够坚定,一旦被推进了社会这个大染缸,便变得不知所措起来。
都说做医生辛苦,我想辛苦的并非是学习那些医学知识,只要是自己真心热爱的,学起来应该是种乐趣。真正辛苦的是他内心医德的磨练。
曾经梦想的医生在这个现实生活中似乎变得不复存在了,曾经以为的那些医术很好的老中医们的光辉形象似乎也因老伯的一个例子黯淡了许多。那我该以什么样的医生做为我奋斗的目标呢?突然好迷茫。
其实像那样治标的医生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他们也是在解除病者的痛处,而且还直接了些,似乎我应该学习才是。只是自己却不愿将目标定在那样一个“下医”的位置。那是在拯救病患还是在害他们呢?
总而言之,这次实践的收获也是挺多的,尽管发现了许多的问题,但是谁又能说明这些不是漫漫学医途中必须经历的呢?不管有多少困难有多么迷茫,我相信,只要坚持自己的目标,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只要拥有自己的原则,再迷茫的路途也会有对的方向!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医学生实践总结多篇范文。